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中元节作文结尾精选(8篇)

中元节作文结尾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20:47:46
中元节作文结尾精选(8篇)
时间:2024-03-20 20:47:46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一

盼啊,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家乡热闹的中元节了。这一天,可热闹了…

中元节,俗称“鬼节”。传说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萨。他的母亲被关在了地府里。地藏是个孝顺儿子,不忍母亲被折磨得不成样,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徇私把母亲放了出来。没想到牢房里的小鬼蜂拥而出,成了各个地方的“游鬼”。所以,人们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都要“盛情款待”各地的游鬼以保平安。我觉得地藏菩萨真的好勇敢,好有型啊,觉得连传说中的鬼怪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到了中元节,家家户户都摆出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供品,发粿、水粿、鸡蛋糕,特别是我最爱吃的松粿,真是吃了忘不了的美食。听说做的大米要放到井里浸泡几天呢。蒸熟的松粿雪白雪白的,松、糯、软、冰,夏日里能吃出一片冰凉,比冰淇淋还好吃,且更绿色。现在因为商场多了起来,购物比做这些小吃简单多了,所以在七月十五的前几天,大人们则会次数繁多地带我们去逛商店,让我们“大开杀戒”。但我还是很怀念松粿的味道,回味和大人们制作中的乐趣。

说说中元节这天晚上吧。这天晚上,不等太阳公公说再见,大家就开始准备上香了。六点多时,刚开始还只是一两户人家,可过了一会,就陆陆续续的愈发多了起来。香烟缭绕,烛火摇曳,煞是热闹。络绎不绝的香客摩肩接踵,乡音中热情地相邀,于是乎甩开膀子的酒客吆五呼六,微醺中大笑开怀,围坐一群的茶客茵茵水汽中娓娓莞尔。夜色渐渐的来了,孩子们喜上眉梢,因为属于我们时光到了,小伙伴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火炬——青青的竹竿灌上煤油,塞了毛巾,点燃了,呼朋唤友,蜂拥着游走于阡陌、田间,嘻嚷着谁家的火光明亮,哪家的火炬持久,宛如一条夜行的火龙映照着灿烂的童颜,彻夜不眠。于是,大人们品味着乡俗,放松着盛夏下的身心,孩子们追逐着乡俗,娱悦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故乡的文化底蕴深厚,“鬼节”的传说中也洋溢着浓浓的乡情!我希望我们的故乡——闽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二

中元节又称亡人节、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

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

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

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

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小结:在祭祖的节日里,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祭品,有些祭品是习俗要求,有些祭品是去世的人生前喜欢吃的,不管是什么祭品,送去的都是亲人的想念。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三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

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

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个人家里祭拜。街普是个别择日祭拜。市普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四

古代的中元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现在则几乎不为人注意。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祖,我们现在流行的的节日,如果不能藉此约炮或剁手,多数人是没什么兴趣的。

因为中元节对那个世界太重要了,所以在这一天遇到鬼的概率非常大,如果不是非常想,还是尽量别选这一天约炮。因为有不识相的人,就此送了性命。

清代浙江某地有个姓张的年轻人,音乐天分很高,擅长各种乐器,而且他颜值也高,所以深得当地妹子们的欢心,张小哥因此也颇为自得。某年正逢七月半,张小哥夜晚出门闲逛,听到不远处的巷子里有女人的哭声,凄惋绵挚,寻声细辨,应该是年轻的女子在祭奠刚刚去世的丈夫。

张小哥听着哭声,竟然心神不宁,魂荡神怡,忽起邪念。转身回家取了箫回到巷口,应和着女子的哭声吹奏,旋律和情感完全与女子的哭声合拍。

这次可能是他一生中发挥得最好的一次,就在张小哥沉浸在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之时,身后有一只手伸出,一巴掌扇在他脸上。这一巴掌打得太狠,不仅箫被打落,而且半张脸都立刻肿了。张小哥扭回头,却什么人也没看见。他捂着脸回到家里,向妻子交待了经过,第二天就一命呜呼(《北东园笔录续编》卷三张氏子)。

虽然故事最后也没交待那一巴掌是谁打的,但有鬼君觉得,应该是女子的亡夫。中元节这天,各家逝去的祖先,都会回来享用子孙预备的祭品。结果遇上一浮浪子弟,学司马相如的琴挑,这一巴掌不是理所当然吗?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五

每当看到水面上到处都是河灯在随风漂游时,我便会想到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元节。

中元日是七月十五号,那天之前,农家妇女们会做各种各样的面塑送出去。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到了那天,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据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那天夜晚,我们会去放河灯。先拿出如小乌篷船的河灯,然后在底座放盏蜡烛,最后将河灯四平八稳地放入水中。

这时,我再将目光转移到人们身上,他们的脸上被融融的橙光照着,有的双目紧闭,在祈祷保佑,透露出一股安详恬静的气息。

地与湖的界限被夜色笼罩着,并不是那么清晰,但万盏灯火挖出了一条辉煌的隧道,它们就像红钻缀成的大衣,披在湖面上。我沿着湖边走,都快目不暇接了,河灯都是荷花样式的,有粉红色、浅蓝色、鹅黄色、亚麻色,种种色彩交织在一起,透过朦胧的烟霭,在暗暗的水波里,染起一丝丝涟漪。不安分的鳞波闪着橙黄色的光芒,像梭子般在沉入水底的月亮与人影之间穿行,搅起满湖碎金。一切生物都融化在这暖洋洋的橙黄色之中。

不知不觉中,中元节在夜色里悄悄溜去。中元之日,我爱的节日。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六

今天,8月10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我老家光山县称为“七月半”,除了要给逝去的先人祭祀外,还要烧“孤坟纸”。

没有后代,无人祭祀的坟被称为孤坟。烧“孤坟纸”,就是给没有后代的逝者送钱花,就象活人之间的献爱心。

因为在外工作,使用的是公历。如果不是特别关注,就不会知道农历是什么日期。象这样不大重要的节日,我更是从来就没有在意过。

然而,今天却有人记挂并提醒。

张松屹老师的女儿今天打来电话,祝我节日快乐。我有点莫明其妙。她说是“中元节”,我想了半天,才想起今天是“七月半”。

网上一查,“七月半”还真叫“中元节”。简编如下: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这天,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七

毕节地区、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烧包”时,以包砌塔,用香烛绕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阵型,寓意亡者领取纸钱之路,纸钱包均为寸厚,每两包之间夹上画有骏马的纸片一张,称之为“驼钱马”。烧包前,于圈外置金属质盆一个,内盛半盆清水。盆上搁有贵州用来夹取煤炭的“夹钳”一个(也称“火钳”,类似北方的“火筷子”)以及菜刀一把。寓意为防止无主的孤魂野鬼靠近。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中元节作文结尾篇八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拥有辽阔的面积,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古老节日。我们中国的节日,有欢天喜地的春节、有欢聚一堂的中秋节,还有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等等。可是纪念死去的亲人的节日有清明节,还有七月半的中元节。

中元节那天到了,我和爸爸在草场上悠闲地散步,草场上烧纸的人可真多,烧纸钱发出的火光让黑夜一片明亮。

有的人不仅烧纸,还放孔明灯。当孔明灯飞起来的那一刻,那家人就像离去的亲人要走了一样,是那样的悲痛,那样的不舍……充满悲伤的眼睛一直看着孔明灯慢慢地飞向天际,再也看不见……

爸爸对我说:“儿子,我们回去吧!”“好吧。”我和爸爸加快了回家步伐的速度,不一会儿就到家了。

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准备好了纸钱。我们来到一空旷处,妈妈把火点着,就叫我过去和她一起烧。火光映着妈妈的脸庞,我看见妈妈的眼神中有着一丝丝悲伤。

我想:妈妈应该是想念姥姥了吧!燃烧的纸钱火苗在跳跃着,透过火光中,我隐隐约约看见了姥姥慈祥的面容。

我想起了她老人家在世时对我的好。姥姥总是先把好吃的给我,爸爸妈妈知道后让我把那些好吃的还给了姥姥。可是姥姥又偷偷地把吃的给了我。那时我还小,可是现在有好吃的,她老人家却吃不到了。

小时候,我犯错,爸爸要打我,姥姥就护着我。现在我长大了,听爸爸妈妈的话了,不用在被谁保护了,可姥姥她老人家却不在了。

给姥姥烧完了纸钱,我们就要回家了。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吹拂起了烧尽的纸钱黑色纸灰,那一片片纸灰翩翩起舞,有如一只只美丽的黑蝴蝶。我仿佛又看见了姥姥那慈祥的面容。

我想您,姥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