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登高教案一课时(优质12篇)

2023年登高教案一课时(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9:35:07
2023年登高教案一课时(优质12篇)
时间:2023-12-06 09:35:07     小编:BW笔侠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一

知识与技能:

1、知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感悟诗源于生活并反应生活;

2、品味诗句诗意,体会诗人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激情导入————品味诗韵;

2、设置情境————整体感知;

3、探究赏析————感悟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特点;

2、感悟杜甫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必须品读诗歌的潜力,要想品出诗歌深层的思想情感及艺术特点,就务必有更科学的方法。本课重在教会学生运用情感体验来鉴赏诗歌:激情导入,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创设情境,体验诗境、感悟诗情;比较探究,理解诗歌艺术手法。透过情感体验,拉近古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与诗人对话,从而深入感悟诗人悲苦又博大的情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走进诗境,深刻体会诗人悲苦情绪;

3、透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体会情景交融、抑郁顿挫的特点。

2、感悟杜甫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4教学过程4.1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高》。

时事造英雄,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命途多舛,他一生终不得志。他是诗人,他历经战乱,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然而始终心系百姓,心忧天下。他是诗人,落魄潦倒,孤单飘荡,最终老病孤舟终结生命。然而历史却永久记住了他,千古诗圣——杜甫,这天让我们满怀激情共赏他的“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活动2【活动】《登高》。

二、激情朗读,感知登高的习俗。

师生齐诵《登高》,共同感知古代登高习俗。

提问1: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提问2: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明确:为了望远而抒怀!陶渊明“登东皋而吟啸”,范希文临岳阳楼而忧天下,辛弃疾建康赏心亭怀古伤今。

提问3: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

明确:主要是在重阳节,或情到非抒发不可之时。

提问4: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境,感怀杜甫,走进作品。

展现杜甫各阶段诗作与画像,走进作者、作品,感知作者。

学生动情明确,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小时候个性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志向也很远大。“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成年后遇上安史之乱,父亲去世了,生活相当困难,杜甫采草药以糊口。“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去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诗人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诗。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总是想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这也许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活动3【讲授】《登高》。

四、透过诵读,品赏诗意,体会表现手法。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请学生把《登高》自由朗读两遍。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仿读整体感知诗歌。下面就一齐来鉴赏和探讨杜甫的这首诗。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展现此图,声情并茂再现情景,感悟体会,生疑质疑。

提问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那些形象的词来描述?“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生:急风,使人感到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心寒。

生:天高,天的高低是凭感觉决定的,而不是真实的距离。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也点明季节是秋天。人们常说“秋高气爽”。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生:没有。因为色彩变了。清白是冷色调,红黄是暖色调。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凄清。如果改成暖色调,把诗的意境就破坏掉了。

提问: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回”转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生:“回”说明鸟在盘旋。鸟为什么要盘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诗人的孤单无依。一个“回”字就传达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老师展现画面,动员学生去体验。然后比较鉴赏。把颔联也改写成另一句诗:“无边落叶飘飘下,不尽大江滔滔来。”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

提问1:“落木”和“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生:“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貌,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色彩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色彩枯黄。由此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

提问2:那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生: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个性紧,在这种状况下,树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明白,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萧萧”下,不可能是“飘飘”下。

生:“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绵不绝。

师:那么杜甫在那里强调连绵不断,而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因为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那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就应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明白,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时间。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因此在那里我们就能够想到杜甫的情绪: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也染上了他的情绪。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说“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重新感情朗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

小结:透过情境展示,感情朗读,比较鉴赏可知,诗的前四句登高所见之景,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首联写了六样景物,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表现了深秋的凄清景象,并透过清猿、飞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并传达出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颔联在写景的同时也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这样阔大的景,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青春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凉。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这就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情景交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复展现杜甫晚年形象图,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深入体会,透过讨论探究来赏析。

提问:透过前面景物描述我们已经明白诗人心中含悲。为什么悲愁。

生:前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常作客”,诗人沦落他乡,漂泊无定,心中本已很悲凉。而且不是偶尔作客,是“常”作客。“万里悲秋”,此刻不但作客异乡,而且正值秋天。秋天本已可悲,秋天,是草枯叶落,万物凋零的季节,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何况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自然生出无限悲凉情绪。

生:下一句也写了四层意思。“独登台”,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作伴,是“独”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百年多病”,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阿!

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情到达顶点。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演示或表演此情此景,促使情境可感。

提问1:这两句写了什么?

生:结尾二句写了诗人的辛苦潦倒,两鬓已经斑白,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心中愁苦,正需要借酒浇愁,却又刚刚戒了酒,“新停”的“新”是刚刚的意思。“浊酒”是很薄的酒,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提问2:潦倒不堪的根源是什么?

生:“艰难苦恨”!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国难家愁!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资料!这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此时,杜甫忧国伤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生:似乎体现了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但是沉郁顿挫这几个字究竟怎样理解?(再深情诵读体会)。

师: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郁多是指思想资料的博大精深,感情深沉深厚。杜甫身处**的时代,历尽坎坷,而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一有感触,自然悲慨满怀。顿挫多指感情表达手法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以此诗为例,前面几句一向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立刻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旋,这叫顿挫。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代表诗人是李白苏轼。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比方,顿挫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痛快淋漓,这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顿挫。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就是这样,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构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活动4【测试】《登高》。

1、背诵《登高》。

2、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活动5【作业】《登高》。

配乐深情朗读,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像,把这首诗改写为散文《杜甫之悲》。要求:想像丰富、合理,资料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五百字左右。

登高。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登高。

1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高》。

时事造英雄,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命途多舛,他一生终不得志。他是诗人,他历经战乱,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然而始终心系百姓,心忧天下。他是诗人,落魄潦倒,孤单飘荡,最终老病孤舟终结生命。然而历史却永久记住了他,千古诗圣——杜甫,这天让我们满怀激情共赏他的“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活动2【活动】《登高》。

二、激情朗读,感知登高的习俗。

师生齐诵《登高》,共同感知古代登高习俗。

提问1: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提问2: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明确:为了望远而抒怀!陶渊明“登东皋而吟啸”,范希文临岳阳楼而忧天下,辛弃疾建康赏心亭怀古伤今。

提问3: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

明确:主要是在重阳节,或情到非抒发不可之时。

提问4: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境,感怀杜甫,走进作品。

展现杜甫各阶段诗作与画像,走进作者、作品,感知作者。

学生动情明确,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小时候个性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志向也很远大。“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成年后遇上安史之乱,父亲去世了,生活相当困难,杜甫采草药以糊口。“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去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诗人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诗。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总是想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这也许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活动3【讲授】《登高》。

四、透过诵读,品赏诗意,体会表现手法。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请学生把《登高》自由朗读两遍。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仿读整体感知诗歌。下面就一齐来鉴赏和探讨杜甫的这首诗。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展现此图,声情并茂再现情景,感悟体会,生疑质疑。

提问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那些形象的词来描述?“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生:急风,使人感到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心寒。

生:天高,天的高低是凭感觉决定的,而不是真实的距离。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也点明季节是秋天。人们常说“秋高气爽”。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生:没有。因为色彩变了。清白是冷色调,红黄是暖色调。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凄清。如果改成暖色调,把诗的意境就破坏掉了。

提问: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回”转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生:“回”说明鸟在盘旋。鸟为什么要盘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诗人的孤单无依。一个“回”字就传达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老师展现画面,动员学生去体验。然后比较鉴赏。把颔联也改写成另一句诗:“无边落叶飘飘下,不尽大江滔滔来。”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

提问1:“落木”和“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生:“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貌,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色彩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色彩枯黄。由此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

提问2:那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生: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个性紧,在这种状况下,树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明白,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萧萧”下,不可能是“飘飘”下。

生:“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绵不绝。

师:那么杜甫在那里强调连绵不断,而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因为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那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就应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明白,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时间。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因此在那里我们就能够想到杜甫的情绪: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也染上了他的情绪。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说“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重新感情朗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

小结:透过情境展示,感情朗读,比较鉴赏可知,诗的前四句登高所见之景,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首联写了六样景物,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表现了深秋的凄清景象,并透过清猿、飞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并传达出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颔联在写景的同时也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这样阔大的景,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青春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凉。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这就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情景交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复展现杜甫晚年形象图,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深入体会,透过讨论探究来赏析。

提问:透过前面景物描述我们已经明白诗人心中含悲。为什么悲愁。

生:前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常作客”,诗人沦落他乡,漂泊无定,心中本已很悲凉。而且不是偶尔作客,是“常”作客。“万里悲秋”,此刻不但作客异乡,而且正值秋天。秋天本已可悲,秋天,是草枯叶落,万物凋零的季节,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何况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自然生出无限悲凉情绪。

生:下一句也写了四层意思。“独登台”,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作伴,是“独”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百年多病”,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阿!

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情到达顶点。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演示或表演此情此景,促使情境可感。

提问1:这两句写了什么?

生:结尾二句写了诗人的辛苦潦倒,两鬓已经斑白,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心中愁苦,正需要借酒浇愁,却又刚刚戒了酒,“新停”的“新”是刚刚的意思。“浊酒”是很薄的酒,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提问2:潦倒不堪的根源是什么?

生:“艰难苦恨”!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国难家愁!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资料!这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此时,杜甫忧国伤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生:似乎体现了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但是沉郁顿挫这几个字究竟怎样理解?(再深情诵读体会)。

师: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郁多是指思想资料的博大精深,感情深沉深厚。杜甫身处**的时代,历尽坎坷,而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一有感触,自然悲慨满怀。顿挫多指感情表达手法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以此诗为例,前面几句一向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立刻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旋,这叫顿挫。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代表诗人是李白苏轼。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比方,顿挫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痛快淋漓,这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顿挫。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就是这样,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构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活动4【测试】《登高》。

1、背诵《登高》。

2、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活动5【作业】《登高》。

配乐深情朗读,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像,把这首诗改写为散文《杜甫之悲》。要求:想像丰富、合理,资料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五百字左右。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二

以下是高中语文《登高》说课稿范文,希望大家尽快掌握写说课稿的思路!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实现上述目标,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1、叶圣陶先生曾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教学难点。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抓住朗诵,也就是抓住诗歌教学的“牛鼻子”。“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可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

2、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在鉴赏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会运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将分组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3、在体会诗歌的悲情美环节,我会恰当运用提问点拨法,指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4、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声为有声,丰富教学内容。

(一)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二)研读课文。

1、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

2、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

其答案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弥漫的悲情,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

4、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来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5、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三)归纳赏诗之法。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因此我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

1、分析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2、怎样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境?

鉴赏程序相类似,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再赘言。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了课外作业:

任选一角度,对《登高》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200字左右,完成在周记本上。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三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四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登高》诗,学习诗的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登高》诗的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的画面。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意)。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几个举起了手)。

生1:写了夔州的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

生2:还有诗人的登高远眺。从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峡秋景图”,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来写的,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上、下、远、近的秋色塞满了整个天地之间。

生3: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生:……(生沉默)。

师:哪位同学能发挥一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让同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一下,体味诗的意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有几位文学基础好些的学生埋头在纸上快速地写着)。

(不少学生鼓掌)。

生1:“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生2:“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

生3: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师: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我们再联系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的心境。大家再把这四句诗反复读几遍,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作一番交流。

(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1: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因为“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

“百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来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就生出了无限的悲伤。

生2: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诗人因为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满鬓;又因为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自然就触景生情,心中的悲伤难以排谴。

生3: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后四句写个人之秋,全诗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4:难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晚年的心境吗?

生:……(生沉寂)。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生:因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消散的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的沉重脚步。

师: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师:那么,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难道仅仅是季节之秋吗?“艰难苦恨”难道仅仅是由于作客,多病吗?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人的心灵,深挖一下诗歌的思想蕴涵。

(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悟诗情)。

生: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

师:说得好啊!

生:“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国忧民,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

(发言的学生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

(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生: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国家之秋,正是这个“秋”充斥着诗人的心胸,并且与季节之秋、个人之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生:是因果关系。艰难的世事,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的时候,可是杜甫自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

师:噢,原来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这是诗人的自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

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登高》诗的思想蕴涵,边说边谈,边谈边说,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进行得很好,特别是有好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深刻,关于结构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留着咱们下次说,好不好?下课。(师生道别)。

教后感:

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瞒珊,跃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通过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来指导诵读、背诵。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律诗,从格律上说,只要求颔联、颈联对仗。经过仔细玩味,该诗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学们在诵读或背诵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三、诗文赏析:

1、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2、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指纷纷飘落的干枯的树叶)和长江。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3、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来吧,点击字体就有分析!

答: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4、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5、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6、“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7、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四、检测: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答: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杜甫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3、请同学以尾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尾联艰难对潦倒,形容词相对,苦恨对新停,偏正式动词相对,繁对浊,又是单音节形容词相对,霜鬓对酒杯,偏正式名词相对。可见,尾联也对仗工整。加之颔联、颈联本身要求对仗,所以,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这也是该诗被誉为“七律之冠”的原因之一。

4、填空: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六

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佳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七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八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2、这个老人是难呀?——是杜甫。

(一)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1、问: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〇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〇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二)颌联,写了几种景物?(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九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题解。

[导语设计]。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长年飘泊常作客。

老病孤愁繁霜鬓、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忧国伤时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十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十一

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登高教案一课时篇十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直观把握杜甫七言律诗的形式美;

2、品味诗歌意象的情感内涵;

3、感受杜甫的诗圣情怀。

一、导入。

中国古代诗人中谁被誉为“诗圣”?——杜甫。

哪位诗人被梁启超先生称为“情圣”?——杜甫。

这并不是说杜甫在谈情说爱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是说杜甫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非常博大深沉。

(ppt展示:“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梁启超《情圣杜甫》)。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登高》一向被认为是杜甫写得最好的一首七言律诗。向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明代的胡应麟认为它是“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肯定有他充足的理由。我们今天就通过《登高》这首最好的杜诗来看看杜甫是如何当得上“诗圣”、“情圣”的徽号的。

二、整体感知。

听名家朗诵。

全班齐读(指导朗读,语速要慢,读出那种苍凉悠远的情韵)。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落夔州时所写,此时家国破碎,身世飘零,但杜甫是一个用生命来作诗的人,他对自己写诗的要求非常严格,晚年尤其如此,“晚节渐于诗律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直至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

太符合了。不仅颔联、颈联对仗,整首诗都对仗,非常地工整。即以首联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句对得极其严格工整,还有当句对,就是一句之中也有对偶,像“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且从写景来看,一写天,一写地,这也是一种“对”,像这样的诗就是把对仗这种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板滞之感,非常地流畅自然,不见刻意为之的痕迹。

从写诗的技巧上来看,《登高》的形式之完美,完全能使杜甫称得上是“诗圣”,写诗的圣手。

引申: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从总体的结构上看,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它的意象营造。

二、品味意象。

意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寓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找出意象:风、天、猿、渚、沙、鸟。

哪个字是关键?——“哀”,猿啸声给人的感觉总是凄厉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但是不是一味地悲凉呢?不是。这两句一句写天,一句写地,推开一个异常广阔的视域。由于境界开阔,拓展人的心胸,就使得秋意浓郁的萧瑟悲凉变成一种悲壮,这说明杜甫写景是大手笔,给人一种很强的力度感,很刚劲,这也是诗圣本色。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象:落木、长江。

“落木”给人一种生命凋零的感觉,杜甫在写他的暮年多病,生命力衰颓。

“萧萧”、“滚滚”一写声响,一写动态,使人如闻风吹木叶的窸窣之声,如见长江的波涛翻滚之状。它们与“无边”、“不尽”两个拓展时空的词语搭配,创构出一个宏大、苍凉、悲壮、指向无限的意境。

结合首联和颔联来看,首联14字中包含6种意象,意象密集,节奏急峭,而随之而来的颔联却只有落木、长江两个意象,这一密一疏,既显示了句法的变化,又为第三联的抒情做好了准备。

这里我要讲一讲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以及宇宙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就是整个空间,“宙”就是整个时间,“宇宙”就是整个时空及其包含的一切。

我要引入“时空对”这个概念。顾名思义,时空对就是时间与空间相对组成一联。杜甫惯用时间与空间来组织对仗,《登高》表现得最为明显。颔联上句写无边落木,是写空间的,下句写不尽长江,看似也是写空间,实际上这句诗中包含的是时间意识、历史意识,因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流水”的意象正是时间的象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把有限的个人放到无尽的时空中,写出了人面对“无限”时所产生的苍茫感受,凸显了渺小的个人在宇宙中的处境,此真可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宇宙境界相媲美。

其他举例: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难看出杜甫是在有意表达他的宇宙意识。这样的宇宙意识使杜诗整体上境界广阔,内涵深远。

三、体悟情感。

一二联是寓情于景,三四两联则是直抒胸臆。当然,这种直抒胸臆也是在前两联营造的大背景、大境界中所抒发的深沉复杂之情。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一联是明显的“时空对”,上句以“万里”显空阔,写流落天涯之远,下句用“百年”尽一生,写暮年身体多病。“万里”、“百年”都是写自己面对“无限”的无奈与痛楚,饱含身世之悲与家国之思。

万里——远离京城,眷念朝廷;

常作客——漂泊无定;

百年多病——年老体衰多病;

独登台——羁旅孤独。

此联还隐含着两个古人,一是“悲秋”的宋玉,二是“多病”的司马相如。

一联14字包含如此丰富的情感内涵,沉郁而深广,确是写情圣手,梁启超没有夸张。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进一步感叹世事艰难,为国事忧心过计,同时慨叹自己的贫病不得志,甚至连借酒浇愁也不能够,更增一层愁苦、无奈与悲凉。

大家由这联诗再回过头去看看蒋兆和先生画的那张杜甫像,静静地体会体会杜甫的胸襟和情感。

四、总结。

读懂一首诗是不容易的,走进一个诗人的内心尤其像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的内心也是不容易的,但反过来讲,只要你理解了他,走进了他,他就会开阔你的胸襟、提升你的境界。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努力去理解杜甫诗歌、领会诗圣情怀的道理。

古人讲:杜甫高、大、深皆不可及。具体到《登高》这首诗:

高——时空相对、胸怀宇宙。

大——取象宏伟、境界空阔。

深——感受丰富、情感深沉。

写出《登高》这样登峰造极的诗歌的诗人,我当然要尊称他为“诗圣”、“情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