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中国》以文化交流为突破点,让古代的圣贤与现代对话,碰撞出无限的火花。从《尚书》到《楚辞》到《天工开物》,无不彰显着华夏民族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典籍里的中国语录摘抄,供大家参考。
1.《尚书》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相传孔子白头整理《尚书》,让上古美德流传后世,敦煌遗书,洞藏近千年,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中国典籍,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该去向何方。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论是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还是夏商周民望兴替,礼德治邦,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
《尚书》包含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共58篇。
"民本" 最早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青石刻经,青史永存。
历史真的是最好的教科书,《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几经波折,离厄重重,但是还是传之后世,为无数的读书人、护书人所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也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到底什么是中国?"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就是出现在《尚书》里,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或伏生,都是用生命去接续和守护这盏灯火的人。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2.《天工开物》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 《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被世界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以《天工开物》传承科技传统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用一粒种子造福全世界的现代科学家袁隆平,他们都是心怀梦想的人。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是两位相隔了三百多年的中国科学家心中共同的梦。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科学家一直在延续和传承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科学梦想,那就是发展科学利益民生,造福人类,促进文明。
• 相隔三百余年的袁隆平和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而连接起这场跨越古今对话的正是一本典籍——《天工开物》。物自天生,工开于人。《天工开物》中梳理了一百三十多种生产技术和工具在对古代各项生产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 《天工开物》这部著作的名字来源于两部典籍,一部是《尚书》,另外一部是《易经》,"天工人其代之","天工"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能量,自然的职责;"开物"是《易经》里头的一句话"开物成务",就是开创万物,开发万物,成就万物。所以"天工开物",人要利用自然,用才智,用技术,然后开发出万事万物来。
• "天工开物"四个字里边,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这个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天工开物》这部作品的思想精髓,是一种中国人自古传承的技术观。
•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 中华丝绸精美绝伦,早在汉朝时,就已经贸易西域各国,成就商路繁忙,海上丝绸贸易,自唐宋之时,便已极其繁盛,大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更是成就了一番海上贸易的佳话。
• 印刷分为写样、雕刻、刷印、装订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里又有若干个小工序。
•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天工开物·序》
• 《乃粒》第一,写的是种粮食;《乃服》第二,写的是做衣服;《彰施》第三,写的是取色;《粹精》第四,写的是打粮;《作咸》第五,写的是制盐;《甘嗜》第六,写的是制糖和蜂蜜;《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共十八篇。
• 《乃粒》在前,《珠玉》在后,取其"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
• 为家国天下,为黎民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不作溢美之词,不作浮夸文章,书中要包罗先人之智慧,书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艺,此书(《天工开物》)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 古有屈原《天问》,后世登月问天。
• 从2018年开始,中国把"秋分"这一天,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浩如烟海的科技典籍的积累,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所著的天文学著作《灵宪》,还有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等这类科技著作,它们都是我国科技史的坐标,不仅构建了璀璨的中华科技文明,在文化交流中,也同样远播海外,造福了世界。
• 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古人就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一个禀赋。宋应星,宋应昇,涂绍煃三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是创新组合;屠呦呦女士和她的团队也是创新组合;这一个又一个组合,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始终秉持着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梦想,传承着深深地刻在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创新基因。
3.《史记》
•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纪传体先河,《史记》由《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
• 黄帝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统一上古中原诸部落,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司马迁为后世描摹和树立了华夏民族的道德楷模,人格典范。
• 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功过分明,皇帝始于嬴政,大一统利益民生,秦始皇的一系列改革也奠定了中国长期同意的基础,但秦朝实施暴政,二世而亡。
• 为平民义举列传,把人民当作英雄,敢于用《世家》记述陈胜、吴广的壮举,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天下亡秦之端,始于陈胜发难;记述人民英雄,始于司马迁《史记》。
• 蔺相如国家大义为先出动了廉颇,司马迁用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感动了我们,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也成为中国美德。
• 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凿空"是司马迁为张骞独创的词语,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联通。
•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通贯古今,记录了无数精彩鲜活的中国故事。
• 《史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录,《汉书》的作者班固,他对《史记》有这么一个评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的时代是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王朝,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文化的统一,司马迁是站在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时代续写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和历史。
• 《史记》首创了民族史传,司马迁写出了一部多民族走向融合的历史,这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 司马迁生逢其时,他不仅游历大汉的江山,而且他的父亲口传身授,他自己又转益多师,所以最终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
• 千秋功过,皆在青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如同镜鉴;壮游山河,青年立志,在舜和禹身上看到美德;在越王勾践身上学到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败亡。山河是一部史书,壮游如同读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李陵之祸"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在逆境中奋发,是大勇。
• 生死抉择中,司马迁提升了他的人格,升华了他的历史观。
• 先生,是有大勇气的人,所以您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昔日,周文王被拘禁之时,推演《周易》;孔子在窘困之时,编著《春秋》;屈原被放逐,赋《离骚》;左丘双目失明,作《国语》;孙膑被残害,剜去髌骨,写出兵法;《诗》三百篇,多数是圣贤发愤而作;我(司马迁)横遭祸事,身躯已残,青史不可废。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著就《太史公书》。
• 《史记》之开篇,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皇帝的生平,四千多年前,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
• 日月永恒,这月亮照亮过多少人,人生苦短,数十个寒暑。
• 《太史公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并称为"前四史"。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称为"二十四史"。
• 我们当代应该给太史公一个走入我们历史的机会,让他看一看,他花费了毕生心血的那些人物成为了我们心目当中的英雄,成为了孩子们从小就在阅读的人物,他们一直都活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并且因为这些人物,我们活的更精彩,更提气,更有壮志。我觉得这是对于司马迁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报答,就是我们没有愧对他的这一番苦心和当年的这个孤独的、沉重的、甚至屈辱的那一段岁月的熬过。
• 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下这么一部信史,创造了纪传体这样一种写法,它不仅写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它还有刺客、有游侠、有货殖、贩夫走卒,其实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以人民为视角,把人民作为核心,才能够写出这样的精彩的青史,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青史。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述往事,以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典籍里的中国语录摘抄 《典籍里的中国》作文素材】相关推荐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三篇
2021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关于《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021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心得体会 关于《典籍里的中国》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