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6篇)

2023年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1 14:43:32
2023年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6篇)
时间:2023-03-21 14:43:32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 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el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 ):嘴。

【试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1. (1)将要(2)使……劳苦(贫困)(将“劳苦”答为“困苦”“疲敝”之类都可,但整个解释要体现出使动用法)

2. 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 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4.(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20xx年广东省东莞市等中考语文试题)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

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

一、设想与设计

新一轮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能力是一种交际能力,语文学科是涉及听、说、读、写的一门应用科学,讲究的是方法的掌握。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从语文教学实践看,教师任务在于凭借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智力活动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教师只要指点得法,“人脑就能把它的创造才能发展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布鲁纳)。

而如今好多学生的学与用是完全脱离开的,他们学了却不知如何去用,也就是说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少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过不了多久,一些学生就将这些知识淡忘。还有一些同学虽然将所学的内容熟记于心,至于如何去运用,可能要在他们成年之后。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在教完《塞翁失马》这篇课文后,我只记住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至于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哲学道理,我一直懵懵懂懂。直至踏上了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才知“塞翁失马”的故事常常在生活中发生。然后引起了我对这个道理更深的思考: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白天和黑夜,它们围绕着它不停息地运转。但是人类,由于他的目光短浅,记忆力弱,只能看到事件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部分。因此我们要从连续性而不是从静止状态上去看待各种事物。

我们常将“哲学”看得既深奥又繁复,认为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懂的,殊不知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一位国外的教育专家在回答“国外的学生从几岁开始学哲学?”时说:“可能在妈妈的肚子里!”我简直匪夷所思,这怎么可能?但细细想来可见哲学教育在国外是深入人心的。它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实这些简短的语言中藏着深深的哲理。《鹬蚌相争》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在我还没有结束这课时同学们就已经得出了。他们还归纳为:双方相争,获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其实学完了一则寓言故事,学生能总结出道理,并将这个道理熟记于心就可以顺利地结束教学了。这时我想:我的学生会不会也像我当初学《塞翁失马》一样,许多年后才会有所悟,甚至只记得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句话,而根本不知如何去体会这句话中深刻的道理。当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不会想到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呢?他又会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方案实施及效果

方案(1)

当学生得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后,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鹬、蚌或者渔翁的话,你希望自己是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渔翁”。这个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鹬’或者‘蚌’的话,你又会怎么样呢?”然后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小班的缘故,教室空间和学生人数有着很大的优势,我将讨论分两部分进行:

(一)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效果:各小组都能得出统一观点:如果我是“鹬”或“蚌”的话,我肯定会放了对方。因为只有放了对方我才能逃命。

为了让每个同学知道其他同学的想法我安排了第二次的讨论:

(二)自由组合小组进行讨论:“当双方都放了对方后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结果怎样呢?”学生还可以提出其它问题,然后共同解决。

效果:由于自由组合,每个人又听到了许多新的见解。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几种不同的见解:

1、当鹬和蚌都放了对方后,它们感到为时已晚了,虽然后悔莫及但还是成了渔翁的晚餐。

2、渔翁把它们带回家后,蚌没有翅膀不会飞成了渔翁的晚餐,而鹬因为蚌放了它,展开翅膀飞走了。

3、当它们放了对方后,乘渔翁不注意,齐心协力、互相帮助逃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这些语言组成文字写下来,旨在让他们对本文有更深的理解。第二天我就将学生的文章浏览了一番。他们未能摆脱原先思维定势,基本围绕这三种结果写出了文章。以下就列举三位同学的文章。

渔翁兴高采烈地提着鹬和蚌回到家,他看见它们都已松开了嘴,就对它们说:“你们现在才醒悟,为时已完了。哈哈哈……”它们听到渔翁的“霍霍”磨刀声,后悔极了,异口同声地说:“都怪我,早松口的话,就不会便宜了那个老渔翁。”

——李韵龙

鹬和蚌彼此相持不下,老渔翁将它们关在矮棚里。它们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谁也逃不了,蚌松开了嘴,对鹬说:“你走吧!告诉我的孩子,以后不要再干这样的傻事了。”鹬乘渔翁不注意张开翅膀飞走了。

——刘宇琪

蚌哀求着:“你放了我吧,外面在磨刀呢!”鹬松开了嘴,喃喃地说:“我们怎么办呢?”蚌说:“如今我们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逃生!”门突然打开了,老渔翁持刀走了进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刻,鹬昂起头,长嘴巴对准渔翁啄去。渔翁大吃一惊,紧闭双眼,手忙脚乱,刀也掉了。等他定一定神,睁大眼睛看时,鹬早已飞远了,蚌也挂在鹬的脚上一块儿飞走了。

——黄子茵

效果

学生们都懂得了,当鹬、蚌相争的时候,它们并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只要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互相帮助,就能化险为夷。

三、问题的思考

学习不可能一次就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因而到了一个阶段后需要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予以总结、提高。以后又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在提高了的基础上再总结,再提高。学习是一种不断地思索,而且渐进的过程。可以由清晰——模糊——清晰。只有这样反复地思考,学生才能真正地从中受益,领会学习的真谛。本篇课文的学习就到此为止的话,学生可能对这则寓言有深一层次的理解,但如果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将它内化,指导我们的行为呢?

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深刻,深藏智慧、富有哲理,我想:只要指导方法得当,通过学习一定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一个层次。这种思考是可以无限制延伸的,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能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其它问题。

四、进一步的设想和设计

综上所述,同时我也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有许多知识是得益于课外的。我决定将此次学习向课外延伸。我将他们分成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有好、中、差生各2名。选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安排分工,筛选材料。),上网浏览或查看书籍、报纸寻找与这则寓言有联系的内容。

方案(二)

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他们找来了许多非常好的小文章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想。有一组的学生读了一则新闻,谈了感想,我的印象颇深,现摘录如下:

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部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接着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因为后一位煤矿队长先想到了别人,救了矿工们,其实也救了自己。而先前的矿工们谁也不肯让谁,结果把洞口给堵死了,就像鹬和蚌一样,自断生路。”

——组长  吉东明

效果

虽然孩子回答的语言还停留在表面、不够精炼,但能找出这样的材料,而且能针对材料的内容发表见解实属不易。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显而易见,学习后再不断地思考对每一个人都是何等的重要。

五、问题的再思考

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几个模式,然后硬往千差万别的学生身上套。从小吉同学的发言来看,他已能将学到的知识经过更深一层次的思考来分析问题。但是不是大部分同学都能像他一样呢?事实告诉我还有一些同学可能只是旁听生。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方案(三)

主旨:我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再思考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实施:

1、小班化为师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条件,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优势群体编排在第一组,弱势群体编排在第二组。)然后围成一圈,团团围坐起来。(这样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可以面对每一个人,使大家能听清他的发言)

2、我将同学们找来的又一篇短文发给大家,短文的内容是:

死路与活路

一天,我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我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也跑不了。”

3、我请学生们看完短文后围绕这篇短文进行讨论。由于我将学生分层排列,所以就避免了发言都由好学生唱主角。

效果(一)第一组的同学很快地切入了主题提出:这些螃蟹只要放了对方自己也获救了。有的同学还谈到了螃蟹的想法:我没有逃出去,谁也甭想出去,要死大家一起死。有的同学接下去谈道:“它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害了自己,原先还能逃出去,现在只有死路一条。事情的结果与它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第一组的同学发言积极,还谈到了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会怎么做。

效果(二)第二组的同学由于摆脱了好同学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不得不动脑筋主动思考。有的提出:这个故事与矿工的故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有的说:“它们只有放了对方才能逃出去。”有的说:“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就像矿工队长那样,先让它们有秩序地逃走,我也可以逃走了。”在组内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发言质量也越来越高。

效果(三)经过了讨论——思考——讨论我将他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我觉得学生潜意识已经对这个道理有所领悟,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几乎已经说出这个道理,而他们欠缺的是人生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束手无策,甚至会用今天学到的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六、反思与讨论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学生们虽然在这次学习中获益匪浅,但是这样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空间、时间。有时教学者会因组织不当而导致课堂纪律有所松散。学生家长会认为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宝贵的没有必要将时间花在寻找资料上。而我们每个人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这样教学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的工作。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应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去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75

东越河小学田荣

在听了《鹬蚌相争》这节课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课的艺术魅力.我发现一门好课,必须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要充分关心儿童学习特点.在《鹬蚌相争》这节课中,就有很好地体现。

1.  趣为先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课堂如果能激发儿童的学习

兴趣,学生就会像蝴蝶恋花一样,徜徉其间,乐而不疲。在本节课中,教师采取了恰当教学式,引得学生走进文本投入其中。例如多媒体理解“鹬蚌相争”。预示“夹”字的演变过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汉字文化,而对记忆于形,理解字义都有了很大的帮助。

2.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的“学”。

教师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得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总的来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教学上的一种追求。但是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于发挥,是离不开教师的作用的。在这节课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方法,例如“毫不示弱”的逐字理解词语法,“琢”和“捉”用部首区别字形,字义的并在语境中加强训练。还有把本课中字词连起来,形成课文主要内容的方式,却十分巧妙地引导

作者:田荣

越河教育总校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这是一只河蚌)板:河蚌读

(它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演:张壳出示:太阳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做做河蚌?交流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板:鹬读

(它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也可加语言)也来说一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里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二、三两小节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持)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请大家认真听,最好能在脑海中浮现鹬蚌相争的画面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和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两人配合分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裆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评价

8、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四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录音范读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发挥想象

1、鹬和蚌被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六、小练笔

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 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 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一、揭示课题

1.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 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 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 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七

作者:郑 梅    转贴自:吴老师工作室    点击数:651

《鹬蚌相争》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学生做“快速抢答”游戏(猜出图上寓言故事的名字:

(1)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

(2)掩耳盗铃(看谁能告诉我们它的道理。)

(3)郑人买履(什么意思?这是我们刚刚学习过的。)

生:告诉我们做事要动脑筋。

师:这些道理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课文中.....

师:课文中的故事里。寓言就是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鹬蚌相争

师:要注意“蚌”这个字怎么写,师板书“蚌”字,在田格中写,边写边讲要领。“第三横最长,要感谢谁给它留出了位置?”(生:虫)

师:你们想不想写一写?要注意“虫”字旁写在左边偏上的位置。要注意写字的姿势。

学生在作业纸上写“蚌”字。

再读课题。

试着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

生:互相争执,谁也不让谁。

师:你们见过鹬吗?(看图片)

师:蚌生活在哪儿?

生:生活在河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课文中的“河蚌”一词。

师:你们真聪明,能联系课文中的词语来理解。

把课文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文。

两个伙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师:谁能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文。

生1读。(师打出课件全文。)

生:“谁”字读成“谁”了。

师:两个字音都可以。

师:鹬和蚌相争,结果怎么样了?

生:一起被鱼翁捉去了。(师板书:一起被捉)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它们俩为什么不放开?

生:它们俩为什么一起被渔翁捉走了呢?

师:你们都会用“为什么”来提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鹬和蚌是怎么争的,一起来标画下来吧!

学生默读,标画有关句子。

指名汇报。

生: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一个渔夫走来了,就把他们一起捉去了。

师:这是他们怎么争的语句吗?

生:第一句是,第二句是结果。

生:“你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

师:他找的是完整句吗?

生:不是。

师:画句要画完整,大家帮他补充出来。

生:鹬生气了,说:“今天……”河蚌毫不示弱……活活地饿死。

指名学生读。

师:你从哪儿听出它们在争?

生:从“今天”和“明天”听出来的。

师:只是今天不放,明天不放吗?那后天呢?这是什么意思呀?——永远不放,直到对方被干死、饿死!

指名再读一读。

自由地再读一读。

师:谁有不同的读法吗?也能读出它们各不相让。

生读。

生评:她在每个“不”字那里读得重。

师:你听出什么了?

生:谁也不放开谁。

师:谁都不服谁。(师板书:毫不示弱)

生:我想再创造一种读法。(生读。强调“干死”和“饿死”)

师:它们互相之间都想争出个什么来?

生:用生命在争,非争出个你死我活来。

师:(染红两个“活活”)

自由读文。

指名学生再读这句。

指名学生和教师互相读。(师读鹬,生读蚌。)(很生动)

师:两个伙伴演一演吧。

学生小组练习。

指名两人读一读。

师:鹬和蚌太温柔了,它们争起来了吗?

再指名读。

师:它们俩谁赢了?

生:鹬赢了。

师:实际上它们都没赢,让我们来帮一帮蚌吧。

齐读蚌的话,那位读鹬的同学再读鹬的话。

师:你们怎么反映有些慢呀,人们鹬都读完半天了,你们才说。再来一遍。

再齐读。

师读一遍。(声轻)我像你们那样大声喊了吗?我读出它们互不相让了吗?可以选择短适合自己的声音,不一定要大声嚷。再试一试。

师:谁能不用大声喊,就能读出它们互不相让来。

指名二生表演。

师: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争的呀?

生:从第一句话中看出的。

生:从第二句话中看出的。

师染红课件前两句。

师:它们相争时想到会被一起捉去吗?

生:没有。

师:你们想到了吗?

生:没有。

师:现在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师:为什么呀?

生:先要看看周围有什么情况再争。

生:要随时警惕。

师:警惕什么?

生:危险。

师:什么样的危险。

生:我候告诉它们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

师:你真有一颗宽容的心,连汉字都懂得谦让,何况人呢?

生:

师:结果被第三个人得到好处了吧。那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生:如果

师:如果它们要像同学们这样聪明,那就不会被捉走了。

师:你知道这个故事从哪儿来的吗?

生:战国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妈妈让我背过一本书,书上说的。

师:书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的。

师:想听听吗?(师伴着课件读这个故事。三个人物:赵王,大臣,苏代出谋。)

(故事略)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最后说……

师:你真聪明。能从故事中就知道这一成语。

师:这个成语还有其他说法呢,出示: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师:你们想把这个故事变成课本剧吗?

小组排练。

指名小组台前表演。

组一。(只是分角色读,没有表演。已下课。)

专家质疑:

娄湘生:

今天在这节课上,为什么让学生花了这么多时间让学生读。你为什么让学生反复读?

郑梅:

我是想让学生读出不同的层次,来感受到其中的寓意,在反复的读中来体会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而不仅仅是进行说理,语文课还是应该以“读”为主的。我今天设计的课件可能有些内容没有展示出来,我在想,假如今天学生读得不好,我该怎么办呢?我可以把重点词语出示出来,逐字逐句地读,让学生提高,来体会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娄湘生:

“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活活把你饿死”其实它的读法是多元的,还可以带着一种气人语气。不一定就像课堂上你所要求的那样,有可能是故意气它的语气。阅读课不一定只读够量,还要读出质。读法应是多元的。

另外关于寓意:

鹬蚌该不该争?什么该争?什么不该争?小日本鬼子占了我钓鱼岛我该不该争?.......

来源:吴老师工作室  作者:执教:一师附小 郑 梅 笔录:吴琳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 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 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 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

2、 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 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 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 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 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 学习会写字。

1、 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 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 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4、 说说你的发现。

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 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 书写评价。

作业:

1、 读课文。

2、 写字。

一、 复习

1、 听写生字。

2、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 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 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 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 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 朗读感悟

1、 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 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 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 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4) 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 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

(6) 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

(7) 指导朗读。

(8) 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 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 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 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 分组说说故事。

4、 指名说故事。

5、 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 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 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 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 读课文。

2、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一、情境导入。

1.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 课件出示《鹊蚌相争》的动画片, 学生观看。)

2. 学生思考: 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还想知道些什么?

3.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 自由轻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自学生字。

2. 出示会认字字卡, 指名认读。组词。

3. 同桌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评价。

三、精读课文。

1. 读读课文, 你认为哪些自然段讲了鹊蚌相争这个故事?(3-6 自然段)

2. 精读3-6 自然段。

(1) 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认为有意思的地方画上“一”, 不理解的词句旁画个“?”。

(2) 学生汇报。

(3) 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 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 想想这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这一段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吗?

③学生汇报。

④老师指导朗读。

(5) 学生自主学习4-6 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找出写鹊和蚌争论的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 并评一评同桌读得怎么样? 练一练争取让自己读得更好。

②自己读读第4-6 自然段, 想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同桌讨论讨论, 还是弄不懂就作个记号,待会儿提出来, 大家解决。( 理解: 摆脱、毫不示弱、相持不下、毫不费力等。)

(6) 学生汇报。

(7) 齐读第3-6 自然段。

(8) 试试看, 自己能绘声绘色地把《鹊蚌相争》讲给大家昕吗?

3.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其实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个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快找一找吧!(1 、2 、7 、8 自然段)

4. 请想读的同学自由地读读第1 、2 、7 、8 自然段, 想想故事里都讲了什么? 比比谁说得最棒!

5. 你知道苏代为什么要对赵王讲这个故事吗?

四、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1. 自由读读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 你知道了些什么?

2.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鹊蚌相争的事情吗?

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篇十一

什么是真正的精彩——关于《鹬蚌相争》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江苏小语名师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一课时,遭遇了这样一个“意外”:

《鹬蚌相争》的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

奇怪的是,每逢这种时候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

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地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

周老师毕竟是名师,面对意外,他巧用三招,不仅妙解了此问,而且上出了一堂没有预约的“生成性课堂”。第一招,把问题推还给学生,“大家就这个问题小小组讨论讨论”;第二招,把问题推给作者与编者,“同学们一起动动脑来改改教材,再动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

;第三招,当学生问蚌如何能说话,两个壳是不是它的嘴的时候,他仍然是太极推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去”,“不,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此事周老师写成《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发在《人民教育》2004第一期上,据说从此“无法预约的精彩”便成了小语界的一个“熟语”,此课也成了“生成性课堂”的一个范例。然而在一片赞扬声中,我发现,我们并没有把一些基本的问题(包括教材的问题与教学的问题)理清,这样,“生成”仅仅成为“预设”的反义词或者朝课堂设计相反的走向走,“精彩”也仅仅停留在“热闹”的表面,仅仅是把掌声、喝彩而不是“意义”当成了精彩。同样,周老师充满灵气的一课,也因为读者僵硬的解读而迅速地成为“死去的象征(荣格语)”,而没有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我这里先把课堂教学的问题抛在一边,从文本阅读理解开始,最后走向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童话、寓言、神话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

“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当这个孩子这样问的时候,他其实是走出了“游戏”,站在“游戏”之外在分析“游戏”的规则与意义了。就像是坐在足球场四周的看台上观看ac米兰与尤文图斯的比赛,你固然获得了观看的愉悦,领会了足球的魅力,但从本质意义上,你仍是在足球之外,你并没有进入到足球之中去,只有那些在场上奔跑踢球的球员,他们才是在真正地“参与游戏”,创造并获得了足球游戏所能带来的价值与意义。“游戏的存在方式不允许游戏者像对待一个对象那样去对待游戏(伽达默尔)。”游戏的主宰者是游戏本身,它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忘我地投入其中。而正如足球场上必然会发生无数个传接球错误、越位与手球的犯规甚至进乌龙球一样,我们只能在认同整个游戏的前提下,来理解这个错误的意义。同样,童话、寓言、神话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也需要从童话、寓言、神话内部结构本身来思考。——这并不是说,这些错误是合理与不可避免的,而是说,我们需要超越错误本身,从整个游戏的意义上来对待“错误”。

其实用生活中的常识去比照童话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许多全然不合理的地方,姑且不讲动物、植物乃至石头、河流都开口说话(这个已经被我们认同是游戏的前提),就是在“物性”的层面上,我们一样能够发现它漏洞百出。电影《小飞侠》中,小飞侠彼得·潘的影子会遗失在温蒂的家中,而小狗咬破了影子,影子会与小飞侠争斗,温蒂能够巧妙地把影子缝回小飞侠的身上……这一切怎么可能?但这一切恰恰是我们阅读这部童话名片的快乐所在。《小王子》中,每个人居住在一个房间那么大的星球上,且不说有没有空气可供呼吸,但是从对星球陈设的描述来看,它连最起码的厕所都没有准备,这让人怎么活?《灰姑娘》中,当所有的衣服都变回原样,可是就偏偏剩下那只水晶鞋仍然没有变回去,——只是假如我们同意让它变回原来的模样,或者改写整个故事的话,那么也许《灰姑娘》就再也不是与《丑小鸭》、《小王子》一样不朽的经典童话了。

错误也可以是精彩的来源或者精彩本身。足球比赛上任何一方的进球,其实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某个错误。就如这堂课,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跑了题”这个游戏错误,但教师从课堂组织的角度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生成性的资源,并借此上出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只可惜对于寓言本身,我们却没有真正地作进一步地认识,后面的改写与写信,在服从教学活动精彩的同时,也牺牲了寓言本身的精彩,——也就是说,师生们从寓言中抽身而出,转而去追寻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孰得孰失,尚可三思。

虚构与真实,抵达文本与存在的意义。

有必要再稍微深入一点,谈谈真实与虚构,真理与存在,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的语文课一直缺失却不该缺失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曾说:诗比历史更真实。这句话对受实证主义认识论毒害的人来说,是永远不可能领会其意义的。而正是这种认识,带来了西方数千年来包括历史学本身在内的诸多学科的繁荣。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的正当性,正是它揭示了存在(这里所说的存在或者真理,指的都是生存的可能性)。如果这样觉得太玄乎,我们不妨拿《鹬蚌相争》这个文本最初的形式来进行讨论: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 “善。”乃止。(《战国策》)

用我们刚才用过的术语来说,“赵将伐燕而终于未伐”是一个“历史事实”(然而我们也可以看来,与所有的历史文本一样,它同样也是历史学家或者文学家的“人造物”),而“鹬蚌相争”是一个“虚构的寓言”。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寓言文本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它的产生与第一次被阅读都是对生活的创造,它通过创造一种更有意义的历史可能性——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实现了它的意义。说简单一点,也就是苏代与赵惠王通过对寓言故事的创作与理解,改变了他们的存在意义,而这,也可以视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比历史更真实”的浅层次上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其实已经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阅读,是生存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只是分段,分析结构,归纳归纳寓意这样一些技术。——我们理解寓言和其他文本也许需要通过这些技术来抵达意义,但是这些技术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且在许多时候,这些僵化的技术反而妨碍了我们去创造性地理解意义。当然,在许多专门学习某一类技术动作的课上(比如音乐课上的听力练习),这时候,技术本身也是我们学习的临时性目的(这样的语文文本相当于王荣生博士所说的“样本”),这又另作别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观照,周老师课堂实录上所用的几招都没有完成“抵达意义”的目的。

语文课上的“提问”与“问题”。

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回头来看教学上的一些问题。为了便于分析,我这里临时性地把学生在课上的询问与质疑都称为“提问”,而把能够帮助我们抵达意义的问题称为“问题”或“真问题”。

为了使阅读行为成为生存的方式,我们必须让自己(和学生)从个人最原始的经验去理解寓言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阅读寓言与神话,这就意味着寓言与神话中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伊索、荷马、韩非、庄子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它们也同时是我们当下的人生难题。在我摘录的寓言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赵惠王正是站在自己的原初经验(将伐燕)上,理解(也就是赋予)了“鹬蚌相争”这则寓言以独特的意义。我们的阅读也同样,我们必须从自己个人的体验开始阅读,从我们的历史,也就是我们阅读时的“前有”“前见”“前把握”(海德格尔语)开始进行阅读,用我们已经储备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帮助我们再次创造性地领会这个寓言的寓义。(这种创造性的领会,可以参读我的另一篇文章《如果兔子并未中途睡觉——重新演绎<龟兔赛跑>》,在此文第二部分,我也将根据另外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对《鹬蚌相争》这个寓言作当下意义上的领会。)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学生说“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其实并未涉及对寓意的真正理解,而且单凭这个问题,也不能导致师生对寓言的真正理解。这是一个在理解之外、游戏之外的“提问”,当然,如果我们借此问题来搞明白寓言、童话的一些特点,来搞明白虚构中的错误并不妨碍意义的创造性理解,那么它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但这个意义并不是寓言最终能够带来的“领会”,如果教学到此为止,那么我们不仅要说它并不没有带我们抵达理解寓言的门槛,而且也可以说它是带着我们走上了另一条远离“理解文本意义”的道路。当然,我个人认为,周老师这样做,从大课程的角度来讲,也未尝不可,因为从更长远的教育目的来讲,写信,交流观点,表达都是学习语文的一部分,周老师带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把另外的任务伺机在这里完成,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只是肯定这一点,我们并不能够因此而认为,这就是理解寓言的教学,这个精彩就是理解与领会的精彩,就是创造性阐释并赋予生存以新义的精彩。

那么怎样才能抵达我们所期待的“领会寓言意义”的境界呢?显然,它不能借助外围的“提问”,而必须寻找到真正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想两败俱伤,该怎么办?”

行文至此,江苏范崚瑱老师通过教育在线论坛寄来她上的《鹬蚌相争》一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范老师的案例为我的上半部分文章提供了何止一打的证据!而且,我也将因此而修改我的思路,范老师此课结束的地方,将是我对此文此课作进一步阐释的起点。

在那堂课上,有孩子也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在教学《鹬蚌相争》这篇课文时,预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但是在请学生发表对鹬蚌的看法时,有学生提出,鹬蚌都没有错。理由是:鹬去啄食蚌是因为它饿,为了生存,它不得不这样做;蚌夹住鹬,也没有错,它只是为了保命,所以它不得不紧紧夹住。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争利,只是为了能生存。

这个孩子的发言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同学赞同,有同学迟疑,有同学仍然试图维护寓言的本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关注点都聚集在这个问题上。

我紧张地思考之后发现,这个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他关注的不是作为寓言的文本,以及寓言所想表述的思想,而是将寓言借以传达寓意的载体——故事,放置在客观自然界去关照,从自然的生存法则的角度来看待鹬和蚌。这种观照本身他并无不可,但是,若按照他的这种思路,显然无法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意思,无法认可“不为了一己小利(眼前的利益)争执不下,以免两败俱伤。”这种处世之道。如果停留在此的话题,课前预设的目标就无法达成。

我索性顺着这位同学的观点,请他寻找鹬蚌相争的原因。

孩子毫不犹豫地说:“为了生存。”——是啊,生存可不是什么小利,是关系到生死的根本利益,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这确实无可厚非。

我表示赞同:“确实,生命是可贵的,鹬和蚌为了生存努力抗争没有错。……可是,请告诉我,他们苦苦抗争的结果是什么?”

孩子犹豫了一下:“都没有能生存下来。”

“都被渔夫当成美味佳肴了。”

“红烧鹬肉,咸肉河蚌汤,啊,美味!”一个小调皮夸张地说,全班哄堂大笑。

说鹬蚌没错的孩子显得很不自在。既然为了生存抗争是正确的,结果为什么却这样的可笑呢?孩子有不理解,也有被同伴取笑的不服气,但一时又找不到使自己摆脱困境的办法。

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脑袋说:“孩子,你想的没有错,你能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他们之所以没有能成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吗?”

我的安抚显然起了作用,孩子得到了我肯定之后,斗志一下子高涨起来,顾不上坐下就捧起书就寻找起答案来:“他们不该纠缠个没完没了,只要有一个退一步,先放开就好了。”

“是啊,一味地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争执个没完,对问题的解决毫无作用。有时退一步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好处。孩子,你想的真深刻,老师备课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呢。谢谢!”

孩子兴高采烈地坐了下去。我进一步地总结:“在××同学的建议下,老师对这篇寓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行为并没错,只是要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只看到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一味地僵持是不可取的,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否则,只会是事与愿违,不但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反而会大大损害自己的利益。我的理解正确吗?有同学为这个新的理解做补充和说明的吗?让我们用掌声感谢提醒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学。”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说鹬蚌没错的孩子激动得小脸红扑扑的,站起身来彬彬有礼地向同学们敬了一个队礼,我感觉到,他在面向我的方向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感情啊。

可是,这次“旁逸斜出”的讨论并没有结束,关于鹬蚌该采取怎样的办法解决矛盾的问题又被孩子们提了出来——谁该先让一步呢?

“蚌该先让步,它该先松开夹着鹬嘴的壳,要不然,鹬没有办法松口。”

“不行,蚌不能先松口,万一它松了口,鹬趁机把蚌肉吃掉了,蚌不就死了吗?蚌不能先松口。”

“鹬要先保证不吃蚌,蚌才能松口。”

“两个人这样僵持着总不是办法,就是没有渔夫出现,他们这样斗下去也是死路一条,反正都是死,蚌不如赌一把,就相信鹬一次,先松开吧。”

“生命怎么能用来赌呢?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蚌凭什么来信任鹬呢,万一鹬不可信怎么办?”

……看着争执不下的学生们,我灵机一动,打趣到:“喂,争吵不休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你们在学鹬蚌相争吗?”

谁想到,他们竟异口同声地说:“错!”

“真理不辩不明,我们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争吵哟。”一个伶牙俐齿的孩子说。

我心头一热,是啊,他们这可大大地不同于鹬蚌相争呀,他们对这个寓言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了呀。

孩子们争执不下,我也无法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们都认同了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出来的“共识”——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一味地争执,免得两败俱伤,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要采取妥善的解决方法。至于怎么解决,也许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办法。就像鹬蚌面临的局面,解决这个难题涉及到诚信的问题,这样重大的人生问题,决不是一堂课,一个文本能够探究清楚的,况且,《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本身并没有将解决之道寓于其间,这是本课无法完成的命题,我不能在这堂课上大包大揽,奢望解决所有的问题。

于是,我提议:“如何解决鹬蚌相争的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实,不但是你们,老师也很为难,就是你们的父母,因为个人的经历不同,采取的解决办法也肯定不同。我们是不是做一个有趣的调查?从自己身边的大人中选择四五个不同职业,不同情况的,采访一下他认为鹬蚌该如何做才能免得两败俱伤。我建议,一定要记下被采访者的社会身份和他的观点,到时候我们一起来研究,说不定会有很有趣的发现,你们同意吗?”

(在此真诚感谢范老师,感谢她无私地将未发表的文稿《旁逸斜出也精彩》赠给我,让我顺利地完成了此篇文章。)

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从自己的原初体验出发,创造性理解并赋予寓言以意义,并进而改变生存可能性的阅读行为(生存方式)!此课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将阅读寓言与思考当下的生存问题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

可以说,从一开始,范老师就清楚地意识到:不能“将寓言借以传达寓意的载体——故事,放置在客观自然界去关照,从自然的生存法则的角度来看待鹬和蚌”,因为“这种观照……显然无法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正是对此点的清楚认识,所以范老师能够伺机点拔:“鹬和蚌为了生存努力抗争没有错。……可是,请告诉我,他们苦苦抗争的结果是什么?”“你能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他们之所以没有能成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吗?”而正是这几处轻轻点拔,引发了学生之间的一次次投入、忘我的讨论,这些孩子,可都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在理解寓言啊。

然而,此课毕竟留下了一个并非遗憾的遗憾:师生们终于未能解决“关于鹬蚌该采取怎样的办法解决矛盾——谁该先让一步呢”这一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讲,这不仅不是一个遗憾,甚至可以说是一处异常精彩的地方。这与我《斑羚飞渡》一课的结尾有相似的地方(课堂实录见《人民教育》2004年13、14合期):“一堂课下来,我没有任何的答案可以给大家,因为我也同样困惑、犹豫,——在生命与崇高之间,在生存与文明之间(该如何选择)。这里我仅仅提供一点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的看法。请记住,这不是答案,这只是一个生命个体面临艰难选择时的一些想法……”还有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结尾(课堂实录见《教师之友》 2004年第11期):“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强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

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无非让同学们看到这一点风景,能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两节课的学习的真正的目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我们的教学确实无妨从一个问题出发,最终抵达的,是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或者这个问题的更深的困惑上,这样用心解答却最终悬而未决的问题,将迫使孩子用一生的时间去解答,在以后的岁月里给出基于他的个人经历而得的答案。然而,从理解并赋予寓言以创造性意义这一角度讲,这毕竟是一个遗憾,如果教师能够通过点拨让孩子在课堂上创造性地把握这个寓言,那么他也就实实在在地品尝到用思维的武器来提升存在品质的幸福。这种对求知幸福的体验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本身也就是生存的终极目的,也是我们继续积极地生活、主动地求知的源动力。

“我们不想两败俱伤,该怎么办?”其实并不如范老师所认为的那样,“《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本身并没有将解决之道寓于其间,这是本课无法完成的命题”,如果我们再度通过用原初体验解读寓言,通过对寓言文本的“悬置”与“还原”(胡塞尔语),我们其实并不难获得一个较完满的解答。

“鹬蚌相争”,其实写的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它象征的其实就是由于侵略与保卫、进攻与防守、欺侮与抗争、压迫与反抗、同行间恶性竞争而导致双方陷入僵局,再发展下去就将两败俱伤这种状态。正如范老师与她的学生们所认识到的那样,对于这样的问题,仅仅用道德是非来看待与试着解决是幼稚的,它应该从生存伦理的角度来寻找答案。

文章在我们阅读之后,有没有确定不变的答案?如果从海德格尔的释义学理论来看,所有的领会都是自我的领会。阅读与理解主要并不在于获得绝对正确的解释(因为也并不存在着这样的解释),它主要是阅读者自身存在可能性的展开。那么此课至此,我们如何展开读者自身的可能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再度“筹划意义”,感受存在呢?

如果是我,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当双方发生冲突僵持不下即将两败俱伤的时候,如果一方是主动者,另一方是被动者,那么一般会是谁先退让(请注意,我并没有说 “谁应该退让”,而是让大家用生活中的原初体验来理解这个问题,而不是用现成的道德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这个故事中,鹬与蚌谁是主动者,也就是说,谁是肇事者,是谁导致了可能出现的两败俱伤?

这是第一步,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是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分析课文我们不难发现,鹬是事件的主动者,一般如果可以退让而不导致自身的伤害,不退让必将与对方一道伤亡的情况下,“鹬”们总会找个台阶下来。当然,在这个故事中如何退下来,这是后话。

解决了问题之后,我会再度引导学生思考:当双方发生冲突僵持不下即将两败俱伤的时候,如果一方是强者,一方是弱者,你认为谁会先退让,为什么?

这是理解寓言的真正关键处。也许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还需要补充足够的材料,以补充学生可能并不足够的“原初经验”。

其实正如两个同学在发生争斗时的情况一样,弱者是不能够退的,一般也不会退,因为它不愿退也无法退。可以这么说,对弱者而言,双方僵持不下陷入僵局这种状态,也是他惟一的一次机会,因为在这种状态中,双方一样强大也一样软弱,弱者正可以通过此次机会,“教训”强者以后不敢再轻易欺侮他。而弱者的主动退让则将导致自己的灭亡,正如在校园学生间的冲突中,弱者的委曲求全只会有一个结果:他成为屡屡被欺侮的出气包。但是强者他可以从容地退让,因为他的撤退并不足以让弱者趁机对它进行攻击,强壮的孩子即使再谦虚也不可能成为弱小孩子的“出气包”。

显然,在这个故事中,无论是仅仅从字面的意思或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还是回到它的最初寓意赵国与燕国的即将发生的战争来理解,“蚌”都是弱者,它若主动畅开双翼,无疑于送肉给“鹬”;而“鹬”是强者,它的退让并不会导致“蚌”趁机将它消灭。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明白:只能是鹬先作出退让的姿态。

至于后面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契约,争论(如邻居通过发生争执以解决积压的矛盾那样),调解等方式来达成以上的共识,并采取行动的步骤来使双方脱离困境。这里特别补充一点:即使从最字面化的理解而言,被夹住了嘴也并不表示不能发出声音,而鹬在被夹着的姿态下,也并不是不能做出退让的姿态,譬如当它在用力后拔的同时,蚌稍稍松一下壳,就足以让双方脱离险境。

显然,赵惠王是一只很聪明的“鹬”,他知道自己是强者,是主动挑起事端者,所以当“蚌”(燕国)托人来调解的时候,他便主动地松了口。鹬蚌相争而终于未争,秦国这位渔翁这次自然也并没有得利。

鹬蚌相争阅读理解及答案篇十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

在一堂语文课上,师生们都被《鹬蚌相争》这睿智的寓言所感动,默默品味着其中的哲理。这时一位小同学突然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既然蚌把鹬的嘴紧紧咬住,那么它们俩怎么能说那么多的话?”当时全场一片寂静,而老师却坦然地说:“那好,我们讨论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

经过分小组热烈的讨论,同学们通过争论、探讨,终于搞明白了寓言就是假借动物用拟人的手法来说明道理的,所以鹬和蚌不仅能说人话,而且嘴被咬住也可以让它说话。

点评:

这位老师做得很好,能尊重这位小同学突然提出的问题,引导同学进行讨论。老师不应该在学生眼里成为真理的化身,更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老师应该是和学生一样在追求和探索真理。

本来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看法、问题,都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老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及时抓住。这堂课通过讨论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同学们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弄清楚了使用拟人的手法来说明道理,正是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重要的本质特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