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七夕节手抄报内容(优秀10篇)

2023年七夕节手抄报内容(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2 02:50:11
2023年七夕节手抄报内容(优秀10篇)
时间:2023-09-12 02:50:11     小编:ZS文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一

1、中国最早的字典叫《说文解字》,作者是许慎,这是第一部按部首归类的字典,这种归类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2、清乾隆年间,皇帝下令编撰了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收录了18世纪以前3000多种重要著作。全书共230万页,连接在一起,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这部丛书叫《四库全书》。

5、中国古代神话非常丰富,其中以《山海经》中为最多。

6、西汉时期,由司马迁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宋词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是豪放派、一是婉约派。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朝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9、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10、元杂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他的主要作品是《窦娥冤》。11、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对志向的不懈追求。

12、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那儿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人们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13、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4、唐代李白被人称为“谪仙”、“诗仙”。

15、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16、唐代杜甫的诗被大家看作“诗史”。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

18.毛泽东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

19.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20.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2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22.“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

23.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这类考试的时候常考:谈一下某句话中哪个字或者词用得好,为什么。

24.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5.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26.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27.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28.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29.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30.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31.唐诗中: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32.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3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35.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宗圣曾子、 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 、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明、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38.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39.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三十)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40.“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41.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42.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的诗词。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作了精采的评论,认为诗中“直”、“圆”两字精妙,将大漠景色写得异常鲜明。第五十回中 , 王熙风这样的俗人也可以说出“一夜间北风紧”这诗般的句子。

43.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47.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三位名人: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月光曲》等。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作曲家是多么残酷的打击,但他不向厄运低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米开朗琪罗,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家,世界最伟大雕塑家之一。与达·芬奇,拉斐尔并列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作品有著名的雕塑《大卫》。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泰斗。 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作品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48.外国文学大师:塞万提斯,西班牙伟大作家,世界名著《堂吉诃德》.莎士比亚,英国伟大戏剧家,作品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等。马克思称他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歌德,德国最伟大诗人,文学泰斗。作品《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作品《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自由颂》《叶甫根尼·奥涅金》等。雨果,法国伟大作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法国伟大作家,作品总名《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泰戈尔,印度诗圣,作品《飞鸟集》《园丁集》。海明威,美国作家,作品《老人与海》。

49.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50.律诗分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尾联(七、八句)。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5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2.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53.古称“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道、佛三教。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十家指在上述九流的基础上再加上小说家。

54.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本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55.航天英雄:杨利伟(神五)。聂海胜、费俊龙(神六)。

56.城市别称:福州(榕城)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成都(蓉城、锦城) 、广州(羊城、花城) 、日光城(拉萨) 、水城(苏州) 、冰城(哈尔滨)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二

作者简介:格林兄弟,

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他们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7年出最后一版,共216篇故事)。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此外,格林兄弟从1808年起,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

他们还编写了《德语语法》(1819~1837)、《德国语言史》(1848)及《德语大辞典》(1852)前4卷等学术著作,为日耳曼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活在19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是语言学家和古文化研究者。两人在上大学期间结识了海德堡浪漫派诗人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搜集整理的德国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给了兄弟二人启发。后来,这哥俩在黑森、美茵河等地访问善于讲童话的人,收集他们口中的故事,几年下来竟有百余篇。

1812年,这些故事结集成《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第一卷,于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大受欢迎。此后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断补充故事,并一再修订,共推出七个版次。第七版后来成为在各国流传的原著版本,至今已译成数十种语言,许多故事都广为流传。

早在1925年,国内就有《格林童话》的译本,由当时的河南教育厅编译处编成,内收《雪姑娘》、《六个仆人》等10篇故事,名为《格尔木童话集》,译者王少明。此后名家赵景深也曾译成《格列姆童话集》,收《乌鸦》等6篇,由上海崇文书局出版,但年代已不可考。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三

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现实”?十分惭愧,作为一名文学教师,我说不清“文学”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生活着的人,我不能够陈述“现实”究竟为何物。也可以说,我徘徊在“名”与“实”之间的混沌地带。现在却要来讨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这个长期纠缠着我们的老话题,实在是力不从心;要写成论文形式,那更是难煞我也。我想,既然是古老的问题,不妨采用“对话体”这种古老形式来讨论。

甲:为了就“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来对话,我特地重读了《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的一些篇章。苏格拉底跟另外一些人之间,你来我往地论辩,看上去很亲切、很平易似的,其实也不好懂,有些地方甚至不知所云。

乙:古人思绪高远,言谈时总是直达事物的本质。不像我们今天的人,在现实的泥淖中不亦乐乎,诱惑太多,思绪散乱,最多只能悬在半空,想一些“中间价值”问题。佛教称之为“恶慧”,而不是“智慧”。

甲:就“终极价值”而言,古人的确更智慧。柏拉图说,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现实是对“理式”的模仿。前面一句好懂,后面一句就不好理解。

乙:谈到文艺与现实之关系的时候,柏拉图用“床”来打比方,他认为有三种“床”,一是画家画的床,二是现实中的床,三是“床之所以为床者”,他称之为“床的理式”。一模仿二,二模仿三。一般人只想到了一和二,不会想到三。

甲:他说的“床之所以为床者”,不就是床的“形式”吗?

乙:我们眼睛所观察到的那个“形式”,只能说是床的“表象”,而不是床的“本质”。也可以说,你所眼见的只是“幻象”或“色相”,而不是“真相”。我们可以换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存在三种“男女”:文艺作品中的男女、现实生活中的男女、本质上的男女。后面一种,就是男女之所以为男女的“理式”,柏拉图视之为“最高真实”,它是“灵魂回忆”的对象。这个男女的“理式”,中国哲学没有完全对等的说法,大概可以用阳(乾:-)和阴(坤:--)表示,它来自混沌未分的“太极”(),指向不可言说的“道”。面对那种“最高真实”,西方人拼命地回忆(言说),中国人使劲地遗忘(沉默)。这是文化差异。就今天的文学创作而言,我们可以写一部关于“男女”的小说,却无法写一部关于“乾坤”的小说。但具体的“男女”之中,包含了阴阳乾坤,而不是相反。就此而言,文学包含了哲学。

甲:哲学家一定不同意你的说法,他们或许会将你逐出“理想国”。

甲:我还是没有弄明白,文学究竟要模仿具体可感的现实,还是要模仿抽象玄奥的“理式”。

甲:我明白了,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吧?

乙:有这个意思在里面,但你用的是一个封闭的、没有余地的、过于确定的句式,将意义的多样性封杀了。

甲:我认为,无论什么道理,总要将它变成确定无疑的知识才好,才便于教授和传播。

乙:“文学研究”或许是一门知识,但“文学”不是知识。我们在讨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而不是“文学研究”与现实的关系。

甲:如果能将不是知识的“文学”变成知识,倒蛮合我的胃口。

乙:既然文学的本质不是知识,它就不可能成为知识。至于那些能够成为知识的东西,它就不是文学,只能称之为学问。学问固然是好东西,但不是文学。

甲:这些话有点玄奥。一谈玄,文学就会离开现实,就会变得难以理解。那些高蹈在空中的小说和诗歌,就难以理解。

乙:从发生学角度看,文学并不源于“理解”,而是源于“志”和“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只有《尚书》中的那些官方文件,它的目标才指向“理解”。其中有多篇征讨商纣的动员令,大意是:我要你们帮助我去灭掉商纣王,他沉迷酒肉,淫祭无度,偏信女人,牝鸡司晨,不亡其国更待何时!你们理解了没有?我们理解了!那就赶紧出发吧!至于箕子过殷墟所哭歌的“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究竟怎么理解,武王根本不在乎,他志不在此而在彼。只有那些殷商遗民,面对破国之山河,一草一木皆可泣可歌。没有这种感同身受,当然就不理解。

甲:我们今天还是不要讨论商纣和武王吧。我想尽快进入我们的正题。

乙:我们一直在正题里面。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在正题里呢?

乙:说不要“抄袭现实”,是在强调文学的创造性和超越性,超越现实的表象和“色相”,强调作家“无中生有”的想象能力,以便抵达自由的境地。否则的话,文学的逻辑与“现实”的逻辑就同流合污了。说不要“自我膨胀”,是在强调文学与他人和世界的对话关系,而不是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痴人说梦”。

乙:弗洛伊德说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他并没有说文学就是“梦”。白日里睁着眼睛说梦,说明理性还能够控制“梦”的内容,让梦的叙述符合逻辑而让人能够理解。“梦”对理性构成巨大的挑战,它那些可怕且可恶的内容,潜藏在无意识深层无法删除,让人烦恼。白天还“超越”得好好的,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理性”下班了,那些不可示人的东西全都粉墨登场,通过“梦”这个欲望的舞台尽情表演。怎么办呢?庄子说,有修为的“真人”,可以达到“无梦”境界。让梦彻底消失,这太绝对了。庄子自己却经常做古怪的梦,而且还不知道是他在做梦、还是梦在做他。佛教解脱法门中有“修梦成就法”,修炼到要梦见水就梦见水,还能将水梦成莲花;要梦见火就梦见火,还能将火梦成琉璃。这是对现实欲望或肉身叙事的升华。

乙:“抄袭现实”是一个比喻,比喻那种面对现实不可自拔、缺乏审美超越的作品,也就是没有“灵魂回忆”、缺乏“道”的追求的作品。“现实”怎么可能被抄袭?如何抄袭?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员”、“秘书”也是一种比喻。不要忽略巴尔扎克后面的话,他说他要“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的事实”“选择主要事件”“揉成典型人物”。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勃兰兑斯为什么将巴尔扎克视为像乔治·桑一样的“浪漫主义者”了。勃兰兑斯认为,他们两人都是“伟大的风景画家”,乔治·桑画的是草木在阳光中的那一部分,巴尔扎克画的是草木的根部。勃兰兑斯说,巴尔扎克既是“观察者”又是“梦想家”。前者是忠实于现实,后者是忠实于心灵。无论是观察还是梦想,最终都会归结到文本和叙事结构之中。对作品形式和意义之关系的分析,是文学批评的任务。

甲:说到文学批评,也有很多地方难以理解,一会儿一个新术语,比如后现代、后殖民、新历史,而且意思不确定,我们有点跟不上。

乙:面对新的创作实践,新术语的出现总是难免的,但你不要被那些新术语吓到,不要被它所迷惑。关键在于你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受,进而建立起自己的评价标准。

乙:那是比喻,用水波作比喻,比喻壮美崇高的风格。

甲:最近,他们又改了,夸奖一个作品时,会激动地喊叫:“接地气啊!”

乙:也是比喻,用土地来比喻,比喻作品有现实基础。

甲:一会儿用水波比喻,一会儿用泥土比喻。我想,“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也不“波澜壮阔”,《九歌》和《洛神赋》也不怎么“接地气”。

乙: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但比喻又是不可缺少的。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所谓“写物附意”“扬言切事”。你可以说它简洁明晰、强烈可感,也可以说它过于粗暴、差强人意。但比喻的修辞手法之所以不可或缺,原因在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言与意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

甲:尽管模仿现实的“写实性”作品要好理解一些,但我觉得,文学创作还是应该以想象力为主,只有想象和创造的翅膀被折断了,才会堕落在土地上。我们看到美景的时候,会说它像图画一样美,因为图画是创造和想象的产物。

乙:中国文艺传统重视“传神”,而非“逼真”;强调“神似”,而不是“形似”。这一点在传统的诗歌和绘画里表现得很明显。到了今天,真实的或者形似的东西,有可能会被高科技所取代,而“传神”的东西是很难复制的。要抵达那种“传神”的境界,的确需要高度的想象力,仅仅靠接“地气”是不够的,说不定还要有一点接“天气”的能力。

乙:文学创作的“独创性”,的确要求它创造一个“世界”。但我们对这个独创出来的“世界”,还有另外一些要求:比如与他人交流而引起共鸣的要求,指向可理解性;比如与另外一个“世界”达成和解的要求,指向价值的超越性;比如与天地之间和谐一致的要求,指向形式的均衡性。一个人躲在书斋里,闭目塞听,很难保证不走火入魔。我们经常读到一些连作者自己都不理解的作品,这基本上可以判定为堕入魔道。

甲:看来还是要“接地气”,经常到底层去体验生活。

乙:可是,有些人接了一辈子的“地气”,弄出一身病,也没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因为“地气”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生长性的,但也是杂乱无章、没有形式感的。如何使它有效地变成审美形式,是一个难题。至于那些抱住“地气”不放的人,最终只能变成“地气”本身,消失在泥土之中,而没有变成文学。

甲:如此看来,文学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并没有对错之分,而是一种带有“历史辩证法”色彩的运动过程。就像我们的对话一样,也在现实和想象的两极之间,来回荡秋千。

乙:历史运动本身具有一种“纠正”功能,文学史的演变也是如此。当文学创作太过于关注现实、太过于写实、太过于社会化、太过于简单的时候,一种注重想象力、注重写意、注重自我、注重文体奇谲的风格就会出现。就文体风格而言,历史上的“公安派”与“竟陵派”的交替,就是一例;20世纪的“启蒙文学”和“左翼文学”之交替,也是一例。

甲: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演变,好像也符合这一规律。

甲:请等一等。你说的“写实”,究竟是指作家的“写作风格”,还是“取材立场”?如果是指“写作风格”,我认同你的描述;如果是指“取材立场”,我就觉得当代作家,特别是一些成名的作家,并没有转向“写实”。

乙:我理解你的意思,你是说他们的创作,没有介入当下的现实。

甲:是的。当下那些成名的大作家,他们的写作风格或许是“写实”的,但他们的取材,主要是指向历史的、过去的事情,而不是当下的现实。即使有一些关注“现实”的作品,也是躲躲闪闪、王顾左右而言他,缺少介入的力量。还有一些作家,介入的力度似乎很大,但“新闻性”过强,“文学性”有疑问。

乙:首先,“历史”是死的,像一块化石,容易捕捉;“现实”是活的,像一条泥鳅,很难抓住。其次,历史是“长时段”的,容易发现规律,它属于历史学家的领域,文学家只需要通过想象增加细节;如果作家的叙事或者细节,颠覆了已有的历史规律,那只能说是他意外的惊喜。至于现实,它是“短时段”的,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它往往是新闻关注的对象。就关注“事实”的角度而言,文学无疑不如新闻。或者说一不小心,它就可能变成蹩脚的“新闻”。因此,作家面对当下“现实”,往往会很谨慎。

甲:你好像在为他们不介入现实找借口。但无论如何,作家不关注现实,总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所以,“非虚构写作”一出来,就引起了关注,其势头压倒了传统“虚构”写作或“历史”写作。

乙:所谓“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不在“文学性”,而在提供了一种新的进入“现实”的视角。这种新的视角,既不是传统“文学的”,也不是当下“新闻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这样写作和观察的“边缘姿态”,或许能为当下文学创作介入现实,提供新的思路。

乙:我们不可以将它简单地归纳为“底层的”“平民的”“人文的”,因为这些东西许多作家都有。我想说的是,传统“文学性”的僵化特性,与其说是文学史提供的一笔遗产,不如说是作家所领受的一个重负;它的好处是,具有潜在的权威性;它的坏处是,对“活的现实”视而不见。对“中心姿态”而言,“边缘姿态”就好比物质结构中的边缘微粒,它总是处于极度活跃状态。只有在这种活跃的状态下,才能够将那些人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的“现实”呈现出来。

甲:我看过一些“非虚构”的作品,第一次读感觉还不错,但没有再读的兴趣。我觉得,好的文学不应该是一次性消费的。我甚至觉得,衡量一个作品是否是经典,就看人们是不是会重读它。

乙:我们已经说过,“非虚构写作”是进入“现实”的新途径之一种,我们没有讨论它的“文学性”问题。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的虚构性、想象性、创造性,已经决定了“非虚构写作”的位置。在文学创作中,如果过于强调“非虚构”的特征,语言的种子就无法生根发芽,文学就会染上“不育症”;如果过于强调虚构的特殊性和想象的个人性,语言的根须就会四处疯狂蔓延,文学就会染上“神经症”。

甲:我想,现实是一个无边的概念,它好比一头大象,我们都是在“盲人摸象”,摸到的只是现实的一部分。

乙:从经验层面看是这样的。但文学艺术的超越性,给了我们第三只眼,打通了局部和全体之间的壁垒。观一叶而知秋意,尝滴水而知沧海,窥一斑而见全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甲:所以,文学作品不应该仅仅依赖于模仿或再现,还应该有启示性,它即便只写了现实之“象”的一部分,也能启示读者对“象”的全体有所领悟。当代文学也应该有更多带启示性的作品。

乙:当下的文学状况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我们可举古典长篇小说为例,根据其“文学性”由弱到强,大致可以按以下顺序排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前面两部太“现实”,中间一部太不“现实”。后面两部是介于“现实”和“虚构”之间的,既非“现实”,也非“非现实”。按照你前面所说的标准,《红楼梦》的重读率,大概是最高的吧。我们可以想象,10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过去了,有谁会在乎《山海经》故事是不是真实的呢?有谁会在乎《聊斋》是不是写实的呢?有谁会质疑“太虚幻境”或者“赤霞仙宫”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这些经典作品,记下了华夏初民的质朴、勇敢、自由、刚健的精神;记下了被压抑的自由、通过梦的缝隙涌现出来的真情实感;记下了年轻人成长的喜乐、悲伤、彻悟。文学就是这样,生长在现实的土壤上,吸收的却是“神瑛侍者”浇灌的上天之甘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也可以看做是文学的一个绝妙注脚。

【文学手抄报内容:中国的文学常识(部分)】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四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五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六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七

十一国庆节快到了,你还在为国庆节手抄报怎么写而苦恼吗?在这里特别为你提供丰富的国庆节手抄报内容,国庆节手抄报图片,国庆节手抄报资料等精彩内容!让你不再为制作手抄报烦恼!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 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 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 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大典是为庆祝国庆而举行的大型活,主要形式就是大阅兵。

国庆大阅兵是展现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国庆大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国庆手抄报内容:国庆大典庆祝形式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部队以海军两大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由东向西行进。空军十七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其中有四架是携弹飞行。

一xx零年第二次国庆大阅兵,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台湾的局势,要求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此次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的一千九百匹白马以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一xx一年第三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本次阅兵还首次出现民兵大队。

一xx二年第四次国庆阅兵,公安部队首次参阅。本次阅兵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新式的武器。还有乘坐一百六十辆摩托车的摩托化步兵方阵。

一xx三年第五次国庆阅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中国国庆节的来历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因为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br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国庆节诗歌

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金秋的风

送袅袅暗香而来

霜中的菊

献片片芳菲一季

吻夕阳余辉

爱溢出温柔的眼眸

望四野安详

激情飞上诗句

听黄河汩汩

载无数苦难历史

观河沙沉沉

积淀多少回忆

满目疮痍

是你旧时的容颜

儿时的艰辛

留下了不灭的烙印 风霜雪雨

半个世纪的搏击 渊远流长

五千年文明的足迹 历史的长河

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 时光的琴弦

弹唱着今日辉煌的旋律

国庆节的来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1、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基本特征

诗歌:《国庆颂》

祖国,

你走过了不平凡的64年,

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

今日您正充满活力,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您有过磨难,也有过欢笑.

历经了崎岖坎坷,明天将更加美好。

55年来,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强。

您的国力日益强大。

走进了新的世纪,

今天,在这欢庆的节日里, 我从心底里向您说一声, 祖国,您好!

国庆节手抄报诗歌资料:【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岛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诗歌资料:【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金秋的风 满目疮痍

送袅袅暗香而来 是你旧时的容颜

霜中的菊 儿时的艰辛

献片片芳菲一季 留下了不灭的烙印

吻夕阳余辉 风霜雪雨

爱溢出温柔的眼眸 半个世纪的搏击

望四野安详 渊远流长

激情飞上诗句 五千年文明的足迹

听黄河汩汩 历史的长河

观河沙沉沉 时光的琴弦

各国国庆节由来

中国共产党—一个响亮而又伟大的名字。为了人民的革命事业,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了共和国的诞生,筑起了道道血肉长城,誓死保卫国家;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惮精竭虑,鞠躬尽瘁。

壮大吧,中国共产党!用你坚实的臂膀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奋斗吧,中国共产党,用你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建设起新世纪的殿堂,这是亿万华夏儿女的心愿。

我爱你,中国共产党!

党在我心中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庆节的由来: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因为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国庆节纪念活动:

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这个日子在许多中国人的印象中是十分重要的。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来,当50年、60、70年国庆纪念日时,我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其规模之大震惊了全世界。

国庆节诗歌:

我古老而年轻的祖国啊,

我是你广袤大地上一棵稚嫩的幼苗,

摇曳在你温暖呵护的怀抱,

我是你无垠天空中一只飞翔的小鸟,

鸣唱在你春风和煦的心头,

我的血管里,

涌动着黄河的波浪, 我的心灵里,

开放着文明的鲜花, 我心中的理想,

正展现在祖国蔚蓝的天空里。 世界的东方,

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国家, 茫茫大海,

是她广阔的胸怀,

巍巍长城,

是她坚强的脊梁,

滔滔黄河,

是她奔腾的血液,

青藏高原,

是她刚硬的臂膀…… 她——

就是我的祖国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八

2、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4、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8、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3、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14、成由勤俭败由奢。

15、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九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古人云: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换句话说,勤俭是一种文明,一种抄守。一种品行,更是一种素养,它应当也必须被我们广泛传承。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做起,但我们的行为却与节约意识反差很大,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

我觉得,关键还是态度的问题。勤俭节约,不是口号,也不是运动,更不是强调一阵就销声匿迹话题,在它的背后往大了说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远见,往小了说它反映的是我们对生活的觉悟和境界。所以,勤俭节约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例如对废物进行在利用,随手关灯,关电器,珍惜粮食等,这对我们都是再小不过的事,然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点点滴滴,汇集起来便是十三亿正能量。

行动起来吧同学们把节俭当成自己的责任,把节约意识真真正正落实到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篇十

牛奶的妙用 牛奶,不仅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而且还有许多的妙用。

早晨起床后,如果发现眼皮肿,在牛奶中加入少许食醋,搅拌后用棉球蘸它要眼皮上反复擦试片刻。尔 后用热毛巾敷一会儿,眼皮便会恢复如常。

吃大蒜后,口中有难闻蒜臭味,喝杯牛奶或用牛奶嗽口,蒜臭味即除。

烹调时,若酱油放太多了,在菜中加入少许牛奶,可使菜味道鲜美。

炸鱼前用牛奶浸泡片刻,炸出的鱼不公无腥味,且异常鲜美。

衣服上有墨水迹,先用牛奶洗,后用洗洁净浸泡搓洗,污迹即除。

2、 小病小伤试试自疗 生姜止血 血效果好。

炸姜片止咳 味精止牙痛 萝卜蜂蜜治燥咳 大蒜瓣治哮喘 荸荠治结膜炎 米泔水治皮肤瘙痒 土豆皮治烫伤 芝麻叶治咽炎 以痊愈。

蛋黄冰糖治气管炎 绿豆蛋花汤治口疮 取鸡蛋黄 10 个,冰糖 100 克,将蛋黄冰糖混合搅匀,再加入黄酒 500 毫升,放置 取绿豆适量、鸡蛋 1 个,把蛋打入碗内捣散。将绿豆浸泡 10 多分钟后,煮沸 1-5 10作文 日即可服用,每次服 25 克,每日 2 次。此方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

分钟,用绿事业汤冲蛋花即成,每日早晚各服一次,一般服 1-2 天痊愈。

3、 天喝酸奶 结肠不患癌 用适量生姜切片入锅内,用少量植物油炸黄,加半碗水煮 10 分钟,放入少量的糖一次喝 牙痛时,可用筷子或干净的手蘸一点味精涂到疼痛的牙齿周围,疼痛即刻好转或消失。

萝卜适时洗净,用纱布将捣烂的萝卜挤出汁,每次 60 毫升,加入适量蜂蜜调均匀, 取大蒜 2-4 瓣洗净后,捣成泥状,装入小瓶中,用鼻子闻大蒜的气味,每日 3-5 次, 用鲜荸荠四五个洗净捣烂,用消毒的纱布数层滤过汁即可点眼,每次滴 1-2 滴,每日 取米泔水(浸洗花生后的水)1000 毫升,加入食盐 100 克,置铁锅内煮沸 5-10 先把土豆洗净,再把干净的土豆皮剥下来后,直接敷在烫伤之处,然后用消毒纱布 取鲜芝麻叶 5-7 片,洗净稍干入口,慢慢边嚼边咽,每日嚼 3-4 次,连用 3-4 天,可 完,再喝点白开水,效果很好。

如一时不小心弄伤了手脚,可把生姜洗净捣烂敷在伤口出血处,范围以敷满伤口为宜,止 每日 3 次,连服 3-5 日,疗效满意。

多闻无妨,一日换一次大蒜瓣,连用 3-4 日,冬天效果最佳。

3-4 次。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初发、眼红、有分泌物、轻度肿痛、自觉干涩有效。

分钟,倒入脸盆待稍凉,用消毒的手巾蘸水搽洗患处,每次搽洗 2-3 分钟,每天 2-4 次,疗效显著。

包好固定,一般烫后敷 2-4 天痊愈,并且无疼痛,无疤痕。 天 西班牙最高科技研究中心食物和营养学研究所所长阿斯森松.马科斯指出,酸奶不但能治疗神经性厌食 症,还能减少患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危险。他说,酸奶富含钙、高质量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且热量低,因此它能提高机能的防病能力,调节肠功能和免疫系统。此外,它还能较好的吸收营养素。研 究表明,每天喝一瓶酸奶不仅可以减少结肠癌的增加,还可以治疗因粪水积累引起的中毒。

4、 提神,茶比烟好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吸烟“提神”主要是香烟中所含的烟碱在起作用。烟碱属于剧毒药,对中枢神经系 统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小剂量烟碱加强中枢神经的兴奋过程,减弱抑制过程,大剂量烟碱则使中枢神 经转入抑制。这种情况,常常打乱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动态平衡。烟碱还能使人体的血红蛋白携氧能 力下降,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因此,大量吸烟所造成的结果是使人的记忆减退、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 工作效率降低。香烟中还含有大量焦油等多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些物质不但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 炎,而且有致癌的作用。吸烟还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故抽烟不仅不能提神, 还对健康有害。

5、糖的妙用 去酸味用酱油烧菜时。酱油中的糖分有些被分解,菜往往带 有酸味,可在炒菜时加点糖,酸味即可消除。

除牙齿烟垢。吸烟牙齿变黄或发黑以后,先取适量的红糖含 在口中 10 多分钟,使牙齿都浸泡在糖液中,然后用较硬的牙刷 反复刷 2-3 分钟,漱净。再用盐碱水(放等量的食盐和食碱溶 于水中)刷牙 1-2 分钟,早晚各进行一次,一星期后,一般烟 垢即可除去。 10 煮火腿。

煮火腿前, 可在火腿皮上涂些白糖, 这样容易煮烂, 而且味道很好。

缩短发面时间。发面时加点白糖,可缩短发酵时间,而且做 出的食品松软可口。

泡发蘑菇。用温糖水浸泡干蘑菇,不仅使蘑菇吸水快,保持 特有的香味,而且做出的菜味道更鲜美。

浸剥板栗。煮板栗前,先将板栗在砂糖水中浸泡一夜,煮好 的板栗就容易剥除内皮。

延长花期。在花瓶内放一小匙糖,可使瓶插鲜花开的时间更 长。

防腐。食物加过糖后,霉菌不易侵入,可以延缓腐败。

6、维生素也有毒性 随着医药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 人们对医药保健库中的耀 眼星--维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众所周知:维生素是人类正常 生理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不可缺少 的重要元素,人们一 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虽然它在机体内含量相对较少,但有一个功 能各不相同用途颇广的庞大家族,比如维生素 a、d 可促进机体 组织细胞生长发 育和防治干眼症, 夜盲症和缺钙等疾病; 诸多 b 族维生素是机体细胞蛋白质合成, 进行新陈代谢必需的各种酶的 组成成份,一旦缺少就会引起脚气病或口腔溃疡等一类疾病;再 如某些特殊人群(婴幼儿在发育阶段需要,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某 些消耗性慢性疾病以及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群) 都必须添加 11 比常人量大得多的各种维生素, 以便弥补生理不足或预防因维生 素缺失导致的各类疾患。

这在医学保健上已是防治常识和应对原 则。

维生素有这么大的营养保健功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 相反方面,即一旦使用不当,好的东西也会产生坏的结果,甚至 导致某些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或者叫维生 素中毒。这在日常 生活和临床上并非罕见,由于人们过份迷信它的功用,不问是否 必须,滥服滥用,或使用不当,引起中毒事故已愈来愈多。

维生素 a 本是防治干眼症、夜盲症的良药,就经常见到 不少人当作营养品滥补,导致贫血、毛发脱落、眼疼、头晕、呕 吐甚至眼球突出等代谢紊乱的中毒表现,个别人还罹 患不良后 遗症,终生后悔莫及。据最近(参考消息)等报刊新闻报道:联合 国卫生组织对近期发生的印度数起儿间滥用维生素 a 引起婴孩 中毒死亡事件也说明此种维 生素中毒确实存在。

维生素 d 是防治何楼病和骨质疏松症的,俗称补剂,是一类 用途颇广的很好保健药品,但过量或使用不当,造成的恶果却比 佝偻病更加危险;临床上,有些因长期滥服滥补维生素 d 而引 起低热、烦燥、哭闹不安、厌食吐奶、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的孩 子就诊的就不少; 有些心血管病或糖尿病患者不注意药物配伍和 机体吸收机理滥用钙剂引起肝脾肿大、肾脏损害,甚至加重心肌 梗死和心衰程度,突发死亡事故也时有发生。

被人们称为“万能解毒剂”的维生素 c(抗坏血酸)是解 12 毒,抗毒,防治感冒和上呼吸道炎症及坏血病,促迸组织细胞新 陈代谢的良药。也常因使用不当(过量或者贮存不当变质),反 而诱生一些不测的毒副反应:轻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重度 中毒者还会诱发血尿、肾结石发生和降低某些妇女生育能力,造 成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恶果。

就连近几年倔起的,前途看好的维生素 e,也有着过量使用发 生中毒的危险,本来它是抗氧剂,对机体有着组织细胞生长促生 作用,临床上作为不育症,习演惯性流产,进行性肌营养和心血 管病、 脂肪 肝、 皮肤病变的防治药物。

却也有人因作为“补药” 长期服用过量反而产生强氧化作用,引起发育过渡、性早熟及性 征改变等不良反应,造成了终身痛苦和不应有的 浪费。

7、饮食误区

一、 用过热油锅炒菜。

过热的油锅中, 容易生成硬脂化合物, 对人体极为有害。若常吃这样的菜,易患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 不及时治疗,还可能诱发胃癌。

二、 常用植物油。

花生、 玉米油中易混杂强致癌物黄曲霉素、 棉籽油中有使人中毒的棉酚,菜油中的芥酸不利于高血压,心脏 病人。故植物油不能多吃常用。正确的用油比例,应是 1 份植物 油搭配 0.7 份动物油。

三、虾米直接煮汤喝。虾米或虾皮在加工中容易染上致癌物。

若直接煮汤喝,不利于人体健康,正确的方法是将虾米煮数分钟 后换水煮汤,或在汤中加 1-2 片维生素 c,就能阻断致癌物的体 13 内合成。

四、用生水冷却熟热蛋。将煮熟蛋用冷水浸泡后,蛋壳虽好 剥,但病菌却有机可剩。美国科学家发现熟热蛋用生水浸泡后蛋 内的产生了肉毒杆毒素,有害人体健康。

五、多添佐料调味。英国一项调查表明,胡椒、桂皮、五香、 丁香、小茵香、生姜等有诱变性和毒性,多用调味品,可导致癌 症,也会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 发高血压,胃肠炎等。

六、饭后马上吃水果。这是不科学的吃法。水果中含有大量 单糖类物质,很容易被小肠吸收,但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 因腐败而形成胀气,胃部不适。正确的方法是吃水果方法应在饭 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

七、喜喝时新茶。新茶虽然叶色鲜活、叶醇香爽,但饮用弊 大于益。因为存放不到一个月的新茶,含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 类和醇类较多, 易引起腹胀, 腹痛等, 加重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症。

八、口渴才饮水。口渴表明人体已经轻度脱水,犹如田地龟 裂后才浇水一样,显然不利于健康。正确的饮水方法是,除每天 吃饭菜、水果、汤外,还应补充白开水 1.5--2 升,夏秋季节适 当加些淡盐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