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体备课教案实用篇一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课时)
教师 何天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
2、举例说出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哪里有微生物的讨论,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培养、观察微生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们身边哪里有微生物的讨论和分析,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微生物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2、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三、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2、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二)什么是微生物?
出示一些微生物图片(流感病毒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共性特点(结构、大小),得出什么是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三)哪里有微生物?
(四)微生物的常见类型
1、细菌的形态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细菌有哪些结构组成,细菌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哪些结构不是所有细菌都具备的?归纳细菌的结构特点。(六)
3、细菌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给出细菌繁殖数据,引导学生思考细菌怎样产生后代?回忆细胞的增值方式,归纳细菌通过分裂方式产生后代,速度快。
(七)小结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真菌、病毒
三、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
球菌、杆菌、螺旋菌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荚膜鞭毛等分裂生殖
(八)作业布置
六、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真菌、病毒
集体备课教案实用篇二
《是乐谱错了》教学片段(初案)
五、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1、画一画:
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描写这位大指挥家自信的语言、神态和表情的句子、词语,从中体会出小泽征尔过人的勇气与自信的素质。
2、品一品
3、读一读:
指导练读文中对话,用怎样的语气读小泽征尔的话?
课件出示:
1、这次,他向评委提出:乐谱出错了。“不可能,乐谱是不会有错的”。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小泽征尔的话用肯定语气读)
2、“是的,乐谱怎么会有错呢?”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的话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
(1)、教师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范读。
(2)、学生练习读。
(3)、指名读。
《是乐谱错了》教学设计(定案)
五、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1、画一画:
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描写这位大指挥家自信的语言、神态和表情的句子、词语,从中体会出小泽征尔过人的勇气与自信的素质。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品一品
课件出示:句子3——“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一致认为乐谱没有错”。
(1)、这些短语体现出评委怎样的态度?
(2)、小泽征尔此时内心是怎样的?想象一下他的内心活动。
3、读一读:
指导练读文中对话,用怎样的语气读小泽征尔的话?
课件出示:
1、这次,他向评委提出:乐谱出错了。“不可能,乐谱是不会有错的”。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小泽征尔的话用肯定语气读)
2、“是的,乐谱怎么会有错呢?”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的话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
(1)、教师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范读。
(2)、学生练习读。
(3)、指名读。
《是乐谱错了》教学设计(补案)
五、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1、画一画:
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描写这位大指挥家自信的语言、神态和表情的句子、词语,从中体会出小泽征尔过人的勇气与自信的素质。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品一品
课件出示:句子3——“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一致认为乐谱没有错”。
(1)、这些短语体现出评委怎样的态度?
(2)、小泽征尔此时内心是怎样的?想象一下他的内心活动。
(3)、片段训练:用简短的话语写出小泽征尔内心的活动。
3、读一读:
指导练读文中对话,用怎样的语气读小泽征尔的话?
课件出示:
1、这次,他向评委提出:乐谱出错了。“不可能,乐谱是不会有错的”。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小泽征尔的话用肯定语气读)
2、“是的,乐谱怎么会有错呢?”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的话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
(1)、教师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范读。
(2)、学生练习读。
(3)、指名读。
《谁敢试一试》教学片段(初案)
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
1、初步感知人物
读了课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师的外貌让人记忆犹新,然而,他的课堂教学却更让人难以忘怀。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耿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指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2、深入研究人物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①耿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是怎么写的?
(课件出示):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行为描写中你认为杯盖好拧吗?
②看到老师的表现,听到老师的话,课堂氛围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a、女生“纷纷扭头看”,前排的男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块头,几个大力士则“相互吐吐舌头”。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气”、“贴在怀里”和“使劲拧”
④小女生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她的右手才那么轻轻一转,这杯盖儿竟一下子松了开来。
问:“才”、“竟”说明了什么?
(原来拧杯盖是不费力气的,和同学们的想像全然不同,结果出乎意料。)
⑤当同学们看到小女生轻易拧开了杯盖,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谁敢试一试》教学片段(定案)
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
1、初步感知人物
读了课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师的外貌让人记忆犹新,然而,他的课堂教学却更让人难以忘怀。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耿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指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2、深入研究人物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①耿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是怎么写的?
(课件出示):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行为描写中你认为杯盖好拧吗?
②看到老师的表现,听到老师的话,课堂氛围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静”字说明什么?(来烘托当时同学们复杂的心情。)
(课件出示):
a、女生“纷纷扭头看”,前排的男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块头,几个大力士则“相互吐吐舌头”。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气”、“贴在怀里”和“使劲拧”
“她的右手才那么轻轻一转,这杯盖儿竟一下子松了开来。
问:“才”、“竟”说明了什么?
(原来拧杯盖是不费力气的,和同学们的想像全然不同,结果出乎意料。)
1、小练笔
2、请你发挥想像,扬起你自信的手笔,以片段的形式写出当时小个子女生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任选其一)
3、耿老师说明不能拧杯盖的原因
《谁敢试一试》教学片段(补案)
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
1、初步感知人物
读了课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师的外貌让人记忆犹新,然而,他的课堂教学却更让人难以忘怀。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耿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指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2、深入研究人物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①耿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是怎么写的?
(课件出示):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行为描写中你认为杯盖好拧吗?
②看到老师的表现,听到老师的话,课堂氛围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
(课件出示):
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
“静”字说明什么?(来烘托当时同学们复杂的心情。)
(课件出示):
a、女生“纷纷扭头看”,前排的男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块头,几个大力士则“相互吐吐舌头”。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气”、“贴在怀里”和“使劲拧”
③读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充分表现了什么?(a句形象生动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同学们的为难和不敢尝试的心态。b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同学们不敢大胆尝试,不敢向老师挑战、向困难挑战的心理。c句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个子女生坚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设计意图]潜入文本,抓住重点,悉心感受,探究内心,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④小女生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她的右手才那么轻轻一转,这杯盖儿竟一下子松了开来。
问:“才”、“竟”说明了什么?
(原来拧杯盖是不费力气的,和同学们的想像全然不同,结果出乎意料。)
⑤当同学们看到小女生轻易拧开了杯盖,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在小女生尝试的时候,同学们表现怎样?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
(课件出示):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
问:从前后不同的表现中,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呢?
(抓住机遇,树立自信才能成功,做旁观者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1、小练笔
2、请你发挥想像,扬起你自信的手笔,以片段的形式写出当时小个子女生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任选其一)
3、读片段(教师随机评价)
4、耿老师说明不能拧杯盖的原因
集体备课教案实用篇三
教学目标
一、导入
1、老师考考你们的眼力,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cctv----------中央电视台 p---------停车场 kfc------------肯德基(这些图片里面都有字母。)今天,咱们试着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字母。
2、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同桌间讨论,学生汇报。让学生明确在同一情境中,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字母来表示)
2、活动二:猜年龄(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师:同学们,今年你几岁?10岁的同学请举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是10岁。
(同桌两个合作,只写出算式就可以。师巡视,拿几个学生的讲评。)表格中有一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师: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这里的a表示谁的年龄?a+25又表示什么?从a+25中你还可以看出点什么?(生述)
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的数要符合生活实际。师:如果老师的年龄用b表示,同学的年龄怎么表示呢?(生讨论、交流汇报)
3、活动
三、猜一猜(体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师:摆1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怎么算?摆2个呢?3个呢?50个呢?你想摆几个三角形?你能像刚刚记录年龄的表格一样把你摆几个三角形要需要几根小棒的计算过程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拿几个学生的讲评。)师: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字母a表示什么?含有字母的这个式子a×3,又表示什么?从a×3中你还可以看出点什么?(学生讨论再汇报,师小结)
4、介绍乘法的简便的写法。
学生请打开书94页自学。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三、巩固练习
课本94—95页“ 试一试”1—4题
四、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赠言: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同学的年龄 教师的年龄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10 10+25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6 6+25
集体备课教案实用篇四
2、过程与方法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学─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生]它的体积应是v=(1.1×103)3c3.
[师]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老师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尝试、归纳.
出示投影片
学生探究的经过:
(3)(ab)n= = =anbn
用符号语言叙述便是:
(ab)n=anbn(n是正整数)
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ab)n=anbn(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可以进行逆运算.即:
anbn=(ab)n(n为正整数)
同指数幂相乘,底数相乘,指数不变.
看来这也是降级运算了,即将幂的乘积转化为底数的乘法运算.
对于anbn=(ab)n(n为正整数)的证明如下:
anbn= ──幂的意义
=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ab)n ──乘方的意义
4.[例3]计算
(1)(2a)3=23a3=8a3.
(2)(-5b)3=(-5)3b3=-125b3.
(3)(x2)2=x2(2)2=x22×2=x24=x24.
课本98练习
教师小结:
14.1.3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例题讲解修订、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