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初中数学简单教案设计通用

最新初中数学简单教案设计通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0 17:51:32
最新初中数学简单教案设计通用
时间:2023-05-10 17:51:32     小编:一叶知秋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简单教案设计篇一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方程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区别。

2.掌握: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问题头脑不僵化,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用新的方法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领略数学中的方法美。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注意教学中民主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体现。

2.学生学法:识记→练习反馈

1.重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2.难点:解方程时准确把握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3.疑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依据。

1课时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介绍新的方法,学生反复练习。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投影1)

引例:班上有37名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恰好余3人当裁判员,每个队有多少人?

师:该问题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考虑好后写在练习本上.学生活动:解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对照板演学生的做法,师问:有无不同解法?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比较两种解法.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索,回答问题.(一是列算式的解法,二是列方程的解法).师:很好.为了叙述问题方便,我们分别把这两种解法叫做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小学学过的应用题可用算术方法也可用代数方法解.有时算术方法简便,有时代数方法简便,但是随着学习的逐步展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使用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将会体现的越来越充分,因此,在初中代数课上,将把方程的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学习.当然,在开始学习方程时,还是要从简单的方程入手,即简易方程.引出课题.

[板书]简易方程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谈到方程,同学们并不陌生,你能说明什么叫方程吗?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接问:你还知道关于方程的其他概念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 [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追问:能再具体些吗?即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后回答.(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好!这是小学学的解方程的方法。在初中代数课上,我们要从另一角度来解,还以上边这个方程为例。

[板书]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达成共识(合理。因把x=5代入方程3x+9=24,左边=右边,所以x=5是方程的解)

【教法说明】先复习小学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和解法,再提代数解法,形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即培养了发散思维。正是因为认识问题的不同侧面,导致学生感到疑惑,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检验新方法的合理性,不但可消除疑虑,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师:以前的方法只能解很简单的.方程,而后者则可以解较复杂的方程,因此更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熟悉这种解法,我们共同做例1。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例1解方程(x/2)-5=11

问:你认为第一步方程两边应加上(或减去)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问:你认为第二步方程两边应乘以(或除以)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解:方程两边都加上5,得 (x/2)-5+5=11+5 x/2=16 (x/2)x2=16x2 x=32

问: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检验.学生活动:练习本上检验并回答问题.(正确)

师:这种新方法解方程时,第一步目的是什么?第二步目的是什么?从而确定出该加上(或减去)怎样的数,该乘以(或除以)怎样的数更合适.

学生活动:回答这两个问题.【教法说明】虽然解方程的过程由教师板书,但整个思路是由学生形成的,使新方法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直到真正认识并掌握它,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由“学会”型向“会学”型转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师:上题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下面看你们自己的表现怎样?

例2解方程=10。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做,一个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订正.

师:这里虽不要求同学们检验,但今后希望同学们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法说明】通过例2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及运算能力,树立矛盾转化思想.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2)

1.(口答)解下列方程

学生活动:1、2题口答,3、4题在练习本上书写,可互相讨论,3、4题师巡回指导。

【教法说明】1题让学生困难同学回答,增强自信心;2题澄清模糊认识,可充分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3题较1题稍复杂,一是让学生体会新解法的优越性,二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题其实也是解方程,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求异的创新精神。

(五)归纳小结 (由学生归纳)

1.按照新方法解方程,一般采用下面两点:

(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适当的数;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2.为了保证运算准确,养成检验的习惯。

1.选择题

(一)必做题:课本第31页a组1.(2)(4)、2.(1)(3)(5)

(二)选做题:思考课本b组1、2。

附:简易方程 随堂练习答案 探究活动

甲、乙二人从相距30m的两地同向而行,甲每秒走7m,乙每秒走,如果甲先出发1秒钟后,乙才出发,求甲出发后几秒钟追上乙?

解法(-)设甲出发后x秒追上乙,则甲走的路程为7xm,乙比甲晚1秒钟出发,乙少走1秒钟,此时,乙走的路程为(x-1)m,甲追上乙表示甲比乙多走30m。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7x=(x-1)+30

解得x=47(秒)

答:甲出发后47秒追上乙.

解法(二)设甲出发后x秒追上乙,甲先走1秒钟,甲先走了7x1=7m,这样甲追上己只需多走30-7x1=23(m).这时甲、乙二人都走了(x-1)秒,甲走的路程为7(x-1)m,乙走的路程为(x-1)m,乙比甲走的路程少30-7x1=23(m),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7(x-1)=(x-1)+7(x-1) 解得x=47(秒)

答:甲出发后47秒追上乙.

解法(三)设已出发后x秒,甲追上乙,因为甲先走1秒,所以甲走了(x+1),乙走了x秒,甲走的路程比已走的路程多30m,依据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为:7(x+1)-=30

解得x=46秒

甲走的时间为x+1=47(秒) 答:甲出发后47秒追上乙.

初中数学简单教案设计篇二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展示教材64页3-10,提问: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演示课件)教材65页图3-11,提问:这个图可以看做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平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演示课件)教材65页“随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