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福州旅游心得体会(优秀8篇)

最新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福州旅游心得体会(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6 11:10:07
最新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福州旅游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2023-12-26 11:10:07     小编:JQ文豪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一

福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壮美的自然景观。在旅游市场越来越繁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福州旅游。在我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充分地感受到了福州的魅力,所以我想分享我的旅游心得体会。

二、福州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福州市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景点,例如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闽台古城等等。这些景点都是福州的文化遗产,拥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建筑风格。在这些景点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坊七巷,它是福州经典的闽南式围屋民居群,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闽南古典园林建筑的精美,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生活方式和园林文化,尤其是园林中的神秘气息深深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三、福州的自然风光。

除了历史和文化遗产,福州的自然风光也是不容错过的。福州的山水风光是十分壮美的,尤其是福州市区附近的鼓山、台山、江口洋等景点,其美景令人神往。而福州还有许多离市区不远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例如福建武夷山、闽西大峡谷等,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观也非常宜人。在这些自然景点中,我最喜欢的是福州的三坊七巷和天游峰,天游峰景区是一座有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自然风光,尤其是顶峰处的全景视野和峡谷变幻的幽石巢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四、福州的美食。

福州的美食文化也是值得一提的。福建菜以清淡为主,烹调方式简单,以突出原汁原味和营养健康而著称,而福州菜更是福建菜的精髓。浓重的鱼腥味、嫩滑的海蛎子、鲜美的海虾、芳香可口的福州年糕、独具特色的福州麵线等等,这些美食不仅让我口感丰富,更让我深入了解到福州的文化和历史。

五、总结。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福州的自然风光、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美食文化。福州的美景和美食简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非常值得大家去旅游。此外,福州的交通也十分便利,因此非常适合短期游览。我相信,在未来,福州更会发展出更多更好的旅游项目,并且成为全国旅游文化城市的佼佼者。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二

闽莱传统甜食,将槟榔芋头蒸熟后用刀板压制成泥,并用切碎的红枣、瓜子仁、樱桃、冬瓜糖等做辅料。此菜香郁甜润,细腻可口。芋泥是福州人宴席上的常菜,每当宴席接近尾声时,最后一道“压轴”菜,通常都是芋泥。一般的饭馆里也都有此种甜点供应。

芋泥的来历:据说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英、德、美、俄等国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准备了西餐凉席宴请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洋相。事后,林则徐也备宴回请,几道凉菜过后,端上来芋泥。芋泥乍看犹如凉菜,其实是很烫的。外国人不知道,舀起来就吃,结果被烫得唔唔直叫。

没牙花生汤店地址:福州市台江区老药洲路。

叶家花生汤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八一七北路133号大洋百货后侧。

如果你跟一个福州人说,我吃过鱼丸、佛跳墙,对方也许会觉得你还蛮懂得吃嘛;如果你说“我吃过拌面”,对方一定会刮目相看,觉得你还真懂这个城市。

依心尚干拌面扁肉地址:福州市鼓楼区达明路41号。

一到饭点,行在福州的街巷里便能闻着虾油的鲜咸滋味,在老福州的日常生活里虾油是极为重要的调味,炒鲜蔬时放上些许,不用盐巴也不用味精,已是颇有风味。“虾油味”甚至成为福州话的代称,这也是那些生活在他乡的福州人最魂牵梦绕的味道。

虽然叫虾油,实际上已经比较少用小虾为原料,一般采用小鯷鱼,小虾出汁量少,口味也不如小鱼。不同品种的鱼做出来的虾油品质也有不同,比较高档的会用到小鱼,普通的就是本地称为“河囝”的一种小鱼。

燕皮是用肉茸和甘薯粉制成的薄片,又称肉燕皮,创于清末光绪年间,色白质香,平滑细润,脆嫩爽口,可切成丝状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风味小吃。燕皮在食品店里均可买到。此外它还可以做成太平燕等多种名菜和风味小吃。

同利肉燕老铺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3号。

同利肉燕(南后街店)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23号。

“捞”是福州小吃、家常菜的经典“手势”,肉贝下水、粉面菜蔬,在滚开的汤水里打个滚,刚刚断生,随即捞起,倾入食碟,食客就着碗底的佐料,信手一拌,配合默契地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清淡有味的“鲜捞”就可以开吃啦。“化”是原产莆田的“兴化米粉”,那是一种细米粉。既然兴化粉捞得,没理由闽清粉干或者面条就捞不得嘛。于是乎,各家鲜捞、捞化店的案台上无不挤挤拥拥,摆着二三十种原料,猪肝、腰子、大肠头、花肠、罗汉肉、猪血、鸭肠、鸭胗、海蛎、墨鱼、鲨鱼皮,青菜……足以令人选择困难症发作!

依土捞化。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庆城路13号。

肉松或许是福州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配食。肉松在福州话中应称作“肉绒”,因其制作出来后成为一条一条像棉絮一样的绒状而得名,如今福州大街上随处可见冠以“老字号”的肉松店,超市的`货架里也有不同品牌各种口味,但真正的老福州人还是习惯去位于花巷尾段石井巷的“品日有”肉松老铺。

闽侯乡间自酿青红酒最是寻常,稍微一打听,便寻得一户人家。将糯米泡上大约五六个小时,至用手轻轻一捏便成了碎末的程度即可,倒入杉木做的饭甑中,饭甑将糯米沥干后,便放入特质的大锅中蒸,蒸汽透过饭甑的细缝便可将米炊熟。

烰油“烰”(音pu),福州方言,用大量的油炸食品称为“烰”。“烰油米时(烰栗)”色泽金黄油亮,皮馅分离、外香酥,内甜软。将糯米洗净浸泡4-6小时后,磨制成水磨粉团。红糖加水熬成糖浆,去渣待用。豆沙加入糖浆、精盐,制成豆沙馅。糯米粉团加入糖浆,反复揉和制成坯。用坯包上豆沙馅,成为油生坯,面贴花生仁1粒即成。把生坯放入油锅,用铁勺轻轻翻动,等油皮亮膨胀似球形,色呈焦黄时,即可捞起沥干油。

福州地区自古盛产橄榄,清末文人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里述:“橄榄以闽产为多,而盛行于江南。”青橄榄乍食略苦涩,而后便会回甘生津。虽不饱肚,却是福州人最常吃的零嘴。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三

福建省福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魅力的城市。近期,我有幸前往福州旅游,这次旅行带给了我许多难忘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下面我将从历史遗迹、自然景观、美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购物体验五个方面来分享我的福州旅游心得体会。

首先,福州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让人仿佛穿越时光。在福州三坊七巷,我感受到了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老氛围。走在狭窄而古朴的巷弄间,仿佛走进了一个老式街道,到处都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而在福州的鼓山风景区,我又领略到了福州的城市发展与改革。从传统的古建筑到现代的摩天大楼,福州的城市面貌在不断地变化。这些历史遗迹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福州的发展历程,也让我对福州的文化底蕴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其次,福州还拥有许多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宜居的感觉。在福州的南山风景名胜区,我眼前展现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茂密的树木和清澈的溪流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而在福州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我则享受到了宁静和安逸。碧绿的湖水和青青的草地让我感受到了福州人民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这些自然景观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第三,福州的美食文化令我留连忘返。福州凉茶、骨头汤、鱼丸等特色小吃让我大快朵颐。尤其是福州的河粉,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河粉细腻而软滑,搭配上浓郁的酱料和各种配菜,简直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福州的美食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更让我感受到了福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四,福州的民俗风情给我带来了一份别样的体验。在福州的兰花坞,我看到了福州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生机。民间艺人们表演着传统的歌舞,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的福州。而在福州的后安古街,我体验到了福州的传统手工艺。民间艺人们正在现场制作着手工作品,他们的技艺娴熟,让人惊叹不已。这些民俗风情让我领略到了福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最后,福州的购物体验令我感到惊喜和满意。在福州的步行街和商业区,我感受到了购物的乐趣和消费的喜悦。各种国际品牌与本地特色的商店让我有了选择的余地。尤其是福州的特色商品,如福建的木雕、瓷器、茶叶等,让我有了一份独特的购物体验。福州的商业街区让我感受到了现代化城市的活力和繁荣。

总结起来,福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美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美食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丰富的购物体验。通过这次旅游,我对福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福州的文化和人民有了更多的敬意和热爱。我相信福州会越来越美好,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来到福州,享受福州的魅力。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四

该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精巧,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寺旁有以陶烧造的宝塔千佛陶塔,在国内十分罕见。

三坊七巷。

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鼓山。

位于福州市东郊,在闽江的北岸,距城区约17公里,主峰海拔969米,总面积48平方公里。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鼓山诞生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之前,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鼓山风景秀丽,历来是福州的佛教胜地。

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公园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被人称为“福建园林明珠”,园内还有林则徐读书处和禁烟亭等。

1.夜游闽江。

夜游闽江,是很多地道的福州人都曾有过的经历。从几十年前的摇橹小船到现在的豪华游轮,江水潺潺,岁月沧桑,两岸流动的景致讲述着这个城市2200多年的悠远故事。游轮从台江元洪城对面的码头出发,溯江而上。坐在船上,可观江景、品清茗,亦可览明月、赏灯火。江面水波滟潋,两岸华灯闪烁,这一切有了远处如黛的山峦映衬,更显流光溢彩。

3.三坊七巷内访名人故居。

巷内坊内,房子和院子纵横交错,简直是个庞大的迷宫。在巷中不断有带篷的三轮车经过,可以让车夫载着在巷子里转。如果仔仔细细地都看了,可能要1个多小时。高墙里面已经过往的名人众多,冰心、严复、沈葆桢、邓拓、何振岱等等。三五步就有一块镌有“×××故居”的巨大石碑。砖瓦缝中透着陈年的书卷气。写出荡气回肠叫人潸然泪下的《与妻书》,为福州男人挣足面子的林觉民也一直居住在这里。修整好的大房,多数不收门票,一些宅子甚至还是当时名流的后人在此管理,兼做销售自己的回忆录。

3、惬意泡温泉。

作为温泉古都的福州,有“中国温泉之都”的称号。福州的温泉资源非常丰富,温泉分布很广。在寒冷的冬日,不妨泡在福州乐享温泉的暖心与惬意。福州人有在澡堂“泡汤”习惯,不必长途跋涉到周边的温泉景区,去福州的七家老澡堂就可以美美的享受整个人泡在暖汤里,舒服得每个毛孔都欢快地张开的那份惬意。

资料。

*涌泉寺门前的千年陶塔,全国独此一家,可周边并未见任何介绍,而且塔身被一层厚厚的防锈漆覆盖,游人不注意,很容易错过此等宝物;涌泉寺内还有佛祖灵齿舍利、唐、宋高僧血经等宝物。

交通。

省内闽南、西、东游客均可经高速公路到达,闽北则可坐火车。省外游客可乘飞机降落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想畅游八闽的游客还可在游完福州后乘武夷号豪华列车(6小时车程)北上游览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乘福厦高速快运(2-3小时车程)南下游览泉州、厦门。

美食。

福州美食驰名中外:锅边,海蛎饼,太平燕,芋泥,扁肉,鲜捞,拷扁榄,花巷肉松,荔枝肉,醉排骨,佛跳墙等等,聚春园,福州大酒家。福州大饭店等都是以制作闽菜为长的地方。

特产。

福州当地盛产多种土特产品,市果福桔在全国柑桔评比中名列前茅;福州软木画国内外独一无二;寿山石雕是福州的千年工艺珍品;脱胎漆器,当年荣获国际头奖。此外,福州玉雕、牙雕、角梳、肉松、福果等,亦久负盛名,十分畅销。

福州景点大全。

福州景点多不胜数,主要有:1名山有:鼓山、旗山、青云山。2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3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4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5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6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林觉民故居、萨镇冰故居等。

d2:往鼓山(有多路公交车到下院下车),你可选择步行、坐车、索道上山到风景区(门票6元,最好能请个导游,景区内故事很多)游览涌泉寺(千年古刹,宝物众多——康熙皇帝御笔书写的“涌泉寺”匾额、千佛陶塔、刻有《金刚经》全文的大钟、释迦牟尼灵牙舍利、血经、香积橱、千年铁树开花、康熙雍正两朝御赐的六大柜经文等)、喝水岩(品茶、天然碑林——始于宋代众多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午饭后到江滨大道任一公交站点乘马尾专线双层大巴往马尾区(车程20-30分钟)(沿途可欣赏到亚热带沿江风光)游览马尾港(免费),罗星塔公园(5元),昭忠祠(4元),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后返市区。

d3:往五一广场,在西南角的“福州一日游”车站乘车前往永泰青云山景区、赤壁景区游览山涧、天池风光。

d4:逛市区,特别推荐:往南后街走坊蹿巷--三坊七巷(衣锦坊、光禄坊、文儒坊、宫巷、塔巷、黄巷、安民巷、郎官巷、吉庇巷、杨桥巷(路))走走古民居。之后乘1路车到达道站下车去东亚第一室内步行街--中亭街(后现代主义风格)和第一步行购物岛--中洲岛(欧陆风格)购物、娱乐、享受美食,也可去金山新区的榕城广场(福州现有最大的广场)商贸区和南江滨公园。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五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_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2、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属于4a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93年改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园内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公园内有木棉树、钻天杨、南洋杉、樟树、油松、银杏、水杉等全国各地及36个国家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龙潭溪自北向南流贯园中,以苏铁园、棕榈园、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树木观赏园,花卉盆景园及榕树景观区等多个植物专类园构成的树木观赏区,还有历史悠久的宋古驿道、清刘冰心墓、正心寺等人文景观。交通公交945、802路(驾驶室右挡风玻璃处放置“本车开往森林公园”标志的即可乘坐)到公园正门,947路到达公园南门。

3、石竹山。

位于福清宏路镇西25公里处,因“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而得名。山上有胜景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现为福建省十大风景区之一。石竹山素有雅胜鼓山之誉,为福建省道教名山。山间有紫云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龙窝、鹤影石、鸳鸯石、棋盘少、龟蛇石、蟠桃石、洞天等奇岩怪石、天然石景。石竹山风光以石竹寺为中心,石竹山的石竹寺又名九仙阁,相传在汉武帝刘乇时,在福州市于山-的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后人建筑九仙阁,以资纪念。九仙阁始建于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宋、明重修,1979年又重修。该寺建于状元峰下半山腰的悬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悬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寺后群峰嵯峨,四周绿竹耸立,红墙碧瓦,典雅清幽。寺始建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灵宝观”。宋干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时,因周围多奇石幽竹,遂改名“石竹寺”。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为何登高赏菊。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六

景区介绍:

福州西湖公园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被人称为福建园林明珠。福州西湖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在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继位,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西湖成为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辟为西湖公园。宋代辛弃疾游览后曾写道: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福州西湖公园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形胜,并以乡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小中见大,使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主要景点有柳堤、开化寺、宛在堂、桂斋、环湖步行道及福建博物馆等。

正月甘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门票价格:

免费。

开放时间:

每天5:30―22:30。

最佳游览时间:

四季皆可。

到达方式:

市区可乘1、65、70、74、109、100、111、88路公交车到西湖站下车,步行前往公园。

可以购买的礼品:

福州的特产有脱胎漆器、福州龙须线面、茉莉花、荔枝、龙眼等。

3.毕业旅游攻略_毕业旅游路线推荐。

6.2016中秋旅游攻略中秋旅游景点推荐。

7.桂林旅游攻略景点必去【推荐】。

8.成都旅游攻略景点必去【推荐】。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七

闽江北岸上的鼓山,是福州“旗鼓相当”两座名山之一,它的吸引力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幽静宜人的自然环境,二是山上的名寺“涌泉寺”,据说鼓山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当风雨来临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坐上鼓山的索道,可以俯瞰福州全景。

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篇八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来临了,而重阳节就是我们纪念老年人的节日,你知道福州重阳节旅游攻略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福州重阳节旅游攻略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1、三坊七巷 。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2、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属于4a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93年改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园内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公园内有木棉树、钻天杨、南洋杉、樟树、油松、银杏、水杉等全国各地及36个国家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龙潭溪自北向南流贯园中,以苏铁园、棕榈园、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树木观赏园,花卉盆景园及榕树景观区等多个植物专类园构成的树木观赏区,还有历史悠久的宋古驿道、清刘冰心墓、正心寺等人文景观。交通公交945、802路(驾驶室右挡风玻璃处放置“本车开往森林公园”标志的即可乘坐)到公园正门,947路到达公园南门。

3、石竹山 。

位于福清宏路镇西25公里处,因“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而得名。山上有胜景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现为福建省十大风景区之一。石竹山素有雅胜鼓山之誉,为福建省道教名山。山间有紫云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龙窝、鹤影石、鸳鸯石、棋盘少、龟蛇石、蟠桃石、洞天等奇岩怪石、天然石景。石竹山风光以石竹寺为中心,石竹山的石竹寺又名九仙阁,相传在汉武帝刘乇时,在福州市于山-的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后人建筑九仙阁,以资纪念。九仙阁始建于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宋、明重修,1979年又重修。该寺建于状元峰下半山腰的悬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悬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寺后群峰嵯峨,四周绿竹耸立,红墙碧瓦,典雅清幽。寺始建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灵宝观”。宋乾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时,因周围多奇石幽竹,遂改名“石竹寺”。

福州鱼丸:福州最出名的小吃莫过于鱼丸,是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它具有色泽洁白、质有弹性、肉馅香松、口味清爽等特点,鱼丸有团团圆圆、年年有余之吉祥美意。

橄榄:福州的橄榄被誉为“福果”,是福州最出名的特产之一,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初吃福州橄榄,只觉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其果面青绿、肉色黄白、味甘质脆。可加工成拷扁橄榄、甘草橄榄、五香果等,深受游客欢迎。

扁肉燕:福州的扁肉燕也非常出名,又称为“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制作过程本身几乎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古老的行为艺术:选用猪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入口鲜香。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又名“福州植物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福州地区六个中国4a景区之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8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福州森林公园"。面积859.33公顷。分森林区、苗圃、温室、专类园、休息区等5个部分。

20xx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被通报批评。

主要景区:

竹类观赏园。

竹类观赏园是园内收集品种最为丰富的竹类品种园。竹子品种多达226种,种类比位于中国浙江安吉的联合国世界竹类研究中心还多出50余种。这里还有世界五大风景树种的日本金松、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海岸红杉和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咖啡、可可和茶树。尤其是那株被誉为中美"友谊使者"的海岸红杉,它是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访华时送给中国已故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友谊树的第二代。此外还植有世界四大街道树种——悬铃木、榆树、七叶树、椴树和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其中仅山茶花就有74个品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花,如澳大利亚的鹤望兰、日本的樱花等,也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树木观赏区。

树木观赏区内,利用建园40多年来从国内外引进的1700多种树种和就地保护的1000多种植物,建设植物专类园。改造树木引种区为树木观赏区,建成竹类园、珍稀植物园、棕榈园、苏铁园、榕树景观区、福建兰苑、名人植树区、荫生植物园(足按健身区)等8个植物专类园区。

竹类观赏园收集有全国各地的竹类品种200余种,是中国华东地区品种最齐全的竹种园之一;苏铁园内有苏铁22种,其中国内16种,国外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以模拟生态系统的形式,让乔、灌、藤、中草药、常绿、落叶等树木并茂于园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之中,是人工模仿生态环境的成功范例。棕榈园内汇聚了20多种棕榈科的植物;榕树景观区收集种植了各类品种的榕树达30多种,是“榕城”福州乃至福建省榕树品种最集中的专类园,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通过建设专类植物园,变资源优势为旅游优势,加强旅游内容和科普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人文景观区。

在人文景观区内,始建于宋朝的正心寺,为公园增添了佛教文化的气息;林则徐大女婿刘冰如进士之墓,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开辟天马岭登山道,修复了宋朝晋京古驿道(状元路),连接公园和北峰旅游区,成为市民登山健身和观光怀古的最佳去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