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汇总9篇)

最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4 06:04:05
最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汇总9篇)
时间:2023-10-04 06:04:05     小编:HT书生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喜欢漂亮的衣服吗?你喜欢美丽的风景吗?你喜欢美丽的校园吗?你喜欢美丽的生日蛋糕吗?生活当中,我们都喜欢美丽的事物,那么,有这什么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对感兴趣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出示需要会读、会写的生字词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拎 裸露 柴烟

喘气儿 咆哮

一栋栋 黎明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三、体会小村庄的美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小村庄是怎么样的?

2.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共同完成一幅《美丽的小村庄》图

四、品味小村庄的最终命运

1.快速找出体现小村庄最终命运的语句,用“_______”画下来。

2.“什么都没有了——所以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3.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小村庄美丽的影子,询问学生的感受

4.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五、再读课文,探究原因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是什么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找出对应的句子用“~~~~~”画出,读一读,说一说。

2.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是因为人们把树吹掉了,才不能挡住洪水,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3.为什么说是村民自己毁掉小村庄?请你找找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画出对应的句子,并说说你画这句话理由。

4.学生汇报,及时总结,引导

b: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村民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掉了树木,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c: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你为什么要画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啊?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砍伐树。

师:啊,一直在砍树,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

生:“不断”。

师:啊,“不断”,还有呢,针对时间是哪个词?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师:“一年年,一代代”说明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树。

那些村民这样长时间的,无休止的砍树,有没有想到后果呢?最终灾难终于降临了……

再次读4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二

靳家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授予“人民教师”金质奖章。

天津市南开小学原校长兼书记。课堂教学曾荣获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一等奖。他创建的“小学语文导读法”是我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之一,产生广泛影响。应邀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讲学,做示范课,获得高度评价。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导读原理与艺术》等专著18部,发表论文 200余篇,科研成果获天津市首届评选一等奖。应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等校兼职教授,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开区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

【设计理念】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式,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师生共同运用教材,占有、整合,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

【设计特色】

以质疑定向,学生参与确定三个教学目标;以读书为本,自读、自悟、自得总结收获;以体验拓展,在表演中感受文章内涵;以生活为源,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流程】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按照三维立体的设计理念,目标设定如下:

3.学会生字新词,掌握三种句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片断。

其次对教材进行整合。原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对小村庄被毁前的美丽景象没有具体介绍,毁灭了对读者心灵震撼小大。有鉴于此,执教者在课文第一段增加了如下句子:

“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好像一道巨大的屏障,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庄稼长得很好。”

再次确定教学对象。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既不把它放在三年级作为讲读课文教学,也不把它放在六年级作为阅读材料自由选择,而是放在五年级让学生自学感悟。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及教材内容的难易度,把九年制的五年级学生作为教学年级。

教学流程的设计大体包括四个板块。以下结合一次课堂教学的实录予以说明。

第一板块:从课题预测内容,自主提出学习的第一目标,解决“有怎样一个小村庄”的问题。

学生读到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不约而同地产生一个疑问:有怎样一个小村庄?或者说这个小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就是学生产生的第一个问题,也是这节课教学的第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的确定是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真实的问题。继而师生共同探究:怎样完成这个目标任务呢?学生悟出靠自己读书和互相探讨,读懂为止。

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到黑板前绘画,理解感受领悟课文的思想情感,直至把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语句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流利地背诵下来。这一系列的对语言本体的潜心品味,正是学生学会读书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地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完成。

第二板块:因课文内容突变,学生继而提出学习的第二目标,解决“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的问题。

学生读到课文结尾:“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变成“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学生产生的第二个问题,也是这节课教学的第二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的确定不仅是学生的真实的问题,而且是读书深入的必然结果,是符合学生阅读逻辑的自然产物。

这个目标的达成,学生主动提出:1.要深入读书,应该拿起笔来,把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一一画下来,找出重点词、句、段,全面领悟;2.建议同学之间相互研究,把各种不同意见进行比较和分析,相互启发,互帮互学;3.能够统一的认识,就变成大家共享的成果,不能够统一的认识,各人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必强求统一。

在充分读书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提出如下几种观点:

甲:我们组认为下面这句话很重要:“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乱砍滥伐。一个“砍”字,高度概括了小村庄消失的根本原因。

乙:“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句话揭示出小村庄的人们不仅仅是一年砍,一代人砍,而是年年砍,代代人砍。毁掉了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一年比一年严重,洪水来了,才把小村庄卷走了。我想把这句话修改成这样:一年年,一代代,清澈的河水干涸了,茂密的树林遭到破坏,蔚蓝的天空一片混浊,肥沃的土地逐年贫瘠。

丙:课文中写:“大雨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不知被洪水卷到了何处。”这里的一个“卷”字,充分说明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学生通过对这三个句子的理解,不仅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且对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有了透彻的领悟。

第三板块:从全文整体来看,学生感悟到这篇课文不仅告诉人们不要乱砍树,还有更深的意义在里面,这更深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是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也就是这节课的第三个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我们学校周边和住宅附近还有哪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现象,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或建议。

第四板块:创设情境.用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切身体验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完成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阅读全过程。

请三位学生分别扮作小村庄劫后的幸存者,他们分别是:a村长、b先生、c女士。其中a村长对小村庄的毁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b先生是村中砍树最多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严重破坏生态平衡,c女士是村中坚决反对砍树而且积极植树的典型。

全班其他同学扮作各家媒体的记者,向三位幸存者发问,三位幸存者一一回答记者的问题。

记者招待会后,老师号召全体同学拿起笔,向全社会呼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要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以写诗歌,编小品,绘图画,谱歌曲,做调查,写报告,作书法,搞展览,上网查资料,介绍环保知识等等。最后用美妙的环保歌声结束这节课。

整个教学流程总的设计意图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师生互动,充满真情,张显生命的活力。因势利导,巧妙灵活的教学走向,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充分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评点】

这是执教者整合了在南国北疆名师示范授课的丰富实践经验后,反复修改形成的教学设计,在表述形式上有所不同。不断的预设和生成,经历了多次理论——实践 ——理论的步步提升,使“设计”更臻完美。这样的语文课,是真正的师生共建、共享的语文课,它使教学过程完全演化为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于是,语文不再是“唯理性”的语又,而是充满了诗意的激情,成为充满情趣、充满灵动的语文,这是绿色的语文课堂。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三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课标版第6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这组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我上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村庄的变迁的过程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板块结构,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朗读法、讨论法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诵读、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四个板块进行教学。

板块一   创设情境,感受小村庄的美 

我用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图”,引导学生描绘小村庄的美丽。学生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看着画面,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描绘小村庄的美丽。此作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生充分描绘的基础上,我出示诗歌,让学生读。最后运用简笔画,再次展现小村庄的美。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的“美丽”给自己带来的那种震撼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学生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让他们积极地融入角色,走进文本。

板块二  感情朗读,感受小村庄的毁灭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确,书是学生读懂的,不是老师讲懂的。老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因此,在“感受小村庄的毁灭” 这个板块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使其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村庄发生了什么事的自然段,再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雨下得特别利害的句子“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我接着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这句话,有全班齐读,配乐读,个别读,评读,赛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高。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的方法理解“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学生通过朗读,说体会,评价,再读,这样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越读越有味,趣味无穷。而且朗读时的声情并茂,将学生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劲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

在学生充分感受小村庄的毁灭后,学生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想法。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即“小村庄为什么被洪水卷走了?这场悲剧真正的制造者是谁呢?”因为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我以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式,在他们兴味盎然时,过渡到第三个板块的学习中。

板块三  小组合作,探究“小村庄毁灭的原因”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第三个板块里,我首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参考提示,在小组内展开学习,探究小村庄毁灭的原因。在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时,我适时引导。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而不是让这一学习方式走过场。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想,有针对性去讨论,对问题产生了独特的想法。这时,我让学生汇报自学所得。学生各有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见解,有的仅仅是幼稚的想法。在听取汇报时,我耐心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特别注意让只习惯于说的学生有“听”的耐心,使羞于发言的学生有“讲”的信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学生汇报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对于这些意见的“联结点”,让学生从中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乱伐,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此时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保护环境。

板块四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适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升华情感,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中。在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后,我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们,面对着曾经美丽可爱而今却变成一堆废墟的小村庄;面对着曾经在此欢歌笑语,辛勤劳作,享受农家乐如今却命丧黄泉的乡亲们,你们想说些什么?”我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争相发言。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读读自己收集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然后观看我收集的环境污染的图片。在学生情感的波澜汹涌澎湃时,我鼓励学生设计一句环境宣传小标语。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孩子的心是纯真的、善良的。他们在倾听和观看了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本,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小标语的创作中。一句句热情的、包含心愿的小标语告诉我们,他们这节语文课是有收获的。

最后在优美的环保歌曲中,我要求学生回去调查家乡的环境保护情况,把这节课的学习引向了课外,让语文学习和生活连在了一起。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层层进入,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以及一些字词所蕴含着的道理。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课件:美丽的小村庄】描述小村庄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层峦叠翠的群山环抱着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草木苍翠欲滴;那里的小河流水潺潺,河水清澈见底;那里的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多么自然优美的环境,多么令从神往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一齐走进这美丽的小村庄,去看看发生在那里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疑问?读书要有疑,这可是一个好习惯,在心里记下你现在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请同学们翻开25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效果。

(1)检查字、词、句。

1)【课件出示词串】:森林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

a、[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b、哪个字的字形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葱”不要少一点。

c、出示“森林”,两木为林,三木为森,从字形的构造上,你能理解“森林”是什么意思吗?对了,这就是汉字的会意字字形表义的特点,掌握汉字的构字特点来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汉字的方法。

d、把它们送回句子中,你们还能读准确吗?[齐读]

2)【课件出示词串】:盖房造犁砍下来裸露

a、[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

b、出示:“造犁”、“裸露”,同学们仔细观察“犁”字和“祼”字,你发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字?(形声字)你能从它的形旁中猜出它的意思吗?(“犁”和牛有关,意思牛拉着耕地的工具。“裸”和衣服有关,意思是没穿衣服,露出来的地方,在课文中是指,砍掉出山上的树木,就好像是给山脱去了衣服,让山上的土地显露了出来。

是啊!同学们真聪明,能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认识汉字,理解汉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在生活中都能随时运用这种好方法去学习。

c、把它们送回句子,[齐读]

3)【课件出示词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柴烟

a、[开火车读]词串,正音。这里面哪个生字的字音,要提醒在大家注意,“应”第一声,“柴”读翘舌音。

b、扩大的反义词是(缩小)。

c、读读句子。(齐读]

4)【课件出示词串】:雨水奇多没喘气儿黎明咆哮

a、[开火车读]词串,正音。出示“黎”,黎字哪个部分要提醒同学们特别注意?(右上部分里面有一撇。)

b、读句子。[齐读]

3、检查概括内容。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五

人们靠着手上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课文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变迁,更主要的是揭示村民们的错误行为以及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言简意深”是课文的主要特点。整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全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之后,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之情会油然而生。

第二单元的训练目标是继续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文篇幅不长,长句难词不多,语言浅显易懂。通过预习,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小村庄的变迁,对于文章所蕴含的保护环境这个道理也有初步的认识。

然而课文看似简单,但含义非常深刻,文中可抓来细细品味的关键词句相当多。由于学生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处于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如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不管在数量方面,还是程度方面都应把握好一个“度”,做到适切,以符合年段特征和学生认知规律。

1、在阅读中,学习本课生字10个,重点掌握“润、黎”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2课时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一个故事(板书: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变迁(板书:一个小村庄的)。

齐读课题

2、 (出示图片)谁能看看图,结合自己的预习,说说这个小村庄的变迁。

指名回答

1、 (出示图片)引读第一节。

指名回答(词语变色)

郁郁葱葱:树木茂盛。

湛蓝深远:天空很蓝,高高的,一望无边。

清澈见底:水清得能看见河底。

清新甜润:空气新鲜湿润,充满草木散发出的芬芳。

“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意思是什么?

3、 宁静的山林,美丽的村庄,多么优美的环境啊!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的语气读一读。

齐读第一节。

4、 (出示图片)可是后来,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出示说话练习)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

5、 (板书:消失)美丽的小村庄消失了,优美的环境被破坏了,真令人惋惜。那究竟是什么毁灭这一切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1、 指名分节读课文,用“~~~~~”划出写小村庄为什么消失的句子。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黎”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 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1)那年的八月雨水奇多(板书:雨水奇多),我们可以查字典理解“奇”的意思。

(出示表格)指名回答(出示答案)

“雨水奇多”就是雨水非常多。

(2)你从句中哪些词语看出雨水非常多?

指名回答,随机讲解。

没喘气儿:指雨没有停歇。(“喘气儿”原来是用在人身上的。人一直干活,干得很累了,就需要停下喘口气儿。那么“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呢?)

一连:对,雨一直连着下。 五天五夜:哎呀,雨下的时间好长啊!

(3)这么多的雨水汇合到一起,形成了凶猛的洪水。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板书:洪水凶猛)

指名回答

咆哮:读词语,观察字形,你发现什么?两个字都是口字旁,那么词语的意思是?

对,“咆哮”的原本是指野兽怒吼,这里用来说洪水,使你感受到什么?

的确,洪水就像野兽那样一边跑一边张着大嘴吼叫,把一切都吞没了。

(4)(出示句子)看看图,再读一读两句话,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指名回答

看,洪水力量非常大,不但把东西冲垮,还翻转了起来,真是太可怕了。

3、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雨水奇多,洪水凶猛。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1、 除了洪水外,还有什么情况也是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二、三、四节,找出一句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六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个词(板书:故事)。同学们喜欢听或看故事吗?老师也喜欢。其实许多故事里都蕴藏着或多或少的人生哲理,它指导着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做人。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补充课题)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题目。读了题目,你脑海中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

三、感受小村庄的美丽和惊人变迁

1、哦,这么美丽的小村庄就藏在第一自然段里,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咱们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齐读)

2、生回答,师画词语:

3、课文又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

(2)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这样能体现出清澈见底吗?怎么才能体现?发挥想象河里可以看到什么(板书:清澈见底)

(4)天空——深远湛蓝

(生自由读。谁想展示一下个人风采?指名读,评价,再读)

5、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你们喜欢吗?那我们就用喜欢的的语气再来读出小村庄的美吧!

学生自由练读。

6、小村庄是多美啊,同学们还想去看一看吗?……(出示小村庄的美景,感受其美。)

过渡: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是——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已经被(出示课文插图3)咆哮的洪水冲得无影无踪了。

7、引导质疑: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过渡: 其实,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读一读2——4自然段。

四、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把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找出来,(合作交流:1、读一读:2—4自然段;2、画一画: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3、说一说:从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a、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说明砍了很多树。)

b、那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指导读)

2)没有,他们还是一年年,一代代的砍,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问: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时间很长)每一年,每一代都这样砍树,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指黑板)

b、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想像一下,这个小村庄慢慢地变成了什么模样?

3)那树木变成了(引生读句子)( 多媒体点句子)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囱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a、那些词说明砍的树多?(一栋栋、大大小小、各式各样)

b、是呀,村民们用树木造房子,做家具、当柴烧。可是树木的作用仅仅是造房子,做家具、当柴烧吗?,树木还有什么作用?(遮风挡雨)

表演:(师说:一阵猛烈的风吹过,生演,师说:看,几棵小树长高了,生手拉手站在一起,风吹不动)

3、小结:你们看,树木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造成房子,做家具,还可以净化空气,遮风挡雨,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啊!那你们看到村民大量地砍树,心情怎样?(难过)请同学们用难过的心情去读这个句子。

(指导读)

是呀,小村庄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乱砍树木,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使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被洪水冲走了。

5、看,一场洪水就这样把小村庄给毁了(出示课文插图2 )

想像一下,你们听了心情会怎样?

6、小结 :什么都没有了。

五、了解小村庄的结果: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师: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师: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是斧头令村民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却又是斧头,令村民们失去了可爱的、赖以生存的家园(板书:消失)。归根到底,造成灾难的罪魁祸手是什么?(板书:乱砍滥伐)

这时,你又是什么心情呢?(沉重,很难过,不好受)就用你沉重的心情去读吧——

3、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话?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六、课外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板书:保护环境)只要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美丽。

2、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1)不乱丢垃圾

(2)爱护花草树木

(3)保护益虫益鸟

(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5)宣传环保知识

六、总结:是啊,小村庄的消失可以重建,可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却只有一个,所以(出示作业)如果我们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携手起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七

1.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1.课件出示村庄图片,谈话导入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这是个什么样的村庄?村庄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出示词语,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断:连续不间断。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一栋栋:一座座。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何处: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见、少有得多。

班内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结合课件图片理解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1.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

2.查找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1.回顾课文内容,指名说。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八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熟读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了解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

2、领会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已经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毁灭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学提示:

(1)第一遍读文要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要把字音读准。

(2)第二遍读文要轻声朗读,边读边画词语。

(3)第三遍读文要默读课文,然后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2、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卡认读,重点强调“裸”字的读音。

(2)出示词语卡认读、开火车读。

(3)质疑:在生字词中有哪个字你还不认识,或记不住,或不理解意思,都可提出来,集体交流。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裸”“葱”“黎”,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接读课文。

2、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3、最后两段又写了什么?

4、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走向了灭亡呢?

生:人们乱砍树木

四、积累好词佳句

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一、挂图导入:

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幅美图:(课文插图1),仔细观察图,你能给它起了名字吗?

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一个漂亮的小村庄

生: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

好,那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哪段是描写这幅图的?

生:第一自然段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谁能带着美丽的心情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学画出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词语。

2、出示(课文插图2):同学们看图,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生:一个暴风雨中的小村庄

生:一个被洪水吞没的小村庄

生:一个走向灭亡的小村庄

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段落。

3、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幅图时,心情怎样?

生:难过

生:伤心

生:沉重

师:那谁能怀着沉重的心情读一下这段课文?

指导朗读。

4、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了灭亡呢?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1)填空:在人们锋利的斧头下,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还有。

(2)这是个排比句式,谁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练习说话。

(3)“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人们把树木当柴禾烧了。

生: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5、“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

生:雨一直在下。

“咆哮”原指野兽的叫声,在本文指什么?

生:指河流的波涛声奔腾轰鸣。

生:形容水声很大,波涛汹涌。

6、讨论:文中几次出现“锋利的斧头”?是“锋利的斧头”惹的祸吗?

生:文中出现三次。不是斧头的错,是人们用斧头砍的树。

师:“锋利的斧头”代表着人们对树木森林的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短视的利用,甚至可以说是那些无知的人们的一种象征。

7、在“锋利的斧头”下,“什么都没有了”,大家想象一下,都没了什么?

生:房子、家具、工具。

生:家里的一切。

生:人也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8、那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吗?

生:我想说:“你们当初不应该砍树,要不砍树,小村庄就不会被洪水卷走。”

生:我想说:“你们不该只顾眼前的利益。”

9、是啊,谁破坏了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那你想为环保做点什么吗?

生:我想做一个宣传牌,要人们保护树木。

生:我想制一份手抄报,让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生:我想每年的植树节种一棵小树。

三、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再体会体会。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题篇九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

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

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3、质疑问难。

(二)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的说法吗?

(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

2、学生朗读,质疑。

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五、作业 :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斧头(树减少)

破坏环境

受到惩罚

美丽

什么都没有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