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一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歌解读
这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惊世之作。闺中女主人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关切着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多情。我们从《如梦令》中是否能得到如上印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然而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时她根据季节、根据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急切的更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请看,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物。
词的遣词造句又把女主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性格的另一面表现了出来。“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果然灵验,小丫头不经意地回答“海棠依旧”。这一下,女主人乐了!你知道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应该是叶子更绿了,花儿却残了。二字叠句“知否”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仅此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
练习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__叶的茂盛_ 和__花的凋零。
2、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_。
3.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5、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6、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句中, 是卷帘人的回答,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作者当时问的是:
7、对卷帘人的回答,作者满意吗?显然不满意。“应是”这个词表达了作者的猜想。她想,此刻外面的景色应该是绿肥红瘦,绿指的是 ,红指的是 ,肥这个字指的是 ,而瘦这个字写出了 。
8、肥、瘦常用来形容人物身材形貌,这首词中,作者把 当作人来写,表达了她 的感情。
9、“不消”在词中的意义是什么?
(1) “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10、“绿肥红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之。
(2)借代。“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二
李清照《如梦令》阅读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1)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绿肥红瘦”妙语天成,为文坛之绝唱。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1.(5分)(1)关切与憧憬美好事物,无忧无虑的情怀。(2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教材p219“思考与练习”一的变式)
(2)“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花,(1分)“肥”“瘦”:用拟人描绘雨后海棠的花叶形态。(1分)有创意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1分)(画线处为给分点,意思对即可)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三
李清照如梦令阅读答案
如梦令(6分)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三)私心
19.(5分) ①就 ②比作 ③可是,但是 ④这,这样 ⑤说,称
20.(4分) ①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2分) (关键词“或”“公” 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 ②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即使)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2分)。(关键词“疾”“省视”“竟夕”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
21. (3分) 这样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说明了他严于自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四) 如梦令
22.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23.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四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题目:
1.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
1.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2 。b
3.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5)“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五
1.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
1.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2 。b
3.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六
李清照如梦令答案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目:
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2分)
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
2.“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3.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2分)。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七
如梦令李清照习题答案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题目: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 ”。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 ”;“肥”、“瘦”分别形容 “ ”。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5)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从李清照《如梦令,画线的.三句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仿写示例:
如梦令
昨日河洲散步,看见红白无数。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答案:
(1)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叶和花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5)如:“昨晚发烧呕吐,今早舌干口苦。“咳嗽,咳嗽,高烧不退依旧”等,不要求平仄、用词的严谨,只要与被仿句字数相等,意思完整、通顺连贯、押韵即可。如果仿句意思前后不相干,给1分。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八
李清照如梦令习题答案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 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题目: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意近即可)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九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诗集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是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如这首《如梦令》,便是一首“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地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叙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词的大意是:昨夜雨疏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喝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时如何知屋外“风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读者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评价非常得当。
如梦令李清照阅读理解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阅读理解篇十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意近即可)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