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我的大学心得(21篇)

我的大学心得(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1:58:02
我的大学心得(21篇)
时间:2023-03-19 11:58:02     小编:zx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我的大学心得篇一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的敌人是自己;人生的失败是自大;人生的无知是欺骗;人生的悲哀是嫉妒;人生的错误是自弃;人生的法宝是精进;人生的礼物是宽恕;人生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我的大学心得篇二

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

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这本书,最近也经常在早晨基础教育的学校里听到朗朗的读《大学》的孩子们的声音,每次听到我的思绪都不禁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仔细分辨读的是哪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对于像《论语》、《大学》这种儒家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优秀的、经典的道理是永恒的,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这是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我觉得我的态度应该是比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对诸如《大学》这样的中国经典文学的理解是肤浅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总碍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一直停滞不前。

也许是机缘巧合,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教科院组织的“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以学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讲师团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就是《大学》。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的聆听了包括学习大学的重要意义、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等内容,从学习者的角度听取了马教授对大学的讲解。下面就说说我的学习感悟,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

且不说国家政策要求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单从儒学在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影响与作用来看,就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再者,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金钱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蚀等,影响着中国年轻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华儿女。从这一点来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拾“明明德”与“克己复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个人国学文化底蕴,也应该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一观点在开班当天王东江处长那热情洋溢的讲话,那充满期待的口吻,证实了我的观点。所以,我非常感谢教科院安排的这次培训。

马教授那种待人谦和的性格,给我以长者和儒学弘扬者的感觉,而讲解的内容给我以行政领导或者退休老干部感觉,换句话说,我是学到了从政层面的大学。

回忆整个学习内容,给我最深刻的是“格物致知”、“明明德”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道理,都是修身的范畴,但是在生活中做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格物”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宋代朱熹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简单理解为观察分析万事万物并解其根本,转化为人心灵之认识,而得其道,并以致其知。明代诗人认为格为“正”,物为“意念”,“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 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也有佛学大师认为“格物致知”是格除掉人心之物欲,方能显其本有真知。这些解释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或者生活环境中产生的,虽看着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都是深层次的挖据事物本质,而获得某些知识或者达到某种境界。在我看来“格物致知”其实就是探究、认识事物的规律或本质,而获得知识或真理,更深层的含义如果从“致知格物”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做事情我们要遵循事物的规律。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格物致知”又怎么会有“拔苗助长”的故事。在当今社会家长们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谨遵“格物致知”。

对“明明德”的理解,分歧不多,意思是人要弘扬光明的德性。用在当下就是弘扬正能量。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要以格物致知的态度去明明德。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锦句,在这里不多说了。

四次培训结束,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学校里虽然有绕梁的《大学》读书声,而没有几个孩子懂得它的含义,甚至没有几个老师说的上来,更不用说“学而时习之”了。生活中夸大其词、拔苗助长、精神空虚的也大有人在,我希望有关专家和领导能掀起一阵重拾儒学经典之风,希望北京教科院的领导和老师出一套有关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诸如《身边的经典》之类的教材或者微课,以为广大公民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

我的大学心得篇三

我们先讲一讲作者曾子,姓曾,名参,曾参,字子舆,十六岁师从孔子,颇得孔子真传。

《大学》分为经文和传文。经文是总结传文的,传文则细讲经文的重点,并在讲的过程中引经据典。

现在我们来说说经文。经文主要讲了治国的方法。原文是这样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意思是:古代那一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德;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而传文就是细讲这个治国方法的。

传文一共有十传。传一讲的是“弘扬光明的品德“,传二讲“澡身浴德,日新月异“;传三讲“知其所止,止于至善”;传四讲凡事抓住根本“;传五讲“获得知识的途径”;传六讲“不要自欺欺人”;传七讲“修身先正其心”;传八讲“齐家先修其身”;传九讲“治国先齐其家”;传十讲“平天下先治国”。可以看出修养品德是治国的根本。

我认为修养品德就是让自己变得更文明,比如不打人,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等。在别人问你问题时不回答,这种行为也是需要修养品德的。

我的大学心得篇四

20-年是我进入吉首大学的第一年,作为一名顺利度过大一的学生,我受益颇丰。一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到来的大二生活前,我对自己这一年来的得失作一个小结,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并以此作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对这两个学期的学习、工作。生活、思想、活动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在学习上,我克服了从高中到大学转变的种.种不适,并在各个科目上取得了初步的令人满意的成绩。经过一学期的锻炼,我认识到了大学与高中在学习动机、学习动力以及学习习惯方面的重大区别,并有了一点心得。

(1)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我知道一个受社会肯定的优秀大学生,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这个学期开的课不多,正因为这样,只有珍惜每一节文化课,坚决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才对得住自己的大学生涯!

(2)在做作业上,我每次都是自己的作业就自己做,不抄袭不作弊,同时我还坚持每个月分别写一篇英语,希望以此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争取早日过四六级。在课余时间,我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抓紧时间阅读各方面的书本知识,以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多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片面看问题,养成不好的思考习惯。

(3)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选修课,我选修了在学习上能够辅助自己的课程,同时也选修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达到劳逸结合。既加强了自己的学习又开阔了自己的眼界。那就是学习态度!我以前对学习的态度不是很端正,常常都是“得过且过”,不过现在好多了,我开始养成一种谦虚、勤问的学习态度。学习上的东西来不了弄虚作假,是不懂就不懂,绝不能不懂装懂!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道理就在这里。不懂就要问———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4)知识学习方面。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进。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大学的后三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二。所以,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二.在工作上,为了从各个方面锻炼和提高自己,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我积极争取了很多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岗位,积极竞选学生会干部,在其它方面积极参加学院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工作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陶冶了情操,并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他们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先进知识和经验,当然大一我的工作表现还不是很理想。大二我一定会敢于吃苦,善于钻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寻找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始终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服好务。一年来,自己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事,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并在校运会上获得“优秀工作者”,在军训期间获得“先进个人”

三、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六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平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得比较好。我初中就已经到外面读书,因此很早就过着一种集体生活,所以我比较会理解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还很大归属于我们每一个宿友。

在大一的生活中我结识一些高年级的师哥师姐,向他们请教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不仅要搞好自己的学习成绩,更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大二,我会更注意这方面的情况,努力交到更多的良师益友。

大学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作为一个步入社会的缓冲,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大学里时间比高中充足多了,这样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在外面兼职,尤其是五一,十一,我通过兼职也知道了许多工作中的细节和与老板、同事间的处事的细节。最重要的是通过兼职,我认识到了在与陌生人相处时,平等是第一位的,在与人交往中要将一些身份、地位去除,这样既有利于交往,又是尊重别人。

四.思想方面,由于加入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使我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密切联系,使我深化、升华自己对于祖国和学习的认识,坚定了我对党和人民的信心。所以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活动方面,我表现的比较积极。首先,我加入众多社团,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一共参加了民俗学社和吉他俱乐部。它们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充满快乐,并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艺术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我会继续保持在参加活动方面的积极性,并将其和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在娱乐上,我上学年积极参加各方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院系、班级组织的烧烤、羽毛球赛,还有各种联谊活动及晚会。通过参加有些活动,我的眼界开阔了许多,认识到了许多东西;而有些,则使我更加了解、热爱我们的学校、班级,加强了集体观念!

综上所述,我的大学生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奋斗,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的大学心得篇五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云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样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怀着恭敬的心,我读了一遍《大学》,合上书,闭上眼,我想起自己这三十年的经历,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想到我教的那些学生,想起书上说的古人的学习教育,同时也想到了当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是无所谓善恶、愚智的,经过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熏陶,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人。自从白话文运动后,这种读四书五经的教育已经消失八九十年了,几十年的国人没有机会读到这种教人修身齐家的书,一个人不修德,不会做人,即使有了学问也不会有多大的贡献。虽然有人能得到好的家教,具备良好的美德,那毕竟是少数,全社会的学龄儿童的德育大部分还要靠学校靠老师来完成的,我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教会孩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大学》作为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经典四书五经里面篇幅最短的一书,仅约略读上一读,已经给我如此大的震撼,让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我的文化生命才刚刚开始,我这些年来的成长只是身体的成长,心灵还牌萌芽的程度。读《大学》让我感觉自己站在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殿堂的门口,里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华所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今以后,我愿意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我的大学心得篇六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的意义简释如下: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其中格物理解为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理解为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他们的关系是: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

在生活和教学中,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学生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在工作中,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学生。

我的大学心得篇七

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本书中,我看出了青少年时代的阿廖沙对小市民恶劣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劳苦大众的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是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条件。

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用自己的笔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的生活,展示了这一时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阿廖沙在没进入大学后,进入了社会这所真正的人生“大学”。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

在这样的生活中,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块生铁投进了烧红的炉火里,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在他的心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阿廖沙认识了食品店的老板,一个谦虚无私的进步人士。他在食品店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伤愈后,他带着新生的力量,离开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阿廖沙在他的“大学”里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堕落的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那颗积极进取的心。

阿廖沙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告诉我无论面对任何的困境,都不能退缩,要站起来与它对抗,还要学会发动起身边的朋友,让事情办的更好。

我的大学心得篇八

开学到现在已经半年了,记得我来-大学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大好漂亮的地方呀。

这是自己第一次独自一人离开家这么远,第一个学期总会有一些不适应,比如住宿方面和吃饭方面。

刚刚搬来宿舍的那几天,大家互相不认识,相互之间的话很少,想说话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慢慢的发现其实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有时候讨论起来还仍旧忍不住笑出来当时的样子,有点傻,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怀着一腔热血蓄势待发。

当真正融入到了大学生活的时候,才发现大学和高中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大学里,在小路上,在街角处总有匆匆忙忙走来走去的人们,即使是星期六和星期日也不例外,每每想到图书馆去学习,就会发现图书馆里满满的都是人,有好几次因为起的比较早,到学校去看看,远远地就会看到有那么几个人在图书馆门口等待着开门。在学校里1号楼下面的长椅上和7号楼的大厅里,常常会有人不停地念着英语和

记一些别的科目,学习的氛围十分浓重。相对高中来说,大家虽然也在学习,但是却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而大学里完全是自主学习。

还有两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流动教室和上课的时间安排。高中的时候,习惯了固定教室,所以现在往往在匆匆忙忙去学校的路上,才掏出手机来看一下今天的课是在哪里上,有一次还误走错了楼。有人说,大学的课程就像南孚电池,一节更比六节强,现在看来,说的也挺对的。2个小时的时间,刚开始听到一半的时候就不由得开始走神,后来强迫着自己努力听进去,到现在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时间安排,觉得其实这样听讲可以掌握更多的东西。

我想,在大学里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事情就是多多参加各种活动。开学时,有许多的社团纳新和学生会纳新,没来大学之前,就常常听人说大学的学生会和高中的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加入学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可以提高你的自信和组织能力。因此,我选择报名参加了学生会。从来没有想到学生会的纳新是需要面

试的,在进入校学生会面试教室的时候,听着大家讲述着他们的高中工作经验,感觉到真的是有很多很多能力高的人,当轮到自己,就觉得心里很紧张,腿也不自主得开始发抖,结果也可想而知,我只通过了面试初赛,不过自己心里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庆幸,居然能通过初赛,比我预想中的要好很多,虽然结果还是没能通过,但是在这场面试中,我还是学到了不少,因为我开始懂得控制自己的紧张心理,并且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了些。接下来就是院学生会的面试,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很幸运的顺利通过了面试,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部门工作、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同时也能结识到更多的人,真的是很不错的体验。

在学生会里,我开始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活动和人,学长学姐们也都十分温柔,干事们之间也都关系融洽。素拓活动中,大家在一起疯玩,为了赢得比赛一起努力,活动的最后我们还收到了棒棒糖,真的尝到了快乐的味道,甜甜的,略带一丝酸苦,不过只是一点而已。接下来几乎每周六周日,大家都在忙于宿舍和学校之

间,甚至感到比平时还更累些,不是忙学习,而是忙于坐场和参加活动,不过这样的生活才会更充实,更加有滋有味。广播体操比赛算是其中比较累的了,我们的广播体操训练持续了一周,每天早上6:00就得起床,晚上也是天黑以后才能回宿舍。那些天,总能在操场上见到一群一群的人在训练,即使是在中午也有很多的人。最难熬的就是定动作了,这需要保持一个姿势很久,不过,我们都坚持下来了。在最后比赛时,我们取得了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我想,这也算是对我们辛苦努力的最好回报了。

接下来,就是宿舍文化节的比赛。我们的宿舍名称是海蓝之家,舍友们还戏称说海蓝之家——女生的衣柜。其中也有我们的一些小创意,例如,在宿舍值日表上,我们分别找了代表各自性格的衣服品牌和一个形容自己的形容词,窗户的玻璃我们则做成了我们的涂鸦区,也算是我们的一方娱乐小天地。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集体大赶工,一起折了好多的千纸鹤和百合花挂在床头,好像帘子一样,好看的很,那天,我们忙到很晚,也很瞌

睡,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在接下来就到了期末考试,在准备考试的日子里,大家每天起早贪黑,互相督促着,在早晨和中午早早地到了教室,争取占一个好的座位,当然,教室里没有座位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图书馆里更是人满为患,但是,大家仍然认真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很多的朋友在去了大学以后都觉得好像不如自己理想中的那么好,可我始终觉得,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风雨兼程,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该勇往直前,不退缩,不逃避,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的大学心得篇九

《礼记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其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条目。大量使用排比和蝉联句法,环环相扣,间不容发,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人的一生,时刻都需要学习。欲“外王”必须先“内圣”;欲“内圣”必然需要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也就要做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缺一不可。

作为大学生,确实应该明其本,知其用,然其所厚其所薄。当今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矛盾,其性情浮躁,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人实不在少数。在这物欲横流,文化泛滥的社会状态之下,很多人早已忘记了道德修养,只是庸庸碌碌,贪于享乐,却不珍惜年华盛景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只会消磨意志,沉沦下去。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必须正视的课题,这是首要的。其次,应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在学习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向其他方向发展。不要一味空想,沉浸在虚幻之中,而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应当分清主次,如文中所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以,凡事先要能定,静下心来,才能有所虑,有所得。倘若鲁莽,草率行事,必将终无所获。

《大学》之道,在于修身,在于立志,在于奋斗。无道德,无修养,便胸无大志,就不会去奋斗,不奋斗,便终不可“外王”。所以,我认为,提高自身修养,当入其微,从小事做起,从小志做起,点点滴滴,循序渐进。如此,方可能安能静,知其本末,晓其终始。发于心而动于行,如此,才能实现志向,有所作为。

《大学》之道是一条立志,实现理想之道。告诉我们凡事要从最基础的做起,牢记其本,明知其本,而后才能有所方向,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而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基础之上,每一步都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谨小慎微,勤勤恳恳,才是实现“外王”的基础。

《礼记大学》凝聚了儒家学派关于人生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等问题的思想精髓,表达了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因素,因此,它是所有有志之士用以自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篇,作为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提出的“三纲”、“八目”等重要观点可被称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若是超脱出一个学术流派来看,《大学》中简单明确的观点与古今多数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都有相通。

而“大学之道”,究竟存于何方、归于何处,是一个最基本、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大学》一篇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就在于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意在学术而意在整个社会的解答。这一解答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也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血脉,以一种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传承至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中举例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能否认,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已经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合乎品质,需要的是“唤醒”。

这一“唤醒”看似容易,却往往要面对一堵堵沉睡的墙。在耐心被耗尽之后,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沦为了简单易行却基本无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发点绝非愚民,而是要启迪民众。但其致命之处就在于,把社会大众当做“零基础”的愚民进行教育。

在当下,面对“道德滑坡”这一类愈发猛烈的抨击和指责,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诸实施,却始终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导致了道德教育轰轰烈烈,而道德水准却又并无想象中的触底反弹,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运动化地进行。但其实,民众从不缺乏道德知识,而只是不想运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输重复的知识,只能是短暂刺激,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我们该去重拾起《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吹散掩盖美德的阴霾,使其发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学之道,在亲民。

《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亲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变革,“新”是发展,“新”是从过去到现在,“新”从现在到将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中所说的“新”却并非是与“旧”相对,甚至是与“旧”相合。“新”的本质是不断调整而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道德上、物质上,人与社会总是会出现种.种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情形下,我们会将其归于时代的变迁使得人的角色出现了错位。因为个体总是太渺小,经受不住环境一丝一毫的改变。但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上说,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世界运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却不能消除人和社会之间的碰撞——是人在变,而非世界在变。也许有某一个瞬间,你与世界、社会是如此契合,可这种状态却无法维持。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你于不经意间与那一点错离,而只好通过不断的修正错折往返。

新,归根到底是对“正确”的动态保持。或许正确的标准没有改变;或许世界未变,人却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许世界变了,人却不为所动。无论变与不变,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结果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追求,并且有具体的蓝图。《大学》中描绘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大学之道的目标没有设定为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向“君子”看齐,而是很大度地给出了如此宽泛的标准。

这种包容的理想目标,对现今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借鉴意义。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并不是我们迈向一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本身。道德标准的高低之间存在角度的差别,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应当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共处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非“忍让”。后者所带有的对优劣的判别,会使得不公正的取向产生。

所谓“至善”,“至”在社会秩序井然,“至”在个人的选择得到充分尊重,“至”在一切都拥有最丰富的可能性。“善”的标准可能太过虚无、难以设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的善与每个成员的善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的概括。而对每个个体来说,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选择来完成的,而不能由他人或社会代劳。这样的选择过程,既是为了满足个体,同样也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对不同可能性的尝试机会。

大学之道,在求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而言也好,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好,恐怕都没有终极答案。《大学》一文对此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所认可。但我以为,《大学》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本身。

从古到今,无论个人、集团、社会,都会经历许多痛苦与灾难。但他们探求“大学之道”的步伐却从未被打击、失败阻挡。思考者们、践行者们,都怀抱着让个人、社会变得更好的不灭希望,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不断探索着。

他们是寻路者也许他们从未得出完美的答案,却也一步步地以双手之力推动社会与其中每个个体的前行。也许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悖,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相反,但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执着,将后人和身后的世界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寻路直至今日。我们都对完满的人格、美丽的世界有着同样热切的憧憬,我们也在寻路。也许你对《大学》的作者提出的道路十分赞同,也许你的心中有另一条前行之路,也许你的看法模糊不清、难下决断。每个寻路者都投射出一点星光,因为你曾为人与社会的前行贡献出哪怕最微薄的力量。

没有哪一颗星能够照亮整片夜空,但所有的星却能联结起一个宇宙;没有哪一个寻路者能够为最理想的未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所有的寻路者却将脚印踏满了追寻历程中的每一寸。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一

我对学习认识其实就是把“学习”拆开来看。第一步肯定就是“学”。在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思”,做到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思所难。总结其实也是一个思的方式。但是只学不思。学习的效果是很差的,孔子就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圣作为一个大教育家,我们可以绝对相信他的理论指导的。学思并用会达到预期不到的收获,我口说无凭。但是事实就如此:学习思考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曲线救国思想;哲人苏格拉底的把学习思考相结合,创造了史上不朽的文化篇章;只要是有功迹的人都可以写他们学思结合的。这些都是实证。

其次就应该是“习”,我给它的定义就是“复习”。“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大家都很熟悉,强调一个学习问题就是要及时复习,收获才多。复习还有另一个效果,复习旧知识,收货新知识。再次引用孔子的话语:“温故而知新”。可见几千年前的哲人都已经认识到了复习的重要性,作为现代的我们,知识繁多。复习更显重要。

学习需坚持,肯吃苦,还需要一个求知的心。最难的事莫过于坚持一件事。但是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事,乃至一生的事。就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我也挺赞同,因为就在这个知识型社会,创新性社会。没有知识的更新,必将落伍。只有时常更新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才可以在社会上谋得你的生存位置。学习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想必大家都知道:凿壁偷光,孙敬悬梁,苏秦的锥刺骨的故事。这些都是古代知识分子对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所传下的佳话。现在我们不需要像那样去做,但是这种精神我们一定要继承乃至发扬。当然要有上面的做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这样做的,就要看你是不是一个求知的人,这样就关系到你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代大学生应该,必须树立求知的价值观。做到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为什么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学习观?第一,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大学生情绪情感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是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所以大学生必须树立学习的观点。树立终生学习理念:终生学习是指个体的学习活动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参加学习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人在一生中出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出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出于对人的生活质量、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终生进行学习。这是人在社会生存的最佳的选择。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人一生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符合学习活动本身的规律。到成人阶段,成人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人格的发展都比较成熟。成人能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压力,产生学习动机。相比较而言,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比儿童和青少年强,即:从自己现有的状况设定下一个学习目标,自己寻求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途径,以及对学习的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在学习中,成人已充分显示了其主体性。在学习活动中,也只有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贯穿于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发展,因而人总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有意识的或无意的学习。人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从出身之始,就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人在一生中都面临着生物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此外,个性、潜能、情感在人的一生中总在发展、变化。人又生活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和人都在变化,人要适应社会变化,要促进社会发展,要与社会在动态中达到平衡,学习必然会贯穿于人一生的全过程。

终生学习是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对于人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是,除孪生者具有相同的染色体配对组合和基因外,世界所有人口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两个人的遗传因素相同。这是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者个别差异的根本原因。人的差异性是社会的客观存在。而人们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又使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进一步扩大,而且更为多样化。

由于人们的认知特征、情感方式、个性结构的巨大差异,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承担社会角色的不同,在成人中,由于不同个体受教育程度和经验结构的差别,还由于因此产生的对人的生命价值取向的千差万别,就有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二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同样也是一场大考,也是一张必须完成的答卷,这张答卷必须满分,没有任何折扣可打,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到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所以,这堂级别的“网课”要求我们必须抓紧再落实,压茬再推动,各负其责,直奔现场,把现场当考场,直奔乡村、直奔社区、直奔困难群众院里屋里、田间地头,拿出真招,付出真情,使出浑身解数干!干出党员干部的好样子,干出新时代中国的好样子!

什么是干部?干部不是身份,是责任,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人。什么是党员?党员不是光环,党员是担当,党员就是走在前面的人。党员干部,就要用实干换来贫困群众的笑脸,带领困难群众一起干出自己的幸福生活,用全身心投入的现场感换来千家万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考中,越到交卷时刻,越要保持定力,保持决断力,保持果敢的行动力,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既要统筹疫情防控,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千斤重担挑在肩,风雨无阻向前冲。

赢得这场大考,困难群众在盼着,海内外人们在看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卷子答到现在,每一道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越是艰险越向前,惟有精准答好每一道题,抓紧抓实抓细,才能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满意。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写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是这一代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也是无上的光荣。

我们要用意气风发的干劲,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的拼劲,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向世界看着这场大考的人们亮出中国之治的鲜明答案: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三

有一些好书曾让我感动,有一些片段曾让我铭记,有一些深刻曾让我思索。《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飞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们宁愿葬送自己的生命来挽救爱?带着这个问题,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长途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一切的一切,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在这当中,我找到了答案。虽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特殊,但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爱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令人快乐,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它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给罪人新生;他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它会用人间最珍贵的爱来回报你。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亲子之爱,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无法感觉到。安利科有一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为什么呢?我思考着。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容易忽略。人类是那么伟大,难道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吗?《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就连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不是为孩子的错误找理由,但为什么仍有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呢?当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的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我获得的意外收获。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是吗?在《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甚至“消失”,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从别的岁月里飘进我生命中的云朵,不再落下雨滴,也不再刮起风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爱的色彩,挥洒于我蔚蓝的天空。四季的风吹动着岁月的风铃,奏响迷人的恋曲,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仿佛一首纯真的抒情诗、一支幽婉的小夜曲,荡漾在我心头。我感激上帝,谢谢他将我变成人类,这样我才有机会,体验爱的生活。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四

总想离开家,去领略大千世界的奥妙与精彩,幻想着绚烂多姿的美妙生活,直到在军营里,我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苦。如同苦涩的咖啡,大家一起喝酒感觉很甜蜜,如果只有自己独自品尝苦涩,说不准会把咖啡倒掉!但对于需要这杯咖啡的人来说,苦涩只是表面而以……

15天的军训生活已为大学的军训画下了圆满的句号。这15天来有艰辛,有苦恼,有汗水,甚至有泪水,有抱怨也有不满,但我觉得更多的却是成长与历练!我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锻炼我自己,我要让我变的更成熟,更坚强!

人们都喜欢享受,但殊不知有些苦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在汇报表演结束的那一刻,在教官排着整齐队伍离开我们的那一刹那,我才明白我苦了但却收获到了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我才明白原来缘分真的能够让两个陌生的人成为朋友。

老师让写军训感言,其实心里乱乱的,不是不会写而是有很多感触却不知道该从何谈起,那一张张欢笑的脸庞,那一个个严厉的眼神,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那一切的一切就像电影情节一般在脑海中回放,每每路过操场都觉得好怀念我们一起训练的日子。

还记得第一天见教官时感觉好严厉,因为我们每排都是由多个学院组成的,所以都在那聊的不亦乐乎,教官也成了我们闲聊的话题,是啊,其实这也是一种缘分,我们有缘相遇,我相信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配合的很好。在那翠绿的草坪上,我们一个个身着迷彩服,伴随着教官们一声声响亮的口号声,操场上一排排方队整齐的站着,或许是因为第一天我们都感到很新奇,我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我站在那里,置身于这一片军绿色海洋中,体验着这青春的朝气与蓬勃。

每天,站军姿成为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站在那里必须纹丝不动,即使有虫子飞到身上也必须站着。“腿挺直,两肩往后张,小腹微收,抬头……”教官的指导直到现在还在我耳边萦绕,站在那翠绿的草坪上,清风拂过我的脸颊,送来小草清新的气息,那一块块整齐的方队像一群准备气壮待发的士兵,他们眼神中充满了坚强,主席台上的军训旗帜迎风飘扬,一个个嘹亮的口号声在翠绿的操场上回荡……尽管有时艳阳高照,有时狂风暴雨,但同学们还试坚持着,因为我们懂:年轻,值得我们更多的付出!

在练习齐步走,正步走的那几天几乎每天同学都因为开始不适应而腿疼,而且我们宿舍离操场很远,每次去操场都要爬很高的台阶,这不免让我们觉得更累更苦!但我们都没有抱怨,让我觉得很幸福的是每晚收操回宿舍时同学们都唱着刚刚学习的红歌,唱着歌,我们一起回宿舍,那些累,那些疼痛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每次收操时教官领导都会鼓励我们坚持,还告诉我们这只是刚开始不适应,慢慢会好的,而且回去要泡泡脚……渐渐地,我们对于军训不再有厌倦,我们对教官也不再害怕,因为我们学会了享受苦中的甜,我们学会了一起团结一起努力。还记得休息时,我们便会一起唱红歌,拉歌,欢声笑语,嘹亮的军歌随着旗帜在空中回荡,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幸福,感觉到了骄傲与自豪!

每晚九点才会收操,其实我挺喜欢晚上训练的,明亮的灯光照着我们这群青春的“迷彩服”,响亮的口号声伴随着我们整齐的脚步声,我们张显出了青春的朝气,那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似乎在告诉大家,我们是一名大学生了!我们期待成长!我们会更加坚强!我们一定行!一天的训练其实我们都很累,但回到宿舍想到这样充实的一天,我们感到很满足,很享受!

其实军训期间也发生了件让我不会忘记的事,本来我们营就选择了两个排参加汇报表演,我们排没被选上,心里挺失落的,因为我想参加汇报表演,我想让我的军训生活更有意义。有次别的教官去我们排挑选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我有幸被选上了,因为全宿舍就我一个,所以自然心里没有太多的兴奋,有次教官又去挑选时同学们却因为不想去接受更严厉的训练而故意踢不好,我很不理解她们的做法,可能是因为不舍?这也让我想到,我们应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会适当的放弃!虽然在那段时间真的很累,但我很满足,我争取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而在这军训最后,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回报表演那天,所以首长校领导在主席台就坐,操场看台上坐满了观看人员,当音乐响起的时,一个个整齐的队列昂首挺胸地走过主席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们努力了!我们做到了!

军训虽然辛苦,却让我学会了坚强!更让我学会了坚持!也让我真正认识到了我是名大学生了,或许军训的苦和累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会不值一提,但我想军训会让我更好的认识到了什么叫苦中有甜,什么叫雨后会有彩虹。感谢军训给我带来的所有,我相信我们都以长大,我相信我们都会很好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军训带来的不仅是让我们身体更加强健也让我们意志更加自信!我们年轻,我们是青春的朝阳,我们更应该自信的面对一切!而且在这些天的军训生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军人的独特面貌,军人的严以律己,军人的无私奉献,军人的保家卫国,军人的一切一切……也让我了解到服从命令是天职!我们应该向军人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高阳,不怕暴雨,心里想着自己的目标,一直坚持着,因为只有坚持到最后才会胜利,再大的困难也不能倒下,让我们试着以军人的纪律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愿吃苦,敢吃苦,能吃苦!让我们这群大一的新生变得更加坚强!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五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认识片面,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创业教育的繁荣不同,我国创业教育的原动力之一是解决就业问题。这样的目标设定使创业教育被简单地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如何通过创业教育减轻就业压力。事实上,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就业教育,更是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切入点。二是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在教学模式上,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局限在校内和课堂,搞统一的教学计划,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显得较为陈旧、封闭;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专业面偏窄,知识结构单一;在教学方法上,创业教育偏重理论性、知识性传授,较少开展实践活动。三是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还未形成专业化、正规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有的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操作练习时不免有纸上谈兵之感,既有先进教育理念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非常缺乏。

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努力构建“创业教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强调以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业运筹、创业营销战略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创业理论课程教学,使学生积累创业所需的知识;以模拟实训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让学生在学校创业园开办企业,或在创业园实习,使学生的创业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构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需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是指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的总和。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重视创业文化的培育,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并注重对创业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创业实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创业体验,或通过定期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以及同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获取创业教育鲜活材料和信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加强实践环节,建立校企联合模式。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建立校企联合模式。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途径筹集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

形成坚实的创业实践组织保障。由高校领导及教务、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创业组织指导机构,负责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组织管理;建立创业活动固定场所,可在校园建立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或创业园;出台鼓励政策,如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资助并减免场租、水电、通讯等费用,扶助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六

假期,我抽空拜读了高尔基的《我的大学》。

《童年》、《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著名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透过对自我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和命运的描述,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我们上一代人的成长。作者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沙俄专制下的黑暗与罪恶是他成长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也铸造了他独特的成长方式。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好处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

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理解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验,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对人生的好处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最终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

作者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给他呵护,没有人给他引导,独自成长在一个底层世界,他大敞着年幼的心,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他的观察不成体系,甚至杂乱无章,但就是这样的观察使他倔强地成长了起来。作者从小善良懂事,当他来到喀山,寄住在一个贫困中学生家里。他会很早发现这位可怜的妈妈的厨房哲学,分给他的每一块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决定“出去找点活儿干,自个儿养活自个儿”。在暴风骤雨的日子里,躲在废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而他又动情地写道:“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学”。

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个成长片段。应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期望。他明白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我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年少单纯,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

他生活在沙皇专制的时代,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见证了当时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及思想真实——底层民众庸俗、空虚、无奈、亵渎,同时又具有在苦难的洗礼中积淀出的善良、乐观、吃苦等完美的人性。他们的丑陋与完美无掩无余地裸露在作者观察的眼睛里,对于人们那些粗俗甚至低级下流的举止,他流

露出淡淡的悲伤和无奈,但他富有同情心,他满眼都是善,所以,那些丑陋甚至不显得肮脏;他极力赞美人们的完美,完美的思想,完美的歌声,甚至是一点点完美的流露,在他眼里,这些完美闪烁着高贵的纯净的光泽——他几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一讲到女人,他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情绪激昂,从他那被打得残疾的身体里发出一种令人作呕的痉挛。

即使如此,我依然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话,凭直觉我明白他的语言很美”;“他的声音并不美妙,还略带沙哑,但语言十分动人,真像夜莺在歌唱”;在他眼里,劳动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战斗,“我真想跑上去这两条腿的动物,亲吻他们,他们干活时那么机智灵活,真让我心驰神往”,在简单的纯净的心里,他学不会去在意生活的艰辛,更多的他会直接发现苦难中的美丽,感恩它,赞美它,并在这些荡漾在苦难的河流中的真、善、美中寻找成长的底气。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只是一只空空的口袋里面没有善,同样也没有恶。成长的过程就是充实这只口袋的过程。当还不会辨是非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把恶当作宝贝珍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直接发现并深刻地记住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重重叠叠的抱怨,那是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变得成熟起来,不安分的心用心地追求如同世界般的复杂。当遇到麻烦甚至苦难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为苦难所累,而是为我们应对苦难的态度所累。纵使世界万般复杂,我们时常会身不由己,但我们仍需要持续一份浓郁率真的心气,成长从那里开始,也必将在这附近到达它的极致。如果成长照应这个回环,我们会活得更洒脱而有好处。

作者从小渴求新知,追求自由,立志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为了追求他心中那个不太清晰却十分完美的前程,他迈力地用心探索。但成长中的人的招架潜力毕竟有限,各种各样的思潮向他涌来,而他也越来越发现真正的生活现实。浩浩人流中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着狭隘的生活准则,先进分子的努力甚至不堪一击,他被卷入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的纠缠中,他在这个旋涡里情绪波动,惊恐莫名。

纷繁的意念冲撞着他,无论如何也抓不到真正的要点,他觉得“我就像被什么人拖到了一个阴暗的角落,让我饱览了大千世界的假、丑、恶,我受够了”。这种混乱竟让他下了自杀的决心——也许永远的退出是最好的解脱——但他没有成功,他还要活下去,并且要好好地活。几乎每个人都有陷入混乱甚至濒于崩溃的时候,告诉自我,这决不是终点,耐心坚持,耐心同周围的环境交流,总会找到突围的出口。没有不止息的风,就看自我能不能顶风前行。穿过这段恶劣的天气,就迈上了成长高楼的新一层。

《我的大学》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激励了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并且还向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

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应对,甚至会半途而废。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我: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仅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仅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此时作者已55岁。对于一个投身革命且年过半百的人,用笔真切地再现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笔下流出的全是记忆的精华,含着倔强而又谦诚率真充满智慧的气度。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心总被某种东西激荡着,思维的火花一次比一次闪亮,我不能抑制自我,我要留住这些火花——这些成长的箴言。《我的大学》——我的大学!我感到很幸运在上大学之前接触了这部书,又在大学的实际生活里反复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它们对我是如此地重要,我要赶快留住它们,并把它们献给同我一路成长的人。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七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学习总结。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学习的主动性特点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学学习总结。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象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都要养成自学的习惯。正如钱伟长所说:一个人在大学四年里,能不能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习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大学的课程,把知识真正学通、学活,而且影响到大学毕业以后,能否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三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一番,大学毕业了,不会自学或没能养成自学的本领,不会更新知识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应发挥自主性,一般来说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按教育大纲规定的课堂学习活动;补充课堂学习的自学活动;独立钻研的创造性活动;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学习活动。在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中,都要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去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选择、吸收有用的知识。在方法上要自主选择,靠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二、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最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从报考大学的那一刻起,专业方向的选择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录取上大学,专业方向就已经确定了。四年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大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专业学习,这种专业性,是随着社会对本专业要求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深入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面也越来越宽。为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种专业性通常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更具体、更细致的专业目标是在大学囚年的学习过程中或是在将来走向社会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因此,大学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尽可能扩大综合性,以增强毕业后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一般来讲,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专业完全对口,这样,在大学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八

新年伊始,在郑校长和傅处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近30人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依次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青岛市老年大学、城阳区老年大学参观学习。

这次参观学习不仅仅感受到了这三所老年大学一流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同时也领略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现将参观学习过程中发现的这三所学校的重要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创品牌,求发展

青岛市老年大学打造的以“智泉”为办学品牌的特色办学,将办学理念融入其中,以人为本,工作人员都不遗余力的为学员、教学服务。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以“桑榆春风”为办学品牌,质量立校、措施完善、加强管理、温馨服务。他们的教学管理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加深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了在严谨中不乏温情,在细致中不乏人性的和谐校园氛围。学员如沐春风,在老年大学里,不仅仅学习了知识,同样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事业的良苦用心、学校领导对老年学员的一片孝心。

第二、制度健全,管理严格

青岛市老年大学、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城阳区老年大学均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学校发展根本。细化管理制度,领导工作职责、学员管理人员职责、教室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等都力图做到面面俱到,细化分工。教师教学资料包括备课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及学员档案管理井井有条。教师测评涵盖面广,内容详细。

参观学习看到很多别人的优异之处也同样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此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发展特色办学

学校发展应该以加强办学为工作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将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化、制度化。聘名师授名课,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榜样,打造优秀教师品牌,从而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课程安排特色化。勇于改革创新,开拓思想,不拘泥于老传统。在创新中求发展,办出风格、办出特色。

第二、加强硬件投入

20xx年将是我校大跨步发展的一年,届时多个校区将会投入使用,新校舍的启用会对我校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新校舍投入使用也同时面临一个旧校舍改造的问题。应该加大力度改造已有校舍,将老旧容易出现问题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换代。增加人性化设计,比如舞蹈教室安排休息长椅,书画教室更换为比较宽大的课桌等。另外应该在学校内充分利用空间,可在室外增加羽毛球场地,教学楼内增加台球场地等。

我的大学心得篇十九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使全体学生党员都能够得到党的经常性教育,有助于学生党员持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两学一做”应重于行、实于行、立于行,在思想与实践上实现知行统一。“两学一做”应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厚载。不断深化对国情、党情的深刻了解,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进而带动广大学生积极踊跃地把青春活力投入学习科研,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生党支部应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工作的龙头任务,严格按照部署要求开展学习教育,从守纪律、讲政治、敢担当三个方面着力,抓细抓实,务求实效。各地党组织要把这次学习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融入党员教育管理新常态。--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两学一做”,归根结底是要加强思想作风,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将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通过学习,解决一部分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全体党员干部队伍中形成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政治氛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是保障关键。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避免走过场,瞎应付,要将学习落到实处。要坚持学用结合,达到知行合一;通过扎实学习,实现头脑充实;把握问题关键,力求整改实效;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学习方式可灵活掌握,但也务必保障实效,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勤学习、多动脑、常思考。要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多到基层一线转转,与群众谈心交心,多向党员群众征求建议;善于从具体工作中发现规律性问题,在日常小事中总结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以理论知识推动实践工作。防止大而化之、学用“两张皮”,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第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关键。全体党员干部要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白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首先要学习党章党规,党章党规是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发展到现在的思想凝练,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学习党章党规是对党发展历程的回顾,是思想不谋而合的展现,是引领行为的根本。学习党章党规,重在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其次要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学习系列讲话,重在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重在自觉强化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发展理念和奋斗目标看齐。

第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是行动关键。如何将学习成果落到实处,关键看如何做。要通过学习,争做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党员;通过学习,争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说实话,办实事的党员;通过学习,争做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以党章的规程严格要求自己,永葆一名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党员;通过学习,争做严守政治纪律,遵守政治规矩,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员。

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在于实践。学习党章党规、十八大系列会议精神和--系列讲话,目的在于运用,党员干部尤其要熟练掌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做出更多更好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理论性创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瞎子摸象,闭着眼睛捉麻雀也解决不了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做合格党员的标准和要求不高,以为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只要看看十八大以来反腐风暴中大量的反面案例,就可以发现做合格党员事实上非常不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联系群众,使我们在将理论学习得到的知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步子迈的更大,走的更稳。

我的大学心得篇二十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有钱人”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的大学心得篇二十一

可能还处于适应期的我转眼已度过了大学的一年,要问自己有什么大的收获还真说不出来。但也不是混了一年,我个人觉得还是总结出了一点心得!

1.有些事你看上去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有些事你看起来很难,但只要你认真去做,发现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什么事都要大胆的去尝试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要想做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要有一个计划,再需要耐得住寂寞,最重要的是锲而不舍!

3.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很多人都明白,但很少有人真正做好!

4.大学最基本的任务是把字练好,尤其是男孩!

5.朋友之间的友谊,兄弟之间的感情不是喝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要用实际行动来证实!

6.人脉就是钱脉,要多交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也要去结识很有能力和在某一领域有知名度的人,总有一天你需要他们帮助!

7.做人一定要实际,花言巧语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8.男孩子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你不欣赏或对方根本没把你当回事的女孩身上,不值得!

9.在父母已交学费的情况下,要努力学习自己养活自己!

先就说这么多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