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四篇)

2023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9:08:46
2023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四篇)
时间:2024-03-20 19:08:46     小编:zdfb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篇一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地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得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空前紧密。本节教材通过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着重探讨了两大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从而揭示出资源跨区域调配深刻的内在原因及历史背景,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的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高三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运用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其工程建设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故重点确定为: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②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仅仅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个缩影、个案,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能够得到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所以难点确定为:①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②掌握工程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

本课采用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其主要程序是:创设情景,导入正题——展示案例,直观感知——设疑问难,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班级交流,学习互补——总结评价,能力提高。该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法:

(1)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的高密度、高效率、高质量。

(3)以问题解决为线索,进行情境教学。

(4)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

(5)充分利用点拨教学法

(6)采用近体性的教学原则

2、学法: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体协作意识。

(3)以图示为线索,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创设情境,导入正题

请大家看一组图片:(1)中国油气等资源分布图;(2)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

通过对初中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再现,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仔细地观察、比较,从整体直观感知我国人口、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我国资源、人口的这种分布现状,对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如此格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以上教学由学生最熟悉的中国地理作为切入口,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新知的欲望,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规律。

2、展示案例,直观感知

播放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料片。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尽可能地渲染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景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分析与探究案例做好准备。

3、设疑问难,自主探究

出示图片: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2019)

设问: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什么?为何?在学生认真读图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达到71.6%,进而通过学生自学,不难得出如下三点原因:①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储量占世界前列;②煤炭的开采成本低;③煤炭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质疑:既然煤炭作为能源,具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我国政府还计划把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比较煤炭、天然气资源在开采、运输、使用方面的优缺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探究:如何大力开发我国的天然气资源

出示“天然气资源分布图”:在归纳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东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发展的前景:①东部主力油气田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②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进而深刻理解“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再次质疑: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什么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勘探开发?使学生从西部地区天然气田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能力、技术力量及能源消费需求多个角度总结西部油气开发的限制性因素。

激疑:因为西部油气开发面临的困难,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丰富的天然气沉睡在地下,而东部地区则饱受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困扰吗?我们该怎么办?在前面剖析了能源结构调整及重点分析了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转移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的提出“西气东输”的策略。

立即追问:“西气东输”是否可行?提供“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的角度印证“西气东输”的可行性。

以上教学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开始,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反复质疑,诱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点拨,适时提供材料对学生的观点加以验证,注重生生、师生互动,并加强个别化指导,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4、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讨论“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列表总结。

以上教学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有利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空间。

5、班级交流,学习互补

出示西气价格图片,提供资料讨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通过小组之间的辩论,得出结论:提高价格只是一时一方之利,而西气东输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即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东部发展和西部发展的双赢。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有利于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但是否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百利而无一害呢?

通过以上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辨证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6、总结评价,能力提高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大型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工程和项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或角度了解这些工程或项目?

1、从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南北方水资源的分布和用水资料,分析南水北调的原因,应用本节课学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评价该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从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我国东西部地区电力资源相关资料,分析西电东送的原因,应用本节课学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评价该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较好的形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篇二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 掌握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3.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须注意的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

【学习重点】:

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2.南水北调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2).地域上,我国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        性,     多     少,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方面,东南沿海为丰水带,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多水带,华北、东北大部分为过渡带,西北及青藏的一部分为少水或缺水带。

3)。时间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也存在明显的        性,     多     少。

4).中国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以       流域和西南诸河为主。

2.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

(2)

(3)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          上,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可以     供水,但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     和        部分地区供水。

2) 中线工程:从            通过,从长江中游        水库和     库区引水,可自,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流供水给          大部分地区(北京和天津等) 。

3) 东线工程:位于          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             ,需           ,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工程为例)

1)      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长江径流量减少以后,海水将会       ,引起河口地区盐度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      径流量减少有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            。

3)      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            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4)      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              。

5)      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               。

补充: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路    线

输出地

输入地

南水

北调

水泵,大运河

东线:扬州             天津(华北)

修运河

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          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

隧道

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黄河上游(西北)

(1)减轻洪涝灾害

(2)长江口盐度升高,水质变差

(1)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2)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西气

东输

管道

塔里木盆地           上海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西

火电

北线:山西、内蒙            华北     

黄河上游     水电  (京津唐)

三    峡  水电

中线:长江上游        华中(沪宁杭)

珠江上中游  水电

南线:贵州、云南          华南

火电  ( 珠三角)

【课堂练习】: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

a 东南多、西北少          b 东南少、西北多

c 夏秋多、冬春少          d 夏秋少、冬春多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     )

a 南起江苏扬州的江都      ,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b 将长江水最终调至黄河流域

c 均可利用京杭大,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运河输送     d 输水线路跨越五大水系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主要原因是 (     )

a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来源:第一范文网]

b 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比华北平原高[来源:z||]

c东线方案南段地势总体上是北高南低

d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于海河平原

4、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     )

① 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

②,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基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③ 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④ 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5.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选择

①.“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②.“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气源多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③.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积极地推动x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2)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出省(市)是   _____          ,属于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入省(市)是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篇三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地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得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空前紧密。本节教材通过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着重探讨了两大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从而揭示出资源跨区域调配深刻的内在原因及历史背景,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的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高三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运用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其工程建设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故重点确定为: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②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仅仅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个缩影、个案,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能够得到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所以难点确定为:①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②掌握工程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

本课采用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其主要程序是:创设情景,导入正题——展示案例,直观感知——设疑问难,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班级交流,学习互补——总结评价,能力提高。该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法:

(1)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的高密度、高效率、高质量。

(3)以问题解决为线索,进行情境教学。

(4)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

(5)充分利用点拨教学法

(6)采用近体性的教学原则

2、学法: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体协作意识。

(3)以图示为线索,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创设情境,导入正题

请大家看一组图片:(1)中国油气等资源分布图;(2)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

通过对初中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再现,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仔细地观察、比较,从整体直观感知我国人口、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我国资源、人口的这种分布现状,对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如此格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以上教学由学生最熟悉的中国地理作为切入口,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新知的欲望,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规律。

2、展示案例,直观感知

播放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料片。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尽可能地渲染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景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分析与探究案例做好准备。

3、设疑问难,自主探究

出示图片: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

设问: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什么?为何?在学生认真读图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达到71.6%,进而通过学生自学,不难得出如下三点原因:①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储量占世界前列;②煤炭的开采成本低;③煤炭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质疑:既然煤炭作为能源,具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我国政府还计划把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比较煤炭、天然气资源在开采、运输、使用方面的优缺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探究:如何大力开发我国的天然气资源

出示“天然气资源分布图”:在归纳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东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发展的前景:①东部主力油气田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②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进而深刻理解“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再次质疑: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什么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勘探开发?使学生从西部地区天然气田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能力、技术力量及能源消费需求多个角度总结西部油气开发的限制性因素。

激疑:因为西部油气开发面临的困难,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丰富的天然气沉睡在地下,而东部地区则饱受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困扰吗?我们该怎么办?在前面剖析了能源结构调整及重点分析了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转移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的提出“西气东输”的策略。

立即追问:“西气东输”是否可行?提供“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的角度印证“西气东输”的可行性。

以上教学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开始,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反复质疑,诱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点拨,适时提供材料对学生的观点加以验证,注重生生、师生互动,并加强个别化指导,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4、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讨论“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列表总结。

以上教学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有利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空间。

5、班级交流,学习互补

出示西气价格图片,提供资料讨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通过小组之间的辩论,得出结论:提高价格只是一时一方之利,而西气东输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即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东部发展和西部发展的双赢。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有利于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但是否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百利而无一害呢?

通过以上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辨证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6、总结评价,能力提高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大型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工程和项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或角度了解这些工程或项目?

1、从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南北方水资源的分布和用水资料,分析南水北调的原因,应用本节课学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评价该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从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我国东西部地区电力资源相关资料,分析西电东送的原因,应用本节课学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评价该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较好的形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篇四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天然气开发建设

主干管道建设

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xx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xx年实现全线贯通)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2)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  炭 天然气

优点 ①开采成本低②储存、运输方便③价格便宜 ①清洁②使用方便③燃烧效率高④比较价格低

缺点

①使用不方便②燃烧效率低

③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①开采、储运难度大②技术要求高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思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思考。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思考。

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1)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2)开发利用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

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活动: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点拨: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点拨: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点拨: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点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

2.目标市场:

3.主干管道: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