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优质(六篇)

最新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优质(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7 16:08:52
最新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优质(六篇)
时间:2023-03-27 16:08:52     小编:zd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篇一

(1)有利于大学生接地气,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

(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3)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5)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6)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农技协会、基地、农业大户,发挥科协优势,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大学生要发挥志愿者自身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项目进行社会实践;三要充分准备好。建立科普志愿者库(院校向市州科协提供志愿者情况),加强培训,加强院校与科协、基层单位活动对接,建立活动项目需求库(市州需要解决的问题);四要组织实施好。每项活动都要细化方案,做好分工协作,跟踪服务;五要机制建立好。每项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评估,对开展活动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补,也可以院校和科协签定社会实践活动合作协议书,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活动成效,打造科普特色品牌,为实现双赢,推动我省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而共同努力。

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篇二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任务,扶贫工作首当其冲。

一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用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指导扶贫工作的实践。

二是强化业务本事与素质的锻炼,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决策者供给可靠信息,为确实贫困者供给最合理的扶持。

三是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扶贫工作者的作风尤其要踏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村串户,把好事做好、做实。扶贫工作应对的是最困难、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清政廉洁,克己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从政之德,常知贪腐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贫不易志。从平时抓起,从点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篇三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既是建档立卡户的帮扶干部,也是新村一组的包组干部,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次统计、每一次入户,争取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下面我想从三个角色来谈谈脱贫攻坚中我个人的感受。

一、普通的基层干部的角色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参加工作3年多将近4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乡社会事务办工作,主要从事民政、残联、科技、食药品四个部门的工作,也是为民服务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繁杂的本职工作和形形色色的群众,有时甚感有心无力、疲惫不堪。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低保每月的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低保中建档立卡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每月比对,每一项数据都要求精准再精准,及时再及时。在这反反复复的折腾中学习到了一项项新技能,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磨炼了为人处世的心性。

二、帮扶干部的角色

我的挂钩户是__新村__20__年建档立卡户明雄兵,家庭人口4人,父母均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儿子年幼。刚挂钩该户的时候家庭比较贫困,房屋级别为c级危房,明雄兵作为一家之主常年在外务工,薪水微薄,再加上爱玩的本性,日子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家中仅靠父母采点茶叶、种点包谷、喂几头猪维持,生活一贫如洗。

自挂钩以来,多次入户,从一开始调查了解家庭人员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家庭财产状况等详细信息,到后来动员该户改造房屋,带工程队伍实地到户量地基、做建房规划,再到后来动员在外务工的明雄兵回家创业,无数次的沟通交流让我们从普通的干群关系变成了亲戚朋友,也让“不太完整”的家庭变得完整,即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更让家庭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观。作为一名帮扶干部,感到十分欣慰。

三、包组干部的角色

我所包的组是__村委会新村一组村民小组,新村一组是20__年从赛岗村委会、木城坡村委会因地质灾害搬迁重组的村民小组。新村一组现有常住人口72户32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户75人,20__年脱贫5户19人,20__年脱贫5户21人,20__年脱贫7户31人,20__年脱贫1户4人,现已实现全部脱贫。

包组工作是三年来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8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之前__村委会挂钩单位不具备履职条件,每一次入户、填表、调查、做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填表、算收入到心力交瘁,档案反反复复修来改去,一遍又一遍改到怀疑人生。所幸,所有努力没有白费,前期的辛苦和努力使我对村情更为熟悉,对每户建档立卡户人员基本信息、收入来源、财产状况掌握的更为详细,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让后期的工作开展更为得心应手。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绝大部分的群众是纯朴的,是用心配合支持工作的,但一部分群众的思想有待转变,感恩意识极差,牢牢抓住某一项享受不到的政策,而对享受的诸多政策却只字未提。我认为对这一部分群众应该对加强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等、靠、要”思想不可有,所有的好日子都是靠自己双手奋斗得来。

以上是我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皆是从点点滴滴工作中总结得出。脱贫攻坚之战告一段落,但未来还有更多的攻坚战需要我们参与,不努力的青春不完美,告诉自己: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撸起袖子加油干!

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篇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很多低收入群体。作为乡镇级政府的扶贫机关的工作者,对此既感到是工作动力又是工作的压力。一方面,扶贫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工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贫工作成效更加突显,给扶贫工作供给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谋发展,就必须开拓创新,进取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是一个扶贫工作不可推卸的职责。

一、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职责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职责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职责,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活力、充满爱心进取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二、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进取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进取性。满正能量去应对此刻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仅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篇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变化,并制定未来宏观的经济发展规划。20__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刚刚闭幕的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主席和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了“”的工作情况,并且明确了20__年的五大重要任务,其中“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再一次被提上了会议议程,成为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

国务院扶贫办于20__ 年6 月发布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和20__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精准扶贫”的内涵,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将“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扶贫系统的新工作机制和工作目标,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从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全面有序有效地推进。

面对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精准扶贫工作也必须要适应新变化,做到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整体步调一致。

从宏观层面上说,精准扶贫符合政府职能明确化和经济发展持久化的要求。经济新常态引起的宏观上的改革与变化,对于扶贫工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这是宏观环境与宏观趋势的重大变化,而且是对精准度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求在扶贫中政府的职责更加明确,更加精准,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的作用发挥和规则制定更加充分和规范。

从中观层面上说,精准扶贫要求区域精准化和个体精准化。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中,一是各地区都在对自身的发展战略、布局、重点、方式等进行调整和优化。这对本地区的扶贫工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二是国家实施区域性的重大战略规划,将不同的行政区在一个新的战略平台上整合为一个新的发展共同体。其次,在我国,除了贫困的连片化区域化现象较为明显,若干贫困户的碎片化现象是未来扶贫工作难啃的“硬骨头”,精准扶贫就是要把主要力量集中于个体层次上,从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做起,同时总结精准扶贫对象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要求,进行问题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分析。

从微观层面上说,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动主体与各种经济资源的分配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需提防两种不利影响。一种需求排斥,由于不同贫困户在贫困表现、贫困根源、贫困特点和减贫需求等方面存在区别甚至显著区别,精准帮扶就应该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但实际帮扶工作中,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的帮扶活动总是关注生产环节(例如更换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其实贫困户更希望得到市场营销方面的帮扶,把现有产品更好的卖出去。另外一种是入门排斥,现行的不少帮扶项目对贫困户都提出了入门要求,有的门槛还很高,以至于贫困户无法承担只能选择放弃,减贫项目的受益者更多变成了能够承受入门要求的非贫困户。这就是由于市场竞争产生了排斥弱者的力量,使得真正的贫困户经济发展空间更小,机遇更少,进而导致精准扶贫或脱贫的封闭化,自主发展的造血功能受到压抑。

为此,要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方面力量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建立多维的贫困对象识别机制。目前,乡镇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普遍有限,让其负责逐村逐户排查识别扶贫对象,社会成本较高,因此应推动识别层级扁平化,强化县、村两个主体的识别权,其次要调动村庄内部群众积极参与识别和评议,通过开展村民大会等方式让群众普遍认可的、需要扶助的“真贫”对象纳入精准扶贫范围,防止识别中的“漏桶效应”,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另外,由于精准扶贫是一项牵涉到多个部门的综合性工程,上级政府必须将扶贫任务向下分解到村,让村级组织和干部予以落实到户,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如何实现二者的有序衔接,我认为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成为中介,在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扮演评估、监督和服务角色是处理好二者关系的有效路径。第一,社会组织能够有序承接政府在扶贫工作方面的职责,将扶贫政策和任务推进到村、监督入户;第二,社会组织依靠其专业技能能够组织和协调村委会和村民参与扶贫规划、调研以及扶贫资金、项目的分类管理;最后,专业的社会组织还可以充当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和评估机构,全面监督和评估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及时向政府与村级组织等部门反馈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强化分类管理和动态考核机制。民众的生计空间是一个多元复合体,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环境提供了生计行动的地理空间,土地等物质资源与市场条件提供了生计行动的经济空间,社区管理提供了生计行动的制度空间,社会网络提供了生计行动的社会空间,信仰、习俗、舆论等传统提供了生计行动的文化空间,所以致贫的原因也不是由单一资本决定的。所以精准扶贫就是要注重对扶贫精细化的考量,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致贫原因以及地理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扶贫措施。因而,需要分类实施差异化管理,产业发展、搬迁移民、社会保障、民政救助或劳动力转移等扶贫手段并用。除此之外,扶贫工作还要注重其持久性和长期性,降低脱贫人口返贫概率,这就要求在考核评估环节要特别注重其持续性和动态性,一方面要注重考核评估贫困人口的脱贫效果,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监测,使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脱贫人口逐渐退出;另一方面要制定动态的帮扶主体考核机制,使帮扶不积极或效果不明显的成员退出,支持和鼓励帮扶效果好的成员推广帮扶范围和措施,实现帮扶主体和帮扶措施优胜劣汰。

运用大数据提高精准扶贫效率。大数据是对复杂系统的一种把握工具,运用大数据来把握社会经济的复杂系统,有助于贫困区域找到最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的长远、持续和平衡发展。首先要改变传统思维,健全扶贫信息系统,注重扶贫主体与客体的“供需对接”,提高扶贫工作的预见性与准确性,推进精准扶贫,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与挑战,重视新时期扶贫管理方式与内容创新,改变政府扶贫治理结构,持续追踪扶贫效果并及时提供指导,强化资源整合与政策保障,提高扶贫水平,改善民生。另外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等大数据系统运行所需硬件基础,通过开展社会经济调查、建立数据交易和整合平台和推进数据建模、分析等增值服务,准确把握贫困人群发展意愿,明晰贫困区域发展要素资源禀赋差异,清晰测量已有生产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找准“贫”根寻对“困”源。

扶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篇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变化,并制定未来宏观的经济发展规划。20__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刚刚闭幕的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主席和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了“”的工作情况,并且明确了20__年的五大重要任务,其中“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再一次被提上了会议议程,成为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

国务院扶贫办于20__ 年6 月发布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和20__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精准扶贫”的内涵,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将“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扶贫系统的新工作机制和工作目标,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从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全面有序有效地推进。

面对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精准扶贫工作也必须要适应新变化,做到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整体步调一致。

从宏观层面上说,精准扶贫符合政府职能明确化和经济发展持久化的要求。经济新常态引起的宏观上的改革与变化,对于扶贫工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这是宏观环境与宏观趋势的重大变化,而且是对精准度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求在扶贫中政府的职责更加明确,更加精准,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的作用发挥和规则制定更加充分和规范。

从中观层面上说,精准扶贫要求区域精准化和个体精准化。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中,一是各地区都在对自身的发展战略、布局、重点、方式等进行调整和优化。这对本地区的扶贫工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二是国家实施区域性的重大战略规划,将不同的行政区在一个新的战略平台上整合为一个新的发展共同体。其次,在我国,除了贫困的连片化区域化现象较为明显,若干贫困户的碎片化现象是未来扶贫工作难啃的“硬骨头”,精准扶贫就是要把主要力量集中于个体层次上,从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做起,同时总结精准扶贫对象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要求,进行问题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分析。

从微观层面上说,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动主体与各种经济资源的分配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需提防两种不利影响。一种需求排斥,由于不同贫困户在贫困表现、贫困根源、贫困特点和减贫需求等方面存在区别甚至显著区别,精准帮扶就应该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但实际帮扶工作中,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的帮扶活动总是关注生产环节(例如更换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其实贫困户更希望得到市场营销方面的帮扶,把现有产品更好的卖出去。另外一种是入门排斥,现行的不少帮扶项目对贫困户都提出了入门要求,有的门槛还很高,以至于贫困户无法承担只能选择放弃,减贫项目的受益者更多变成了能够承受入门要求的非贫困户。这就是由于市场竞争产生了排斥弱者的力量,使得真正的贫困户经济发展空间更小,机遇更少,进而导致精准扶贫或脱贫的封闭化,自主发展的造血功能受到压抑。

为此,要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方面力量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建立多维的贫困对象识别机制。目前,乡镇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普遍有限,让其负责逐村逐户排查识别扶贫对象,社会成本较高,因此应推动识别层级扁平化,强化县、村两个主体的识别权,其次要调动村庄内部群众积极参与识别和评议,通过开展村民大会等方式让群众普遍认可的、需要扶助的“真贫”对象纳入精准扶贫范围,防止识别中的“漏桶效应”,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另外,由于精准扶贫是一项牵涉到多个部门的综合性工程,上级政府必须将扶贫任务向下分解到村,让村级组织和干部予以落实到户,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如何实现二者的有序衔接,我认为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成为中介,在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扮演评估、监督和服务角色是处理好二者关系的有效路径。第一,社会组织能够有序承接政府在扶贫工作方面的职责,将扶贫政策和任务推进到村、监督入户;第二,社会组织依靠其专业技能能够组织和协调村委会和村民参与扶贫规划、调研以及扶贫资金、项目的分类管理;最后,专业的社会组织还可以充当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和评估机构,全面监督和评估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及时向政府与村级组织等部门反馈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强化分类管理和动态考核机制。民众的生计空间是一个多元复合体,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环境提供了生计行动的地理空间,土地等物质资源与市场条件提供了生计行动的经济空间,社区管理提供了生计行动的制度空间,社会网络提供了生计行动的社会空间,信仰、习俗、舆论等传统提供了生计行动的文化空间,所以致贫的原因也不是由单一资本决定的。所以精准扶贫就是要注重对扶贫精细化的考量,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致贫原因以及地理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扶贫措施。因而,需要分类实施差异化管理,产业发展、搬迁移民、社会保障、民政救助或劳动力转移等扶贫手段并用。除此之外,扶贫工作还要注重其持久性和长期性,降低脱贫人口返贫概率,这就要求在考核评估环节要特别注重其持续性和动态性,一方面要注重考核评估贫困人口的脱贫效果,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监测,使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脱贫人口逐渐退出;另一方面要制定动态的帮扶主体考核机制,使帮扶不积极或效果不明显的成员退出,支持和鼓励帮扶效果好的成员推广帮扶范围和措施,实现帮扶主体和帮扶措施优胜劣汰。

运用大数据提高精准扶贫效率。大数据是对复杂系统的一种把握工具,运用大数据来把握社会经济的复杂系统,有助于贫困区域找到最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的长远、持续和平衡发展。首先要改变传统思维,健全扶贫信息系统,注重扶贫主体与客体的“供需对接”,提高扶贫工作的预见性与准确性,推进精准扶贫,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与挑战,重视新时期扶贫管理方式与内容创新,改变政府扶贫治理结构,持续追踪扶贫效果并及时提供指导,强化资源整合与政策保障,提高扶贫水平,改善民生。另外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等大数据系统运行所需硬件基础,通过开展社会经济调查、建立数据交易和整合平台和推进数据建模、分析等增值服务,准确把握贫困人群发展意愿,明晰贫困区域发展要素资源禀赋差异,清晰测量已有生产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找准“贫”根寻对“困”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