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一
比赛是个可怕的事情,我是不愿去做的,可是我却去参加了一项更骇人的比赛:在1000多人的目光和闪亮的霓虹灯下拉二胡。
那时,我上五年级,教我二胡的老师让我去参加“全国青少年同盟会”组织的一个比赛。妈妈一听,也赞成我去。这时,我的心情是既紧张又有些埋怨,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惴惴不安,害怕出了什么错。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安抚我,说:“孩子,这有什么可害怕的?到时候你就当台下全是胡萝卜大白菜。再说了,离比赛还有好几个星期呢,好好练习,你一定能行!”“哦。”
经过了三个多星期的苦练,我迎来了这次巨大的考验。在现场,我领到了自己的号码牌,同时一再鼓励自己:不怕,不担心,你可以的。
上午10点多的时候,我就已经站在后台了。当我前面只还有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已经紧张到了窒息的状态。但我想起了前几个星期妈妈对我说的话,她口中的“胡萝卜大白菜”让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自然也就信心满满的了。
虽说是这个样子,但是在台上的我还是有些紧张——当然会紧张。天花板上的霓虹灯照得我的脸发烧,我想当时我的脸一定像一个苹果。
我没有放弃,我不想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的期望。
就这样,我又向勇敢的一步,在我的心田上又开放了一朵美丽的花!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二
六年,听起来是那么长久,可现实却只是眨眼一瞬。
六年前,我们有幸在一个集体中成长。从呱呱坠地到懵懂无知,我们虽不是共同走过了六个年头,但终于,在那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走进了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彼此。
六年中,我们有幸认识彼此,了解彼此并获得了彼此珍贵的友谊。我们在运动场上秉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共同挥洒汗水,共同努力拼搏;我们在户外拓展时互相帮助,共同播撒欢笑;我们在教师节时共同为亲爱的班主任祝福,共同感谢班主任为我们的辛勤付出。当然,我们也会愤怒,愤怒因为一些人而让老师啜泣;我们也会哭泣,哭泣因为某位代课老师的离别。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凝聚在一起。即使一些同学的离开,另一些同学的加入,都无法让我们这个集体出现裂缝。
六年后,我们有幸体会并品尝思念的滋味,仿佛离别只是我们品味友谊时其中的一剂调味品。离别,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个绝对悲伤的词,即使会有点小小的难过。但它却意味着我们可以走进另一个世界,学习更多的知识,飞往更高的天空。当它真正来临时,我们是笑着告别的,我们知道,当我们重新聚首时,一定会有很多好玩的,有趣的话题可聊。时光如潮水逝去,回忆如繁星永恒。
期待着我们以全新的自己面对彼此的欣慰和激动。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三
夏日的夜晚,闷热又心烦。躲在阴凉的房内,品着冰凉爽快的啤酒,看着杂乱而吵闹的电视,无聊亦无趣。窗外是城市的天空,辉煌又闪亮。高楼的霓虹灯和路面的灯光,早已把夏夜的天空照亮。记忆中那些漫天闪闪的星星,还有带着笑脸的月亮,都已看不见,失去了踪影。但是回忆里,儿时那多彩的夏夜,却时时萦绕在我的心上。
儿时的夏夜,那是没有城市耀眼的霓虹的灯光,也没有车水马龙的人流车辆和电视喧闹的夏夜。那是有着青蛙的唱歌,星星在闪烁的快乐时光。
那时的夏夜,可以和家人一起,踏着青青而蜿蜒的山路到山顶,躺在青青的草垫子里,嗅青草香甜的气息数天上的星星。
也可以和家人一起踩着田间狭窄的小路,到田野里去;闻着田里醉人的稻香,听青蛙们在田野里快乐的歌唱。
还有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到马路边的水银灯下,捕捉在雪一样亮的灯光下,像流星一样飞舞的飞蛾和闪亮的金龟子们。
但,最叫人难忘的,却是在夏夜里的那一场场的游戏。
在夏的夜里,在一块块的平地上;男孩们,女孩们;快乐的小伙伴们都围坐在一起,手牵着手;头上,就是快乐的星星。
一个小伙伴,手拿一张轻巧的小手绢,围着小伙伴们转圈,就着小伙伴们的歌声,伺机将小手绢放在某个小伙伴的背后。在这欢快的气氛中,小伙伴们齐声唱着:“丢手绢,丢手绢。请您将它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告诉他,快点、快点告诉他···。”那歌声,在夏夜无垠的夜空里,在漫天熠熠的星光下,远远的传开去。传向遥远的星空,传满整个夜的世界···。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四
春来了,春来了,你看那和煦,温柔如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春风在为冬天送别呢!你看,春风把山谷里的冰渣子给带走了,把屋檐下的冰柱吹没了,把小溪里的冰块弄进了河底,还把美丽晶莹的雪花给送走了,看和煦的风把小鸟们迎了回来,把正冬眠的动物给叫醒了,还给大地一种新的地毯!看,风吹过的地方,小草,野花们都复苏了,都一个个从土里钻了出来,这场景让我想到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风的介绍完了现在来介绍――春雨。
春天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花,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都可以看得见花的身姿,都可以嗅得出花的芬芳,都可以触得到花的鼻捎。花的颜色也是五彩缤纷,品种也各种各样。树上的枝头也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的香气也是扑鼻而来,让人置身在花海里。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五
寒夜里的镜子,透出一丝冰冷。在如斯 冬天,是一面季节里,印象总是特别深刻。
冬天。”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到:“
不知为何,我总是对冬天怀着好奇,我也总是对冬天怀着特别的感情。
对冬天的好奇,我也说不明白,只是感觉到我和它是冥冥中由生命线把我们牵扯到了一起了,它就像是一块磁铁,而我只是轻质小球,它一靠近,我就会被它牵引过去。可当它路过后,我便失去生气,只能像泄了气的小球。或许因为我是冬季出生的吧,我应该是喜欢冬天的。但我对它总是摸不着头脑,一到冬天,便会莫名其妙地被触动。
在我看来,冬天是记忆来临的高峰期,在冬天的日子里总会莫名地被绳索牵动起我记忆的齿轮。我的这种谬论,是得到我朋友印证的。所以在冬天的日子里,我重视特别留意每样事物。在冬天,我的心总是特别沉,特别是天气不好时,但偶尔也会有心情雀跃的时候。在冬天,有时我连自己也会捉摸不透。
冬天,总是会晕晕沉沉,或许是冬眠的日子吧。但我却又不愿放弃我的生命。这么美好的日子用沉睡度过,却不去感受它,太浪费了,这样我也会不甘心。毕竟一年只有一个冬天。但冬天却没什么好的消遣,都怪我总是沉思。不过,沉思中有时也有新的发现。
如果一定要在四季中除去一个季节,除了冬季,不管什么季节消失我都无所谓,我不喜欢四季如春的地方。因为那实在是太单调了,在我的感觉中,春、夏、秋三季节似乎是一样的,上天是要让冬天来点缀它们,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了冬天怎么办,虽然如果真的没有冬天,地球照样转,人照样也要活,但我一想到,真有点胆战心惊了。
我是如此钟爱冬天,但它对于我来说总是像梦一场。梦始时分是秋天,梦醒时分是春天。秋末不知不觉地踏入了冬天,然后不知不觉地踏过冬天,踏进了春天。我总是感到很快地度过了冬天,但尽力回想起来,却没什么特别快乐的事。
冬天,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季节,一个让我对它有一份特别钟爱的感情的季节。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六
“最美”,有许多的含义,可以是一处风景,也可以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件事。但最美在我的眼里,可以用我们的小学同学来形容。
有一次,武晟龙和孙胜翔吵架,我和武昌聪想去劝说他们二人,可没想到,我们差点也被拉了进去。更没想到的是,这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打了起来。他们我一拳,你一脚,从讲台西边,打到讲台东边。孙胜翔可能是急了,拿起一块石头向武晟龙扔去,结果武晟龙的头出血了。我们有的去向老师报告,有的扶他去洗手间,还有的处理现场。孙胜翔得到了应有的处分,他以为我们不想跟他做朋友了,可他没想到,我们仍与他谈笑风生。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武晟龙道歉,而武晟龙说自己也有不对。就这样,他们两人又和好如初了。
还有一次,我因为发烧不能去上学,我感到非常孤独。当我吃过午饭刚想睡觉的时候。却听见了敲门的声音,一看是韩良锦和武晟龙拿着西瓜来看我。妈妈一见他们拿着西瓜,就再三推辞,可韩良锦却说:“他家有许多西瓜,没有关系。”可我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两个用零用钱给我买的,让我深受感动。
我现在已经上初中了,离开了小学的班集体,我可能会遗忘他们的名字,遗忘他们的相貌,但我永远不会遗忘我们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场景!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七
诗是静悄悄的。
浑身上下,
都散发着
自然与唯美的气息。
但有时灵感一来,
却又活跃了。
思绪如排山倒海般涌来。
化作行云流水般的
诗意在笔尖流淌。
但更多的时候,
我更喜欢主动地
寻觅那若有若无的诗意。
虽辛苦,
但乐在其中。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八
感时花溅泪,看时光飞逝,不似当年,欢声笑语,奇思妙想,今日不见,童年如梦似幻,萦绕眼前,又似海市蜃楼,渐行渐远。
看窗外杨花落尽,随风飘散,我独倚于窗边,抚面侧目,观赏默叹,不知不觉间,又忆起小学同学。一同游戏,一同玩耍,放荡不羁,无忧无虑。
泪水模糊思绪,思绪迷茫双眼。仿似一刹,又如同永恒。
那是一段快乐无忧的日子,而每每到周末,全班的同学无论是有空的,没空的,都要挤出时间来到网上会一会面,在那时,一个叫“摩尔庄园”的游戏便是大家会面的平台,大家一起游戏,种菜,养动物,打怪物。全班所有同学的命名都非常相似,都有一个相同的代号:冰雪族。或许是临时起意,也可能是因为容易认别,才有了这个代号:“冰雪族-冰雨”,这是班长,“冰雪族-冰川”,这是我,除此外,还有“冰灵”,“冰花”,“冰河”。周末一上线,屏幕便是白花花的一片聊天,问候,开玩笑的`文字,那时候,真有一种融入了集体的归属感。
想至此,我收回思绪,又一次登陆了“摩尔庄园”。
这一次,再没有那时的热闹,只觉这有些幼稚,打开“好友栏”,只见一片“冰雪族”字样,头像却是灰色,没有一丝生气。而收件箱却是满满的,一封封道别信件,还有一串联系方式,再没有那欢声笑语,只剩下了这些孤单的“明信片”。
“该离去的,终归还是离去。”我起身看向窗外。至此,我也再没有心情去玩游戏,只剩下无尽的感慨。这个游戏就如一场梦幻,时间一到,就该醒来了。尽管我对这美妙的回忆记忆犹新,但它终究不可捉摸,不会重现。现在不可能,日后更不可能。
忽然,雷声霹雳,将我思绪拉回,俄而雨水淅淅沥沥,如泪珠,晶莹剔透,似宝石,璀璨光华。打落在树上,花朵上,如同花儿流泪一般,鸟儿四处惊叫逃窜,平添了一丝伤感。
望着这春雨,我又想起小时那一场雨,也是在春天,但却不是同一所学校、同样的人。
那是一个自由的下午,正值老师开会,班里同学便跑到学校外面的台子上观看雨景,也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呼呼吹的风使温暖的天气凭添了几分凉意,放眼望去,树上像是冒了一层烟。不知班里面谁出的主意,让每个人拿出了一张纸,画上自己的画,折成纸飞机,从楼上扔了下去。结局自然有好有坏:有的刚起飞便被雨打的“遍体鳞伤”,紧急迫降;有的才没飞多远,就被变幻万千风又吹了回来;有的在雨中翻个不停,忽上忽下。同学们边看边乐,还在一旁点评。惹得放飞机的同学面红耳赤。
而现在,再没有当时的无忧无虑,所有人都在学习压力下转移了精力,懂事的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与人打交道。一切都改变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了。而记录过去的回忆,或美好,或痛苦,也都变得亲切,怀念,留在记忆深处,根深蒂固。
这是值得一生回味的回忆,值得一生珍惜的回忆。
不知不觉间,天已经黑了,一轮明月悄然挂在树梢。风,停了,雨,静了。只剩下湿漉漉的地面,在月光照映下闪闪发光。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九
树叶摇摇曳曳地挂满了池边。一个半胖的人走在桥上,他是一个报社的编辑。
“你们来多久啦?”他一看到我们两个在长石凳上就说。
“多幸福,象你们多幸福,两个人逛逛公园……”
“坐在这里吧。”郎华招呼他。
我很快地让一个位置。但他没有坐,他的鞋底无意地踢撞着石子,身边的树叶让他扯掉两片。他更烦恼了,比前些日子看见他更有点两样。
“你忙吗?稿子多不多?”
“忙什么!一天到晚就是那一点事,发下稿去就完,连大样子也不看。忙什么,忙着幻想!”
“什么信!那……一点意思也没有,恋爱对于胆小的人是一种刑罚。”
让他坐下,他故意不坐下;没有人让他,他自己会坐下。
于是他又用手拔着脚下的短草。他满脸似乎蒙着灰色。
“要恋爱,那就大大方方地恋爱,何必受罪?”郎华摇一下头。
一个小信封,小得有些神秘意味的,从他的口袋里拔出来,拔着蝴蝶或是什么会飞的虫儿一样,他要把那信给郎华看,结果只是他自己把头歪了歪,那信又放进了衣袋。
“爱情是苦的呢,是甜的?我还没有爱她,对不对?家里来信说我母亲死了那天,我失眠了一夜,可是第二天就恢复了。为什么她……她使我不安会整天,整夜?才通信两个礼拜,我觉得我的头发也脱落了不少,嘴上的小胡也增多了。”
当我们站起要离开公园时,又来一个熟人:“我烦忧啊!我烦忧啊!”象唱着一般说。
我和郎华踏上木桥了,回头望时,那小树丛中的人影也象对那个新来的人说: “我烦忧啊!我烦忧啊!”
我每天早晨看报,先看文艺栏。这一天,有编者的说话:摩登女子的口红,我看正相同于“血”。资产阶级的小姐们怎样活着的?不是吃血活着吗?不能否认,那是个鲜明的标记。人涂着人的“血”在嘴上,那是污浊的嘴,嘴上带着血腥和血色,那是污浊的标记。
我心中很佩服他,因为他来得很干脆。我一面读报,一面走到院子里去,晒一晒清晨的太阳。汪林也在读报。
“汪林,起得很早!”
“你看,这一段,什么小姐不小姐,‘血’不‘血’的!这骂人的`是谁?”
那天郎华把他做编辑的朋友领到家里来,是带着酒和菜回来的。郎华说他朋友的女友到别处去进大学了。于是喝酒,我是帮闲喝,郎华是劝朋友。至于被劝的那个朋友呢?他嘴里哼着京调哼得很难听。
和我们的窗子相对的是汪林的窗子。里面胡琴响了。那是汪林拉的胡琴。
天气开始热了,趁着太阳还没走到正空,汪林在窗下长凳上洗衣服。编辑朋友来了,郎华不在家,他就在院心里来回走转,可是郎华还没有回来。
“自己洗衣服,很热吧!”
“洗得干净。”汪林手里拿着肥皂答他。
郎华还不回来,他走了。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十
我们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一次次揪心的深情别离,无法去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明知道天下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却总是要在最后的时刻难分难舍。也许曾经的欢聚就注定了今天的噙泪而散,于是我选择了命运!回忆原先共同度过的每一天,是那样的清晰,就同刚发生一样......
当昔日习以为常的风景在经历过无数次淡漠的命运后又重新返回脑海,记忆的大门被重新敲响。
忆中的那个景象,仍是最美的......只是一切都过去了,告别曾经,踏上更深远的路......还记得,离别那一刻猛然停跳的心脏与困难的呼吸,带着深沉的痛与不舍,因为知道即将要离去,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不再相见。就要这样分别了。猛然慌了,不知所措......尽管如此,依旧与曾经一样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可是你要记得,那年夏天,有我,有你,不离不弃,不是恋人,却有着比恋人更深厚的友情。
可是你要记得,那年夏天,你为我流下了泪,我也哭出了声,只是因为不舍,只是因为这即将的离别。
可是离别的钟声被敲响,竟然是要毕业了!
只是,无论命运如何改变我们,你一定要记得我们共同走过的那些年,那些属于我们的青春!!
初一散文诗二首篇十一
散文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样式 ,以其表达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一散文带评语
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总是伴着绵绵雨丝漫步而来。虽然少了春的妩媚、夏的喧哗和冬的沉寂,但却是一首诗,一支歌,给辛勤的人诵读、高歌。
——题记
秋是诗的季节,秋就是诗!它不用文字来表达,便可成为一首动人诗篇。
当然,秋季也是一支歌,一支收获的歌,每当秋季出游时,你是否注意到路旁金灿灿的稻田?你是否注意到农民那眯着的眼睛和笑着合不拢的嘴?在秋天,农民总是可以捧着一把把沉甸甸的稻谷,眼角笑出了泪,将这一粒粒米送到千家万户。
评语:本篇散文中小作者将秋天比作了一首诗,一首韵致优雅,情调自然的充满魅力的诗。而文章给人的感觉也同样是非常富有韵味的,让人很有画面感。小作者的语言很平实,但也就是在这种平实中,读者读到了秋之美,文章之美。
追求需要思索,思索需要孤独。
孤独,绝不是指自命清高者的芬芳自赏和独处时的顾影自怜;也不是指百无聊懒者的无病呻吟、自我封闭、作茧自缚。
孤独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张扬,独树一帜;是漫天风雪中怒放的一剪寒梅。
孤独者不媚俗,如空谷幽兰一般。真正的孤独者是禁得起岁月检验的,如哥白尼便是如此。
孤独是优美的空灵。“落花人独立,微风燕双飞”,谁能说这空灵的境界不美呢?
思想者常与孤独相伴而行。孤独是深沉的思考,问人,问己,问天,问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孤独的磨练,一个人只有经历孤独之旅,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灵感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迸发;智慧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起源;创新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成形;诗情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溢出。
孤独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坚强者能用它劈出永恒的思想之光,斟酌出千古的佳句;而懦弱者则将会被它寒冷的剑光所淹没。
品味孤独,享受孤独,战胜孤独;从孤独中升华,放飞金色的蝴蝶。
评语:本篇《孤独之美》从一个少有人注意的角度切入,论述了孤独的重要意义以及深刻的美感,给人以丰富的思考和启迪。让我们正如作者所说,品味孤独,享受孤独,战胜孤独,从孤独中升华吧!
时时,刻刻,我所惦念着的……
一
“凝望着这白瓷杯中的咖啡,我又想起了这个终生在爱与恨中作茧自缚的天才,维吉尼亚·伍尔夫,她的思想有着深刻的错乱与孤独。我仿佛看到阳光明媚的英格兰乡下,矢车菊香气的阳光铺满整个房屋,鹅毛笔与厚质纸张的摩擦,桌上的咖啡轻袅地散发着热气,她正写着《奥兰多》。”
这原是七堇年的文字,20xx年的时候福建高考有个考生把这段文字增删减补得更加厚重崇高,也更富有诗意。他所描绘的图景是我爱想象的,仿佛真的能触碰到那种美好。后来看了很多更为成熟的诗意描写,但最喜欢的还是这段文字,厚重崇高的意境和诺言一般的伤感质地,真的好得不得了,美得不得了。而我是如此真实地瞥见了热爱。
二
我一直很喜欢英格兰,我对它了解得不多,甚至不知道它的任何一条街道的名称。只知道常年氤氲于厚重文化和明媚阳光气息的它很符合文人墨客的口味。我喜欢它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血液里有对任何一种残留过英伦气息的事物的偏执,更为准确的说是对英伦古典气息的迷恋。我很喜欢在星期日下午看有关于英国骑士,或者魔师,少年的电视剧或是电影,每当镜头扫过它那古典的城堡时我总会有所悸动,闭上眼睛的时候就会有一股暖流流过身体,就是这样的美好。我也很喜欢美国的乡村音乐,有那种自然的意境,不是绿油油田野葱茏蓊郁高山的感觉,有的是凄然草原的感觉,更觉得的是一种广阔。“乡村之路”是我很钟爱的一首,我读出的是怀念。还有英伦式或者古典贵族、青春的那种电影,每一个好的不好的都充满魅力,没有爱或者恨,只是不自觉的被吸引,有时候伴着电影悲伤感怀的曲子,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暮色四合,想起了他们平缓的抒情语调和那种浪漫,真的常常感动得对生活充满12分的热爱。这样的美好存在于电影,总之,就是一盏路灯,路灯下沉沉的背影都萦绕在脑海。可能很大的原因是演员,因对他们的极度爱念才会有对这种英伦文化的偏执,但其实我说不清,就像我们亘古抒发人生,但没有一人能说清。可能唯一有印象的是苏格兰风笛,在泰坦尼克和勇敢的心中都有它的音符,或悲婉,或热情。
三
维吉尼亚就像这种景致一样极富吸引力,20xx年妮可·基德曼对她进行过诠释,在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朱丽安摩尔的压抑情感的笼罩下,妮可的出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文艺、诗意,看得很舒服。后来妮可的很多角色与之都不能与之想媲美。维吉尼亚的那封遗书我曾用很漂亮的圆体字摘录,印象很深那句now everything is gone from me but you kindness,还有那句很感怀的,后来被反反复复地引用的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时时刻刻,不同时代的我们有着或多或少维吉尼亚的影子,很多作品中的人物也赋有维吉尼亚的思想。比如说,20xx年凯特温斯莱特在《革命之路》中塑造的那个家庭主妇,更早的,我发现凯特在《小孩子》中扮演的那个单身母亲,电影说是包法利夫人,行为与追求精神状态上,像极了包法利,但其思想却是维吉尼亚,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点那么像维吉尼亚,不仔细真的不能发现。可能那是对自由,生命,代价,意识的绝对化和理想化。只是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我们渐渐失血。不能说维吉尼亚不热爱生活,这是一个对生活极度狂爱的人,她的思想中有太多的苦楚。她以这种方式离开让我唏嘘不已。她真的太善良了,她说她不想再耽误别人的生命,想让他们快乐,但她不知道,没有了她才是真正的不快乐。
我不愿想象她走后她的丈夫怎样,真的是要感伤入骨的。我欣赏这样的一往情深,欣赏这种方式的爱恋。可怎么我们的生命中这样的人就这样地少了。一定是有的,只不过我们总是向往着别人的人生,而把自己的生活拖延。
四
the hours,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生命中有些人事如此让人厚重眷念,简桢有一句话特别应景:
认识你愈久,愈觉你是我人生行路上一处清喜的水泽,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重水复时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
岁月,爱,时光,崇高地重叠着。生命穿梭期间,竟会是一种无法被印证的感恩。电影中有记录维吉尼亚这样的一个瞬间,是关于生命的,爱的,同情的。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但这样的镜头却使我感动到热泪盈眶。故事是这样的:
小侄女在成荫的院子里玩耍,突然,小侄女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已经死去的小鸟,感慨之余,我仿佛瞥见维吉尼亚苦楚的思绪。我忘记了她跟小侄女说了什么,但知道那一定是关于生命,关于命运辗转的,只记得,当时听得湿了眼眶,只觉得心中像藏了一个重洋,而留下来的却只有两滴清泪。印象最深永远是电影中过于渲情的镜头,维吉尼亚纤细的手指滑过死去的鸟儿的一寸一寸羽毛,她很自然地把头枕在片片落叶上,就这样,看着那只鸟儿,仿佛瞥见了自己命运一般地伤感,秋天阵阵的落叶打着旋儿慢慢飘落,大地上的一切生的、死的、喜的、悲的像被这片片泛黄的覆盖一样,终究逃不过被命运平静地覆盖,无论是怎样华丽流转或卑微渺小的生命。突然想起来了简爱,她是这样对罗伯斯切尔说的:
“既然如此,我选择不爱,我要遵循上帝灵魂平等的原则,葬在坟墓的时候,我们都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脚下。”
其实他们本身没有多大的联系,不过异曲同工的是:无论是怎样华丽流转或卑微渺小的生命,终究逃不过命运平静地覆盖。不知听谁说过:死亡是世上最公平的事。也许是吧,但纪伯伦说:“当睡在鹅绒温软床上的皇帝做的梦没有比夜宿街头受寒冷饥饿倾袭的乞丐的梦来得甜蜜的时候,我们又怎能对生活失去信心呢?”其实,要说公平这种东西没什么绝对的,反映的不过都是我们内心的浮躁和愤青。
五
她应该亲吻那片大地,落叶,鸟儿的。她这一辈子仿佛就是关于信仰与救赎的故事。有这样记录维吉尼亚的文字:
“这个终生在爱与死之间作茧自缚的天才,最后是在精神病、性取向、幻听幻想的折磨之中死去的。她在寻找生命的内核。但是只找到一间空屋,盛满了孤独的疾病。”
命运对维吉尼亚如它自己一样矛盾,眷顾与不眷顾,就这样交替着。后来我也渐渐理解了她的意识流。她应该认为命运就像意识流这样捉摸不定,而事实就是如此。
我亦想起了德里克·加曼,都说他是“电影诗人”,我非常赞同。那时候去搜索《战地挽歌》的时候注意到了他。我才知道原来他活得是如此诚实无欺与勇敢,他没有对不起心灵,因为他一辈子所做之事都遵循内心。这符合海蒂拉玛所说的:“看淡形体,关照内心”。应该说,加曼不仅看淡形体,还看淡世间荣辱。他一生追求的自由与认同,很像维吉尼亚,而他们都非常孤独,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百年孤独。我记得当时的维吉尼亚吻了伦敦来的姐姐,当时的她是非常镇静的,看电影时我其实很怕她被人误解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永远希望自己所爱的人事在别人看来都是近乎完美的,可能还是不成熟,不懂得看淡世间荣辱。电影没有表现她的这一方面,但很多人看到了这一方面,可事实确实如此吧,我直觉得维吉尼亚很矛盾,其实她自己都不是很了解自己,只觉得她是没病的,别人却认为她有病,束缚着她,她前所未有地期盼自由。而加曼永远是直面任何事物的,并不觉羞耻,我说没有什么是可耻的,我们所谓的可耻都是以别人的眼光来评判的,从来就没想过自己的热爱,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就像他们所说的,还没开始就已撕碎了?因为懂得,所以他为这种被束缚着的情感进行激烈的斗争,他的墓志铭说:我活在爱中。1994年,伴着唾骂和崇拜,他死于艾滋病,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想到加曼,他似乎成了一种精神支柱,而年少伤情的我们似乎更能理解加曼,这本是一种殊途同归。我不明白,为什么以前的,现在的,以后也会有的,都泯灭了个性,我们随社会随波逐流,还有多少的人会被所谓的“传统”桎梏牵绊住,愚蠢地聒噪,我们容不下异类的存在,要把世界分得清清白白。他们不知道这个宇宙叫做“混沌”。加曼说,“我的精神永远与你们同在。”他预知到他的思想虽然亘古就有,但也亘古不为人所解,所以他这样说了。他希望我们的所有人都能遵循内心去生活,live without shame。
七堇年说:“毕竟深情的代价昭然若揭,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生。”这句话或许可以为加曼的人生做个注脚。想想,他所争取的,于那个时代,或者现在,或者更远的将来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他的脚步却如此笃定,仿佛踏上了一条漫漫征途,不写下归期。秋瑾亦是如此的,我们是在百年后才看见她当初努力的结果。加曼的道路来得更加漫长与崎岖,秋瑾能为人所解,但所解加曼的人少之又少,少之又少的人拥有的勇敢、信念少之又少。加曼敢为人先,追随他的人很多,但传承他的人却不得知。但我知道,加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他的理想终有一天会实现的,只是那一天遥遥无期。
我想捎一株燕尾草给他,海很高,天很美,我们活在爱中。
六
命运是捉摸不定的,维吉尼亚总是这样想:“一个人的死去是为了大多数的人更好地活着。”她为她的理论实践,但似乎事实并非如此。长久以来看维吉尼亚看得很悲,很伤情,总是有一人要死去,但我或者大多数的我们并不接受。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死去不过是解脱了自己,印证了自己枉年华的生,是大多数的我们的哀痛。她的丈夫不同意,她与他争辩,毫不退让,她永远是那么地固执己见。但他确实对她太耐心了,有时,情感的产生就是要对自己有足够耐心。我们不需一张世上难找的脸,只要懂得,只要慈悲。
“桌上的咖啡轻袅地散发这热气,她正写着《奥兰多》。”
七
维吉尼亚可能还不知道,真正的自由是来自内心的,把自由看作是对欲望的没有束缚和限制,反抗则是因为没有自由或被强制,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我现在才意识到,我们对维吉尼亚的看法可能有失偏颇,我们说她追求“自由,生命,代价、意识的绝对化和理想化。”对于自由的理解,我们仅仅是从一个旁观者去考量她的行为,很多人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便给维吉尼亚定了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姿势。
说是自由,维吉尼亚不想别人认为她有病而牵绊她的行为,把她当作是一个随时会做出傻事的疯子,她一度想逃离苏塞克斯郡,她在车站跟她的丈夫起了争执,她说:“我没病,你们一直认为我有病,你们这样束缚着我,迟早有一天我会被关出病来。”像一个满腹委屈的孩子一样,维吉尼亚显得如此形单影只的孤苦,她愤怒地强烈指责着他们,指责着那些没给她的身体,灵魂意识以尊重的他们。如果说维吉尼亚要的是自由,那么所说的自由一定是原始的,个人的自由,狭小的自由。从西方,《独立宣言》开始,保障了自由的权利,自由是一种权利,更适合从人类广义的角度加以阐释。任何一个人都有国家给他保障的自由权利,维吉尼亚不例外,自由的概念以人为单位使用,显然太含糊了。所以,我一直不赞成用自由来说明一个人的翘首以盼。确切地说,维吉尼亚需要的是对她身体、人格的尊重,不要对她束缚是一种渴望尊重的表现,绝不是用自由代替的。
那生命对她而言呢?对她而言生命太绝对化,她时而把生命看得太重,时而又太轻。她对自然生命都很敏感,很热爱。但她对人类的生命却没有这种意识的表现,她对于人类灵魂的偏执总是要比生命来得强烈。她一直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从幼年时刻骨的精神创伤起,即使后来被盛情关怀过,于是这两种极端情感,使她一生都在爱与恨中作茧自缚。因为对丑恶人性的入骨憎恨是她对人类生命轻薄的最大原因,一些创痛并不那么容易被弥补,尤其是童年时代的阴影更会成为一生的梦魇,所以会自然而然地偏执于灵魂,这似乎并不很难理解,她的很多作品的意识流,生命在意识的作用下很微弱。生命只成为意识作用的一个代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命运在她眼里和意识一样捉摸不定,生命只是一个最大代价而已,最大的博弈筹码。想到维吉尼亚如此哀痛,还会有很多的人的,不禁眼泪灼热地流淌下来。以生命为代价,报复或者感恩,心头萦绕这悲壮。因把生命错当代价,所以苦苦找寻生命的内核,却发现生命的内核空荡荡,像阁楼上的一座屋子,盛满了孤独的疾病。
八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我困于生命的价值的时候。维吉尼亚成为了我一生的伤情,伤心泪滴,哀怨叹息。正在听的是纯音乐的《琵琶曲》,低眉续弹,续续弹,弹尽心中伤心事。很少人会记起维吉尼亚的故事,甚至不曾为此悲伤一瞬,而我亦不是时时刻刻都会想起她,但在一切心中美好的,洞然有所悟的刹那会想起,想起了她在厚质纸张写下: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伍尔夫不曾微笑着说,但时至今日,伤痛没有流转在我们生命中,我却一直看到维吉尼亚的微笑。我常常因生命穿梭在这岁月,爱和时光中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成长中的我理解了加曼,也更理解了维吉尼亚,青春本身便是一种伤感的美丽。总会在某一个下午,看了关于维吉尼亚的文字或者加曼的电影结束后,向窗外的风景望过去的时候,就在不经意中看到了生命的美丽,但不是时时刻刻。
我常常告诫自己要活在现实中,多把时间放在身边的人事中,我很想踏实过完一生,有点与世无争,也有点嬷嬷口中的庸俗。但事实上他们却一直活在我的生命中,使我的流俗成为不可能。我也一直活在他们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诚如七堇年所说的,我一直还认为这是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所在,但我并没有切肤地感受到其实这是一种愚蠢的聒噪。我们写的文字只能代替一个人当时的意识,却不能代替思想,思想需要沉淀。我们总是在一个人死后才会提及他的思想与价值,但这好吗?我一直困惑着。大众的认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在成长,思想还在继续。
九
维吉尼亚成了一个有故事的女子泅渡而去,我错过了她的一生。这就是无法回转与挽留的宿命吧?现在的我们一直在梦着他们的人生,恋着他们的轩窗,而是否有一天也会有人在想象着我们曾经是怎样的哀痛与幸福,他们是否也会梦到我蓝蓝的一片云窗?她不知道多年后有个我默默地为她感动,她不用知道爱她的我是谁,而她却在我的生命中深深倒影着,不曾离去,占据着我的一生。有时候当伤感得不知何去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她的存在。我笑笑,我一直活在爱中。
我想带一株忘忧草给她,阳光带着矢车菊香气,时光静静地存在。
时时,刻刻,我所难忘着的……
评语:这篇文章最让人赞叹的,是作者在选材和构思上的匠心独具。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其意识流的作品与其生活经历的传奇一直为人称道与评论,因其在中学课本中提及较少,对学生而言,又显得多少有些陌生。本文作者选择了这样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适当地拉开与读者的心理距离,立意选材,先拔头筹。选择分节式结构,虽不特别,却可以分层表达维吉尼亚·伍尔夫的理解过程,又联想了“电影诗人”德里克·加曼,使内容更丰富。即“成长中的我理解了加曼,也更理解了维吉尼亚”。作者理解维吉尼亚·伍尔夫追求“对自由,生命,代价,意识的绝对化和理想化”,也对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识人辨理,可谓不断给人惊喜。在文中,随处可见的
名言
引用,针对人物行为的深入分析与饱含真情的告白,都是文章动人的地方。初一散文诗二首篇十二
不知何时
喜欢上了一个人生活
孤独
寂寞
常年陪伴
独立在月亮下
皎洁
柔和
别有一番韵味
却
谁也不知
它真正的面目
虚伪
人生过路中
有谁不戴着面具
讨好
做作
丧失近狂
他们
毫不犹豫的
将人类本性——善良、诚实丢弃
最终
成为一个
毫无知觉的
任人摆布的
傀儡
金钱
地位
权利
这三个词
已成为
他们的追求
想要得到
就必须经历
杀戬
一个个人
逐渐在我眼前消失
人生之路上
堆满了尸体
鲜血
在这猖狂的翻滚
心早已麻木
却还是些许恐惧
平静
踏过罪恶
一朵朵黑色蔷薇
悄然盛开在路的两侧
坐上
华美的宝座
俯瞰苍生
一切的一切
都变的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