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电工基础说课稿篇一
1,电流流过的(路径)称电路它是由(电源,负载,导线)三部分组成并且有(开路,通
路,短路)三种状态。
2,正电流有规则的定向运动称(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3,40欧电阻流过的电流为2a两端电压为(80v)功率为(160w)。
4,外力把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流动(正极)所做的功叫做电源的电动势,电动势的方
向是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5,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6,电路中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差)。
7,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叫做电压如uab=50v@b15v@a=65v
8,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
流方向 方向相反。
9,如图所示是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其中a我(纯电阻电路,b为感性电路,c为纯电容电
路e为电感电路。
10,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
11,已知
12,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的力)叫做电磁力它的大小用公式(f=nilb)计算方向用
左手夺走判断。
13,指述磁场四个基本物理量符号(磁感应强度b,磁通@,导磁率u,磁场强度h,)14,纯电阻电路的功率因数为(1)纯电感电路功率因数为(0)纯电容电路功率因数为
(0),15,正弦交流电的四种表示方法1解析式2波形图3相量法4符号法。
判断题
a)电路有关(/)2,电阻阻值(/)3电流无关(/)4,两正比(+)5,在电位(+)6
纯原件(+)7电改变(+)8正无关(/)9在开路(/)10根据一半(*)11合成无关(+)12感性因素(/)13在一定大(+)14线圈有关(+)15在方程(+)16在电流&/2(/)17在电压(/)18某容性(+)19我方向(/)
1,在交流电路中哪些因素阻碍电流流动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有何异同?
答:在交流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因素有电阻r感抗xl容抗xc电阻于频率无关xl=wl频率增加及电感加大感抗xl却会增加电流通过能力较小xc=1/wc频率增加电容加大容抗xc却会减小电流通过能力加强。
2,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条件?
答:x=0 xl=xc则2&fol=1/2&foc fo=1/2&《lc当电源与电路固有频率相等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
3要扩大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的方法?
答:扩大电压表量程串联较大的电阻扩大电流表量程并联较大电阻。
4电容耐压250v直流电容能否接在220v交流市电上?
答:不行,市电220v是有效值它的峰值是311v耐压250v的电容会被击穿。
电工基础说课稿篇二
“电容的充电与放电”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珙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刘朋!今天我要讲的课题是“电容的充电与放电”。
说课构思
本次说课的构思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七个部分。
教材分析
《电工基础》是机电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它系统的介绍电工技术基础,是目前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本书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为周绍敏,(打手势)同时,本书也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节内容为教材的第四章第一、三节。
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学校机电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优点:好奇心强,精力充沛,求知欲望高,动手能力强。缺点:自制能力差,上课容易走神。内心不够坚强,遇挫折易放弃。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能力目标:课程后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进行动态分析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及影响它的三大要素 教学难点:电容的充电和放电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严格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将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三种教学方法轮换使用,(打手势)同时,再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合作交流,最终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工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探索新知五分钟,新课学习三十五分钟,实验操作三十分钟,回顾总结十分钟。
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电容器,本环节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各种电容器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电容器。
首先是瓷片电容、钽质电容、电解电容、可调电容、子母电容。
在引入课题后,由于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要点还很陌生,为了区分课堂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性,我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出以下学习任务!
a、掌握电容的概念 b、影响电容的三大要素 c、理解电容的充电与放电原理
在观看图片后,学生对电容有了直观的感受,并了解到电容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老师则随即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电容的概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将以水杯和油桶为参照。水杯是装水的容器 油桶是装油的容器
根据字面意思的理解,不难判断,电容则是装“电”的容器,它具有贮存电
荷的作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通过这样类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电容的概念。
在引入电容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电容的作为容器的形象,则引入与其类似的水缸灌水和排水的模型。
当水缸充满时,水流就不再流入,同样的道理,当电流充满电容时,也不会有电流流入。从而加深学生对电容作为电荷容器概念的理解
用水缸装水排水做对比,轻松引入平行板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原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知电容与水缸的不同点,水缸只装一种水,电容器则储存等量异种电荷,并顺理成章带入电容公式:c=q/u。
为了引出本节课另一重点内容,老师提问:电容的大小是否仅与电荷量q以及电压u相关?
课堂上,我多用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在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毫不费力的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电容与哪些因素相关?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再次以水杯为例,对学生提问水杯能装水的容量与水流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很显然它只和水杯自身的材质以及大小有关!
同样作为容器的电容能贮存电荷的容量与电流以及电压的大小也没有关系。它和电容自身因素有关。
从而引出与电容相关的三要素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两极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及公式c=εs/d
为了让学生顺利做好实验环节,接下来先给学生播放一则视频。
根据视频,引出两大问题:
一、为何电流通电时,欧姆表偏转的方向不同?
二、为何在电容冲电完毕后,欧姆表指针读数为零?
就这样用疑问的方式意在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为实验环节做好准备。
实验操作(三十分钟)在理论讲授完毕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电容的充电与放电实验,实验操作的目的:可以让学生亲自验证电容充电和放电时,电流表指针方向的变化。以及电流表在充电完毕后电流不再流入,电流表读数则缓慢归零等现象。
从而更加圆满解决在上节课遗留的两大问题。
回顾总结
在新课之前,确立了三大任务,这一环节便对它们做一个总结!本节内容的三大任务:
1、电容的概念
2、影响电容的三大要素
3、电容充电与放电的原理
通过回顾课堂已解决的任务,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且再次将课堂重要知识梳理,志在让学生将本堂内容牢牢掌握
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分为夯实基础和能力提高两部分,夯实基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能力提高部分则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为下一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我的作业要求:按时递交作业,书写必须认真规范。并且为防止少数同学不动脑筋的抄袭行为,对构思新颖的同学加分奖励。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不应受制于教材的内容,应广泛引入与生活相关的事物,利用多媒体动画以及实际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降低教学难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由于职高学生的特殊性,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待更多的实践探索。
谢谢大家!
电工基础说课稿篇三
“电容的充电与放电”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珙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刘朋!今天我要讲的课题是“电容的充电与放电”。
说课构思
本次说课的构思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七个部分。
教材分析
《电工基础》是机电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它系统的介绍电工技术基础,是目前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本书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为周绍敏,(打手势)同时,本书也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节内容为教材的第四章第一、三节。
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学校机电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优点:好奇心强,精力充沛,求知欲望高,动手能力强。缺点:自制能力差,上课容易走神。内心不够坚强,遇挫折易放弃。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能力目标:课程后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进行动态分析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及影响它的三大要素
教学难点:电容的充电和放电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严格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将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三种教学方法轮换使用,(打手势)同时,再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合作交流,最终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工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探索新知五分钟,新课学习三十五分钟,实验操作三十分钟,回顾总结十分钟。
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电容器,本环节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各种电容器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电容器。
首先是瓷片电容、钽质电容、电解电容、可调电容、子母电容。
在引入课题后,由于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要点还很陌生,为了区分课堂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性,我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出以下学习任务!
a、掌握电容的概念
b、影响电容的三大要素
c、理解电容的充电与放电原理
在观看图片后,学生对电容有了直观的感受,并了解到电容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老师则随即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电容的概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将以水杯和油桶为参照。
水杯是装水的容器
油桶是装油的容器
根据字面意思的理解,不难判断,电容则是装“电”的容器,它具有贮存电荷的作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通过这样类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电容的概念。
在引入电容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电容的作为容器的形象,则引入与其类似的水缸灌水和排水的模型。
当水缸充满时,水流就不再流入,同样的道理,当电流充满电容时,也不会有电流流入。从而加深学生对电容作为电荷容器概念的理解
用水缸装水排水做对比,轻松引入平行板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原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知电容与水缸的不同点,水缸只装一种水,电容器则储存等量异种电荷,并顺理成章带入电容公式:c=q/u。
为了引出本节课另一重点内容,老师提问:电容的大小是否仅与电荷量q以及电压u相关?
课堂上,我多用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在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毫不费力的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电容与哪些因素相关?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再次以水杯为例,对学生提问水杯能装水的容量与水流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很显然它只和水杯自身的材质以及大小有关!
同样作为容器的电容能贮存电荷的容量与电流以及电压的大小也没有关系。它和电容自身因素有关。
从而引出与电容相关的三要素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两极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及公式c=εs/d
为了让学生顺利做好实验环节,接下来先给学生播放一则视频。
根据视频,引出两大问题:
一、为何电流通电时,欧姆表偏转的方向不同?
二、为何在电容冲电完毕后,欧姆表指针读数为零?
就这样用疑问的方式意在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为实验环节做好准备。
实验操作(三十分钟)
在理论讲授完毕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电容的充电与放电实验,实验操作的目的:可以让学生亲自验证电容充电和放电时,电流表指针方向的变化。以及电流表在充电完毕后电流不再流入,电流表读数则缓慢归零等现象。
从而更加圆满解决在上节课遗留的两大问题。
回顾总结
在新课之前,确立了三大任务,这一环节便对它们做一个总结!
本节内容的三大任务:
1、电容的概念
2、影响电容的三大要素
3、电容充电与放电的原理
通过回顾课堂已解决的任务,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且再次将课堂重要知识梳理,志在让学生将本堂内容牢牢掌握
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分为夯实基础和能力提高两部分,夯实基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能力提高部分则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为下一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我的作业要求:按时递交作业,书写必须认真规范。并且为防止少数同学不动脑筋的抄袭行为,对构思新颖的同学加分奖励。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不应受制于教材的内容,应广泛引入与生活相关的事物,利用多媒体动画以及实际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降低教学难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由于职高学生的特殊性,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待更多的实践探索。
谢谢大家!
电工基础说课稿篇四
电工
1.三相交流电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
2.对称三相正玄量:振幅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度。
3.相电压:火线(端线)与中线之间的 电压。
4.线电压: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
5.正玄交流电三要素:相位,振幅,频率。
6.负载的电阻越多电阻值越小。
7.负载短路时,电压,电流均为0。
8.电杆时储存磁能的元器件。
9.电容是储存电能的元器件。
10.串联电阻 :电路上的电阻相加。11.并联电阻:各电阻的电导知和。g=g1+g2=
1r1+1=r2
i=r1r2r1*r212.电压:原电路等效与电源电路。r不变。13.铭牌:220v60w 白灯的额定电流为:p=iup60w= 220vu
14.我国低压配电规定为:线电压380v.相电压220v50hz
15.三相负载接在三相电源上当负载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时,三相负载作y型连接(星型连接)。
16.过载(超载):过载就是负荷过大,超过了设备本身的额定负载。
17.空载:无负载。电路上的电流为0说明线路不闭合,空载。
18.满载:刚刚好。
19.额定:刚刚好。
20.由10v电源供给负载1a的电流,如果电流到负载往返导线为1欧姆。负载两端的电压为9v。
21.电路中注意两点的电压是绝对的,电位是相对的(√
22.电路中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23.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方向,就是图中所示的实际方向(×)
24.在同一个电路中,两个电阻的端电压相等。则两个电阻一定是并联(√)
25.在同一个电路中,两个电阻的端电压相等。则两个电阻不一定是并联。(√)
26.任意一点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7.理想电压源的电阻无穷大。(×)。
28.电流从电压正指向。。说明电压,电流并联方向(√)
29.任何电载工作在额定状态下,电压,电流为额定状态(√)
30.在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一定是恒值(√)
31.在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一定是恒值(×)
电工基础说课稿篇五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次序对于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几年教学过程中重要把握框架式的教学理念,把《电工基础》这门课重要分为直流部分和交换部分。直流部分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混联电路的分析及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交换部分含电阻、线圈和电容器在交换电路中的性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及线圈在电路中的暂态过程,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书本知识被划分明确后,按照两条主线以树形结构的方法进行内容填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丰富“树干”,自己和学生都感到到学习知识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我请求学生自己总结一套《电工基础》的学习框架,再与老师的进行对照,很多学生都反响这种方法比按部就班的那种学习方法更有效果,效率更高,概念更加清楚,做题时很少犯概念性的毛病。
二、根据教学内容,接洽实际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领导意义,思考分析理论在实际的具体利用。例如,在分析串联电路的利用时,学生对它的实际领导意义懂得不深,我就补充举了个例子:
[例题]一个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2v,额定功率为3w,把它接在220v的电路中,应当串联多大的电阻?a.500ω;b.700ω;c.1000ω;d.1200ω。解:根据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关系 盘算 出电流为0.25a,电阻为48ω,再根据串联电路的性质盘算出分压电阻的阻值为832ω。
但实际没有可选的那么832ω,在接近这个电阻的700欧姆、1000欧姆两个中应当选取哪一个呢?能否选取最接近832欧姆的700欧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选了7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9a,超过了它的额定电流,这是不容许的。在这个问题中前面算出的额定电流在实际利用时隐含的条件是只能小于等于它,而不能大于它。选取1000欧姆的电阻串联后,虽然电流降落到0.21a,小灯泡的亮度有所降落,但却能保证电路设备安全。在这些简略标题设置的陷阱中重要来考核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擅长领导和充分施展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讲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闭合电路中,外电路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其中一个电阻特别大,大到了无穷大,也就是断开了,那么在断口处的电压是多少?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说那就没有电压了。其实这个问题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在那个逐渐变大的电阻两端接上电压表一直视察,则电压表读数必定会越来越大,最终电压表的读数必定与电源电压雷同。
在研究两点间电压的盘算时,很多学生认为如果一个本来闭合的电路中有某处断开,那么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为零。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线断线后如果有人碰到就会触电。学生很快懂得了我的意思,明确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并不为零。领导学生接洽实际,发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懂得,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教学目的不十分明确,教学内容攀高求难。
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各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没有进行认真彻底地学习与研究,对《电工基础》各章节应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技能,应该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是十分清楚明了,这样必然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不漏。一切以教学大纲及对口高考考纲为中心的原则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多给学生讲授那些复杂、高深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多数学生,忽视对《电工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授和理解,必然导致那些理解能力跟不上,分析思维能力不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一支粉笔一本书,“以教师讲授为重心”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根本缺陷在于不利于学生习热情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挖掘;在于不重视授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于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黑板上安装日光灯电路,叫学生想象电感线圈端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等等,原本直观,具体的问题变得很抽象,很难理解。
3.教学进度过快,存在“应差式”教学。
目前,多数学校《电工基础》一般安排一个学期授完,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授课时间,现加上《电工基础》知识本身也确实较难接受,而学生所应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必然会使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囫囵吞枣,更谈不上理解、消化和吸收,应用就更不要提了!在就业型班级上课,“应差式”教学也普遍存在,不管学生掌握如何,有时自讲自听,效率低。
二、教师教学采取的对策
1.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分类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制定授课内容,要侧重基础性、实用性、够用性。如直流电路部分重点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磁场、电磁感应部分重点讲解自感、互感、左右手定则等。
对于综合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要弄清考试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古语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是对口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试的重要依据。它原原本本、不折不扣的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以及试题的题型和题量等。
2.教学内容一定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构建好整个职业高中《电工基础》的知识网络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教学内容在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好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基本元器件特性、常见应用电路原理的知识网络。
对于综合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吃透<<对口单招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其要求制定一个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对每一个电工概念、电工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彻底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在复习中尽可能做到“温故知新”“知新温故”。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促使一线的教师努力学会反思。但事实表明,老师们在反思的方法、途径、效果参差不齐。怎样进行有利于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反思成为老师们关注的话题--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正是切中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追求有效教学,同样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用问题引发自己的课
后思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以“电压、电位、电流、电动势的教学为例”。
一问: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
这应该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的思维中心必须转移到学
生上来,而不是教材、教参、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有效反思才富有实效。
“我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备课时当然要思考,课后的思考更有特殊意义。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时制定的目标大多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现为三种倾向:一是资料型,目标大多依赖于教学参考资料,未作思考,直接抄录教参;二是经验型,依赖于自我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可能思考得还不深入,甚至有差距;三是套路式,每堂课都有一个知识与基础、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主义,大而无
当。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让学生能真正知道它存在的意义。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制定具体的、贴切的“这一课”的目标,课堂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收获、有发展。
二问: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
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有效教学实施水平的反思。“收获了没有”本身是比较抽象的问题,执教者应学会从具体可感知的视角来检验学
生的收获。教师主要可以从学生的状态入手进行反思:
一看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动应付的?是全体参与的,还是几名尖子生的活动?表现为课堂有没有讨论,是否热烈?特别是技校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他们的注意力是否在课堂上,在组织好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更加重要的.同时在举例子时要尽量往他们身边的事物上说.二看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状态,答题能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情况,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如何?思路是否清晰?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熟练?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要注意技校学生心理的活动的特点,有时切不可强求他,要尽量照顾他回答问题时的自尊心,不要让他觉得丢人,防止他以后不敢再在课是回答问题。还要注意那些比较“懒惰”的学生,由于心理身体发育的特殊时期,变得内向,要主动去和他们交流。不抛弃,不放弃。
三看学生课堂思维状态,学生思维是肤浅的,还是深入的?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有没有提出富有见解的问题?是否形成了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等等,都可供教师反思。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是学生课堂收获的直接反映,当然更可以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依据。汽修专业学生的基础是十分差的,他们没有什么文化课知识,所以要从初中甚至是小学知识补起,入门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中职生是汽车的护士,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未来的地位,三问: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
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感情,达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比如,告诉学生现代轿车的维修特点,时尚给汽车行业的冲击,促使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等。新课改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处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同时形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情感态度。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
课后反思这一问题便是强化课改理念的自觉实施、有效实施。通过反思,肯定会发现传统的影子,甚至课堂教学是穿新鞋走老路,这就需要执教者具备自我解剖的勇气和胆量。要看到自己的发展,敢于肯定自己,但同时更要大胆剖析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认识其弊端,并尝试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经常坚持这样的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逐步代替陈旧的观念,有效教学的实施便会更自觉、更富于成效。
四问: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应该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反思,也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反思。从略2年至今,每一次进行汽修电工基础教学时,这一问题都是建立在我对教学效果基本认可的基础上的,是对自我的再提升。有时,执教者经过三思而选择的教学方法,实施后自我感觉还比较满意,自己认为教学是有效的,对课堂采用的方法会倍加珍惜,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无定法,教无
止境,我们应追求教学方法的精致、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更何况,学生群体不同、教学背景各异,都可能制约方法的选择。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作用,并可在此基础不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的地方,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了一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所以,我们要善于向自己质疑,要挑剔每一个教学细节,要敢于否定自我。善于比较是教学方法再提升的重要途径,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最善于揣摩同行的教学方法,善于借鉴名师、特级教师的教法。教师应该学会这一技巧,敢于与名师比,与特级教师比,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新课程在推进的过程中,各地经常举办同题教研活动,这是不同教学方法展示的平台,是不同教学个性展示的平台,是教学思想碰撞的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更新观念,挑战自我,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成为更成熟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习惯于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即讲授法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和
活力。
比如在汽车电工基础课中学习“惯性”这一内容。对于惯性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理解不深。而且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紧扣汽车电工基础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上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4个实验,即1.惯性球;2.小车运木块(起动和刹车);3.套紧铁锤;4.杯子倒水等。通过在课堂上演示这些实验,化抽象为具体一,由静到动,由易到难,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十分轻松活跃。
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通过让学生动手的形式来探求知识。这节课设计的四个实验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探求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让学生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讲为主,贯穿“猜测-→演示-→分析-→归纳”这么一条主线。在做每一个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看看谁猜得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说出操作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实验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课中,当学生完成利用惯性将锤头与手柄套紧的实验,并说明其原理后,老师不是简单问“对不对”,然后就结束,而是接着提问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这样一问顿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可拿其它铁锤来锤紧;可用锤头撞击地面或墙面;还有的说可在松动的锤头与手柄的间隙里打入钉子或木条等等。老师首先肯定同学们能积极动脑,多想办法解决问题非常好,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与利用惯性的方法的优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运用惯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通过积极采用发散思维提问,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十分有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习惯于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即讲授法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并且为以后专业课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