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优秀10篇)

最新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9:03:15
最新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优秀10篇)
时间:2023-09-14 09:03:15     小编:梦幻泡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一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踏过了春的精致,夏的美丽,秋的富饶,冬的圣洁,转眼间,今年的暑假已经到来。火热的暑假,我们暂时告别了那温馨的母校,带着大学生特有的蓬勃朝气,踏入了另一所更大的学校——社会!今年暑假,是我们大学的第一个暑期,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因此,我们深入了田间地头,体验了农村生活。

在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号召下,对我们所住的地方进行了暑期社会经济调查,并且深入了田间地头,体验了农村生活,这段经历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它使我们收获了意志的坚定和成长的成熟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生活更加增添了一份热爱,对自己也多了一份自信。 带着兴奋、好奇、愉悦的心情,我们的假期开始了。这次社会实践对于我们久居校园阔别土地多年的我们是一次相当难得的体验,不仅有机会与农民伯伯和阿姨面对面促膝谈心,了解农村的勤劳与智慧、真善美,更可贵的是真真实实的走进了田间,体验一下田间生活的艰辛。我们准备好了!

第二章 活动日程安排

1、调查农村家庭相关情况

每天我们拿着笔和纸对我们乡村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用了十二天时间调查了二十四户村民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收入情况。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对我们都是很热情的接待我,又是切瓜,又是倒水的,感觉好高兴,好亲切!在实践的十二天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人留吃饭,吃西瓜啊,十足的农村气息。刚开始时和他们闲聊,然后再慢慢引入话题,向他们还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乡里人的热情和积极配合感动着烈日下,村头边,田地间的我们,正是这份感动让我们在这艰难的调研道路上坚持了下来,整日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2、深入田间体验田间生活

在暑期社会实践将近半个月里,有五天时间我深入田间,就是俩农民干农活,像模像样,认认真真的,当然也很辛苦,流着汗的干啊,笑啊!割稻打稻,掰玉米,摘西瓜,除田里和地里的野草等等。在深入田间时,由于我们乡里有许多人家是种两季稻子,也看到了在炎炎夏日下农民阿姨和农民伯伯插秧的情景,双脚深陷于黄泥之中,烈日下有黑的脊梁,面朝黄土背朝天,有那么虔诚的以之为乐,何等超然!走在田间弯弯曲曲的小道,看着绿盈盈的秧苗一排一排棉花和整齐的玉米,听着田里干活的吆喝声,闻着田间的泥土香掺杂着玉米的甜腻,旁边擦肩而过的是炎炎烈日下被拉长的身影,扁担还在肩上颠簸,承载着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好一派天然物我图啊!

深入田间时,我们也进行了田间的探访。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刚开始还都很惊讶的,毕竟现在大学生很少到田间干活的。于是我们就把深入田间的目的告诉了他们,他们也很感动,慢慢的,我就和他们开心的聊起来了,说说今年的庄稼怎么样,收成会有多好……在聊天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今年的庄稼由于天气也受了点影响,但总的来说,情况还好,收入还算稳定。毕竟付出总是有回报的,从他们的忙碌中,我们读着付出与收获,艰辛与甜蜜。

3、体验田间小结

实践过程中,几多汗水,几多欢笑,几多收获,几多留恋,几多成长! 农村很美很纯很静很净很甜……一片片整齐的农田泛着庄稼的绿,棉花的纯白,玉米的甘甜,一阵乡风吹来,说不尽的凉爽,从心底融入其中感受的不仅仅是农村,更是一种生活生命的净化。乡村如旗,闪着新时代的光辉,宛如鲜艳的党旗,如火如荼,那里有最勤劳的人民,充满着智慧与坚强;那里有人间最真最纯的乡土情;那里有最充实的付出和最实在的收获;那里有最简单纯朴的幸福和满足!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身负历史和时代的使命,更应该具备而我们传承了数千年的精华品质。这次的实践让我们零距离的接触了真正的生活,小事看大,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农村生活,更是一种社会生活,做事如种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汗水的付出才有收获!

调查结果分析

1、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水平

走访过程中,我们调查了每个家庭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水平的对比和感受,每家都说以前经济很困难,就住房来说,底层是石子,1米以上都是土砖盖的,简陋的两三间房子就得挤上一家老小,冬冷夏热也没办法。家庭条件好点的少数家里用砖头盖的一层平房,会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改善,楼房也都盖起来了,家家户户吃饱穿暖,家家都有电视,想什么时候吃点肉就买新鲜的,还有好多装了空调。他们感慨之余教导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和教育,以前的孩子最多念个初中就得回家种田,一辈子就靠那几亩地了。现在的我们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大学设备条件都很齐全,吃穿不用愁,更应该好好学习啊!

2、经济收入数据分析

农户收入的现状: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24 户,其中,纯农业户有13户,亦工亦农户有6户;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户有3户;纯经商办企业户有2户。其中,20xx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 6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8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4户;3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4户;5万元(含)以上2户。由上面数据分析可得:我乡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家庭年收入在五万元以上的家庭比较少,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很困难,但基本保持稳定平衡。

农户收入状况分析:在走访和分析中,20xx年我家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1890元,比上年增幅9%。在此次调查的24户中,总人口138人,其中,劳力61人,在所调查的劳力中,外出务工48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来源于一产业的收入303元;来源于二产业(含外出务工)的收入930元;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657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6.03%、49.21%和 34.76%。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一产收入较少,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多,尤其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比例最高,真正纯农业收入更低。

第四章 收入低的原因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通过调查计算,农民劳动力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5%受到过高等教育。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孩子的教育以及都农民朋友的农业教育指导,让农村的农业教育综合发展。

2、农民庄稼收入水平较低。土地所种出的作物相对整个家庭的支出很是微薄,大部分到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挣钱。被调查的二十四农户中,年收入两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是收入在五万元以上的家庭不多,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但今年随着农业水平和人民创业意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还是趋向乐观。

3、离城市比较远,信息滞后甚至信息不通,交通运输不方便,技术跟不上甚至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导致农民增收难,生活条件较差,而且由于离城比较远,工人不愿意到该村工作,人数越来越少,效益也越来越低。

4、农业结构跟不上形势要求。而且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调查发现,一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二是结构调整不深入。以水稻为例,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

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要加强农村子女的文化教育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2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提高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乡村特色产品的优势,让优势农产品保持不变,劣势农产品得到发展,优劣互补,最终得到最大的收益。充分发挥机械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要总是人工种植,这样不仅人会很劳累,而且工作的效率不高。

3、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增加收入。

4,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力度。

第六章 调查心得与收获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广泛接触农民、了解农村的机会。深入农村与村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出了新的火花。从中让我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才是青年成长和体验生活的正确之路。

知识得到了巩固,原来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2、快乐和艰难

在将近半个月的实践活动中,汗水一次次流过双颊,“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打开与村里百姓沟通的窗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从最基本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与他们的交流中,听着他们对世事透彻的理解和达观的精神,他们易于满足现状,也有生活的目标和向往并努力地改善境遇。在与以前的苦日子做比较后,他们由衷地感激共产党给他们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好生活并且非常满足。“知足常乐”,“付出就有回报”我们一起感受着。

3、从实践中发现不足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专业知识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为以前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而乱下结论的行为感到汗颜。也认识到了自己与农村的距离,也是和社会人生的距离。也许现在我们连走上讲台讲话都会疙疙瘩瘩,也许我们连上课举手发言的勇气都没有,也许我们还是一个宅男宅女,对外面的世界一点都不了解……这些不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理性上成熟点,在以后更多的时间中要努力克服,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自己进一步更好的发展。

4、领悟与收获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对人对己负责的态度认真仔细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就是看你的态度如何决定成败!社会实践能让走出校园的我们,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加入到社会中。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与社会的距离,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让我们能更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总结语

七八月份,我们一起走进火热的农村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暑假之歌。七八月,我们曾撒播希望,共同拥抱丰收,体验着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那里有我们不一样的记忆,那里有农民的朴实,辛勤和父母的不容易,那里我们懂了一种支持叫理解,叫坚持。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拥有青春的时刻,生如夏花的我们应让青春插上梦想的羽翼,让青春闪烁奋斗的光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每个年轻人都应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主张。

致 谢: 对有助于本项目所开展工作的其他人员表示感谢,对本村农民朋友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对协助开展工作的丁丹同学表示感谢。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二

实践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3日共3天

xx年暑假机械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调查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湖北省农村及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并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首先,对于此次调查要做几点说明:

1.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农户访谈。

2.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4.本次调查中社会实践小分队原计划去十堰市竹山县进行进一步调查,但在小分队到达十堰后,十堰市开始降雨,在当地人的建议下,考虑到安全问题,小分队在竹山县的考察被迫取消。

调研内容和结果分析

第一,国家政策好

全部被调查人员都说国家政策好,确实有利于农村发展,虽然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无法说出具体有哪些政策,但从最近几年新增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可能也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关,国家政策的宣传方式主要以开会、看新闻联播等类似口头的方式比较有效。而有些私下的口头方式的互传容易导致政策的误传,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但感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小的隐患。

第二,家长重视教育,但却有部分学生不想读书

2考上了好的学校的学生,家里无论如何困难都会让其读下去;

6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全校150名教师,50岁以上接近百人,同时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的断代成为当地小学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而据当地老师说,这并不是一个个例。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浅薄的分析,部分学生不想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质量偏低,教师的断代,还有家庭负担不起,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观念的转变时势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观念改变的根基,而全民教育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将教育列入了阻碍新农村进一步发展重要一环。

第三,农村农闲时的娱乐方式之我见

农村生活中农忙的时间毕竟有限,那么农村生活中主要的娱乐方式又有哪些呢?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的主要娱乐活动集中于传统的娱乐方式麻将上。当然其主要目的不是赢利,而是打发空闲的农闲时间。

第二,部分年纪大些的叔叔阿姨们说自己只想打牌,也只会打牌,就算给他们设施也只会去打牌。我想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了,一直习惯以前的方式,然后就不想有新的发展和改变,娱乐上如此,生活上便更可能如此了。感觉传统的生活方式饿不死自己就满足了。新农村想要进一步发展,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新的机器和技术再多,放着不去使用最后还是一样什么都得不到。

娱乐方式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也许就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而且从娱乐方式中便能看出部分人的观念,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当然娱乐方式的单一也可能是一个风气的问题,如果乡镇干部能够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能让大家都有所收获的娱乐氛围,新农村应该可以更加快速的发展。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三

通过探寻家乡变化来感受体验社会的发展,增加对家乡的热爱。

2:通过走访旧村,与新村来了解他们的差别。

3:毕竟旧村不是之前的老房子,所以还需要走访老人的家中与他们交谈,在他们的带领下,走访村子的深处。

4:总结,记录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从小就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去了河北,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妈妈把我带回了我的老家泰安,由于某些问题我们从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省庄镇羊东村买了房,羊东村以南,都是土路平房,羊东村以北,则崛起了一座座高楼,这让我发现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了。所以我决定进行这一次的调查。

我通过走访调查,觉得可以从经济发展、住房、道路交通、教育、文娱建设、人民思想建设这些方面来谈谈羊东村这十年来的旧貌与新颜。

(1)经济发展:

旧貌:

经济比较落后,村民们大多数以种地为生,由于这样挣得钱不是多,还很苦很累,所以一些中年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即使这样村民们也都不是很富裕。

发展历程:

由于省庄镇盖起了方特欢乐世界,花样年华,亚奥特,中兴天和,等著名的景点,企业。这极大的拉动了羊东村的发展。有些村民富了,建起了一个个苗圃,那些花花草草长得非常茂盛,所以许多人慕名前来购买,这让羊东村更富了,还有村民盖起了二层小楼,苗圃事业越做越旺,许多村民也加入了进来。也有村民养起了牛,种起了女儿茶。

新颜:省庄镇目前项目聚集区现入驻企业48家,其中,规模企业15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4家;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2家。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食品乳业、建筑建材、包装材料、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六大工业门类。每个季度省庄镇都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前几年增长30%;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总额4296万元,同比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农业结构步伐也加快了。全镇花卉苗木面积达到万亩,女儿茶面积5800亩,奶牛存栏量万头,居全市领先位置;市外劳务输出人数逐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

(2)住房

旧貌:村里的房子70%是老式泥瓦房屋,而且还有陈旧的木头房,有些房子已经坍塌,有些已经荒废了,只有极少数的房屋还有老人在居住。

发展历程:由于房子的时间过长,村民们也已经富起来了,所以村民们就在村里盖起了小平房,还有人在道路边上盖起了二层小楼用来做买卖。不知为什么,在某一天东杨楼的一个地方地表迅速的渗了下去,从上面冒出了许多水,村民们幸运的躲过了一劫,从那时起羊东村引起了泰安市政府的关注,这被定为了塌陷危险区,而且还在北边盖起了八栋高楼供人们搬迁居住。

新颜:在村的北面盖起了20栋七层小楼,而且景观设施,医疗设施都已配备完毕,人们在里面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人们的脸上也流露出了最幸福的微笑。

(3)道路交通:

旧貌:村里面有三条主干道是比较窄的水泥路,一到雨天路边的泥水都流到路上非常的脏,这还不算什么,大部分的路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走路,相当的泥泞。到了夜晚也没有路灯,而且这路很窄,最多能挤进去一辆面包车,这不便的交通让村民很是头疼发展过程:在政府的要求下和村民集体的建议下,村里又增加了几条水泥路,而且还在主干道旁增设了路灯,变得更方便了,雨天也不怕了。而且原有的道路也变宽了不少,这种便利,让村民们很是高兴。新颜:目前村里还是有几条泥巴路,但是比起以前来强多了。而且羊东村北面建起了六车道的泰莱路、泰莱高速、环山路、和新集铁路西面建起了博阳路、文化东路,南面建起了京沪高速、泰良路,如此方便的交通让家乡的变化变得更大了。

(4)教育:

旧貌:一位老人与我们讲述,以前我们在羊南连小上学,那时的教室很小,人很多,而且晚上还得用煤油灯上晚自习,而且大部分的人都不上学,都在家中帮家人干活。这种情景让我很是惊讶。

发展过程:羊楼小学迁入了省庄二中的大院里,在那里盖起了4层小楼,那里的环境很好学生们在那里快乐的学习着。学生们也越来越多的走入学堂了。

新颜:羊楼小学也迁走了,来到了羊楼新村,从那里盖起了更高级的教学楼,而且东苑庄小学也盖起了一栋高楼,省庄二中也把羊楼小学的楼当做了实验楼,而且省庄镇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省庄镇现有中学2处,小学10处,成教中心1处,幼儿园25处。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是“省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5)文娱建设,人民思想:

旧貌:之前几乎没有什么文娱设施,而且那时的人们的思想很落后,大多数人都拒绝孩子入学,而且都讲着方言。

发展过程:随着羊东新村的建设,村民也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了,羊东新村里建有许多文娱设施,和各种宣传栏,极大地推动了人民思想的前进。

五年,十年,二十年,这个村庄的变化还是很大的老百姓们都在不断奋斗,不断努力,建设着我们那美丽家园,这个村是个和谐,其乐融融的小村庄,我们21世纪的青年也会好好学习,长大后让我居住的村庄变得更美好,更快乐。我敢保证,十五年后,我一定会让我的家乡有更大的变化,人民的思想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四

xx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xxx安居乐业\xxx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xxx人才、教育\xxx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当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xxx好\xxx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xxx考大学,去大城市\xxx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xxx人才、教育\xxx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

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当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当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xxx科技是第一生产力\xxx!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首先,我很感谢系部的老师、学长学姐们的推荐,让我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参加这次xx村的社会实践,让我有机会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让我有机会认识这样一群“奇葩”。

在xx村实践的时间并不长,短短的七天,但是在这七里我的感触却是非常多的,因为我收获了许多。记得刚去xx村的时候,在车上一直很期待快点到达,经过四个小时的期待与张望,我们的车终于驶进了xx村,而就在要与村民们见面的时刻来临时,我的心情突然变的紧张起来。然而,真正的接触后,我才发现接待我们的叔叔阿姨是那么的随和,让我有一种感觉,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轻松自在,倍感温暖。

合作的都很好,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照顾,在工作的同时也增加了友谊,我们都懂,我们是一个团体。调研的同学们也很辛苦,因为小朋友的年龄不等,因为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带,所以也比较任性,所以支教工作最初也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在经过开会总结后,大家重新思考着怎么样跟这么一群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让他们能开心的学。我们带去了很多的东西也都派上了用场,足球,折纸,画笔,糖果等,每天晚上的电影时间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支教组的同学们都很有耐心,总是会听见小朋友在叫哥哥姐姐们一起玩,相信对于他们而言这也将是一段美好而又具有童真的回忆。

起初我们做的并不是很好,因为第一次来,也没有经验,所以第一天我们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是经过学长的指点之后,第二天,大家都更认真很积极的去工作,我们一直相信“好,很好,非常好,明天会更好!”,每天辛苦了一天后,总会在晚上留下一点时间来做游戏,这个时间完全是属于我们的欢乐时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大家的关系能在游戏中变的更亲密,让这个团队更牢固。在游戏中大家都玩的很嗨,笑的很乐,一天的疲惫也就这样消散了。

在那里的七天中,我们住的那户人家很用心的照顾着我们。每天奶奶总是会变着法儿的烧好吃的给我们,每顿都很丰富,每天回家吃饭都吃的特别香。姐姐会做好柠檬水等我们回去,给我的解渴。叔叔阿姨也很和蔼。不管我们晚上工作多迟回去,总会看见奶奶留着灯等着我们,心里暖阳阳的。

我,xxx住在同一户人家里,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家,每天同吃同

离开了xx村有一个星期了,回过头来看这段日子,心里还是很难过,还想再回去看看,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不知道回去的时候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我们。

在xx村我们学会的不仅是坚持,团结、更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信任,信任我们之间的情感。真的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原本在不同系的我们有机会相聚在一起,一起拥有这样一段让人难忘的经历,我相信,这段日子带给我们的收获是无穷的,有许多无法用语言形容却心有感触的东西。

年月清晨,风和日丽,光阳明媚。我们管理系专业的64位同学在张主任和廖主任等系领导的极力联系和带领下来到了市县镇的各个村进行了分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两个半小时路途就到了达目的地,下车后受到了县领导助理,镇长,村委书记,等有关领导的热烈欢迎,他们还对当地的情况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该村位于诸城市东南部山区,地形山地以为主。村xxx有农户110户人口共360人,绝大部分是农民,收入来源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玉米、黄烟(烟草)、地瓜、芋头、山板栗;养殖为分散式养殖,以猪、牛、羊、鸡、鸭、鹅为主,人均牛1头羊5只。该村的耕地90%是机械化耕作,10%靠牛拉作业。农户年人均收入8000—10000元。当地教育设施相对完善,村中设有小学、初中,儿童入学率100%。大本以上学历8人,中专以上人30人。60岁以上老人占全村人口的10%左右,均老有所养,对于孤寡老人,村中设立了敬老院,确保老人能安度晚年。

全村绝大数农户生活水平接近小康,半数达到小康水平。粮食自给自足品种丰富。当地村民多居住瓦房(比较破旧)。村中无硬化路面,均为乡间土路,也没有与外连接的公路,因此村民出行多以靠步行。全村共有面包车10辆、货车3辆,户户都有手扶拖拉机。家电方面全村冰箱、彩电基本普及,全村半数家庭专有电话。少数人拥有手机。

接收和转播。矿产方面:山上石英云母等储量丰富,另有少量铁矿石。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补贴的力度,该村村民也逐渐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实惠。首先是农业补贴,该村每亩地国家补贴79元,还有农机补贴、家电补贴等。另外,在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正是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才有了村民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依靠各种家电改善生活水平,靠先进的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村民们都说,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从整体上看,该村的面貌还是比较落后的,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村中道路全是土路没有硬化路面,没有公路与外界相通。交通问题成为该村发展的绊脚石。不过听该村党支书介绍,公路马上就会修过来了。再一个困难就是生产用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的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当然,物价上涨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国家正在积极有效的调控相信会得到妥善处理的。

四点建议:

一提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育情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其实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再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诚然改革开放是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实践是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对农村的情况和我国的国情有了跟家深入的了解,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的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严重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土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分忧,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建设我们的农村,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对于即将升入大二的我们来说,社会实践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集体活动。

平时在学校,除了上课,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缺乏生活上的专业上的必要交流,通过这次实践首先加强了我们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同学有更深互相了解的机会。

无论是三四十年代的老前辈还是第五代电影艺术家们的作品,都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赢得观众的认同和赞同,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优良传统,而且目前也急需我们继承。艺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首先要体验生活。中国的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生活实质上就是中国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情感,本身就是提高我们艺术修养和对社会生活观察能力最好的途径。我想学校和系里组织这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以为我们将来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也为我们将来立足社会、发展自身积累一笔重要的资本。

这次实践活动安排在北京郊区的农村本身也具有实在意义,我校学生大多生活在城市,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我们都需要一次考验自己意志和生活能力的机会,这段不算短的农村生活的确考验了我们,更重要的是也磨练了我们,使我们更坚强,更成熟了。即使将来再遇到什么生活中的磨难,相信从黑山寨回来的我们也能自信的面对它。

下面是我的几点具体的体会:

空气格外清新。早起在院中看书,享受一天中不可多得的寂静,或到屋后的山上远眺,四周美景尽收眼底。白天除了集体活动外,大家还常坐在凉棚下喝茶读书,聊遍天南地北,开阔了眼界。此外,爬山,打羽毛球和台球是铁的娱乐健身活动,院子里成天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其实真正身体力行地接触百姓,还是在劳作中。挑水推水,打核桃,对于在城里长大的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新鲜活动。在简单沉重的劳动中我却找到了乐趣。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乐趣和知识,只是平时忽略了它们,当人真正发现它们的时候,就会体会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于是颓废,痛苦,忧虑……都远离了我,充实的过好每一天成为我的目标。

通过入户调查,我们打开与村里百姓沟通的窗口。他们朴实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从他们的答话中我认识到他们敏捷的思维,对世事的透彻理解和达观的精神,他们虽有些安于现状,却也努力地改变境遇。在与以前的苦日子做比较后,他们由衷地感激xxx给他们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好生活并且非常满足。“知足常乐”,我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总感受到这四个字。当然这种快乐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当代社会中毕竟还是存着城乡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要想解决这个长期困扰社会的问题,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农民共同努力。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五

一、 基本情况

1、 村庄变迁数据。

棠村镇2003年统计报表:行政村18个,自然村144个,人口48953人,常住人口7890人,农作物种植面积62636亩,农村人均纯收入3516元,幼儿园0所,小学18所,中学1所,公路硬化28公里。

棠村镇2015年统计报表:行政村18个,自然村8个,人口53885人,农作物种植面积62598亩,农村人均纯收入8049元,幼儿园3所,小学22所,中学1所,公路硬化87公里。

2003年与2015年数据对比:行政村、自然村数量没变,人口增加4932人,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48亩,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加4533元,幼儿园增加3所,小学增加4所,中学没变,公路硬化增加59公里。

2、 村庄变迁原因。

从整体上看,村庄变迁是由国家城镇化战略引起的。10年内农村精英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战略,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成为年轻强状劳力流出地,以老弱病残为主的乡村留守人员成为农村的主力军。

好转,为解决子女上学困难,部分常年外出人员将子女送入寄宿式学校就读,催生了私立学校的产生和发展,并且个别前往县城学校就读,部分农村群众也因此在县城买房、就业;再次,随着入城人员收入增加、入城时间加长,产生了一些在城市有房在农村有地的亦亦工农团体,而同时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极贫极弱的“三留守”团体。

二、 村庄变迁后各方面情况

1、 农业生产。生产者是以留守的老弱病残为主。部分农民将自己的责任田流转给他人更重。从而出现了一批种植大户,催生出了一批农业合作社,在2015年底,棠村农业合作社已达到8家。

2、 基础设施。纵向看:10年间棠村镇农村通村公路增加5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覆盖了大部分自然村,人畜吃水相对得到了保障,农村电网实施了2次改造,农村住房建设大部分成为两层以上砖混结构楼房。横向看:交通成本还很高,吃水安全还没有保障,网络服务没能实现全覆盖、且网速较低。

3、 公共服务。由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思想引导,致使在公共服务上出现了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两重天景象。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但在力度上还是不够的。从另一方面看农村学生也不可能实现返流现象,农村过多投入公共服务也会形成一种“有庙没和尚”的尴尬境地。

4、 社会管理。农村社会管理,不论是基层党组织、村民自

治,还是社会治理、三资管理都会出现阵地建设落后、参与人员流失、资金投入不足、人员工资低、维护几乎不可能的现状。“三留守”现象突出,出现了 “孩子上学老人送,老人有病孩子管”人现象,爷爷和孙子成了相依为命的情人,邻居成了生老病死的忠实战友,父母反而成了孩子一生中最大的看客。

三、 今后村庄变迁规划、考虑和趋势分析

面临的问题有:1、交通、上学、消费等生活成本高;2、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分散、劳动力素质低,导致生产成本高;3、由于城市高房价,导致的入城成本高;4、医疗服务、社会管理、三资管理等社会服务成本高;5、村民自治、基层组织生活等社会活动成本高。

分析发展趋势,农村发展会在新一轮-大发展中继续被边缘化。农村精英劳动力净流出现象更加严重,以老弱病残为主的留守人员将成为农村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服务、社会管理、村民自治都会因资金不足、人员参与不够、阵地建设乏力而流于形式。

我们认为针对当前农村发展现状,我们应从两方面入手解决村庄变迁造成的问题。

电视、电话、网络等服务性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证他们能在微利的条件下经营。4、丰富村民自治、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让农民能在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电话、网络实现民主生活。5、实行集中化服务,在中心村建养老院、建廉租房,在自愿的前提把农村人员向中心村转移,从而实现相对集中的低成本高效益化社会服务。

(二) 从生产方面看,建设劳动密集型就业和发展规模经营搞好农村生产工作。1、通过入股、承包等形式合理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2、拥有土地的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解决农村老弱病残劳动力的就业问题。3、实行政府投保入保制度。保障农民能够在受灾的情况下有所收入。4、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合作社让他们成为农村经济经营主体,和农户形成通过定单收购、示范种养、科技服务、信息提供结合成一体的经济同盟。5、降低农业生产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让栽树、引水、做坝、新农村建设等工程项目成为农民的直接受益项目。

面上说,村庄变迁的背后有着许多积极的方面。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将使原本薄弱的农业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三、对今后村庄变迁的规划、考虑和趋势分析

我镇已于2015年对所有村庄进行了规划设计,形成各村布点规划文本,同时在2015年又进一步对部分村庄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规划设计。未来几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投入资金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上。从目前形势来看,随着我镇工业强镇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未来几年,村庄变迁还将以自然村庄逐步减少的形势出现。对此,杭埠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已经纳入考虑,划定比较明确的建成区界限,防止建设用地无限侵吞村庄的现象,并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有计划地开展村庄整治工作。

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大潮中,村庄的变迁可以说是一个必然会触及的领域,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城乡差别如何加剧、界限如何模糊,城与乡始终都应以各自的形态而存在,就我镇而言,村庄的变迁是一件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应将村庄遗忘,任由其被其它产业的发展而覆盖、消失。要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与保护耕地,对于已征用的土地与拆迁工作,要确保乃至提高被拆迁户的征用安置补偿。要保护生态,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应始终将农业视为最基础的保障性产业。

一.调查地点

本次暑期关于农村生活方式变迁变化情况调查在我的家乡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209、210省道纵贯南北,临近312国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可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天堂寨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山寺,马鬃岭,金刚台,千佛庵,金寨天马等。

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县和旅游资

源大县,也是我国第二大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金寨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库区县。全县平均海拔500米,千米以上高峰122座,耕地面积3.2万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8.16%。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总蓄水量50亿立方,建库时全县移民10万人,淹没良田10万亩、经济林14万亩和麻埠、流波、金家寨三大经济重镇,库区面积1335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当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42万多人。

选择金寨县为调查地点,首先是因为这是我的家乡,所以我

对这里的各种情况比较熟悉,调查起来也比较方便。其次是因为金寨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十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开始走向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与本次调查的课题“农村生活方式变迁情况”比较切合。

二.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和地势偏僻等原因金寨县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80年代初,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摧残,金寨县人民的经济情况和文化生活几乎都是一张白纸。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金寨县的经济和文化才真正开始渐渐的呈现繁荣的景象。

由于几乎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又地处大别山区腹地,所以金寨县一直都是改革的落后地区,无论在物质生活,政治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是落后于城市的。但在党和政府的关系下,全县人民共同的艰苦奋斗下,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但这三十年来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呢?农村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没有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呢?现有的发展情况能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呢?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我利用这次暑假的闲暇时间做了一次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式

1.通过自己的走访和观察进行记录并统计。

2.通过询问一些老人家来对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3.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然后进行处理分析数据。

四.调查内容

为了能够清楚的了解我县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我从食住行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走访菜市场观察市场上果蔬的种类和购买情况

2. 观察附近居民的住房的建筑形式和主要材料。

3.在十字路口记录来往车辆情况,并进行整理和统计。

五.整理、分析结果

1. 走访邻近几家菜市场,我发现果蔬的种类很多也很新鲜。通过询问一些摊主,我了解到大部分蔬菜都是从外地运输回来的大棚蔬菜。由于新鲜,反季节等特点这些蔬菜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本地生产的果蔬大部分为时令产品,根据调查得知本地的大棚蔬菜发展还很落后,种植面积较小产量低所以大部分摊主都选择在开顺,双河等地区进货。本地的时令蔬菜由于应季节,农药喷洒量较小所以得到了一些固定客源。

的问题是:蔬菜种类是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还有3%的顾客最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特点,被列为其他。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县的果蔬市场提供的果蔬种类能够满足大多数顾客的需求。在食品安全和价格调控方面还有待改进,我们可以向相关机构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2.

以上是我走访几个社区,观察,记录并统计的我县人民的三种主要建筑形式。木质结构的瓦房是我县人民的较为传统的建筑形式,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十分喜欢住这种传统的瓦房。

一,二层结构的楼房为混凝土结构,大多数为本地人民自己建造的。家用电器以及太阳能热水器都安装妥当,人均住房面积也较大。但大多数人民没有办理房产证,没有相应财产维权意识。而且每家每户建筑的房屋质量和样式参差不齐,看起来比较混乱。

商品房占全部建筑样式中的42.5%,比例较高。由于商品房由开发商进行建筑和销售,所以规格统一,质量有保证。所有的商品房都办理了国家标准的房产证,受到许多人们的关注。

据社区的吴奶奶回忆,三十年前金寨县的主要建筑形式为土墙瓦房。那个时候每逢下雨等恶劣的天气时,人们都十分害怕房屋会坍塌。而且屋内光线很差,可见度很低。在雨雪天气里,经常会发生漏雨的情况。而人类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患风湿病症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3.下面是我在两小时内收集的车辆信息

我在十字路口观察并记录来往汽车的品牌和型号,然后通过网络查询相应车辆的售价,然后整理统计出一个表格。

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两个小时内通过的212辆车中价格大于20万的车辆仅有19辆,而价格区间位于12~20万之间的车辆所占比例较大,价格小于5万的车所占比例也比较小。

虽然统计的车辆中存在外地车辆路过等情况,但仍能反映出我县人民的基本情况。我县人民选择的车辆大多数为中等价位,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说明我县人民在“行”这一方面已经渐渐开始注重,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开始越来越好。

通过询问已经退休的刘爷爷,我对三十年的生活又有了新的了解。刘爷爷告诉我,三十年前我县人民的基本交通方式为步行。当时一天走几十里路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自行车在当时属于稀罕物品。

刘爷爷说当时一辆红旗牌自行车的售价是160元,而他当时的基本工资才55元,还要养活一家五口人。刘爷爷还告诉我,当时购买自行车还必须凭票才能购买,而自行车票也十分紧张,就是有钱也得等上好几个月才能买上车。所以在那个年代,家里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相当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是有趣原来在三十年前,普普通通的一辆自行车居然也算的上是高端产品。而现在呢?看着街上飞驰而过的一辆辆汽车,我从心底觉得骄傲起来。是啊,这就是我的家乡,家乡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六.调查总结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我对家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变迁有了一

个非常清楚与深刻的认识。三十年来家乡人以饱满的热情和焕发的面貌开始了发展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伟大工程,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来建设一个全新的家乡。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胸怀祖国、放眼未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贡献。、心中最重是故园,心中最爱是家乡,心中最浓是乡情,心中最熟是乡音。用最真诚的赤子之心来回报家乡,愿家乡永远繁荣美丽。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校于2015年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精神”。我选择了“深入家乡基层,了解家乡发展变化”这一内容,对自己的家乡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进行了调查。通过为期20多天的调查访问,我深切感受到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5年1月14号到1月1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1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月13日。从2月14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2月20日完成。

我家乡所在地为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双河村,村中拥有土地一千二百八十亩,是一个地少人多、以农业为发展主的村庄。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录音、调查访问等形式走访了村中67户人家,采访了282人。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拍摄照片67张,录音26份。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村中的实行情况,村中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因此次只调查了本村的少数部分村民,故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问题可能有所影响,但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村的一些实质问题。 从调查统计结果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我村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一、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二、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四、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年会上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五、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家家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六、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2000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有许多地方未安上自来水。村民吃的水大部分都是自家的井水,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洗衣服等的用水绝大部分都被污染,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二、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四、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青睐。

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粮食,棉花等作物的补贴,农村医疗保险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

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受、感悟很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解决困扰乡亲们的水源问题,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希望村庄可以形成某种农特产品的生产,蔬菜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改变当前农业生产单一情况,实现多种经营;村民科学种田的知识不断增长,实现稳产、高产;丰富乡村生活,村民过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

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发表的关于本村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实现起来就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了。

我发现农民阶层是一个易于知足常乐的阶层,在采访的村民中,有60%多的村民表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39%多的村民表示对现状满意,他(她)们对我说:“现在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重视农民、发展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他们的笑容让我看到了那颗知足常乐、感恩的心。

农民现如今的日子仍不好过。庄稼稍有不好,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家中老人孩子生病花掉上万元,就会使农民的生活很难维持。村中有个姓胡的人家,大女儿得了重病,花掉家中七八万元钱,母亲觉得没发过,跟丈夫闹离婚。另外像自家饲养的牲口无论是病死还是价格涨浮变化也会影响家庭发展。随着衣食住行各方面花销的增大,农民过日子也很困难。

在最后,我要感谢我们村的父老乡亲,谢谢他们的支持,当我问及他们很多问题时,他们知道多少就说多少,不隐不瞒。我请他们帮助我填写调查问卷时,他们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帮我认真作答。当我向他们要取一些照片时,就算那些照片很珍贵,他们也不吝啬。他们对我说,只要有利于你学习,你用就可以了。这些话着实让我感动,谢谢你们了,我的乡亲们!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六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该加强。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特利用此寒假,对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河栏镇东沟村进行了调查。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河栏镇东沟村共有村户46家,共204人。在随机问询中,问及对农村的教育状况是否满意时,5%的人表示对农村的教育现状表示很满意;有20%的人对农村的教育现状表示较为满意;有40%的人对农村的教育现状表示没感觉;有25%的人对农村的教育现状表示不是很满意;而有10%的人则表示很不满意。在问及把农村教育问题主要归结与哪一方面时,有25%的人认为问题在于教师素质差;有26%的人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教学条件差;有17%的人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有26%的人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学费太高;有5%的人选择了其它的原因。 在问及教育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时,其中有27%的人表示低于家庭收入的1/4;有27%的人表示占到家庭收入的1/4至1/2;有44%的人表示占到了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在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一半以上的家庭中,有12%的人表示超过了100%,也就是说,这种家庭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必须靠亲戚朋友的资助或借债。

第一,是教师结构失调,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目前,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工作条件也比城市差,因此,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大城市,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严重流失,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量直接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具体表现为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比重大,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现象在村中小学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所传授的知识也明显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村民把根本地农村教育问题归结于教育素质差。

第二,是教育消费负担过重,儿童失学情况严重。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少。二是教育费用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在查阅资料中得知,不少十多岁的孩子因家庭负担不起学费,早早地出去赚钱谋生了,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

第三,是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从整体上看,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少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想的场所。有的学校虽然有,但他们的作用却是很难发挥出来。图书馆的图书几乎是摆设,难得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设备简陋,几乎不能做实验。但即使如此,农民们告诉我,对下一代的智力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这投资也是有在读子女的农民的主要负担。

尽管河栏镇东沟村的教育状况历任堪忧,但村民们并没有埋怨,他们表示:就算教育费用再高,他们也一定要让子女完成学业。因为他们深知没有知识(或者说没有文凭)在如今的社会是越来越行不通了,就向他们自己,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好一点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到工地,矿井当劳工,这些地方的劳动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虽然他们自己不说,可家人都知道,他们在那些地方干活是拼了命的,特别是在矿井里工作,那里经常发生事故。那几十米深的矿井内没有新鲜空气的输入,很容易造成缺氧,听说有一个矿工在乘缆车从井底上来时,不知什么原因,手一松就摔下去了,边上的栏杆也未能挡住他。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很简单,子女能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虽然他们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很艰难,但是对子女的要求,他们大多都给予满足。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等孩子们完成了学业后情况就会改观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如今这句话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观念的转变是可喜的,但给村民们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这压力很自然地压在了父母的身上,但愿,这压力也能促进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但愿,那些可敬的父母寄托在子女身上的期望都能实现!

土地与环境学院团委书记陈志刚老师评语:该实践报告对辽阳县河栏镇东沟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调查结果对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教育状况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同学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映了作为一个农业大学生,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甚至"三农问题"的解决应该有的责任感和时代感。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七

年级12

班级:12会计班

姓名:赵-英-杰 学号:120+++++++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系于20xx年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之一为“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我选择了“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这一主题,对自己的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我家乡所在地为 山西省**市**区**村,村中拥有土地321亩,村中有173多户人家,人口为五百八十九口(20xx年统计结果),后因人口死亡,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外输出等原因,至20xx年,村中大约现生活人口为560口,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区政府领导下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村中的实行情况,村中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城中村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

首先,对于此次调查要做几点说明:

1. 本调查主要通过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农户访谈。

2. 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 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市城北交通枢纽要冲--大转盘西北方向有一个名叫**的村子。一直以来,这里优越的地域条件并没有有效利用:规划不合理,造成了大片可开发利用土地的浪费;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集体经济得不到发展。随着忻顿公路的拓宽和开发区建设的逐渐火热,**村虽有所发展,但与路东开发区林立的高楼、宽敞的马路相比,反差太大,20xx年**村村民陷入深思之中:这么多年来集体经济得不到发展,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除自身因素外,归根到底是带头人的思想观念不开放,带领村民致富的口号只是写在纸上,没有落到实处。

加强了村内卫生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使村内卫生面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健全和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村委会议事规划、电工责任制、浇地承包责任制、治安联防队员责任制等有关的规章制度,做到了工资待遇清楚、奖罚有度明晰、事事百姓明了;针对村民饮水难的问题,采取互利互惠的原则,取得了自来水公司的支持,由自来水公司出料、村里出工,接通了470米长管道,使自来水进入家家户户;调处了多年来超占、乱占宅基地村民64户,并作了适度处理,消除了其余村民的不平衡心态和对村委会的疑虑,有力地推动了其它工作的开展;组织得力的清欠组,先后追讨石油公司、农机公司等单位欠款56万元,缓解了村里的资金压力;对村外临时占地做了统一规划,严格把关,并收取适当的占地补偿费,既保证了所有占地项目均对村民无污染、无危害,又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的土地,增加了集体经济的收入。

一、投资850万元主动与**市元遗山路接轨,新修了1200多米的元遗山路延伸段,路宽16米,分上下路,中间隔离段宽2米,植胶东尾茅6万余株,两旁植国槐510株,路灯28盏,下水道通畅,混凝土路面平坦整洁,为下一步招商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投资80万元新打温泉井一眼,出水温度35℃,投资320万元引进一套目前国内先进的地热采暖设备,利用水温高的特点,通过热交换机组加热加压,可供2万平方米小区的冬季采暖,无烟、无尘、环保节能,20xx年冬季试运行,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运行成本可控在10元/平方米以内。

三、20xx年投资34万元新建标准学校一座,占地2700平方米,校舍24间,活动场所全部硬化绿化,使孩子们有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农村坟地是一个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难题,占地不说,分布零散,给机械化耕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村支委专门召开了会议,统一规划,利用民俗迁坟日,将84处坟地迁入公墓,并对公墓加固围墙,移风易俗,群众非常满意。

今年,为了彻底改变农民的住户状况,村民自行出资,集体补贴,在原准备批给十户农民宅基地的土地上建起了三幢农民公寓楼160套,让一部分村民先搬进来,体验了城里人的现代生活。

20xx年**城区加快发展,不断完成了7451工程,处于**经济开发区的**村将作为**市首批城中村改造示范点, 加快村中建设,将村民转变为市民,乡村制转变为社区治,解决现有土地321亩土地的局限性,整合土地完成长1000米村中改造,完成200亩土地的在利用,加快城区向北继续发展。建成居民小区全部安置。

就是将忻顿公路以西现有173户居民整体搬迁至村西渠东、忻台公路之北。通过统一规划、集约化开发,在58亩土地上,建设花园式小二楼安置散居村民,腾出原来所占的168亩宅基地,用于商业性开发,使全村可开发性土地净增110亩,并使村西原相对封闭的660亩土地的可开发价值成倍增加,与忻顿公路以东的283亩土地东西呼应,连成一片,大大提升全村土地的整体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土地作价入股、联营合作,兴办商贸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安置全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村民收入。通过实施该项目,又可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新建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村礼堂等集体福利设施,使全村提前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市的一个文明小康示范新村。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就像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总体的还是好的,比以前还是强多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各级乡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吧!

我们从对城中村一点都不了解开始,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国家政策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卷时经不住考验的,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们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农民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我们终于选好了这样一份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总结和反思在一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离社会又进了一步吧。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八

一.调查地点

本次暑期关于农村生活方式变迁变化情况调查在我的家乡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209、210省道纵贯南北,临近312国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可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天堂寨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山寺,马鬃岭,金刚台,千佛庵,金寨天马等。

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县和旅游资

源大县,也是我国第二大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金寨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库区县。全县平均海拔500米,千米以上高峰122座,耕地面积3.2万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8.16%。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总蓄水量50亿立方,建库时全县移民10万人,淹没良田10万亩、经济林14万亩和麻埠、流波、金家寨三大经济重镇,库区面积1335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当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42万多人。

选择金寨县为调查地点,首先是因为这是我的家乡,所以我

对这里的各种情况比较熟悉,调查起来也比较方便。其次是因为金寨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十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开始走向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与本次调查的课题“农村生活方式变迁情况”比较切合。

二.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和地势偏僻等原因金寨县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80年代初,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摧残,金寨县人民的经济情况和文化生活几乎都是一张白纸。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金寨县的经济和文化才真正开始渐渐的呈现繁荣的景象。

由于几乎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又地处大别山区腹地,所以金寨县一直都是改革的落后地区,无论在物质生活,政治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是落后于城市的。但在党和政府的关系下,全县人民共同的艰苦奋斗下,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但这三十年来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呢?农村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没有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呢?现有的发展情况能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呢?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我利用这次暑假的闲暇时间做了一次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式

1.通过自己的走访和观察进行记录并统计。

2.通过询问一些老人家来对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3.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然后进行处理分析数据。

四.调查内容

为了能够清楚的了解我县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我从食住行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走访菜市场观察市场上果蔬的种类和购买情况

2. 观察附近居民的住房的建筑形式和主要材料。

3.在十字路口记录来往车辆情况,并进行整理和统计。

五.整理、分析结果

1. 走访邻近几家菜市场,我发现果蔬的种类很多也很新鲜。通过询问一些摊主,我了解到大部分蔬菜都是从外地运输回来的大棚蔬菜。由于新鲜,反季节等特点这些蔬菜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本地生产的果蔬大部分为时令产品,根据调查得知本地的大棚蔬菜发展还很落后,种植面积较小产量低所以大部分摊主都选择在开顺,双河等地区进货。本地的时令蔬菜由于应季节,农药喷洒量较小所以得到了一些固定客源。

的问题是:蔬菜种类是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还有3%的顾客最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特点,被列为其他。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县的果蔬市场提供的果蔬种类能够满足大多数顾客的需求。在食品安全和价格调控方面还有待改进,我们可以向相关机构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2.

以上是我走访几个社区,观察,记录并统计的我县人民的三种主要建筑形式。木质结构的瓦房是我县人民的较为传统的建筑形式,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十分喜欢住这种传统的瓦房。

一,二层结构的楼房为混凝土结构,大多数为本地人民自己建造的。家用电器以及太阳能热水器都安装妥当,人均住房面积也较大。但大多数人民没有办理房产证,没有相应财产维权意识。而且每家每户建筑的房屋质量和样式参差不齐,看起来比较混乱。

商品房占全部建筑样式中的42.5%,比例较高。由于商品房由开发商进行建筑和销售,所以规格统一,质量有保证。所有的商品房都办理了国家标准的房产证,受到许多人们的关注。

据社区的吴奶奶回忆,三十年前金寨县的主要建筑形式为土墙瓦房。那个时候每逢下雨等恶劣的天气时,人们都十分害怕房屋会坍塌。而且屋内光线很差,可见度很低。在雨雪天气里,经常会发生漏雨的情况。而人类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患风湿病症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3.下面是我在两小时内收集的车辆信息

我在十字路口观察并记录来往汽车的品牌和型号,然后通过网络查询相应车辆的售价,然后整理统计出一个表格。

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两个小时内通过的212辆车中价格大于20万的车辆仅有19辆,而价格区间位于12~20万之间的车辆所占比例较大,价格小于5万的车所占比例也比较小。

虽然统计的车辆中存在外地车辆路过等情况,但仍能反映出我县人民的基本情况。我县人民选择的车辆大多数为中等价位,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说明我县人民在“行”这一方面已经渐渐开始注重,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开始越来越好。

通过询问已经退休的刘爷爷,我对三十年的生活又有了新的.了解。刘爷爷告诉我,三十年前我县人民的基本交通方式为步行。当时一天走几十里路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自行车在当时属于稀罕物品。

刘爷爷说当时一辆红旗牌自行车的售价是160元,而他当时的基本工资才55元,还要养活一家五口人。刘爷爷还告诉我,当时购买自行车还必须凭票才能购买,而自行车票也十分紧张,就是有钱也得等上好几个月才能买上车。所以在那个年代,家里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相当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是有趣原来在三十年前,普普通通的一辆自行车居然也算的上是高端产品。而现在呢?看着街上飞驰而过的一辆辆汽车,我从心底觉得骄傲起来。是啊,这就是我的家乡,家乡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六.调查总结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我对家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变迁有了一

个非常清楚与深刻的认识。三十年来家乡人以饱满的热情和焕发的面貌开始了发展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伟大工程,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来建设一个全新的家乡。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胸怀祖国、放眼未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贡献。、心中最重是故园,心中最爱是家乡,心中最浓是乡情,心中最熟是乡音。用最真诚的赤子之心来回报家乡,愿家乡永远繁荣美丽。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校于2015年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精神”。我选择了“深入家乡基层,了解家乡发展变化”这一内容,对自己的家乡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进行了调查。通过为期20多天的调查访问,我深切感受到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5年1月14号到1月1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1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月13日。从2月14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2月20日完成。

我家乡所在地为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双河村,村中拥有土地一千二百八十亩,是一个地少人多、以农业为发展主的村庄。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录音、调查访问等形式走访了村中67户人家,采访了282人。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拍摄照片67张,录音26份。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村中的实行情况,村中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因此次只调查了本村的少数部分村民,故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问题可能有所影响,但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村的一些实质问题。 从调查统计结果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我村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一、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二、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四、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年会上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五、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家家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六、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2000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有许多地方未安上自来水。村民吃的水大部分都是自家的井水,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洗衣服等的用水绝大部分都被污染,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二、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四、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青睐。

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粮食,棉花等作物的补贴,农村医疗保险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

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受、感悟很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解决困扰乡亲们的水源问题,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希望村庄可以形成某种农特产品的生产,蔬菜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改变当前农业生产单一情况,实现多种经营;村民科学种田的知识不断增长,实现稳产、高产;丰富乡村生活,村民过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

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发表的关于本村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实现起来就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了。

我发现农民阶层是一个易于知足常乐的阶层,在采访的村民中,有60%多的村民表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39%多的村民表示对现状满意,他(她)们对我说:“现在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重视农民、发展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他们的笑容让我看到了那颗知足常乐、感恩的心。

农民现如今的日子仍不好过。庄稼稍有不好,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家中老人孩子生病花掉上万元,就会使农民的生活很难维持。村中有个姓胡的人家,大女儿得了重病,花掉家中七八万元钱,母亲觉得没发过,跟丈夫闹离婚。另外像自家饲养的牲口无论是病死还是价格涨浮变化也会影响家庭发展。随着衣食住行各方面花销的增大,农民过日子也很困难。

在最后,我要感谢我们村的父老乡亲,谢谢他们的支持,当我问及他们很多问题时,他们知道多少就说多少,不隐不瞒。我请他们帮助我填写调查问卷时,他们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帮我认真作答。当我向他们要取一些照片时,就算那些照片很珍贵,他们也不吝啬。他们对我说,只要有利于你学习,你用就可以了。这些话着实让我感动,谢谢你们了,我的乡亲们!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战略,从此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30年农村的变化,除了用一个“巨大”来概括外,无法用别的词汇来形容。

一、观念上的变化

1、思想观念的变化

思想上由原来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变成了我为自己生产,干好干坏都是我自己的,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干的越好越有收益,自己就会越富有,生活就会越好。原来的生产活动由生产队安排,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管这种安排是否合理,而且生产的粮食也是由生产队统一支配,农民在生产上根本就是被动的。改革后,土地下放到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生产活动,充分行使自己的生产管理权和农产品支配权,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真正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2、生产观念的变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划分到户,农民生产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吃大锅饭、得过且过,现在做的好、生产的多都是自己的,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杜绝了以前亩产上万斤的荒谬浮夸风。

土地的利用也不再局限于只种植农作物或一些常见的经济作物,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土地的多重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样的一块地产生的经济价值较以前翻了几番。

3、生育观念的变化

未实行计划生育前,一对夫妻生7、8个子女的很正常,人口多,在有限的经济资源下家里就穷,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农村生活苦不堪言。后来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但在实行之初落到实处的并不多,传统的养儿送终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家庭要受其他人的白眼,因此,超生、偷生的不少,农民的家庭负担仍然很重。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许多家庭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

4、生活观念的变化

以前是家里只要能吃上猪肉就叫富有、生活过的好。人人向往顿顿吃白米饭、白面馍。现在的农村,人们也朝着吃健康的高标准看齐,吃肉不算什么,反而要吃素菜、吃粗粮,有一种说法叫作“回归自然”。人们关注健康方面的时间开始多了起来,注重保健、养生的新的生活方式。

5、户籍观念的变化

前些年,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叫“跳龙门”,农民非常向往,但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跳龙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不现实的。现在,只要你放弃农村的宅基地,丢掉责任地,开好相关的手续,就可以迁移户口,变成城镇户口。而城镇户口想迁移回农村,反而难上加难,不但要开各种手续,还要接收的村社开村民代表会,多数人同意并签字才能迁进来。与以前“农转非”简直就是掉了个位置。

6、权利观念的增强

随着法制观念的增强,法制意识的觉醒,农民争取自己权利,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增强。对于不合理的收费,能够通过正规合法的途径向相关部门反映,获得合理的解释或圆满的解决。

1、结构调整

以前农民只是从事单一的农作物像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的种植,都是简单的重复生产。现在,搞结构调整,不再只是一年年重复这种生产,在保证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向市场前景、效益看好的经济作物方面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激发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同时,节约了人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领域,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发展。

2、税费改革

前些年,农民从事的是单一的生产,各种税收增加了农民负担,那时种植的粮食仅够自家食用,要是人口较多,且孩子正在长身体的,还存在断粮危机,哪里有钱上缴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还实施了多种补助,比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油菜补贴等等,总的加起来上百元一亩,农民的干劲更足了。

3、务农务工两不误

现在农村,好多家庭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即所谓的3869部队在家务农、搞副业。家里的生产活动照样搞的有声有色,除了日常开支外,有的还有不少的存粮和现款。打工挣的钱寄回家里就成了存款。不少劳力不足的家庭,就选择在较近的地方打短工,农忙回家帮忙,农闲外出挣钱,两不耽误,这已成为农村普遍现象。也有个别家庭选择全家外出,就连小孩都一起到外出地方上学。总的来说,现在每天都有不少的钱汇向农村,大大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家居环境的变化

天上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外面大太阳,屋里似蒸茏的土墙草房年代在农村已成历史。砖瓦房、楼房、四合院比比皆是,房子是一栋比一栋修的漂亮,打地圈梁、混凝土结构,牢固实在。一些住房室内的装饰不低于城市里的住户,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等一应俱全。有的城里人还说农村现在的房子简直就是别墅,空气污染少,环境条件比城市里的还要好。城里人目前有退休后到农村养老的趋向。

5、公路建设

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农民充分认识到了修路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好处,大力修建通村通社公路。近几年,公路硬化率大大提高。在大多数地方,实现了家家通公路。

三、农村环保方面的变化

“环保”这个词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在较短的时间里,改变着农村的生产生活习惯。以前,农民收获后的各种作物秸秆传统上以焚烧做肥料,满天烟尘、乌烟瘴气。现在提倡环保,家家户户不再对秸秆焚烧,而是进行环保利用。

以前农村都是烧柴做饭、烧水、取暖,现在农村提倡新型能源,建起了大量的沼气池,并逐渐向太阳能、燃气等环保能源方面发展,既干净又环保。

厕所也不再是人畜共用,而是朝着城市的便厕发展,修建的厕所如同城市商品房一样规范,有的还安装了浴霸、电热水器。

房前屋后的绿化也搞得有声有色,成片的竹林和花草果木,鸟语花香、果实累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中国农村牛耕时代的传统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机械化耕作的不断加强,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铁牛”由于其耕作效率和效益,正逐步取代耕牛的位置。

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方面,农民也喜欢尝新,接受新的事物,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令人惊奇的快。虽然现在还只有一部分人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宣传自己的农产品、推销自己的劳动成果,相信不久的将来,广大的农民朋友将普遍的使用上网络,就好比电视的普及程度一样。

五、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我国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将得到保障。

改革开放实行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世人瞩目的,农村的老百姓亲身体验到了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将发生更大的变化,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们的老百姓也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一天。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九

为了使我们的调研数据更充分,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同时也为了使我们的环保宣传更加到位,深入到“禁塑令”执行力度较为薄弱的地区,我们不但选择保定市区各大超市(现在确定的是大润发和万家福超市)为我们的活动地点,我们还将奔赴保定周边县城及农村(现在确定的是徐水县及其下属农村)对中等超市和一些小型杂货店进行调研,并且重点宣传国家环保政策,鼓励更多人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提倡使用环保替代品。

我们的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调研,二是宣传。但我们活动时将二者同时进行,因为二者并非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本次活动的主体。

我们的调研活动一是针对各个超市商家,二是针对普通消费者和民众。针对商家的调研我们将重点放在他们在执行国家“禁塑令”的力度上,我们将对他们在执行国家政策所做的工作逐一调研,包括“禁塑令”颁布以来超薄塑料袋的处理及环保塑料袋的投放使用情况及他们针对顾客做的对国家政策的宣传情况,同时我们还会调研商家超市对“禁塑令”的看法及改进的建议。而在地域上农村这一“禁塑令”执行薄弱的地区,我们也做了详尽的调研工作。针对普通消费者和民众的调研,我们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主要针对他们对“禁塑令”的了解及“禁塑令”开始实施后对他们生活习惯的影响等方面作调研,同时我们也听取了他们对“禁塑令”的态度看法及他们对商家和政府工作的改进建议。

通过调研,市民们对于禁塑令普遍呈积极态度,他们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再颁布一些此类的禁令,对国家对人民都很有好处。

环保宣传活动也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宣传活动也是一针对超市商家,二是针对普通民众。考虑到在保定市区“禁塑令”这一环保政策已基本深入人心,我们将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主要是徐水县留村)这一环保理念较为薄弱的地区,我们深入到村民中发放环保宣传册,及在村子交通要道处悬挂条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我们认为环保宣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进入村里的小学进行宣传,提高小学生的环保理念,为了使“禁塑令”这一环保政策最大限度的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的宣传对象对于我们的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我们顺利完成了整个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了解了禁塑令对我国的影响,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塑料对于社会的危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会继续关注禁塑令的实施和对人民的影响。

农村的变迁实践报告篇十

20xx年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加上多年村干部及村支书工作实践,对沙港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农村实践调研报告。通过调研分析。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1.5公里处。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468户,总人口1840人,其中党员42人。据统计我村可耕地面积3289亩,其中有水稻田20xx亩,旱田1200亩,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xx年人均纯收入7907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鱼塘、窑厂,年创2.5万元。今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大约500余人,较去年少100人左右,在外务工人员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沙港村共有党员42人,村两委成员4人,在村书记蔡绍诚、主任蔡晓斌、副主任柳江波、副主任陈志霞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沙港村两委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沙港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调查报告《农村实践调研报告》。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以来,村两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并获得了当地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为村民铺上了水泥路并完善了配套管道设施,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的老问题,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构成看,小农思想依然严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仍然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的阻力。

(1)农业结构欠合理。本村经济作物仍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结构单一,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我村发展规模农业经济的障碍。

(2)集体经济单一化。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仅仅为鱼塘、土地流转管理费。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而搁浅。

(1)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体系。在积极发展规模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特色农作物,和引进配套深加工产业体系,打破单一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特色农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由于本村几乎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同时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村支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沙港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