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8篇)

2023年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08:58:08
2023年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2023-11-14 08:58:08     小编:琉璃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一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摄影术和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电视将新闻的内涵外延至超越时空和脱离个体的一切事物,使新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并伴有大众泛娱乐文化的副产品——即所有的内容都被电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媒介使人们逐渐告别“阐释年代”,最终拉开了娱乐业时代的序幕。

电视媒介顺理成章地中断了印刷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重视逻辑和理性的父辈一代的传承,培养出了新的媒介语境下的“电视人”和“容器人”——轻逻辑、重感性的娱乐化受众。在波兹曼看来,集影像、音响、图片、文字于一体的电视媒介取代报纸成为新闻载体并不能真正产生教育意义和新闻价值,因为电视信息传达形式娱乐化的特征注定要葬送新闻的功能性定义并重塑话语结构,破坏掉原本逻辑分明、辩证理性的传统语境。

我年幼时曾疑惑,电视主持人为何能在播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后迅速转换表情微笑着播报下一则新闻,仿佛刚才消息中的悲剧从未发生。在这一点上,《娱乐至死》也做出了解读。它认为电视新闻本质是一种娱乐,目的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主持人担当着表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新闻播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关注新闻本身,而是为了取悦受众。电视创造了一种“假信息”,这种“假信息”分散破碎且流于表面,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无法作为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从而使得人们对电视中真实发生的事熟视无睹。

书中关于辩论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辩论传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辩论(包括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等演说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复杂而理性的话语的意义。美国在教育中强调辩证与逻辑,这在各类考试,诸如托福、雅思,以及ted演讲节目中都能发现,可以说是有洞见的人在竭力传承这一文化的结果。我也总能从周围的美国人中感受到他们对辩论的热情,虽然他们的辩论思维在现如今远不及印刷术时代,但总算未完全丢失。

作者对逻辑和理性的强调,以及自白的方式,提醒了我时刻辩证地看待他的观点,对此我心存敬佩。当然,我得承认,得出这些观点,我占了时代的优势。

需求推动变革,优胜劣汰的法则下,电视和互联网媒介成为了新的载体,但是内容本身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是严肃性的),形式是主观的。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形式完全是娱乐的,我却不太赞同,或许我们关于娱乐的定义是不同的。他认为电视新闻不再是严肃新闻,但视频、音频的保真性却更有助于排除掉虚假新闻,缩小主观误差。此外,书中关于电视新闻的描述并不完善,当时的电视新闻播放类型和形式还不成熟,电视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现场直播、嘉宾访谈、纪录片等在后来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新闻播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认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娱乐,本身是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态度的轻视,忽视了其不断探求、寻找真相、做好新闻的努力。

谈到电视新闻,就必须认识到它与印刷术时代报纸新闻的区别。电视跨越了时空的物理特性使得它的新闻不再提供仅仅与受众本人息息相关的信息,而是广泛的、多样的、复杂的、跨时空的新闻信息,对于大量与受众没有利益关联的新闻,受众倾向于娱乐解读或知识储备。印刷术时代下的报纸新闻受到时空的局限,新闻本身是局域的、滞后的、有限的实用信息,这是在有限条件下供受众引为决策依据和行为判断的时代的必然产物——对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受众倾向于功能性解读。实际上,二者的新闻内涵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形而上学地来评价它们。

同样,对于印刷术时代的看法,报纸并不仅仅充当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指南,也存在有饱含煽情性、刺激性的低俗报纸,虽说可能不至于破坏掉它建立的理性公共话语,但总不至于书中那样绝对,其影响也要从受众来看。

关于受众,有一点要说一下。电视新闻是否全然娱乐化还取决于受众,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受众对新闻的解读要相对严肃且耗费思考的时间,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受众则相对随意和不假思索,也就是说,受众解读的方式影响着新闻的功能。在现代,知沟扩大的形势下,许多专业领域新闻的受众几乎只存在于特定圈层,它们成为了划分经济实力与知识水平的“符号”,曲高和寡终难逃市场经济的资本教训。而娱乐新闻或其他软新闻则因获取轻松、不耗费精力成本且取悦读者而收获了一大批受众。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二

我们也都知道,沉溺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之中,就像吸食鸦片一样,让人无法自拔、痛不欲生。可是,我们仍旧不能放下。

很多人甚至不愿意醒来。他们沉浸于信息时代带来的快感之中,怡然自得。对于他们来说,那是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思考和精神生活。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无疑是我本年度以来看过的最精彩的书,也解释了我心中积淀已久的困惑。

书内只是研究了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对人类的影响,证实了赫胥黎的“科技会让人毁灭”预言,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存的现状有过之无不及。

文字成为我们拿来炫耀以及窥探的工具。朋友圈的生存现状基本上是:90%在晒,5%吐槽,还有5%的友情转发。

人类正手拉手,走向不自知的毁灭。

对于传媒业,尤其是新媒体,我产生了巨大的失望和担忧。这确乎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信息—行动比严重失衡的时代。只是我,突然不想再制造更多的信息垃圾了。

如果你只有半杯水,还不够自己止渴,怎么能够恩泽他人?跟不停地制造笑点比起来,这辈子,我只做好一件事,一件能引起人们的思考的事,就够了。

或许,你真的放不下9.9元的电影票、半价吃大餐、各式各样的一元游。

那么,就拼命地赚钱,狠狠地赚,直到你的物质基础强大到可以摆脱金钱上的束缚。

或许,你放不下的还有那虚弱的存在感、敏感的神经。但是,如果书籍和经历不能给你以存在感,那么手机更加不能。

用大把的时间,去爱、去思考、去在阳光下奔跑和跳跃。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三

文化正处于一个由文字为中心向由形象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将真实世界进行分类排序重构缩小,实现毫无关联理念的跃迁,让人类不需要直面新闻中的事物,而是不断的同自己对话。“媒介即隐喻”

我们使用工具用来了解自己,如借助语言这一媒介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者思想,并不是它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但在解读文化中的象征时,也要疏远某种信息形式。“媒介即认识论—共鸣”某种特定的说法、扩大的隐喻,有能力越过原本的语境延伸到未知的社会空间,获得普遍的意义,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社会结构。

『隐喻的方法』通过对印刷业和电视等的比较揭示信息社会实质,思想的新工具诞生会达到一种平衡,有得必有失:印刷业:在现实中重新创造过去,并启发想象,对象本质是客观世界。书籍报刊是现代人对智力的理解的源头,能够促进理性思维,有利于广泛的文化教育。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出思辨能力,排除干扰,提取信息理解意义,分析归纳后解决现实问题。

电视电脑互联网等:具有表演性质,提供纯粹的娱乐是好处,糟糕的是所有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符号环境消解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一些假信息起到蒙蔽的作用(广告商展示的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消费者的恐惧与梦想)。无需积累、论述、任何故事观点都要以简单易懂方式出现,让表达的价值降低了。

观众们从中提取情绪,割裂注意力,支离破碎的时间被占用,旁观与笑声取代思考成为进行判断的基础,构建了人们的认知。信息网络使统一美国话语变为可能,代价是成为一个“社区”中对彼此除表面外一无所知的陌生人。信息过剩不能引导有益行动,大多数与我们的生活没有真正的联系,而与此同时,我们将面对丧失社会与政治活动能力的问题。

比如,将严肃的民意测验变成一个新闻,投上一票后,你依然对你自己制造出的新闻无能为力。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周而复始,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儿语,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文化危在旦夕,毕竟很少人能为享乐而悔恨。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四

《娱乐至死》知乎有个回答写了漫画,引用《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生动形象。

奥威尔所担心的,是书籍将被禁止流传,“审查机构,禁书”。赫胥黎所担心的,是书籍根本不用被禁止,因为人们将自发地不再阅读书籍,“广告之后,敬请继续收看《谁是大赢家》.....”

奧威尔担心的是,有人将剥夺我们获取信息的权利。赫胥黎担心的是,有人将给予我们太多信息,使我们只会被动接受、无法自拔。

奥威尔担心真相将被隐瞒。“政府报一-政府报一”。赫胥黎担心真相将被无关的汪洋所淹没,“不用运动、不用节食,多科学的减肥饮品让您轻松瘦身,只要拨打我们的节目热线,松打造完美的身材”。

奥威尔担心我们的文化将被禁锢,成为一片沙漠。赫胥黎担心我们的文化将因琐碎而杂草丛生,大众为微不足道的事物而痴迷,“今天晚上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还等什么呢?快来集齐这一整套最可爱逗趣的...”“今天头等大奖的第一个数字是...”

《一九八四》中,政府用制造痛苦的方法来支配大众。《美丽新世界》中,政府用制造娱乐的方法来支配大众。

总之就是说,信息泛滥导致获取知识和真相困难,人们不阅读,沉迷于娱乐不思考而被支配。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五

一开始有先入之见,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现象问题。正如同在他那个时代当中电视广为普及,人们一方面惊讶于电视-这种科技扩宽了人们的视野,让知识更为普及化,一方面也觉察到其中稍有不妥。正如同当今的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但事实上看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科技,就任何时候而言,不存在好坏,因为它仅仅是个工具。道德属性是人们发明创造的,正如同我们不能用人类道德去批判动物世界的好坏一样,以道德的好与坏来评价一件工具本身就很可笑。

当然言归正传,在我看来,作者实际上想表达的,其实是对知识的不尊重。大多数人通过电视(网络)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不同的知识。正因为如此轻而易举,故而产生懈怠,从而不认真对待。postman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人在做报告过程中三番两次不断中断,或是上个厕所,或是泡杯水诸如此类,听报告的人不仅会觉得莫名其妙,更会对这场报告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从而不认真对待。电视便是如此。当然其还以传教和电视娱乐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此姑且不表。由此看来,寓教于乐,前提是教,而非乐。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或许在几千年前孔子已表述的非常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思考了再学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基本环节。且postman进一步指出,娱乐化下的批量知识生产知识给予人们的是模式化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思维的多样性。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的一个例子,颇为相似。人的眼睛是一种很独特的器官,我们可以看的范围其实很广阔,但人们通常会将焦点放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上,而忽略周遭。但值得注意的是,是人们自己决定焦点在哪,但电视(或诸如此类)却是替你决定焦点在哪。或许不是很恰当,但足以说明一二。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其一是让人们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在看电视,但作者自己也承认这操作起来很难。另一个则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在我看来,或许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尊重知识,认真对待学习,也该教会学生以何种态度对待娱乐。显然,以身作则的方式更为可取。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六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顽强的动物,他们严肃又自作聪明,他们傲慢又神经过敏,他们颐指气使假托圣言以讹传讹,他们将错就错不知悔改批判愚民。”

别误会,这首歌赞美的不是羊驼,而是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他们的确顽固又强硬,不屈不挠,但他们克服的不是自然环境,而是商业和市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没多久,他们嘴边经常挂着一个新词“媚俗”,专门攻击大众的文化选择。这个词出自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实际上却是被译者篡改过的。原文kitsch,意思是“自我感动”,拔高自己,自以为崇高。如果译成“媚雅”还更准确,结果活生生被韩少功译反了。韩少功是一名精英左派,这种栽赃昆德拉的勾当未必是故意,却充分暴露了他的潜意识。不过,话说回来,当时又能有几个知识分子不左呢?于是kitsch被抛弃,“媚俗”大行其道,那些被昆德拉嘲笑的伪善人士打着昆德拉的旗号,振振有词地反庸俗反低俗起来。直到今天,人们使用“媚俗”这个词,想到不是那些“感动xx”评选,不是学校里播放的《感恩的心》,不是余秋雨的含泪,不是王兆山的幸福,不是于丹身体里的荡漾之水,而是郭德纲的相声和小沈阳的二人转。谁会料到,不敬神的昆德拉在中国,竟成了弘扬主旋律、铲除杂乱音的理论权威。与其说是造化弄人,还不如说中国的山寨精神太强悍,俯卧撑、躲猫猫、指鹿为马、正龙拍虎,一脉相承,推陈出新。

另外还有一个流行词“娱乐至死”。这是大约5年前冒出来的,同样被知识分子和文化人高频率地使用,也同样被用来攻击大众的文化选择。这个词来自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一本书,叫做《amusingourselvestodeath》。书名译为“娱乐至死”,非但没有译错,反而应该说译得漂亮极了。可是无独有偶,就像昆德拉的情形一样,人们在采用波兹曼的说法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完全篡改了他的本意。“娱乐至死”变成了“娱乐致死”,似乎娱乐本身就是致命的,致人于死地。

我们高雅的政府经常以健康理由干涉媒体节目的制作,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文人也喜欢从旁摇唇鼓舌,高喊“娱乐至死”,指责媒体上的娱乐化倾向、某些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反对迎合市场,鼓吹加强思想审查,以教育人民为导向制作精品节目。尤其是选秀节目的崛起,民间曲艺的复兴,那些官员和知识分子就更忧患了,“娱乐至死”的声浪就更喧闹了。好像中国媒体节目以前是多么优秀、多么真实似的,一派大好局面竟被恶俗的娱乐破坏了。某种程度上,“娱乐至死”的潜台词成了“主旋律万岁”,厚着脸皮撒谎成了深度报道,空话套话大话成了深刻反思。

实际上,如果读过波兹曼的书就会知道,他说的“娱乐至死”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他根本不在乎娱乐节目的泛滥或媒体的娱乐化倾向。他写这本书是写给自己的知识分子同行的,他呼吁他们回到书籍中去,认真地写作和思考,而不要贪恋在电台、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一夜之间曝得大名。“娱乐至死”是他对媒体知识分子的警告。他认为,印刷机更适宜于理性思考,电台电视只会沦为大众娱乐,任何有志于知识工作的人都应该清醒,回到书面写作,那才是他们该呆的地方。波兹曼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观点可能被扭曲,他还特别做了如下的解释:

“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对电视上的“垃圾”的司空见惯的抱怨,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

因此,我对电视上的“垃圾”绝无异议。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而且,我们衡量一种文化,是要看其中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而不是看那些毫无伪装的琐碎小事。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情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

波兹曼是麦克卢汉的信徒,他相信的是“媒体即信息”。他认为,媒体本身限制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和图像革命,使得“我们对于真理的看法和对智力的定义随着新旧媒体的更替发生了很大变化。”波兹曼也不愿意自己的观点被曲解为“攻击电视”,他说“虽然电视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但它的情感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他坚守的“电视认识论”是,不要让电视带来的情感刺激,一劳永逸地取代了印刷品带来的理性思考,这会对严肃的知识是巨大的伤害。“电视的思维方式与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

即是说,娱乐才是电视该干的正经事儿!如果正确应用波兹曼的理论,眼下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娱乐至死”的不是吴宗宪的综艺节目,不是超男超女的歌唱比赛,不是肥皂剧和情景喜剧,而是央视、凤凰上的那些知识含量丰富的节目,《新闻会客厅》、《百家讲坛》、《锵锵三人行》、《开卷八分钟》、《有报天天读》等等。用波兹曼的话说,“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同,而在于所有的内容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在书里还举了一个例子,电视上某个严肃的讨论节目里,那种所谓思考和争论简直就是表演艺术。他嘲笑的这个节目,实际上凤凰卫视上也有,叫《一虎一席谈》。波兹曼甚至对电视新闻类节目也是毫不客气的,对于阮次山、何亮亮、邱震海这类人做的事情,他说“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是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

应该说,波兹曼的警告颇有道理,当“严肃”成为一种娱乐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再值得认真对待了。我也赞同,cctv和凤凰卫视可能是世界上最“娱乐至死”的电视台,因为它们的娱乐也是“严肃”的,那些演员的脸上流行的表情不是微笑,而是忧患和思考。但我无法赞同的是波兹曼夸大了技术对内容的自然筛选。当波兹曼斩钉截铁地说,“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后控制文化。”我赞同的是前半句,而无法接受后半句。任何媒体是无法“控制文化”,“人”才是文化真正的参与者。在强大的电子媒体面前,人看起来像毫无反击能力,但他们中最孱弱的,也始终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拔掉电插头。波兹曼的这种论调让我想起某些老套的科幻电影情节,未来时代机器人取代了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看上去,这是警告人类不要被人造技术吞没,但这种警告本身就是一种有害的技术决定论。波兹曼调侃地说,每个美国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迷信新技术帮助我们进化。但实际上他自己也有这样的倾向,只不过他相信的技术是“过去更美好”,不是“明天会更好”。

某种程度上,波兹曼的技术决定论甚至削弱了这份警告的份量。他太关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利益,以至于失去了观察现实的耐心,连文明与野蛮的标准都有些把持不住了。例如他说,“各种各样的专制者们都深谙通过提供给民众娱乐来安抚民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民众会忽视那些不能带给他们娱乐的东西,所以他们还是常常要依靠审查制度,而且会在意这种差别,因为审查制度就是他们对付某些严肃话语的方式。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所有的政治话语都采用了娱乐的形式,审查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那些过去的国王、沙皇和元首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会感到多么高兴啊。”

显然,这段貌似深刻的话也只对了前半部分。以我们正在经历的反低俗运动来说,并没有谁相信娱乐可以取代审查,也没有人因为娱乐而暂缓审查。恰恰相反,“反娱乐”成为了“对付某些严肃话语”的口实,而“娱乐至死”的告示牌上画着骷髅标志,正把我们驱赶到一条全新的乌托邦之路上。这条道路,正如我们看到的,其实和地狱之路一样,都是由鲜花和良好的愿望铺就的。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七

在作者那个时代,看电视是人们生活里的主旋律,电脑还未广泛普及,但从电视革命透露出来的危险信号在如今社会仍然是适用的。

在我看来,如今的媒介已从电视到电脑,来到了手机,已经到了数字信息化的第三个阶段,更具体地讲,手机中的各种app就像当初电视中的各个频道一样,分散人的注意力,碎片化的娱乐,让每一个手握手机的人在一阵嬉笑欢闹中消磨时间,而过去的就已过去,以前的过去被称作历史,而这时代的过去仅仅是日期,就如作者所言,电视中的广告越来越短,15~20秒最为适宜。如今各种短视频,答题游戏不就是在印证作者所讲的“短”、“效果”、“效率”这些被隐藏起来的规则吗?到本书的最后,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无奈,但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我们无可指责,后现代社会各种文化的爆炸,让我们像本书的书名一样,以一种娱乐的精神,消磨我们的意志,直到“脑死亡”——变成没有任何想法、思考、思维的现代人,变成赫胥黎笔下的嗦麻人。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八

其实从黄晓明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以后,就知道这些节目是什么德行了,全是炒作,人设,把观众骗得团团转,节目名利双收。

其实这个节目,大家都有演技的。只有李成儒老师以为这是说真话的节目,以为只有台上的人在表演的时间段才在演戏。结果呢?台下在演,主持在演,非表演时段的部分选手在演,表演时段的演员在演,只有李老师没在演。

从未见如此厚颜无耻之节目:娱乐圈乱象浮世绘。这是一个神奇的节目。

这一季真是潜规则成了明手段,打着表演竞技的幌子,弄着发卡的噱头,依着不一的标准,玩着赤裸裸的炒作、捧人游戏,一帮商贩。全网恶评,把观众当傻子呢。

就是那种毫无遮掩,把脸皮完全撕破的感觉。真是把娱乐圈乱象当节目啊,仿佛纪实电影:娱乐圈潜规则、丑态乱象录。

这是一个现象。。。使不尊重这个行业的更不尊重,尊重者产生惶惑,及由发财的,愈发明目张胆的贪婪,心怀梦想的看出了曲折或捷径。

现在的模式就是一朝权在手,就硬说硬做你能耐我何!!

一路疯飙停不下来,末日狂欢淋漓尽致,玩尽杀绝死无余辜。哈哈哈哈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