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口语交际与写作专题篇一
;摘 要: 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一直以来以合编(综合)型模式为主,在单元内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设置安排上有分编、合编两种现象。人教版作为我国使用范围很大的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采用合编的模式,作者探析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合编的理论基础和利弊。
我国语文教材自从独立设科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制也渐趋科学。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编制模式一般分为合编(综合)与分编(分科)两型,纵观我国的语文教材,一直以来以合编(综合)型模式为主,比如我国的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版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采用合编的方式。人教版教材每册分为六个单元,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合并在一个模块,和“阅读”模块共同组成一个单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单元是使教材内容优化组合的基本单位,教材由一系列单元组成,从而达到整体的教育目标。在一个单元中,“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进行分编或者合编就会相应地产生不同的教育影响。这里我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合编的理论基础和利弊。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下,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强调语文与生活相互联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力求课堂的开放性和教学的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情趣;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每册分为六个单元,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个部分组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阅读”中课文内容作主题分类。在同一主题下,要求学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的技能,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和简约化。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为例,见下表。
一、人教版合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构成人的认知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分析和综合能力,人的认识过程就是分析和综合相互结合、不断深化的过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新的知识只有与头脑中旧的知识比较后才能内化获得,如果说知识之间孤立的话,学习者就会受到阻碍。因此赫尔巴特学派提出了相关原则和集中原则,要求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习者学习。而根据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综合知识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的新的知识,从而纳入本体的认知结构,进行知识和思维的迁移发散,培养综合能力。
从教育学基础看来,语文教材的编制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心理学、教育传播学、教育目标分类、结构知识理论等教育理论的影响。中国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就是从整体出发的,因此教育心理就偏向于综合。这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西方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偏于理性,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学习。中国自古就偏向于综合编制教材乃至教材单元模块,而从21世纪以来,知识综合化已经成为主流。
根据学科理论依据,汉字是象形文字,是一种符号,是形象语言,具有形象性、视觉化、空间化的特点。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汉语言的语言规则灵活简单,往往是在形象的符号中隐含着某些意思。在学习汉语时,应该是在长期的积累下,整体感知,学习运用。因此,在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相关知识时,应该以整体感悟和形象思维为主,从而学习理性规则,最终学会运用。
受这些理论的影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者合编到一个部分,综合了技能和知识的训练,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
二、人教版合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和局限
一方面,人教版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进行合编具有主题明确、和谐的特点。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分成“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部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阅读”中课文内容的主题为主题,这种编制模式能够很明确地体现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方便学生在把握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和口语训练。“和谐”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合理科学地安排在一起,以共同的主题内容为主线,就像不同乐器合奏出来的音乐,组成和谐的整体。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是“中外文化艺术样式”。课文分别是《社戏》(小说)、《安塞腰鼓》(抒情散文)、《竹影》(艺术散文)、《观舞记》(记叙文)、《口技》(文言文),这些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表现什么是文化,表现中外主要的几种文化艺术样式(中国画、西洋画、戏剧、戏曲、音乐、舞蹈、书法等)。这个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安排的活动首先是要求学生介绍或收集不同艺术样式的资料,让学生产生表达欲,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程式性、抒情性的特点的目的。其次介绍京剧知识(角色、流派、唱腔、脸谱等),欣赏京剧唱腔。最后要求联系阅读部分,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写作介绍当地艺术样式,写出自己对当地文化艺术的热爱。人教版以阅读的主题内容为情景,将作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合编,有线索地将各部分和谐地组合,主题非常明确,让学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产生表达欲,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自然地将口头语转换为书面语言,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进行口语交际。
另一方面,人教版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进行合编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方便组织开展教学,能达到综合性和整体化的学习效果。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进行合编,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理论规律。教学时,教师不必自己寻找阅读部分和写作口语交际之间的联系,方便教师开展教学计划。学习者在阅读部分已经理解了教授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的学习,又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知识点互相联系的基础上,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表达欲,促进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科学而又整体化地综合训练了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合编不可避免具有局限性。首先,“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合编可能过于笼统,如果主题过大,就会导致头绪繁多,像个“大杂烩”,听说读写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一会儿“听”,一会儿“说”。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为“名人传记,学习名人的精神”,“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指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召开讨论会、交流自己崇拜的明星(介绍事迹,为什么崇拜)、作文(写一篇记人的作文,要求刻画人物特点、多种手法)。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人物风采”,写作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口语交际是“做一回小记者”。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主题大而略显空泛,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把握。而苏教版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写,写作口语交际分明,不容易乱,易操作。其次,“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性质既然不同,知识体系就不同,教学任务也就有所不同”。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学习内容都有自己的体系,有自己技能训练的系统,应该按各自的体系编排,方便学生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注意力集中,利于专精。如果只有内容,但没有把握技能训练体系,就会导致学生情感受到启发,但技能不成熟,例如不会写作,不知道如何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主题是“中外文化艺术样式”。“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口语交际部分是要求学生介绍或收集不同艺术样式的资料,介绍京剧知识(角色、流派、唱腔、脸谱等)。写作是介绍当地艺术样式。虽然学生借助阅读部分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产生了兴趣,但主题过大,不好把握,而且没有相应的技能训练,会导致学生有感而不会发,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人教版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设置上体现了新的教育环境下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语文教材作为“例子”所具有的典范作用,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视人文性和工具性、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修改或者选用,也可以结合别的教材参考教学,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2]顾黄初.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语文学习,1955,(6).
[4]洪宗礼主编.母语教材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口语交际与写作专题篇二
通过召开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中队会,使少先队员能够感受家的温暖,父母的爱。除了爱自己的小家之外,还要热爱班级、学校、祖国,为祖国而读书。
队会形式
以小品、诗歌、歌表演、等艺术形式来突出主题。
队会准备
1.以小队为单位排练各项节目。
2.准备的器材有:录音机、布景道具、服装、电脑。
3.会场布置:以小队为单位,分四队依次排开面向主席台。
队会程序:
一、集合列队,整理队伍
二、出队旗, 唱队歌
三、中队长报告开会意义
亲爱的队员朋友们:
我校少先大队开展了“爱家、爱校、爱祖国”的活动,为此我们中队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中队活动,现在我宣布活动开始。有请余嘉雯、卢嘉钰同学为我们主持此次活动。
四、活动过程:
1、 主持人甲:家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家是温暖的,家是幸福的。
主持人乙:家里有妈妈的关怀,有爸爸的力量。
合:我们爱家,因为它使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请欣赏小组唱《可爱的家》。
我的家庭真可爱,幸福又安详, (男声)
好像天上降临的声音,向我亲切召唤。 好像看见我的母亲把儿思念。
我走遍海角天涯,总想念我的家。
(女声) (女声)
那家门前的鲜花,我再也看不见。
(男声) (女声)
可爱的家。 我走遍海角天涯,总想念我的家。
music...
(男声) (女声)
离开家乡的浪人,一切都不会懂我心, 那些听我召唤的小鸟,快飞回我跟前。
只要让我能回到我简陋的家园。
(男声) (女声)
让我重温平静的生活,比一切都香甜。 可爱的家,
(男声) (女声)
可爱的家。 我走遍海角天涯,总想念我的家。
(女声) (合唱)
可爱的家, 可爱的家。
2、主持人甲:队员朋友们,你爱自己的家吗?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吗?(采访二、三个队员)
3、主持人甲:是啊,家是我们疲惫时,心中向往的那个港湾。
主持人乙:家是游子心中那一抹无法忘记的灯火。
主持人甲:它是我们心中永远依恋的地方。
主持人乙:请欣赏配乐诗朗诵《家》
是爸爸的王国. 就没有爸爸,
家, 也没有妈妈, 没有家是多么可怕啊!
家, 假如没有家, 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家!
是孩子的摇篮. 爸爸将不是伟大的国王,
家是多么美好啊! 妈妈将不是美丽的皇后,
4、主持人甲:我们都有幸福的家。
主持人乙:我们都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主持人甲:我们还有老师妈妈呢!
主持人乙:老师妈妈?
甲:你有几个妈?
甲:我少说有100个妈妈!
乙:(摸甲的头)你发烧了?
甲:你才发烧呢!
乙:(摸甲的头)你有病?
甲:你才有病呢!
乙:要不你弱智?
甲:你才弱智呢!
乙:那你就是“痴呆症大王”?
甲:你才是“痴呆症大王”呢!
乙: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反正我就知道自己只有一个妈妈。
甲:不,你至少也有100个妈妈。
乙:谁说,我就一个亲妈。
甲:你敢肯定就一个亲妈?
乙:肯定!
甲:那我问你,你见了你妈叫什么?
乙:叫妈妈呀。
甲:这不就对了吗!你叫你妈:“妈、妈”,你叫了几个“妈”?
乙:两个妈。
甲:看看,这不,你自己都承认是两个妈,不是一个妈。
乙:我都让你给弄糊涂了。我的意思是“妈妈”是两个“妈”字,但不是两个妈,是一个“妈”的意思,叠音叫“妈妈”感到格外亲切。
甲:好了,好了,我刚才和你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开玩笑。下面我和你说正经的。你好好想一想,你有几个妈。
乙:我就知道自己有一个妈。
甲:你再好好想一想!
乙:想不起来。
甲:你再好好想一想!
乙:什么呀?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甲:要不说你是个“弱智一号”呢!
乙:你快说明白点吧!
乙:像亲妈妈!
乙:像亲妈妈!
乙:像亲妈妈!
乙:(很动情地)像亲妈妈!
乙:像亲妈妈!
乙:(很动情地)是我们的亲妈妈!
甲:现在我问你,你有几个妈妈?
乙:这么说还真对!哎,我们的老师像妈妈。
甲:哎,我问你,现在你知道自己有几个妈妈了吧?
乙:我知道了,我们的老师都是我们的亲妈妈。
5、主持人乙:看完刚刚表演的相声,你们的心中有什么感受呢?请我们的小记者采访一下观众。
6、主持人乙:在家里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在学校里老师也给了我们无尽的关怀。校园也是我们的家。
主持人甲:我们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爱我们的家,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爱满校园。
合:请欣赏手语表演:让爱进我家
7、主持人甲:我们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主持人乙:我们有爱我们的老师、校长。
主持人甲:我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里。
主持人乙: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主持人甲: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
主持人乙:少先队员们多么自豪!
合:我们生活在祖国的蓝天下,让我们共同歌唱,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齐唱: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五、中队辅导员讲话
六、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队员:时刻准备着!
七、退队旗
八、中队长宣布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中队会到此结束!
口语交际与写作专题篇三
活动目标:1、学会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儿歌,体会儿歌中优美的语句及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创编简单的词句。
活动准备:全家福的照片。
活动过程:
2、老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儿歌《我爱我家》。
3、你听到了些什么?教师用儿歌的句子回答。
4、集体、个别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
6、以小组的形式自由创编一首儿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跗儿歌:我爱我家
我爱天空,因为有星星和彩霞,
我爱大地,因为有小草和鲜花,
我爱大海,因为有小鱼和小虾
我爱我家,因为有爸爸和妈妈.
口语交际与写作专题篇四
城郊中学 何辉南
u
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增进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
u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u
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表达对家的爱。
u
家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
请同学们用自己所喜爱的形式来尽情抒发对家之爱。形式可以是小品、相片、珍品、书法、朗诵、演奏、唱歌等。
程序:
1.表演者表演(表演前要自报姓名、表现形式、主题内容等)
2.表演者发言(自我评价)
3.同学们评价(可以从表现形式、主题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
1. 你与家人发生过矛盾吗?你认为家人的做法正确吗?请简述当时的情景和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和看法。
2.你认为怎样的家才是理想的呢?假如你是父母,你将怎样持家?
程序:
1.个别同学发言
2.其他同学评价
(动画)
请同学们说说含“家”字的成语、格言、俗语、对联、警句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口语交际与写作专题篇五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二)能力目标
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养,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渐渐对家庭的认识出现错误,对于家长产生误解。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并初步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误解。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我个人认为“我爱我家”不仅是情感上的热爱,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难点在于使孩子真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认识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课前准备:
(一) 教师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与家长做一次交流,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因为学生事先需要和家长交流,所以可以说我的课从学生与家长交流时就开始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不过是一种更深入的延展。
1. 教师准备一。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您好:
我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即将学习关于家庭的话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责任以及感受家庭温暖的内容。这部分对于孩子很重要,所以特别需要您的帮助与支持。下面有几个题目供您选择,您挑选一个或者两个内容,然后告诉孩子,在他稍做准备后,将进行一次交流,学生会把您的回答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
题目: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他(她)的付出一定很多,有很多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生病
●孩子惹祸
●孩子得到夸奖
同学你好,在你的家人做好准备之后,请你准备好录音或摄像设备,提前请你试一试,注意不要出问题。
2. 教师准备二。
动员及注意事项。
(1) 学生应该准备好如何与家长进行一次交流,不要把它简单地看成一次老师交给的任务,更要与家长进行心灵的接触。
(2) 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教给学生一些营造气氛的方法。例如:在家长心情好并放松时,可以把儿时的照片拿出来一起看。
3. 教学准备一。
调查学生状况。
如:
甲班:全班 人,其中婚姻状况稳定的家庭 人,占 %,婚姻不稳定的家庭 人,占 %。在这 人中,有 人的家庭依然处于离异状态,这部分孩子绝大多数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人的家庭已经再婚,孩子与继父生活在一起, 人是丧父。
乙班:全班 人, 人的家庭处于离异状态, 人为被收养,有 人虽然父母没有婚姻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孩子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1人与祖父母生活, 人与姨妈生活。
4. 教学准备二。
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教师事先要听一听、看一看,挑选效果好、比较典型的在课堂上播放。这里的工作量比较大,注意兼顾各种家庭类型。
5. 教学准备三。
事先收集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对于在课堂上比较害羞的学生,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这里给他(她)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扫描下来做成课件。
(二)学生准备
找一名学生准备丢丢的故事(见附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看一些照片,大家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看了这么多的照片 ,大家是否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了。对!就是“家”。《我爱我家》 教师收集了学生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要学生来分享家庭的温馨时刻。其中有教师自己的照片,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在每个“家”都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所以我们了解“家”,就从“家”里的故事说起。(见教材p8页两个题目) 在前面看照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学生通过看与听的结合来感受“家”的温暖。
小结 我们听了几个家庭的故事,其实每个家庭都有一些难忘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小结:我们与家庭的关系。(p8页)
对于“家”,我们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呢? 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注意兼顾各种“家”的类型,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出来,这里需要一个交代,并承上启下。
活动二 “家”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先由小组交流,而后再在课堂上发言。 关于对“家”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讲家里的故事开始,先有学生讲故事,进而提出问题:“家”是什么?这时运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家”的认识呈现出来,学生的想法被记录在黑板上。而后教师做总结和提升。
小结 “家”是:
情感的栖息地
天然学校
经济物质来源
娱乐天地
身体保健
发展大本营
各抒己见:(p10页讨论题)
对于“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认识。 这里老师的总结把学生零散的认识归纳在一起,使学生对“家”有了全面的认识。
家长对家庭:
我对家庭:
说一说:(p9页两个题目)
齐读教材上关于母爱和父爱的两段话。 这里是一种责任教育,“家”是什么学生理解了,“爱”呢?怎样去理解“爱”,更深地去理解“爱”,应该认识到“爱”更是一种责任。
链接与
拓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下面我们听××同学给我们讲一个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
老师提出两个问题:
1.丢丢有家吗?
2.丢丢的妈妈爱他吗?
(板书)爱是一种责任。 这里出现丢丢的故事,目的一是为了反衬出“家”的温暖;目的二是为说明父母抚养孩子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老师有目的地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家”概念的运用,学生刚才总结了“家”是什么,老师就让学生用结论来分析丢丢有没有“家”,这是承上。第二个问题是启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出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责任。
本课小结与作业(可含课后活动安排)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我爱我家》,通过讲家里的故事,我们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过丢丢的故事感受了“爱”是一种责任。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细节处理:
●整个课堂气氛应该事先有一个定位,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在比较温馨且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与感受,在教师设计活动中就要注意营造氛围。
●我们教材中的家庭是指三口之家,这种定义过于简单,实际在学生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说妈妈爸爸怎样怎样,而是要宽泛一些。在学生的家庭里可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统称为家人,可能会更好,我们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情感。本课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仅不是幸福温暖的,而且是不幸的。
●注重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下的活动比较多,教师一定要注意全体学生,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例如活动有展示照片、家里的故事、头脑风暴以及比喻自己的家等活动,老师在活动时不要只关注个别人,要让每个人都尽量有机会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
附文:
孩子,你为什么不会哭
孩子,你本应生活在温暖地阳光下,像天底下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温暖,拥有母爱,拥有温馨,拥有欢笑。是谁剥夺了你的童贞,使你小小年纪变得沉默和忧郁?你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人们叫你丢丢。
《丢丢的故事》始于1997年夏天,北京警方从吸毒者手中解救出年仅3岁的丢丢。他被身染毒瘾的亲生母亲郭立琴当作所欠毒资的抵押品,给了3名吸毒者,遭受到非人的摧残。事发后,郭立琴,这名从河南信阳山区农村到京打工、将丢丢推入深渊的母亲,被劳动教养两年。当社会上很多好心人表示要收养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时,但因郭立琴的坚持反对而作罢。康复后的丢丢回到母亲老家,由当地民政部门代养。在丢丢5岁生日这天,河南省女子劳教所为丢丢和即将解除劳教的郭立琴举办了一个特殊的生日,母子二人分离两年后重新团聚。媒体和所有关心他的人一样,期待他能有一个全新的未来。
然而,丢丢却被母亲又一次无情地抛弃了。丢丢的母亲曾经发誓说要在家乡好好带孩子,但是她留恋醉生梦死的生活,离不开毒品,厌倦贫困的家乡,沦为妓女的她已经堕落的不能自拔。
丢丢的家很贫困,丢丢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丢丢的姥姥精神不太正常,经常骂他,还和他抢东西吃。10岁的丢丢学会了洗衣、做饭、生农家土灶,独自走漆黑的山路去上学和打柴。他很少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妈妈,却总爱忧郁地守候在电话旁边,因为妈妈曾从北京打电话给他。就是这样的生活,丢丢也没福享受,狠心的舅舅要把他推给社会。
人们常说,世上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父母。丢丢却遇到了狠心的母亲。是什么使丢丢的母亲变得如此无情、丧失人性,是贫穷?是毒品?是堕落?留给人们的只有叹息和无奈。
世上只有妈妈好,丢丢的妈妈却不好。在丢丢的心目中,只有妈妈,他想念妈妈,想念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日子,渴望母爱。丢丢的渴望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回到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