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实用21篇)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实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25 11:24:03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实用21篇)
时间:2024-02-25 11:24:03     小编:文轩

总结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写一篇完美总结之前,先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构建写作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2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及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爱乡的自豪感。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

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及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件,学生调查记录。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谁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翟志刚)对,他叫翟志刚,我们的航天英雄,他的家乡就在我们黑龙江,黑龙江是我们共同的家乡。(板书:家乡)。

二、家乡的美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家乡,你是否留意过家乡的美景。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去转一转,去欣赏一下家乡的美景。(板书:的美景)。

2、出示课件(家乡的风景图片)。

3、看到家乡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要说的?

4、学生谈感受。

二、家乡的人。

如此美丽的城市,如此美丽的家乡,离不开从古至今、各行各业家乡人的共同努力。黑龙江人杰地灵,是许多名人的故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领略他们的风采。(板书:家乡的人)。

1、名人推荐活动。

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的名人资料,以小组为单们,推荐最值得我骄傲的黑龙江人。

2、小组合作。

3、小组汇报。

4、美丽的松花江水孕育了无数的黑龙江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同样是我们家乡人的骄傲。

5、出示课件(平凡的人)。

三、争做合格的家乡人。

2、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结:听到你们的话语,老师感到很欣慰,因为你们是家乡希望的曙光,家乡的光荣榜将来一定会写下你们光辉的一页。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理想写在作业本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畅谈我们的理想。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二

2、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平时的工作情况;调查身边的劳动者,并作出调查报告;寻找身边劳动者的事迹、故事等。

2课时。

一、看看他们怎样工作。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2、调查采访。

调查学生周围的其他劳动者。让学生课前自由的组成小组,并确立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问题,甚至是录像等),再确定调查对象时,最好选择学校内的校医、食堂工人、商店工作人员、或是学校附近的工厂、商店、餐馆、邮局、医院等。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

(注:只有让孩子们融入到社会之中,去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面对面地接触,去亲眼看到他们的劳动的辛苦,去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到他们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快乐,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尊重他们。)。

二、寻找身边的劳动者。

1、寻找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以画画,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小故事。分组讨论后,在班级交流。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人默默无闻为我们作出了贡献,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三

本课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进科技的殿堂》中的第一个主题《世界科技的今天》。

1、该教材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话题是充满兴趣和好奇的。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能力,这也是对孩子提出的一个考验,让孩子在动手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这也是一个自主学习体验的过程。资料的搜集与处理来说,需要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才能达到课堂效果的促进作用。

2、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乐于了解,掌握科学技术主动性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对现代科技成果知之甚少,而对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缺少一定的认识,这也是这堂课难以驾驭的一个方面。

3、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在学习中敢于大胆想象,敢于发表自己创意的表达能力。

1、通过学习能进一步的提升对资料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及处理的能力。

2、通过学习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科学技术的欲望。

观察法、谈话引导、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聆听感悟。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与科技密不可分。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五彩斑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的殿堂,去了解世界科技的今天(板书)。

二、新授。

1、有请我们的今天的特邀嘉宾(科技博士——猴博士)课件出示,猴博士讲科技。穿插进行一个小活动——现代科技大竞猜,利用这项活动让学生对现代高新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师:同学们对现代科技技术的了解还真不少呀!那么赶快带上你们课前查找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召开一个小小的现代科技交流会吧。(很荣幸老师将成为这次交流会的主持人,请大家给我点掌声一下。)。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问题你还听说过哪些机器人呢?用简短的语言和洪亮的声音向大家介绍。看看哪一组将是我们这次现代科技交流最棒交流组。

(2)老师根据学生的资料交流,适时展示自己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和了解机器人的欲望。

小结:我们从机器人的这一小小科技领域应经感触到科技的飞速发展,感触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飞向太空,探索宇宙是我们人类一直的目标,此时能否把你搜集到的有关航空航天方面的科技成果与大家分享一下。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的进行自己资料的展示与补充(课件适时播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结:我们从一个个重要的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历史节点,感触到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为国家的安全,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他让我们的通信更畅、信息更准。

3、学生适时进行有关纳米技术、克隆技术、基因技术成果方面的资料交流,老师适当进行补充。

4、不知大家还搜集到了那些现代科技成果,把你的现代科技成果交流表与大家分享。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你搜集到的这项成果,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同学们也可进行补充,看看谁是我们交流会上的小博士。(补充:其实现代科技成果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进行交流。)。

小结:同学们,我们高兴我们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自豪我们生活在这个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的时期。适时板书)。

三、扩展延伸。

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国家科技的振兴需要你们的参与,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心中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科技梦,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畅谈一下我们自己的科技梦!同学们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好吗?开始。

小结:大家科技梦都非常好,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关注科技,学习科技,大胆实践,大家的科技梦都会成真!(适时板书)。

四、升华结束。

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一颗学科学、爱科学的科技之心,(适时板书)为了我们的科技梦,不断努力。将来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的发展添砖加瓦,相信世界的科技,中国的科技发展明天会更好。

世界科技的今天。

智能机器人技术。

不断创新。

学科学。

航空航天技术。

纳米技术。

基因技术。

层出不穷。

爱科学。

克隆技术。

……。

将今天学到科技知识与朋友家人分享,完成一份科技小报。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要求: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向往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二、教学重点: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教学难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人民必胜。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反映战争的图片和事例。

2、学生课前查阅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收集二战中法西斯野蛮残暴的行径及战争中英雄的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20世纪初,共同来回顾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历史。

2、教师播放或讲述两次世界大战的有关情况。

同学们,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真实情况,这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呢,下面我们分组来探究。

出示思考题: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实质的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殖民地矛盾而引发的,直接原因是19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2)两次世界大战涉及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3)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3、学生根据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组探究,教师适度进行指导。

4、全班交流探究的结果。

(2)在学生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讲一讲,说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重要的战役和历史事件。

(3)根据交流情况将两次世界大战情况制成结果对比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有38个国家、15亿人被卷入了战争。战争中死亡人数达1000多万,受伤人数达多万,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共达3400亿美元。

5、小结: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忘记住历史,不能让历史的的悲剧重演。

板书设计:

战争。

使许多人。

家破人亡。

使生态环境恶化。

使健全的人肢残臂断。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五

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等。

学生活动设计。

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六

[德育目标]:知道自己家庭成员,认识自己的长辈。

[智育目标]: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素质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长辈的激情,知道长辈养育自己很辛苦,为家庭做出很大贡献,应该敬爱他们。

[教学重点]:学生在体会父母、长辈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难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关图片、学生自带全家福课件。

“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认一认自己的长辈”、“我为家庭添欢乐”

老师:对,大家都知道家人是那么的爱我们,可我们了解我们的家人吗?

一、了解家人(板书)。

(一)家庭成员的组成(板书)。

老师:今天,我们请几位同学上来,拿着自己的“全家福”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我们看谁说的好。

(二)幸福的家庭是怎么来得(板书)。

老师:我们的家人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们有了可爱、听话的你们,他们才感到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二、家人因我而快乐(板书)。

(拿出图片“给妈妈扇扇子”、“给奶奶献花”、“让奶奶吃蛋糕”让学生看,或听一个音频“爷爷为我打月饼”。)。

老师:在这几个图片中,我们看到这些同学的家人是那么的开心,为什么啊?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老师:那我们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情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三、我为家人添欢乐(板书)。

(二)设置情景进行游戏。

1.题目。

(1)妈妈下班回来,我们该怎么做?(板书)。

(2)妈妈病了,我们该怎么做?(板书)。

(3)妈妈正在洗衣服,我们该怎么做?(板书)。

老师:下面我们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自选一个情景进行模拟表演。)。

2.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继而进行模拟表演。)。

老师:我们现在进行讨论,说一说谁做的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到了我们的家庭成员有哪些,我们幸福的家庭是怎么来得,我们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长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为家庭添欢乐。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让学生通过走访爷爷奶奶,来了解长辈是怎样养育下一代的等形式,使学生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结构,认识自己的长辈,知道长辈养育后代的辛苦,为家庭做出很大的贡献,应该敬爱他们;让学生欣赏一些家人和孩子在一起欢乐的图片,进而进行讨论“家人因何而欢乐”的形式,学生懂得了自己也能给家人添欢乐;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以表演的形式来表达,使他们懂得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的长辈,为家庭增添欢乐。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对于古代文明留给现代社会的标志性遗迹或遗物,是有所了解,或耳熟能详,如一提到埃及,关于金字塔及木乃伊等,都能说上一些,但是除个别学生有兴趣外,多数学生对古代文明中的智慧和神奇深入了解不多。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都喜欢探究神秘的内容,六年级学生也有探究的条件,如相关书籍及网络上都能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学生也有一定的整理的能力。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是: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古代文明在许多方面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注意在学习内容上忌求多求全,蜻蜓点水,所得有限,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深入了解,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教师牢牢把握住兴趣这根线索。通过诸如“金字塔在什么神奇的地方,还有哪些谜团至今人类还未解开”等问题,调动和指导好学生的探究学习。

品德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历史知识的习得,还要建构这些知识的品德意义。本课教学紧紧抓住“伟大”这个题眼,以“神奇”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古代文明遗迹及遗物神奇之处,体会文明也就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轨迹,即使到现代社会仍然充满意义,我们在欣赏这些文明,也在学习这些文明,心中充满崇敬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钦佩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能力目标:掌握从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

知识目标: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

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教师准备:搜集古埃及及希腊文明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资料搜集与整理。

学生准备:利用图书及网络对古埃及等文明古国、以及希腊文明感兴趣的问题作专项搜集及介绍。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4-p76p79-p81内容,话题为“文明古国的瑕想”“爱琴海上的回声”。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77-p78页内容,话题为“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1、课件展示尼罗河风光。导游阿卜杜拉带领大家沿着尼罗河走进古埃及。

2、师:古埃及人为什么赞美尼罗河?

3、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

(1)埃及的农业和数学。

(2)埃及的建筑艺术。

师:现代人提起埃及,首先会想到什么?课件展示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学生介绍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小结:它们是埃及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埃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人们到埃及去旅游就是去领略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文化。

(3)古埃及历法。

师生交流:元旦是依据什么历法确立的新年,这种历法是依据什么制定的?(教师介绍:现行历法是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依据的,早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已出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面,分析:太阳历是怎样产生的,对世界有哪些影响?

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依据农历确立的。引导学生归纳:全世界通用的是公历,中国仍然同时使用农历,其他国家也曾经制定并使用了不同的历法。

(4)古埃及象形文字。

课件展示图片,师:猜一猜它是什么。

师:这种象图画的东西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埃及现行文字。这种文字已被成功破译,是我们对古埃及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

(5)木乃伊。

课件展示木乃伊图片。学生介绍木乃伊的情况。

师: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医学技术,也反映了古人长生不老的宗教信仰。

4、师:埃及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同样古老文明的国家,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吧!(完成p、76页表格)。

5、小结:(开罗街景,配音朗诵):站在尼罗河边,我们浮想联翩,就象是坐上了穿越埃及几千年文明的时空飞船,感受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当你走在开罗的大街上,面对遍布街头的广告牌、商店和超级市场,你又会感道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这就是开罗,这就是埃及,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这里融合。古老的埃及正走向繁荣和兴盛。

1、发现爱情海的声音。

(2)(多媒体展示爱琴海图片)师:在四千年前的欧洲南部,新的文明中心在希腊爱琴海地区产生了。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没有希腊,无法想象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留着希腊文明的痕迹,以至有“言必称希腊”的说法。今天就由同学们带我去领略一下爱琴海的风情和古希腊文明。

2、倾听爱情海的声音:学生分组活动,探究古希腊文明。

第一组:伊索寓言和神话传说。

第二组:追求科学的声音。

第三组:坚持真理的声音。

第四组:公民的声音。

第五组:运动员的声音。

(1)组内交流:组内同学将平时和课前收集整理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所见所闻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面向全班,将本组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3、师::你认为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小结:蔚蓝的爱琴海边涛声依旧,希腊的一山一水都闪烁着人类的光辉。今日的西方世界无处不遗留着希腊文明的痕迹。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之源。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文明古国的瑕想——古埃及(金字塔、木乃伊、历法、文字)。

爱琴海上的回声——希腊文明(追求科学、坚持真理、自由民主、追求和平)。

1、课件展示:空中花园想象图。让我们一同走进古巴比伦。

2、小组交流分析收集的资料,如古巴比伦的农业、文字、历法、汉谟拉比法典、社会生活状况和建筑艺术。

3、全班交流。

(1)大河可以提供人类生存引用的淡水。

(2)人类早期改造自然能力较弱,往往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生存。

(3)大河流域的水、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好,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利于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3、小结:母亲河用他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他的勤劳和智慧培育了远古文明。人民对他的赞美是我无法形容的,还是来听一听《长江之歌》,感受一下吧。

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尼罗河——古埃及。

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

印度河——古印度。

长江、黄河——中国。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以音乐为内容,用东西方相对比的方法,初步了解人类主要文明成果。

2、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的兴趣和能力,开阔学生了解世界的视野。

3、教育学生热爱人类文明成果。

教学的重点:

以音乐、舞蹈为内容,用东西方相对比的方法,初步了解人类主要文明成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的兴趣和能力,开阔学生了解世界的视野。

一、揭示活动主题。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东西方的绘画、建筑、雕塑艺术,这节课我们走进东西方的音乐殿堂,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板书:东西方的音乐)。

二、欣赏名曲,感受魅力。

师: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可以分为传统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等。(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说。

师:现在我就来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说,可以师生互相补充。

师:当你面对命运的考验时,听到这首曲子会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向贝多芬学习,勇于面对困难,笑对人生。

学生讲故事。

生:说说表现的内容。

师:这部作品在向我们诉说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传奇。

师:除了这首名曲外,你们知道中国的十大古典名曲吗?

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学生汇报《高山流水》时,师适时点拨: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知音。

师:我们共同欣赏其中的一首名曲――《春江花月夜》,并请两位同学朗诵张若虚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出示课件)。

三、了解乐器与乐队,现场演奏。

师:你们都学过什么乐器?这种乐器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回答。

师:请两名同学用长笛为我们演奏古典名曲《渔舟唱晚》。

生:点评两名同学的表演。

师:现场采访两名同学:你们每天练多长时间?遇到困难怎么克服的?师小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对艺术执着的精神。

师:刚才的这首曲子你们在哪儿听过?

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片头曲。

师:好的音乐可能每天伴随着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我们身边好的音乐作品。

师:你们知道交响乐队中都有哪些乐器吗?

生:介绍交响乐队的组成。

师:欣赏交响乐《春节序曲》,在观看时找到四个组成部分。

师:从这部明快而热烈的交响乐中,你们都感受到春节来到时,人们怎样的心情?

四:畅谈流行音乐。

师:你们都喜欢什么音乐?喜欢谁的歌?

生:畅所欲言。

生:现场演唱。

师:他是你的偶像吗?为什么?

师小结:追星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学习明星身上积极向上的一面,学习他们为艺术而付出汗水、泪水的执着的精神,但不要盲目追星。

五:课堂小结。

生:自由回答。

师板书:音符。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欣赏更多的东西方音乐,让优美的音乐陪伴我们每一天。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九

1、知道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并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2、了解克服困难的途径,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法。

3、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做生活中的勇士。

懂得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了解克服困难的途径,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做生活中的勇士。

多媒体课件、视频、白纸、白板笔。

视频导入触动心灵。

师:同学们,你们是勇敢的孩子吗?

生:是。

师:在课堂上,你的勇敢应表现在哪?

生:积极发言、声音洪亮、认真听讲……。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谭佳文生活的很困难……。

师:你认为谭佳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想对谭佳文说点什么?

生:我要向她学习勇敢乐观地面对困难……。

师:(小结)你们说得真好!我相信小佳文听了你们的话会更加有勇气,努力并快乐地生活着。也正是因为小佳文这一张至真、至善、至纯、至美的笑脸感动了许多人,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与小佳文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能够住在温暖的大房子里贪婪地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爱;能够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轻松地学习着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困难、挫折、痛苦、失望与我们不期而遇时,我们该怎样面对呢?我们能否像小佳文一样勇敢、坚强,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如何做生活中的勇士。

【板书课题:做生活中的勇士】。

二、创设情境点题明理。

1、游戏激趣。

生:(自己思考)指名到前面集体演示。

师:(边旋转自己的画边带领同学们一起做一遍)把手中的画旋转180度哭脸就会变成笑脸。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会有好的结果。

2、引情入境。

师:总结得恰到好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那应该怎样思考呢?

生:向好的方面想、积极乐观、应勇敢面对……。

师:(小结)我们应该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如果我们消极地面对困难,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失去希望。

来自 cooCO.nET.cn

【板书:乐观——充满希望消极——失去希望】。

生:(指名回答)……。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学会了乐观地面对问题,而且针对一个困难或问题可以寻求多种的解决方式,这更是难得的。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相信生活也会善待你们。如果你还有难事、烦心事没有解决或有战胜困难的经验,请大家在课余时间与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成为你们之间的秘密吧。

三、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到现在为止,老师忍不住想问问你们:还害怕困难吗?

生:(齐)不怕。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学会了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生:想。

师:现在,我们就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你的心里话。

生:(指名说)……。

师:你们真是博学多才,既有名人名言又有自己感悟的道理,相信未来的路你们会走得更精彩。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小勇士,你知道关于他们战胜困难的小故事吗?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关于“司马光警枕读书”的故事……。

生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生:我给大家讲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司马光确实是个勇敢的孩子。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身边的小勇士的故事?

生: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汶川地震时“自救、救人”的少年的故事……。

师:故事中的同学真的很让我们佩服。其实,汶川地震时不仅有英勇救人的少年,也有为了救学生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老师,还有无数的自愿者奔赴灾区,为了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付出了辛苦,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勇士。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认识一群特殊的人,欣赏他们是如何描绘自己的传奇人生的。

【播放视频:残疾人励志短片】。

解说:

有这样一群人。

命运的捉弄。

使他们丧失了部分肢体的功能。

有这样一群人。

身体的不完整。

让他们错过了许多人生的精彩。

但是。

生理上的缺陷并不能阻止心理的远行。

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减少一分。

张海迪说过。

越是残疾越要美丽。

当身体的不健全让他们不能和常人一样舞出美丽身影的时候。

因为心怀着对生活最深切的热爱。

他们在逆境中。

用自尊的人格和坚强的心灵写下更为灿烂的一笔。

即使失去了太多。

但是。

要还拥有自尊的生命。

就仍然可以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做生活中的勇士》这节课师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而遇到困难时应如何对待,并培养学生敢想敢为,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真正成为生活的勇士。

本节课我注意分析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新闻热点激情,让同学们感受到幸福并不一定是高品质的生活,有时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也是令人羡慕的幸福;游戏激趣,让同学们在画和旋转的过程中明白换个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当然学会换角度思考才是聪明人的作为;情境明理,让同学们承上游戏环节起下点题明理,【即: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反之,则会失去希望。】再通过书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交流思想,深切地感悟到原来遇到困难并不可怕,会有许多的方法克服困难,从而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的喜悦;成语、故事接龙,让同学们分享成长的心声和快乐,炫耀勇士的风采;视频融情,让同学们看到肢体不健全的这样一群人仍然能如此坚强的生活,更加激励他们爱生活的情感,更有信心坚定地走好未来的路。

课堂中,这些环节紧紧相扣,一路牵引着学生们由无知到朦胧再到明理最后升华情感,使这些笼罩在幸福中的孩子们心底萌生出努力学习,努力生活,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的远大志向。由此,作为教师的我倍感欣慰,我也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无愧“园丁”的美誉。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有失误的地方,因为我的语速有点快,可能会顾忌不到每个学生的反应,使个别学生理解不透。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语速放慢,照顾到每个学生。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

《伸出爱的手》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二个主题,整个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第一课时《走进残疾人》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了解他们对待生活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盟生关爱残疾人、关爱有困难的人的想法,并能走近、尊重、关爱残疾人,把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爱心。本节以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活动中感悟为教育方针,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发现、总结,以达到学生主动发展的宗旨。

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容易体会到由于残疾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因此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一系列模拟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心,关爱残疾人,关爱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两位教师进行了以“走进----尊重----关爱”残疾人为主线,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品的来源与生活,知道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精神。主观上希望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和更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目标锁定在“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这三个环节上。通过引导学生角色体验,亲历残疾人,让学生首先了解残疾人,进而去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方便,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身残志坚的品质和精神力量。从初步了解,进一步了解,再到深刻的了解后拓展生成新的主题——除此之外,谈谈自己熟悉的残疾人或所遇到的残疾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帮助的弱势群体还有很多,由此引发学生关爱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而后为这种关爱要怎样做出行动。整节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感受残疾人不容易、不方便,但是,他们也有生存的尊严和权利,进而让学生自觉地去关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残疾人也需要人们的关心和帮助。

2、懂得做人应该有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怎样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残疾人的生活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与态度:

1、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愿意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尊重他们的劳动和生活。

行为与习惯:

1、做人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关心爱护残疾人。

2、不讥笑捉弄残疾人,努力做到尊重并尽力帮助残疾人。

重点: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并由此产生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友爱。难点:增强学生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教师在设计《走近残疾人》一课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实效,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地体验到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残疾人为达到目的较常人更多的付出,也增进儿童了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这种情境教学法,注重让学生在走近残疾人生活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

生动的情景模拟、亲身的体验,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从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情感产生共鸣,心灵受到震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两位教师充分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体验肢残者:让学生一手背后、单手穿上衣服、扣好扣子等活动目的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模拟体验后,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起初,学生们有可能感到活动有趣,发笑不止,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们就会感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残疾人生活得不容易;这时过渡到“尊重残疾人”这部分内容,进一步感受他们的同龄残疾人生活、学习过程的艰辛,引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

三、整体感悟,产生同情。

为了使本课的教学掀起了高潮,实现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和文本所要表达情感的共振。两位教师都精心选择的几位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代表,通过多媒体播放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残疾人的认识、体验逐步深刻,学生感受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接着展示残疾人优秀的运动员介绍,随后,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观看有关残疾人(张海迪、何军权、北川的折翅芭蕾女孩李月等的资料)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通过“走近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生活”等环节的活动,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勇当生活强者的顽强意志。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触动,从而加深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图片使学生了解残疾人,感悟出残疾人在生活上的不容易,利用视频制造情境,这些是平时生活中孩子们看不到的,使他们了解到残疾人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孩子们萌发对残疾人的同情心。

四、感悟提高,拓展升华。

是的,他们的不幸让我们同情,他们的坚强更是让我们敬佩!多么不容易啊,正因为这样,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尊重,需要我们的关爱。怎样帮助他们?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这样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与引发。课件《千手观音》录像的播放,在自主探究中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教材现有资源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和困难,进一步明确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残疾人。体现了自主探究学习、自我教育的理念。也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使他们从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对这些残疾人,党和政府又会怎样关爱他们呢?王春宇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有关残疾人的专用的公共设施,国家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说说助残知识,并体会社会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

杨丽莉教师课件播放《让世界充满爱》命运对他们是残酷的,可是身残志坚的他们却能用一个健康、完整的心灵去拥抱这个色彩斑澜的世界,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投去我们的支持、鼓励吧!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将这世界变成爱的乐园,让我们在爱的呼唤中行动起来,奉献我们的爱,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乐,让世界更加灿烂美好。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爱心活动,尽你我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利用音效的作用,以一曲动人的旋律做衬托,改变了以往的一问一答式的课堂小结和拓展延伸,而变为教师的祝福和希望。升华本课的主题,体现了品德课的人文性。

同学们,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将这世界变成爱的乐园,让我们在爱的呼唤中我们行动起来,奉献我们的爱,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乐,让世界更加灿烂美好。

我相信这样的教学,两位教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类型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不仅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耳朵认真倾听,用身体亲身经历,而且至始至终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这种现实儿童与文本儿童的对话,健全儿童与残疾儿童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促进儿童对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与提升,帮助儿童形成认识、激发情感,使儿童了获得新的发展,体现了本课程发展观。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还能教会学生做人。这就是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这样就达到学生了解、理解、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教学目标。总之,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生活中的例子,设计生活化的活动。以生活为起点。活动设计从儿童生活出发因而体会更深刻、更真实。这些都使课堂充满了亲和力,形成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落实了预设的实效点。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一

1、通过对战争所造成的无数灾难的了解,使学生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甚至丢掉性命。从而使学生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并对生活在战争环境中的儿童产生深切的同情。

2、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生活来之不易,需要珍惜,需要捍卫,要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

3、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六界,使学生知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捍卫,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用实际行动热爱人民子弟兵。

有关电教设备;有关图片;有关故事;有关资料。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战争——人类最大的灾难。

1、将学生在课前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战争的录象片段。

3、讨论;战争有哪些危害?

4、讨论图片——:看:被枪弹击碎玻璃后的眼睛!(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图片使我们想到了什么?齐读图片配文)。

5、阅读:《爸爸、妈妈再也回不来了》。

说一说文章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6、读:p76“小资料”说一说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有多少。

7、朗读:〈请把我埋得浅一些〉。用一句话说说感想。

8、展示“一战”“二战”“二战”以后的资料,教师概括介绍。

9、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战争的小故事。

二.和平——人类永久的期盼。

1、播放一首反映战争的歌曲。

2、展示毕加索的〈和平鸽〉。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向导了什么?

3、教师讲〈和平鸽〉的由来。

4、阅读:国际儿童节的来历。你打算今后怎样过儿童节?

5、朗读:〈儿童和平条约〉。用小节目表演。

三、课后活动。

准备“和平颂”歌舞联谊会。

第二课时。

一、举行〈和平颂〉歌舞联谊会。

二、中国的钢铁长城。

1、说一说自己看过的有关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题材的电影、电视片。

我看过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题材的电影、电视片。

最深刻的印象是……。

2、展示有关人民子弟兵保卫和平、保卫祖国的资料。

讨论;军人的风采给我们什么启示?

3、播放有关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歌曲。

5、献给人民子弟兵的礼物。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送这样的礼物?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二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图例,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学会用简单的图例画出学校的平面图。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及热爱学习的情感。

要求学生通过询问、看书、上网,了解平面图及图例的'有关知识。

一、情感体验,确定方向。

1.看一看: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2.想一想:其他的各个方向并指一指。

3.做一做: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好,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4.选一选:根据每一小队坐的不同位置,为本组选好队名(东方队、西方队、南方队、北方队)。

5.议一议: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也可以为我们确定方向。

二、创设情境,探究实践。

1.看地图,找位置:这是一张中国地图,看我国的版图像什么?对,她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你们看这是我们的广西。

2.探究、应用方向:理解地图方向“左西右东,上北下南”。找一找最南部的省份和西部的省份。

三、实践运用,绘制平面图。

1.情境设计:蓝猫、淘气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个大花园,要来做客,可是它不认识路,请大家为他们指一指方向。

2.校门为入口点,确定校门实际方位。

3.想一想,做个小小设计师:根据学生的回忆,课件随机显示学校主要设施、景点的画面,说说它所处的位置,并同时让学生设计图例。

4.画一画:个人或合作完成校园平面图。

四、情感沟通,谈收获。

1.今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谈谈你的收获。

2.试试用今天学的方法绘制一张学校周边环境图。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三

《学校里的规则》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课文。在学校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它是社会安定的保证,又是人们日常学习、生活正常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本课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学校的一员,在学校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学校生活都有哪些规则。第二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在学校生活中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第三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本节课只讲授第一、二部分,第三部分作为下节课的重点进行讲授。

这一课属于第一单元《做守规则的人》,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生活空间,同时学校也提供了儿童道德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所需要的同伴关系和学校生活环境,所以教学的重点在于学校生活。

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等等。”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贯穿始终,以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环境,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的美好,了解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这些内容要求随着儿童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而呈现出一种同心圆放大的趋势。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做到“小、近、实”,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考虑到儿童的差异性,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学校生活,指儿童所处的学校、班级等。根据儿童和教材的结合点,有所侧重,有所针对,有所舍弃,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2、通过幻灯图片演示,懂得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则。

3、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知道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2、明白学校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为了突出重点,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通过课前调查,课中交流,学生了解到学校、班级的学校生活中有许多规则。通过寻找学校生活中有没有缺少规则、规则不完善、有了规则同学们不遵守的方面,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制定详细的规则,切实指导学生的行动,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突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体验————探究这一新理念,以学生活动体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规则的调查,探究人们制定规则的原因,知道规则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立足于求真、求实。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讨论、交流、合作制定规则等多样的教学方式,为目标服务,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少一些说教,多一些体验,注重探究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达成预设目标,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课前调查————课中体验————课后延伸”的学习方法,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有实际的感受、真实的领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幻灯片演示————“丢手绢”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联系自己平时的游戏方法,说一说规则是什么。

提问:没有规则游戏能进行吗?

小结:看来规则真的挺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就会发现学校里有很多规则。各种规则与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让我们在学校了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揭示本课课题:学校里的规则。

(二)、学校里的规则。

1、观察、汇总。

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回忆或者观察: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幻灯片演示,通过图片的观察与整理,了解学校都有哪些规则。

2、调查、分析。

指导学生了解学校里还有哪些规则。(出示幻灯片)帮助学生知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

3、探究和思考:

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呢?不妨设计如下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

1、我们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为什么?这样的环境靠什么来营造呢?

4、除此之外,你还感受到了规则的哪些作用?

6、如果学校里没有规则会有什么后果?你喜欢这种后果吗?为什么?

通过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从心里真正接纳规则,而不觉得规则是一种束缚。

4、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学生明确新时期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5、结束语:

播放《祝你平安》,总结:学校处处有规则,只有自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像小树一样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我们才会生活得健康快乐。平安是福,祝同学们一生平安。

6、实践:

制定我们的班规(课下探讨、酝酿,下节课汇总整理)。

这节课努力将儿童的真实生活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重组,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学校里的规则》是人教课标实验版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守规则的人》中的内容。我围绕本课的内容,根据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了六个活动环节,整个过程以活动为素材,注重了活动的目的性、灵活性、自主性、实效性、升华性和延伸性,同时在活动的教程中注重了课堂评价,激发了儿童的发展及激活了课堂。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三个“关注”、两个“体现”。即一关注儿童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二关注儿童的参与和实践;三关注课堂的动态。两个“体现”即一体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二体现课堂活动方式的实效性。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四

1、通过自己对毕业典礼的设计和准备,初步了解组织学校活动的程序,初步具备设计班级、学校活动的能力。

2、亲身体验对小学生涯的回顾,总结和惜别,具备中小学过渡时应有的心理准备。唤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同学胸怀理想、展望未来的豪情。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往届毕业典礼资料。

2、中学毕业典礼资料。

导入。

播放一段以往的毕业典礼录像。

教学互动一。

请同学针对录像提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学互动二。

组织同学评价所看到的录像中包含了哪些道理。

教学互动三。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上提供的三个小学毕业典礼的场景。

教学互动四。

1、请同学自己谈谈喜欢这样的毕业典礼形式吗?还有没有听说过其他形式的毕业典礼?

2、同学们自己设计毕业典礼,有好的创意吗?

结束过程。

征集下节课上交的毕业典礼的主持人串词和方案。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老师充分阅读并仔细评价学生上交的毕业典礼方案,选择其中比较优秀的2-3个。

2、选出班级模拟毕业典礼的主持人。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根据你们的方案模拟我们的毕业典礼。

教学互动一。

1、分别选择2-3个班级中较好的方案,进行毕业典礼活动的模拟。

2、组织同学分组讨论、比较、修改,整合出比较完善的方案交给学校待选。

教学互动二。

师:毕业在即,同学们是不是对同学之间的友情还很眷恋?是不是对老师、对母校有所很多话要说?大家交流一下。

教学互动三。

组织学生朗读课本上的“历史资料”,并请几位同学说说读后的感受。

结束过程。

在课本的留白处写上自己的毕业赠言。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五

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发展变化、校风校训等。

2、使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3、通过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着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校园新貌。

学生回答,教师贴彩纸。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巡视。

2、小组推选几个代表上台介绍交流的情况,展示新旧照片、过去与现在的师生人数、教学设施等资料,然后贴在彩纸上。

1、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问道,家乡的学校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课前,同学们当了小记者,采访了老师、领导以及自己的爸爸妈妈,现在就请同学们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家乡的学校越变越美丽,是因为全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学们,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为了学校的明天更美好,你有什么样的设想和建议呢?你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呢?下面我们每个同学都来当当“小小设计师”。

(1)小组讨论讨论。

(2)全班交流各组的设想和建议?

(3)采访学校的校长,请他谈谈感受,发表看法。

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六

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身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示诚信的事例,假如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置的。

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

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假如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身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和到自身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学们要珍惜自身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或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找父母谈心,并付诸行动。

3、学会与父母谈心,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准备。

2.准备长方形的空白纸条(3~5张);

3.教师事先调查学生在家里的烦心事并制作好悄悄话信箱。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录像,想不想看?【出示课件】(足球场上十分热闹,唯有一男孩蹲在远处闷闷不乐地看着,一女生过去问他,才知道是他爸爸不让其踢足球。)。

2、提问。看了以上录像,你们认为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

3、同学们自由交流后,相机揭题:与爸爸妈妈有冲突时,可以跟他们谈心,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与父母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板书课题)。

二、开展活动。

活动一:感悟要领。

2、讨论:假如你是滔滔,你会怎样做?

交流后,进行角色扮演:一人当爸爸,一人当滔滔,父子好好地谈谈心(角色可互换)。再汇报交流,请你把老师当爸爸,谈谈你的想法。

3、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对你们有多大的期望吗?出示教科书22页范例:《画笔的故事》(听录音)。

4、师小结:当年奶奶希望爸爸好好学习,这也是爸爸对孩子滔滔的希望,也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希望。

活动二:领悟深化。

1、(出示“悄悄话信箱”)。这里面搜集的是我们同学对爸爸妈妈某些行为的困惑和不理解。

(围绕同学们的困惑与烦恼,大家先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做?例如,父母可能希望子女将来有出息,或迫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强迫子女课外学更多的东西;父母可能由于工作忙而忽视了子女的要求和愿望;父母可能心情不好,把火气发在了子女的身上。)。

2、现场表演:我来当一回爸爸妈妈。让学生来演一演“悄悄话信箱”中出现的一两个情境,通过转换角色,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心。

活动三:明理导行。

2、小组模拟活动:各小组自选(或自定)一个内容,分角色进行摸拟表演活动。

3、选两个小组上台表演。

4、找朋友游戏:例:黑板上出示:“在爸爸妈妈难过的时候,我——”生出示纸条上写着的:“给他们讲笑话。……”

三、活动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活动,知道了平时在家里要多和父母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自己的期望,也要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及时告诉他们,做到心灵相通。

四、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我们的孝心不应仅仅落在嘴上,还应落实在行动上。

1、回家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马上行动起来,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做完后,在“孝敬日记”中写下来。一个月后,我们将进行“孝敬日记”的评比,并且请家长进行考核,在班级里评出孝敬小明星。

2、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和家里的其他成员,了解他们的愿望、烦恼和兴趣爱好。填好表格。

附表:

愿望。

烦恼。

兴趣爱好。

爸爸。

妈妈。

附板书:心与心的沟通。

在爸爸妈妈难过的时候,我————。

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我————。

在爸爸妈妈——的时候,我————。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探究、感悟,已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因此在本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竭力试图将这一理念贯彻始终。课前一周我就布置学生在家观察或向父母了解近段的烦恼,并想想自己有没有帮助他们的办法。活动中,安排学生交流、表演和角色互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真真实实地感悟、探究、体验当父母的感觉,换个角度看自己、看父母,从而理解体谅父母的心,再通过对“悄悄话信箱”中问题的讨论和课后延伸活动,进一步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真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学会做人。体现“回归生活,观注儿童现实生活”的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八

1.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

2.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冰水混合物,透明容器。

一、导入。

1.展示透明容器里面的冰水混合物,说明:水的温度很低,和冰的温度相近。

2.学生观察温暖的室温下透明容器里冰块的变化。

二、学习“北极熊的忧愁”

1.假如你是生活在冰上的北极熊,请以北极熊的口吻讲述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情况下的遭遇。

2.阅读《地球“发低烧”了》。

联系自己生病发低烧的感受,说说地球“发低烧”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4.齐读《环境警报》,联系经验,谈谈感想。

三、学习“假如地球继续变暖”

1.思考:假如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阅读课本关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和环保志愿者书写的标语。

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中挑选某一个问题,试着为它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

3.分角色朗读《珠穆朗玛峰》。

你觉得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吗?为什么?

四、作业。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十九

1.让学生知道,在学校生活里有很多老师和工作人员为他们的成长辛勤工作。

2.通过观察、采访、交流等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老师、学校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了解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准备有关课件。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播放录像。

情景:

a.学校传达室的张爷爷在打扫卫生,整理树枝。

b.卫生老师在给一位受伤的学生包扎伤口。

c.教师在课堂给学生讲课。

d.辅导员张老师在训练号鼓队。

2.说一说。

a.从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在我们学校,有哪些工作人员?你最喜欢谁?

c.师小结:同学们,在学校工作的人们有很多,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他们?

二、整理调查报告,进行采访汇报。

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分小组对学校工作的人们进行了采访调查,下面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调查报告单可以用投影仪显示)。

2.小结:通过调查,在我们的学校里,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各科老师,他们为了共同把学校办好,都在辛勤的工作着。

三、出示课件,写出感想。

1.课件展示书中的“王老师的一天”和“我们心中的`张爷爷”。

2.学生根据自己的采访,写出采访后的感想。

3.展示部分学生的感想。

四、欣赏歌曲,提出问题。

1.放录音《在老师身边》,并思考歌曲唱的是什么意思?

3.下面老师给你们提供几种方法,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表达你对学校工作的人们的敬意。

a.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

b.给你最喜欢的老师画张像;

c.制定一份“爱心”计划;

d.送一束鲜花给老师。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2.我们班哪些同学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做得最好?评选出7~8位做得好的小朋友并当场表扬。

六、总结。

通过大家对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的采访,调查使我们了解到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的辛劳,从而让我们懂得了应该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二十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3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

(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诚信是金。

人无信不立。

教育工作者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全是来自于灾害本身,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慌乱和对灾害来临时自救知识的匮乏造成,因此应该学会一些灾害自救互救的常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巧。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意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面临灾害时,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到面对自然灾害时,从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人民解放军的救助、人民群众的救助等不同方面,感受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在面对灾害时采取的自救方法。

2、调查身边的人参加过哪些捐助爱心的活动。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一:可怕的自然灾害。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是巨大的,意识到面对灾害时,应该学会自救)。

1、师:地球上常常会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呢?

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雪灾、火山爆发、海啸……。

师:这些灾害是大自然中的不可避免的,让我们再来的感受下这些可怕的自然灾害吧!课件出示――――自然灾害图片。

2、师:看见我们美好的家园就这样破坏、生命瞬间消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好大啊!

生2:这些自然灾害好可怕!

生1:地震的破坏力很大!

生2:我发现在自然灾害面前应该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逃生,这样会安全一些。

4、引入课题。

活动二:灾害中的自救。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

洪水。

1、了解武汉的所在位置。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洪水方面的地图吗?出示课件――――显示中国江河分布地图。(显示武汉地区)。

师:找到武汉所在地。从这幅地图中你认为我们这儿最易发生什么自然灾害?

生:洪水。

2、师:咱们武汉是江城,洪水的多发地带,当你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场特大洪水。相机出示课件――――98洪水,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带。

(解说:19xx年的夏季,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里的水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冲破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许多孩子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变成孤儿,泪水、血水交织在一起)。

3、师:同学们,假设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洪水,我们该怎么办?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个试验。相信这个试验能给你启示。

(课件――――播放紧张音乐)假设洪水来了:请两组同学上台做实验,其他同学观察。

采访逃生最快的小组同学,请问你们的经验是什么?

生1:我们一个个的出来,不拥挤。

生2:女士优先。

生3:不能慌张。

4、师: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的灾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冷静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

5、师:安全疏散后,我们往哪里跑呢?

出示课件――――讨论:假如洪水来临时,往哪里跑最安全?(有时间逃跑)。

生1:高处跑。

生2:比方说屋顶、山坡、大树等等。

师:出示课件――――假如洪水已经来了,我们来不及撤离?又该怎么办呢?

生1:抓住逃生的悬浮物品。

生2:制作逃生筏。

生3:等待救援,带好简易食品。

6、师:同学们的方法,很科学又合理,让我们再来听听主持人的一些逃生好建议吧!出示课件――――洪水自救。

地震。

1、联系身边的例子,引入地震自救方法讨论。

2、小测试:师:假设遇上了地震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测测吧!检测地震自救安全系数,看谁的方法最合理、最科学,自救安全系数最高。

a、卡片抽取题目检验。(指名学生代表大家抽取地震发生时的所在位置)。

b、快速选题,说出选择道理。

情景一:高层楼房。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怎样逃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1:不能坐电梯,躲到空间跨度小的地方。

生2:保护好头部。

生3:关掉煤气、电源。

生4:可以躲进厨房。

生5:保持冷静,在余震过后,迅速撤离。

情景二:公共场所。

生1:我认为应该可以躲在坚硬的桌子下面。

生2:我觉得应该远离天花板上垂吊的物品。

生3:保护头部是对的。

生4:躲到空间跨度小的地方。

……。

情景三:室外(大家一起交流)。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室外,又该怎么做?才能将伤亡程度降至最低?

生1:保护头部。

生2: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生3:远离高层建筑物。

生4:远离危险地区如:加油站、炼油厂……。

3、小结。

师:如果发生地震了,应该学会根据当时所处的场所和情境,采取相应措施,把我们的伤亡程度降至最低。

师:100小时:1人获救。

117小时:1人获救。

148小时:2人获救。

164小时:1人获救。

179小时:1人获救。

……。

216小时:1人获救。

266小时后:80岁的老人,从废墟中解救出来。

5、师:刚听到你们的感叹声一阵一阵,甚至还为他们鼓掌,这是为什么啊?

生1:没有想到这么久了还有人活着,真是生命奇迹啊!

生2: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

生3:真不简单……。

生1:一天后,我感到很害怕,想有人来救我,又怕没有人来救,心里很恐惧。

生2:三天后,我会觉得没有救我的希望了,我要放弃我的生命了。

生3:五天后,唉!我想我的生命要终结,我放弃我的生命。

生1: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生2:我们一定要坚守生命信念,才能赢得宝贵的生命。

生3:不管怎样,都不能放弃生命,要勇敢的活下去!

8、小结。

师:说的.真好,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坚守生命信念,才有生的希望,同时,我们国家、政府也不会放弃、不会抛弃这些受灾地区的人,虽然灾害是无情,但人是有情的。

活动三:灾害无情人有情。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意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生1:我感动的流泪了,除了感动只有感动!

生2(含着眼泪):我觉得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会去帮助受灾的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解放军叔叔尽全力帮助受灾地区的人,真让人感动。

生3:我也很感动,我想对灾区的朋友们说,虽然你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中国13亿人,都会来帮助你们,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师:我的感受和大家一样,感动中国,感动常在。当灾难降临在我们面前,国家^领`导人送来了真切的关怀和问候,让我们感到心里很踏实,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解放军叔叔,他们的来到让我们心里感受到很安全,全国人民互帮互助,他们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心里暖暖的,共筑中国友好大家庭。

生1:我参加了捐书活动。

生2:我参加了捐钱活动。

生3:我将衣服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

3、师:当你和身边的人在为受到自然灾害的人们捐款捐物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

生2:我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他们,我认为很值得。

4、小结。

师: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当我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灾害无情人有情。这不仅还让我想起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课件出示――――温总理说过: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师:现在我们要说:

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

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5、全课总结。

生(坚定有力的齐答):是!

6、拓展。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家为自己制作一个灾害自救手册。出示课件――――灾害自救手册。

板书:

灾害中的救助。

冷静的心态。

灾害无情。

科学的方法。

人有情。

坚定的信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