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一
1、了解胃是人身体的一个重要消化器官。
2、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肠胃。
3、树立合理膳食的意识。
(一)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倍受重视,各种食物应有尽有,学生们从来不为吃发愁。学生们被动接受饮食分配,或只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造成有的学生暴饮暴食,有的学生对吃饭毫无兴致,据说现在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甚至小学生也有得胃病的。因此,教育学生保护肠胃、爱护自己的身体尤为重要。
我校是一所较大的学校,每天有很多学生在校吃午饭。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在照顾学生吃午饭的时候,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挑食现象。我经常看见有的学生不好好吃饭,挑挑拣拣。他们把饭盒拿到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扔到一边,结果盒内就没剩什么菜了,甚至有的学生只吃白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经常跟他们讲道理,有时还逼着他们吃。虽然我尽到了责任,但收效甚微。于是我想,我何不从营养配餐入手,让学生们当一回营养配餐师呢?给自己订一份营养午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明白道理。
(二)物质资料准备。
1、观察、了解学生在校用餐情况。
2、纸、画笔。
1课时。
开课时,我故作神秘地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学校食堂管理员正在征订营养食谱,你们愿意当一回小小营养师,为食堂订一份营养午餐的食谱吗?”“愿意。”“那么,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食谱征订会。”学生们听说要开征订会,并且可以当营养师,为学校制订食谱,都高兴极了。
(一)片断一。
咦,第二组的潘雅婷同学怎么撅着小嘴不高兴啊?我走到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轻声问她:“你喜欢吃什么菜呀?”
没等她回答,学生们就抢着说:“她喜欢吃红烧肉,她就知道吃肉。”
“你看她长得多胖,还吃肉。”
“是啊,她太胖了。”
“哈哈”
潘雅婷的确很胖,圆圆的脸,眯眯的眼睛。这会儿被同学们一嘲笑,眼睛更小了,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冯天翼也很胖,他也爱吃肉。”
“胖怎么啦,胖才有力气。”冯天翼挥起拳头,做出要打人的样子。
我想糟了,征订会成了“斗争会”。我立即平息“战争”,不能让他们走入吃肥肉就长胖的误区。要让他们知道各种菜的营养价值以及订营养餐的标准。我扭转话题:
“你们看我胖不胖?”
“不胖。”
“告诉你们,我经常吃红烧肉。”
一双双小眼睛睁得大大的,感到很惊讶。我说:“究竟肥肉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你们知道吗?”
不喜欢吃肥肉的学生谈肉色变,喜欢吃肥肉的学生振振有词:“肥肉可以增加脂肪,吃了会长胖。”
“吃多了才会长胖。”
“比较瘦的人要多吃肥肉。”
“肥肉很油腻,不好吃。”
“红烧肉不油腻,好吃。”
“吃肥肉可以增加热量,使我们的身体不怕冷。”
“吃肥肉长胖了跑不动。”
“少吃点,多锻炼就不会长胖。”
“胖有力气,冯天翼的力气多大呀。”
经过激烈的讨论,刚才嘲笑潘雅婷吃肥肉的小朋友恍然大悟,一致认为:肥肉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可以增加脂肪,产生热量,增加体力,但是要适量地吃。潘雅婷和冯天翼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他们也表示要少吃点肥肉,多锻炼身体。
接着,我让他们谈谈自己知道的菜的营养价值,学生们知道的可多了,什么蘑菇防癌呀,鱼含蛋白质呀,猪肉肝含铁呀,白菜含维生素啊等等。最后我说:“这么多有营养的菜,每餐怎么分配呢?我们能不能找出标准?有了标准,我们就容易制订食谱了。”
(二)片断二。
张尊自豪地说:“我知道,每天都要吃蔬菜。”
付思泽也大声地说:“每天还要吃鱼呢!”
李捷说:“妈妈要我每天吃鸡蛋。”
陈诗婕补充道:“每天还要有汤,什么骨头汤、鱼头汤、紫菜汤”
我问:“这么多的菜,每天都能吃到吗?”
周正达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妈妈说过,什么菜都有营养,每天既要吃含蛋白质的菜,又要吃含维生素的菜,不管什么菜,都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能吃得太少,所以,一周之内,每天的菜要不同,这样既可以换口味,又能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周正达同学说得真好呀!我们订营养餐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要营养搭配合理,有荤有素,有干有稀。”我一边赞叹一边向他翘起了大拇指,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学生们明白了订营养餐的标准后,他们跃跃欲试。
(三)片断三。
李洋得意地说:“我每天都吃鱼,订一份鱼吧,糖醋鱼。”
张小雨噘着小嘴说:“鱼有刺,我最不爱吃鱼了。”
马宁马上批评:“吃了鱼聪明,不喜欢吃也要吃”,张小雨只好赞成。
李俊在纸上画了棵白菜,举在组长面前说:“白菜有维生素,也要订上。”
“还有胡萝卜,”王佳鑫插嘴道:“奶奶说胡萝卜有胡萝卜素,营养高。”
陈曦抠着小手低声语:“哼,我最讨厌吃胡萝卜。”可他的嘀咕声没人理会,看来他只好听从大家的了。
吴子昂举着小手说:“别忘了,还要加个汤,最好是猪肝汤。”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这节课中,我将“保护肠胃”这个关于健康的话题融入到“食谱征订会”这一活动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平时的观察,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天天要吃的饭菜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自己讨论、自己归纳总结,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激起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热情。
刚开始,学生们极其兴奋地谈自己喜欢吃的菜,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当发现学生们走入吃肥肉就长胖的误区以后,我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发现肥肉还是有好处的,要一分为二地对待。然后,让学生们搜寻生活中的经验,在交流中了解各种菜的营养价值及对人体的好处,归纳总结出制订营养餐的标准。最后,制定出营养食谱。学生们在民主活跃的氛围中互相激发,互相表现,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学会交流,学会生活,学会保护肠胃。
这节课的结束,也就是学生生活的开始,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有感情地表演诵读儿歌,感受蚂蚁的礼貌和团结。
3、能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给诗配画。
师:小朋友们,凉爽的风儿吹来了秋的芬芳,亲爱的孩子们呀,用你们最美的声音开启美好的一天吧!
师:早安,孩子们!
生:早安,戴老师!
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生: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你。
齐:让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新的一天吧!
师:孩子们,菜园里的小黄瓜丰收了,让我们跟着农民伯伯一起去摘黄瓜吧!
小黄瓜。
小黄瓜,细又长,
身上穿着绿衣裳。
能做菜,能做汤,
大家快来尝一尝。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啊?今天我们要与一种下雨前会搬家的小动物交朋友。(蚂蚁)。
1、出示诗歌内容。
小蚂蚁。
小蚂蚁,真有趣,
见面碰碰小胡须。
你碰我,我碰你,
报告一个好消息。
排队走,一二一,
大家去抬一粒米。
2、师范读。
3、学生尝试读(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4、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至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进行朗读。
5、学生表演读。
师引导:小朋友,如果你们就是小蚂蚁,会怎么碰碰小胡须?怎么抬米呢?老师想看你们的表演。这样吧,先跟你的同桌试一试。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敢于表演的小朋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升华主题。
(1)、师:从你们的表演中,我看出你们很喜欢蚂蚁,是吗?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小蚂蚁。
(因为小蚂蚁很可爱,因为小蚂蚁有礼貌,因为小蚂蚁很守纪律。
(2)、文明礼貌教育。
师:你们每天到学校和谁见面啊?那见了他们,怎么做才显得有礼貌呢?
学生交流。
师:希望我们小朋友也能学习小蚂蚁,愿孩子们都成为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孩子!
齐读《小蚂蚁》。
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给《小蚂蚁》配画。
文档为doc格式。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三
1、了解胃是人身体的一个重要消化器官。
2、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肠胃。
3、树立合理膳食的意识。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倍受重视,各种食物应有尽有,学生们从来不为吃发愁。学生们被动接受饮食分配,或只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造成有的学生暴饮暴食,有的学生对吃饭毫无兴致,据说现在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甚至小学生也有得胃病的。因此,教育学生保护肠胃、爱护自己的身体尤为重要。
我校是一所较大的学校,每天有很多学生在校吃午饭。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在照顾学生吃午饭的时候,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挑食现象。我经常看见有的学生不好好吃饭,挑挑拣拣。他们把饭盒拿到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扔到一边,结果盒内就没剩什么菜了,甚至有的学生只吃白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经常跟他们讲道理,有时还逼着他们吃。虽然我尽到了责任,但收效甚微。于是我想,我何不从营养配餐入手,让学生们当一回营养配餐师呢?给自己订一份营养午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明白道理。
(二)物质资料准备。
1、观察、了解学生在校用餐情况。
2、纸、画笔。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开课时,我故作神秘地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学校食堂管理员正在征订营养食谱,你们愿意当一回小小营养师,为食堂订一份营养午餐的食谱吗?”“愿意。”“那么,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食谱征订会。”学生们听说要开征订会,并且可以当营养师,为学校制订食谱,都高兴极了。
(一)片断一。
咦,第二组的潘雅婷同学怎么撅着小嘴不高兴啊?我走到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轻声问她:“你喜欢吃什么菜呀?”
没等她回答,学生们就抢着说:“她喜欢吃红烧肉,她就知道吃肉。”
“你看她长得多胖,还吃肉。”
“是啊,她太胖了。”
“哈哈”
潘雅婷的确很胖,圆圆的脸,眯眯的眼睛。这会儿被同学们一嘲笑,眼睛更小了,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冯天翼也很胖,他也爱吃肉。”
“胖怎么啦,胖才有力气。”冯天翼挥起拳头,做出要打人的样子。
我想糟了,征订会成了“斗争会”。我立即平息“战争”,不能让他们走入吃肥肉就长胖的误区。要让他们知道各种菜的营养价值以及订营养餐的标准。我扭转话题:
“你们看我胖不胖?”
“不胖。”
“告诉你们,我经常吃红烧肉。”
一双双小眼睛睁得大大的,感到很惊讶。我说:“究竟肥肉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你们知道吗?”
不喜欢吃肥肉的学生谈肉色变,喜欢吃肥肉的学生振振有词:“肥肉可以增加脂肪,吃了会长胖。”
“吃多了才会长胖。”
“比较瘦的人要多吃肥肉。”
“肥肉很油腻,不好吃。”
“红烧肉不油腻,好吃。”
“吃肥肉可以增加热量,使我们的身体不怕冷。”
“吃肥肉长胖了跑不动。”
“少吃点,多锻炼就不会长胖。”
“胖有力气,冯天翼的力气多大呀。”
经过激烈的讨论,刚才嘲笑潘雅婷吃肥肉的小朋友恍然大悟,一致认为:肥肉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可以增加脂肪,产生热量,增加体力,但是要适量地吃。潘雅婷和冯天翼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他们也表示要少吃点肥肉,多锻炼身体。
接着,我让他们谈谈自己知道的菜的营养价值,学生们知道的可多了,什么蘑菇防癌呀,鱼含蛋白质呀,猪肉肝含铁呀,白菜含维生素啊等等。最后我说:“这么多有营养的菜,每餐怎么分配呢?我们能不能找出标准?有了标准,我们就容易制订食谱了。”
(二)片断二。
张尊自豪地说:“我知道,每天都要吃蔬菜。”
付思泽也大声地说:“每天还要吃鱼呢!”
李捷说:“妈妈要我每天吃鸡蛋。”
陈诗婕补充道:“每天还要有汤,什么骨头汤、鱼头汤、紫菜汤”
我问:“这么多的菜,每天都能吃到吗?”
周正达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妈妈说过,什么菜都有营养,每天既要吃含蛋白质的菜,又要吃含维生素的菜,不管什么菜,都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能吃得太少,所以,一周之内,每天的菜要不同,这样既可以换口味,又能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周正达同学说得真好呀!我们订营养餐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要营养搭配合理,有荤有素,有干有稀。”我一边赞叹一边向他翘起了大拇指,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学生们明白了订营养餐的标准后,他们跃跃欲试。
(三)片断三。
李洋得意地说:“我每天都吃鱼,订一份鱼吧,糖醋鱼。”
张小雨噘着小嘴说:“鱼有刺,我最不爱吃鱼了。”
马宁马上批评:“吃了鱼聪明,不喜欢吃也要吃”,张小雨只好赞成。
李俊在纸上画了棵白菜,举在组长面前说:“白菜有维生素,也要订上。”
“还有胡萝卜,”王佳鑫插嘴道:“奶奶说胡萝卜有胡萝卜素,营养高。”
陈曦抠着小手低声语:“哼,我最讨厌吃胡萝卜。”可他的嘀咕声没人理会,看来他只好听从大家的了。
吴子昂举着小手说:“别忘了,还要加个汤,最好是猪肝汤。”
〖教学反思〗。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这节课中,我将“保护肠胃”这个关于健康的话题融入到“食谱征订会”这一活动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平时的观察,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天天要吃的饭菜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自己讨论、自己归纳总结,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激起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热情。
刚开始,学生们极其兴奋地谈自己喜欢吃的菜,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当发现学生们走入吃肥肉就长胖的误区以后,我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发现肥肉还是有好处的,要一分为二地对待。然后,让学生们搜寻生活中的经验,在交流中了解各种菜的营养价值及对人体的好处,归纳总结出制订营养餐的标准。最后,制定出营养食谱。学生们在民主活跃的氛围中互相激发,互相表现,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学会交流,学会生活,学会保护肠胃。
这节课的结束,也就是学生生活的开始,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应付挑战的勇气。
[智育目标]:鼓励学生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是勇敢的表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遇到困难不胆怯,能吃苦,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愿意做勇敢的孩子。
多媒体、投影仪、小故事。
1.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资料等途径,搜集一些与困难作斗争的素材。
2.让学生采集一些植物的茎、叶、花等,及一些制作标本所必须的物品,如白卡纸、胶带等物品。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认真听,好吗?
学生:(略)
(给同学们讲“山外的景色真美”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故事讲完了,大家想一想: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略)
老师: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处处风平浪静,事事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敢于面对,不怕苦,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看东东是怎么做的?(过渡)
[一、小故事:小号手(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五十八页,认真看一看图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假如东东因为嘴疼就放弃练习会怎么样?假如你是东东,你会怎么办呢?下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学生:(略)
老师:你或你的同伴中有没有像东东这样——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的事例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努力克服困难”。)
老师:“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说的多好啊!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困难,不怕苦,不怕累,我们就一定能克服困难的。现在有一件棘手的问题,想请大家帮着议一议,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过渡)
[二、议一议(板书)]
老师:大家参加过长跑吗?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六十页,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对同学们的议论有什么看法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假如你是那位长跑的同学,你会怎么办?会坚持跑到终点吗?
学生:(略)
老师:当一些困难来临时,只要你敢于面对,努力克服,最终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你的。
(让大家欣赏课件“坚强的赵小兰”;欣赏图片“奋勇前进”、“坚持就是胜利”系列、“身体困难不能阻止学习”、“敢于攀登”;还可以给同学们讲文本资源中“不怕困难”、“桑兰的生命启示”等故事。)
老师:“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践活动。(过渡)
[三、实践活动(板书)]
老师:同学们,让大家在课前搜集一些植物的茎、叶、花等,大家都做了吗?
学生:(略)
老师:大家在采集这些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呢?你是怎样克服的呢?给大家谈谈。
学生:(略)
老师:看来大家战胜了这些困难,是不是很高兴啊!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大家动手制作自己的植物标本,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困难,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努力克服的,是不是。
学生:(略)
(同学们制作植物标本。)
老师:大家在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你是怎样克服的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最后,开个作品展示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在困难面前,我们敢于面对,不退缩,要努力克服;培养了同学们应付挑战的勇气;加强了同学们在意志力方面的锻炼。
今天,和学生一道学习了《困难面前我不怕》这一课。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在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要有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学会了如何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适应能力。
人们常把儿童比做温室里的花朵,在困难面前表现得娇气,脆弱甚至退缩,耐挫能力差,可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我在课堂上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地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根据本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富有情趣的故事和真实的生活情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甚至会遭到失败。面对这些,是勇敢挑战,还是消极地退缩,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在两相对比中,使学生受到乐观情绪的感染,能积极地去克服困难,进而懂得将挫折当作一笔财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五
教材分析:
《我换牙了》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主题。这一主题主要是借儿童换牙期,对他们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一主题我计划用2教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教时,这节课,教师应充分开发并利用一些课程资源,使学生能从自己生活经验中发现并感悟到换牙的一些保健知识,最后能在“做”中学会刷牙的方法。
学生分析:
本班有40名学生,基本处于换牙期,对于换牙和牙齿保健常识只有部分学生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一些了解,而对于保护牙齿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刷牙,其相关知识知道得并不多,有的甚至是错误的。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借助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听、看、讲及实际操作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经验交流,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一些常识,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能与大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通过互评、互帮、互学、实际操作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每天早晚刷牙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表现。
教学重点:
了解换牙与牙齿保健的一些常识,培养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模拟祖孙二人的对话录音、《刷牙歌》光盘、牙刷、牙齿模型。
(2)学生准备:
向父母、爷爷奶奶做调查。刷牙的各种用具:白开水、牙膏、牙刷、口杯、脸盆。
教学过程:
活动一、换牙经验交流。
(一)统计班里换牙人数。
1、老师:看这位小朋友(本班正在换牙的一位学生)的牙齿怎么了?他的牙齿是不是不健康?谁和他一样也在换牙?(统计)。
2、教师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课程资源来源于本班学生。课上的调查统计,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二)交流换牙感受。
(1)你能说说自己在换牙的时候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吗?(同位先互相说,再指名说。学生说出的换牙的感受,可能有高兴的,也有害怕、烦恼的。)。
(2)教师小结:当人长到5、6岁的时候就开始换牙了,这说明小朋友长大了,所以换牙是令人高兴的事。
(三)认识乳牙和恒牙。
1、课前,已经让学生去问父母、爷爷奶奶,他们现在的牙掉了,还能长出来吗。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并试着说原因。
2、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播放录音:祖孙的二人的对话录音,录音内容综合了教材和教参上的乳牙、恒牙、牙胚的知识。
3、听了她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没掉过的牙是乳牙,掉过后又长出的新牙是恒牙。)。
(四)换牙时的卫生保健。
1、老师:在你换牙的时候,你的父母都嘱咐过你什么?(谈一谈从父母那里知道的换牙注意事项。)。
2、如果学生没说到不摇动乳牙,就投影p45第3幅图问:他在做什么?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换牙时摇动乳牙对恒牙的生成不利。)。
活动二、练习正确刷牙。
(一)欣赏儿歌。
1、老师:是不是注意了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就能长出健康的牙齿了呢?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听过后我们再来研究。
(欣赏儿歌《刷牙歌》)。
2、老师:歌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刷牙是为了什么?
3、老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刷牙能保持口腔洁净、牙齿清洁了才不会生病,没有牙病是牙齿健康的重要标志。
(二)实践交流,突破难点。
1、交流并学习刷牙方法。
(1)师:你每天刷几次牙?什么时候刷?每次时间大概有多长?怎样刷?谁来表演一下。(利用牙模做示范)。
(2)教师根据学生演示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边教儿歌,边利用牙模做示范。)。
(儿歌:小小牙刷手中拿,早晚刷牙要记牢。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每次刷牙3分钟,牙齿干净我漂亮。)。
(学生手拿牙刷和老师边说儿歌,边模拟表演刷牙的动作。)。
(3)同座的小朋友互相教刷牙的方法。(不用牙膏,用牙刷蘸点水轻轻的真刷。)。
2、操作、实践。
(1)同位学生准备好脸盆,挤好牙膏,边刷边互相纠正动作。教师放《刷牙歌》约3分钟,让学生体会刷牙的时间长度。
(2)教师巡视记录发现的问题。
3、解决活动中生发的问题。
(1)老师:你在刚才的活动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2)教师边拿起学生带的用具边说发现的几个问题。
(如:a、牙刷过大、刷毛太硬。b、使用成人的牙膏。c、有人吃有香味的牙膏……)。
活动三、课后延伸。
1、在家长的监督下填写p47的记录表。(活动要求比教材上的提高一些,增加刷牙方法正确、刷牙时间3分钟的要求。)。
2、问问父母,除了正确刷牙,还应该怎样保护牙齿?调查身边有牙疼的经历的人,了解牙疼的感受和他们对你的忠告。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阅读与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
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三、小组讨论。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七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它代表队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戴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品德与生活二年级《红领巾胸前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1、让学生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热情大方的性格和文明有礼貌的行为习惯。
2、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愿意为少先队活动出谋划策。
2.懂得作为少先队员应该积极勇敢、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在活动中能提高道德辨别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上进心。
让学生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提高道德辨别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上进心
教师准备:拍摄少先队活动的视频、歌曲、课件
学生准备:采访五年级学生,了解他们参加的少先队活动。
同学们,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名字叫《快乐的少先队》。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去年同学们加入少先队,我们举行入队仪式带给同学们的感动。同学们,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出示幻灯片
板书课题
(一)我的精彩少先队
1、生讲述自己参加的活动
小结:在活动中,同学们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做人的道理。
2、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去当小记者,利用课余时间采访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曾经参加过什么少先队活动。
精彩视频回顾
3、老师也来当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的`同学。
教师现场采访:
(1)进行采访前,有没有打过退堂鼓,想过放弃?你在担心什么?
(2)采访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当时怎么想的?
(3)成功采访以后,你体验到了什么?
板书:我行动、我快乐
小结:胸前的红领巾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要用坚强和勇敢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每次少先队活动,总是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和感动。
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3、请中队长课后把金点子整理一下,交给大队辅导员老师,看看哪个小队的金点子最终能被学校采纳。
同学们,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体现少先队员的优秀品质呢?看,有几个少先队员遇到难题了,大家一起来帮一帮他们吧!
1、学生围绕图片,谈自己的想法。师点评
2、希望大家自己在生活总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都能像今天这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3、出示班级荣誉和学生活动图片
小结:一年来,同学们在少先队组织的带领下,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班级的一张张奖状,记录着同学们的奋斗和成长历程,这是大家齐心协力,不断奋斗的结果。希望在今后,每个少先队员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无愧于我们胸前飘动的红领巾。
板书:我成长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八
本课教材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孩子们通过五年时间的学习生活,适应了新的环境、新的班集体、新的人际关系;为了让孩子学会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集体、这样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更加重视对儿童生活情感的陶冶。新课标中提到的“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的快乐,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同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注意了与六年级《品德与生活》、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衔接,如《天天好心情》、《我们一起成长》,以及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心中有阳光》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及远螺旋上升,都是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握好各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这样使得教学中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等课程综合目标能更好地实现。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快乐的学生。这些学生感到缺少快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缺少快乐,或近期家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孩子的心情;二是学生缺少对快乐的感受力,对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视而不见。对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更健康。
1、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1、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的快乐,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
2、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九
人,整体来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大致可分为: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诚实友爱,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4、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学会关心和爱护同伴,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1、让学生介绍父母在家做的饭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温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有两件宝:大脑和双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4、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1)萝卜白菜我都爱(2)我设计的午餐(3)小心,病从口入。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1)我有两件宝(2)做个小玩意儿(3)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1)绥德朋友多(2)你真行(3)我们一起成长。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1)你留心了吗(2)我的问题卡片(3)到哪儿找答案。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1)让我走近你(2)美丽的生命(3)我能做什么。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每周三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材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通过一年级的学校生活,新升二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心集体,热爱学校,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但是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坚持性短,部分学生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育、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讨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是在经过一年的班集体生活基础上,引导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感受、体验、感谢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在完成集体的共同任务中,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大家决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养爱集体的感情和“主人翁”责任感。
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级第一学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把儿童带进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观光,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多彩的叶、美丽的树、丰硕的果实,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使儿童由衷的热爱大自然,爱幸福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抓住机会发扬自己的长处;
生活中遇到问题会自己解决。促使儿童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天天气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积极、愉快地生活.
(1)快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圆圆过中秋;
(3)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3)“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
(一)目标的多维性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二)活动的有效性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五)评价的发展性“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
1、教育学生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3、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教会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1.提高四个意识(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2.做到四个尊重(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2)尊重学生的选择。(3)尊重学生的人格。(4)尊重学生的个性。
3.实现四个转变(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
4.体现四个互动(1)师生信息互动。(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3)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本册教材特点:1、体现儿童文化,创造真实、鲜活的活动情境,凸显品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和价值导向。2、综合构建主题,凸显新的学习方式,开放学习过程。3、教材突现西部教育特色,强调校本开发。4、力求加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套教材的有机联系。5、创造新的教材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
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
在生活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
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习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
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
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
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5、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学习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能力:1、体验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乐趣,感受与同学一起的快乐;
并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能用观察、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2、关心、爱护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能对日常饮食进行思考和探索,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并能用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等探究活动,能与同学合作、交流感受和想法。4、了解水的灾害,知道如何躲避水灾及自救的方法。5、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动手动脑,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知识:1、初步认识规则纪律的作用,有礼貌,守秩序。尝试制订计划,学习合理地安排个人的课余生活。2、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中为人民服务的人,能在大人的指导下利用常见的公用设施。3、了解关于食品的简单营养常识,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4、对水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知道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5、了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感受科学精神的启蒙。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工作计划。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各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本册教科书共5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逻辑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情感。本教科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意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步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有意识的把健康常识和饮食习惯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愉悦,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孩子。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本单元安排的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地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级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快乐。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赏识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积累知识方法等,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通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动植物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伟大。让他们在享受生命的快乐中,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珍爱有着美丽生命的动植物,学会对生命充满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爱,生命才会更美丽。
1、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愿意为美好的明天付出努力。
2、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参与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课间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3、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1、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体验和感悟“作为小学生,究竟该怎样做”,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地蕴含在有趣的活动之中。
2、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造美好。让孩子开动脑筋,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3、通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名字接龙等等小游戏,通过全体同学之间的讨论让大家慢慢熟悉,建立友谊,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集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生活。
4、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一个模拟情景中,假设遇到的动植物,让孩子们讨论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讨论做出解答,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且教师要介绍给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不同渠道。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6、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心集体,热爱学校。但是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坚持性短,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育、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讨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是在经过一年的班集体生活基础上,引导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感受、体验、感谢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在完成集体的共同任务中,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大家决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养爱集体的感情和“主人翁”责任感。
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级第一学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把儿童带进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观光,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多彩的叶、美丽的树、丰硕的果实,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使儿童由衷的热爱大自然,爱幸福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抓住机会发扬自己的长处;
生活中遇到问题会自己解决。促使儿童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天天气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2、积极、愉快地生活:
(1)快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圆圆过中秋;
(3)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个小小保结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好书大家看”同学间的亲情;
(3)“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闹的能力。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几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这就要老师有耐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1、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
针对当前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情况及他们年龄小的特点,《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教育小学生要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做家务的良好劳动习惯。根据这一基本要求,本次活动着重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主要设计了“活动1:观察我们的教室,活动2:访问今天值日生,说一说:你们明天怎么做值日,做一做:我们从小爱劳动”这4个方面的内容。本课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
“活动1”是由一幅精美的图画及简洁的文字展示给大家的。通过让学生观察“我们的教室”的漂亮与整洁,从中体会到劳动能够创造美,劳动的成果能使人产生愉快的心情,从而产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活动2”是以小精灵的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来导入正文的。接下来主要讲了几位同学对值日的'热爱态度、值日的合理分工及认真做值日等几个方面。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最后又以询问几位值日生地感受收尾,前后呼应,充分说明了同学们的喜悦心情与热爱劳动之间的必然联系。
“说一说”这部分内容是由小主人公自己怎样做好值日和做完值日后对自我的评价两方面组成的。通过对前面事例的了解,学生能够对照自己,有所感悟。他们懂得了做好值日,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使自己心情愉悦,从而更加端正了对值日、对劳动的热情态度,自觉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值日,并争取做一名好样的值日生。自我评价的环节设计,是促进学生爱劳动、爱集体习惯养成的一种较好方式。评价表的设计给出了做值日的几个主要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补充内容。
“做一做”体现的是几位同学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情景。这是对做好值日的补充,意在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爱劳动体现在很多方面。
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知道做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
初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使学生懂得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激发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检查咱们班的卫生状况。
观察教室,根据情况,点评教室卫生。
情况一:干净的教室,这是谁的贡献呢?
这多亏了值日生认真做值日,夸夸今天的值日生。
情况二:教室卫生不太好,值日生辛苦打扫,也要靠大家维持好。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3页,第14课“热爱劳动”(板书),我们认真看看图中同学们的教室,整洁吗?它们的值日生做的真不错!
1.为什么要做值日。
师:我们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做值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值日既是为集体服务,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在良好的环境里学习。因为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学习、生活会感到很舒服、很高兴。大家能更好地学习,所以需要大家认真地值日。)。
2.怎样做值日。
大家打开课本第54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是怎样做值日的。
师:在值日时要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分次序(先洒水,再扫地,摆齐课桌椅,收拾值日工具,然后关窗。)来完成值日,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值日。
给同学们讲“还是这样分工好”和“值日的学问”,见文本资源。
师:下面请今天的值日生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得?怎样使我们的教室整洁呢?值日生回答。
全班夸一夸今天的值日生。
采访值日生,听了大家的表扬,有什么感受呢?
(一起欣赏图片“家长替值日”、“这样值日好吗”。)。
大家说一说,图中同学这样值日好吗?为什么?
(可先请明天值日的同学说一说,再举手发言。)。
师:看来,大家都想做一个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同学,这很好,现在大家来完成55页下方的评一评栏目吧!看看你哪一项做的好,哪一项需要改进。
师: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值日劳动好,还要在生活中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也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分别看一看几幅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然后举手说一说。
图中的同学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我们不仅要在学校热爱劳动,在家里或其它场合也要热爱劳动,从小做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同学们一起说说,今后打算怎么做。
小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积极主动做家务活,都能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值日生。
太阳出来眯眯笑,
值日生们来得早。
先把桌椅擦干净,
再把它们都摆好,
粉笔、图书放整齐,
还给花儿把水浇。
老师、同学齐称赞:
“值日生们真是好!”
14热爱劳动。
认真做值日热爱劳动。
当前家庭生活越来越优越,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及他们年龄小,一些家长加大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劳动方面技能的锻炼,致使一些孩子劳动意识淡薄。《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教育小学生要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做家务的良好习惯,本课正是基于此,让孩子们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激发他们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这节课夸值日生这个环节很成功,学生知道了值日的方法,最后结尾读儿歌,加深印象,渗透爱劳动的意识。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一
(i)了解家乡的一景一物。
(2)学会唱家乡的歌曲。
(3)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2.情感与态度。
培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1)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保护家乡的环境。
(2)能讲述家乡的故事。
4.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视频和调查讨论,充分地了解家乡,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重点。
了解家乡周围的景物,会唱家乡的歌曲。
2.难点。
讲述家乡的故事。
教师准备。
1.人们熟悉的家乡景物的视频。
2.课件。
3.家乡的图片。
学生准备。
卡纸、剪刀、双面胶。
一、歌曲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播放《我的家乡》)。
师:家乡是我们的家所在的地方,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你的家在哪里?
生纷纷回答。
师:出示图片(家在草原、山脚下、黄土高坡、省城……)。
生1:我的家在草原上,蓝天、绿草真漂亮。
生2:我家在山脚下,村前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生3: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上,还可以吹唢呐。
生4:我家住在城市里,小区建设了公园,还有很多的健身器材。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可是,当你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随便告诉给陌生人,要注意安全。
三、发现家乡的美。
师:你的家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吗?
生思考回答。
师出示图片(各地标志性建筑)并且讲解。
广东省的标志性建筑—一广州中信广场;
安徽省的标志性建筑——合肥古教弩台;政务大楼;
江苏省的标志性建筑一一南京玄武门,是南京的一处古城门;
湖南省的标志性建筑——长沙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云南省的标志性建筑——昆明东寺塔,又名慧光寺塔;
四川省的标志性建筑——成都廊桥,取“天上鹊桥,地上廊桥”之意;
山西省的标志性建筑一一太原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
师:除了标志性建筑外,你家周围有哪些景色?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彩笔画下来吧!
生画自己家周围的美景。
师出示儿歌:
我家门前小池塘,
白天抱着金太阳,
小鸟和彩云,
都爱来照相;
晚上摇着银月亮,
小鱼和星星,
悄悄捉迷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了解各地标志性建筑、画自己家周围的美景,发现家乡的美。】。
四、家乡的故事。
课件出示: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美。
葱绿的田野里有妈妈的身影,
田间的小路印下我的脚印。
我画下她可爱的样子,
讲一讲她动人的故事。
师:你知道家乡的什么故事?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示:可以是家乡的某些传说,可以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趣事)。
生分小组讲述并分享。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图片。
师:你从中了解了家乡的哪些故事?
学生分组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搜集家乡的故事,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在这里(不能对陌生人说自己家的详细地址)。
家乡的故事。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二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二、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第一单元自己拿主意。
让我想想。
一、教学要求学生活动时间30分钟。
1、形成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的理念。
2、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纠正懒得动脑筋,凡事靠父母的就观念。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板书课题:自己拿主意。
二、学文明理。
1、教科书出示—组情景:出示。
a、天大在鞋柜前选购鞋子时,售货员劝他头买一双很多小朋友都有的名牌球鞋;
b、在商店罩选购文具盒时,同伴劝他买一个漂亮的汽车造利但不实用的'文具盒;
c、在蛋糕店里选购蛋糕时,也有人劝他买一个又气派又漂亮的双层蛋糕,但他。
经过思考后,满面笑容地问答:“我只买我需要的……”
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自主挑选的东西。远远不止教科书上的这些,教材特意从我们穿的、用的和吃的三个方面各挑选一件物品。
2、创设一个较真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小体会自己做主购物的滋味。
4、交流:新学期开始了,你是不是新买了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呢?你自己满意吗?
学生:其实,玩具还是自己花钱买回来的,所谓“羊毛出在于身上”!
交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在挑选东西的时候,还有什么经验?
6、实地练兵。
(拓展学生的思维,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爱好呢?你最想送他们什么东西?你现在有能力购买吗?你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吗?你能自己打定主意吗?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做一些简单购物的表演等。)。
7、玩游戏、交朋友、布置自己的房间等其他方面你也有自己的注意吗?
b、大家尽情表达自己的喜好。你最喜欢什么?你常去哪里?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现在,大家都愿意按自己的想法交朋友,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们都有白己的理由。
相信自己。
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时间30分钟。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都是怎样对待的呢?
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对自己说一声:“让我来试一试!”
二、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一)明白道理。
1、教师讲解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
a、小猴因为想试着自己去摘果子,结果学会了爬树;出示。
b、小鸭因为想试着自己到池塘里去洗澡,结果学会了游泳;
c、小鹰因为想试着自己去看看山那边的风景,结果学会了飞翔。
2、大家谈一谈看了、听了这些童话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3、把这些童话有声有色地演一演。
(在同学们兴致最高的时候,出示教材的主题文字:相信自己,大胆地去试一试。)。
4、教师:如果行,那你又长了本事,如果不行,你至少积累了经验,想必能给你们带来不少启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榜样引路。
1、看图讲故事:(可指导学生讲)出示。
连环图中的小男孩正在修理自己的玩具赛车,爸爸想要提供帮助,但他没有接受。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修理的过程小,当他遇到了困难,爸爸再次伸出手的时候,他还是坚信自己能克服困难。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赛车又跑起来了!
2、在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一定要些持到底。
(三)指导行为。
1、交流: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试一试”的经历吗?
一是不做了,等爸爸妈妈回来讲,
二是打电话问同学,
三是放下功课,干脆去玩,拖到何时算何时。
(这都不是有自信心的做法。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说出自己的最好想法。)。
教师小结:一定能做出来,这应该放在首位。然后,再认真看书,回忆老师讲课内容,再集中精力审题。经过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作业中的难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如果确实做不出来,但经过于认真的思考,请父母或老师进行启发,就容易解决了。
我能这么做吗。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30分钟。
一、讨论问题,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你会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
3、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处理好这件的事情,在讨论时,可以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想法?如果告诉老师,好朋友会怎么想?怎么说?他还会和你交朋友吗?但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不也成了不诚实的孩子了吗?你该怎么做呢?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板书)。
二、指导看图,明白道理。
1、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应:出示。
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帮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
b、却拒绝丁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
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为什么?
3、阅读日记,明白事理。出示。
三、指导行为。
2、撕书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呢?
(通过这一主题活动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在对一件事情做决定之前,要先想一想这件事应不应该做。)。
3、分组讨论:
a、图书室的书上有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的画?撕不撕下来呢?
b、阿姨家的玩具以玩吗?
c、上课时可以讲话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我们好好动动脑筋,做出判断。
三、总结全文。
今日事今日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30分钟。
一、故事导入:
1、教学前,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关于齐白石生平的资料。
2、讲故事“今日事、今日毕”。出示。
教材用齐白石老人的故事,点明了活动的主题“今日事,今日毕”,告诉我们:今天的事今天完成,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今天,我们就能充满希望地迎接明天。
3、教师小结:
这样一位成就卓越的大艺术家,到九十岁高龄了,还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白石老人每天画画,其实也是在坚持学习。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学习习惯,天长日久,也就习惯成自然。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2、教教《今日歌》和《明日歌》。出示。
3、看图讲故事:出示。
(儿歌的形式配以生动的图画,通过小多多做功课磨蹭的事例,说明了小学生不抓紧时间的典型表现,意在从反面帮助学生体会怎样做才能抓紧时间。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1)学生讨论提示语中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多多吗?”
(2)教师结合图下的主题文字适当总结:小多多应该学习做事不耽搁,做好准备,说做就做;学习做事专心,做完一件再做一件;动作要快,不要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抓紧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学得扎实,玩得痛快;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4、指导行为。
给多多提了这么多好的建议,那你自己呢?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呢?(教材的旁白对话中提供了两个范例,教师可用范例启发学生。)。
我的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新学期来了,你们有些什么新学期的打算。
2、学生交流。
3、看图明理。出示。
4、教师小结:
(通过两名小学生的不同表现,说明我们对学习和生活都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每天朝着目标努力,日标就一定能实现。在台上表演舞蹈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还学会了一门特长。大家应该明白,目标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目标是生命的导航图,目标是奋进的动力源泉。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人能获得成功。)。
二、交流:
既然知道了目标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来学着给自己定定目标吧!你给自己定了什么目标呢?(鼓励学生像教材中的小朋友一样把自己定的目标写下来。)。
三、活动:
1、给自己定好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呢?那就要“安排好时间,然后有汁划、有条理地去做,你会发现,每天都会很充实,每天都会很快乐!”
2、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活动环节。
b、看看图下的旁白对话,想想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c、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制定山自己认为最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写在空白框内。
四、总结:
放假前我们评出坚持做下来的同学。大家要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日标,光是制定出作息时间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足够的毅力,每天都要坚持按定好的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去做,才能达到目标,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述能力、发散思维。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使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剪报、上网、翻阅图书画册、明信片、广告宣传品等;查找资料或跟家长学会一句描写秋天的诗文、句子或词语。
2.课中: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对秋天的观察、图片资料,体验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颜色,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秋天。
3.课后:用彩色笔描绘秋天;做秋天的游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热爱大自然,会赞美大自然。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颜色。
教学难点:
感知、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
1.搜集秋天的图片制作课件;
2.将学生查找的电子版图片制作成课件;
3.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佳句、歌曲等,制作课件。
4.写秋天的赞美诗。
5.绘制学生填涂用的图案并复印。
学生:
2.填写调查表。
3.查找资料:秋天的图片;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诗句等,每人学会一句赞美秋天的诗句,或者一句话。
4.捡树叶。
5.带水彩笔。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四
文章课件中国大学网成长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现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由上所述,根据课程特点,我制定了本学期个人的工作计划:工作着是快乐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呈现学习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力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呈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四)、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中国教育文摘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40课时。第一单元“愉快的校外生活”・・4课时第二单元“我会这样做”・・・9课时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乡”・・9课时第四单元“我也会很棒”・・・9课时第五单元“大自然探秘”・・・7课时复习・・・・・・2课时总计:・・・・・40课时三、自身素质的提高:工作的同时,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2、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充实自己。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己,创新自己,做到终身学习。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新学期刚刚开始,我将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创新,争取更大进步,力争一步步走向成功。文章课件中国大学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五
教学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4、知道《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育目标:
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
(1)学生在马路上踢球;
(2)互相争抢玩具;
(3)用扫帚和伞打闹;
2、小组讨论: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教师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3、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课件三。
(1)乘车时(车上车下)……。
(2)课间活动时……。
(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
(4)插电源时……。
(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学生自由介绍;
(2)教师介绍;
(3)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一下处理,对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
(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绍。
3、教师补充: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划伤。
(3)流鼻血。
1、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57页图)?
2、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3、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1、介绍救护小常识。
(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2)伤口要及时处理;
(3)在工地受伤要及时去医院;
(4)烫伤后要用冷水冲洗、降温;
(5)流血要马上包扎(因为人的血量有限);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宣传救护知识。
3、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通过上网、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4、办一期《自我保护》宣传板报。
5、与家长共同编写《自我保护》诗歌。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六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中第二个活动主题,在这节课里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板块。
板块一:说说家乡的风味小吃。先出示春卷、汤团、青团、茶叶蛋、粽子、月饼等的图片,说说你认识这些小吃吗?你知道这些小吃跟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吗?然后一起来记一记。这一板块侧重落实知识目标,能够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以及与之相关的节日。
板块二:宁波糕点勿推板。板块一通过图片来了解,这里则是通过实物来了解。我为每一组准备了一些宁波传统糕点,有苔生片、绿豆糕、洋钱饼、豆酥糖,请学生尝一尝、猜一猜、夸一夸。“尝一尝”的时候由于我组织不力造成学生争先恐后,课堂上显得较乱。“夸一夸”因为用的是宁波话,学生们个个面带笑容,连听课的老师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一板块侧重落实情感态度目标,引发学生赞美宁波糕点的情感,进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板块三:我们也来做小吃。我们学校有综合实践基地这样的宝地,当然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把品德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整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宁波最有名的小吃非汤团莫属,考虑到时间有限,包汤团只能放在课后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在课堂上煮速冻汤团既省时,又能较快地出成果。在这里老师只要做好指导、引导、点拨,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一板块侧重落实能力目标,通过动手做汤团,培养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
这堂课结束在学生情绪高昂之中,真是余味无穷啊!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三个关注”。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
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是指导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点,探寻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例如教材中的插图虽然精美,但由于只是范例,难免有着一时一地的局限,与我们宁波的生活实际情况有差异,我就让这些图片成为生发点,举一反三,衍生出许多新的图片,新的内容,收集更多符合于我们教学实际的图片。另外我在一年级的乡土教材《我看宁波》中摘录了“宁波糕点勿推板”这则有趣的儿歌,让课堂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课堂上,通过“我们也来做小吃”这一环节,各小组动手实践,亲自来煮汤团。我们班的学生能如此麻利地煮好一碗碗美味的汤团实在大出我所料,能如此愉快地与小伙伴进行合作也令我刮目相看。真没想到,他们能做得这么好!下课后我感触颇深,我们真的不能小看二年级的学生,只要我们适当加以引导,比如在煮之前先请他们说说汤团的做法,煮汤团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然后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实践,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带给我们惊喜!让学生参与,让事实说话,让学生在快快乐乐、轻轻松松中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获得了体验,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课堂活动方式的实效性。
课程内容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课堂。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活用教材和处理教材,在这一主题中整合多学科的知识。这节课我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把教室搬到了综合实践基地的烹饪室,以说一说、尝一尝、夸一夸、做一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于活动之中。
[1][2]。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篇十七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1、学生课前准备:
(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4、教学课件。
受伤了怎么办?
去医院自己包扎找他人帮忙。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以《自我保护》为主题的手抄报,既让学生丰富了知识,又将课堂的知识带到生活中作为指导检验。当学生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知识时,又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丰富学习。我从儿童的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课堂模拟情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学生通过个例分析、课件演示、图片讲解,明白如何避免伤害;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技能;学会救护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