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散文名篇摘抄(大全10篇)

2023年散文名篇摘抄(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7 16:03:05
2023年散文名篇摘抄(大全10篇)
时间:2023-12-27 16:03:05     小编:飞雪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名篇摘抄篇一

窗外雨哗哗地下着,每一滴仿佛正敲在心上。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是春雨,只这春雨还带不来杏花。也或许那杏花正在某一处含苞待放,只是我不曾邂逅而已。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前几日注意看了下公园河畔的柳树,还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并未吐任何新芽。似这般气色,估计明天的风和雨至多只能算是凄风苦雨,还无福当一声杨柳风杏花雨的美称。

可古人也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诗句,那么,二月便不该这么死气沉沉的啊。或许,她故意把这般勃勃生机藏了起来,有心叫我着急一番,真真淘气。亦或许,她是气我终日困守一隅,有心叫我出去走走看看呢?若真如此,岂不是我辜负了她一番苦心。诸多心思便如女儿柔肠,百转千回,直让人摸不透。

月底又是降温又是下雨,似这般痴痴缠缠,大抵二月是十分不愿离去的。其实,我倒是不介意看她这般哀怨的样子,反正已经受了那么久的寒雨冷风,也不介意多受两天。失言了,一年只得一个二月,有幸受她一番折腾也是福气。

傍晚一场疾风劲雨,一时竟有了置身夏天的错觉。想不到二月便有这般的雨,倒是改了她一贯温柔矜持的性子,令人眼前一亮。不想我的鞋却受不得这样的惊喜,弄了个浑身湿透,也不知是它的泪多还是雨水多,只苦了我的脚,平白泡了个冷水澡,明日不要落了风寒才好。

此刻,我躺在被窝里,并不担心落了雨受了凉,窗外的雨却下得格外温柔,似乎还有停的迹象。那滴滴答答的声音,倒像是慢拨琴弦,令人忽起听风品月的雅兴。怎奈,此时月儿是万不肯露一分脸的,这听风品月的雅兴也得要生生扼了。

也罢,我且先和周公游玩一番,说不定还能抱清风揽明月,传个佳话呢。

一觉醒来,已是凌晨四点四十分。兴许是睡得太死,竟没顾上和周公游玩,也就不曾拥得清风明月,佳话自然也成了泡影。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倒是分外清脆,想着有人说“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这时候不流几滴泪是否太煞风景了?怎奈,泪意毫无,装模作样挤几滴眼泪也是不可能的,这一番诗情画意算是全给毁了。

那雨声叮叮咚咚的,倒似催眠曲,迷迷糊糊中竟又睡了过去。待我起床后,拉开窗帘一看,雨已经驻了。浓云密布的天空好似蘸满了墨的毛笔,随时都可能淋漓墨迹,描一幅江南烟雨图。我且等着在这烟雨图里做个极诗意的角色,也塑一塑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境。

散文名篇摘抄篇二

三戒·黔之驴(唐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恶,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散文名篇摘抄篇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荷塘,在这满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路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树。没有月光晚上,这路上阴森森,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我也像超出了平常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白天里一定要做事,一定要说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荷塘上面,弥望是田田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星星,又如刚出浴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歌声似。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高处丛生灌木,落下参差斑驳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杨柳稀疏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名曲。

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树色一例是阴阴,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是渴睡人眼。这时候最热闹,要数树上蝉声与水里蛙声;但热闹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是少年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人。那是一个热闹季节,也是一个风流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光景了。这真是有趣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影子,是不行。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散文名篇摘抄篇四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4、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5、

6、

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阿菜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生了好几天病。妻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后来孩子是多起来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增长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

散文名篇摘抄篇五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散文名篇摘抄篇六

一片石林驻扎在沙滩上,左边的湖水正拍打着身体,发出流动的声音。而右边不知多远的地方,峭壁无奈地孤立在那里,幸好她还可以看见:那日出,虽然不是来自于海;那绿林,还伴有风吹的响动,就在脚下。从这望去,似乎是一个湖中的小岛,被水围绕着。日出的角度也刚刚好,位于天边海与陆的交接点,如果你够细心看得话,在海中的亮点更多些,说明她更热衷于海面的欣赏。或许是爱于打扮,在以水为镜装扮一天的心情。这是欣赏早晨时光的最佳位置。如果你可以起得更早些,在湖面的船舱中静等她的出现,那么你会感到之前的寂静也是如此的吸引,怕你会沉浸其中,忘却最初的等待了。

“快看,开始了。”不知谁轻微的呼喊,椿与若怀中止了彼此的了解,雨石收回了思绪,安找寻了记忆,他们全神贯注的看着一个方向。最初的情形,我忘记了,太阳出来的刹那,他们静的就像停顿了心跳,静的可怕,让我窒息。我只能默默收回和他们一道的目光,看着此时的扮演者。眼睛一眨也不眨,如果说世上最静的时候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那么我此时便希望有根针坠落,这样便存在我所生存的环境里的熟悉声息,恐惧怕会减轻不少。但,没有。我随他们眉头紧皱而紧张,我知道那边的太阳已露出了脸,但我没有回头欣赏这精彩的瞬间,第一次有了我的错过并不可惜的错觉。但我也没有完全捕捉他们的神情,我猜想,他们似乎正注视着一样东西在极力冲破束缚,它的艰难让他们祈求上天给予它坚持的力量。它的身躯似在滴血,流了一地,撒了一面的海,可他们除却极度的.关怀外,只能静静地注视了。都知道为求最后目标的实现,痛苦的经历当事人可以坚持,因为它有理想支撑。可旁观者呢?没有自己的成功可以喜悦,没有更为旁观者的鼓励,甚至于也没有利益的收取,他们又会靠什么置身其中享受他人的痛苦?我猜,是信仰罢。它的努力,他们是视之为自己的自由,也许昔日一度的围困有多么牢固,但只要自己有所憧憬,即使错误地方向也会使他们踏上征程。没有痛苦的经历,便没有真正的回忆。

想到这,我收回了注视他们的目光,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知道有些事情已经结束,然后只得开始自己的生活。留下自己一人,继续观望那早已平凡的太阳。它并没有那么刺眼,我还能看见。

真正的美好不以时间为限,有时它可以持续很远,延伸到一个落叶的秋天,这时我将回忆开始梦幻的春季和恰巧路过的夏了。冬日是很煎熬的。降雪的寒冷遮掩了它仅存的热情,茫茫纯洁的白,也覆盖了生机。坠地的雪花厚厚地堆在一起,不仅阻碍了希望欲想前进的步伐,也掩埋了来时的脚印。没有回头的记忆,没有方向使我更好的前进,于是我便开始了彷徨。

有时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回到某一个春天,一切都那么相似,如果细心的话,还是能发现一些改变的。去年春时的幼稚让生灵奔跑在随心所欲,夏天的燥热也让行路人思绪有些躁动,成熟的秋天迫使曾经的欢乐人开始在记忆中略显忧容。而冬天,它不像那些停留者,它会透过寒冷的雪看到明日的蓝天、白云,感受那时的阳光。它会在白色的无聊中发现清脆的希望。没有过多的涉足,没有征程的步伐,便没有阻挡的艰难。它很聪明,既然跑不过时间,与其让她带走自己的希望,不如停下匆忙,在悠闲中看着她的离去。这时你就会发现,她带走一些东西的同时,自己心中的快乐也在滋长,于是便有了来年熟悉而又有些许改变的春天。

又有时,它仅闪现在瞬间。如树叶离枝的不舍,如枯叶飘洒的无奈,如她触地的响动。又如日出时的太阳欲擒故纵的伎俩,他的缓慢分明在引诱等待者的心情。又如黄昏时的惆怅,于是那些过客也有了不知何时的沉重。当然,还有那春时的嫩芽,流水的叮咚,甚至看似寡言少语的冬天也有雪花的轻盈,落地的温软。

美好并非快乐,凡是能给我为之心系一动的情景,我亦能捕捉美好的本质。过多的担心让人们疑虑快乐背后是否有陷阱,自信乐观者却会深信不疑认为失败背后定然有经验的存在,于是便没有对与错的区别。

散文名篇摘抄篇七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散文名篇摘抄篇八

知道我久未回乡,故乡的朋友拍了一组黄河故道的照片传给我。那是一组深秋的照片,她说不用语言,那些定格的瞬间足以诱惑我返乡。

黄河故道色彩斑斓的秋,黄灿灿的银杏树叶落了一地,一簇簇芦苇在夕阳下留下厚重的影子,深秋的夕阳在摇曳的芦苇梢头渐渐隐没。看着那瞬间定格下的美丽,我仿佛看到了烟雾漫漫雾气绰绰的村庄,闻到了柴草的气息,牛羊拱闹的气息,乡愁和那满地金黄的银杏叶一样,肆意铺展开来。

那些黄叶和荒草将被另一个季节带走,留下的是绵长无期的寂静与苍凉。冬天,雪厚厚地铺满视野,黄河故道里的积雪平实光滑,像父亲用抹子刚抹过的水泥地一样,带着幽幽的光,堤坝上的银杏树光秃秃的,树枝端着条状的积雪,仿佛刚学会走路的孩童端着饭碗一样小心翼翼,在风中稍稍抖动一下,刺眼的阳光就乱翻腾。除了肃杀的冬天,黄河故道里都有着林林总总的往事在萌动,如水一般丰盈,荒草般茂盛。绵长而弯曲的黄河故道像一条脐带,维系在灵魂的深处。

黄河犹如一头难以驯服的猛兽,多次砀山境内改道翻滚。自从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黄河从河南滑县西南沙集银安决口流经砀山,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黄河从兰阴铜瓦霜三堡下无土堤段溃决。黄河北迁,不再流经砀山县。砀山境内留下了百余里的“故黄河”,老百姓喜欢称为黄河故道。其间687年间,大改道竟达22次之多,砀山县城多次被黄河淹没,不得不一再迁址。黄河是砀山历史上水灾最严重的河道。“黄河九十九道弯,人生九十九道关,要想根除黄河患,等到地覆天又翻。”老人们依然记得千百年来传唱的黄河民谣,民谣中有着凄凉与无奈。

每次改道翻滚,砀山境内都波涛汹涌,浊浪滔天,生灵涂炭,“郭邑、庐里、屋宇、田稼皆尽”,黄河泥沙俱下,留下的是满目荒凉的黄河滩。史料中的文字悠远而沉重,它带给国家的、民族的是无尽的苦楚。黄河故道上全是沙土,抓上一把细碎的沙土,它们会从指缝中流过,仿佛年少时来不及梳理的时间,等到警觉时岁月已经溜出掌心。

赤脚踩在河床上,泥土在脚掌的压迫下,四散逃逸,然后像调皮的孩子滑溜溜地拱进脚丫,从脚趾缝中钻出来爬上脚背,进行最亲密的接触。遇到风沙肆虐时则是“面缸一层沙,庄稼被打塌,走路难睁眼,张嘴沙打牙”。

说实话,黄河故道我只匆匆走过一趟,当时只感觉它和我的生活不会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工作多年后,我渐渐发现黄河故道有着隐去的历史与厚重,与我有着看不见的联系,仿佛无法捕捉的基因一样,一直影响着我。

河堤上成片成片的棉花,宛如升腾的.白云,以怒放的姿态在深秋抒情。看着那些棉花我总是想起六十年前的河对岸的那片棉田。母亲的外婆——我的老姥姥正在那片棉田里摘一朵朵洁白的棉花。河堤对岸一个九岁的女孩趟着清清的河水,一步步朝前走。等到有人注意到时,女孩已经不见了,河水依旧静静地流淌。

那个女孩是我大姨,被过河的人发现时,已经没了呼吸。老姥姥听到河对岸人声嘈杂,知道又出事了。静静的黄河故道里,每次出事都会传来嘈杂声、哭喊声。老姥姥听说是个女孩,没有放在心上。等到外公找来,才发现我大姨竟然没有赶到姥姥家。老姥姥颠着小脚走到黄河故道,看到草席下的女孩时泣不成声。“妮子,妮子。”老姥姥哭喊着,声嘶力竭。外公与老外爷用一个荆条编的大筐,把大姨葬在了河堤岸上那片棉田里。如今,老人们都已作古。我无法还原,也不愿去还原他们当时的心情。甚至不愿意在母亲面前提起这个沉重的话题。

从那以后,外公再也不让母亲他们靠近河,甚至不允许他们到水井边走动,母亲说,舅舅直到十八岁时,外公还不让他到水井边挑水。而我小时候,母亲也不让我在河塘边玩耍,看到伙伴们在河塘里狗刨,我只有满眼的羡慕和渴望。乡村的生活中我一直没有学习游泳的机会,直到现在我还是“旱鸭子”。

如今,黄河故道上已经是千亩良田,瓜果飘香。每到秋天人的精神如秋后的庄稼一样饱满、晶莹,秋阳依然沉静地泼洒着那亘古不变的光芒。

散文名篇摘抄篇九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散文名篇摘抄篇十

平时多阅读一些出自名家的。

散文。

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好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出自名家的。

励志。

散文,希望你会喜欢。

害怕黑暗,是因为看不见周围的环境。惊慌地呼天抢地,恐惧地乱闯乱撞,只会让自己更加害怕。

在光还没来的时候,你要做的是适应黑暗,平静心情,再慢慢地寻找出路,寻找光明。

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路是昏天暗地的,明明上一秒还是阳光灿烂,可是下一秒就成了一片漆黑。惊慌失措的人是不会找到出路的,只有能够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冷静下来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这段可怕的人生路。

你要相信,上天给予你的所有考验都不是为了让你绝望至死,而是让你学会面对绝望。陷入困境的时候,眼泪和恐惧都是多余的,能够救你的就只有你自己。擦掉眼泪,深吸一口气,稳住狂乱的心跳,冷静地看看自己的处境。看久了,你就会发现某一个角落有一束微光,小心地朝着这束光前进。也许你会被绊倒,但是只要这束光还在,就不要放弃希望,爬起来继续走。

当你走出黑暗的时候,也许你已经一身狼狈了,但是不要紧,因为你已经从绝望的深渊走了出来,通过了上天对你的考验,你将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其实,无论你身处的环境有多黑暗,有多险恶,上天总会在某个隐蔽的角落给你留一个希望,等着你去发现,等着你去获取,前提是你能够克服心中的恐惧,让你的眼睛和你的心适应黑暗。否则,你将永远在黑暗中徘徊,在黑暗中绝望。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能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了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我进大学听的第一次大型讲座,是在复旦四号楼的阶梯教室,因为到的迟了,教室里满满当当都是人,我只能挂在铁架窗台上,把脖子拼命往里伸。那时是1980年代中期,存在主义刚刚如同幽灵般地袭入激变中的中国。

一位哲学系的青年讲师站在台上,他大声说,上帝死了。

如今想来,我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大抵是在那个复旦秋夜,我不再隶属于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组织或机构,甚至国家。我是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人。

“无事袖手谈性情,有难一死报君王。”这段诗句也是大学图书馆里读到的,不记得是哪本书了,但是过目即不忘,耿耿于怀。当时就想,中国书生的千年局促与荒诞就在这十四个字里了,我们这一辈应该学习做一个“没有君王的书生”。

在大学这样的“真空状态”下,当一个思想自由的读书人似乎是容易的,你对社会无所求,社会与你亦无所扰。可是出了校门,后来的二十多年,却是一天接一天的不容易。

做一个思想自由的读书人。

大学毕业是1990年。这个国家好像一夜之间被推进了商品化的潮流中,大概是在1992年前后,一位熄灯之后阔谈。

康德。

和北岛的上铺同学,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在新疆能弄到上好的葡萄干,如果在南方找到通路,可以发一笔上万元的大财。又过几周,一位厦门的同学来信,说杭州海鲜市场的基围虾都是从厦门空运的,问我能不能联系一个下家。去电视机厂采访,厂长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盖了圆章的条子,凭这个买彩电可以便宜300元,相当于我两个月的工资。

还有一次,陪一位饮料公司老板见市里的副市长。副市长一表人才,气傲势盛。两方坐定,老板突然从包里摸出一台半块砖头大小的摩托罗拉移动手机,小心翼翼地树在茶几前,副市长第一次亲眼目睹此物——在当年它相当于高级公务员十年工资,我分明感觉到他的气势硬生生地被压下了半头。

那个年轻的我,握着一管钢笔的书生,夹在政商之间,猛然又想起性情与君王。

到了年底,单位把大家召集起来,谈明年的工作目标。轮到发言,我说,明年的目标是挣到5000元稿费,做“半个万元户”。四座的叔婶辈们齐齐把无比诧异的目光射向坐在墙角的我。

后来的几年里,疯狂地写稿子,为单位写,为单位外的报纸、电台写,为企业写新闻通稿、汇报材料、讲话稿甚至情况说明,为广告公司写报纸文案、电视广告脚本,再然后,写专栏、写书,一本接一本地写书。

种昂贵的生存姿态,它应基础于财富的自由。

1990年代末,房地产业悄然趋暖,在财经世界浸淫多年的我,对照欧美和亚洲列国的经验,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行情,而一生中也许只能经历一次。于是,我将几乎所有的稿费积蓄都投掷于购房。这是一个特别单纯的行动,无需寻租、无需出卖。你只要有勇气和懂一些货币杠杆的知识,购入即持有,持有即出租,一有机会便抵押套现,再复循环,财富如溪入壑,水涨船高。

20xx年,我决定离开服务了十三年的单位。那时是中国财经媒体的黄金时代,我设想创办国内第一份商业周刊,在此前的20xx年,我已经写出《大败局》,在商界有了一些信誉,有人愿意掏钱投资,有4a公司愿意入股并包销所有广告,我把这些资源打包成一份创业计划书,与至少三家省级报业集团洽谈刊号,不出预料的是,他们都表达了极大的兴趣,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以国家政策为由,提出控股的要求,有一家集团表示可以让民间持有49%的股份,“剩下的1%实在不能让出来。”

但在我看来,那剩下的1%就是自由的边疆。

最后,我放弃了商业周刊的计划。因为,书生不能有“君王”,即便为了理想,也不行。

不能办杂志,不能办电视台、不能办报纸,但我除了办媒体又不会干别的,于是,最后只剩下一条出路:办出版。

出版的书号也是牌照资源,但它有一个“半公开”的交易市场。

有交易,就有自由,而只有自由前提下的理想才值得去实现。

于是,有了蓝狮子。从第一天起,它的股东就全数为私人。

十年以来,我一直被蓝狮子折磨。就商业的意义上,出版是一个毛利率超低、账期极长、退货率让人难以忍受的“烂行业”,在当今的三百六十行,只有它还在“先铺货,后收款”。在很长时间里,蓝狮子名声在外,但规模和效益却强差人意。不过,我却从来没有后悔和沮丧过,因为它是我的理想,而且是一个可以被掌控的理想,更要紧的是,与我的众多才华横溢的朋友们相比,我没有为了理想,出卖我的“资本自由”。

浮生如梦,这一路走来三步一叹,别别扭扭。

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它们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可以被出卖的,而自由与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卖。

自由是世俗的,它不在空中,不在别处,它就在地上。作为一个读书人,你能否自由地支配时间,你能否自由地选择和放弃职业,你能否自由地在四月去京都看樱花,你能否自由地与富可敌国的人平等对视,你能否自由地抵制任何利益集团的诱惑,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心态或勇敢的问题,而是一种现实能力。

与自由相比,理想则是一个人的自我期许和自我价值呈现的方式。千百年来,无数中国读书人为了理想以身相许,他们把自由出卖给帝王、党派或豪门,试图以此换取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看来,这是不值得的。理想是一个“人生的泡沫”,可大可小,可逐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但是,自由不可须臾缺失。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论及“人的荒诞性”,曾说,“一个人始终是自己真理的猎物,这些真理一旦被确认,他就难以摆脱。”

那么,一个人能否拥有与之制衡的能力?

加缪提供了三个结果:我的反抗、我的自由和我的激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