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有多重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盘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实物
学具准备: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课件)
1、故事导入。
2、建立物体质量的概念。
二、实践操作,建立概念
(一)认识生活中的秤。
(二)看一看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件演示:牙膏重190克、一包方便面重203克、一盒糖500克、一桶洗洁精2千克、一桶油5千克、一袋大米重25千克。
师:看了这几样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千克和克是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还有一个有趣的英文名字,千克叫作kg。 g是表示克的符号!
(三)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介绍台秤的使用方法,认识台秤称物体所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
1、称一称。小组合作称出第一袋一千克的米米的质量。
2、掂一掂。掂掂手中这袋1千克米的质量并感受一下一千克的质量。
4、猜一猜。
(2)称出石头和棉花的重量是两千在。
(3)感受物品不能从它的大小、多少来判断它的轻重,而应该实际的去称量才能知道。
5、拎一拎。把刚才称的两千克的物品拎一拎,感受两千克的质量怎样?
6、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品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呢?
(四)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认识克。
师:老师这有5个2分的硬币,它有多重谁来猜一猜? 生猜。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来称一称吧?
2、称一称。称出5个2分的硬币。从而引出一个2分的硬币是1克。
3、掂一掂,说一说一克2分硬币放在手中的感受。
4、找一找,学具盒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呢?
5、比一比。把1克重的东西跟刚才1千克的米比起来,感觉怎样?
(五)感受千克与克的关系
2、称一称。把学生的糖跟老师的糖合在一起,进行累加计算一下一共有几克?再拿到台秤上去称称看。
生:因为台秤上的质量单位是千克,指针指着1表示1千克。
3、引出千克和克的关系。
刚才我们知道这一大袋糖的质量是1000克,而用台秤称的结果是1千克,那么1000克和1千克中间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连接?板书“=”。用英文表示就是:1kg=1000g。
4、教1千克=1000克的读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给商品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包饼干重150( ) 一条鱼重2 ( ) 一颗糖10( )
一个西瓜重4( ) 一头猪重150( )
2、单位换算。
3、把标签贴到合适的物体上。
四、课后实践,不断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回家用秤称一称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几种物品的质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为学生准备了称质量工具(台称、弹簧称等),并给学生带来了米、硬币、橘子、苹果、石头等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质量的理解分为“模糊→体验→明晰”三个阶段。为了使之落到了实处,课前,我以学生最喜欢的动物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感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通过掂、估、猜、称,知道1千克=1000克以及用字母表示千克(kg)和克(g)这样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过渡;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活动开展相对集中(小组合作)。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得当,出色地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全课我感觉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学”得到位。
值得改进的是:弹簧秤的使用上,说明略显仓促,学生一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如果课前我能拿出一些时间进行专门、细致的说明、操作,我想活动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些。用字母表示1kg=1000g忘了告诉学生。
【课例点评】
一、创设生动有趣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愿望
1、引发称物品的愿望,认识“秤”
教师学生创设了动物比赛的场景,并提出帮助小花猫在比赛中获胜的问题,引出称物品的愿望,认识“秤”,为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2、引发“估”物品的愿望,感受“1千克”
教师通过准确估计4本新华字典约重1千克,让学生兴奋不已,在“哇!好准哦”声中产生“估”物品的愿望,寻找出身边的物体感受1千克。
3、引发更换工具的愿望,体会“克”
教师将这5个硬币往台秤托盘上一放,学生发现指针 “没动静”,从而唤起学生更换工具的愿望,探讨得出1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
4、引发找的愿望,发现“进率”
在学习小组寻找到100克的物品后,教师把10个小组的物品放在台秤的托盘上一称,使学生在“哇!”声中自然的得出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拓宽学生体验空间
1、创设情景,感知轻重
一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动物驮物品比赛情境,为小花猫选一袋物品并说明理由。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组常见物品的质量,让学生根据这些物品标注的质量,谈自己的发现,感知千克与克的区别。
2、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为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需要的基本物品作为教学资源,如:台秤、天平、弹簧秤等测量工具;米、石头;钮扣、螺丝钉等实物,引导学生通过猜、称、掂、拎、找、估、算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1千克和1克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实践活动,感受数学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为使学生明白物品的轻重不能从它体积的大小、多少来判断的道理,教师极其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实际质量相同的物品,把不能只靠观察得到的物品轻重的数学问题转变为学生可体验的数学事实,使学生在猜、称、想的活动中不断地感受数学。
北师大有多重教学设计篇二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多重》。
一、说教材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3、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4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秤,了解盘秤的使用方法,为下面千克和克的教学打好基础。
第二步:认识千克。首先通过称两袋盐的质量让学生认识1千克。然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通过猜一猜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哪个重的活动感知物体的质量与大小无关。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三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找一找的活动。这一练习不仅是对新知的巩固,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四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通过称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思考并认识两个单位的不同与联系。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通过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闯关游戏。1、估一估物体的重量,进一步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感知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应用。2、通过填一填巩固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3、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操作中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但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
北师大有多重教学设计篇三
“千克、克”的认识(第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具准备:课件、台秤、天平、称的物品(盐两包、蜜枣一包、五个共约重一千克的苹果、李子一个、学生奶五瓶、一角硬币一个、一瓶500ml的水、铅笔一枝、《新华字典》一本、花生米约50颗,鸡蛋一个)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口算
二、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一包蜜枣和一包盐,哪一样重一些?
1、猜一猜;
2、掂一掂再猜。(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的质量有轻有重)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
明确:可以用秤来称,也可以看物体包装袋上的净重量。
三、介绍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
同学们说一说,你曾经见过哪些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先让学生说,再投影。(台秤、电子秤、天平、磅秤、弹簧秤、杆秤等)
明确:在生活中,称一般的物体有多重,我们常用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作单位。(板书课题:千克和克)
四、掂一掂,认识“千克”
1、掂一掂两包盐。
2、你知道有多重吗?我们来称一称。(放在台秤上)
你会看吗?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什么?单位呢?(表盘上标着:kg)
明确:两包盐约重1千克,“千克”国际上用“kg”表示。
3、再次掂两包盐,感受1千克,边掂边说“两包盐重1千克”。
五、再次感受1千克。
1、你估计1千克有几个苹果?
2、掂一掂,比较这一袋苹果(5个)和刚才的两包盐,谁重?
先猜再称。明确:通常这么大的苹果,5个大约1千克。
3、如果是李子呢?一个李子比一个苹果重还是比苹果轻?猜一猜1千克有多少个李子?(要求作出合理的猜测,即要有根据)
明确:一个李子比一苹果轻,因此一千克的李子数量比5个苹果多。
4、找一找,1千克有哪些物体?
例如:两包盐、五个苹果、五瓶学生奶、两瓶水等等。
5、思考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明确: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是一样重。
六、认识“克”
1、那老师现在称一下一枚一角的硬币(放在台秤上)。咦,怎么没台秤反应?(太轻了)
用什么秤?明确:天平。
看天平的方法:当指针指着中间红色的刻度,就说明两边平衡了。
2、那我把硬币放在左边,右边放砝码,因为怕砝码被氧化,我们要求用小镊子夹(说明用天平的方法)
那我们挑砝码时该挑大的还是小的?(小的)
根据一角硬币的重量,选择适当的砝码。(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3、放最小的10g砝码也太重了,怎么办?用游标。(指导如何看游标)
明确:约重1克。
4、表示比“1千克”轻得多的物体,我们常用“克”作单位,国际上用“g”表示。
1千克的物体和1克的物体质量差距甚大。
5、认识“千克”和“克”的关系:
500+500=1000(g) 1000g=1kg
刚才我们称了大约5个苹果1000克,那一个苹果有多重?你是怎么想的?明确:1kg =1000g,1000÷5=200(g)。
同理,一瓶学生奶也约重200g。
七、分小组动手操作:
先掂一掂,作出合理的估计,再称一称。(填表格)强调:填好单位!
八、巩固练习:(口答)填单位。
一枚一角硬币重约1( ),一枝铅笔重约10( ),
一枚回型针重约2( ),2个苹果重约400( ),
一个西瓜重约4( ),一头大肥猪重约200( )。
九、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北师大有多重教学设计篇四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所以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千克的明确概念,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如:每个小组一个台秤、天平和一个体重计,还有许多盐、水果等物品。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
本节课的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使学生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异质分组,为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了条件,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做数学”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想法的习惯。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2.构建新知。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猜盒子、称物体、称体重等,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3.应用拓展。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教师自制两个相同的盒子,其中一个是空的,另一个里面装满砝码,将每个盒子系上细绳。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个盒子能将绳子拉断?(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将绳子向上拉,装砝码的绳子被拉断。)
师:同样的盒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猜到一轻一重,之后让学生掂一掂这两个盒子,感受它们的轻重。)
(给孩子创造了猜测和判断的机会,让他们在判断中树立自信心。)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我们做“背一背”的游戏好吗?(教师选择三名学生,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并说一说背的感受。)
(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生1:用手去掂一掂。
生2:用秤去称一称。
师:谁能介绍一下你都见过哪些秤?(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教师也准备一些图片,如:玻璃体重计、婴儿秤等。)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今天我们要用台秤和天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们认识台秤吗?(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向大家进行简单介绍,教师补充。)
师: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对台秤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小组人数不宜太多,2~4人学习效果比较好,要求小组长监督每一位学生读出台秤上的数字。)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指导和帮助。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这两袋盐有多重啊?
生1:我们小组称的两袋盐是1千克。
生2:我们小组的盐差一点点到1千克。
师:也许是我们在调秤的时候有点误差,总之它是非常接近1千克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千克。
师:在台秤上你们看到“千克”的字样了吗?
生:没有,我们看到了“kg”。
师:“kg”就是……
生:是千克的英文名字。
教师在千克的下面板书:kg。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教师边说边示范,然后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
师:感觉怎么样?
生1:很重。
生2:掂时间长了感到很累。
师:请记住这个感觉,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的感觉准不准。
(3)估苹果。
师:请你估计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并把这几个苹果装在袋子里,轮流掂一掂,找一找掂盐的感觉。
学生选的数量各有不同。
师:每个小组都选好了苹果,在台秤上称一称吧,看你们估计得准不准。
通过实践,验证了自己估计的结果,有的小组估计的质量差很多,于是迫不及待地向秤里面添苹果。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生1:老师,我发现我们小组选的苹果差不多大。
生2:我发现如果是小苹果数量就多,如果是大苹果数量就少。
生1:我觉得2瓶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生2:我认为4本书大约1千克。
生3:老师,你的包大约是1千克。
生4:10枝钢笔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估计的物体拿过来,实际称一称,看看它们到底多重。
称过之后,学生发现了自己估计的质量与1千克的差距,教师要求差得多的同学再掂一掂两袋盐,重新感受之后,再去估计。估计两瓶水的小组称过之后,结果是1千克多一点,当看到这个结果时,小组的成员都兴奋得跳了起来。
(4)称体重。
3.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猜一猜,称一称。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猜一猜我手里的1角硬币有多重?(学生猜到1克、3克、10克各有不同)
师:我们来称一称。(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结果是11克,教师板书:克和g。
(2)掂一掂。
师:原来1枚1角钱的硬币大约有1克重,现在把这枚硬币放在你们的小手上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然后再把小组同学的硬币放在一起看是几克再掂一掂。
(3)找一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重?
生1:我的铅笔头。
生2:一片药。
教师将学生说的物体称一称来验证他们估计的结果。
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插话,一番争辩之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铁重。小组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同样重。
师:请你们做个手势1千克铁有多大、1千克的棉花有多大。
师:再想想刚才的钮扣问题,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大的物体并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4.自主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
学生活动后小组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1千克和1000克相等,因为我们小组的大袋盐是1000克,放在秤上正好是1千克。
小组2:刚才我们称这两袋盐是1千克,我们又称了一袋盐是500克,所以我们小组也认为1千克=1000克。
小组3:我们小组不是称的,是看出来的,你看一袋盐上面写着500克呢!
有的小组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师让他们用其他小组的方法验证一下获取这个结论。
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回家要跟爸爸妈妈讲一讲,然后再称一称家里的物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整个教学比较成功,具体表现: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了解,而且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准确地估计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在学习活动中真正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全班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中,共同体验到了成功。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和氛围,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肯于思考,乐于参与。学生喜欢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猜一猜、背一背中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从而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探究新知之前,教师设疑: “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引起学生的思考。
此外,情境贯彻于这一节课的始终。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出发来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个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教师设计了“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的情境来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让情境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想其所想,说其所说,做其所做。
2.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要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教学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这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明确了角色的分工,如小组内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等,这就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实践的全过程。
整个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尝试、实践、探索、分析与验证的过程,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从学生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正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搭设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才有机会去表现;才会感觉学习很轻松,思维得到了解放,也有胆量设疑、有信心回答问题,在这里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
3.适时的小组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在进行“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的活动时,有两名学生因为扣子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而争执时,教师及时地鼓励他们探讨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的问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这个讨论原来是设计在最后讨论的,在这里教师并没有按着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是随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设计)。学生在讨论时有点杂乱,有的认为铁重;有的认为同样重,并且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但在不同的回答中,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是这种挑战来自同学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给“扣子”的问题找到满意的答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在课堂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中还要增加一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特别是同伴之间的评价,这对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这样会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应该及时总结,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得到更大的发展。
〖案例点评〗
这节课真正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这节课是成功的。
从教学设计看,教师能够关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从学生兴趣出发,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教师自制的两个相同的小盒子让学生猜轻重等。另外,情境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生始终处于极为轻松、愉快并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有序地合作交流,自主地思考探究。教师适时地设疑和点拨,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北师大有多重教学设计篇五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认识秤
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①称一称.用弹簧秤称一下两袋盐的重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②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感受1千克.
⑥拎一拎.让学生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米,感受2千克的重量.
⑦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重量.
⑧小结: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哪些.
建立克的重量概念
参照千克的教学过程.
单位换算.
①称一称,算一算.称2袋500克的盐,理解1千克=1000克.
②用"kg"表示"千克",用表示"克",说一说你在哪见过这种符号.
巩固练习,实践活动
做练一练第1,2题
估一估自己身边的物体的重量,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