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十四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十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8:15:56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十四篇)
时间:2024-03-20 18:15:56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一

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并建立环保意识。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大榕树根的神奇,枝叶的盛艳,群鸟的欢愉。

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明白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中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鸟的天堂》这一课在本册教材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学方法应遵照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我们组在设计本课教学方式时,以读、思、悟、说、做作为路线,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去勾划,去想象,去感悟,去畅谈,走出由老师设计好板书非让学生钻死胡同的旧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实践“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受并畅谈景物静的深沉与动的欢畅。

王宇平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具有跳跃性,总体来说这一课上得比较有特色。

新课标倡导“打破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王老师遵照这一新理念,设计的教学活动颇具匠心。使学生在活动中入情入境,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1、采用“音乐激情”的方式,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设计以《百鸟朝凤》的音乐引入课文的手段,创设美的意境,

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无限向往的感情。用再次再次播放《百鸟朝凤》来烘托群鸟欢跃的热烈气氛。最后以《回家》这首曲子结束课文,启发学生静静地深思:鸟儿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家,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帮助它们建立一个安宁快乐的家。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希望学生感受到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快乐生活的怡然美,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采用“活动寓情”的方式,寓教于乐。

新课标提倡做到“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的全新教学模式。王老师尝试这一模式,不仅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创设情景,还将绘画也引入语文教学课堂。如在研究榕树根部的教学时,眺望老师就创设了让学生在图上补画气根的活动。又如,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群鸟欢愉的场面时,设计让学生将课前画的自己喜欢的小鸟,在《百鸟朝凤》的乐曲中,贴在大榕树上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亲和美,同时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用“畅谈抒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中“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一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王老师抓住了在人们讲求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本文的人文性就更有新义的特点,为了让环保观念深置于学生的思想,他不仅让学生明白这鸟的天堂是当地群众精心保护的成就,而且为了树立从小重视环保的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由于人类的破坏,导致鸟儿没有家和由于人类注重环境保护,鸟儿又有了理想的栖息之地的资料,为课文扩大了人文性外延。让学生通过畅谈环保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交流对大榕树的神奇、盛艳和鸟的欢愉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美,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精神境界。

新课标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我们组遵循这一新的精神,设计了一系列朗读训练。如在研究教学描写大榕树枝干部分时,我们设计了探究性朗读的训练,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榕树枝干和气根的神奇美。再如研究榕树叶子部分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自主性阅读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想象榕树叶子茂盛浓密、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在阳光下不时闪叶子部分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自主性阅读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想象榕树叶子茂盛浓密、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在阳光下不时闪亮的静谧美。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在齐声朗读中感悟鸟群活动的热烈气氛,从而体会到百鸟群集的欢跃美。希望通过这些阅读形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然而王老师对这一课有其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因此,上课的形式与我们当初的设想有较大的差距。

1、在朗读的形式上显得单一,而且采用一句一顿的朗读方式,其结果是不仅破坏了原作的音韵,而且让学生难以通过朗读悟、明理。

2、“思”的过程太急,没有充分让学生思考,学生的想象没有发挥够,每个环节都显得有些仓促。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二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随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一)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二)集体交流:

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1、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2、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三)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1)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2)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3)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4)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三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请你说

生:苏州和杭州就像天堂一样美丽

师:你理解的很到位,请坐。

师:苏州和杭州风景如画,美得就像神仙住的天堂一样。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跟随巴金爷爷看一看。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鸟的天堂》。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词都会读了吗?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

师:请你,读的很正确,连“不可计数”的“数”都读对了,“数”是动词,“数不清”的意思,所以读作三声。/你读的很流利,要注意一个字“不可计数”的数读作三声。请你再读一遍。

师:同学们,我们看“应接不暇”这个成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师:你说的很正确,请坐。我们还要注意“暇”是“日”字旁,请同学们伸出手和我一起写一写。

师:字词我们已经解决了,谁来说一说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真不错!

板书:树

过渡:同一景色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先走进“大榕树”。

师:请同学们默读5-9自然段,想一想榕树有什么特点?

生:大、茂盛(板书)

师: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榕树“大”这一特点?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是哪个字?

生:卧

师: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生:生动形象展现了榕树大的特点

师;看,这就是我在水面上的大树,明明是一株树,远远望去却像一片树林。用一个成语形容可以是什么?

生:独木成林

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大榕树茂盛的?让我们聚焦第8自然段

出示: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指名读

师:这一自然段总共四句话,作者主要写了榕树的哪一部分?

生:树叶

师:榕树的叶子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另一个是?

生:一个是“多”,另一个是“绿”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树叶多的,请你读

生:

师:作者又是这样写出树叶绿的,请你读

生:

老师也会描写叶子的多和绿。就像这样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那绿叶真是多啊,多得不得了!叶子还一片片绿得发亮啊!多么旺盛的生命力!

师:这句话和巴金爷爷写的相比,哪一个更好?

生:巴金

师:好在哪里?哪些字、词或句子令你有深有感触?

生: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堆

生: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生:“颤动”,让我感受到榕树的生机勃勃

师:“颤动”这个词太好了,那是生命的颤动,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作者已经陶醉在了这美景中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同学们齐读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四

《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3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设计理念: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设计理念: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设计理念: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二、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质疑。

(在质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师生共同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三、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本文的描写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3.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第三课时

语文综合性学习:“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1、利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教学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今天,我们就到网上去查找并解决这些问题,好吗?请大家打开internet网站在"百度"中搜:鸟的天堂

4、指导使用博客 熟悉博客界面,指导利用博客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5、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6、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博客,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博客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博客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7、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五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入课文时有修改。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作者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着重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儿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

对小学生来说,本课的难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另一处是文中四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1课前,可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教师应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图或实景录像带。

2要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例如,关于“真是一株大树”一句,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字,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而不是他认为的许多株,也不是有的朋友说的两株。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联系前文的句子,读好这句话,读出榕树的大。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读。难读的语句、段落,教师可适当范读,亦可用音乐、图像、语言等把学生带入文中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这一要求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背诵,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实在在地练习,当堂背下来。还应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背诵的部分,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鸟的天堂》是进行这项训练的第一篇例文,“思考·练习”第二、三题就是体现这个训练重点的。教学时,可以凭借这两个题目,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写出大榕树的特点的”“哪些句子写得好”这两个问题,细细品读课文,能够读出点味道,有点自己的感悟。

第二步,就这两个问题交流阅读的体会。学生可以从总体上谈怎样写出大榕树的大和茂盛的,也可以就某一个句子、某一个词语、某一处标点的使用说说自己的体会。在交流中,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理解的句子,如,“那翠绿的颜色……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通过互相交流启发,使学生领悟到,这是因为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个颤动的生命。再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这是引用别人说的话;第二个不加引号,这是作者自己亲眼所见的、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这样的讨论交流,就把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第三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读读,然后抄下来。

4在学习了写大榕树和众鸟活跃场面两部分之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就“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怎样理解‘感到一点儿留恋’这句话”等问题,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到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的自觉行为,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本课字词教学,注意让学生读准以下多音字的音:“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兴奋”中的“兴”读xīng,“不可计数”中的“数”读shǔ。“巢”字上部分不容易写好,提示学生把三个“〈”写匀称。一些词语应结合课文语言环境和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下列词语解释,供教师参考。

静寂:很静。

应接不暇:暇,没有事的时候。本课形容鸟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堂:在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文中“鸟的天堂”指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6“思考·练习”中选做题的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给学生提供一次有趣的练笔机会。可鼓励学生尝试一下,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做。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画眉鸟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的声音很好听。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六

利用多媒体播放鸟鸣的音频,请学生闭上双眼,想象一下:“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地方才可以配得上这个名字呢?学生发言之后总结:大家心目中的“鸟的天堂”都很美,那么作者经历的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他一起去看看这《鸟的天堂》。

1、 初读课文,请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检查效果。

点拨:注意“颤”、“应接不暇”中“应”、“簇”以及“隙”的读音,“留恋、不禁、颤动、应接不暇”的词义。

2、 “鸟的天堂”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

点拨:“鸟的天堂”其实是河边一株茂盛的大榕树,许多鸟在上面筑巢。

3、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

点拨: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着重描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一)第一次经历,研读7、8自然段

1、默读,找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1)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榕树?分别有什么特点?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点拨:树根——深;树枝——多;树叶——绿。

(2)为什么枝干不可计数?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点拨: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

(3)“新的生命在颤动”指什么?小组交流。

点拨:指绿叶展示了全部生命力,体会明亮翠绿的树叶的写法,体会用语之妙。

(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点拨: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

2、有感情地齐读。

3、看课文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榕树的特点。

(二)第二次游览,研读9—14自然段

仿照上一部分研读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学,朗读之后提出疑问。重点放在与第一次经历的不同之处。

1、这次见到的景象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

2、找出文中描写鸟的语句,分析鸟的特点。思考:作者为什么觉得 “应接不暇”?

点拨:通过对比,体会出榕树的静态美与鸟的动态美。作者用排比句和拟人句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和中鸟纷飞的视频,感受从从静到动的壮观景象。

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两次的经历如此不同?

点拨:去的时间不同,按鸟的作息时间来看,早晨热闹,黄昏安静。

1、你喜欢晨光里还是夜幕下的“鸟的天堂”?为什么?作者描写的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2、作者两次经历的心情有什么不同?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比一比谁读得更有感情,学生互评。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如果鸟的天堂在我们这儿你会怎么做?学生交流汇报。最后得出结论:因为这里环境好,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儿。

1、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

2、仿照文中写法,写写我们家乡大自然中发现的美景

3、为保护“鸟的天堂”写一个环保标语。

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树——大;枝干——不计可数

动静结合

第二次:鸟 鸟——应接不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七

1、自由选读。

挑自认为最优美或最生动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互读

3、点评

师:学会欣赏往往是进步的开始。

1、选择角色,朗读展示。

师:大榕树生机盎然,鸟儿们活力充沛,选择树还是

鸟?”

选择“树”的同学齐读(7、8段)

选择“鸟儿”的同学齐读(12、13段)

2、“树”、“鸟”分组对话。

1)细读描写“树”、“鸟”的段落,找出描写各自特点的词

写在黑板上,允许同桌讨论(可以是文中,也可自己想)。

2)梳理已呈现的词语

学生观察,自主上前修改或擦除重复词语。

3)选用、串连词语做第一人称介绍。

自由选择、组合准备——上讲台介绍

“树”:......

“鸟”:......

(争锋相对)

1、教师介入导向:“文中的树和鸟应该是什么关系?”

2、变换角色朗读。(欣赏、体验)

1)分角色朗读。

2)谈体验

“这次读下来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谈体验。

师:互相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和谐

3、教师引读第13段。

“现在允许我也吐露一下心声”......

1、假如你是小画眉,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像歌唱家那样唱一唱。

你可以像诗人那样读一读。

你可以像画家那样画一画。

可以组合、合作完成。

2、交流共享

《画眉之歌》

诗、画

打油诗

诗歌......

结束语(师):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八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领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苏州和杭州适宜人们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2、广东省新会市有一处旅游胜地──鸟的天堂,猜一猜:为什么叫鸟的天堂?(这里适宜鸟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鸟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1、初读全文,谈谈读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学习:不可计数──数的第三声调 应接不暇──暇的日字旁)

2、再读全文,指名练读重点句子。(印象深的句子,喜欢读的句子)

1、“鸟的天堂”,盛名远扬,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蜂拥而至,一睹“天堂”中的鸟。可是,大作家巴金和友人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时,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他们看到了什么?

2、自由快速读课文,用“──”划找写大榕树的句段,思考:你感受到什么?

3、体会榕树的大。

(1)句子1: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理解: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无以数计 无数 数不清 )

b.重点指导读:真是一株大树。( 通过校园12亩大感知18亩榕树的大 , 读出恍然大悟、惊奇、赞叹的感受)

c.指导读整个句子,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句子2: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朗读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体会榕树的茂盛。

“鸟的天堂”其实是一株枝干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树根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仿佛卧在水面上面积有18亩的大榕树。看着看着,巴金爷爷发出了深深地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句子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b、你注意到了那些词,使你体会到了绿叶的多?(一点儿,区别:一簇和一片,堆和叠)

(2)句子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句子,同时体会体会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指导读。

5、作者没有看到鸟,为什么把大而茂盛的榕树写的那么有生命力,那么美! (体会榕树适合鸟的生活,再次感知“天堂”之意。)

6.过渡:巴金爷爷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看到一只鸟,但是他看到了枝繁叶茂的适合鸟儿生活的大榕树,他知道了当地人特别珍爱这里的环境,特别珍爱“天堂”里的各种各样的鸟。鸟儿生活的情况怎样呢?

1.学生读文,用“( )”划找:那些文句让你感受到天堂中鸟特别多,生活特别快乐,特别幸福。

2、指导读句子,感受鸟的多。

(1)句子1: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a、区别“热闹和吵闹”体会鸟多,生活自由、快乐和幸福。

b、指导朗读,感受鸟的多。

(2)句子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a、体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快速读,感受鸟的多。

b、体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舒缓、优雅读,感受鸟的多。(给人想象的空间,体会大作家沉醉其间的感受)

3、指导写句子,感受鸟的多。

句子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看似朴素的句子,精妙地写出了鸟的多,云的变化快,千岛湖鱼的多,足球比赛传球得快,烟花的美丽等等都可以套用着写。(如:湖中的鱼真多,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条,又错过了那条,看见了那条,另一条又游起来了。)

4、指导说句子,感受鸟的乐。

句子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如果你是画眉鸟,你想对其它鸟、游客、当地的人们和巴金爷爷说些什么?

1、教师范读。

2、“我”留恋什么?(我留恋那郁郁葱葱的、不断释放生命力的大榕树,我留恋天堂中自由、快乐、幸福生活的各种各样的鸟儿,我留恋真真切切的“鸟的天堂”。)

3、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写广告词。

“鸟的天堂”享誉国内,要想誉满全球,必须打造品牌。我们班小才子、小才女很多,我们一起来写写广告词。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九

巴金原名李尧棠, 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的散文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的情节中回荡,虚实相间,挥洒自如。他的散文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作,而能在娓娓道来的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艺术上的享受,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和光彩。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特别是通过联想写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可以让学生继续学习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实写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提高辨别事实与联想的能力。

1,学会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和文中的佳句。

2,继续学习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实写的事物,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提高辨别事实与联想的能力。

3,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和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细腻,生动的描写的表达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有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有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一碧千里的草原美色,有一望无际的林海风光,更有那奇特美丽的"鸟的天堂"。(屏依次显示画面)

今天, 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游览鸟的天堂,欣赏那美丽的南国风光吧!

2,板书课题,读。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正确, 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巩固难写生字和难读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了什么

三 ,品读大榕树之美。

1,出示题目,思考讨论:

屏显:①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 他看到了什么

② 大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

2,交流汇报:

显示大榕树形态画面,重点引导感悟重点句子。

①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②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③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④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⑤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⑥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⑦"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枝繁叶茂,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的生机。)

3,这么美妙的自然景色深深地陶醉了作者,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透出了他全部的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喜爱,赞美)

4,我想我们都和作者一样,对大榕树充满了喜爱,充满了赞美,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去吧!

5,小结: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仔细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于是,作者想到: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6,过渡语:难道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一只鸟吗 不,鸟的天堂里有许许多多的鸟,在这个早晨我们去看看吧!

四,品悟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1, 自由读相关段落。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

2,交流反馈,感悟重点句子。

3,出示群鸟纷飞的画面。

4,在我们的欢快的掌声中,这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鸟都活动了起来,有的站在数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指名说鸟的其它动作。

5, 读第12自然段(配上柔和的钢琴声)

6, 哇!鸟太多了,我注意地看时,眼睛有什么感受呢 (理解"应接不暇")

7,屏显文字,补充完整:一只画眉鸟__,被我们的__,又__,那歌声__。这只画眉鸟可能在唱什么呢

8, 了解动态和静态描写:

鸟的天堂多热闹啊!大榕树上,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这些鸟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与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 ,这里群鸟纷飞,是动态的描写,那么前一次看到的榕数是静止不动的,那是静态的描写。

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树上又有那么多鸟儿,如此美丽的大榕树,如此活泼的鸟儿,作者离开的时候,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留恋)

2,屏显文字,比较两处鸟的天堂的不同。

3,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六、总结延伸

这里不仅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 让我们共同企盼这样的鸟的天堂,人间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板书设计:

第一次(傍晚)榕树:大 美

鸟的天堂留恋 赞美

第二次(早晨)群鸟:多 快活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了“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的学习思路,利用问题、情境等要素,让学生在“读中想,读中说,读中悟,悟中读。”在不断领悟“鸟的天堂”丰富内涵的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一)教学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景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本文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纷飞,百鸟齐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本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所以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理解并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体会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教材课型:讲授课(第一、二课时)

(一)教学准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预案,制作课件(下载白鸟鸣叫的音乐,截取“鸟的天堂”的视频音画);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内容特点及学情,以学定教。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一下几点:1.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直接引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抓住榕树的奇特引导阅读批注,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茂盛和美丽,品味静态美;3.练笔迁移(或者做小导游写解说词),学法迁移引入学习白鸟齐鸣的段落,感受群鸟纷飞的景象;4.拓展探讨,认识保护自然和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先示范引领学习第一部分榕树,掌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有感情的朗读的方法,然后进行学法迁移学习鸟的部分,培养圈画和做批注的能力,以有感情的朗读再现文字描写的景象,以练笔促语言积累。

第一课时

(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走近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望拥有天堂般的生活。(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样的地方是天堂?

2.(板书“鸟的”补充完整板书):在你心中你觉得怎样的地方才能称得上“鸟的天堂”?

(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为感受大榕树的茂盛和美丽做好铺垫)

3.教师讲神话传说引入(传说略)。(带着你们的想象再读课题。)

(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神话故事,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氛围,引入新课)

4.认读生字词,读准三个新字和三个多音字(一簇簇、不计其数、树梢、做巢、应接不暇、兴奋)(检查预习情况)

5.结合预习,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如有难度提示两次分别看到了什么?)

(课标要求中段要学会默读,在四年级要求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检验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这种检查方式进行促进预习的养成。)

引:这是怎样的一棵榕树啊?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这株大榕树。

(二)学习“榕树”,品味写法

1.(指名读1-9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一株怎样的榕树?(边交流边板书)

(部分学习中继续进行整体感知训练,同时也检验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快速分析文字信息的能力)

2.当作者清楚的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小结: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什么来了?(体会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作者是怎样把榕树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5-8自然段,找出重点的词、句体会。可以动笔标注出来。(把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词语写在旁边)

(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批注的习惯和能力)

4.交流感悟、体会,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

(1)大榕树的“大”,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从文本具体的语句中感悟体验出大榕树独木成林的奇特。)

(2)指名朗读

引: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株大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作者还怎样写榕树的特点?

(3)大榕树的“茂盛”、“富有生命力”,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再读你划出来的这些句子,感受大榕树的活力。

重点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去掉“似乎”行不行?

2.再读这句,你有什么疑问?(交流中指导朗读)。

(课标在中年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榕树”部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句子,通过不同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

(4)播放视频课件:美丽的大榕树(学生观看,教师配乐朗读5-8自然段)

(5)有感情的朗读第8自然段,指导交流背诵。(再次播放视频课件)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截取播放鸟的天堂视频资料,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再现文字描写的生动,图文结合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三)练笔迁移,引向学习“鸟”

谈话引入:(略)1.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这么美丽的南国的大榕树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呢?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们的话。(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稍后交流。

(在阅读理解,感悟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后再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转化训练,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课件播放:,众鸟齐鸣的景象(配乐鸟鸣声)。

问: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3.小结,(略)

结束: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现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再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2.说说学习大榕树方法和收获。

(复习回顾,再次强化,明确学法,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法迁移,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体验

引:天堂里的鸟儿生活得怎样呢?

1.学生默读课文描写“鸟”的这一部分,边读边划边想,读完以后,想一想,说说你有哪些体会收获?

2.读12、13自然段,这里的鸟儿怎样?(读中品味用词准确生动,读中升华,读中领悟表达方法。)

(1)鸟“多”(数量多、种类多)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鸟儿欢快自由,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群鸟盘旋飞舞,婉转啼鸣,欢快自由的场景,把这幅图景深深地留在自己的脑海中。

(3)再读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这部分学习主要采用放手的方式让学生运用第一课时的方法进行自学,在交流时检测学习效果,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

(4)扮演角色,想象说话。

(那只画眉鸟站在小枝上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些什么?)

(5)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6)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你想对这些鸟儿说些什么?

(7)指导朗读。

(通过两次说话练习,既让学生在表达中展现语言文字训练的自然,又能够考察学生对文章学习的感悟,渗透情感教育,是一举三得的好策略。)

(三)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吗?)(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鼓励探索。

1.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地方吗?

2.生自由发言。

3.比较榕树的静默与鸟的活动,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所以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过程中就要认真的凭借教材这个例子逐步渗透怎样写的方法。)

(五)作业菜单:(第一题必做,二、三、四选作)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课文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热闹景象。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遇到过的热闹场面,选择一个写下来。

4.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补充资料:人们最近前往“小鸟天堂”观鸟,却颇感失望,绕小岛两圈,没有见到小鸟群飞的盛景。据当地人介绍,由于小鸟生存的生态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即小鸟周边被开发,原有的农田、水塘被破坏,环绕小岛的天马河的水质遭到污染,小鸟不断地飞到其他地方觅食,不再回来,护鸟措施也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作业设计体现开放性,照顾所有不同层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既鼓励学生又激发他们兴趣。)

(一)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课题入手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榕树的奇特美丽的特点学生和鸟儿活动的场面学生应该能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能够感悟到,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图文结合,而通过有感情朗读再现情景,指导背诵复现情景的策略和过程,不仅会使鸟的天堂的美丽令学生喜爱,对于语言文字的积累也大有好处。其次,小练笔和解说词激发兴趣的同时会使学生语言由积累到运用的一个转化过程,达到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

(二)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一是时间的安排,第一课时可能容量较大,恐怕完成不了;二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是难点,怎样的渗透比较恰当能使学生明白,是否能够达到效果是令人担心的问题。

(三)预设改进的设想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而定,做好“大榕树”的学习方法指导的扎实有效,以及朗读背诵指导的落实,可以把引入“鸟”的学习部分直接放在第二课时,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写法体会学习放在两部分都学完之后进行对比中体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一)呈现板书:

树大而茂盛(独木成林)静态美

鸟的天堂(赞美、热爱)

(和谐) 鸟多而快乐(群鸟纷飞)动态美

(二)说明板书设计的意图和目的。本课板书这样设计,主要表现的内容有:1.课文的主要内容“大榕树”与“群鸟纷飞”的特点;2. 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主题。这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富于启迪,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品出一些“味儿”来。其次主题的提炼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最后,这样的板书能为学生学习做阅读批注起到示范的作用。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十一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读熟课文,分清段落。熟读课文,懂得前后两次作者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根据目标,收集资料。(资料目标: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准备一篇导游式的简短解说词。)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6分钟)

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船上,和作者他们一样,最初看到大榕树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你是怎么体会作者的感受的?

(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3、问: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一种景象呢?

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6分钟)

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8分钟)

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

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你认为对这样的景象还可以作怎样拓展性描述?请说一说。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课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钟)

1、分组学习: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

2、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说的理由。

五、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虚拟场景。(10分钟)

1、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

2、小组派代表上台导游。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初睹榕树 比肩观察 说出你的见解

比肩表达

枝干无数 相互应和

相互启发

叶绿耀眼 对照欣赏

拓展表达

鸟语鸟影 对比细品

交流看法

注:此教案获重庆市首届电子教案说课一等奖

相关链接:《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十二

1、研读重点段:借助课件,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感受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初步感知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南国的思想感情。

一、展示目标,定向。

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分了段,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文,重点研究课文二、三两段,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大榕树和鸟儿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研读写大榕树和鸟的段落,品词析句,体味感情。

(一)研读第二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大榕树的呢?自由读有关的句段,想一想: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反馈,师随着学生的讨论相机打出有关词句,点拨启导。重点:

(1)第7自然段抓住“数不清”“枝上又生根”“斜躺”等词语,联系第5自然段“河面变窄”“一簇簇……”等词句和第6自然段我和朋友的争论,体会榕树的大和奇。

(2)第8自然段抓住“全部生命力”、“展示”,体会榕树的叶茂;抓住“那翠绿的颜色……颤动。”体会榕树的叶绿、叶美;抓住“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结合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热爱榕树,热爱大自然,热爱南国的思想感情,。

(3)课件展示榕树近景,让学生仔细观察,对照7、8两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棵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感受榕树茂盛、奇特的静态美。

(4)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榕树、对南国的赞美之情。

3、返读本段,引导质疑:

对于写榕树的部分,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估计讨论重点:

(1)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而不用“靠近”?

(2)第9自然段中说“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这是怎么回事?)

4、小结:这个部分,作者通过榕树的枝干、根、叶,写了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那静静的样子,这就叫静态描写。

(二)研读第三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鸟儿的呢?自由读有关段落,想一想,记一记,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反馈,师随着学生的讨论相机打出有关词句,点拨启导,重点讨论:

(1)第12自然段:抓住“到处……到处……”体会鸟的数量多;抓住“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体会鸟的种类多;抓住“叫、飞、扑”体会鸟儿的姿态美和心里乐;对照起初的“清静”,体会鸟儿活动时的“热闹”。引导学生和描写榕树部分比较,认识这部分是采用动态描写。

(2)第13自然段:观看众鸟在大榕树上纷飞欢叫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鸟儿的欢乐。

(3)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一句的含义,并读出赞美之情。

3、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鸟儿的数量、颜色、姿态写出了大榕树上千鸟荟萃的热闹场面,写出了鸟儿在大榕树上活动时的动态美。

(三)返读课文二、三两段,回顾学法,质疑问难。

三、引导学生紧扣学习目标进行自我小结。

四、进行检测练习并反馈矫正。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十三

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美、南国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提高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节段;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讲读第二段。

学生浏览第二段,理清观察顺序,分清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远看大榕树,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近看大榕树(第5、第6自然段写远看,第7、第8自然段写近看)。

学生自由读第5、第6自然段,思考:远看大榕树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远看大榕树这么大,这么茂盛,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谁愿意读第7自然段?请你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2句,区别两个“真”的意思。(真面目:真正、本来;真是:的确,确实)学生读句、体会作者情感。(自由读、指名读)

师: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7请大家齐读第3句。

师:(出示投影片、一边指示一边与学生共同叙述)大家请看,只见它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你们还能从最后一句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榕树很大?(卧)

师:这个“卧”字展示了榕树姿态的庞大。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株已经生长了500年的古树,它村冠的遮盖面积相当于200多个教室多么大,真是一株罕见的、庞大而又奇特的榕树啊!这段课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树枝干的奇丽多姿来介绍它的真面目。(板书:枝干)作者接着观赏的是榕树的叶子。(板书:叶子)

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这句写什么?

学生自学第2、第3句,边默读边划出表现榕树茂盛的词语,并想想该怎么理解。然后交流汇报学习体会。(教师教给汇报方法:先读句子,再找词语,最后谈理解。)

(从“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中体会树叶多和密;从“翠绿”“照耀”“新的生命”“颤动”等词语体会大榕树充满活力的样子。)

师:(出示投影片)这株榕树枝繁叶茂,简直是一种奇观。它那鲜嫩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明亮耀眼,生机勃勃,多么可爱的榕树呀!因此.作者在结尾处由衷地赞叹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板书:喜爱)

指导朗读。(体会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师:作者这次去鸟的天堂是在黄昏,鸟儿都归巢休息了,因此,他一只鸟也没有看到,只看到了这棵茂盛的榕树。他从枝、干、叶的颜色、形状、位置等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树大、干多、枝美、叶茂的特点。这种描写方法就叫作静态描写,这种静态描写展示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美。那么,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又看到什么场面呢?请大家一边看录像,一边听朗读。

三、讲读第三段

看录像,听朗读。思考:作者看到什么场面?(群鸟齐飞的热闹场面)哪儿写出热闹场面?教师引读(鸟的叫声和影子作者是怎么写的——,形状呢——,颜色呢——)。

师:为了突出鸟多,作者不仅写了鸟的叫声、影子,还写了形状、颜色和它们的活动情况,写得很具体。这些鸟在树上有哪几种活动呢?请用书上的词概括。(板书:叫、飞、扑)

师:这里的鸟的确很多,据有关材料介绍,在这棵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多万只鸟,光鹤类就多达七八万只。而在课文中。作者既没有用一个“多”字,也没有列举一个具体的数字,就使我们感到这里的鸟确实很多、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是很深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应接不暇”。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出示投影片: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有的( )。

要求学生:(1)按书上的内容齐说;(2)想象—下,这些鸟是怎样叫的、飞的、扑的,指名学生具体说一说它们当时的姿态或叫声。

师:作者这次看到了这个热闹场面,于是他先写了群鸟的活动,又具体地写了一只画眉鸟欢叫、雀跃的情景,写出了鸟叫、飞、扑的活动变化。上段是静态描写,这段就是:(师生齐说)动态描写。(板书:动态)

师:作者看到了茂盛的榕树,欢快的鸟,感受到了鸟的生活是很快乐的,而此时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讲读第四段。

齐读,思考:作者的心情怎么样?(留恋)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留恋”。

作者此时对大榕树不仅仅是“留恋”,还有什么感情?(板书:赞美)

指名读最后一句。出示投影片: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在这句话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没加引号?(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所以加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指能让鸟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引号)

讨论: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榕树枝繁叶茂,鸟能在上面筑巢;周围环境幽静,适合鸟生活和繁衍;树旁就是河,榕树因而长得茂盛。鸟也能戏水;农民保护鸟,鸟生活得无忧无虑)

教师小结。

宫爱萍《鸟的天堂》教学简评

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准确、形象的词句描绘了大榕树干多、枝繁、叶茂的静态美,记述了树上百鸟齐鸣、纷飞的动态美,表达出他对“独木成景”这一自然奇观的由衷赞美之情。宫爱萍老师对课文“词句优美”和“动静结合”这两个特点有深刻的理解,并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学科素质教育的任务。

一、读讲重点词句,让学生悟道动情。

当前,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脱离词句讲解思想内容;二是逐句分析,烦琐讲解。《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却不落常套,敢于舍掉一些次要的内容,着重读讲重点词句,使学生从中悟道动情。

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说出作者观察大榕树的顺序是“由远到近”,并找出“远看”和“近看”的段落。然后,就越过前面4个自然段,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描绘大榕树外貌的第5至第8自然段。这样一“舍”,就为重点词句的教学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在讲读第5至第7自然段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并说说对大榕树的总印象。当学生说出“树大”这个总印象,并读出表明树大的一些词句之后,教师深入启发:“第一次看见”表明什么?“真面目”是什么样?“不可计数”形容树干有多少?“真是一棵大树”中的“真”字说明什么,表达什么?经过对这些词句的揣摩,学生认识到这棵大榕树确实是一棵罕见的大树,从而感受到了作者“惊讶”、“感叹”的心情。

讲读第8自然段时,当学生自读课文、观察投影图画.知道这一段主要描写榕树“枝叶茂盛”之后,教师着力启发学生说出“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和“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两句话的含义。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从上述语句中认识到大榕树“枝叶茂盛”、“生命力强”这两个特点,从而感受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作者第二次游乌的天堂这部分课文时,宫老师首先让学生看录像,听朗读,并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看到的景象。当学生说出“群鸟齐飞”一语后,教师采用“接力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齐读了“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有的扑翅膀”这段课文,并启发他们找到描写群鸟动作的词语“叫”“飞”和“扑”。随后,抓住“应接不暇”一词深入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树上的鸟儿多;又抓住“一只画眉乌……那歌声真好听”这个句子,反复朗读,使学生体味出作者的愉悦之情。

在讲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时,教师首先启发学生懂得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讨论: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学生相继说出以下4个理由:(1)树大叶茂,鸟能筑巢;(2)环境幽静,适合孵卵;(3)紧挨大河,不愁食物;(4)农民爱鸟,无人伤害。这个

相当全面的答案,表明学生已经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适当归纳和点拨,了解写作方法。

教学大纲提出,当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明理动情之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指导学生“从读学写”这一点上,宫老师做得也很出色。

当学生通过重点词句认识了大榕树“大”“绿”等特点之后,教师归纳说:“这一大段课文,作者从树干的数量和形状、树叶的数量和颜色等方面细致描写了大榕树的样子,表现出它干多、枝美、叶茂的特点。以景物静止不动时的样子为对象的描写,叫作静态描写。”

在讲读第二次游鸟的天堂这部分课文时,当学生理解了这段课文主要写“群鸟齐鸣”的景象之后,教师启发说:“课文第一大段写大榕树的样子,那是静态描写;第二大段写群鸟叫、飞、扑的景象,这叫——?”学生齐答:“动态描写。”一项新的写作知识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接受了,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尤为可贵的是,宫老师不仅传授写作知识,还巧妙地结合课文语句训练表达能力。当学生理解了“应接不暇”等词句,感受到了大榕树上群鸟齐鸣的热闹景象之后,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一道练习题:“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有的( )。”她先让全班学生按课文内容齐说这句话;然后,请几个学生根据想象创造性地述说鸟“叫”“飞”“扑”的动作;学生述说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又都在情理之中。毫无疑问,这项练习既锻炼了儿童的想象能力,又使他们懂得了怎样描述景物的动态,完成了“从读学写”的一次飞跃。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理念篇十四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两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两次见到了不同的情景。谁能具体地来说一说。学生答。师板书:树

2、谁见过大树?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见到过的大树。(高大的,参天的,几个人抱不过来的……

……)

3、这样的大树,或者比这更大的树,你还想看吗?(播放课件,展示)

1、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大树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大树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大树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2、学生读。

3、交流(全身心地看,赞美地看,惊讶地看,疑惑地看……)

说理由时,就势读相关的语句。

1、作者是这样看大树的,那他又是怎样写大树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树的大?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2、学生品读。

3、反馈。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并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1、请你再读读第二段,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把它划下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出示:

a、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

“堆”

“另一簇”

“一点儿缝隙”

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b、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颤动”是怎样的动?(抖动的发抖的)

写话练习:这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仿佛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这是一棵已经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榕数,而此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榕数的,而是它的。

师:是啊,榕树的叶子太绿了,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在微风的吹拂下,我们仿佛看到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精灵在跳跃,是那么的充满活力,那么的生机勃勃。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那种勃勃生机的赞美,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的高度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一句。

3、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

板书:美丽奇特

1、朋友说,这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栖息生活。真的如此吗?请你读读课文第三段,找到相关的句子,并能用这个句子说一说:

啊!这的确是个“鸟的天堂”,你看: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板书:群鸟欢闹)

3、同学们,你想感受一下这群鸟欢闹的热闹景象吗?课件展示,音乐欣赏。

4、配乐朗读。谁想跟着音乐来朗诵。

5、课文学好了,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想对大榕树,对鸟的天堂,对鸟说些什么吗?有感而发,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在这幅画的下面。

今天我们读了《鸟的天堂》一课,领略了我们南国的奇异风光,欣赏了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感受了众鸟欢闹的景象。同学们,读书能使人聪明,读书能使人长见识。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