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港口与经济发展篇一
xxx村距新县城5公里。现有5个村民小组,878户,总人口2567人,劳动力人口1274人,其中农业人口795户2509人。因三峡工程兴建,该村需搬迁移民1700人,淹没耕地1400亩。在完成600名移民外迁任务后,有1100余名移民采取本村就地后靠安置,依托山林资源,新改梯田700亩,发展了小水果、茶叶、柑桔等多经作物3350亩。xxx村人均现有耕地面积不足7分地。
目前,xxx村按照“靠路安居城镇化、靠山乐业基地化、靠港致富小康化、靠城发展现代化,靠游兴村特色化”的思想进行开发建设,主要沿风茅公路、港口沿线建设居民点,有新房220幢,并发展了“移民新村农家乐”、“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三峡库区移民文化宣传中心项目正在申报立项。xxx村抓住三峡大坝蓄水机遇,利用库湾发展了80个网箱,有大小20条船只从事渔业和水上运输业。全村开设有68家餐馆旅店、66家美容美发店、24家商店、2家文体活动室。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引进了8家港口企业在该村落户,主要从事船舶修造、物流配送、码头营运、滚装车辆运输、水上旅游等业务。港口经济的发展,对xxx村的经济拉动作用相当明显。据调查,目前xxx港区内从事第三产业的经营户共160家,月营业总额69。5万元,户平月营业收入4300余元;其中由xxx村村民自主经营的有94家,年营业收入469.56万元。经营场所面积7102平方米,月房租总收入2万元。客货运输业主41家,从业人员45人,月营业收入7万元。同时,由于xxx港区流动人口在20__人左右,使村民自产自销的瓜果蔬菜交易额每天达1.6万元。现在处于各地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打工机遇发展打工经济的时期,但由于港口的存在,村民在福广码头、郑鑫船厂等企业做工的有50余人,月工资收入4.3万元,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395人,月工资总收入12.8万元;xxx村劳动力本地转移率达34。在移民迁建后,xxx村立足港口优势,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由港口经济带来的营业收入每年约1017.06万元,劳平年纯收入2714元,人平年纯收入1347元。
1、借助地缘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立足于旅游项目开发。xxx村每年接待上万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但来者如惊鸿一瞥,匆匆而过,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效益。要实现“旅游活港”的目标,必须大力挖掘三峡移民文化底蕴,以此为依托,开发独具特色的“移民”、“农家乐”旅游项目,以现有的三峡画舫为载体,开发水上观光、娱乐休闲旅游项目。二是围绕物流业发展开发物资配送项目。现有滚装船、货运船只每天日用生活用品交易额在8万元左右,但这些业务的经营业主都是宜昌等地的老板。因此,可成立配送中心,负责港区船只、车辆及企业、经营户的米、面、油、蔬菜等日用品供应。三是围绕港口产业规范发展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现有的饭馆、旅店、客货运输车辆数量多而杂,且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各方面良莠不齐,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留住客商,刺激当地消费。
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影响港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供水问题。xxx港区现有内流动人口近20__人,仅靠山泉引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年7月就已暴露出“水荒”问题。要将港区供水纳入新县城管网供水系统,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同时对供电、道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可以探索以物流中心、报关服务市场等项目建设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反过来,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保证更多的项目上马。
3、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扶持企业发展。一方面,鼓励当地的老百姓创业,对于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项目,放宽政策,大、中、小一起上,既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又可以大大降低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引导、帮助现有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严格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创造企业品牌,打造出物流中心等几个强势企业集团,改变目前镇域经济无骨干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的现状。
4、优化港口经济发展环境。主是要做活土地文章。借鉴深圳、东莞等地的经验,利用港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结构上实现由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的转移,探索土地开发利用和流转运作的新办法。在项目建设和村集体可支配的土地上,以建厂房、建门面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既安置移民,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可以为全县的对外开放创造更优的环境,收到“一举三得”之效。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结构调整为主线,招商引资为重点,以物流为带动,以商业促工业,推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经济总量。长江物流中心已完成了控制性详规,在今后的项目招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划实施;在港口经济发展项目上,要坚持科学决策,整体规划。xxx港口紧邻三峡大坝,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注重环保,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治理“三废”及噪声污染,加强库岸治理,建设生态家园,保护绿色长江。
港口与经济发展篇二
发建设,主要沿风茅公路、港口沿线建设居民点,有新房220幢,并发展了“移民新村农家乐”、“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三峡库区移民文化宣传中心项目正在申报立项。xxx村抓住三峡大坝蓄水机遇,利用库湾发展了80个网箱,有大小20条船只从事渔业和水上运输业。全村开设有68家餐馆旅店、66家美容美发店、24家商店、2家文体活动室。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引进了8家港口企业在该村落户,主要从事船舶修造、物流配送、码头营运、滚装车辆运输、水上旅游等业务。
港口经济的发展,对xxx村的经济拉动作用相当明显。据调查,目前xxx港区内从事第三产业的经营户共160家,月营业总额万元,户平月营业收入4300余元;其中由xxx村村民自主经营的有94家,年营业收入万元。经营场所面积7102平方米,月房租总收入2万元。客货运输业主41家,从业人员45人,月营业收入7万元。同时,由于xxx港区流动人口在2000人左右,使村民自产自销的瓜果蔬菜交易额每天达万元。现在处于各地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打工机遇发展打工经济的时期,但由于港口的存在,村民在福广码头、郑鑫船厂等企业做工的有50余人,月工资收入万元,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5人,月工资总收入万元;xxx村劳动力本地转移率达34。在移民迁建后,xxx村立足港口优势,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由港口经济带来的营业收入每年约万元,劳平年纯收入2714元,人平年纯收入1347元。通过几年的努力,港口经济的发展使xxx港区日渐繁荣,xxx村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地缘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立足于旅游项目开发。xxx村每年接待上万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但来者如惊鸿一瞥,匆匆而过,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效益。要实现“旅游活港”的目标,必须大力挖掘三峡移民文化底蕴,以此为依托,开发独具特色的“移民”、“农家乐”旅游项目,以现有的三峡画舫为载体,开发水上观光、娱乐休闲旅游项目。二是围绕物流业发展开发物资配送项目。现有滚装船、货运船只每天日用生活用品交易额在8万元左右,但这些业务的经营业主都是宜昌等地的老板。因此,可成立配送中心,负责港区船只、车辆及企业、经营户的米、面、油、蔬菜等日用品供应。三是围绕港口产业规范发展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现有的饭馆、旅店、客货运输车辆数量多而杂,且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各方面良莠不齐,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留住客商,刺激当地消费。
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影响港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供水问题。xxx港区现有内流动人口近2000人,仅靠山泉引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年7月就已暴露出“水荒”问题。要将港区供水纳入新县城管网供水系统,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同时对供电、道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可以探索以物流中心、报关服务市场等项目建设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反过来,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保证更多的项目上马。
物流中心等几个强势企业集团,改变目前镇域经济无骨干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的现状。
港口与经济发展篇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港城互动日益密切,港口经济正在成为我国沿海城市崭新的发展理念,所在城市政府纷纷将港口和港口经济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切人点和发展重点。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岛市委市政府也较早提出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并致力于港口经济的发展。
一、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1.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1)港口设施基础雄厚,装卸运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青岛港口基础设施规模等级、装卸生产运输、经营管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雄厚,初步确立了山东沿海区域性中心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在腹地冶金、石化、电力产业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贡献巨大;在国家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中的枢纽性地位十分突出;支撑了青岛市成为经济、贸易大市,在服务山东省成为经济贸易大省中作用明显。
(2)临港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大规模开发潜力大。依托港口的冶金、石化、造纸等临港工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成为青岛市支柱产业;港口布局建设引导并服务于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布局和发展,使青岛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取得显著成绩,规模效益居国内开发区前列。在港口经济的支撑下,青岛新城区初具规模,具备较强的城市服务功能,分担了母城区的部分功能,推动了青岛从半岛型城市向组团式城市发展的转变,“以港兴市”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青岛港口以及正在进行的港口总体规划,已经引导了青岛大炼油、海西湾修造船和西海岸钢铁项目沿海临港布局和规划,青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已经起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相关行业、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青岛港口的发展,促进了山东省航运企业数量和规模相应发展,鲁丰海运集团初具规模和竞争力。港口和航运的发展带动了青岛船代、货代、理货、船舶供应和劳务等海运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类航运要素开始逐步向青岛集聚,同时促进了青岛市金融、商贸、餐饮、商住、会展业等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
(4)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港口经济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1994年完成的开发区与黄岛行政区的体制合一,开了全国沿海城市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的先河,为推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精简高效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推动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使规划建设上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得到缓解,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减少了区域摩擦,提高了行政效率,整个黄岛区已经初步成为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功能相对完善的区域,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创造了必要条件。
2.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基础设施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近年来,青岛港一直超能力运作,铁矿石、集装箱运输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状态,原油泊位吞吐能力已经饱和。“十五”期间运输需求高速增长,青岛港码头设施和设备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十五”后期新开工项目在时间上相对滞后,影响了港口装卸运输自身发展,同时制约了青岛市港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湾滨海范围内传统工业有所发展以外,总体上没有建立起港口与临港产业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港口竞争力难以在传统运输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城市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另外,青岛拥有优良港口条件和岸线资源,但现有工业布局和结构却与内陆腹地工业基地基本相同,沿海临港布局特色和优势不明显,虽是运输大港,但不是功能强港。
三是港口航运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围绕港口系统发展形成港口航运产业链是世界海运业发展的总趋势。青岛港目前强大的港口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低,在具有资本、技术密集的现代港口物流、航运交易和海运服务业发展方面还相对滞后。
四是集疏运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港口经济能量的集聚和辐射。现有的集疏运网络在通过能力、通达性和管理的衔接协调等方面尚难以满足港口经济发展的要求。集疏运网络与枢纽建设不匹配,影响青岛港货物运输集散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城市经济能量集聚和辐射的范围和能力,进而制约青岛市港口经济的发展。
五是港区布局与城市产业布局衔接不紧,先导性作用未充分发挥。东岸老港区受城市发展和自身条件局限,装卸运输功能面临逐步调整、搬迁的压力;西岸前湾港区未开发岸线资源所剩不多,难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港口资源不足的矛盾开始显现。港区布局与城市产业布局结合不够紧密。除胶州湾西海岸外,拥有良好深水港区开发资源条件的即墨、胶南两市尚未形成港口与城市产业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使得丰富的港口资源没有转化成为城市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当前,青岛市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以形成沿海产业和大都市架构。
二、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1.港口发展基础雄厚潜力巨大,完全可以支撑港口经济的发展。青岛市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琅琊湾、鳌山湾等具备深水港开发的资源条件,可供开发的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深水岸线长、航道条件好;二是水文泥沙条件良好;三是有形成掩护的条件;四是陆域开发前景好。2005年底,青岛市初步形成了以老港、黄岛、前湾三大港区为核心,其他小港相应发展的港口布局,有生产性泊位70个,其中深水泊位40个,总吞吐能力1.4亿吨,集装箱运输能力560万teu。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和散粮泊位,进港航道达到20万吨级。2003年顺利实施了外贸集装箱西迁前湾港区的战略举措,完成了建港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源整合;2005年前湾港区中部、南岸码头建设全面展开,“区港联动”试点顺利实施,为建设自由贸易区以及港口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青岛市港口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功能等级,基础雄厚,开发潜力巨大,可以满足现代化港口成规模、集约化开发的需要,适应海运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可为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支撑条件。
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集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此外,鳌山湾沿岸利用潮间带宽阔、滩面较高的优势,可围滩造地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可以在基本不占农田的前提下,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用地,可为布局临港产业园、形成滨海新区提供丰富的储备土地资源。
3.综合运输基础好潜力大,满足港口经济能量集聚和辐射需要。公路方面,青岛市已经形成了由青岛一红其拉甫、济青、青平、青银、青威、莱青、同三线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以及204国道组成的高等级公路网;铁路方面,基本形成由胶济、蓝烟、胶黄、胶(州)新(沂)组成的路网布局;管道方面,已有黄岛至东营双线输油管道以及胶州至青岛石化的输油管道;航空方面,流亭机场已经开辟有至国内主要城市的空中航线,扩建后能力可达 1600万人次。可见,青岛市滨海地区是山东半岛陆路交通最为密集的重要交通走廊。
4.城市依托前景好,可服务并承载港口经济发展及其成果。目前,青岛市已经初步确立了山东半岛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地位,城市规模和各项功能较为强大。黄岛区新兴城区和胶南、即墨等城市建设也初具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的配套服务功能,为青岛市滨海地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城市依托条件。此外,青岛临港城区发展空间和潜力大,通过与半岛母城区的功能优势互补,完全可以满足港口经济发展对城市规模扩大和各项服务功能增强的要求,即满足“以港兴市”对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
三、青岛市港口经济的战略定位和总体格局
1.青岛市港口经济的战略定位。从青岛市实施“以港兴市”的战略角度出发,港口经济作为“以港兴市”战略的核心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岛市政府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抓手。从青岛市着力发展三大特色经济角度看,港口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绝对比重,处于龙头地位;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港口提供基本的运输、后勤基地功能保障;青岛港口是青岛市工业旅游的亮点之一,同时构成青岛市发展“邮轮母港”、推动青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从青岛着力发展六大产业集群的角度看,在石化、汽车、家电、电子、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中,石化、造船、港口三大产业属于典型的港口经济产业范畴,是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汽车、家电、电子产业虽然不属于港口经济范畴,但这三大产业发展的部分原料、产成品的运输需要通过港口由海运完成,与港口经济有一定联系,港口是这三大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
总之,港口经济是青岛市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是青岛市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六大产业集群”的核心组成和基础条件之一,是实现青岛城市目标定位的核心载体和重要途径。
(1)胶州湾港口经济发展区。以西海岸黄岛开发区为主,东岸西方、李沧、城阳三区沿湾为辅。其中核心部分的黄岛开发区规划功能定位是以航运、港口保税物流和国际贸易功能为核心,具有修造船和行政商住办公功能的港口新城区。规划功能分区布局形成黄岛湾中心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区、薛家岛旅游度假区、临港产业区、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重石化工业区、北部产业物流综合新区等七大功能区,总面积258.26平方公里。
湾,包括田横、鳌山两个组团,功能定位分别是青岛市科研教育基地,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都市产业发展区,以温泉度假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四、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以港口集群发展为契机,深化认识港口经济的内涵,树立全新的港口经济发展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利用目前青岛市六大产业集群、城市、港口等专项专题规划研究正在进行的有利条件,通过各项相关规划研究报告的评审会议、专题论坛、组织学习、政府调研、媒体、广告和集群招商等方式和平台,进行广泛学习和宣传。
第二,以港口经济内涵为统领,深化认识并提升行业管理职能定位。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必须以港口为龙头,发挥纽带作用,凭借港口运作产生的大量人员、物资、信息、资金、相关服务的流动,从而带动腹地内关联产业、港口依存产业、港口派生产业的发展。
第三,以政府职能定位为依托,建立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协调管理的长效机制。港口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复合型和综合性特点,有效推进青岛市港口经济快速发展,单靠某个部门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同推进。
第四,以港口经济发展为纽带,建立港城互动机制,促进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主要是通过临港产业和服务功能这个关键环节来实现两者的互动。临港产业作为港口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托港口的同时又能大幅度地推动港口实现量的增长和服务功能的提升。如旅游、仓储、物流、航运交易市场等以港口为依托发展的相关服务能有效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此外,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城市功能的完善,又进一步推动港口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应从加快“区港一体化”进程、创新运输网络规划执行机制、制定推行集群招商长效机制等方面人手,建立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实现一举多得、协调发展的目的。
第五,以政府协调管理机制为支撑,整合城市、临港工业园、港区、保税物流园、集疏运网络等的规划资源,落实港口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为形成完善规划体系,规划中要对各要素的功能定位、规模、空间和发展方向等进行统筹安排,理顺相互关系,为各要素协调规划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创新规划编制程序,从战略高度制定系统的港口总体规划,做到港口、城市、产业、综合运输等规划的有机结合。创新规划整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协调管理机制,为规划委托和承担单位提供深入交流、衔接协调的统一平台,整合既有或正在编制的城市、临港工业园、港区(物流园区)和综合运输等规划资源,形成有机衔接、相互和谐的空间布局。
港口与经济发展篇四
通过学习一公司的《致歉信》文件和经过讨论,深刻反思港口服务的核心价值,个人体会如下:
一、强化服务意识思想
在学习一公司《致歉信》文件的时候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客户至上,优质服务”。这是日照港集团一直以来对客户的庄重承诺,这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是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的中心思想。
首先要拿出优质服务的态度,考虑问题时应从大局出发,整体把握,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切实把各项工作的落脚点聚焦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其次要时刻提醒自己把优质的服务和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工作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客户至上、优质服务的宗旨。
二、加强沟通与交流
我们的工作对内、对外交流比较多的,做好对内、对外的沟通交
流,尤为重要,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一是要明,让客户、相关方、内部各公司成为“明白人”,遇到问题不能“盖着”“捂着”,要讲出来,各抒己见,这样能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二是要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与对方联系,不能有“等”“靠”的思想。三是要勤,要多与客户、与相关方、内部各公司进行交流,增强各方的熟悉度和信任度。四是要忍,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或不合理的态度要学会忍耐。
三、加强学习
首先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向有经验的老同事学习,学习他们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经验,更好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
其次加强深入现场学习,通过去现场学习与实际工作进行比对,能在工作中更准确的做出判断,从而能避免“消极保安全、延误生产”的事情发生,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四、加强总结和反思
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总结和反思,总结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和解决;反思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深刻反思港口服务的核心价值,及时纠正,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之,通过学习一公司的《致歉信》文件和经过讨论,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客户至上、优质服务的宗旨,并付诸于行动,为日照港发展史书写新的辉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