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实用(4篇)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实用(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13:32:08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实用(4篇)
时间:2023-04-07 13:32:08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篇一

(2)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酶活性越高,淀粉水解越彻底,加入碘液后蓝色越浅甚至显示无色,反之,当淀粉酶活性受抑制时,淀粉将不能被水解,加入碘液后将显示蓝色。表中“观察结果”栏显示,cu2+对淀粉酶活性具抑制作用,cl-则可提高淀粉酶活性。

(3)该实验中4号试管加入等量蒸馏水,可起对照作用,而设置3号试管则可确定so2-4、na+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4)若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则淀粉水解越彻底还原糖生成量越多,砖红色沉淀生成量也越多,依据实验结果,cu2+可抑制淀粉酶活性,若在保温前加入斐林试剂,则可导致淀粉酶活性被其中的cu2+所抑制。

答案:(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l-和cu2+cu2+cl-

(3)对照确定na+和so2-4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

(4)深砖红色无砖红色(或蓝色)浅砖红色浅砖红色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17.答案:(1)高效性高温使酶失活(2)ph对酶活性的影响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蒸馏水(3)唾液淀粉碘液

18.解析:ⅰ.(1)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氮是构成蛋白质和磷脂的元素,磷是构成磷脂的元素。(2)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如果缺少镁元素,叶绿素的合成就会受阻,从而使植物叶片发黄。(3)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其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有助于磨碎植物细胞;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加入适量丙酮的作用是作为色素的提取溶剂。(4)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够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ⅱ.本题可参照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解答。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得快,从而将它们分离开。在滤纸条上,胡萝卜素在最上端。若假设成立,红叶组胡萝卜素色素带较深且较宽;若假设不成立,可能是液泡中的色素导致叶变红。

答案:ⅰ.(1)氮、磷氮、磷

(2)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有助于磨碎植物细胞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色素的提取溶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叶绿素a

ⅱ.(1)溶解度扩散速度(2)一(3)较深(4)滤液细线触及到了层析液(5)液泡

本内容由高一上册试卷栏目提供。

本内容由高一上册试卷栏目提供。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篇二

1.a

解析 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成为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若用药物抑制癌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成,就会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2.a

解析 由图可知,a是核膜,b是细胞器膜,c是细胞膜,m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e是线粒体膜,f是内质网膜,g是囊泡,h是高尔基体膜。

3.解析: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位于核区内,a错;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其他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分化,自然呼吸作用和蛋白质的加工不可能在线粒体和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进行,b、d错误。

答案:c

4.a

5.d

解析: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选择透过性,这是活细胞所具有的功能。只有活细胞才具此特性。通常情况下,色素又是细胞需要的,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不会让其轻易透过的,所以在清水中,红色色素是不会看出来的。若放入沸水中,高温杀死了细胞,也使细胞膜失去了活性,破坏了其结构,就使其功能丧失,物质的出入便失去了选择性,细胞内部的色素物质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出来了,故使水变成红色。

6.d

解析:小麦种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由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若o2的消耗量与co2的生成量相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若o2的消耗量小于co2的生成量,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7.解析:u碱基的利用速率代表rna的合成速率,t碱基的利用速率代表dna的合成速率,图中b点代表大量合成rna,e点表示dna合成结束,d点代表大量合成dna,c点表示rna的合成结束。

答案:b

8.解析:由①表明为逆浓度吸收;③、④两项表明有酶参与;故可判断为主动运输。②中氧气的存在不是消耗能量的必要条件。

答案:d

9.b

10.a

11.a

12.d

13.a

解析:由数学的排列组合知识可知是6种。

14.c

解析:此题考查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无机盐能够调节细胞的渗透压,维持生物体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等。但是无机盐不能参与细胞的遗传。

15.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所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如图a所示;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但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繁殖速率不再增加;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所以产生的酒精量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c所示;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均能产生atp。

答案:d

二 、填空题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篇三

1.质监局查获某豆腐加工店使用非食用原料碱性橙ⅱ浸染豆腐皮,碱性橙ⅱ是一种偶氮类碱性染料,俗名“王金黄”,为致癌物,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若用药物抑制癌细胞,关键是抑制 ( )

a.染色体的形成 b.四分体的形成

c.线粒体的形成 d.溶酶体的形成

2.如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3.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4.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bc段

d.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

5.苋菜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6.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a.有无酒精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

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d点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处于a~c阶段的细胞数目较多

d.c~e阶段,细胞内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7.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m物质,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①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②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③m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④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m物质的吸收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9.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

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

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榨食油

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相同

10.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b.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各种致癌因子

c.注意增强体质 d.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中,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彻底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

12.由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组成的三肽有()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13.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hco-3]/[h2co3]<15时,将发生酸中毒。此实例说明无机盐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无机盐生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调节细胞的ph

c.参与细胞的遗传

d.维护细胞的正常形态

14.下图表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相关指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二 、填空题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篇四

15.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cuso4溶液(ml) 1

1%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 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据表回答:

试管号 处理 现象

1 2 ml h2o2+2滴蒸馏水 产生气泡很少

2 2 ml h2o2+2滴fecl3 产生气泡较多

3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 产生气泡很多

4 2ml h2o2+2滴(煮沸)肝脏研磨液 基本同1

5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hcl 基本同1

6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naoh 基本同1

7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比较4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号试管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我们口腔中的__________酶,对实验结果的检验可直接滴入1~2滴__________。

17.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________。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________。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丙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________。

ⅱ.(2011年濮阳一模)冬季寒潮过后,紫云英的部分叶片会变红。为了探究紫云英叶片变红的原因,某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紫云英叶片变红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①在同一紫云英植株上取叶龄相同的正常绿叶和红叶各若干片。各称取5克叶片剪碎后放入a、b两个研钵中。

②分别向a、b两个研钵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并迅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

③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得到两组滤纸条。④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请回答:

(1)实验步骤③分离滤液中的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________不同,从而将它们分离开。

(2)根据实验假设,同学们应着重观察和比较两组滤纸条上的第________条色素带(从上到下)。

(3)实验预期和结论:红叶组和绿叶组对比,若红叶组着重观察的那条色素带颜色________,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实验中有一同学,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都不明显且界限不清晰,从实验操作上看,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5)此次探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证明了上述的假设不成立。那么,根据你所掌握的细胞学知识,你认为紫云英叶片变红最可能的原因与叶肉细胞内________中的色素有关。

答案解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