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0篇)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30 00:56:01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0篇)
时间:2023-09-30 00:56:01     小编:梦幻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二

本单元教学一位小数。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进行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全单元编写了四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三次“想想做做”和一个练习,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和一篇“你知道吗”。

通过第100页的两道例题教学一位小数的意义。这两道例题先引起学生的回忆:5分米是5/10米、4分米是4/10米、2角是2/10元,然后告诉学生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2/10元还可以写成0.2元。上面的一道例题写成零点几这样的小数,下面的一道例题写成几点几这样的小数。通过把十分之几写成小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教学时要突出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改写出来的,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道例题之后,列举了以前学过的数1、2、3……以及0,指出它们都是整数。又列举了0.5、0.4……指出它们都是小数。引导学生在数的外部形态上认识小数,但这不是小数的本质意义,教学小数的意义不能局限在数中间有个小数点上。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想想做做”第1题把1分米、3分米、7分米、9分米先分别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第3题的图中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涂色部分,再写出相应的小数。这两题都让学生从十分之几写出一位小数,学生能再次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想想做做”第5题在数轴上写相应的小数,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数。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写出分数,但学生在看数轴上的点写数时,都需要先想到相应的分数,又一次体会了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几点几是几和十分之几合起来的数。

例题从比较两种冷饮的价钱的实际问题引出比较0.8和0.5这两个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教材让学生应用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自己想办法进行。无论是转化成8角与5角再比较,还是转化成十分之八和十分之五比较,都没有离开小数的意义。教材统筹安排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试一试”里比较零点几和几点几的大小,“想想做做”里还有比较两个几点几这样的小数的大小。教材不用文字语言总结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意图是通过大小比较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只要学生能联系小数意义进行思考,怎样想都可以。

“想想做做”第1题要把9厘米、6厘米分别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最好能既写成分数,又写成小数,可以又一次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第4题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联系数轴上的点理解0.7、1.3、1.9和2.4这四个小数的意义。

第二,比较数轴下面的三组小数的大小。

第三,看一看这四个数在数轴上的排列顺序。

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了算。教材没有把法则作为“规定”告诉学生,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这是“需要”,就“应该”这样算。例题计算0.5加0.7的和,先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5元和0.7元分别化成5角和7角相加,由此推理得到0.5加0.7的和是1.2。然后思考,如果列竖式计算,应该便于5角和7角相加,即把0.5和0.7中的“5”与“7”上下对齐,这样就把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了。由于5角加7角的和超过1元,所以0.5加0.7要向表示“元”的那位上进1,也就是向小数点左边那一位上进1。学生理解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向小数减法迁移是很容易的。教材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基本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想想做做”第5题估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比1大还是比1小,是在能进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估计又促进对笔算的掌握。

练习十是对全单元内容的回忆、整理与实际应用。第1~4题再现小数的意义,其中第4题要求略有提高。第5题练习计算,四组题里都含有加法与减法的比较。第6、7题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7题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第8、9题中含有找规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三

教学目标:

1、复习用方格数来表示面积,用面积公式来算面积。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学会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与比较等方法去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让学生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面积的两种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关键: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小结

你们真聪明,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格子,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来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利用平移,半个格子凑整及轴对称图形特点求图形面积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平移成为长方形,2个半格凑成一格。轴对称图形只要数一半,乘以2就能算出整个图形面积。

小结:我们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为长方形,把三角形转变成

为正方形来计算出面积。把2个半格合并成一格,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快速计算出面积。

二、新授

1.激发学习兴趣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它们有多大》教案

这2个不规则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

究竟是哪个图形面积大呢?

今天这节课就具体来研究它们的面积有多大。

(出示课题)不规则图形面积

2.图形a我们先观察图形a,你有办法计算它的面积吗?

a、小组讨论

b、汇报各种计算的方法

5×4-4

2×5+3+3

4×3+2+2

4×4……

c、电脑演示并且总结出割、补、移三种方法。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法?为什么?

割的方法:4×4=16补的方法:5×4-4,这两个方法!

师总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

3.图形b

图形b也是个不规则图形,你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吗?

独立思考,然后把结果写在纸上面。

交流:(利用补的方法将它转变成一个规则的图形)

4×4=16

电脑演示生介绍的方法,并板书算式。

师:现在可以知道图形b和图形a谁大谁小吗?

要准确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就必须进行正确的计算,在计算时方法越简单越好。

三、巩固练习

这里有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一画,说一说,怎样求它们的面积。

(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交流)

说说:求凸出来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

求凹进去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

小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

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求图形面积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眼急脑快(口算)

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逐一出示口算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8+7=9+5=8+42=46+9=

34+53=28+12=520+300=

2、心明手巧(笔算)

师:同学们很顺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来,必须打开密码箱才行,你们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吗?现在请拿出练习本,用竖式算一算,密码是多少,看谁算得好。

笔算下列各题:25+38=45+29=

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后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3、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帮羊村完成了这意义重大的任务,村长为了表扬我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决定请我们去参观野生动物园,高兴吗?准备好,看看你认识那些野生动物。

伴随悠扬的音乐,课件分别演示熊猫、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金丝猴、藏羚羊等受保护野生动物。

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

1、分析统计表,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注意思考从“已知种数”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数据教育学生爱护野生动物。

(3)出示第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让学生思考。

2、尝试解答

(1)师: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请用竖式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98+25=)

(2)指名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3)师生齐分析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结合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把这题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突出“那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比较总结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打开密码箱的两题和例题,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汇报交流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通过比较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特点并引出课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神机妙算(直接写出结果)

65396743

+78+86+95+88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

指名说出结果及计算过程。

2、拔萝卜(用竖式计算)

58+9468+5286+77

(1)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同时指3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让3名学生当小老师,批改同学的计算。(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数抄错)

(3)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的情况。

3、配钥匙(连一连)

师:班长暖羊羊它负责小羊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不小心把小羊房间的钥匙给调乱了,你们能帮帮暖羊羊,把钥匙给配好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58+9458+6759+7579+89

125168152158134

指名学生说说如何算得又快又准。

4、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答吗?请把你的算式写在书上。

巡视学生的解答情况,并指名说出解答的算式。

师:除了上面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想一想(扩展延伸)

的两位数加上的两位数加和是多少?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98+25=123(种)

98

+25

123

答: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123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周末,阳光明媚,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朋友一同去郊游。

出示课本情境图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师:分成两组做游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分类的结果用你觉得最好的办法呈现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信息。

(二)展示学生分类结果,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1.呈现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多样,例如: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适时纠正学生的.计数错误

总会有学生出现计数的错误,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计数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可以边数边做标记,数完之后可以再数一遍等。

3.对比研究,感受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师:哪种呈现方式最简洁最清晰,一眼就能看出分类的结果?

引导发现:用数字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分类的结果最简单,最清楚。

4.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1)教师选取学生优秀作业呈现在黑板上,指定一名学生说说是怎么完成统计表的。

(2)教师板演绘制简单统计表的过程。

(3)学生模仿教师用统计表重新记录分类计数的结果。

(三)根据数据提出问题,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教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学生的分类结果分开呈现。

3.逐一出示不同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

师: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能根据分类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分类结果不同?

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结果就一致;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

4.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使学生体会: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虽然结果不同,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四)即时练习,巩固新知

1.师: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觉得哪种分类方法好?

学生可能根据游戏的公平性来选择,可能会偏向于男女人数相等的分类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教师可让学生充分交流。

2.师:还可以怎么分呢?把你的分类方法也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教师对表格设计合理,书写工整的学生给予表扬。

(五)回顾整个统计的过程

1.引导学生说一说分类活动的全过程。

2.教师小结:先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再数清楚数量,然后制成统计表,最后观察表中的数据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28页“做一做”

学生很可能会按男女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但是计数活动会比较困难。教师可先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计数结果可能会不同,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数才不会错。

计数活动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表格填写的难点在表头的设计,学生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5题

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再让学生自选标准将动物分成两类,并独立完成计数和统计表的填写。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可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

3.完成练习七第7题

(1)(2)两小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3)(4)两小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集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蕴涵的信息。

四、课堂小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图形的周长。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关键: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并在体验、交流中升华为理性认知。

教具准备:各种图形,直尺、绳子、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蚂蚁公主》动画片段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画。你们想看吗? 小蚂蚁上课打瞌睡,老师让它去做做运动。大家仔细来看,这只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

你能说说小蚂蚁是怎样做的吗?(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一周边线

小蚂蚁爬过的路程就是沿着树叶的一周边线。

2.小蚂蚁看到美丽的树叶非常高兴,同学们想不想把树叶的轮廓描下来?

学生描出p44中“描一描”两片树叶。

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实物投影演示)说说是从哪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树叶一周边线你能找到,那么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你能找到吗?

出示另一幅图(游泳池)学生指出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

4.小结: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口的周长。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什么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呢?(指生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5.那你能说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呢?出示p44中“描一描”两片树叶。

学生看图交流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二、实践操作

1.找一找

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那么你能指出图形的周长吗?

出示松树和五角星的图形,学生指出图形的周长。

引导学生说清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的。

2.摸一摸

平面图形的周长你能指出来,那么我们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你也能找一找吗?

摸一摸(1)数学书封面的周长。(2)课桌面的周长。

3.描一描

描出45-1中图形的周长。全班交流。

强调汽车图形的周长。(边线指的是图形最外围的一圈。)

4.判一判

出示四个图形,学生判断是不是图形的周长,并说明理由。

5.算一算

小组合作,量一量图形的周长,并完成表格。在小组活动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提问:你是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的? (长方形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的? 方法: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圆形的周长的?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三、巩固应用

1.用四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七

本班学生共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 ,他们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热爱劳动,拾金不昧。就上期期末检测,班平数学成绩优秀,但也有少数同学年龄偏小,反映较慢,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学习和怎么去学课堂纪律较差,想说就说,甚至个别同学上课玩玩具,常常拖欠各科作业,如张艳琼等连乘法口诀都不熟,相当大部份同学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根本无法正确管教,从而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本期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当前的教改动态,择其良好的教学方法,耐心指教学生,力争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者。

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在编排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

2、倡导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构建新的知识。

4、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

5、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6、提示学习活动的线索和学习方式。

7、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设计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9、有计划地介绍数学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2、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4、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5、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填写统计表和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二)数学思考

1、经历初步认识小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计算的过程,发展数感。

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时,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

1、在各类口算、笔算、估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2、能运用本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对自己的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评价。

(四)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册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3、经历探索数学问题,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在学习中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信心。

4、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

5、在学习中培养计算仔细,书写工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况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注意应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环境保护的有机渗透,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智力、品质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3、重视情境创设,激发认知需求。

4、教学内容设计以活动为主线,倡导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5、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做到明显、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6、经常了解学生和分析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现实情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7、教师应以身作则,坚持做好六认真工作,充分运用好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灵活运用优良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哪些不明确学习目的,应多花精力和时间,耐心指教,使他们不断转化。

8、努力做好与家长联系工作,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了解和解决本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查,教导学生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争当优秀学生。

10、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

11、练习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习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习。

12、对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完成思考题或一题多解。

13、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落实。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八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一根毛线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二、操作时间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两根小棒、两根硬纸条、一段毛线、一张圆形的纸),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身边的物体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

(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哪个角最小吗?

(2)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剩下的这两个角谁大呢?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

(4)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角的大小吗?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想想做做”3题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出示智多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九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3)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小数的读写法;

(4)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合理板书。

4、考核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实施。教学设计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小数,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二)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巩固练习

8.64元=8()6()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上篇十

教学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直观的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小组合作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成果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算理的理解。

一、创景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花坛美丽可爱,吸引了好多同学的视线,有的同学禁不住要进入花坛欣赏花草,那样会损害这美丽的景色,为此,我们学校打算给他围上护栏,护栏每米8元,需要多少钱呢?如何来算呢?要是一个正方形花坛,你会算吗?(出示课件图画:长方形花坛实物图)(学生齐答)

结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钱数。

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自主探究,归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小结巩固

师: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来算呢?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一)忆一忆(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看屏幕,谁知道他们的边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周长?(课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举手回答)

结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围成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教师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

(二)试一试(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屏幕上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吗?(出示课件: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结果:有三种方法。

(1)6+4+6+4=20(厘米)

(2)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

(3)(6+4)×2=20(厘米)

3、师: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小组讨论)(讨论出结果之后出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讨论结果:“6”表示长方形的长,“4”表示长方形的宽,“2”

表示两条相等的长边和两条相等的宽边,“20”表示周长。

由此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教师板书此公式)

(三)展一展(拓展应用)

1、师:我们学习了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能计算出屏幕上一边靠墙,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的院子的护栏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小组合作探讨)

探讨结果:院子护栏周长=(8×4)—8=24(米),因为院子一边靠墙不用护栏,所以要减去一边的长度。

2、师:同学们如果两个图形拼在一起组成新的图形,那么新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相加吗?请看大屏幕,你能算出这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小组合作研讨)

研讨结果: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三、小结巩固

1、周长是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