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防震科普知识篇一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不可预测的一种,它能在短时间内将房屋、桥梁、道路等人类工程化建筑毁于一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对地震的防范工作首要任务即是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应对方法,主动进行自我防震。在一次参加防震科普讲座中,我深受教育,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地震
地震是指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其振幅震级是亿万倍的物理量级,由于地球表面受力分布的复杂性和地壳中各种物质的异质性而导致发生。防震科普讲解了地震常见震源、震级、震中等基本概念,让我们终于明白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了。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在地震发生时,会出现前震、主震、余震等三种震相,应当如何进行有效地判断和逃生。
第三段:防震措施
防震措施是指能够让建筑物在地震中减少受损或降低损伤程度的手段。在科普讲座中,我们学到了一些实用的防震常识,如合理的房屋设计、正确的地基处理、适当的加固和改建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平时注重储备相关的防震物资,并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逃生姿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
第四段:科普的重要性
防震科普是提高公众防震意识、增强公众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科普讲座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更让我们明白了地震的危害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增强了防震的意识和使命感,这就为我们在地震发生时有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了保障。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防震科普讲座,我得到了许多关于地震和防震的基本知识,更加认识到了地震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些知识,我想强调关键就在于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自我防震,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震科普永远不止于一个课堂,而是一生必修的课程,让我们一起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防震科普知识篇二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就在不久前发生的7。1级青海玉树大地震,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
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防震科普知识篇三
近年来,地震频繁地袭击着我们的生活,如何提高防震意识、应对地震成为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的问题。于是,我参加了防震科普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了新的领悟。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于防震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段:了解地震的原因及危害
在防震科普活动中,我了解到地震是地球地壳运动造成的结果。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如摧毁建筑物、造成财产损失、夺取生命等。此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降低地震的危害。
第二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随时注意周围环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比如,生活在楼房里的人要时刻注意楼房的地基和结构;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尽可能躲在桌子底下等避难场所并保持冷静,妥善地保护自己的头部,避免受到家具或者玻璃等物品的伤害。
第三段:正确选择逃生路线
在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最安全最快的逃生路线,尽量不要沿用电梯或走窄狭隘的通道。同时,在逃生的过程中,不要慌张,不能争抢或者扯打,应该帮助弱小的人员一起逃离危险区域。
第四段: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储备
在防震科普活动中,我们还了解到了许多地震应急的知识。例如,应该准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和医药工具,布置逃生路线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地震时处理好紧急情况,并提高我们的逃生生存几率。
第五段:防止地震灾害发生
在防震科普活动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防止地震灾害发生的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加强土地管理,用好科技手段防范地震等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总之,在防震科普活动中,我意识到了地震危害的严重性,提高了防震意识,积累了应对地震的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些知识,积极寻找有效防震措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同时,我也愿意将这些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闻风而动,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共创美好未来。
防震科普知识篇四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 “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防震科普知识篇五
在生活中,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防止震灾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变得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所学到的一些防震科普知识,以及我对这些知识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地震的定义和原因
地震是地球上一种突然的自然地震运动,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造成地球表面的振动和变形。通常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压力和张力导致岩石的变形和断裂。当板块突然移动,就会产生地震。
第三段:防震的有效方法
了解地震的定义和原因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震灾的发生。首先,应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采取防震技术,使建筑物在地震时尽可能地稳定。其次,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为自己和家人提供足够的避难所和应急物资。此外,在地震前,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做好紧急疏散的准备。
第四段:防震科普对个人的意义
了解防震科普知识并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够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能够减少地震造成整个社会的损失。此外,防震科普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震灾应对能力,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防震科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地震,防止震灾发生,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应该重视个人安全,还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安全中来,为地震预防和应对做出自己的贡献。
防震科普知识篇六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是防震小能手
教师:屈老师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课件: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4、幼儿自由发表。
5、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6、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8、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幼儿下楼梯的路线是男生靠楼梯扶手,女生靠墙同时下楼.因为男女生的反映、运动能力相比较男生要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防震科普知识篇七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 “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防震科普知识篇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和预防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在参加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后,我收获了许多新知识和体会。下面我将从活动的目的、内容、效果、意义以及我的个人感悟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养大家的安全意识。通过组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学校希望以此引起学生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重视,让大家了解如何在发生灾害时正确行动,有效减少伤亡。这一目的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提升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其次,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知识讲座、应急疏散演练、应对自然灾害的技巧训练等。在讲座环节,专家详细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发生规律以及地震破坏力等相关知识,让我们了解到地震对于建筑物和人类的巨大威胁。在演练环节,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正确疏散和避险的技巧,包括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找到合适的掩体、告知身边的人以及逃生的最佳路径等。这些内容的设置非常实用和丰富,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
再次,活动的效果非常明显。参加此次活动后,我们对于地震和自然灾害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以往我们对于地震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的理解,因此对它的威力和危险性认识不足。通过活动中的讲座和实际操作,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自己在面对灾害时应该如何行动,不再是一知半解。活动还在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思考和讨论的热情更高涨,与朋友们一起商讨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其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和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减灾措施减少损失。科普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逃生和自救的能力。这不仅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也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是国家对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只有通过科普教育,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最后,个人感悟方面,我深深体会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深感自己应该为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负责,更应该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负责。通过加强自己的认知和学习,我可以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能通过鼓励身边的人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一起增加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
总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活动,通过参与和学习,我对于地震和自然灾害的认识得到了升华,相应的应对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一次活动不仅在知识上给予了我丰富的收获,更在精神上增添了对于安全的关爱和责任心。我相信,通过这样的科普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
防震科普知识篇九
2月25日下午,玉报小记者团带领我们去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参观学习。
走进科普馆的大门,正前方是一张巨大的玉溪市地图,地图下方有一个圆形沙盘,沙盘里准确地标出了云南省各个断裂带。地图的左手边有一间震后倾斜小屋,看外表就非常有吸引力。所以当老师告诉我们可以走进去体验时,我迫不及待地大步向前,因为小屋中的地面是倾斜的,所以我只能靠着一边走。在这间“奇怪”的小屋中,我看到了被砸坏的长椅、歪歪斜斜的衣柜,还有塌陷的砖块。正当我仔细观察时,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我被屋内的红外线感应到了,屋子里突然发出“嘀……嘀……轰隆隆”的声音,仿佛是地震来临时的声音,让我感到心惊肉跳。于是,我慌慌张张地跑到出口,因为出口处有一个幅度较大的斜坡,我脚下一软,差点摔倒了。走出小屋后,我不由得回顾起小屋中的见闻和经历,真是既紧张又刺激!
紧接着,我们观看了通海大地震的纪录片,房屋摇晃的画面让我深感不适。但当老师带领我们走进地震模拟体验区时,我却非常渴望体验一下地震的威力。老师把我们分成15人一组,分别站到体验台上。当我忐忑地站到体验台时,只见老师在屏幕上飞快地点了几下,屏幕上就出现了地震时的场景,大约过了10秒钟,体验台开始慢慢摇晃起来,又过了几秒,体验台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仿佛真的发生了可怕的地震一样。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尖叫声,叫声里既有恐惧也有一点点兴奋,更有一种复杂得说不出来的感觉。不一会儿,体验台停止了摇晃,老师问道:“你们觉得地震可怕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体验时间太短啦,不是太害怕。”老师接着说:“级别较高的'地震仅仅几十秒,就会伤及上万人的性命,所以地震是很可怕的。因为模拟地震只是为了让人们体验、学习地震来临时的应急避险知识,从而掌握逃生技巧,减少地震发生时的伤亡,所以它和真实的地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原来,真实的地震比我们体验到的可怕多了。
随后,我们走上科普馆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监测地震的仪器。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地动仪,据讲解员介绍,它利用了杠杆原理,如果发生地震,它能准确地找到地震发生的方位,因为地动仪的四周都有龙的雕像,每条龙的口中含有一颗龙珠,只要发生地震,龙珠就会掉落到下面金蟾的嘴里……原来,从古至今,科学家们都在研究地震,努力让人们免受地震带来的伤害。
通过此次活动,我认识到地震的威力十分巨大,真的非常可怕,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多学习地震安全自救互救知识,用知识的力量战胜地震。
防震科普知识篇十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作文1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绍兴科技馆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
地震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产生了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岩层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振动。地震主要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其中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地震带来了地表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生命线破坏、人员伤亡、心灵创伤、火灾、建筑结构破坏等灾害。
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灾害,我们要做好抗震措施。加强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现能做的就是学习地震知识,不轻信谣言;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准备防震应急包,按时检查和加固住房。
地震虽然是自然灾害让我们防不胜防,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相信人们能探索出更好的防震“武器”。
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作文2春节前,我和屠嘉辰、徐易洲一起去绍兴科技馆看防震减灾科普展览。在科普展览中,我学到了这些知识:
着火了,我们应该如何逃生呢?
我们平时要留心周围环境情况,知道逃生通道在哪里,一旦有了危险可以迅速撤离。遇到火灾,我们要保持镇定,逃生时注意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方向撤离。遇到浓烟时,应该弯腰前行,尽量不高于1.2米,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湿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
地震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厕所、墙脚和坚固的桌子旁边、床边等地方更便于安全躲避。如果厨房里正开着火,应该首先关闭,地震后不能随便点火,否则容易引起爆炸。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得到外界救援信息。水和食品可以有效保证我们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压,可以吹哨子或敲击金属,声音可以传得更远,并有效节省我们的体力。
如果以后发生了地震或火灾,我们可以使用以上这些办法逃生。我还要把这些知识教给别人,让他们也跟我一样安全。
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作文3大家一定知道地震吧?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了绍兴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
走进大门,就看见了一个大屏幕,里面介绍了魏格纳对大陆漂移地理论和为什么会地震的原理。通常大地震前兆有:猫狗大叫、黄鼠狼、老鼠、蚂蚁大搬家、鸽子高飞等。地震发生时在学校中,最需要的是听从教师的指挥。在家里千万不能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如果,在街上行走,要注意因地震引起的高空坠落物砸到身上。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后面还有模拟的安全通道,一排排图文为我们介绍,上面也有火灾自我报护。
这次科普展让我们知道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自我报护必不可少!
防震科普知识篇十一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防震科普知识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近年来,地震频发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我参加了一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并从中受益匪浅。这篇文章将谈谈我在这次科普教育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知地震(约200字)
在科普教育活动中,我认识到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一种强烈震动现象。地震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地壳断层破裂和滑动引起的地震,以及岩层变形蓄积所致的地震。地震的震源和震中是两个重要的概念,震源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而震中是指地震影响范围最大的地方。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地震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第三段:应对地震(约200字)
在科普教育活动中,我了解到地震应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首先是室内的自救技能,如遇到地震时应立即避开窗户、墙角和重物,并迅速找到避难处躲避。其次是室外的自救技能,如在震后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注意避免电线、建筑物和树木的倒塌,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此外,科普教育还强调了灾后救援、紧急求救指南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应对地震时必备的能力。
第四段:加强防震减灾建设(约200字)
科普教育不仅重视个体的能力培养,也强调了社会整体的防震减灾建设。科普教育强调了建筑抗震设计、设施的建设和政府层面的防震减灾规划。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用能够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科普教育还提倡公众自发参与防震减灾建设,如参与地震演练、成立居民防震减灾小组等。
第五段:个人思考和总结(约200字)
通过科普教育,我深刻认识到地震是一种常态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尽可能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震风险,养成灾害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的应对习惯。此外,我们也应当参与到社会层面的防震减灾建设中,通过个人行动和共同努力,营造更安全的社区和城市。
总之,这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让我深感地震的威力和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危害性。通过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技能,我们能够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加强防震减灾建设,可以减轻地震灾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只有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防震减灾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合力,我们才能真正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震科普知识篇十三
地震,这个全世界人恐惧的话题,这个熟悉的字眼,近几年来总是频繁地出现,不断的侵蚀我们这颗脆弱的心灵,大家都在呼喊着:“防震减灾,让地震远离人类!”2023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席卷中国,席卷汶川。正是这一天,中国人民在哭泣,汶川人民在哭泣。多少人们,妻离子别,家破人亡。2023年4月4日,悲剧又重新上演,一次又一次痛苦的呻吟,灾难中的人们呐喊着,用沙哑的声音喊着:“我们要生存,我们决不向灾难低头!”
为了让大家多一点地震常识,绍兴科技馆特别举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寒假里,我有幸参观了,使我对地震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资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带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一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厚有断层的错动从而引起了地震。地震还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科学不断进步时代飞速发展,防震减灾便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办?最近,我们班级就这个问题搞了一个小队演练活动,并且还在全校各班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
首先,不要慌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切以生命为重。如果你住在楼房,地震时不能滞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间中央,应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千万不能跳楼,不能到阳台,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能乘电梯。如果你正在学校上课,就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地震时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再有组织地疏散到空旷的地方,原地不动。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而不能自行脱险时,一定要沉住气。先试着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不能脱险,就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采取果断措施,寻找生存空间。
可是,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怎么去解决这个难题呢?我想,重任应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去发明更先进的仪器来预测地震,并倡导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要乱砍乱伐树木,要积极地植树造林,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好环境,让汶川在地震中的悲剧,不再上演。
通过这次科普展的参观使我懂得了只有从小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才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共同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共同拥抱美好的明天!
防震科普知识篇十四
大家好,我是来自桓台县起凤小学的周晓军,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不同场合的避震自救》。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处于室内,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供我们做出抉择:是跑还是躲?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的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或被压所致。所以,地震时处于室内的我们应该“躲”。往哪里躲呢?美国国际搜救队与土耳其政府模拟地震实验得出:房屋倒塌时,在室内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避震相对安全的地点,因此,我们应该躲在桌子床铺旁、坚固的家具旁、暖气片旁等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处于教室里呢?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到楼梯口拥挤;应该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抱头、闭眼,就近躲在各自课桌边角处;其次,待地震过后,有秩序的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不要返回教室取东西或救人。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在在百货商场、电影院、地下街等公共场所,最可怕的反而不是地震,而是因地震引起的混乱,因此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一定不要互相拥挤以免造成伤亡。此时,应避开商品陈列厨,屈身靠墙或蹲在大柱子或大商品旁边,等待地震平息。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好在室外。首先不要返回室内取东西或救人,其次我们应该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女儿墙、高门脸、狭窄的街道、危房等。),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避开河、湖、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落水,或出现海啸等。选择开阔的空间蹲下抱头进行避震。
各位朋友们,如果地震降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的避震空间避震自救。
天灾无情,世事难料!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这场人类与自然的战争,我们必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防震科普知识篇十五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就在不久前发生的7.1级青海玉树大地震,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
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听我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地震发生时,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防震科普知识篇十六
大家上午好!本月为防震减灾教育月,今天我讲话的题目为《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倾刻间,山崩低裂、房屋倒塌、公路断裂、桥梁坍塌、通讯中断、尸横遍野、大地悲泣,地震造成7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5.12”是一个需要永远记住的日子。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震减灾日”。
“512”大地震过去了,除了悲痛,我们应该以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历史性的灾难。“防震减灾日”的设立,既是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们,也是提醒我们更加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更要唤起全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们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同学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慌乱,任何突发应急事件都忌慌乱。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台,以防玻璃碎片伤人。
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果在操场、大街等户外的地方,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广告牌下、篮球架下头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
如果在家里时发生地震,家住底楼的,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停止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家住高楼的,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最后如果万一不幸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不要大喊求救,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同学们,纪念是为了科学地认识灾难,有效地防震减灾。地震无法预报,但能预防,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特别是要学习抗震救灾中展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克服困难、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