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16篇)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7 13:41:46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16篇)
时间:2024-08-07 13:41:46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一

1、体验歌表演活动的有趣。

2、知道夏天要天天洗澡的道理。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洗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

——“天热了,你们每天洗澡吗?为什么要洗澡呢?”

“你知道洗澡时需要哪些东西吗?”

“你会自己洗澡吗?说说你是怎么洗澡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归纳:夏天,因为出很多的汗,人的皮肤上会沾染细菌等,所以要天天洗澡,这样才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2、欣赏歌曲:

欣赏歌曲录音1~2遍:

——“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复述,教师将幼儿复述的内容用歌唱的形式表示出来。

幼儿完整唱歌曲两遍。

幼儿跟老师学唱歌曲,注意顿音的表示。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3、表演歌曲:

看教师表演。

幼儿随着音乐,跟教师做相应的洗澡动作。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二

活动来源:

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绘画的后期,他们对绘画活动感到好奇,但幼儿手部肌肉自控能力差,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所以,幼儿作画时常常产生“敬畏”心理,而且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训练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如何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呢?我依据《纲要》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由此,设计了小班美术活动《颜色小精灵》。旨在通过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在情景中巩固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同时,巧妙地将小肌肉灵活性训练与“油水分离”游戏活动相结合,从而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分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涂刷游戏,锻炼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1·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手拍拍》音乐,红、黄、蓝三种颜料,颜料盘,刷子每人一个,抹布,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图案的纸,纸板夹,展板一个。

2.知识准备: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音乐《小手拍拍》和老师一起做律动。

教师:刚刚我们的小手小脚做了运动,那老师要问问你们了,你们的小手会做什么?

幼儿1:吃饭。

幼儿2:画画。

幼儿3:擦地

教师:你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老师的小手不但能吃饭、擦地,还会变魔术呢!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全体幼儿:想。

教师:小朋友的眼睛仔细看哟,现在大屏幕上什么也没有,我的手轻轻一点,变出了什么?

幼儿:颜色小精灵。

教师:你们想和我学习魔术吗?(想)只要你和我击下掌,你的小手就会有魔力,也能在大屏幕上变出小精灵来。(引导幼儿积极踊跃的来点触大屏幕寻找精灵宝宝)

二、巩固对色彩的认识

教师:谁来试一试,张老师把手上的魔力传给你,你一定能做到。(教师和幼儿击掌后,引导幼儿用食指去点触大屏幕。)

教师、:你变出了‘哪个小精灵?

幼儿:蓝色的裙子。

教师:谁还来试一试(再一次邀请幼儿来试一试)

幼儿:蓝色的小汽车。

(教师反复邀请幼儿来试一试)

幼儿:变出了_的鸭梨。

(幼儿逐一去点触大屏,幼儿一起说ill变出的小精灵的名字和颜色)

教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变出了这么多的颜色小精灵。张老师还会好多的魔术呢,还想不想看张老师变魔术?(想)

教师:看,这有一张白纸,我还可以在白纸上变出小精灵呢!你们信不信?,

幼儿:信

教师:那就一起来看我是怎么样在白纸上变出颜色小精灵的。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三

一、活动背景

“挠痒痒”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其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学唱和游戏。我们都知道挠痒痒是一种生活现象,许多幼儿也都有和父母长辈玩过挠痒痒的切身体验,那种又怕又喜欢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挠痒痒”则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落叶飘飘的自然现象想象成是毛毛虫给大树挠痒痒的结果,活动内容富有情趣,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歌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和游戏情节,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

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

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

(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

(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

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

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

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

(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

(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四

设计思路

西方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作品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作品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这些曲子不是专门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服务的,作品的长度常常超出幼儿的生理舒适范围,因此教师在使用时常常会根据需要对音乐进行剪辑。

音乐《化石》选自圣桑作曲的经典名曲《动物狂欢节》,该乐曲结构为abaca’的回旋曲结构,速度较快。按照以往的经验,为了更适合幼儿欣赏,一般需要对作品做进一步的处理。因此,我首先在不改变音乐性质的情况下减慢了速度,但当我试图将结构变为ab或aba的时候发现音乐的完整性和音乐审美流畅性被破坏了,经过反复剪辑,音乐都没有原来流畅,最后我还是决定保留音乐本身的完整性。那么,怎样让超越儿童接受能力的音乐变得简单、有趣且被孩子们所喜欢呢我设计了与音乐节奏和风格相吻合的动作和有趣的故事,创设了魔仙通过弹奏法、点指法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情节,《化石》a段急促活泼的木琴敲击声好像是手指在弹奏,b段音乐犹如点指动作,c段音乐非常悠扬为复活动作。我们还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并梳理音乐结构,同时图谱的呈现也减少了孩子不必要的探究时间,让每个孩子都带着积极的情绪进入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化石》音乐。

2.观看过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

3.乐曲图谱。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入活动。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国王,他有许多活泼可爱的王子和公主。可有一天,这些王子和公主被坏心肠的巫婆用魔法变成了石头雕像,一动也不能动了。国王很伤心,每天都在想办法解救他们。终于,国王的诚心感动了天上的魔仙,魔仙用两种神奇的魔法——弹奏法和点指法,解救了这些王子和公主。

2.完整地感受乐曲一遍。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音乐里说的就是魔仙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们仔细地来听一听。(播放完整音乐)

提问1:你听到音乐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弹奏,点指)

提问2:魔仙使用弹奏法和点指法后,王子和公主的雕像开始怎么样了

根据回答出示弹奏、点指、雕像图示。

3.尝试用弹奏、点指等动作表现a、b、c段乐曲,并出示相应的图谱符号。

(1)尝试用弹奏动作来表现a段乐曲。

①尝试表现弹奏动作,并跟随教师辅助语言大胆表现弹奏动作。

师:魔仙是怎么弹奏的呢用动作告诉我。现在我们的一只手就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

语令: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弹(配以动作)

②跟随a段慢速音乐弹奏手臂动作。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来玩一玩弹奏法。(播放慢速a段音乐)

③跟随a段原速音乐弹奏手臂动作。

④以够用原则创编,随乐句弹奏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除了在手臂上弹奏,还可以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弹奏呢(播放原速a段音乐,根据孩子的回答,选择相近的四个部位随a段音乐弹奏)

⑤展示a段弹奏法图谱。

师:这段音乐弹奏法一共弹了几句(4句),我们用4只弹奏的手表示4句,每一句换一个部位。

(2)尝试用点指动作表现b段乐曲。

①尝试探索魔仙点指动作。

师:魔仙会怎样点指呢(我们一起来点一点,魔仙点一点,雕像就动一动,真有意思。我来点一点,你们一起来动一动。)

师:音乐里魔仙有的时候点得慢,有的时候点得快,快是怎么点的,我们一起来点一点。

②边欣赏b段乐曲,边观看教师随音乐画图谱。

师:现在我们仔细听音乐,听听音乐里魔仙是怎样进行点指的呢(播放b段音乐,教师画图谱)

师:音乐里魔仙慢的点了几下(4下)快的每一次点了几下,我们来数一数(8下)。快的重复了几次呢(2次)都是从低往高点的。

③在身体上尝试随b段乐曲做点指动作。

师:现在我们在身体上来试一试,注意什么时候点得慢,什么时候从低到高快快地点。(播放b段音乐)

(3)尝试用舒展动作表现c段乐曲。

①师幼随乐表现c段音乐,并探索舒展动作表示“复活”。

师:王子和公主又是怎么“复活”的呢(播放c段音乐)你看他们身体先动了,接着一只手动了,另外一只手也动了,脚动了,另外一只脚也动了。

②在雕像图上画复活的简单图不。

师:先(身体)动了,接着(四肢)开始动了,一只(手)动、另外一只(手)动,脚动、另外一只(脚)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雕像图上画复活的简单图示。

4.借助图谱感受乐曲abaca’的回旋曲结构。

(1)跟随教师,完整合音乐表现“魔仙的指法”故事过程。

师:我们的手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我们的身体是王子和公主的石头雕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魔仙是怎样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播放完整音乐)

(2)讨论随乐动作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师:魔仙先用了什么方法(弹奏法)再用了什么方法(点指法)接着又用了什么方法

这时候王子和公主开始怎么样了(复活了,动起来了。)最后魔仙又使用了什么方法(弹奏法)

(3)探索a段音乐出现的次数和不同。

师:音乐里的弹奏法出现了几次(3次)每一次一样吗(不一样)什么不一样(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弹奏法都是4句,最后的弹奏法是红色的,只有两句,而且音乐比前面的要激烈。)

(4)师幼合乐完整用弹奏、点指、舒展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5.创设游戏情境,全体幼儿互动游戏。

(1)教师扮演魔仙,请一位自告奋勇者当王子或公主的雕像,演示魔仙弹奏法弹完一句、雕像动一下的动作。

师:现在我先来当魔仙,你们来当王子和公主,魔仙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弹完一句,这个部位就动一下,马上又停住不动了。谁来试一试

(教师一边哼唱一边在幼儿手臂上弹奏,弹奏完一句,这位幼儿的手臂就动一下,马上又停住不动了。)

(2)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互动游戏一遍。

师:我说变,你们就变成石头雕像一动不动,看看魔仙会弹奏你的哪个部位,你又准备怎么动呢(播放完整音乐,在复活的时候魔仙学雕像动起来的样子。)

(3)教师扮演公主,请一位幼儿扮演魔仙演示解救公主的过程。

(4)幼儿两两互动,合作表现乐曲。

①在位置上,一位幼儿扮演魔仙,一位幼儿扮演公主或王子,两两合作表现魔仙解救公主或王子。

②找空位置,两两合作表现魔仙解救公主或王子,并在成功解救后摆出两两合作的造型。

活动延伸

在日常游戏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雕像的各种造型动作以及两两合作的造型动作。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五

活动目标:

1、能随乐边演唱边有节奏地表现相应的动作,增强节奏感。

2、提高手指动作的灵敏性,体验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熟悉《手指变变变》的童谣、幼儿已有模仿毛毛虫、小兔、小猫、鸽子等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玩法。

(1)玩法:前奏时幼儿齐念口诀"我的小手真灵巧,我的小手变变变"。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双手平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一只手指头平放胸前,做毛毛虫爬行的样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两只手指头竖直顶在头顶顶部,做小兔蹦跳的样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后三个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三只手指头放在脸颊旁,做小猫喵喵叫的样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压,其他四指伸开,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四只手指扇动,两臂交叉做鸽子飞翔的样子。

(6)第五段:左右手两只张开,随音乐伸出,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五只手指头弯曲,坐老虎扑食的样子。

(7)重点指导幼儿的动作尽量符合音乐的节奏,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变成相应的动物形象。

2、幼儿随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幼儿熟悉玩法后,可引导幼儿自己变出不同的形象,编出其他不同的手指游戏。

3、评价活动。

活动延伸:

将音乐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继续游戏。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运瓜 见领域活动指导p28。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六

活动目标:

1、运用搓、团圆、压扁等技能组合表现平面的花。

2、乐意积极动手塑造,体验成功的快乐。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花朵图片、教师示范示意卡片。

活动过程:

1、欣赏花朵图片,感受花朵的美丽

"你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复习花的构造

"每一朵花都是一家人,有花蕊妈妈,花瓣宝宝,和叶子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初步出示花的各部分并拼接。

3、教师示范塑造花朵

引导幼儿说说"花蕊妈妈可以用什么样的形状?花瓣宝宝要怎样围住花蕊妈妈?叶子爸爸的手要牵在哪里?"

步骤:(1)揉一揉,把泥揉软,再搓一搓,变成长条形

(2)一小团,揉一揉,团一团变圆形,再压一压变成"花蕊妈妈"

(3)剩下的分成几部分,分别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变成自己想要的"花瓣宝宝"的造型,然后一一围在"花蕊妈妈"旁边。

(4)绿色的橡皮泥,揉一揉,团一团,压一压,变成"叶子爸爸"。

4、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再进行创作,要注意把橡皮泥团光滑了。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造型的花。

5、欣赏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花朵的造型,教师重点评价幼儿技能与创作表现。

教学反思:

1、教学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来源与生活实际,虽然没有实物,但是课件的制作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3、环境的创设合理,把幼儿带到了舒适的教学环境中,为教学营造了个好的氛围。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对纸浆画的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范画、各种颜色的纸浆、勾好轮廓线(三个大瓶子)的kt板每人一块、彩色巧克力糖一包。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画。

欣赏教师制作的彩色巧克力糖,说说这是什么形状,是怎么做成的。

讨论怎样制作彩色巧克力糖,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纸浆制作巧克力糖。我们可以怎样制作巧克力糖?

二、尝试用纸浆制作巧克力糖。

1、你想往自己的空瓶子里放什么颜色的巧克力糖?纸浆可以粘在哪里?

2、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纸浆,自己制作。

3、引导幼儿用夹子和牙刷作为辅助工具,教师适当予以帮助。

4、注意个别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添画,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5、提醒幼儿注意作画的常规和卫生习惯。

三、共同分享。

1、洗好双手,欣赏作品,然后教师打开手中的巧克力糖,让幼儿分享美食。

2、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起舞蹈。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七

一、活动背景“挠痒痒”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其旋律优美、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学唱和游戏。我们都知道挠痒痒是一种生活现象,许多幼儿也都有和父母长辈玩过挠痒痒的切身体验,那种又怕又喜欢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挠痒痒”则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把落叶飘飘的自然现象想象成是毛毛虫给大树挠痒痒的结果,活动内容富有情趣,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歌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和游戏情节,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二)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配上拍拍手,点点头等身体动作,幼儿对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3)教师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三、教学反思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动评价1.内容的适宜性新《纲要》指出音乐相当于兴奋的语言,它对年幼儿童具有愉悦的功能。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歌曲“挠痒痒”旋律优美、内容简单而富有情趣,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非常适合在小班幼儿中组织开展。

2.过程的趣味性幼儿的生活即游戏,幼儿的学习即游戏。而小班幼儿又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知以具体形象为主等年龄特点。因此,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善于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师生之间互相挠痒痒体现一个“趣”字,手指游戏学唱歌曲体现一个“趣”字,情景表演游戏同样体现一个“趣”字。

3.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宽松的心理环境还是有趣的游戏情境的创设,都较好地调动起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与此同时,在活动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向老师学,向同伴学,再到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则体现了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式。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幼儿有效地发展。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八

设计意图:

在平时游戏活动中,发现我班幼儿对球很感兴趣,如滚球、抱球等,根据幼儿这一特点,设计本次体育游戏。

活动目的:

1、练习向指定方向自然跑;

2、让幼儿在游戏中初步中认识大、小。

活动准备:

1、自制蚂蚁挂饰若干个,蚂蚁洞一个;

2、大、小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早早起”,稳定幼儿情绪。

2、老师出示一只蚂蚁挂饰,问幼儿:“小朋友,这是什么?”(蚂蚁)。对,这是蚂蚁。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做一个游戏“蚂蚁搬豆”,好不好?(好)。

3、老师来当蚂蚁妈妈,小朋友来当蚂蚁宝宝,一起来搬豆,老师将自制的蚂蚁挂饰——给幼儿挂上,开始游戏。

4、老师先将大豆(大的球)倒在地上,对幼儿说:“小朋友,现在和妈妈将大豆(球)搬进对面的蚂蚁洞内好吗?”(好)。于是,老师和幼儿将大豆拿起,跑向对面的大蚂蚁洞。(放入大筐中)。

5、老师再将小豆(球)倒在地上,对幼儿说:“小朋友,现在和老师一起将小豆(球)搬进对面的蚂蚁洞内,好吗?”(好)。老师和幼儿将小豆(球)搬起,跑向对面的小蚂蚁洞内。(放入小筐)。

6、最后,老师将大豆(球)、小豆(球)搬进对面的蚂蚁洞内好吗?于是,老师和幼儿将大豆(球)、小豆(球)搬起,跑向对面的蚂蚁洞内。(分别放入大、小筐内)。

7、结束。让全体幼儿在歌曲“蚂蚁搬豆”的音乐中自由搬豆。

效果分析:

1、有两、三个幼儿不会将球放入大、小筐;

2、起点与蚂蚁洞的距离可以延长些;

3、老师的讲解不够规范、不够清楚,可以更清楚、更规范些,让幼儿能够听得更清楚,游戏的效果会更好。

4、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正确地区别大、小球并将球放入大、小筐内,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能达到做体育游戏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九

活动目标:

1、能对溶解现象有好奇心,并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愿意积极探索,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杯水、一个勺子、糖、盐、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给小朋友们尝一尝,然后再轻轻的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老师随机给小朋友分两种饮料(白开水、糖水)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没有味道的?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宝宝到哪儿去了?

二、动手操作

1.教师示范小实验: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1)先让幼儿大胆猜测实验结果

(2)教师和幼儿一起操作:先尝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无味),然后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会发生什么变化?用勺子搅拌一下,观察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请幼儿再次品尝水(变甜)

(3)请幼儿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糖放在水里化掉,不见了,这个过程就叫做溶解,我们的水就会变甜。

2.请幼儿自己操作。

(1)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引导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会溶解?

(2)师:老师这里还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盐,你们也来试一试?(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溶解显现、颜色变化,发现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儿自由交流实验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三、结束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十

目标:

1.体验邀请和被邀请的快乐。

2.用可以让同伴愉快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3.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准备:请一个大班的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

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指导:

一、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场,(一副孤单单、愁眉苦脸地)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幼儿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好朋友。

二、学唱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啊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三、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小熊是怎么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位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教学反思

首先,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回答的是:“小鸭在洗澡”在这各方面是我的引导有误,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前面出现的引导的话语有些多余,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然后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目的是:1、为学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个铺垫作用。2、告诉幼儿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听课的反馈:“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不仅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怎样找朋友,还激起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儿发起找朋友的,这时幼儿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学歌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后我再通过碟片让幼儿完整地学习歌曲3遍,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进行有节奏地打节拍。在此环节中,老师们提出:“教师应该一边弹琴一边教”然而我出于教师背对幼儿、怕幼儿乱的原因,所以我选择了前者。当幼儿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2、锻炼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然后我再通过平时幼儿快快乐乐在一起的一些课件,勾起幼儿回忆与朋友在一起开心的片段,发起幼儿再次对找朋友的欲望。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十一

【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说图片大熊猫所做的事情。

2、发准"刷""拉""踢""画"等字的音,并理解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3、感受做做、说说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大熊猫在干什么?》、亲子手册《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逐幅观察图片,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刷""拉""踢""画"等动词,并注意发准字音。

二、让幼儿一边模仿图片上的动作,一边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

三、启发幼儿自编自演动作,说说自己在干什么(如:我在跳舞。我在唱歌)。

四、观看他人表演,说说表演者在干什么。

【活动延伸】

1、以抽卡片的形式请幼儿表演动作,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结合图片排序活动,讲讲小动物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3、请家长注意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使新小班的孩子能够尽快融入__的集体生活,使家长较全面地了解__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我们设计了新入园幼儿、家长的“亲子体验活动”,借助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协同,在日后能互相合作、支持,共同伴随幼儿一起快乐、自主地成长。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互动的方式,来了解和认同__的办园思想,使大家在相同的价值观的引领下,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活动,使家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2、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提早来适应环境,熟悉老师,熟悉同伴,从而帮助孩子积累一些集体生活的经验,体验幼儿园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3、让家长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教师的工作,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一些基本环节,帮助家长有目的地在入园前为孩子做好各种入园准备。

三、活动准备:

1.一个小动物手偶

2.小动物粘纸(同样的6套)

3.姓名贴(老师自制,并贴在相应处,如书包架、鞋架、小抽屉、衣物抽屉)

亲子挂牌和附页卡纸(25份)、小星星粘纸、固体胶、彩笔等

4.录音机、小班早操律动的音乐

8月27日第一次活动过程:

来园活动:9:00--9:30

1.找找宝宝照片,找到教室认识老师,并与老师打招呼

2.请宝宝在门口上找到自己照片贴上名字粘纸在老师的提示下,将选择的小动物粘纸贴在相应处(茶杯桶、书包架、鞋架、小抽屉)

3.请家长为宝宝换软底鞋,按照标记放好,被子交给保育员

4.家长和宝宝一起选择玩具游戏(提示宝宝看标记)

9:30--10:00

1.放音乐,提示宝宝将玩具送回家后坐小椅子(家长站后排)

2.老师介绍看标记学收玩具

生活活动:

1.老师介绍洗手的方法:运用儿歌,介绍折毛巾方法(大毛巾变长毛巾,长毛巾变小毛巾)

2.点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盘子吃完后(家长鼓励孩子尽量全部吃完,如果孩子不吃,请家长吃完,以身作则帮助养成好习惯),用毛巾擦嘴;在保育员帮助下,学着整理餐具,杯子放桶里、盘子叠起来、毛巾放筐里

快乐游戏:10:00--10:30

1.点名游戏:认认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下,让宝宝对自己的姓名有反应,愿意站起来开口报到,奖励粘纸。

2.亲子制作“我的小名片”--提供卡纸、粘纸、姓名贴、记号笔、固体胶(观察小肌肉精细动作,家长在卡片反面写上英文名)做好的名片插在吊牌里挂在胸口,30日亲子体验和开学后每天带来。

3.饮水,会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熟悉儿歌,学用小水杯喝水。

4.与老师再见--离园:在门口,每位宝宝与老师抱抱再见,老师为开口的宝宝贴粘纸。

结束提示家长给宝宝换鞋

8月30日第一次活动过程:

来园活动:9:00--9:30

1.鼓励孩子主动上楼进教室,并与老师打招呼

2.请宝宝将书包挂在自己名字标记的相应处;

3.家长鼓励宝宝学着自己换鞋,按照标记放好,家访等资料交给老师

4.家长和宝宝一起选择玩具游戏(提示宝宝看标记)

9:30--10:00

1.放音乐,提示宝宝将玩具送回家后坐小椅子(家长站后排,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

2.老师巩固看标记学收玩具的好习惯--把玩具宝宝送回家

生活活动:

1.老师继续用儿歌巩固洗手的方法和折毛巾方法

2.分批进入盥洗室,请家长鼓励幼儿尝试独立盥洗点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盘子,吃完后用毛巾擦嘴;

3.三位一体的站位:保育员在餐车边提醒幼儿有序摆放整理杯子盘子和毛巾;一位老师在盥洗室照顾幼儿入厕洗手拿毛巾的情况,一位老师巡视观察每组幼儿进餐点的情况。

快乐游戏:10:00--10:30

巩固点名游戏:认认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下,请宝宝开口,说说自己的名字,奖励粘纸。

“我是小小兵”“玩具模仿操”--跟着老师一起学跳简单的小班律动和早操1--2遍(观察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饮水,会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

和小水杯做朋友--巩固儿歌,学用小水杯喝水。

全班幼儿、家长与老师合影、留下美好回忆。

离园:在门口,每位宝宝与老师抱抱再见,老师为开口的宝宝贴粘纸。

结束提示家长给宝宝换鞋

生活活动:

1.老师介绍洗手的方法:运用儿歌,介绍折毛巾方法(大毛巾变长毛巾,长毛巾变小毛巾)

2.点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盘子吃完后(家长鼓励孩子尽量全部吃完,如果孩子不吃,请家长吃完,以身作则帮助养成好习惯),用毛巾擦嘴;在保育员帮助下,学着整理餐具,杯子放桶里、盘子叠起来、毛巾放筐里

快乐游戏:10:00--10:30

点名游戏:认认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下,让宝宝对自己的姓名有反应,愿意站起来开口报到,奖励粘纸。

亲子制作“我的小名片”--提供卡纸、粘纸、姓名贴、记号笔、固体胶(观察小肌肉精细动作,家长在卡片反面写上英文名)做好的名片插在吊牌里挂在胸口,30日亲子体验和开学后每天带来。

饮水,会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熟悉儿歌,学用小水杯喝水。

与老师再见--离园:在门口,每位宝宝与老师抱抱再见,老师为开口的宝宝贴粘纸。

结束提示家长给宝宝换鞋。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月饼是该节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与同伴共同品尝月饼的快乐。活动准备: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图片、各种形状月饼的包装盒、月饼、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月饼,吸引幼儿,然后谈谈我们什么时候吃月饼?引入中秋节的课题。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说说你会想到什么?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过节时全家要团圆一起吃团圆饭、一起赏月、吃月饼等。)

二、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教师:你们都吃过哪些味道的月饼?月饼又有哪些形状的?

介绍自己带来的月饼盒的形状、颜色及画面的内容。你们知道这些月饼盒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让幼儿了解月饼盒上的中秋情节。)

三、根据幼儿所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让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四、教师提问幼儿、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十四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渴望和爸妈在一起,喜爱爸妈的温暖怀抱,对家的依恋通过学习《五指歌》认识了自己的小手,知道手指的名称,把五个手指当做家庭成员他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能干好多好多的事情,根据小班年龄特点。所以,设计了这次活动《认识小手》,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了解手的作用。同时让幼儿初步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小手能干好多事情,能说出手指的名称,初步培养幼儿动手的兴趣及能力。

2、能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做手指套10个分别画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

2、《五指歌》碟片及磁带。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

游戏:

听我说,跟我做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1、出示全家福照片

问: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谁呢?幼儿回答师总结:家里有爸爸妈妈我还有爷爷奶奶,我们的手指也组成了两个家,他们家里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边说边戴上手指套)

(伸出双手)“奥他们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边说边勾动左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他们两家人非常友好互相帮助帮我们做了好多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来听听他们在说什么(作倾听状)奥他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爸爸是家里的,我们就叫他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妈妈就在爸爸的旁边每天给孩子做好多好吃的食品,就叫他食指吧!(幼儿学说食指)

(伸出中指)哥哥在爸爸妈妈和姐姐中间他的个子就叫他中指吧(学说中指)

(伸出无名指)给姐姐起个什么名字?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姐姐可不能没有名字啊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就叫它无名指吧,(学说无名指)

(伸出小指)弟弟最小我们就叫他小指吧(学说小指)

3、游戏:玩手指

师:小朋友现在手指都只有自己的名字了他们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还有个要求要考考我们,看谁把他们的名字记住了。

(1)教师伸手指请全体幼儿说出它是谁?叫什么?

如"它是妈妈叫食指”它是弟弟叫小指。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歌表演《五指歌》

师:小朋友你们都记住了手指的名字,你们还知道吗?手指一家人和小朋友一样可勤快了,能干许多许多的事情,下面就请小朋友猜一猜他们的家人都在做什么?

(1)教师分别做开汽车洗衣服拍皮球跳舞敲鼓的动作引导幼儿猜教幼儿学说歌词。

(2)边唱边示范动作表演。

(3)分句教唱歌曲指导幼儿一起表演动作。

(4)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边唱边表演。

结束部分

利用幻灯片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在家里为爸爸妈妈服务为自己服务为集体服务。

3、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幻灯片提示: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头,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还要擦护手霜、戴手套等。

4、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幼儿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后出示幻灯片小结)

活动反思

手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和使用的。即将升入中班的幼儿处于第一个自立期。自己动手既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时期的幼儿,总想摆脱成人的照料,但是幼儿对自己的手缺乏真正的了解,,缺少保护手的知识和能力,活动目的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

活动结束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的话语老师知道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能干,孩子们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已经放心,他们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增添了乐趣,也让我在不断地反思中找到了差距,我今后要不懈地努力,向各位老师请教,不断地优化我的教学策略,提高我活动中的驾驭能力。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穿鞋方法。

2.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地毯上粘一个圆圈,圆圈里粘有即时贴小星星、小脚印。

2.物质准备:幼儿鞋架三个,拖鞋若干双,哭、笑小鞋脸各一个,家长的大鞋若干双。

活动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实录

1.入场: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幼儿说儿歌走圈。(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

师:宝宝们看看圆圈里有什么?

幼:小脚印、小星星

2.和小脚印、小星星玩游戏。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游戏:123、321,我和小脚印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脚印快蹲下。123、321,我和小星星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星星快站好。

3.玩小脚印的游戏。

(1)师:请宝宝们站在小星星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许多小脚印。

师:请宝宝看一看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

幼:有反的脚印,有正的脚印。

师:谁来说一说反的脚印什么样?谁会用小手模仿一下?

(2)师:请宝宝动脑筋想办法将反的小脚印变成正的小脚印。(幼儿将小脚印换位置)

4.玩小鞋的游戏。

(1)师:宝宝们过来坐在小星星上休息。(出示一双幼儿的鞋子)提问:宝宝们发现了什么?(幼儿:是反的)请幼儿将小鞋子摆好。

(2)学习儿歌《小鞋子》:两只小鞋头碰头,好像一对好朋友,小鞋帕向外扣,穿好小鞋到处走。

(3)师:把自己的小鞋子在小脚印上摆一摆,让小鞋子变成好朋友。

5.送鞋宝宝回家。

(出示哭了的小鞋脸)师:小鞋怎么了?咱们一起送鞋宝宝回家。现在,鞋宝宝怎么了?(笑了)

6.穿大鞋游戏。

(1)鞋子配对,请幼儿将爸爸妈妈的鞋子变成好朋友。

(2)穿上大鞋子,拿着自己的小鞋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走起来,老师说儿歌:大大的鞋子,走走走,小小的鞋子,拍拍拍。(说到拍时,带幼儿拍手中的小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学目标篇十六

活动目标

1、认识上、下,感知物体上下方位变化。

2、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香蕉、苹果、玩具、图书等实物;幼儿操作单页37、38。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认识上下的空间位置。

2、活动难点:能用语言将上下位置描述出来,感知物体上下方位变化的趣味。

3、指导要点:在看看、说说中,引导幼儿说说东西摆放的位置。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金苹果、银苹果"引入活动

2、游戏"藏猫猫"引出活动主题,认识上下空间位置。

(1)创设问题情境。

布置一个情境:桌子上放着香蕉,桌子下放着苹果。

(2)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桌子上有些什么?桌下有些什么?

请幼儿说说香蕉、苹果都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3、学习认识分上、下方位。

教师出示教具,并提问:这幢楼房有几层?

教师找开第二层的窗户,露出小动物,并提问:这是谁的家呢?小猴家搬来了新的邻居,你们猜猜住在小猴上面的是谁?住在它下面的又会是谁?

教师分别打开上、下窗户,请幼儿用完整描述"__住在小猴上面"、"__住在小猴下面。

4、进一步区分上、下方位。

(1)出示多个玩具,请幼儿按老师的指示放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2)让幼儿自己放,放完后告诉大家:我把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5、指导幼儿完成操作单页37、386、结束活动,找找说说生活中的上下。

找找说说教室里或教室外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什么的上面?什么东西放在什么的下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