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广播稿(精选11篇)

最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广播稿(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2 18:17:08
最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广播稿(精选11篇)
时间:2023-09-22 18:17:08     小编:HT书生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一

早上好!地震时的须知: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1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2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

第3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

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二

2)选好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

3)清除床下、桌下,楼道杂物以利避震和疏散;

4)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以免震时倾倒伤人;

5)取下高架重物和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以免震时掉下砸人;

6)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

7)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

8)准备防震包:

9)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和约定避震方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三

活动目的: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

2、幼儿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演练突发地震有序逃生及自救技能及躲避伤害本领。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

2、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自我保护能意识。

动物反常情形谚语

动物震前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2、看vcd、科普片及宣传画教师讲解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准备好食物和必备的物品做应急。

2)个人防护

室内—躲在坚实的家具下

教室—在教师指挥下抱头蹲在个自课桌下,地震停了马上有秩序撤离,不要拥挤。

室外—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等。

3、以游戏形势进行简单防震演练。

小结

通过谚语、图片、游戏等方式使幼儿基本掌握地震突发事件时逃生和自救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教学目的,效果很好。

延伸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一考他们防震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四

观看过防震减灾的影片或者科普展后你有什么感想?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防震减灾

观后感

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今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了一起去科技馆看科普展。这次科普展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地震。地震其实就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振动。地震会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比如说:泥石流吧,有时它能把整个村庄淹没,人员,房屋等损失异常惨重。地震,会导致大面积的地面倾斜,升降或变形。也会对铁路,管道等生命线工程造成巨大破坏。我国建国以来发生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汶川大地震了,那是一次8.0级的大地震,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失踪17923人,受伤374643人。三个那么让人惊心动魄的数字,使我为受难的骨肉同胞感到痛心。为了不让地震再伤害到更多人,我国建立了1000多座地震观测台,随时预测地震前的情况。除了这些,地震时躲避措施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或靠近阳台,窗户;注意近水不近火;地震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旁,厨房,厕所等地方;要避开危险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急着涌出出口.......

大自然赐予我们许多秀美的景色,展示了它美丽的一面。但有时大自然也暴露了它邪恶狰狞的面目,各种自然灾害让我们人类防不慎防,损失惨重。这次的防震减灾科普展让我懂得了不少关于地震的知识,受益匪浅!

地震,一个令人感到可怕的字眼;地震,一个无形的恶魔;让无数人妻离子散,与自己的家人阴阳相隔,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呢?我们认识地震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吧!

地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人们的某种原因形成,如从高空往下扔一样重物,地慢慢会因震动而发生地震。还有一种是自然形成的,由于地面一直向一个点往里挤,那个点便会拱起,就如珠穆拉玛峰一样,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地幔的移动,使地面出现裂横。地震发生时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躲避不当,就会有生命危险。

在古时候,地震就已经发生了,可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差,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当古时候发生地震时,有些人就认为在地底下有一条鱼。当这条鱼摇一摇尾巴或翻个身,都会发生地震,后来,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据说,这个地动仪在当时可以测出方圆百里外发生的地震,那么,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如何测准地震的呢?当地震快要发生时,地动仪里就会有珠子从仪器内掉出落到周围青蛙伏的容器中。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逃生呢?如果你在家中,发生地震时,你应该躲到桌子底下,这样,从房顶上掉下来的砖和石块就不会砸到身体了,千万不可躲到阳台上,因为发生地震时,阳台容易倒塌,而且掉下来的砖块也会砸到身体,会有危险。当你在教室时,你可以躲到课桌底下,保护自己,如果你拿椅子顶在头上也是没有用的,但要记住,千万不要跑到外面去,这样做最危险了。如果你在马路上,一定躲到草坪上,因为那儿没有建筑物,不容易受伤,矮房在我们看来是很破旧的,可在地震发生时,矮房子却是坚固。因为矮房子离地面近,地震发生时,由于地球吸引力的原因,所以不易倒塌。

在唐山市,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地震是7、8级,整个唐山市全部倒塌,人们逃的逃,躲的躲,最后,没有几个人活着的,人们称这次地震为“唐山大地震”。

同学们,现在咱们都了解地震了吧,一定沉着,冷静哦!

今天中午,我们组织看了防震减灾科教片,我从中知道了许多知识。

在地震来临时,不能慌张,应该找一些合理的地方进行躲藏。哪些是合理的地方呢?就让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知识来为大家讲讲吧。

在学校里,地震要来时,应该及时地躲到课桌下,并且将头部保护好,因为头部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家里,地震要来时,应该及时地躲到比较坚固的桌子底下,还可以躲到床底下,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家里时,千万不能躲在阳台上。因为阳台与主体连接不够紧密容易造成伤亡。那,在室外,这可怎么办呢?不用担心如果在室外的话,应该在附近没有建筑物的草坪上,抱着头蹲下,这样比较安全。如果在电影院里,也不要惊慌,可以躲在椅子底下。知道了地震来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但在买房子时,应该选择怎样的房子比较安全有效地预防地震的冲击力呢?别着急,让我来告诉你吧:

在买房子时,应该选择以下这些房子:竹楼、矮房等。知道了应该选择怎样的房子。有些人肯定还会问,政府是怎样预测地震的呢?别急,别急,让我来告诉你。

但是水下无人居住,一般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死存亡。但如果地震发生在海岸边的话,就会引起海啸,才会威胁到人类。

同学们,我们一定多学些自然现象的知识,为自然灾害来临时,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五

20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假如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假如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六

我来到科技馆,参观了本次展览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观后感王卓溢。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30多万人的死亡。三十多万人哪!多少人在甜蜜的梦中,被无情地夺走了生命。如果人们早早地学会如何应对灾难的到来,那会挽回多少条宝贵的生命啊!

中国是个灾难多发的国家,所以更加应该重视如何逃生。我们平时要多积累逃生知识,以方便在关键时刻可以利用。学校等各个公共场所应该多加演练,避免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地震来临时,千万不要慌张,观后感《观后感王卓溢》。来得及逃的,可以跟随有秩序的队伍走,来不及逃跑的,可以蹲在桌子底下,用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保护头部,在学校里只能用书包来保护。人群撤离时尽量往空旷地带走,避开一些危险物品。

在家中,每个家庭必备一个急救箱,里面应该装一些药品、矿泉水、收音机、创可贴、干粮等,以便在关键时刻得以利用。如果被困在废墟底下,千万不要一直大声喊,避免体力大量消耗。我们可以用石头或者别的硬物敲击,听见脚步声可以轻轻唱歌,脚步声越来越近时,再大声求救。

地震发生后,有些房屋因为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所以,要避开这些危险场地,尽快来到安全的地方。地震之后会发生多次余震,未成年人不要到废墟旁边参加救助,也不要到山脚等地,以免被石块砸伤。

地震的力量与人类是不可比的,但是我们只要多增长一些抗震知识,一定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七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具有发生中强度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同时,我校又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防震减灾中存在许多特殊困难。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地震安全性评估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加强校园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我防护与求生知识的普及,努力提高师生应对震灾的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2004年泉州市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我校教师代表队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依托在我校建立的泉州市青少年防震减灾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殊荣。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1、职责明确: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校长为主管,各处室紧密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校园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供稳定的教育活动经费,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责任,确保应急联动,发挥最大的应急合力。

2、师资队伍:聘请泉州市地震局黄金钟副研究员为校外辅导员,不定期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五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参观一次泉州市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2008年10月份我校聘请市地震局的黄金钟副研究员对全体教师进行震前、震时、震后各时间段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培训,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掌握应急自救互救要领,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师资队伍。

3、学科渗透: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材、光盘、录像带、科普书籍、挂图等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残障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视野,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平常教学常规“六认真”检查中加以考核,对于一些成功的的案例进行推广。

二、加强基础,丰富资源,突出特色,力求实效

1、校舍抗震性能好,应急避险场所广阔

根据闽安监[2008]152号文件精神,经查阅各幢办公楼和教学楼建设时备案资料,我校校舍的抗震性能均达标准。其中主体办公大楼、盲部教学楼、聋部教学楼、盲聋部食堂都按7.5度抗震设计施工,福华楼、基地宿舍和食堂是按8度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均达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的抗震等级。同时,在学校空旷地都设有专门的抗震避险场所,根据规定师生每人1平方米,全校约需400平方米应急避险场所,而学校的运动场可用面积就有5400平方米,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还有1200平方米的草坪、1400平方米的操场及军体区,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并设置了明显标识,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

2、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资源

(1)依托在我校建立的泉州市青少年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内设有多功能展馆约60平方米,馆内有地震知识、自救互救常识宣传画廊约20米,有图书画册专栏、震灾应急知识电子触摸屏和ty—1型地震仪等。该展馆坚持每周一次30分钟以上的多形式(知识授课、讲座、参观展馆、观看vcd知识竞赛等)的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知识面广,互动性强,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目前已有12万人次学生接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2)学校网站“泉州特教信息网”开设了地震科普专题栏目,创设了工作档案、地震科普、案例解析、系列活动等分栏目,同时成功地与泉州地震科普之窗进行链接,师生们可以通过此链接阅览到综合知识、法律法规、监测预报、地震应急、地震问答、科普长廊等相关知识,信息丰富,为师生创设一个防震知识教育的平台。

(3)在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藏有多种防震减灾科普读物。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系列活动

我校是一所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又是全寄宿的听障或视障儿童,因此,在进行紧急避险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地震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

1、立足校本,务求实效

(1)通过晨会、班会、校会、团队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你应该了解的地震知识》等防震常识,并组织师生观看地震科普动画片《蟾童》,参观学校地震展览室。通过防震常识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地震来临时,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生命、尽量减少损失等知识,让学生广泛了解地震知识,增强防震自救意识。(2)开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电视、广播、图书、宣传栏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活动,进行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

(3)以学校为教学阵地,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墙报、专栏、讲座、兴趣小组活动等,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4)科学制定应急避险模拟演练方案和实践,架构防震减灾专用信息传播和指挥平台。针对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学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对于全体教职工我们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练兵和各项应急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的素质,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

(6)各班主任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各科任老师扎实开展学科渗透,分解次生灾害,使地震在盲聋学生心目中并不恐惧,形成一种常态的、有序的、科学的、人文的防震减灾心态反应。(7)深入开展地震后心理预防和恐慌心理的调整技能的培养,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的培训。

2、延伸校外,带动辐射

(1)学校充分发挥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馆的优势和作用,每年利用夏令营等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小品表演、模拟演练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普及学员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2)动员残障学生及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向家人和社会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从而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共同建设安全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途径,让每个学生了解掌握地球的地质结构,地震的孕育与发生,防震、抗震、自救、互救的科普知识。同时精心策划科学的防震减灾模拟演练和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等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地震是种偶发性自然灾害,要将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校园环境的布局、建筑物的抗震、人员应急反应能力等因素,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我校将继续努力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引向深入。

二00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按照邹城市地震局、教育局要求,结合我单位具体情况,今年以来,认真开展了创建防震科普示范校活动。并向地震局申报了2008年防震科普示范校。现将有关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于1976年建校,位于邹城市龙山路139号;属于市属全日制小学;目前教职工104人,在校学生1567人。

二、工作目标

1、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始终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办好邹城市兖矿二小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加强与邹城市地震局、科技局的合作,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尖子学生,并能在防震减灾知识中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积极参加市地震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多向市局反馈我校最新进展和最近工作重点,多向兄弟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学习、取经,扬长避短,以观测基地为阵地,形成了本校特色。

4、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网站,制作了地震多媒体课件,并着手编写地震科普教材,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

5、人人争做防震减灾科普小讲解员,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讲解水平、防震意识和能力。

三、具体计划和措施

1、本,落实人员,组织教师着手编写地震科普校本教材,到年底基本定稿。

2、本,继续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晨会课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利用科学课对最新地震及灾情等予以及时介绍,联系防震示范校教师来我校讲课,让学生开眼界长见识。

3、大力完善学校网站,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及时公布最新地震消息及学校科普动态,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研究。

4、本,在11月份组织师生观看了地震专题教育录像,12月份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

5、“防震示范校”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扩大辐射面,努力提高全校小学生从小就有较强的“防震减灾”意识。

6、邀请市地震局专家来我校作地震科普知识科普讲座。

7、在全校举行了一次震时紧急撤离演练。

8、要求学生在家组织一次家庭1分钟地震应急演练。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丰富。学校与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主要活动选择在有关重要纪念日进行,如5月科技活动周、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0月8日国际减灾日等。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黑板报比赛,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创建防震科普示范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兼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崔连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防震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

珍惜生命,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马鞍山七中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汇报材料

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二〇〇九年十月

一、学校基本情况

马鞍山七中建于1964年8月,占地35196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0多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在职教职工150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学校坐落在城市新区中心,拥有以华东地区首家倾斜式校园天象馆为代表的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合理的布局、绿色的校园,以及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构成了美丽的校园,令人赏心悦目,充满现代气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求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办学为民、科普特色、发展创新”的办学方针,把科普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按照“课堂普及、活动延伸、科研先导、质量为本”的思路,大力开展科普特色教育,不断追求新高度,提高办学水平,学校从一所昔日城郊结合部的薄弱学校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先进学校,2005年11月被安徽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安徽省特色初中”。

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人才幼苗培养基地、中国少科院科普基地、安徽省少年科学院二级分院及会员单位、创建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推广厂(事)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档案管理省一级先进单位、马鞍山市首届文明单位标兵、马鞍山市教学研究基地等荣誉。学校办学水平逐年上升,已连续五次获得两年一度的马鞍山市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公办品牌学校。

二、主要做法

我校对实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高度重视,以省、市两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考核标准”为标准,不断努力,使得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去年底,市地震局、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启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后,我校根据自身科普特色的实际情况,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了校长书记决策,分管校长牵头,各部门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落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

今年初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首选的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即行政办公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传。即:利用校园电视网、广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也进行了不少次数的防震减灾宣传,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二)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一、初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两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下雨天学校大课间活动不能进行,我们就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班级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一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由相关专家进行,比如,今年5月12日我校就邀请了市地震局陈研究员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四种”课堂,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较好的效果。

(三)打造阵地,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平台

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实施,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是,这样做还很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设施,必须搭建新的平台,以适应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起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方面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我们比较重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比如:我校和市地震局开展共建活动,得到了市地震局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最近我们还准备带学生到市地震台实际感受。又比如:我校和市气象局是共建单位,每年我们都带学生到气象局科技馆参观学习,其效果是在学校不能做到的,最近几年,我们每年还带学生到江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上海科技馆、安徽科技馆等参观学习,尤其是学生在科技馆内“地震小屋”体验地震,其效果非常的好。另一方面在校内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教育平台。虽然我校教育用房紧张和教育经费短缺,我们还是挤出教学用房和经费,建设了一个宣传内容比较全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室,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学生开放,对社会开放。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了正常化,我们将在这一平台上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的更好。

(四)凸显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为此,我们组织每项活动前都精心策划,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每项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开展五项相关综合活动: 1、3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安排了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减灾专题黑板报。使得《防震减灾法》家喻户晓。

2、“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安排了十项活动。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专家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宣传栏;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历时九天,有比较好的效果。

3、科普夏令营活动。7月10日---11日,我校200余名师生前往上海科技馆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在此之前的5月29日、30日,6月6日有700余名师生分三批前往南京科技馆开展科普实践活动,有不少学生特别找到“地震小屋”进行模拟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地震,对地震有一定的体验。

4、“11.9” 消防安全疏散演练。11月9日上午9:10全校师生参加了安全疏散演练,演练后进行了点评,这项活动花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市地震局有关部门领导莅临现场,进行了指导,提出了要求,演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科技创新大赛活动。2009年7月~9月进行,收集了学生科幻画52幅,科技论文40篇,科技创新发明制作作品47件,其中也不乏有防震减灾内容,这项活动展示了学生科技才能。

以上这些活动,强化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锻炼了学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比如:5月10日是一个双休日,部分师生到江东社区进行“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学生配挂绶带,引导居民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展牌”,给居民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使得学生和居民共同融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之中,这个社会大课堂给学生的教育是深刻的,双比如: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心得评比、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深刻的。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校科普特色注入了新的活力。(本网网 收集整理)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已接近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深刻反思我们整个创建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还未形成。虽然安排了老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学,但还未形成系统,急待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建设。

2、防震减灾科普室开展活动还不够正常。主要原因是科普室刚建成不久,需要尽快地发挥其作用,利用其功能开展活动。

3、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活动还不够好。这其中有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最主要原因是学校上课安排的太满,无法抽时间开展正常活动。

4、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动手方面的设施未建设,使得教育缺乏直观性和说服力,影响教育效果。

今后,我们将以《马鞍山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和《马鞍山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价指标》为依据,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亮点。

四、几点认识与思考

根据创建过程的实践和本校实际,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1、“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学校科普特色联系起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对学校科普特色的丰富,是把科普特色引向深入的重要平台,是科普特色的必然要求。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特色。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联系起来。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提到生命的高度,纳入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地位才会凸显,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才会为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要和学校整体建设联系起来。学校应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场所和活动场所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尤其是防震减灾实践活动设施建设要更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面实施,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4、“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学校的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社会也需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成为社会的统一行动,所以,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与社会结合,资源共享,形成社会物质资源和专家资源为学校服务,而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内容,宣传到社会,教育国民,促使防震减灾成为全民行动,这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应有之意。

马鞍山第七中学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八

珍惜生命,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马鞍山七中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汇报材料

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二〇〇九年十月

一、学校基本情况

马鞍山七中建于1964年8月,占地35196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0多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在职教职工150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学校坐落在城市新区中心,拥有以华东地区首家倾斜式校园天象馆为代表的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合理的布局、绿色的校园,以及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构成了美丽的校园,令人赏心悦目,充满现代气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求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办学为民、科普特色、发展创新”的办学方针,把科普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按照“课堂普及、活动延伸、科研先导、质量为本”的思路,大力开展科普特色教育,不断追求新高度,提高办学水平,学校从一所昔日城郊结合部的薄弱学校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先进学校,2005年11月被安徽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安徽省特色初中”。

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人才幼苗培养基地、中国少科院科普基地、安徽省少年科学院二级分院及会员单位、创建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推广厂(事)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档案管理省一级先进单位、马鞍山市首届文明单位标兵、马鞍山市教学研究基地等荣誉。学校办学水平逐年上升,已连续五次获得两年一度的马鞍山市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公办品牌学校。

二、主要做法

我校对实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高度重视,以省、市两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考核标准”为标准,不断努力,使得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去年底,市地震局、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启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后,我校根据自身科普特色的实际情况,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了校长书记决策,分管校长牵头,各部门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落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

今年初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首选的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即行政办公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传。即:利用校园电视网、广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也进行了不少次数的防震减灾宣传,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二)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一、初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两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下雨天学校大课间活动不能进行,我们就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班级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一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由相关专家进行,比如,今年5月12日我校就邀请了市地震局陈研究员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四种”课堂,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较好的效果。

(三)打造阵地,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平台

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实施,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是,这样做还很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设施,必须搭建新的平台,以适应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起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方面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我们比较重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比如:我校和市地震局开展共建活动,得到了市地震局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最近我们还准备带学生到市地震台实际感受。又比如:我校和市气象局是共建单位,每年我们都带学生到气象局科技馆参观学习,其效果是在学校不能做到的,最近几年,我们每年还带学生到江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上海科技馆、安徽科技馆等参观学习,尤其是学生在科技馆内“地震小屋”体验地震,其效果非常的好。另一方面在校内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教育平台。虽然我校教育用房紧张和教育经费短缺,我们还是挤出教学用房和经费,建设了一个宣传内容比较全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室,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学生开放,对社会开放。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了正常化,我们将在这一平台上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的更好。

(四)凸显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为此,我们组织每项活动前都精心策划,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每项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开展五项相关综合活动: 1、3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安排了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减灾专题黑板报。使得《防震减灾法》家喻户晓。

2、“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安排了十项活动。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专家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宣传栏;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历时九天,有比较好的效果。

3、科普夏令营活动。7月10日---11日,我校200余名师生前往上海科技馆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在此之前的5月29日、30日,6月6日有700余名师生分三批前往南京科技馆开展科普实践活动,有不少学生特别找到“地震小屋”进行模拟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地震,对地震有一定的体验。

4、“11.9” 消防安全疏散演练。11月9日上午9:10全校师生参加了安全疏散演练,演练后进行了点评,这项活动花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市地震局有关部门领导莅临现场,进行了指导,提出了要求,演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科技创新大赛活动。2009年7月~9月进行,收集了学生科幻画52幅,科技论文40篇,科技创新发明制作作品47件,其中也不乏有防震减灾内容,这项活动展示了学生科技才能。

以上这些活动,强化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锻炼了学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比如:5月10日是一个双休日,部分师生到江东社区进行“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学生配挂绶带,引导居民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展牌”,给居民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使得学生和居民共同融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之中,这个社会大课堂给学生的教育是深刻的,双比如: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心得评比、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深刻的。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校科普特色注入了新的活力。(本网网 收集整理)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已接近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深刻反思我们整个创建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还未形成。虽然安排了老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学,但还未形成系统,急待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建设。

2、防震减灾科普室开展活动还不够正常。主要原因是科普室刚建成不久,需要尽快地发挥其作用,利用其功能开展活动。

3、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活动还不够好。这其中有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最主要原因是学校上课安排的太满,无法抽时间开展正常活动。

4、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动手方面的设施未建设,使得教育缺乏直观性和说服力,影响教育效果。

今后,我们将以《马鞍山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和《马鞍山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价指标》为依据,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亮点。

四、几点认识与思考

根据创建过程的实践和本校实际,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1、“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学校科普特色联系起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对学校科普特色的丰富,是把科普特色引向深入的重要平台,是科普特色的必然要求。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特色。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联系起来。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提到生命的高度,纳入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地位才会凸显,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才会为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要和学校整体建设联系起来。学校应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场所和活动场所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尤其是防震减灾实践活动设施建设要更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面实施,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4、“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学校的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社会也需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成为社会的统一行动,所以,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与社会结合,资源共享,形成社会物质资源和专家资源为学校服务,而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内容,宣传到社会,教育国民,促使防震减灾成为全民行动,这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应有之意。

马鞍山第七中学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九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汇报材料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汇报材料

xx学校建于1983年3月,占地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余人,在职教职工21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合理的布局、绿色的校园,以及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构成了美丽的校园,令人赏心悦目,充满现代气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求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办学为民、科普特色、发展创新”的办学方针,把科普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按照“课堂普及、活动延伸、科研先导、质量为本”的思路,大力开展科普特色教育,不断追求新高度,提高办学水平。

主要做法

决策,分管牵头,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落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

今年初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首选的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即行政办公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传。即:利用校园电视网、广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也进行了不少次数的防震减灾宣传,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二)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下雨天学校大课间活动不能进行,我们就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班级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两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比如,今年5月12日我校就邀请了县地震局陈研究员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四种”课堂,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较好的效果。

(三)打造阵地,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平台 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实施,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是,这样做还很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设施,必须搭建新的平台,以适应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起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方面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我们比较重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尤其是学生在科技馆内“地震小屋”体验地震,其效果非常的好。另一方面在校内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教育平台。虽然我校教育用房紧张和教育经费短缺,我们还是挤出教学用房和经费,建设了一个宣传内容比较全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室,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学生开放,对社会开放。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了正常化,我们将在这一平台上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的更好。

(四)凸显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为此,我们组织每项活动前都精心策划,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每项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开展五项相关综合活动: 1、3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安排了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减灾专题黑板报。使得《防震减灾法》家喻户晓。

2、“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安排了十项活动。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专家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宣传栏;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历时九天,有比较好的效果。

3、科普夏令营活动。7月10日---11日,我校260余名师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有不少学生特别找到“地震小屋”进行模拟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地震,对地震有一定的体验。

4、“11.9” 消防安全疏散演练。11月9日上午9:10全校师生参加了安全疏散演练,演练后进行了点评,这项活动花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市地震局有关部门领导莅临现场,进行了指导,提出了要求,演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科技创新大赛活动。2010年7月~9月进行,收集了学生科幻画52幅,科技论文20篇,科技创新发明制作作品35件,其中也不乏有防震减灾内容,这项活动展示了学生科技才能。

以上这些活动,强化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锻炼了学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比如:5月10日是一个双休日,部分师生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学生配挂绶带,引导居民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展牌”,给居民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使得学生和居民共同融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之中,这个社会大课堂给学生的教育是深刻的,双比如: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心得评比、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深刻的。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校科普特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已接近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深刻反思我们整个创建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还未形成。虽然安排了老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学,但还未形成系统,急待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建设。

2、防震减灾科普室开展活动还不够正常。主要原因是科普室刚建成不久,需要尽快地发挥其作用,利用其功能开展活动。

动。

4、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动手方面的设施未建设,使得教育缺乏直观性和说服力,影响教育效果。

今后,我们将以阳泉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价指标》为依据,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亮点。

四、几点认识与思考

根据创建过程的实践和本校实际,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1、“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学校科普特色联系起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对学校科普特色的丰富,是把科普特色引向深入的重要平台,是科普特色的必然要求。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特色。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联系起来。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提到生命的高度,纳入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地位才会凸显,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才会为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要和学校整体建设联系起来。学校应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场所和活动场所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尤其是防震减灾实践活动设施建设要更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面实施,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4、“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学校的有限资6

源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社会也需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成为社会的统一行动,所以,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与社会结合,资源共享,形成社会物质资源和专家资源为学校服务,而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内容,宣传到社会,教育国民,促使防震减灾成为全民行动,这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应有之意。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十

大家上午好,今天国旗下讲话时间,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地震避险的有关常识。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2008年5月12日无疑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惨痛记忆。这一天下午2时28分,在我国的四川省,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在瞬间灾区的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在瞬间5300多名在校学生遇难或失踪。地震至今为止无法准确地提前预报,但掌握一定的避震常识和技能,可以让我们遇震不慌,降低危险。

地震灾害从发生到建筑物被毁坏平均只有12秒,必须根据所处的环境迅速作出抉择。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冷静,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地震时如果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坚固物品旁边,注意避开悬挂物,用包或手护住头部,等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如果在户外,要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在地上,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在学校,避震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震时避震,二是震后疏散。

震时避震有如下要点: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餐桌或床下(旁),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

2、在操场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紧急疏散有如下要点:

1、要有顺序地疏散,从就近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相关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行动要迅速,排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过程中,可以用书包、双手等护头,以防被砸伤。

5、疏散途中尽可能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明天大课间时间,我们将开展一次室内就地避震演练,第一节课下课以后,各班班主任及时进班,到时将以哨音为令,三声急促的哨音响过以后,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迅速避险,到再次响起三声长哨音,室内演练结束。班主任总结演练情况,进一步做各种情况下的避险指导。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篇十一

安阳开发区第三小学位于黄河大道东段,它是一所新建的寄宿制学校,那里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是成长的摇篮,育人的沃土。

我校现有18个教学班,900余名学生。自建校以来,我校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加强校园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创建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作为工作发展战略的核心。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校长为主管,各处室紧密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校园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供稳定的教育活动经费,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责任,确保应急联动,发挥最大的应急合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校按照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材、光盘、录像带、科普书籍、挂图等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残障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视野,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平常教学常规检查中加以考核,对于一些成功的的案例进行推广。另外,少先队要求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

为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氛围,我校聘请安阳市地震局为校外辅导员,不定期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震前、震时、震后各时间段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培训。由于,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着眼全局、科学筹划、精心组织,这些措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师资队伍。

我校舍抗震性能好,应急避险场所广阔。我校校舍的抗震性能均达标准。其中主体办公大楼按8度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均达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的抗震等级。同时,在学校空旷地都设有专门的抗震避险场所,根据规定师生每人1平方米,全校约需200平方米应急避险场所,而学校的运动场可用面积就有平方米,每栋教学楼前后均有有平方米的草坪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并设置了明显标识,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

我校有着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资源。我校专门有防震减灾科普展示室,约平方米,室内有地震知识、自救互救常识宣传画廊约米,有图书画册专栏等。四楼的多功能教室坚持每周一次30分钟以上的多形式(知识授课、讲座、观看vcd防震减灾科普教学光盘、知识竞赛等)的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向学生开放,知识面广,互动性强,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藏有多种防震减灾科普读物。另外,我校充分地利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教室前的长廊等基地,宣传地震应急、地震问答、科普长廊等相关知识,信息丰富,为师生创设一个防震知识教育的平台。

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系列活动,我校各中队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地震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

为拓宽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我们通过晨会、班会、校会、团队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你应该了解的地震知识》等防震常识,并组织师生观看地震科普动画片,参观学校地震展览室。通过防震常识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地震来临时,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生命、尽量减少损失等知识,让学生广泛了解地震知识,增强防震自救意识。我校还开设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夏令营、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进行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另外,兴趣小组成员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自己动手制作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我校每学期都要根据科学制定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练方案进行实践。我们针对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学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为强化孩子的认识,我校还要利用电视、广播、图书、宣传栏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的培训。之后,还要对学生的进行测试,充分了解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情况。

由于学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我防护与求生知识的普及,努力提高师生应对震灾的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校将继续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引向深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