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一
现代的政治理论家一般都倾向于承认:出于对公民自由平等道德地位的尊重,那些宣称有道德正当性的政治规则,必须是公民有理由同意或接受的。但令人困惑的问题在于:一个合理的或有辩护的正义原则,究竟是要求各个公民从各自观点出发接受就可以了呢,还是要满足一个更高的标准,即要求他们有共同的理由去接受它?为什么不同的理论家对辩护理由的结构及辩护策略有不同的考虑,其背后的理据是什么?如果一个获得成功辩护的正义原则,就是为政治生活提供一个不偏不倚的道德观点,以便社会合作的收益与负担能够诉诸此共同观点来进行分配的话,那么它是否必然要求某一种类型的辩护理由及辩护策略呢?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罗尔斯的公共辩护的工作来探究这些问题。
在第一节,我以“共享”与“收敛”来分别标示辩护理由的两种不同结构,它们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辩护策略。我将指出理论家坚持这两种不同策略背后的不同考虑,它们都与在政治领域里为正义原则作公共辩护这种工作的性质是相关的。在第二节,借用第一节得到的分析框架,我们就能更清楚地把罗尔斯的整个公共辩护工作理解为一种综合上述两种策略的辩护。当然,如何综合以及综合的理据是什么,我将分析表明这取决于罗尔斯对公民实践理性的理解。在第三节,我将考察和回应哈贝马斯对罗尔斯的策略导致所谓“无效辩护”的质疑,以此对罗尔斯的辩护工作做出澄清与捍卫。
一、公共辩护与“有理由”接受罗尔斯
在《政治哲学史讲座》中提到:不同理论家对何为自由主义的中心论题有不同意见,但其中核心要素肯定包括这样一个承诺,即要“通过诉诸公民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使得政治和社会制度对所有公民——每一个人以及所有人——而言,都是可得到辩护的。许多当代的自由主义理论家都认同罗尔斯的上述判断,并认为近二十年来,通过公共辩护来为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或政治制度提供理论根据,已经成为当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特征。某些理论家甚至以“辩护的自由主义来标示这类理论。公共辩护的理念,要求规制公民政治关系及社会合作活动的根本性正义原则,必须要得到合理公民的合理接受。公共辩护理念的抱负,是要使得那些获得公共辩护的正义观念或原则,成为社会政治制度设置的共享理据、社会运行及人际互动的共同规则、社会基本结构以及个体行为正义性的评价标准。
在自由主义的理论脉络里,很多人认为公共辩护的要求是得自对个体“自然而然的”或“先在的”自由权利的尊重:考虑到政府行为的强制性,对这些自然或先在自由权利进行限制,总要求一种特别的`辩护。但至少在罗尔斯那里,这种理解降低了公共辩护的层次以及误解了它的规范性基础。因为什么样的权利需要保护以及应该如何保护,本身是由正义原则来决定的,它不是先于政治的自然权利。而且规定这些自由权利应该如何厘定的正义原则,正是公共辩护要求的应用对象。因此,公共辩护的规范要求的产生,并不是来自对先于政治的自然权利的尊重,而是来自自由平等公民的这种政治观念本身。
二、罗尔斯的综合辩护策略及其基础
通过第一节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当理论家说公民们有理由接受或同意一个正义原则时,他们心目中的“有理由接受”,可以是一种“共享同一个理由”的理解,或者是“不同的公民从各自理由出发并在正义原则上实现了收敛”的理解。我们也初步分析了持有这两种不同理解背后的理据。根据第一节的初步划分,我们接下来从理由的“收敛”及“共享”两种路径出发,考察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给出的对正义原则的公共辩护工作。罗尔斯的整个辩护计划,根据对象可分为“原则辩护”与“政治辩护”两个部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两个部分的辩护工作中,罗尔斯都采纳了综合“共识”与“收敛”这两种策略的辩护方法。本节最后,我将以“原则辩护”部分的综合辩护策略为例,说明罗尔斯采纳这种策略的理据:这是由他持有的实践理性观念的特征决定的。
所谓的“政治辩护”部分,对应着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提出的公共理性理念。“政治辩护”部分主要目的是确立在“原则辩护”部分中得出的正义原则在政治实践中运用时的应用规则与指南。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要表明,在政治实践当中,当宪政根本要素以及基本正义问题发生危机时,参与论辩的公民应该以什么性质和类型的理由来为自己支持或反对某些政策方案作辩护的问题。所以罗尔斯试图确立在正义原则如何应用到宪政根本要素以及基本正义问题上的公共探究和推理规则,也就是他提出来的公共理性理念。罗尔斯认为,公民们关于基本政治问题的讨论只有接受公共理性的限制,才可算得上是为其主张或反对的政策选项提供了公共辩护。在讨论根本的政治问题时,公民以及作为公共事务直接或间接委托人的官员、法官等,为自己辩论、投票、立法、释法及应用法律的行为提供的理由必须具有公共性、公开性、共享性。按照罗尔斯的看法,这种公共理由的实质内容,来自经由“原则辩护”部分得到的正义观念中的价值及规范。罗尔斯对公民在政治论辩中运用理由的限定,非常接近上述“共享理由”的立场。这其实是一种“排斥非公共理由”的观点:在公共理性理念适用的主题和场域中,公共推理的支撑性理由是且只能是公共的理由,其他有争议的、不能为所有公民共享的宗教、道德和哲学学说等非公共理由都必须排除在外。
三、对辩护有效性的质疑及回应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要检视一下由哈贝马斯提出来的针对罗尔斯公共辩护策略的批评。我们知道,罗尔斯在第二阶段也就是重叠共识阶段的辩护中,寄希望于持各种合乎情理的整全性学说者从各自立场出发都能找到理由支持从前一阶段中获得辩护的正义观念,进而“收敛”得到一个重叠共识。在前面第一节我们已经了解到哈贝马斯对收敛式辩护策略的批评,因此,他这种批评也适用于罗尔斯的辩护策略。具体而言,哈贝马斯认为,虽然罗尔斯的第一阶段辩护是所有人在相同理由基础上达成共识,但这个结果却是哲学家操纵的结果,而不是公民在理想商谈条件下对话的结果。
因为在无知之幕的屏蔽下,原初代表据以做出决定的那些根据与公共视角,是从外面移植进来的,而不是在商谈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原初状态阶段的辩护无法等同于哈贝马斯心目中的理想商谈条件下的对话。而在第二阶段辩护也就是重叠共识阶段的辩护中,罗尔斯要求合乎情理的整全性学说能从自己内部找到各自的理由去支持那个政治性的正义观念即可,在这里没有公共理由需要塑造;因此也没有公民彼此之间的讨论商谈,更不会有所有人基于相同理由对共识内容的道德真确性的共同确认。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二
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进行研究论文
1.引言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核算的,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数据指标。现金流量则是以第三方机构——银行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企业现金的变动情况及结果的数据资料。由于所依据的核算基础不同,两个指标经常存在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往往会使投资者在进行报表分析和投资决策时无所适从。
近年来,不乏媒体曝光国内外诸多公司用各种手段虚构利润,提供虚假的净利润信息,或为完成利润产值指标,或为保持上市资格,或为操纵股票价格以谋取暴利。这一现象使市场上的投资者普遍对相关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项目调整的思考和研究。
2项目分类与调整
2.1提出假设为了更好地理解调整项目的意义,不妨首先建立以下三个假设:假设一:企业内部所有影响净利润的项目都属于经营活动项目。假设二: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活动收入、费用项目都将以现金方式核算。假设三:企业所有以现金方式结算的收入、费用项目都于当期完成收付,同时当期发生的所有现金收付都确认为当期的净利润项目。
2.2分类与调整基于以上三点假设,对现金流量表附注中经营活动的各个核算项目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将不满足于假设条件的项目依次剔除,以此将经营活动的所有项目(共16项)分成三类。
2.2.1不满足假设一,即:涉及现金的损益项目,但现金流量不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动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发生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如为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2)财务费用。在实务中,企业的“财务费用”明细账一般是按“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设置的。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中不属于经营活动的部分,应当将其从净利润中扣除。
(3)投资损益。企业发生的投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如为净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净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2.2.2不满足假设二,即:不涉及现金的损益项目
(1)资产减值准备。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在利润表中,属于利润的.减除项目,但实际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
(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企业计提的相关折旧、折耗损失,是一种非付现成本,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当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包含在存货中时,虽然未影响净利润,但是增加了存货,这里也将其加回,然后在“存货的减少(减:增加)”项目中再将其以相同净额扣除,形成自动平衡。
(3)无形资产摊销。企业的无形资产摊销也是一种非付现成本,调整思路同“固定资产折旧”,均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也是一种非付现成本,调整原理同“固定资产折旧”,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计入了营业外支出,使净利润减少,但这部分损失并没有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在调节净利润时加回。固定资产盘亏的处理,也会影响净利润,使净利润值减少,也应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
(6)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使净利润减少,但这部分损失并没有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在调整时加回。
(7)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本项目可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8)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本项目可根据“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的差额填列。
2.2.3不满足假设三,即:权责发生制核算下的运营资金的变动
(1)存货减少。存货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存货增加,说明现金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存货减少,说明销售成本增加,净利润减少。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存货的增加数,或加上存货的减少数。在存在赊购的情况下,还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来反映赊购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若存货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对外投资减少的存货,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等业务。
(2)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净利润增加,但实际的现金流量却没有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说明现金增加。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数,或加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数。若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收到客户以固定资产抵债业务减少的应收账款等。
3.结语
准确分析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项目调整,是大多数上市公司保持其市场竞争力的一项必要举措。一方面,若一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远大于现金净流入量时,该公司往往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投资者往往更关注现金流量的信息。但若一味追求经营现金流入量,则可能会偏离公司的经营目标,有碍于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不利于其长久发展。另一方面,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项目调整,有助于政府、市场及相关专业机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再者,有助于公司管理当局更透彻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更科学地进行决策,更高效地加强管理;有助于投资者更客观地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更正确地改善投资决策,有效防止内部操纵行为,有助于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尽管这样的项目调整在各个上市公司的作用有所差异,但它都应贯穿于整个财务分析的始终,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里处于核心地位,对企业、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各大上市公司应积极重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项目调整,共同营造一个长期稳定、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三
对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集体行动逻辑进行研究论文
一、引言
21 世纪的人类社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浪潮。 集中体现为货币、商品、人员以及信息跨国流动急剧增强,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广度和深度都明显提升。 然而,全球化在为人类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跨国公共问题的出现,如全球气候变暖、传染病的跨国蔓延、全球性金融危机等。这些跨国问题的解决,能够使每个国家从中受益,因而具有公共品性质,属于国际公共品范畴。根据传统公共品理论,公共品收益的公共性导致市场供给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干预。但整个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致使国际公共品无法像传统公共品一样依靠政府强制供给,而只能在各国自愿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以跨国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
然而,国际公共品收益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各国参与激励不足,易产生“搭便车”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使跨国集体行动陷入困境。这也是当今世界许多领域国际公共品严重供给不足的根源所在。尽管相比于一国范围内的公共品供给而言,国际公共品供给所需克服的障碍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公共品无法被供给出来。 因为虽然收益的非排他性导致各国参与激励不足,可各国所面临的激励结构并非是固定的,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能够对它们进行重塑,即通过改变各国在国际公共品供给中所面临的成本-收益结构, 使其选择供给的收益高于不供给时的收益,进而形成合意激励,促进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实现。选择性激励、替代性制度设计与集体结构优化就属于这样的国际制度安排。 所以,我们认为导致国际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根源很多时候不在于集体行动困境无法解决,而在于国际制度安排不够合理和科学。
二、集体行动逻辑下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困境
olson(1965)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一般的私人品总可以通过个人的行动获得, 只有当涉及公共利益或公共品时,集体行动才不可或缺。 国际公共品作为传统公共品概念在横向空间上的拓展与延伸,涉及多个乃至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生产规模巨大、投入成本高昂,单个国家往往不具备独自供给的能力,故需要各国采取合作,以跨国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供给。然而,国际公共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其一旦被供给出来,无论付费与否所有国家均可从中获取收益。 于是,理性的国家皆希望由他国做出贡献,自己“免费搭车”,这样便导致国际公共品供给陷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为更加清晰展示这一供给困境,并为后文分析奠定基础,我们构建了由 n 国参与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博弈模型。
到目前为止,上述所有分析都是建立在国家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即意味着国际公共品一旦被供给出来,所有国家均可从中获取同等收益。但国际现实是,不同国家之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放松同质性假定,将国家异质性考虑进来。然而,一旦纳入国家异质性, 就意味着国际公共品收益可能是非中性的.,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种国际公共品,各国从中获益程度可能不同。 国际公共品收益的非中性,尤其是对制度类国际公共品而言,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国际行为体的利益博弈与诉求。 如国际金融制度、国际贸易规则,均与国家的发展水平、国际地位等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国际公共品很可能成为某一(些)供给国谋取私利的工具,并对他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有必要采用利益分享制度,因为有效的利益分享制度,可通过促使各国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增强供给激励。 在国际实践中,具体可采取投票权分配、出资比例与股权划分、收益补偿等利益分享制度设计。
除了上述选择性激励、替代性制度设计外,集体结构上的优化安排也与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实现密切相关。集体结构优化通过对集体成员国数量与构成的选择,以增加个体成员国的收益,和(或)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为各国参与供给提供激励与动力。集体规模在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初始阶段要尽可能被缩小,对此理性选择集体行动理论的创始人 olson(1965)有着精彩的阐释。他认为,随着集体规模的扩大,每个成员所分享的公共品收益份额将降低,导致其缺乏参与集体行动的激励,并据此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 大规模集体几乎难以实现集体行动;
(2)对于大规模集体而言,即使集体行动得以实现,其程度也十分低;
(3)集体行动的次优性将随集体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因此,集体规模需要被缩小, 尤其是在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初始阶段,具体而言可通过创建委员会与小的领导集体的方式增强供给动机。 而后再逐步吸纳其他相关国家加入。
因为委员会或小的领导集体一旦形成,就可以采取相应制度安排,如成本分担制度下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博弈表明,随着集体规模 n的增加,各国所承担的单位供给成本将不断下降,引致激励效应将更为明显,更有利于促进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实现。此外,在集体成员结构选择上,与其坚持将所有相关国家都包含在内,不如从少数几个对亟需解决的跨国公共问题持有相似强烈偏好的同质国家入手,以“俱乐部”的形式实现初步供给。truman指出,“所有集团中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集团成员的异质性”。 倘若集体成员共性明显,同质性高,则意味着成员之间存在更多共同利益,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从而有助于组织集体行动能力的增强。 此外,成员国在社会、文化或经济特征上的同质性,还有助于提高成员间相互作用的预期,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进而降低集体行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所需的交易成本。
三.结语
世界不断加快的区域化、全球化进程,导致愈来愈多的问题跨越国界,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这些跨国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增进各国利益,因此属于国际公共品。然而,国际公共品共同利益的存在, 仅为跨国集体行动提供了最初的原动力,收益的非排他性导致各国参与激励不足、跨国集体行动陷入困境。 但这一困境并非不可克服,各国出于自身利益会寻求合作,其主要的途径是实施国际制度安排。 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选择性激励、替代性制度设计与集体结构优化,通过重塑国家激励结构,使得各国采取集体行动的收益高于不行动时的收益,促进了跨国集体行动,最终实现国际公共品供给。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四
对道德冷漠的成因与矫治进行研究论文
近年来道德冷漠事件频频发生,例如: 南京“彭宇案”的后续事件、佛山“小悦悦事件”、上海田林街事件、苏州人跪狗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道德冷漠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惨痛的现实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亟须对道德冷漠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寻求矫治和弱化道德冷漠的对策。
一、道德冷漠的概念和类型
道德冷漠指的是个体在具有一定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表现出道德情感方面的缺乏,并由此而引发的道德判断上的迷惘,最后出现道德行为上的麻木或者不作为的一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冷漠往往表现为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怀疑和漠视以及对道德义务的推卸和拒斥。道德冷漠具有情感传递的特点,个体的冷漠行为会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道德冷漠现象一旦出现,其社会危害就比较大。从类型上看,我们可以把道德冷漠大体上分为旁观者的冷漠和受助者的冷漠两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断涌现,但见义不为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旁观者成为一个越来越多的现实群体,旁观者冷漠也成为并不少见的现象。 年“小悦悦事件”令人心痛,但同样的悲剧却再次发生。 年 12 月 10 日,浙江桐乡五岁小男孩闫哲被一辆货车碾压,其母亲在人群中悲烈呼喊,肇事司机却视若无睹、一走了之,围观群众却大多袖手旁观,直至十分钟后才有好心人帮忙,将其送往医院,但因小闫哲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尽管旁观者与当时发生的事件本身并无联系,对事件后果也无须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旁观者却要承担不可推却的道德责任。虽然他们没有主动行恶或实施危害他人的不义之举,但因其冷漠围观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对受害人心理的伤害,与不道德行为并无二致,理应受到道德谴责。道德冷漠的另一种类型是受助者的冷漠,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接受他人的帮助却不知感恩,觉得理所应当,甚至对施助者的施助动机表示怀疑。长沙小伙邓锦杰,在河边遛狗时发现有一家三口游泳溺水,邓锦杰立刻下水救人。一家三口成功获救,邓锦杰却不幸身亡。这一家三口被救上岸后马上离开,被群众阻拦时竟然出言不逊,称“关我屁事”。施救者因为救人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得不到被救者一点点感激和最起码的尊重。受助者的这种冷漠不仅伤害了施助者,更让其他人对帮助他人持怀疑态度,严重挫伤了人们践行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冷漠导致的“道德荒漠”已经掩埋了许多人的良心。
二、道德冷漠的成因
导致道德冷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变革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盲目崇拜西方、学习西方,大量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涌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全社会弥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作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标准,道德的影响力、约束力逐渐下降,社会上出现一切向钱看的倾向: 归还失物要钱,帮助别人要钱,甚至救人性命也要钱。当个人利益意识被极端强化时,传统道德规范的协调和调节作用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传统道德信念遭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上出现“良心值多少钱”、“老实人吃亏”等说法,这些思想表现在行为上就会造成旁观者的冷漠现象。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加剧,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人情淡薄,很多人道德观念迷失,道德判断模糊,道德准则失衡,这一切都加剧了道德冷漠的形成。
(二)社会道德保障制度的缺失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和社会道德保障制度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力的道德支持是个体做出道德选择的坚强后盾,而疲软的道德保障只会让个体在道德选择面前退避三舍、望而却步。
1. 社会道德赏罚机制不明晰善而不赏、恶而不罚,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道德冷漠的产生。赏善其实是对某一道德行为的肯定,激励此类道德行为的再现; 罚恶其实是对某一不道德行为的鞭笞,杜绝此类不道德行为的再现。这种赏罚分明的道德机制能够为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道德感召力。然而,当前的社会制度不能有效维护人们的道德良知。我国存在着很多善举低回报甚至无回报,而恶行低惩罚甚至无惩罚的赏罚不明的现象,使很多人不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比如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彭宇案”,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这让当事人做了好事却很心寒,也使更多人对老人倒地想扶而不敢扶,人们担心在扶了老人以后,反被讹诈,真是扶不起。当前的社会制度安排不利于扬善抑恶,如果一个社会总是让救助者、奉献者吃亏,而缺德者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形成道德冷漠。
2. 社会道德救助制度不完善见义勇为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当见义勇为者为正义挺身而出时,往往伴随着个人利益的牺牲,甚至可能会牺牲生命,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也就意味着见义勇为者自己及其家庭将遭遇重大变故。而健全的道德救助制度可以为人们实施道德行为免除后顾之忧。目前国家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损失的补偿、医疗以及抚恤等问题,尚无统一的规定。有的单位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奖励、宣传的力度都远远不够,很多人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相应的荣誉。有的人甚至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在受伤或致残后生活没有保障。这种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情况,不仅让英雄心寒,更让后继者引以为鉴、望而却步。有时一些社会成员也并非不愿见义勇为,只是心存“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后顾之忧,想为而不敢为,便表现出道德冷漠。
(三)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1. 传统文化中血亲伦理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植根于血亲伦理,即人情化的道德情感,“人情”关系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亲疏有别,扰乱社会公平正义。人们只在亲朋好友间讲道德,遵守道德原则,而一旦到了公共环境,往往无视陌生人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情感代替理性,将人际间的信任、关爱与同情限定在狭小的亲友范围内,这些帮助、关心、信任因“人情”而变得狭隘化、私人化,缺乏对陌生人的关爱。
2. 传统文化中消极的处世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消极的处世哲学,比如“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体现的就是一种明哲保身、自保求存、守成求安的处世心态和自我保护倾向。在这种处世哲学的影响下,一些人不关心他人疾苦,唯唯诺诺,只求自保,怯懦避祸、麻木不仁,形成一种怯懦软弱的消极人格。不管是正常情况下的施救,还是要冒险做出一定牺牲的时候,很多人都只是消极地等待、观望甚至逃避,难以挺身而出,甘愿沦为麻木不仁的冷漠看客。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五
对农机推广难题与发展进程进行研究论文
1 农机推广工作常见问题分析
尽管农机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原有农机推广的项目选择缺乏灵活性;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农机推广资金欠缺;农机推广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1.1 原有农机推广的项目选择缺乏灵活性农民对于农机推广项目的选择主要受到过去推广项目选择方式的约束。农机推广注重的方向为技术方面的利益以及社会方面的利益,这与现今注重个人效益、经济效益的市场经济不相符合,这就导致农机推广在市场发展中受到限制,无法进行有效的推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对其的认识发生了一定转变,这一转变使得农业的经营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使得其发展方式逐渐与现代市场发展相适应。但是,在这一方面仍存在选择项目方面缺乏灵活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致使农业推广体制不够完善的主要问题之一。
1.2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缺乏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机的种类以及操作手法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以及精细化,这就使得农机技术推广人员需要足够的知识量以及操作能力,这对于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要求高、工作量大,这也是导致这方面人才缺失的其中一个原因;该工作属于基层工作,这一特征也造成从事该方面工作的人才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现今社会状况来说,大部分大学生都不愿从事农业方面的基层工作。人才短缺的问题是造成推广工作难以展开,难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
1.3 农机推广资金欠缺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在农机推广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就致使农民由于对农业机械操作等方面的认识以及知识的欠缺,而无法合理的使用农业机械,特别是一些新型的机械,也会由于该原因导致不能合理的使用和修理机械,其造成的结果主要有由于机械使用能力低使得机械损耗大、寿命减短,以及由于机械的`使用种类少以及操作方法不适当使得产量下降、生产效率降低。
1.4 农机推广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机推广体制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现在的农机推广体制存在漏洞,不够完善,使得其作用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经过对其细致的研究分析,得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机推广项目的选择受到传统推广方式的约束、该方面人才的短缺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2 农机推广对策
分析了解农机推广进展,明确工作方向,找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推广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新时期要想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一是加大对农机科技创新的投入, 不断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二是创新农机推广模式,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三是宣传农机推广工作重要性,加大农机推广队伍建设;四是健全农机推广信息网络,及时获取有利信息。
2.1 加大对农机科技创新的投入 , 不断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机推广综合服务基地建设的力度;争取将区级农机推广站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单位,保证街镇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经费和工资福利;按照区域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好街镇农机推广综合服务站这个节点;加大农机科技创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先更加科学化迈进。
2.2 创新农机推广模式 , 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要学会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化组织建设,建立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以及整体效益。同时,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机化发展。
2.3 宣传农机推广工作重要性 , 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农机推广工作是我国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手段,农机推广工作的进展对我国农机化工作具有重要影响。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加大农机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从我做起,首先农机推广工作者要重视自己的工作,以身作则。农机推广工作者要配合单位工作,听从指挥,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在开展宣传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利用好电视、广播以及各种媒体,也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和现场会议等等,总之要将农机推广的宣传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农机推广工作不能空谈理论,一定要实地开展工作,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要勇于创新,农机部门要致力于新机具的研发,关注农机新动态,了解百姓心声,为百姓服务。
2.4 健全农机推广信息网络 , 及时获取有利信息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观念、知识和政策要不断更新,才会更好的发展。以各乡镇、街道为单位,在各农业产业中建立农机推广示范点,通过示范点收集各产业对农机的需求情况。示范点的建立要求在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户等基地,这样较能体现农业区域经济的特色。通过建立农机行业协会获取农机需求情况和作业信息。建立与农业各种协会的联系制度,在互联网上收集各农机企业的信息,以保持与农机企业的联系,获取企业信息的最新动态。另外,可与各种农机研究所建立信息关系。多元化的信息平台让农机推广部门、用户、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互相融为一体,及时快速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六
对小学生数学思维与兴趣的培养进行研究论文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教学重点,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乐于去思考和探索,去发现数学中的奥秘,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数学思维。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就要保护好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好奇心。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灵活的,有创造性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效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了更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新思路,这是我们小学数学必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首要问题。教师应充分理解数学教材材料,用已知的许多因素积极教导学生去分析和理解数学中的概念、解题步骤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点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是教学中最好的营养和催化剂,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认真分析学习材料,分析数学问题的思维就会更加清晰。
在学习中,如果学生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
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对新事物的观察能力,增长新知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师要教给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观察的意义是通过对事物表面发生的现象的观察去了解它的本质,发现客观规律,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发新的学习目标。通过认真观察和细致分析,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没有观察就没有联想,就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为了让小学生学会总结和创新,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只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的数学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运用合适的教学用具来辅助教学,使这些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深入浅出,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新事物,探索新思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印象深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无尽乐趣。
二、培养小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孩子的智慧体现在他们的手指上。很多数学知识的获得都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在的动手活动中学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等概念时,学生都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可是在他们的脑海里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1米到底是多长?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再枯燥地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可以为全班同学量身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量身高,体会米和厘米的区别和联系。又如在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剪成相等的三角形,通过形象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由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来推断出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学生在边动手边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提高。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小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师积极运用启发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数学题的讲解,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使学生了解和尽快接受是关键。如果学生不理解题意,教师应立即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慢慢地,学生就会有新的发现。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图形直观讲解,逐步加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小学生新的解题思路。教师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掌握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拓展学生的发展思维一题多解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会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从而让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发现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从而拓展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新思路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数学教师在小学阶段不应该单纯培养兴趣,更要重视开发新的思维能力,应着重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相结合。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开拓自己的思维。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七
1 solidworks 概述
1.1 solidworks 软件简介
solidworks 是一个以特殊表征为基础的三维cad 参数化设计软件,主要有实际零件的设计造型、装配的设计造型和自主产生二维工程图纸这三个应用功能大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另外附加了各类仿真插件和相关渲染工具以此对软件进行完善更新,更好的为机械零件结构设计体更强大的辅助功能。在软件的辅助下可以顺利完成真实形体的设计、快捷形成零件工程图、生产相应模型并且进行科学性技术性附加帮助性解释。
1.2 solidworks 的功能特点
solidworks 软件形成的是较为完整的,完全面向对象形式的树状结构整体,内涵许多目标对象类型、属性和方法。
1.3 solidworks 的功能特点如下所述
1.3.1windows 用户友好型界面展现及具有较强的可编辑性其管理器能够更加直接的完成管理活动,solidworks 特征管理器以图形展示的方式进行零件模型表征并与实际模板进行实时关联,中文简化界面易懂易操作,界面展现更加清楚、直观。可编辑性特点使工件设计不断循环的修改过程变得容易和简单,在设计、装配、制图三种状态下的任意一个都可以实现编辑和修改操作并对另外两种状态进行同步更新。
1.3.2 图纸成型和检测具有简便灵活性
软件将描绘图纸和特征定义进行鲜明区别而存在较大差异性,使操作者更加明晰所有操作状态,简化图纸成型操作步骤,更容易上手操作实践,实时记录操作和互动反应,自动进行约束增加,状态间的差异性由表示属性的差异性代表,高效简便完成形状调整和修改并进行合理性检验检测。
1.3.3 工程图纸制作及数据信息交互
在零件模型和装配设计工作顺利完毕后可以通过rapiddraft 工程图技术根据模型智能化制作出项对应关联的工程图。另外软件中进行工程图纸的相关操作选项可以完成更加灵活的调整、剖析。通过该软件形成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实现与另外cad 工具之间完成准确交互,另外为其他设备软件工具提供数据信息连接接口以完成信息交换。
1.3.4 集合性的参数化装配和建模
该软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两种装配形成模型中进行取舍,可以同时进行装配设计和零件设计,亦可以按先零件后装配的顺序进行设计,另外附加的辅助功能如:零件安置方式、同功能件更换、检测和零件组装功能等,一个状态的调整联动到其他状态下的实时更新改变,装配建模方便快捷。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八
2.1 零件模型的建立
在运用solidworks 软件进行零件模型建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详细的标准参数信息及对应分类信息进行数据储存,其中可将前者称为几何信息数据,由标准参数名和标准参数值组合构成;后者相对的则被称为联系性非几何信息,分为类别和类型两个方面。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建立零件的有限元模型,这是solidworks 软件应用中进行零件结构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保证所建立的.模型几何体是正确的且在进行网格化的过程中可以使单元数量适度小,这样才能确保得到准确的位移、应力、应变、温度分布等重要参数信息。接下来通过加载和求解进行受力分析。首先要对零件或装配件相应位置施加固定约束,其次根据其或拉伸或压缩的受利情况及质量和位置距离关系计算出受力的大小和压强,最后对得到结果图示,如应力分析情况、敏感区应力大小等,然后将所得数据与零件自身拉伸强度极限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位移情况。
2.3 机械零件结构设计
机械零件结构设计指的是从生产方式的确定、生产原材料的确定、采用加工工序直到该零件的最终装配等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生产方式是针对各种结构形式必须采用的不同种特定生产方法;原材料是对其质量、品质、属性、效用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对加工工序的安排或排布要充分考虑辅助资金支出价值,尽力满足所设计零件的需求特点诉求点,以高效灵活的方式设计制造出最符合理想的零件。
3 机械零件设计的实现过程
机械零件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此处以机械手部件为例进行实现。
首先要建立该零件的参数信息及关系的数据库。数据库是对零件参数的诸多进行存储。在对零件的各项参数完成明晰的基础上通过vb 数据库应用程序进行各个类别零件的关系数据库,接下来将数据库中的基本表进行关系联系。
然后要进行机械手部件的结构特征分析并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为了其二次开发应用的便捷性需要根据各个分类零件的差异特点完成正确的模型。通过对实际结构的拆分确定零件的各个特征项完成相对应数据信息的记录存储并以宏文件的形式进行实时跟进。
由于solidworks 软件中采用了特殊的程序接口和完全面向对象式的用户交互界面,这使得相关文件的创立变得更加简便灵活。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参数及参数值进行相关操作,完成该机械零件结构设计。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该软件的特殊接口完成向其他相关软件或程序的数据信息交互沟通。
4 结论
solidworks 软件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其技术功能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它在机械零件设计领域的大范围运用使得机械零件的设计生产制造更加系统化、高效化,是机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此类相关工作的首选技术辅助工具,其应用水平的和利用情况引领着机械零件设计软件的潮流。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九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课态度 调查 分析
论文摘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在变化着,当目前传统的体育课向健康教育课转变的时候,大学生的态度如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体育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全国各高等院校却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就给带来了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和兴趣的差异。因此,研究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兴趣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及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兴趣,特对延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从中找出体育课向健康教育课转变的方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延安大学99-02级在籍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99-02级学生中随机抽样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3份,问卷有效率为83.6%,经统计分析,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2结果与分析
从体育课目的指标看,有44.2%的同学是为了应付考试,20.0%的学生为强身健体,20.3%的学生为愉悦心情,只有15.5%的学生为获得技能,这就说明较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目的不明确和对现行的考试方式方法有不同的看法。
从考试形式指标看,有37.6%的学生希望任课教师评分,30.1%的学生认为能用软指标评分,12.4%的学生认为应实行教考分离。从这些比例证明,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持不满态度,希望能对现行的体育课进行改革,实施他们所喜欢的项目,以娱乐为主,不要以硬指标考试为主。
从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指标看,业务能力强的为28.8%,事业心、责任心强的为38%,热爱关心学生的为13.6%,三者都具备的为53.8%。这就说明学生满意的教师应该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热爱关心学生的全面型教师,而事业心、责任强的教师,学生并不认为好。
从上课形式看,有60.5%的学生喜欢以自然专业班男女分班上课,25.7%的学生喜欢以专项班的形式上课,只有13.8写的学生喜欢合班上课,看来学生还是愿意用自然专业班的形式上课,这样会使他(她)们感到舒心、自然。
从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指标看,74.1%的学生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18.5%写的学生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内,只有7.4%的学生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锻炼时间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天1小时的指标,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从对体育课喜欢的项目指标看,男生21.2%的人喜欢球类项目,女生31.0%的人喜欢健美操,21.5%的学生喜欢其它项目。证明学生的爱好男女存在着差异,更多的学生是为了能发挥展现自己特长爱好的机会,不愿受目前课中内容的约束。从喜欢的球类项目指标看,42.9%的学生喜欢羽毛球,26.9%写的学生喜欢乒乓球,三大球只有26.8%的学生喜欢,这就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喜欢运动强度不大,而且运动量小的小型球类项目及旱冰、舞蹈等,并不喜欢对抗性强的球类项目。从学生对体育课态度来看,17%的学生感到满意.83%的学生感到不满意,这说明现在所执行的教学计划已不适应目前学生的需要,只是处于无奈,不情愿地参加体育课学习,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延大学生中对目前公共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多数表示不满意,虽然体育课是一门必修课,但它应以娱乐健身为主,不应以竞技考试为主,不能死搬硬套地让学生去学习有关考试的运动技术,应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示自己的爱好,以愉悦的心情投身到强身健体当中去,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因此,改革现行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3.2建议
(1)改革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延大现行的体育课教学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进入21世纪后早已过时.国家已下发了体育课应改为健康教育课的文件。因此,应在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制定出有创新意识的、当代大学生喜欢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计划.改变目前不适现状。
(2)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非常丰富,它的开展不应千篇 一律,应有地域差异。陕北是块神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驰名中外的安塞腰鼓,以及陕北秧歌等都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同时还有无数的大山也是人们爬山锻炼的好场所。因此,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地方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3)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及氛围。大学是文化教育的摇篮,也是体育教育的基地,因此,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应建设充足的、设施条件好的运动场所,使学生一看到良好的锻炼设施,就有兴趣去锻炼。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时报导锻炼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和新的锻炼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工都能融入到经常的体育锻炼当中去。
(4)建立必要适宜的体育俱乐部。根据地方特点和学生的爱好需要,建立必要适宜的体育俱乐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俱乐部,充分发挥各俱乐部的作用.能组织更多的人参加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激发人们的兴趣,养成习惯,终身受益。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十
试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公共体育课 体育教学 教学内容
论文摘要: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设置结构的改革是教学整体改革的关健,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结构应从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大局出发,使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与娱乐、审美、品德教育紧密结合,以形成育人的科学化新体系。
1前言
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后备师资力量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任务,其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许多高校体育工作者围绕教学改革这一中心课题,做了不少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他们认为原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结构体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与设想都未能得到根本上的突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除了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应建立和完善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课程结构设置,它是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关系到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结合本研究讨论的问题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26篇。
2.2调查访问法
围绕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和内容走访或信访了8名教授、14名副教授、27名讲师,以及68名在校大学生和45名往届毕业生。
2.3问卷调查法
对河南省8所高等师范院校历届毕业生(1990一毕业生)168人和在校大学生28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1?份,回收率为92.796;其中,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为94.9960
3分析与讨论
3.1明确体育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设置的重要性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点和起点
调查结果表明:89%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有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全面带动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设置的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新的培养目标,以及人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使之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相适应。抛开这些而一味地在原有内容与结构下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其结果只能是徒劳无获,可能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步伐。现代教育理念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改变,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人们的体育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倡导以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和终身体育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必须结合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育思想,完全转变思想观念,才能真正切人到其改革的基本点和起点。
3.2社会与人类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和结合点
调查结果表明,9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9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结构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与人类发展的需要,适应体育社会化、大众化、艺术化等发展的需要,适应为现代社会培养新型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要,其改革应该是内容、结构和形式的全面更新。当然,这种更新并不是将过去已有的东西全部推翻,而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摒弃那些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体育思想不相适应的内容,在过去传统的体育教育内容之中,融进符合社会与人类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手段,使之与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科学化的高等师范院校育人的新体系。这才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置改革的出发点和结合点。
3.3体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过于统一化,已经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他们在学校体育课学习中受到了很大约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得不到自由发展。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都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各个学校按规定统一实施,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其内容与设置基本上是在原来基础上的翻版和重复,教师和学生都是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着教与学的反复低效率活动。这种统一不变的传统低效率教学内容与形式,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需要。 3.4体育课中技术、技能的教学内容时数过多,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9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体育技术技能内容学习时间过长,而娱乐性和健身性的活动太少;有72%的学生认为,应增加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体育教学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应注意到“量”与“深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传授的“量”和“深度”应根据不同专业年级的培养对象来合理确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传授的知识“量”过大,度”过深,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消化,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对体育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运动技术的学习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少的,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要以技术为主的形式进行传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从其兴趣、爱好出发改变一下教学内容与形式;可以以基本掌握为主,娱乐健身为辅,即教师把技术内容融人到健身娱乐活动之中,把技术内容仅仅作为指导内容。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是不可忽视的,其作用远胜于只进行技术技能的教育,它对大学生体育思想和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3.5体育课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内容明显地限制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
9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内容,工作以后在自我锻炼过程中基本上派不上用场,自我感觉到体育应用能力、体育适应能力处于较低水平。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能力的低下,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工作以后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方面的素养与体质的综合表现,包括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应用能力、指导他人锻炼的能力和其自身的体质状况。以往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过多地侧重于各项技术传授和体质的锻炼,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应用能力和指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和大纲中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学生只学会了这样做,却不知为何这样做,使其学习的东西不能完全应用到自我自觉锻炼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样,自然地影响了他们自我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也就没有能力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也很难在工作以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周边人群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去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除了保留一些合理的内容外,应从学生的条件和愿望出发,因所处区域的不同、学校条件的不同,考虑到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去合理安排内容。目前,在大学生的体育课上,仍是传统的多年不变的大纲规定科目,而一些对全民健身开展有益的项目和活动方法没有合理地安排到体育教学内容之中,这将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目标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1)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结构的改革是学校体育教学总体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改革应从适应社会发展及培养未来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要出发,建立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以此带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应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我国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设置合理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增加健身娱乐项目的设置,调整运动技术与体育理论学习的比例,以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在建立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时,应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把美学、娱乐和终身体育思想融合于体育教学实践环节之中,使休闲娱乐教育、美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具体实施。
(4)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为出发点,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从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尽快扭转目前教学中的不利局面,努力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体育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后备力量。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十一
风对桥梁结构产生影响的研究与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跨度桥梁(斜拉桥和悬索桥)已成为当今桥梁建设中的主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跨度桥梁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风对桥梁的作用尤其时风对大跨度桥梁的动力作用是桥梁中不容轻视的重要问题。风对桥梁的受力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受到风的特性、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的制约。本文主要讲述了风对桥梁的静力作用及动力作用,其中详细分析了风对桥梁的动力作用。同时,对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效应估算与评价以及制振对策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风对桥梁作用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风工程;桥梁;影响
一、风静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当结构刚度较大因而几乎不振动,或结构虽有轻微振动但不显著影响气流经过桥梁的绕流形态,因而不影响气流对桥梁的作用力,此时风对桥梁的作用可以近似看作为一种静力荷载。桥梁载静力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发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如现行桥梁规程中所规定的那样,主要考虑桥梁在侧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另外对于升力较大的情况,也需要考虑竖向升力对结构的作用。对于柔性较大的特大跨度桥梁,则还需要考虑侧向风荷载作用下主梁整体的横向屈曲,其发生机制类似于桥梁的侧向整体失稳问题以及在静力扭转力矩作用下主梁扭转引起的附加转角所产生的气动力矩增量超过结构抗力矩时出现的扭转失稳现象。
在考虑风对桥梁的静稳定性影响时,扭转发散是桥梁静稳定问题中最典型的一种。用线性理论方法研究桥梁的扭转发散时,认为桥梁扭转发散临界风速远高于桥梁颤振临界风速;但是随着桥梁跨度超出1000m以后,非线性效应逐渐增大,日本东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在全桥模型风洞试验中都在颤振发生前观察到扭转发散现象,这也是在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二、风动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大跨度桥梁,尤其是对风较为敏感的大跨度悬索桥和斜拉桥,除需要考虑静风荷载的作用之外,更主要考虑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其中对桥梁的动稳定性研究尤为重要。颤振和抖振是桥梁最主要的两种动稳定性问题。
1、颤振
颤振是桥梁结构在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的耦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发散振动,是在一定的临界风速下结构振动振幅急剧增加而会导致结构毁坏的一种发散振动。发散振动是一种空气动力失衡现象,它主要是因为结构的运动(振动)影响了气流经过桥梁时的绕流状态,因而影响了气动力,从而产生一种所谓自激力,结构在自激力作用下振幅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动力失稳。由于这种振动一经发生就会导致结构的整体破坏,因而在抗风设计中,要求发生颤振的临界风速大于主梁的设计风速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颤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扭转颤振,美国塔科马悬索桥即是因其主梁为流线性型较差的钝体而发生这类发散振动而毁坏的;二是弯扭耦合颤振,常见于流线性较好扁平截面梁情况,其发生机制类似于机翼的古典颤振。
桥梁发生何种颤振与主梁截面的气动外形有这密切关系,通常来讲,主梁截面的流线性越好,气动稳定性越好。因此,在大跨度桥梁的初步设计阶段,有必要对主梁截面进行比选或通过风洞试验对基本截面进行优化,以保证结构的抗风安全性。
值得指出的是,同一主梁截面在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在来流的不同情况下所发生的颤振形态也有所不同。对于扁平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在水平流条件下绕流较为平顺,通常发生的是弯扭耦合颤振,但在成桥状态安转了栏杆和隔离防栏后,则可能发生扭转颤振。同样,当来流具有一定夹角,截面在垂直于风向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增大,因而使主梁钝化,也有可能发生扭转颤振。
桥梁弯扭耦合颤振的临界风速与桥梁自振时的扭转频率与竖向弯曲频率之比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扭转频率比愈大则临界风速愈高,而扭转颤振则主要与桥梁的最低阶扭转频率有关,临界风速与之呈正比关系。总之,桥梁的抗扭刚度对于保证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抖振
抖振又称为阵风相应,它主要由大气中的紊流成份(即脉动风)所激起,是一种随机强迫振动。虽然是一种限幅振动,但由于发生抖振的风速低,频率大,会导致结构局部疲劳,影响行人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因此桥梁抗风设计时也要进行抖振相应分析。近年来,随着对抖振机理的深入认识,提出了一种新的抖振响应分析方法,在频域抖振相应分析中考虑了任意运动的自激力,以及在大变形下桥梁结构非线性的是与抖振响应分析方法,提高抖振响应分析的可信度。同济大学对桥梁抖振相应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化,给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
对抖振的研究表明: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结构的柔性增加,抖振也会相应增大;且随着风速的增大,抖振相应(振幅及结构内力)会成倍增大。因此,对于设计风速较高或跨度较大的各式桥梁,尤其对大跨度斜拉桥和悬索桥,抗风设计中必须对抖振相应进行检算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努力,在桥梁抗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桥梁抗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以下两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桥梁断面的气动参数
桥梁断面的气动力(力矩)系数,气动导数和气动导纳是桥梁抗风设计中的重要气动参数。气动力(力矩)主要用于桥梁的稳定性分析,通过节段模型可以准确进行测量。
气动导数主要用于桥梁的颤振分析,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方法进行测量,气动导数的测量精度对确定桥梁颤振临界风速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桥梁颤振是多振型、多变量耦合的形态时更是如此。在风洞试验中用节段末年高兴测量气动导数时,要求在耦合振动试验中,模型以纯单一模态运动,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因此,如何从风洞试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这两方面来提高气动导数的测量精度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如何从风洞试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这两个方面来提高气动导数的测量精度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另外,通过不同桥梁断面形状在不同风速和不同湍流度下的系列试验建立一个气动导数的计算公式,亦是一个研究内容。
气动导纳主要用于考虑抖振动的非定常效应,在研究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时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流线性的桥梁断面可采用平板或翼型气动导纳的sears函数来考虑抖振力的非定常效应,但是,对于复杂的桥梁断面形状,这种方法会产生误差。因此,对气动导纳的研究亦应十分关注。气动导纳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湍流场中如何准确建立钝体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学模型。
2、桥梁的拉索振动
桥梁的拉索振动的形式有涡激振动、尾流振动、参数共振和斜索雨振等,其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斜索雨振。
下雨时,大跨度斜拉桥的斜索在一定的风速和风向范围内会引成一条稳定的上水路,发生大幅度的振动,称为雨振。这种振动会引起相邻斜索的碰撞,使其保护皮破损;还会使斜索末端禁固件产生疲劳损伤,导致减震器损坏,危及桥梁的安全。我国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建成后相继观察到斜索雨振现象。国内为对斜索雨振的机理进行了很多研究,除了用驰振理论解释外,还有用二次流理论和能量输入理论来解释雨振现象。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对斜索雨振现象进行了风洞试验,通过测量雨振斜索上的脉动压力分布来研究影响雨振的因素,并将雨振脉动压力积分得到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引入斜索雨振时的振幅计算。有关斜索雨振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风对结构的作用不仅是静力问题,对于大跨度柔度桥梁,各类风致振动更是抗风设计时的主要内容。在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设计时,除理论分析之外,更主要是通过模型风洞试验予以确定和评价。最后指出了有关风对桥梁作用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桥梁断面的气动参数和桥梁拉索振动这两个问题。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十二
对国家、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再认识?――兼评公共产品论与双元结构论
财政是执行和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具体讲就是制导社会分配的手段。不能简单地认为仅仅是保证国用。从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来说,一要通过要素的分配来制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技术进步,保证生产按照生产力再生产规律来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而且是依靠这个手段来发展的”。这就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远景目标、战略目标的依据,也是制定技术政策的战略要求的依据。只有实现生产力再生产规律的要求,才能达到真正的高速度、高效益。二要通过利益的分配来制导社会经济结构,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配置不同的生产关系,并使各种经济成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下,各得其所,各守其位,遵守补充的地位,有序地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这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生产力再生产的高速发展扫清道路、解放生产力的原理。
这两条原理,就是生产力再生产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逐步达到最终目的共同富裕的方法。?
一、认识国家的本质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阶级是由差别而来的,所以国家将随差别的消失而消亡。商品、货币、市场,也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演变而变化直至自行消亡。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财政是执行和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离开了国家职能,就不能认识财政职能,由于国家有阶级性,因而财政也有阶级性,离开阶级属性,就不能认识财政的本质。我们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但不能批判阶级观点,更不能批判无产阶级专政。?
为了弄清楚财政属性,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属性。?
(1)公共权力,就是国家。公共权力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权力。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在社会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相应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权力,即国家”。〖1〗恩格斯在这里讲的国家是以协调社会生产、分配、交换行为规则,维持商品生产、交换的秩序。正如现代人所说的规范化、法治化的意思。这一点正好说明了法、国家职能是生产方式的一个要素,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又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同某些理论家提出的“政企分开”、“国家不管经济”是针锋相对的。?
(2)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社会分工的需要才产生国家,因此要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成果的分配来认识国家的起源与国家的属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个完全委身于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但是这并不妨碍阶级的这种划分曾经通过暴力和掠夺、狡诈和欺骗来实现,这也不妨碍统治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牺牲劳动阶级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对群众的剥削”〖2〗。这里恩格斯又进一步阐明了这种管理社会共同事务的职能,由于分配上的差距,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因而在剥削阶级掌握政权执行社会公共权力的条件下,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了对群众的剥削。这样国家就从为群众服务的职能变为镇压被剥削阶级的阶级专政职能。?
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评与批评化的道德》一文中指出:“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因此,凡是有关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问题都是社会问题”〖3〗。所以,社会的公共关系,如同政治关系一样,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所以,公共权力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权力。?
(3)恩格斯说:国家是阶级的产物,因之它就获得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之上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象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4〗。所以马克思称
剥削阶级统治下的财政是第二重剥削。?
(4)国家作为一个阶级的组织,为了维持它的外部的生产条件,必须用暴力把被统治阶级控制在当时的生产方式条件下,成为巩固这个生产方式的手段。所以恩格斯又说:到目前为止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着的社会,都需要有国家,即需要一个剥削阶级的组织,以便维持它的外部的生产条件,特别是用暴力把被剥削阶级控制在当时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那些压迫条件下(奴隶制、农奴制或依附农制、雇佣劳动制)。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的表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所以凡有阶级存在,就要有国家,而且是由一个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专政的国家,以巩固它的生产方式和维护它的外部的生产条件建立经济秩序。这个原理足以说明那些只承认国家是政治的组织不应管理国民经济的主张与言行是错误的。?
(5)关于国家消亡问题。“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至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生存斗争已被消除,而由此二者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为也随着被消除了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证了国家消亡是在生产力大大发展,社会产品大大丰富,人们的觉悟大大提高的条件下,消除了两极分化、消除了差别、消除了阶级对立为基础的。无疑这是我们未来的目的,又是我们这个社会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的任务。要缩小差别,必须承认差别,认识差别产生的原因,从而创造消除差别的步骤和方法,并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的步骤。?
上面我反复引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职能的论述,为的是用他们的话来说明,国家是用一个共同规则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形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公共权力的机关”,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所征集的“公共财”,因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用“公共开支”的理论来解释财政,似乎是有根据的。因为他们从私有制的角度作为分析的根据,所以把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分配同私人分别开来,不是按资产分配而是按国家权力进行分配,并把这种分配称之为以公共需要为目的而集中的公共产品。这样的推论从现象和形式逻辑来说,也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政府支出中的公共事业设施开支、社会福利开支、甚至镇压劳动人民的支出,也是为了维持“社会安定”的。所以把财政称之为公共财也就有道理了。然而这是不对的,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他们对国家的阶级属性即国家的阶级专政职能没有弄清楚。用“公共财”的理论来说明财政就是把阶级抽象掉了,是一种掩盖阶级矛盾的手法,因为他们把性质的定位定错了。不管这种定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错误的,必须澄清,必须纠正。?
特别是我们在纠正左倾的错误后,又发生了另一种偏向,即不注重阶级分析了。谁要说进行阶级分析、谁要说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就有人出来指责你,诬蔑你是左倾路线回潮。其实这一条正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最为重要的一条。?
还有人对改革开放的方针进行片面的解释,要求政府退出经济领域,实现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的“守夜人”的政府,甚至比亚当.斯密走得还远,发展到不 要一点国家干预,要实行完全的“政企分开”。改良一点的就提出了双元结构论。这对不对呢?显然是不对的。大家知道,社会主义是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之间过渡的过渡阶段。在这过渡阶段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还存在差别,因而存在着阶级,存在着国家。这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因此,这个国家的任务,就是要如小平同志说的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任务;以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的。这一点,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无产阶级的二位一体的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所以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即生产力的多层次性,才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的必然性。这种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在发展生产力上,无论它多么重要,也只能作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补充而不能成为主体。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只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只能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既不能与公有制平列,更不能成为主体。所以其上层建筑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初级
阶段的特征。那种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说成是所有制结构多元论,是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歪曲。?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要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得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就是以这一种经济为基础。怎么能说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的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庸,在改革中要实行政企分开呢?把公有制同社会主义国家分开,还能算社会主义吗??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否定它,就是否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否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也就否定了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如马克思说的:“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6〗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这就是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是邓小平同志所指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两个根本原则。谁要违反它,就是违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所以,双元结构、多元结构是不对的,错误的。把国家说成是脱离经济基础的抽象的政务机关,或者说由于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它是各个经济成分联合为基础的上层建筑,应该是多阶级的联合统治机关,那就成了赫鲁晓夫所称道的“全民国家”、“全民党”。双元结构是要政府代表全民管理公共开支,又以资本家的身份即资本的身份分红,所以称之为二元结构。这显然是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是违反了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
我们的国家政权,必须为劳动阶级服务。列宁说“国家政权仅仅是各个阶级都能而且应该利用(并且应该善于利用)来为自己的阶级目的服务的工具”〖7〗。 所以,小平同志指出,“对于中国现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有些人还没有搞清楚。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却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样,关系就太大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这个斗争将贯穿在实现四化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本世纪内要进行,下个世纪还要继续进行”〖8〗。小平同志还谆谆告诫我们:“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济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9〗。?
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方法都是经济手段,不是本质,不要争论姓资姓社,同时他又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为核心的。他指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呢?他说:“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知道,生产力再生产是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才能实现的。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生产力再生产。所以小平同志又强调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两条根本原则”。这同列宁讲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二位一体的历史任务,即除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和它们的反抗之外,“把全体被剥削劳动群众以及所有小资产阶层引上新经济建设的道路。这种劳动组织把科学和资本主义技术的最新成果同社会主义大生产的自觉工作者大规模的联合起来”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列宁又说,“这个任务比第一个任务更重要,因为归根到底,只有新的更高的社会生产方式,只有用社会化大生产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和小资产阶级生产,才能是战胜资产阶级(――笔者注,这里指的就是消灭差别)所必须的力量最大源泉”〖10〗。列宁指引的道路和小平同志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转变”,也正是对这一科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这是与马克思所说的“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
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我们是向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缩短过渡时间”的原理是一致的。这正是说明了马恩列斯毛邓都是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的,即发展生产力是消除差别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为出发来分析问题的。发展生产力首先要解放生产力。所谓解放生产力,实质上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再生产规律的.要求,就是使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
二、财政职能是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财政分配方式、分配目的随着国家制度的演变而变化?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同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不同,国家基本制度是不同的,因而国家的职能是不同的。作为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的财政职能自然也是不同的。?
国家的存在,标志着阶级的存在和差别的存在。财政是分配范畴,是从一般分配中分化出来、独立出来,同时又是制约和制导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分配范畴。因而它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演变,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讲过:“社会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的机体。……一切社会形式都具有历史的暂时的性质”。分配方式是生产方式决定的,又反作用于生产方式的。财政学是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知道,分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仅是一个中介环节。生产方式不同,生产目的不同,分配方式就不同,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又服务于生产方式。国家分配是内在于生产方式的要素之一。?
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论,早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理论家就认为国家财政为执行国家的各种社会职能而参予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其实质就是国家在占有和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所发生的关系,并制导社会产品的分配。这个基本原理是共同的,但其实现形式则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以前的剥削阶级统治的生产方式下,都是私有制为主体的,所以相对私有经济的国家财政而言,称之为公共财务,或公共财政。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因为一切从资本增值出发,把为公共服务称之谓公共产品。这种说法是实用主义的,从现象看似乎有理,但从本质来追究则是错误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切社会制度和现象都是历史的产物。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工作时,就不应当从“永恒的正义”出发,而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和现象的条件出发。经济条件变了,生产方式变了,经济规律变了,市场运行机制就变了,从而财政的形式也跟着发生变化。所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一再强调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要坚持实事求是”。资产阶级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正好相反,它们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不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之后,我国的一些学者为了借鉴西方经验,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接对比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把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财政称之为公共财政。这是从现象出发不究本质的结果,无疑是从根本上错了位。我觉得这种主张对我国的现实会起到误导的作用,所以提出来商榷。
公共产品论者的错误有三:第一是把不同社会制度,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同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的生产方式的市场交换关系混同了。第二是把国家的阶级性否定了。等于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当作永恒真理,搬了过来,因而把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和资本主义国家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职能等同了。从而把执行社会主义二位一体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职能、财政职能变成资本主义实现资本增殖职能等同了。第三,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再生产”,把消除两极分化的公有制生产关系与扩大两极分化的资本生产关系混同了。他们违反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书中写的“……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才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
公共产品论者,是从资本增殖的观点来分析认识事物的。所以他们把资本主义对劳
动人民的专政机器和对外为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服务的各项开支(包括扩张军备)都算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产品。这种把拳头和大棒都作为公共产品的观点,正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力图掩盖阶级矛盾的拙劣手法。我国的一些学者对此不加分析,以照搬照抄为荣耀。不仅如此,他们还用资本增殖的效益论来分析这种种开支,并给予溢美之词。这是把自己的立场摆错了位置(研究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和从社会效益出发来研究财政分配是可以的,但理论体系和出发点、目的是不同的),显然是用公共产品论来偷换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方式是生产方式决定的原理。此其一。其二、他们的错误是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中的生产资料换成“资本概念”的“产权”或“股权”。他们提出,为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接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也应该采用公共产品和资本的双元结构论。这实质上是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元论来偷换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一元论。这是公然违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所以,企业本位论、企业主体论、个人主体论等,都是以资本和个人为出发点的,违反了人是社会的人这一起码的科学道理。社会中的亿万人民,都要有代表来主事。主事者是代表着阶级利益的,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谓之意识形态。我们的财政理论也是意识形态。财政分配都直接关联着不同经济成分的利益,因而都是有阶级性的。?
公共产品论者对国家本质的观点正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但他是代表那一个阶级利益呢?请听一听、比一比就会明白。张馨同志引证道:霍布斯的所谓国家:“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霍布斯对国家的这种定义,是社会契约论的典型代表,也是西方从希腊到启蒙学派对国家的传统看法。这种国家观较之神学家的君权神授说进了一步,但他歪曲了国家形成的真实原因和过程,抹煞了国家的阶级的实质,是唯心主义的、反历史的。张馨同志对这种国家观没有作批判,还进一步申明:(1)国家和政府本身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为个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产品”;(2)政府开支是公共产品的成本;(3)这是以个人而不是以阶级为基点的“国家”。并说,“这种以平等的个人为基点的理论,是‘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一市场经济特有的反映,也是现代西方财政学以个人需要为分析基点的思想根源”〖11〗。在这里,我不禁要问,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平等的人组织起来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交换是天生的平等派吗?是谁同谁订了契约?谁给谁授了权?授的是什么权?劳动人民又是什么样的人格?把这些问题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国家学说比较一下,我们就很明白了。上述的观点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幻想,是一种没有根据的瞒天过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正等于那些不讲人权者讲人权,把种族歧视、剥削与压迫说成是“平等”一样,都是毫无道理可言的。?
同时,把“边际效用”引入公共产品论,更是荒谬。作者引证奥地利人萨克斯在1883年将门格尔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运用到公共财政上来,“使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从而为公共产品论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学基础”〖12〗。这明明是把第二重剥削改成为创造价值的谬论,但张馨却说:“将公共产品与社会成员个人以消费者身份所作的主观效用评价相联系,使得政府活动成为创造价值的提供公共产品活动,在公共产品供应与个人纳税间建立起来等价交换关系。……都使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得到了经济学原理上的证明,公共产品已成为市场经济必然的合理的伴生物,而不再是市场异己力量了。这使得关于公共产品问题的分析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财政理论”〖13〗。这种把剥削关系变为等价关系,即资本家同雇佣工人是平等的关系,从而把异己力量说成资本剥削剩余价值正是资本家对工人的“爱”。?
真是天晓得,把边际效用价值引入到公共产品中来,就使公共产品具有了价值,并且使政府与个人纳税建立起等价交换的关系。从而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这不明明是一场谎言吗?真的是人间天堂。张馨又说,“公共产品最佳供应是有着与个人产品不同的效率条件的。同时由于利益赋税原则是对市场定价的一种模拟,又使得人们忽视了政治程序在实现公共产品有效配置上的作用”。所以他承认这方面是有所失误的,从而又承认“公共产品供应应遵循什么条件,并经由何种渠道,才能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的问题,这在当时没能解决的”。?
既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又是没有经过实践证明的谎言,作者却在歌颂奥地利学者的贡献时,对瑞典学者威克塞尔加以颂扬,说他“同意公共产品供应应使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并提出用“利益赋税原则”来实现这一点,从而使“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给予个人的边际正效用应与个人因纳税损失财富的边际负效用相等”。边际正负效应为什么会相等、怎么能相等,张馨没有作进一步的
分析,却又赞赏起威克塞尔“还将公平问题引入了公共产品论中”来了,他说:威克塞尔认为,“如果消费者依个人边际评价缴纳税款,可以说是按公平原则办事,但这要以现存财产和所得分布公平为前提”〖14〗。对于威克塞尔提出的“要以现存财产和所得分布公平”这个假设的公平前提,张馨是信以为真了,说威克塞尔“将所得分配公平与利益赋税公平区分开了”。事实上,这个现存财产和所得分布公平的前提,正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威克塞尔等人抽象地谈论公平,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欺骗善良人民的话,有什么值得赞扬与歌颂的呢?。?
最后作者又把萨缪尔逊模型抬了出来。但是作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他引证萨缪尔逊的话说:“存在着一个无所不知的仲裁者,他知道每一个人的真实偏好,在既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这个仲裁者,决定着一组最优解,其中每个解都包含着公共产品与个人产品的产量混合,和以个人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状态。每个解都处于帕累托效率状态下,都满足消费上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生产上的边际转移率的条件,……这就称之谓萨缪尔逊条件”。据说“它不同于个人产品的效率条件”之处在于“个人产品最佳效率条件是每个人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同”,即“=边际转移率”。……这样就解决了“公共产品最佳供应的效率条件问题”。就是边际替代率=边际转移率。?
既然作者认为该组解的每个解都处于最优效率状态下,为什么又提出:“还需要由一条社会福利函数去确定一个‘极乐点’”?据作者说:“这样的萨缪尔逊模型又同新福利经济学的分析相一致”。既然是最优的又同新福利经济学相一致的“萨缪尔逊条件”,那又有什么必要去找仲裁者和什么“极乐点”呢?然而,作者认为萨缪尔逊虽然比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进步,但作者还是又回到威克塞尔的“公平原则要以现存财产和所得的公平为前提”上来了,然而这个现存财产和所得分布的公平本身就是虚拟的空想,林达尔模型的需求曲线也是空想的。因而萨缪尔逊模型提出的“个人效用无差别曲线也同样是空想的”。这种“空想”+“空想”+“空想”,不是子虚乌有还会是别的什么东西吗!作者怎么又当作天赐的馅饼来喂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呢?这里说的将会引起的负面效应是什么,作者是应该明白的!?
然而作者本人的结论推翻他自己的论断后,他却仍然执着地崇拜着追求着“通过政治程序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这个“政治程序”是个什么意思?其谜底是什么?我认为作者应予公开说明。?
再拿作者推崇备至的西方市场失灵理论来说,也并没有什么新鲜奇特之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早就得出市场必然失灵的理论,并指出了市场失灵是无政府主义自由竞争规律的恶果,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同生产社会化的制度性所固有矛盾的表现。正是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推动,才找到产生这种差距的两极分化的阶级矛盾。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通过生产资料私有逐步实现公有(有待小生产向大生产的发展),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两个根本原则,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用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去驾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克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就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准确含义。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作者最后说,西方公共产品是围绕着市场失效、共同消费性、公共产品最佳配置以及“社会抉择”(注意这里正是他上面所指的――无所不知的仲裁者)等,在数百年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我国财政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理论思路。这句话是对的,作者介绍西方公共财政学的演变与发展也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作者在介绍时,对西方公共财政学说抱有先验的观点,没有采取必要的分析与批判的态度,并在没有充分对比和论证的情况下,就武断地得出西方公共产品学说对我国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这显然是严谨的学者所最不可取的事情。要知道,公共产品理论作为帕来品曾在近代中国风靡一时,但随着旧政权的倒台,这种理论因不适合我国国情而烟消云散。而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学,是在经过了公共财---商品货币关系----价值分配论,剩余价值分配论,逐步发展到国家分配论、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论、国家分配制导论、国家分配调控论的,并广泛吸收和运用了西方数理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投入产出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优秀成果。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我国财政战线上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实践检验中产生出来的。我们都认为成就是很大的,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建立,这种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但完全
抛弃不顾肯定是不行的,照搬照抄西方公共产品学说也是没有出路的。?
要知道,认识的迷误,是工作失误的根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样做既迷误了自己,又会给别人以误导。?
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可以学人家的,基本理论是同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决不能同西方接轨。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对于政府职能的看法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维护和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财产关系”。不论是那一派经济学家,都把这个职能当作为政府基本职能,并认为,相对于这一基本职能来说,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活动具有实现的意义。关于这一点,西方的一些学者往往并不讳言,并把它当作他们的一个基本前提,有如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作为共识的原理一样。对此,我国的一些学者却往往上了当,把这一前提遗忘了,以至走入了误区。?
我国的财政学――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论,在50年代形成、发展,但由于经济工作中间的失误,也影响了财政学的发展。现在危害最大的是食洋不化和拘泥于习惯势力的小生产思想、个人利己主义、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等等,这些都是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相抵触的,特别是小生产观念的狭隘经验主义。用预算管理学来代替财政学,也是习惯势力的一种倾向。我是主张在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论的基础上,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加以完善,根据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差别,最终达到生产力大大发展,产品大大丰富,人民觉悟大大提高――共同富裕为前提。所以,财政分配不能只限于“国用”,而应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以生产力结构优化为核心,以要素分配与利益分配的协调为基点,构建广义财政学学科体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8-53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3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6、16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6-487页 。?
〖7〗《列宁选集》,第四卷,第126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4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
〖10〗《列宁选集》第4卷,第13页。?
〖11〗、〖12〗、〖13〗、〖14〗《财政研究》1995年第3期,第26-27、29、29-30、30页。?
公共管理辩论题目篇十三对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衡水市的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衡水市 体育场馆 经营管理
一、前言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间体育交流日益增强,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以承办大型运动会为契机和出发点,纷纷投资兴建大型体育场馆,借以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同时大型体育场馆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正逐渐成为新的极具潜力的社会经济增长点。
然而,从投资角度分析,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投资。由于其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资金回收慢,后期管理复杂,维修费用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老化。如果我们在建设时没有对这些场馆在比赛结束后的使用进行充分而科学地预测,那么将造成较大的资产流失和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衡水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衡水市体育场馆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以推动衡水市体育场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地方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衡水市所有15座公共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以每所体育场馆的体育主管、经营人员、健身人员为调查对象。
2.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
对各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访谈法
就各体育场馆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对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访谈。
(3)数理统计
对所得的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衡水市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资都是以政府为主,所以政府对场馆拥有管理权。调查显示,按照资金的运行机制衡水市的体育场馆分为四种:第一种:全额预算管理,它是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场馆的一切运营费用和维护费用由经费全额支出,占调查场馆的34%。第二种:差额预算管理,它是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实行房屋场地设备维修费、设备购置费和人员经费等定项补助的差额预算管理,少数实行以收抵支定额补助的差额预算管理。第三种:承包管理,它是由政府拥有场馆所有权,通过招标、谈判、协商、聘任后,将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定时间内移交某一公司、社团或个人全权管理,场馆运作经费自收自支。第四种:资本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它是由政府以其场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场馆经营开发的后期投入,成立拥有体育场馆产权和经营权的独立的现代企业,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政府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按股份多少享有收益权。
2.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方式的现状分析
本次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衡水市主要体育场馆当中,大部分的体育场馆都进行了经营性的开放,且经营项目多以群体性项目为主,采取“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式。所谓的.“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含义是:体育部门管理为主,其他比如集体承包模式、个人承包模式、租赁模式等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3.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价位的现状分析
由访谈与实地考察可得,许多公共场馆有偿开放的价格问题上都采用了“低价服务、内外有别”的方针。对附近的群众实行优惠,体现出“倡导健身、服务为本”的指导思想,并且还考虑到面向没有工作收入的学生,实行再优惠,同时还采用月票、季票和年票的优惠政策。本次调查 67%的人赞同并支持这一观点。但不管采用何种价格,公共体育场馆基本执行的是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 4.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时间的现状分析
考核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主要指标就是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本文主要从日常服务时间带来分析场馆的利用率。调查的全部人群中,54%是在傍晚到场馆参加健身运动的。因为人们有在傍晚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且傍晚锻炼身体本身也更科学。同时下午工作学习基本结束,因此选择在傍晚到场馆锻炼的人就多。而选择在早上与下午的则教少,分别为7%与 39%。
5.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开发效益的现状
公共体育场馆的投资大,回报期长,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很高,加之很多场馆要兼顾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外大型体育场馆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后,能够赢利的并不多。目前衡水市体育场馆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后,能够赢利的屈指可数,占调查的5%,75%处于维持状态,20%处于负债状态。
四、对策
1.明确方向、确定目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在现行状况下,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就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超越陈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实现公共体育场馆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我国现有国情,分时期、分阶段地逐步实施,走渐进式发展之路,以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为前提和基础,既不能超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也不能滞后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
2.科学设置管理机构,精心协调各方关系
体育场馆管理机构是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载体,体育场馆管理规范是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核心。因此,要加强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机构的科学设置,加大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规范和制度的建设,双管齐下,共同促进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的科学化和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完善。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场馆使用效率
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力度是提升使用效率的前提。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高,是发挥其服务功能的保证。目前,应把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和提升其利用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国家已为公共体育场馆走向开放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支撑。在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尤其要注重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
4.拓宽场馆融资渠道,拓展场馆资金来源
体育场馆和设施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准公共产品。在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投入在整个资金投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体育场馆应有的运行机制相悖。所以政府在增加对公共体育场馆投入的同时,要善于提供产业政策,逐步走上“政府支撑、企业运作”之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体育场馆,要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地域的局限,广开财源,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产权关系,采取集资、合资和引进外资等多种招商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造就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灵活的投资机制,确保衡水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作有源源不断的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李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资产性质及其改革.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56-58.
[2]张元文,叶玮玮.华东地区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