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疫情对养猪的影响(5篇)

2023年疫情对养猪的影响(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7:31:02
2023年疫情对养猪的影响(5篇)
时间:2023-01-12 07:31:02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疫情对养猪的影响篇一

时间:2011-03-04 来源: 作者:

核心提示:苍蝇繁殖力强,分布面广。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特别是食物丰富的养猪场,苍蝇已成为一害,要彻底消灭苍蝇难度很大;但充分了解苍蝇的危害及其繁殖方式后,从思想上重视,并采取综合措施,就会达到较好的灭蝇效果。

一、苍蝇的危害

苍蝇的危害主要在于它严重干扰猪的正常生长,同时它也是某些疾病的传播者,对工作人员的正常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

据有关资料报道,苍蝇可传播以下16种猪病,分别为伪狂犬病;蛔虫病;布氏杆菌病;古典猪瘟;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a型和c型引起的腹泻;埃希氏大肠杆菌病;丹毒;口蹄疫;等孢子球虫属引起的球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分枝杆菌病;出血吸血性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疥螨;引起猪痢疾的龙介虫亚科痢疾杆菌;猪的脂溢性皮炎。

另外,在产仔舍内,苍蝇可引起母猪严重的乳房炎,还可以传播链球菌并引起仔猪的链球菌性脑膜炎。研究还表明苍蝇是猪瘟病、仔猪附红细胞体病和传染性胃肠炎的机械传播媒介。

二、苍蝇的繁殖特点

苍蝇在国内已记载有25种,其中家蝇占90%左右。成蝇寿命仅2个月,但其繁殖力极强,雌蝇一次能产100-250个卵,一生可产卵约600个,卵呈乳白色,多粘成团状。经卵→幼虫→蛹→成蝇约65-9天的完全变态过程,温度愈高孵化愈快。卵产于人、畜、禽粪内或任何潮湿腐烂的有机物上,孵化成幼虫,成熟幼虫钻入松土变为蛹,蛹羽化为成蝇。成蝇在7-8℃时停止活动,30℃时活动非常活跃。在炎热时常栖息于葛禽舍内,喜甜食饲料、粪便、污物及各种fb物质。有不停地叮爬食物、边吐边吸、边吃边排粪的习惯。

三、灭蝇措施

目前实用可行的灭蝇方法有以下几类:(1)用喷雾的办法把杀虫剂简单地喷入空间;(2)将杀虫剂喷洒或涂抹在苍蝇栖息的场所,如房梁或墙壁上;(3)环丙氨秦通过动物混饲或混饮控制蛆的生长繁殖;(4)用糖或信息激素作诱导,拌上杀虫剂进行诱杀;(5)用杀蛆药杀死蝇蛆;〔6〕用苍蝇天敌进行生物防治;(7)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规模化猪场苍蝇的控制应采用综合的措施,要考虑到经济性、简便性、抗药性、对天敌影响、环境污染及产品残留等诸多问题。

首先,良好的卫生与有效的粪便管理是控制苍蝇所必需的条件。生产区的地面要时刻保持干燥清洁,而对干粪池可通过加水淹没的方法,仅此就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通过粪便固液分离法控制苍蝇在粪便中产卵。

其次,对于苍蝇危害己很严重的猪场,可考虑联合使用杀虫剂及控制蛆的生长繁殖的药物(环丙氨嗪)。

总之,在规模化猪场中对苍蝇的控制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环境控制、药物杀灭、生物防治三者达到有机的结合时,苍蝇的控制问题才可能得到较好解决。

疫情对养猪的影响篇二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

警惕猪流感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

猪流感病毒是呼吸道综合征(prdc)的主要病因之一,容易使患病猪只继发和并发感染,导致猪只病情加重,生产性能下降,发生肺炎而死亡,死亡率上升,如不及时控制,猪场损失将极为严重。

症状和病变

潜伏期为几小时到数天,猪只突然发病,1天~3天内大批猪发病。猪体温突然升高,可至40℃~42℃,最高可达43℃。病猪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常挤卧在一起,肌肉关节痛、不愿活动,呼吸急促困难,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清水或浓稠鼻涕,部分猪口腔有白色分泌物(白沫)流出。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鼻、喉、咽、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气管内有大量粘液状混血泡沫;肺病变区与周围正常区域界限分明,切面如鲜牛肉状,病变部位通常限于尖叶、心叶和中间叶,呈不规则的对称;肺膨胀不全,稍凹陷,周围组织有气肿,呈苍白色,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显著肿大,切面多汁;肺尖叶、心叶及副叶呈深紫红色,有血样浸润病灶;脾轻度肿大;心包蓄积含纤维素的液体;部分患猪胃肠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肠充血明显。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诊断。可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猪流感抗体,抗体滴度等于或低于1∶20被认为阴性;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40则认为是阳性。必要时可进行动物接种试验。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

预防

1.加强栏舍的卫生消毒工作,流感病毒对碘类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特别敏感。可用消毒剂消毒被污染的栏舍、工具和食槽,防止本病扩散蔓延。同时用无刺激性的消毒剂定期对猪群进行带猪喷雾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2.在疫病多发季节,应尽量避免从外地引进种猪,引种时应加强隔离检疫工作,猪场范围内不得饲养禽类,特别是水禽。

3.防止易感染猪和感染流感的动物接触,如禽类、鸟类及患流感的人员接触。本病一旦爆发,几乎没有任何措施能防止病猪传染其它猪。

4.尽量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保持栏舍清洁、干燥,特别注意冬春、秋冬交替季节和气候骤变,在天气突变或潮湿寒冷时,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5.猪流感危害严重的地区,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6.在天气多变季节或做疫苗时,在饲料中添加专利产品“生命素”等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对预防猪流感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有显著效果。

治疗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

临床上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采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混合与继发感染,抗应激及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1.可选用柴胡注射剂(小猪每头每次3毫升~5毫升,大猪5毫升~10毫升),或用30%安乃近3毫升~5毫升(50公斤~60公斤体重),复方氨基比林5毫升~10毫升(50公斤~60公斤体重),青霉素(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先锋霉素等)。

2.对于重症病猪每头选用青霉素600万iu+链霉素300万iu+安乃近50毫升,再添加适量的地塞米松,一次性肌肉注射,每天两次。

3.对严重气喘病猪,需加用对症治疗药物,如平喘药氨茶碱,改善呼吸的尼可刹米,改善精神状况和支持心脏的苯甲酸钠咖啡因,解热镇痛药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

4.治疗过程中使用电解质多维饮水,可促进病猪康复。同时,发病及未发病的猪群可在饲料中添加北京海正兴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生命素”,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发病造成的损失,同时有助于病猪的愈后康复。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疫情对养猪的影响篇三

规模化猪场养猪技术规范

规模化猪场养猪技术规范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民群众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致富以土地收入为主的群众,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而畜牧业是一个能有效地转化低收入种植业产品的重要行业之一。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通过《规模化猪场养猪技术规范》,使大家对现代养猪技术有一定了解,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师市畜牧业。

第一章

现代化猪场的建设 第一节

猪场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应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它畜牧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等社会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后再作决定。

一、地形地势

猪场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考虑,并须留有发展余地。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但坡度以不大于25°为宜)。

一般年出栏万头育肥猪的大猪场占地面积30000㎡为宜。

二、水源水质和土壤特性

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易于净化和消毒。尽量在砂壤土上建圈,应避免在旧猪场场址或其他畜牧场场地上重建或改建。

猪群 需 水 标 准类别

总需水量(l/头.天)

饮用量(l/头.天)

种公猪

空怀及妊娠母猪带仔母猪 断奶仔猪 育成猪 育肥猪

25-40 25-40 60-75 5 15 15-25 10 12 20 2 6 6

三、周围环境

交通方便,供电稳定,有利于防疫.一般来说,猪场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不少于300-500m,距三级公路应不少于150-200m,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l00m。与居民点间的距离,一般猪场应不少于300-500m,大型猪场(如万头猪场)则应不少于1000m。猪场应处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与其他畜禽场间距离,一般畜禽场应不少于150-300m,大型畜禽场间应不少于1000-1500m。

四、猪场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

应根据有利防疫、改善场区小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等原则进行场地规划。

猪场一般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生活区;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应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址地势,顺序安排以上各区;场内道路应分设净道、污道,互不交叉;场区绿化植树时,需考虑其树干高低和树冠大小,防止夏季阻碍通风和冬季遮挡阳光。1.生活区和生产管理区

宜设在猪场大门附近,门口分设行人和车辆消毒池,两侧设值班室和更衣室。2.生产区

各猪舍的位置需考虑配种、转群等方便,并注意卫生防疫,种猪、仔猪应置于上风向和地势高处。妊娠猪舍、分娩猪舍应放到较好的位置,分娩猪舍要靠近妊娠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靠近育肥猪舍,育肥猪舍设在下风向。商品猪置于离场门或围墙近处,围墙内侧设装猪台,运输车辆停在围墙外装车。3.隔离区

病猪和粪污处理应置于全场最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距生产区宜保持至少50m的距离。4.猪舍的间距

猪舍间距一般以3-5h(h为南排猪舍檐高)为宜。第二节

不同猪舍的要求

一、猪舍 1.公猪舍

公猪舍多采用带运动场的单圈饲养,给公猪设运动场,保证其充足的运动,可防止公猪过肥。公猪栏要求比母猪和肥猪栏宽,隔栏高度为1.2--1.4米,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舍可为单列式(可带运动场)、双列式、多列式等几种,空怀、妊娠母猪可群养也可单养。栏体多采用限位栏,限位栏按照宽度分为60厘米和65厘米两种,其中60厘米为初产母猪用,65厘米为经产母猪用。3.分娩舍及分娩栏

根据分娩舍的特点,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舍温20-30 ℃,相对湿度为40-80%,调温风速为0.2-1.5米/秒,换气率为每分钟1-1.25个猪舍容积空气量。4.保育舍及保育栏

我国现代化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保育栏,网上饲养仔猪,粪尿随时通过漏缝地板落入粪沟中,保持了网床上干燥、清洁、使仔猪避免粪便污染,减少疾病发生,大大提高仔猪成活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仔猪保育设备。

二、猪舍采光

分娩舍采光通常采用自然采光方式。一般情况下,妊娠母猪和育成猪窗地比为1:12~15,育肥猪为1:15~20,其他猪群为1:10~12。南北窗面积比,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为 2~4:1。

三、猪舍的通风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负压通风和正压通风),一般舍长不能大于120米,否则通风效果不好。

第二章

品种特征特性 第一节

一、大白猪

大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好,胴体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和适应性强等特征,是生产商品瘦肉猪的优良亲本。1.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白色(允许眼角和尾根有小块黑斑),头大小适中,鼻直或微凹,耳竖立,背腰多微弓,体大,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结实。2.生产性能

母猪产仔数:初产8~11头,经产11~13头;肥育猪日增重70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以下,胴体瘦肉率62%以上。

二、长白猪

长白猪具有胴体瘦肉率高,生长快,繁殖性能良好等特性,是生产商品瘦肉猪的优良亲本。1.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白色(允许眼角和尾根部偶有小块暗斑),头颈轻,两耳前倾,体躯长,背微弓或平直,臀部肌肉丰满,四肢较粗壮。2.生产性能

母猪产仔数:初胎8~11头,经产9~12头,肥育猪日增重72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以下,胴体瘦肉率62%以上。

三、杜洛克

杜洛克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体质健壮、性温驯、抗应激、胴体瘦肉率高等特性,是生产商品瘦肉猪的优良终端父本。1.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棕红或褐色,头稍大,面微凹,耳中等大小呈前倾,背腰较长呈拱起,腹线平直,肢粗壮,蹄健实,腿臀肌肉发达。2.生产性能

日增重75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2.6~3.0kg,胴体瘦肉率64%以上。四、三品种杂交利用

长白×大白、大白×长白,生产后备母猪,在生产中作为父母代母本使用,其杂交优势明显,体型强壮;使用寿命长;产仔多,仔猪生活力强;母性好,乳头发育好;泌乳力强;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且抗应激。

杜洛克×长大、大长(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瘦肉猪可在商品代获得个体杂种优势,商品代的生产性能更高于二元杂交体系,商品代达100kg日龄162天,育肥猪日增重820克以上,饲料转化率2.7,胴体瘦肉率64%。第二节 种猪的隔离,观察和检疫

当购买新种畜时,确保有自己的隔离检疫区。新环境,新气候,饲料的变化,运输,猪只的重新组合和许多其他因素都会给种猪造成应激,使得所引种猪易感染各种疫病,为避免这些问题,在种猪运到后的头些天,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不应饲喂太多饲料,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2.最好在动物运到后的头7天,在料中添加广谱抗菌素,如土霉素、磺胺类药物、泰乐菌素等等。3.隔离区的饲养员使用各自的鞋、衣物和工具。

4.如有可能,经两周的隔离后,若引进猪表现健康,可在隔离区添加一些老母猪或老公猪,使新猪接触到本场的微生物,从而对这些细菌或病毒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5.有效隔离期一般约5—6周,如果猪只健康,即可把新种畜引入本场猪群中。

注意两点:一是不要经常变动引种的地方。二是切忌一引种回来就注射疫苗,一般在隔离的第三周开始就可以注射疫苗了。

在引进种猪稳定适应后,可委托当地畜牧兽医站或其他科研机构采血等方法进行重大传染病的抗体检测,结合本场、当地疫情,确定引进猪群的防免程序。

第三章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生产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生产的好坏,是以母猪的年生产力,即母猪每年所生产的断奶仔猪数来衡量的。因此,必须抓好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力争达到全配、满配、多胎、高产的目的,为发展养猪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节

母猪的发情与配种

性成熟以后的母猪全年发情,四季可配。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发情与适时配种

1.后备母猪一般在8月龄体重应达110—120㎏开始配种;断奶后的母猪发情时间,与带仔数、哺乳时间及母猪膘情有关,一般为3—5天。如延至2周以上的,称为断奶后乏情。2.发情症状与鉴定

母猪开始发情时,兴奋性逐渐增加,走动,不安,食欲下降,外阴发红微肿,并流出少量透明粘液,以后性欲旺盛,爬栏、爬跨其它母猪或接受其它母猪爬跨,自动接近公猪。当外阴红肿达高峰,流出白色浓稠带丝状粘液,用力按压母猪腰部,出现静立,两耳耸立,尾向上翘。实际工作中可归纳为“五看”。一看阴户,由充血红肿到紫红暗淡,肿胀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纹;二看粘液,由稀薄到浓稠并带有丝状;三看表情、呆滞,出现“静立反射”;四看年龄,“老配早,小配晚,不小不老配中间”;五看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发情期为3-5天,持续期10-25小时。长白猪比大约克晚1-1.5天,杂种母猪发情3-4天,可以在发情后第二天下午配种。

3.配种方式与方法

目前多使用二次配种法,即配一次后间隔8—12小时再配一次。商品场可利用双重配种,即在母猪的一个发情期内用两头不同的公猪,先后配两次,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配种方法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最好有专门的配种间;二是公母猪应在喂食后2小时再配种,配完种后可以给公猪投喂1-2个鸡蛋;三是夏季配种最好是在晚间或清晨配种,注意降温,切忌不要在公猪刚配完种时冲凉,切忌配种时,让公猪从母猪背上突然倒下,会产生极厉害的应激。

二、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措施

1.加强后备母猪营养,改善饲养环境,给予适当的性刺激,以及适当的使用激素等方法,可以起到促进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的作用。2.6月龄前的后备母猪应自由采食,6月龄—配种前则应适当限制采食,在配种前10-14日内,在原有饲喂量基础上增加1千克饲料,不配种并短期优饲至第二次发情配种,配种后立即恢复到常用量。

3.后备母猪初次配种的基本要求:日龄 220-230天、体重120kg左右、喂哺乳母猪料2.5-2.8kg/天(不要使用妊娠料);配种时间: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日喂定量标准(见下表): 不同时间后备母猪料量标准

单位:月、kg月龄 3 4 5 6 7 8

体重

15-25 30-40 45-55 65-75 85-95 100-120 120-140

喂量 0.7-1.0 1.2-1.5 1.7-2.0 2.2-2.5 2.5-2.8 2.8-3.0 3.0-3.5 4.改善饲养环境和性刺激

后备母每栏5-8头饲养。对于达初情期日龄的猪不发情或断奶后乏情的母猪,应采取合栏、运动和公猪刺激,注射催情药物等方式来促进母猪的发情。

(1)合栏:母猪的发情有一种“前移现象”,即对体重达100千克以上和断奶后的母猪仍不发情,可以采取转栏或重新合栏,也可以与正在发情的母猪混养,达到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目的。

(2)公猪刺激:在165日龄以后,每天2-3次接触成年公猪,每次5-10分钟。或公猪配种时让后备猪看见,闻到气味,诱使发情。

(3)药物催情:先肌注孕马血清1000-1500个国际单位1-2次(隔日第二次),3-4天以后再注射小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每天400mg)。第二节

妊娠期饲养管理的要点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以获得大量健壮、生活力强,初生重大的胎儿。

一、妊娠诊断

一般配种3周不再发情,可以推断已经妊娠。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方法

妊娠前期的母猪以合成代谢为主,膘情迅速增加.到妊娠中期,由于胎儿迅速生长发育,母猪常分解在妊娠前期沉积的脂肪供给胎儿。在妊娠后期,营养需求水平增加,不仅要增加饲喂量,还要提高能量水平,(可在饲料中添加脂肪,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因此,怀孕母猪的基本饲养要求: 配种后:母猪立即分开饲养,头3周每天限食不超过2公斤,3-12周2.5-2.8公斤;12-15周2.8-3.5公斤;15周至分娩逐渐降至2公斤;分娩当天不喂料。母猪的饲养方式视体况而定:

要确保母猪七、八成膘,过肥偏瘦对母猪生产都不好,过肥,不发情,发情难排卵,易难产;偏瘦,也不易发情,卵子活力差,受胎率低,易产弱仔,产后奶少,仔猪腹泻多。(1)体况瘦弱母猪:高低高法,即配种后20天前加强营养,20-80天降低营养,多喂青粗饲料,80天-110天,再加强营养,加大饲喂量。

(2)初产母猪:步步高法、即随妊娠期的延伸,逐步提高饲喂量和营养水平。

(3)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即配种后至80天,降低饲喂量,80天以后再加强营养。第三节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生产环节。任务是使母猪安全分娩,产下的仔猪存活率高。

一、预产期的推算

(1)“三三三”推算法:即114天为三个月三周三日;(2)月份加4,日期减6.如配种日期为5月6日,则预产期为5+4=9,6-6=0,即为8月31日左右为预产期。

二、分娩阶段

1.产房和栏圈消毒:产房在产前2周消毒并保持干燥,对腹泻严重或有其它病史的产房,应严格用1-2%的烧碱溶液浸泡2小时以上,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燥一周后再喷雾消毒。

2.母猪在产前一周清洗全身后赶入产房,临产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房和阴部,作好接产的准备。3.接产:①乳房膨大有光泽,阴部松驰红肿,用手挤压最后的两对奶头,如有乳汁,说明在2—3小时内要分娩。②仔猪产出后,立即将口鼻粘液掏除擦净,再把猪全身的粘液擦干。③断脐,将脐带内的血液挤回腹腔,距腹部5厘米处用线扎紧脐带并剪断消毒。④断尾、去齿、填好产仔记录。⑤固定奶头,拿走胎衣。⑥对假死猪应迅速除去口鼻粘液,并对准鼻孔吹气。然后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肩,一手托臀,一屈一张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三、分娩前后的母猪饲养管理特点

产前一周由3.5公斤逐渐减至1公斤,分娩当天不喂料,此阶段应转变为哺乳料;产后一周应由1公斤逐渐增加,可每天增加0.5公斤。第四节

母乳是仔猪出生后20-30天内主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保证母猪正常泌乳是提高断奶仔猪育成率和断奶重的关键。哺乳母猪的饲养,除保证正常的泌乳之外,还需保持适宜的体况,使之泌乳后能及时发情配种。

一、母猪泌乳规律

1.泌乳量的变化:3周龄左右达泌乳高峰,后逐渐下降。2.乳腺结构特点:没有乳池,不能随时排乳,必须定时排奶。3.猪乳成份变化:分初乳和常乳。初乳指分娩后3天内的乳,以后为常乳。初乳维生素c含量高,还含有免疫抗体,又有镁盐,有轻泻性,可促进胎粪的排出,有利于消化道的活动。初乳是仔猪不可替代的食物。

4.不同乳头泌乳量不同:一般前面的几对奶头比后面的泌乳量高。

5.泌乳次数:表现为前期多,后期少,白天少于夜间。

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特点

其管理的目标是:一是尽量增加泌乳量,以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二是尽量减少掉膘,保证断奶后尽早发情,具体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注意分娩前后的减料和逐步加料,保证母猪产后泌乳量逐步上升。

2.哺乳期饲料应保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注重蛋白质的质量。饲料中应有鱼粉,添加5%左右的大豆磷脂等脂肪性饲料。

3.适当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供应充足的饮水。

4.断奶前后,母猪应逐渐减少喂量:断奶前1周由5.0kg以上逐渐减到2公斤甚至1公斤,断奶当天可不喂,这样既可促使仔猪多采食所补饲的颗粒料,又可防止断奶后发生乳房炎。

5.缺乳母猪应分析缺乳原因:①膘情差,消瘦无奶。要加强营养,多喂高蛋白质高能量的饲料。②过肥。多喂多汁青饲料,同时配合一些药物。③药物催奶:催产素肌注或选择中药性质的催乳散,也可煮鱼汤拌饲料喂饲,以鲫鱼最佳。哺乳母猪的饲养要求:从分娩后第7天起,自由采食,一般采食量=1.5-l.0kg+0.5×带仔猪数,热天 3-4次/天,冬天

2-3次/天。避免饲料中连续使用抗生素。

仔猪应尽早补料,减少母猪的负担。最理想是在28-35日断奶。

第四章

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第一节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培育的任务是获得最高的育成率,最大的断奶重。强调“抓三食”“过三关”和“四防”“三察看”。三食:乳食、开食、旺食;三关: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四防:防冻、防饿、防压、防病;三察看:看粪便(是否健康)、察看睡眠(温度)、察看行为和叫声(固定乳头情况)。

一、提高仔猪育成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获得较高初生重和泌乳的关键。可以在预产前10天至哺乳期,给母猪饲料中添加油脂(如大豆磷脂)可提高仔猪初生重,使母猪在断奶后尽早发情。影响初生重的还有品种、杂交及胎次。故应选择母性好,产仔多,泌乳力高的母猪。2.加强分娩护理,减少分娩死亡。

分娩每损失一头猪,就相当于损失60多公斤饲料。母猪的分娩时间大多在5小时内完成,分娩时间越长,发生死亡的比率就越高。故母猪分娩时应尽量避免惊扰,如分娩间距在30分钟就必须助产了。

在2—3日龄进行断牙齿,编耳号,断尾及注射铁钴针,以免初生仔猪因疼痛吸食不好初乳。

3.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帮助仔猪固定奶头。

仔猪出生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奶头,自然选择奶头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最好先弱后强。

4.加强保温,防冻,防压。采用灯照或地板等取暖。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如下:1-7日龄,温度30-35℃;7-14天,26-28℃;14-21天 ,24-26 ℃;21-28天,22-24℃;28-35 天,20-22℃。

5.寄养及注意事项:一头母猪所能哺乳的仔猪数受其有效奶头数的限制,同时也受到营养状态的限制。一般当分娩的仔猪头数超过母猪的有效奶头数,或因分娩后母猪死亡,缺乳等,就应实施寄养,寄走的应选取大的寄,且应在母猪分娩后三天内进行。寄养还须注意以下几点:(1)初寄养者应吃过初乳,否则不易成活。(2)同一窝中寄养的仔猪数最好控制为两头以内。

(3)把寄养者先与初生猪混关一段时间,混淆气味,以免母猪咬。

(4)分娩后三天内的易寄养,应事先让寄养的仔猪处于饥饿状态。

二、提高仔猪断奶重的措施

初生重一两、断奶重一斤,要提高仔猪断奶重,必须抓好仔猪初生重和初生期饲养管理,还要抓好补抖,使仔猪早开食,早进入旺食。

1.铁的补充:初生时正常含铁量为50毫克,每天需耗铁7毫克,而从母乳中每天仅能获取1毫克,到3周,仔猪缺铁最少为100毫克,所以仔猪生后必须补铁。最常用的是肌肉注射,补铁后2周内若仍有贫血现象,应再补注一次。2.水的补充:仔猪3-4日即可开饮,必须供给充足的饮水,以免仔猪饮不清洁的水,造成不健康。

3.补料:必须尽早让仔猪吃料,并逐渐增加饲料采食量,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以防止母猪营养和体力过度消耗。同时,仔猪补料可以刺激胃肠道的发育,促进其对植物性饲料的适应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仔猪5-7日龄活动量显著增加,爱啃咬探究,7-10日龄出牙,牙龈发痒,故5-7日龄开始诱食,饲喂要勤添少补,由少到多。目前许多生产实践采用在哺乳时,把乳猪料化成糊状涂在奶头上,诱使仔猪更早开食,有的干脆哺乳时每头仔猪塞几粒颗粒料。

第二节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是仔猪出生后遭受的第二次大的应激。其营养来源由全部或部分依赖液状的母乳变为全部依赖固态的饲料,胃肠道的消化酶由分解乳蛋白,乳糖与乳脂肪的酶变成要分解玉米、豆粕、鱼粉等一般原料的酶,造成营养吸收消化不良,再加上环境、温度、密度等的变化,极易造成仔猪下痢或生长停滞。

一、断奶方式

目前多采用去母留仔的方法。即在断奶前4—6天,逐渐减少母猪的精料和青料的喂量,断奶的当天可不喂,在夜间把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栏一个周左右,再进行合群。

二、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

适宜断奶日龄有利于仔猪生产性能正常,还有利于母猪的繁殖机能恢复。

1.对母猪的发情间隔的影响:分娩-1日龄 断奶,发情间隔为6-7天,但受胎率和产仔数低;2-14日龄,发情间隔为7-11天;21-28日龄,为5-7天。2.对仔猪的影响:消化系统的发育是有一定时间性的,20日龄前,消化酶还不适应一般的原料(鱼粉、玉米等)。故断奶日龄一般在28-35日龄,断奶体重在7-8公斤以上为适宜。

三、断奶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后猪受饲料、环境等的变化产生应激,故在饲养管理上应尽量减少这些应激,采取:“两维持”,即维持原圈管理和原饲料饲养;“三过渡”,即饲养制度、饲料类型和环境的过渡。

1.移走母猪,仔猪留在原圈一周,第2周可以按大小、强弱,公母分群饲养;

2.饲喂在补饲阶段的饲料2周,再准备过渡;

3.第三周开始过渡到断奶以后的仔猪料,按1/3替换,每次替换3天,一周换完。

4.在饲养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减少应激引起的细菌性疾病。5.料换完一周后,进行体内外驱虫,第6周即可进入肥育阶段。

第五章

肉猪生产

肉猪生产既是养猪生产终端环节,又是体现生产效益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饲料和劳动投入,获得成本少、数量多、质量优的猪肉,增加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第一节

影响肉猪生产的因素

一、品种类型及其杂交利用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品种或品系及相应的方式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可提高肥育效果,使杂种后代生活力增加,生长发育快,肥育期短,饲料利用率提高,饲养成本降低,故必须选择优良的母猪与种公猪。

二、营养和饲料

三、性别的影响

四、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

民间有“初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肥猪差十斤”的说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饲养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母猪的饲养和仔猪的培育,设法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为提高肥育猪的肥育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环境条件的影响:

1.温度湿度。适宜温度为15-25℃,适宜湿度为60%-80%,过冷则体热易散失,过热则导致食欲下降,生长缓慢。2.密度和通风。育肥圈养密度过大,仓内通风不良,会因小气候环境恶劣,使猪的呼吸道疾病增多,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和日增重下降。通过实践证明,一般每头肥育猪以占圈0.8-1㎡,每圈养18-20头为宜。

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否则空气中的有毒气体的含量增加,严重影响猪的生长。

第二节

育肥猪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分群

群饲可以提高采食量,加快生长速度,有效地提高猪舍设备利用以及劳动生产率,降低养猪生产成本。一般要根据猪的强弱、大小,公母进行分群,同一群猪,小猪阶段不宜超过4-5㎏,中猪阶段不宜超过7-10㎏,保持定群后的相对稳定。如果在育肥栏必须要重新合栏,则应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

二、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育肥猪舍的环境应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降温。注意对猪的调教,形成固定地点,使吃食、睡觉、排便三位相对固定,保持猪圈干燥清洁,生活有序。

三、勤观察,确定合理的饲喂量

对猪的育肥一般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但为防止饲料的浪费,必须按上次刚刚吃完的量为下次的饲喂量,可以10天或半月一调整饲喂量。这就需要饲养人员细心观察,确定每次的饲喂量,一般在保育阶段,一日4-5次,中猪阶段3-4次,大猪阶段2次即可。

四、注意对疾病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

五、去势与驱虫

小公猪一般在7日龄左右去势。小母猪一般在30日龄左右去势,最好采用不去势育肥。整个育肥期最好两次驱虫,肥育前第一次驱虫,体重达50kg左右时再驱虫一次。可用左旋咪唑或伊维菌素进行体内驱虫。

六、适时出栏

研究表明90-100kg体重出栏最合适。这一体重出栏的育肥猪,其仔猪成本、饲料报酬、增重速度、屠宰率、瘦肉率、肉质以及市场需求等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最佳。

第六章

公猪的饲养管理

一、公猪合理饲养的作用

营养是维持公猪生命活动,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喂给营养丰富、全面的日粮,可促进公猪的健康,提高配种能力。

二、公猪的选择

1.性欲选择,所选公猪性欲必须旺盛,会爬跨,一般公猪的眼神凶亮,比较骚动,膘情适中的性欲较旺盛,其阴茎也时常伸出;而眼神温和,偏肥,嗜睡,这样的公猪多半性欲差。2.种用特征的选择:(1)具有品种的特征;(2)睾丸对称,较显露,包皮不积尿,不过长;(3)四肢开张有力,特别是后肢要粗壮结实。

3.外型的选择:公猪的体型往往决定着后代的体型,故选择的公猪必须具有腮肉少、头颈清秀、前胛后躯丰满等优良特征。

三、公猪的营养需要

为使公猪经常保持种用状况,体质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就必须进行合理饲养,特别是日粮中的蛋白质,它对精液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很大,为此在公猪日粮中应给予优质适量的蛋白质。

在饲喂上应定时定量,每日两餐,一头公猪的年饲量不超过1100公斤,在配种繁忙季节应喂鸡蛋和胡萝卜,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吸收。

四、公猪的合理利用

1.适配年龄:公猪配种年龄小于9个月时精液品质较差,而公猪在2~3岁时精液品质最好。过早配种,其使用年限会缩短。

2.利用强度:利用过度会显著降低公猪的精液品质,影响受胎率,但若长期不配种,也会致使公猪性欲不旺,精液品质差而造成母猪不受胎。

一般情况下幼龄猪配种宜2天配一头母猪,两岁以上的可一天配一头,但连续配种3-4天后必须休息一天。

在自然交配情况下,一头公猪可负担20-25头母猪的配种任务,在人工授精情况下,可以负担150-2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

第七章

母猪常见疾病防治

一、后备母猪不发情

后备母猪达8-10月龄时,由于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体况过肥,都会导致适龄后备母猪不发情。防治:

对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或畸形猪应予以淘汰。对营养缺乏的要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并加强运动。

对过肥的猪应减肥减料或增加粗饲料,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在日粮中添加3%的氯化钙连喂数天,有减肥的效果。公猪试情法,即每天用公猪试情2-3次,每次5-10分钟;同时配合加强运动和光照,转换圈舍(母猪有一个多次迁移冲激发情的现象叫迁移现象)等,加强技术管理,将这些后备母猪关养在配种间或靠近配种舍,以便尽可能听到、闻到、见到和接触到成年公猪。

二、断奶母猪不发情

断奶后20天仍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主要是哺乳期营养不良和患病所致。

饲喂全价足量饲料:一般自由采食,但由于在部分不容易让母猪达到自由采食目的,所以必须预计投喂量:哺乳母猪喂量=1.5公斤+0.5公斤×仔猪头数(因初产母猪仍在生长发育,应适当多喂一些)。特别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有条件的应补充青饲料。总之依据:母猪体况、胎次、窝产仔数、猪舍环境、饲料营养水平、季节等来调节喂料量。对体况差的母猪应提早断奶:在夏天,在饲料中添加5-10%的植物油或大豆卵磷脂,以提高能量的浓度,避免仔猪缺乳及断奶后母猪体况过瘦,以致影响正常的发情配种。如属疾病所致,应对症治疗;非病或体况过差,采用饥饿疗法,以及群养在一个大栏等,靠刺激打架和喧叫来增加应激,促进发情。

三、配种后不受孕

母猪在正常发情时允许公猪爬跨配种,但经过三次交配后仍不受孕的则可疑为此病,也叫屡配不孕。

对屡配不孕的猪,可在预计发情的前3天,每次喂ve200-300毫克,日喂两次,3天一疗程,发情后可配种。

在配种的当天肌肉注射黄体酮30-40毫克或已烯雌酚6-8毫克。

四、母猪产前不食和产后不食 1.产前不食:

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少喂勤添。严禁饲喂霉变腐败冰冻饲料。减少应激,增加运动。

妊娠母猪不宜喂棉籽饼,因含棉酚对母仔不宜。2.产后不食或食欲不振:

饲料多样化,营养全价,忌突然更换,注意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以增强母猪的体质。

怀孕母猪饲料应保持一定的粗纤维的含量,适当饲喂青绿饲料;

做好产房产具消毒工作防止产道感染。产后注射1-2次青链霉素。

五、母猪产后少乳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通常是由猪舍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诱发,常生于高温潮湿季节,特别是6-9月份。通过饲料的增减,使母猪在配种前达到既不过肥又不过瘦的体况(可参照饲养资料),分娩前3-5天和分娩后的3-5天,要减少母猪的饲喂量,分娩的当天停料。

对上一胎出现这种现象的母猪,在分娩前7天,饲料中添加钙制剂,如碳酸钙400克/吨及维生素ad3粉,在夏季尤为重要,因为天气炎热,母猪体内的钙会因呼吸急促而大量消耗,造成分娩困难及分娩过程延长。

改善环境,加强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早发现早治疗。

师市农林牧局 二0一一年一月

疫情对养猪的影响篇四

浅谈规模化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及净化

摘要:由于猪瘟和猪伪狂犬病会对规模化猪场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因此对其防控和净化措施的研究极有必要。本文的重点及对规模化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及净化的方法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防控及净化

一、前言

猪瘟(csf)主要是由猪瘟病毒(csfv)所引起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的头号严重传染病,可引起对养猪业的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是我国的一类动物传染病之一。伪狂犬病(pr)则主要由伪狂犬病毒(prv)所引起的一种可感染多种家畜以及野生动物的急性病,其病症多为发热、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对猪来说则无明症状。在成猪体内常呈现隐性,而且死亡较少,因而是伪狂犬病毒的最主要的宿主以及传染源。一旦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就会发生木乃伊胎、流产或是死胎等的类似繁殖障碍等症状。对于青年或空怀母猪等多会出现屡配不孕、返情或是不发情的症状。对于公猪来说其发病症状多是会有翠丸肿胀或萎缩、性功能下降甚至失去种用的能力等情况的出现。而对育肥猪来说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等症状,同时生产发育缓滞因而导致饲料的报酬发生大幅度的降低等情况。这两种病一旦爆发,会对养猪场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防控和净化。

二、规模化猪场猪瘟以及猪伪狂犬病进行综合防控和净化的要点

1、对猪瘟以及猪伪狂犬病病原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

为了实现规模化猪场猪瘟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控以及净化,首先能够对其病原以及抗体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调查。

由于猪瘟病毒是rna病毒的一种,因此可使用的抗原类的检测方法主要有:①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极强的病毒分离检测法;②被称为金标准的组织(多为扁桃体)直接荧光抗体检测等;③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验;④也可用rt—pcr进行检测。

进行中和抗体检测时可使用:①使用猪瘟e2抗体试剂盒进行中和抗体的检测,此方法主要是通过对e2抗原的抗体进行检测,但其最终的结果同中和抗体的相关性很好;②正常的中和试验进行中和抗体的检测。

以上方法中当属针对扁桃体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以及rt—pcr检测方法操作简便而且成本较低,因此更为常用。而进行中和抗体的检测时通常选择的是elisa的试剂检测盒与间接性的免疫荧光实验同时对样品进行准确性的检测。

若对猪伪狂犬进行检测时,由于在体外很难进行样品的采集,因而也很难对猪伪狂犬病原进行检测,因此多使用elisa鉴别诊断的检测试剂盒对其病原的ge抗体或是gb疫苗的抗体进行检测。当前prv缺失基因的疫苗应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普及应用,而且实践证明其相当有效。同缺失疫苗联合使用的elisa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就相当的快速和简单,因而可进行群体抗原水平上的检测。

建立pr的pcr法是为了辅助 ge试剂盒的检测使用并通过判断猪场的ge抗体的阳性率高低来决定是否使用,若抗体阳性率持续较高,说明疾病的防控措施当中存在着漏洞可使prv继续流行。若是仅仅靠pcr进行检测,进行清群进行prv的控制只是治标不治本,必须将防控漏洞找出并进行纠正,在ge阳性率真正下降,在进行清群才可以将prv彻底清除。

2、规模化猪场及其猪瘟以及猪伪狂犬病相关分析与调查 2.1 规模化猪场应具备的条件和生物安全等的相关措施

2.1.1 规模化猪场对其饲养管理制度应当具有一定的要求。应当满足:其生产制度应满足“全进全出”,这是由于这种制度较为普及,基于此制度的净化才更有意义。其要求大致为:对病猪应及时进行隔离,并单独进行管理和治疗,对于无法治疗的应进行淘汰或是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老、弱、病、残或是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猪进行淘汰,并且应当对后备母猪的生产群规模进行保证,为实现“全进全出”提供切实有效的条件。无论是分娩、保育及育肥舍都应执行此项制度。

2.1.2由于当前我国的传染病形势十分复杂,为了避免口蹄疫、细小病毒等诸如此类的重大传染病对规模猪场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确保稳定的净化结果,应当同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对人、物、药以及疫苗的使用、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对猪场(县以下小规模猪场)的生产人员应当进行定期培训,是其生物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以实现疫病感染风险的最大程度降低。

2.1.3 对于全场需要进行流行病学检查的种公猪应当进行一次性采集结束;而种母猪则应于7、8、9、10四个月份进行分批次样品采集结束。采集时间为每月在母猪结束分娩之后,如果有异常和繁殖障碍的种猪应当随时进行样品的采集。

2.2 进行检查时重点是对猪场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病原流行病学以及prvge与gb抗体水平的调查与检测。使用ge以及gb抗体试剂盒对所采集到的所有的血清对ge抗体进行检测,检测gb抗体则需在总样中进行抽样检测。

2.3 猪瘟与猪伪狂犬病原流行病学的检测

为了实现抗体水平上了解猪场的pcv—2流行情况,应当进行elisa试剂盒直接进行其抗体的检测,还可进行新引入猪抗原的检查。

3、猪场猪瘟以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用于猪场净化的方法有:①进行猪群的免疫检测以及隔离和淘汰;②对全场进行清群。我国多使用第一种方法进行pr的净化。

具体来说是先将种猪的净化分为两部分进行,对于种公猪群来说,主要是对其进行彻底的净化;对于种母猪群来说,疫苗更换较为有效。

三、结语

猪瘟以及猪伪狂犬的检测方法应当兼顾猪群的生物安全、规模猪场的经营以及检测的灵敏度这三个方面进行选择,然后通过实践进行其实用性的评价,随后进行流行病学的科学调查。另外还需制定生物安全措施。调查过程中对猪场疾病的流行规律进行总结等,最后得到科学的检测和净化措施,使规模化猪场csf、prv得以根除。

参考文献:

[1]、周绪斌,赵亚荣,许秀梅等.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净化与防治实践[j].猪传染病,2002,(09).[2]、焦连国,林士奇,赵亚荣.规模化猪场猪瘟与伪狂犬病净化[j].猪病防治,2008,(07).

疫情对养猪的影响篇五

规模化猪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形式及危害

规模化猪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三个方面:粪便、污水和恶臭。2.1粪便污染 据试验资料分析,每头猪每天大约产生5.5l排泄物(不包括冲洗圈舍的废水),每年大约排泄9.53kg的氮。一个万头猪场(按中猪计)每年至少向猪场周围排放1.26万吨的粪便,由于猪对饲料中氮的吸收率很低,大量的氮随粪便被排出体外后,在土壤中累积,超过其单位面积生态环境再循环需求。而且通过雨水的冲刷会造成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的污染。而且粪便中含有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物质。

2.2污水 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企业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保意识极差,对粪便污水管理落后,致使大量的粪便随冲洗水直接流失,甚至有的将粪便直接排入河流中,严重污染了大江大河的水质。猪场排放的粪尿污水中的生化指标极高,其中cod(化学耗氧量)和bod(生物耗氧量)远远超过国标。高浓度的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其中污水中高浓度的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使藻类过度生长,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roland等,1993)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地表水,使地表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超出允许范围(50mg/l),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一旦污染了地下水,极难治理恢复,将造成较持久性的污染。同时养猪场在污染周围环境的同时,也污染了自身的环境,严重地影响了畜牧养殖业的自身可持续发展。

2.3恶臭及氨 粪便的臭味是指粪便中含有的或在贮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成分。由于规模化猪场对粪便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相当部分的猪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地污染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已有160种挥发性成分从粪中鉴定出来(o,neill and philips,1992)。在粪尿中还发现80多种含氮化合物,其中有10种与恶臭味有关。降低粪中氮的排出会降低粪中的挥发性物质,从而减少粪便的臭味。hobbs等(1996)研究表明,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和理想蛋白质的摄入量,会明显减少粪中多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另外,粪尿在发酵时会产生氨气、so2、no2、胺及氨基酸衍生物等。尽管氨气与粪臭味之间相关不大,但大量研究表明,环境氨气浓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动物采食量和日增重下降,肺炎发生率上升,性成熟推迟。因此人们仍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气的排放量(o,neill and philips,1992;hobbs等,1996)。

猪场的粪便管理系统

作者:sieve pohl博士(美国南达科达州立大学推广农业工程师)

前 言

粪便对环境的好处

数百年来,动物粪便一直被认为是植物的优良养分来源,同时粪便具有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因而还一直被认为是优良的土壤改良剂。同比较常规的肥料相比,粪便在田间的合理施用可对环境产生下列好处:

·减少硝酸盐流出;

·减少土壤侵蚀和任流;

·增加土壤的合联运而减少大气中的含碳量(可能有助于缓解全力变暖);

·减少因用天然气生产无机氮肥而对能源的消耗; ·减少对商品磷肥的需求(磷是一种稀缺资源);

·提高作物种植体系的生产率。

粪便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多数元素,包括氛、磷、钾和微量元素。然而,正是由于粪便将这些养分与有机联以独特的方式结合了起来,粪便才对于作物生产和环探具有了价值。粪便中的氛比商品氮肥提供的氛更为稳定。粪便所含的氛中相当大一部分以有机形式而存在,这些氛随着土壤变暖而缓慢地释放出来。

土壤中的有机物被认为是大自然对肥沃土壤的标记。大多数进入植物根系的养分都经过了一系列微生物过程才转化成能被植物利用的形式。粪便中的有机碳可提供能源而满足活民正记的立场激生物环境所无,从而连走赛分的亲河同时使这些养分变得可为植物质利用。粪便对水质的影响 将动物的粪便和其它副产物管理好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对东及的危害,是养猪业面对的一大挑战。下文将简要讨论粪便中与此最为有关的成分,讨论英对农历的特定影响,并讨论其进入地表水和/或地下水的常见途径。水的污染物

粪便含有以下四种危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1)氨;(2)磷;(3)病原体;(4)有机物。表1一一列举了这些污染物,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其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常见途径。

表1 粪便中可造成水质污染的成分以及其对环境的相关进入水源的常见途径

污染物 硝酸盐(氮)氨(氮)磷 病原体 有机固体物

对环境的危害 进入水源的最常见途径

蓝婴综合(blue baby syndrome)通过沥滤作用进入地下水 对鱼有致死作用 富营养化 危害人类健康

地表水径流

土壤侵蚀和她表水径流 地表水径流

降低水中含氧量,对鱼有致死作用 地表水径流

氮:所有的生物为了生长和存活都需要氮,氮是蛋白质的基本建筑材料。猪仅利用其口粮中的一部分蛋白质来产肉,其余的蛋白质则作为氮而随粪便排泄掉(在尿中以尿素的形式,在粪中则以有机还的形式)。尿素可迅速转化为氨(含氮),硝欧盐(含氮)则来自粪便中的氮。

粪便中的氮多以氨或有机氮的形式存在。这类形态的氮很容易随地表水的名流作用和土壤侵蚀而流走,不太可能流滤过土壤,除非通过大孔流(macropore flow)作用进入浅层地下水或农田排水管。一般来说,土壤的过滤能力对有机化合物的移动有报制作用,而带负电荷的粘土颗粒则可限制带正电行的控离子(nh4)。

地表水中的氨还代表了一种环境问题。在大部分天然地表水中,总氨浓度如果高于2ppm就超过了鱼的耐受标准。氨的毒性随水的酸度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在高温的碱性水中。达0.1ppm的氨就有毒性作用。

+ 水中的含氮量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测,因其能促使沿岸水作中草生藻类植物并导致欢饮用水中含硝酸盐。藻类植物是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回单间已植物。大多数藻类是无害的,并可在食物链的最底层起提供能量的作用。没有藻类植物的活,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也许就不会存在。有时候,条件会允许藻类植物生长茂盛从而导致水中氧含量降低。低氧水平会抑制水生动物的生长,因而会降低渔业产量.此外,有些藻类会产生霉素,这会导致鱼类生病控至杀死鱼类。

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污染可限制6月龄以下婴儿血流中的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篮五综合征)。婴儿和孕妇受到的威胁最大。此外,硝酸盐还具有一些尚未得到充分证实的对健康的危害作用。在美国,环保署(epa)已经制定了公共水源中硝酸盐最高污染水平为百万分之十(10ppm)。

磷: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所以磷也是切代作物生产所必须的。磷具有多种极为重要的功能,一种主要功能是储存和输送能量。

磷从农田进入地表水,可引起水的官营养化。富营养化是全国湖泊和水库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水质问题,这是指地表水中藻类和水草异常茂盛地生长。这些藻类和水草死亡时,水中的天然含氧水平就下降,从而引起鱼类群体发生变化或鱼类死亡。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其它常见问题包括:水质下降从而不利于人们在水中的休闲娱乐活动,饮用水味道不好,对饮用水进行处理的难度增高而且成本也增加。地表水富营养化后还会发生蓝藻茂盛生长,而 蓝藻可杀死牲畜,也有害有害于人类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流入湖泊和水库的水中养分含量过于丰富。过量的磷对于大多数淡水湖泊和水库来说都是第一限制性养分。在河口的咸水中,氮可成为促使藻类生长的第一限制性养分。美国环保署正在制定水体中成化合物含量的全国性标准。他们当前的建议是,总磷不应超过:

·在水流进入湖泊或水库的入口处 0.05毫克/升

·不直接排入湖泊或水库的水流中0.1毫克/升

磷通常随径流和土壤侵蚀而流走。贮存于土壤中的磷,主要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铁,铝,钙等)相结合,或者存在于有机物中(活的细菌,农作物残渣,以及部分腐败的有机物)。因此,土壤侵蚀现象,是地表水输送磅的主要机制。

清原作:病原体通常指任何能在其它动物或人类引起感染或疾病的病毒、细菌或原虫。有机物:粪便中的有机物,比如养分,只要管理得当就是一笔宝贵的环境资源,而如果管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果让粪便排入水体或从施用粪便的农田中流走,那么粪便中的有机物就会成为有害的污染物。病原体、磷和桉等有机物主要就是随地表水的径流作用而进入水中。有机物很少能沥滤通过土壤。有机物不太可能大量进入邻近的地表水,除非发生了下列情况之一:

(1)从畜舍、储粪池、这天收场或其它设施直接排入地表水径流;

(2)土质储粪池遭到灾难性毁坏或者通过灌溉系统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施用粪肥;

(3)在地表施用粪肥后紧接着就发生大量降雨;

(4)在有雪覆盖的冰冻土壤或水分地和的土壤中大量施用粪肥而紧挨此处即有地表水。

污染物造成污染的途径

前文所述可造成污染的物质,一般都按以下5种途径中的一种或多种途径到技术作。这些途径是:径流、流相、大孔流、水并以及氨的托发和沉积。

径流:来自江天牧场、粪肥施用地点以及增粪池和饲料仓库的径流,是污染物流人的常见途径。粪便中所有的污染物都可随地表水径流和土壤侵蚀而流入水体。磷、病原体、氢和有机物造成的污染最常见由在流和土壤侵蚀所致。

沥滤:硝酸盐是沥滤入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在土壤的含水量超过其系水力时,硝酸盐等溶解的污染物就会从作物的根系区流出,最终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粪便和其它因产物中的大多数污染物(即:有机物,病原体,尤其是磷)经过土壤的过滤作用而不会进入地下水。土壤的结构、与土壤矿物质的健合物以及带负电荷的土壤颗粒,通话会限制大多数污染物的移动。然而,土壤对污染物移动的限制能力也可能被突破。比如,阳离子交换能力比较低的 土壤(破质土壤),可允许氨每年渗入储粪池以下数英尺深。

大孔流:粪便中的多数污染物都可遇过大孔流作用而穿过土壤,到达浅层地下水农田排水管。大孔流(大孔为植物的根造成的空洞,蚯蚓洞,因土壤干燥而出现的裂隙等)可提供污染物突破土壤滤过能力的途径。陷落洞和喀斯特地形也会提供污染物直接进入地下水的机会。水井:水井可为污染物提供直接进入地下水的途径。废弃的水井,井壁护层设计不良,或者水井邻近露天收场或储粪池,都可造成粪便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机会。

储粪设施的类型

为什么要储存粪便

能够储存粪便,就可减少或排除每天收集、清除和施用粪便的需要。以前,当猪场规模还比技小的时候,清运粪便或极短时间地储存粪便并颁项清运,是常见而有效的措施。

然而,随着猪场规模的增大,也随着粪便管理系统从固体/半固体系统转变为液态系统,对粪便进行储存的民要就越来越明显了。

储存粪便的主要原因是让生产者能在天气条件和田地耕作阶段都合适的时候才去施肥。在接近或正处在作物生长季节的时候去施用粪肥,粪便中的养分才会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作物的类型和粪肥的施用方法,对于储粪设施的设计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典型的浆性粪便储存设施

用于储存浆性粪便的设施有许多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在猪舍地板下面设置一个或浅或深的坑,粪便就直接通过猪舍的条板地面落人坑内。这样的坑通话是部分或完全在地下,因而其建造必须能挂在坑内出空后经受住来自外侧上层的压力和水压。

非位于生产猪舍下方的浆性储粪设施可以是以工业方式预制的,也可以是土质的。预制的倩粪罐可用混凝土建造,也可是涂层金属板的(内衬玻璃涂层的钢板)。这样的储粪罐可以在地面以上,也可部分或全部在地面以下。粪便通常可经刮除或冲洗出猪舍并靠重力作用流入储粪,也可用泵将其从集粪坑中泵人储粪罐。对于浆性粪便必须进行充分的搅动,以便使其中的固体物悬浮起来,从而有利于将池内粪浆完全清除。若要控制臭气,对这种预制的 储粪罐可以很低廉的成本将其覆盖起来。

浆性粪便也可储存于土质的池内。由于采用土质的储粪池可以很低的成本达到一定的储存量,所以在冲洗用水量或畜牧场径流量很大而导致粪便和废水量很大,就常常采用土质储粪池。要建造土质储粪池,事先要进行仔细的规划和调查,以便确保能够采用适当的土壤材料建造储粪池的密封层并确保密封层建造正确。土质储粪池所带空间比较大,因为需要建造护道并且需要前后有一定的斜度,这些都应该在结构上具有一体性并且能便于保养。土储粪池的保养要求比较高,因为需禁对护道区植被行保养和修剪,以防孳生杂草、树木和灌木。采用土质储粪池,同样也必须对储存的粪便进行搅动,设计方案中考虑搅动机和系的好放自位。有些土质储粪池是部分或全部内衬以水泥的,并且建造有坡道以便使装运设备自够进入储粪池。如果需要控制臭气,那么土质储粪池是较难加以覆盖的。

以粪浆形式储存粪便的优点包括:储存的粪便量可以比较少(与厌气发酵他相比,固体物含量较高),既适应于地面以下的储粪池也适应于地面以上的储粪罐,可在储存设施上加盖以控制臭气,粪便中养分的保留率比较高,可以采取液压的方式收集和运输。缺点包括:臭气比较严重(除非给储粪池加盖),在密闭区域容易积聚起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需要多次往返装载以物情粪池出空,粪浆施加入田地若非注人或施加后若未覆土则会激发臭气并因径流作用而污染水体。典型的液态粪便储存设施

液态粪便储存设施(厌气发酵池,lagoon)一般用在希望对粪便进行一定的处理以便于操作或法中臭气的场合。厌气发酵池被设计成具有永久性的“处理空间”,以利于能分解和稳定粪便有机物的细菌在其中生长。厌气发酵池是土质的,但大于粪浆储粪池,因为需要留出进行处理的空间。由于细菌活动是厌气发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所以庆气发酵地的设计既要根据粪便和废水的基,还要根据温度和气候条件。厌气发酵他一般在气候温暖的条件下能够有比较好的性能,因为温度高则细菌活动比较活跃。由于厌气发酵池是土质的,所以要查清建造地点的土壤、岩石、基岩以及地下水深度。厌气发酵池底部和侧壁上必须建造密封层,以符合法规和建筑业规定的渗透性标难。可能还需要具备稀释水源(通常是水池或湖泊),以保持厌气发酵池的处理空间。加人稀流水可在雨水少因而蒸发作用使处理空间减少到设计水平以下时减轻厌气发酵池中盐类的作用。

用厌气发酵池储存粪便的优点包括:每单位动物分摊的成本比较低,能够储存大量的粪便和人或径流水,可对粪便进行处理以减少臭气,可用常规泵和灌溉设备来启运和施用粪便。厌气发酵池的缺点是:扶乏适当的土壤材料用以进行建造,如果存在垫料物质或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就需要进行固体物分离和淤泥清除,外形不美观以及/或者公众对其接受程度较低,氮的损失量较大,会散发出温室气体. 选用哪种类型的储粪设施

储粪设施是整个粪便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整个系统的设计要考虑猪场本身,粪便产量和可供施肥的作物田地量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生产者的目标。为某一特定的猪场选用储粪设施的类型,取决于许多因素和考虑。现将一些主、要因素和考虎列举如下:

1、粪便的形态或质地:粪便通常是以固体(>15%干物质)、粪浆(5~ 10%于物质)或液态(< 5%于物质=的形态进行储存和接受处理的。接受处理的粪便的形态或质地可连响储粪设施的选用。

2、粪肥在田间的施用方法和设备:如果对粪肥进行装运,那么以固体或粪浆比液态更为理想。如果以灌溉法施用粪肥,那么固体含量较低的形态可能比较适合于泵和咳喘设备等的应用。三其类不同形态粪肥在田间的施用,对于劳力和设备的对要是明显地各不相同的。每一种情况都势要用不同的储粪设施。

3、养分的保存:固体和粪浆系统一般都能比液体系统保存更多的养分。细菌在液体系统中生长得比较茂托,因而粪肥可受到稳定化和处理,但是挥发作用使氛的报失大于固体或粪装系统。如果对养分保存率的要求出政局(可施用的田地比较充足,作物的价值比较高),那么就要选用养分保存率较高的粪便管理系统。相反,如果可施用粪肥的田地比较有限或者作物的价值比技低,那么对时间砖力股备的考虑应优先于对养分保存率的考虑。表2显承了以不同系统处理和储存粪便时氛的保存和损失的典型数据。

表2 不同的粪便处理和储存系统对对损失率和保留率的影响

系统

每天刮除和清运 粪便堆积 猪舍地板下粪坑 地面以上储粪池 土质储粪池 厌气发酵池

氮损失率(%)20~35 20~40 15~30 10~30 20~40 70~85

氮保留率(%)65~80 60~80 70~85 70~90 60~80 15~30

4、需要进行处理:如果需要进行臭气控制或固体物降解,那么为进行处理和储存则可选用厌气发酵地。

5、空间限制:如果粪便储存地点的空间比较有限,那么就可选用储粪罐,因为储粪罐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储粪设施的成本和经济 在选用某种储粪设施时,应该考虑不同类型储粪设施的成本。然而,成本应该和整个粪便管理系统的经济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完整的经济分析结果也许并不支持将最低成本的储粪设施作为最佳选择。因此,储粪设施的成本只是整个粪便管理系统经济分析中众多投入项目中的一种。

储粪设施的成本与所用材料(水泥,钢材)、需拥运的土方量、劳力成本、所需的泵和搅动机以及多种其它因素有关。与这些因素有关的成本在不同地区可有很大的差别,并可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没有当地的有关上述各项因素的成本数据,就不可能准确估算出某一类型储粪设施的实际成本。表3显承了储粪设施每单位容积的成本和不同设施之间的比较成本。某地的实际成本可能与表中所示的数据有很大差异。然而,不同类型设施之间的相对成本即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都可能是比技恒定和准确的。

表3不同类类型储粪设施的成本比较

设施类型

自然内衬土质储粪池

就地取材粘土内衬的土质储粪池 外来粘土内衬的土质储粪池(随运输距离的不同而异)塑料内衬的土质储粪池 水泥内衬的土质储粪池 地面以上预制水泥储粪罐 现场制作地面以上水泥储粪罐 地面以上玻璃内衬钢板储烘罐

近似成本(美元/立方米)9 18 22 20 22 36 41 50

相对成本 1.0 2.0 2.4 2.2 2.4 4.0 4.6 5.6 储粪设施大小的考虑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储粪设施所需的容积。这些因素包括企业类型、猪的头数和猪种、气候特点(降雨量和蒸发量)、储存设施的类型(厌气发酵池)、所需的储存期以及冲洗用水量。

有些容积分量会影响储粪设施的总容积的大小。这些容积分量是:

(1)粪便;(2)垫料物质;

(3)冲洗用水:冲洗用水可包括用于冲洗粪任的新鲜水,用于降温的喷淋水和喷雾水,废弃的使用水,以及用于冲洗房舍和设备的水;

(4)因降雨而成的露天牧场径流水;

(5)储粪设施内淤积的淤泥或固体物;

(6)厌气发酵他的处理空间;

(7)降落于改口情粪设施表面的雨水;

(8)敞口储粪设施表面的蒸发;

(9)25年,24小时风暴。

冲洗用水和其它废水

冲洗养猪生产设施所用的水是影响储粪设施容积的因素之一。例如,用于冲洗的新鲜水以及用于冲洗猪场中房舍的水(表4)。某一活动或某一操作中的用水量对于某一猪场和某一管理方案来说是特定的,所以应该根据每次应用的情况来具体确定。

表4 猪场生产区域的典型用水量

生产区域 配种/妊娠区 分娩区 保育区 生长-肥育区

典型用水量 每头每天0.4升 每头每天3.8升 每头每天0.2升 每头每天0.4升

淤泥积聚

在同一单元内将处理和储存合为一体的储粪设施(厌气发酵他)中通常会有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淤积于其底部。如果厌气发酵池在泵出粪便时不加搅动,那么沉积下的淤泥最终会占去相当的容积从而危害发酵池的性能。因此,在厌气发酵池的设计中应该考虑淤泥的积累问题。淤泥积聚的量与粪便中固体物的量和/或发酵池中央垫料的量有关。处理空间

有些储粪设施,比如厌气发酵池,具有储存和处理粪便的双重功能。这一处理特性需要在设计中考虑给以永久性的处理空间。这一永久处理空间赋予了稀释粪便的余地,并赋予了建立细菌群体的能力,从而能有效地分解粪便中的固体物。对于厌气发酵地来说,处理空间大小,应根据温度和动物产生的挥发性固体物来确定。挥发性固体物是总固体物中能被发酵地细菌分解的那一部分固体物。温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细菌活动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比较活跃。(下期再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