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一
《朝花夕拾》中更深层的方面,是引发了人们对人性之美的思考,原本因害死隐鼠被小鲁迅仇视的长妈妈,却费尽心思地买来了《山海经》。尽管她迷信愚昧,守旧粗俗……可她却有鲁迅认为的“伟大的神力”,实属难能可贵。那位留着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藤野先生,在那个国人被随意欺凌的时代,却践行了崇高的师德,关怀学生平等待人;最为离奇的莫过于《无常》,地狱勾魂的使者白无常,因怜悯自己的寡妇阿姨,竟偷偷放她死去的儿子还魂半刻。这种圣人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却出现在铁石心肠的白无常身上,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温情,一股人情味儿。
最触动人心的《二十四孝图》和《父亲的病》,童年的鲁迅看完《二十四孝图》后,立志要像故事里的孝子一样报答父母,这颗无私的孝心,是无价之宝。最能给我震撼的,是鲁迅先生父亲即将逝去,鲁迅希望父亲快点离去以免受痛苦纠结的心理,但却听从衍太太的指令,后悔不已。那一刻,我似乎跨越了百年时空,感受鲁迅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份喜怒哀乐。
鲁迅先生,似乎永远紧绷着一张拘束而古板的脸,用犀利的笔锋刺下一个个直抵人们灵魂的尖锐文字,严肃得令人生畏。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批判、讽刺了旧中国的败坏、丑恶,也向读者展现了稚气的小鲁迅。
深情的感情,回忆;巧妙的批判,抨击。
勇于面对这世界,敢于创新,敢于反抗。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二
印象中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读后感往往是晦涩难懂这四字,而我也经常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可自从读过他的《朝花夕拾》,却给我一番别样的美,也改变了先生刻板的印象。平平无奇却别有洞天的百草园,勾人兴趣的五猖会是小鲁迅童年生活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那时最为浓厚的回忆。当然,这别样的有趣之中,定然掺和着一些意难平,美女蛇的故事使其忐忑不安,心情急切地去看五猖会却无奈地被父亲拦阻。如头顶泼来一盆冷水,在使人莞尔一笑之余,更能感受鲁迅那颗充满妙趣向往新奇世界的童心。
《朝花夕拾》中更深层的方面,是引发了人们对人性之美的思考,原本因害死隐鼠被小鲁迅仇视的长妈妈,却费尽心思地买来了《山海经》。尽管她迷信愚昧,守旧粗俗……可她却有鲁迅认为的“伟大的神力”,实属难能可贵。那位留着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藤野先生,在那个国人被随意欺凌的时代,却践行了崇高的师德,关怀学生平等待人;最为离奇的莫过于《无常》,地狱勾魂的使者白无常,因怜悯自己的寡妇阿姨,竟偷偷放她死去的儿子还魂半刻。这种圣人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却出现在铁石心肠的白无常身上,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温情,一股人情味儿。
最触动人心的《二十四孝图》和《父亲的病》,童年的鲁迅看完《二十四孝图》后,立志要像故事里的孝子一样报答父母,这颗无私的孝心,是无价之宝。最能给我震撼的,是鲁迅先生父亲即将逝去,鲁迅希望父亲快点离去以免受痛苦纠结的心理,但却听从衍太太的指令,后悔不已。那一刻,我似乎跨越了百年时空,感受鲁迅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份喜怒哀乐。
鲁迅先生,似乎永远紧绷着一张拘束而古板的脸,用犀利的笔锋刺下一个个直抵人们灵魂的尖锐文字,严肃得令人生畏。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批判、讽刺了旧中国的败坏、丑恶,也向读者展现了稚气的小鲁迅。
深情的感情,回忆;巧妙的批判,抨击。
勇于面对这世界,敢于创新,敢于反抗。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三
点一盏灯,沏一杯茶,传一缕书香。
——题记
初识鲁迅,是在三年前,因读到他的名,便跑去问妈妈:“这个人是谁?”“他是大文豪,以后你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自然也就知道他了。”妈妈答,见她无心搭理,我便作罢,不再问了。初读他的书,是在两年后了。那书,就是哥哥寄于我的生日礼物——《朝花夕拾》。
初读,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说到活无常那段,那模样可着实把我逗乐了。而《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记叙或提及。《狗·猫·鼠》写了他仇猫的原因,同时还有对“正人君子”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阿长与山海经》则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再如《五猖会》写出孩子在父亲毫无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虽然它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曾几何时,我已远离了童年,不再有蝴蝶环绕,野花遍地,追逐嬉戏的场景,反之是成堆的作业等待我们完成、芜杂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牢记。精力耗费,难以放松身心尽兴玩耍,常使我颦眉蹙頞,心颜难开。欣赏鲁迅笔下的童年,五彩缤纷,有快乐,有迷惘,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我仿佛也拾起了逝去的童年的一个个片断,捧读着这样的经典,会丰富我们每个人对童年的收获,对儿时的回忆。
品读经典,品味《朝花夕拾》的韵味,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四
寒假期间被迫读了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为什么要说“被迫”呢,因为我一直认为我的思想和鲁迅或许大有不同。曾经抱着不理解的心情认为鲁迅是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为大家的,而我这种深信墨家“非攻,兼爱”思想,略有排斥儒家思想的人,经不起这样的思想撞击。可是才读了一篇,就发现,原来鲁迅的想法和儒家思想完全没有什么关系,读朝花夕拾还真是读对了。
才翻开就看到一篇篇密密麻麻的文章,说长其实都没短篇小说长,说短它也有个几千字,再看看题目《狗·猫·鼠》,从题目中完全不知所云,抱着排斥的心情,根本看不下去。直到看到了那段话: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辨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他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牌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的佩服赞叹它们??”
这段话很像震撼过我的另一句话“原来人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杀人的”,至此我感觉鲁迅的想法或许和我的想法有所交集,略有兴趣的把刚刚浑浑噩噩瞎看的东西重新看了一遍,确实感触到鲁迅厌恶那些打着旗号的人,厌恶没有实质意义的填塞式教育,厌恶过于奢华的礼节??
自此我真的理解了鲁迅,相信之后对鲁迅的文章会更有感觉的。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五
对《朝花夕拾》极相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约略地记得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家里的后花园,那里有很多的虫子,虫子的'名字都很陌生,不过总是很有趣。对于三味书屋的记忆便是老师引领我们分析鲁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书屋布局,分析的结果大概总不过这样几种:从四周向中间,或反之,从上到下,或反之,或由远及近,或反之。然后模仿习作写自己的教室。
油然生起一种沉重感: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先生在大段回忆性的写实中夹了这样一小段不是议论的议论:究竟为什么读书呢?父母没说,自己也不清楚。孩提时代的鲁迅对于父母为什么要送自己去读书的理解便是如此:要限制你的淘气,为了你的安全,找一个管束你的地方。所以要被送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然而,也许其实连父母关于为什么读书也是不清楚的罢。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然高在哪里?为什么高?终是迷茫。关于为什么读书,周总理有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经被奉为圭臬。然这标尺究竟太高,非普通大众所能持有。即如我问女儿:你为什么读书呢?女儿沉吟半晌,回答我说:不知道。做一件事,十几年,几十年地去做,然为什么要做却不知道,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值得再回味的。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六
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回忆着你扎两根辫子,跳橡皮筋的时光。
孩子们嘲笑无忌,享受青草的芳香。
那一年,我们往井里扔石头。那一年,我们还不明白abcd为什么让我们十几岁的兄弟姐妹皱眉头。
晚上看花是当时和现状的写照。鲁迅,回首几十年前的漫漫长路,看到了根下的岁月。
那段时间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斗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鲁迅痛恨阻碍白话文的守旧者。正如他所描述的,即使是世界上最毒最黑的诅咒也应该强加给他们。我对鲁迅的拒绝不寒而栗,为了寻找前因后果的根源,去看了他写的《二十四孝图》。书中提到,当时中国的儿童读物比较粗糙,与欧美的儿童读物相差甚远,但不知何故又图文并茂,有些无知。讨厌文言文浪潮的到来,仿佛洪水猛兽,冲掉读书的乐趣。此刻我不禁为那些年幼的孩子哀悼。时至今日,教育的发展已经是过去无法比拟的,甚至连国外那种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接受,连课本上的习题都点缀着五颜六色的漫画。如果你去图书馆,那感觉就像一个比一百朵花还多的多彩海洋。我来读读《荀子》,古韵悠长。不仅会让封面严肃简单,还会让内容中晦涩难懂的文字难以适应。想想当时七八岁的孩子,每天一个一个背。他们的心里会充满痛苦和怜悯。
七八岁的我,应该是在用拼音读《西游记》,模仿插画中的奇天盛达,暗暗期待那些英雄人物的得意成就;七八岁就应该和同伴在院子里玩耍,或者偷偷跑到大自然的天地里,把学习当成一种未知的小说。
那么,如果鲁迅七八岁的岁月在倒带,命运之轮该低吟什么曲子呢?我用心听着。
在白草花园欢快的孩子们的声音和三个水池反射着月亮的沉闷的隆隆声之间,应该是一系列快速的琶音。旋律的起伏让我想起了记忆中的尘霜,在泛黄的书页里看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意境。徜徉在蝉鸣、黄蜂蹲伏、云雀翱翔的天堂,与泥墙根部的蟋蟀、何首乌藤、木莲花依偎在一起。鲁迅的童年就像生活在伊甸园里的天堂里的宠儿,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中。可惜伊甸园的天堂很容易被打破,孩子们被关在老师做的笼子里,再也不能每天在田埂上唱童谣了。重重的摔了一跤,想起过去是多么难过。
我看着时光机器里的沙漏,听着一首古老歌谣的呢喃。
突然一首诗凑在一起,于是无声的歌声响起:
拿着高脚杯听着“水调”声,虽然中午喝醉了,虽然醒着担心还是没醒。
送走春天,春天什么时候回来?在晚镜里,很伤风景。
在过去的后期,这个省是空的。
鸳鸯在黄昏后的池边睡去,花枝在月光下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形象。
厚重的窗帘遮住了灯,风不确定,人刚开始很安静。
明天的日落应该充满了小径。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900字。《朝花夕拾》,就像它的别称一样,这部名著是鲁迅在弥留之际写的。老了,累了,追忆童年的点点滴滴,心里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所以我觉得我没有味道。清晨绽放的花朵会随着黎明更加娇嫩。夕阳西下,它们会被采摘,失去刚刚绽放的娇艳和芳菲。然而,夕阳的照射使它增添了一份魅力。在风的指引下,人们可以想象。就像品尝一道美味,细细咀嚼。年轻的时候,稚气的味道留在心里,慢慢溢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童年并不无聊
。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七
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回忆着你扎两根辫子,跳橡皮筋的时光。
孩子们嘲笑无忌,享受青草的芳香。
那一年,我们往井里扔石头。那一年,我们还不明白abcd为什么让我们十几岁的兄弟姐妹皱眉头。
晚上看花是当时和现状的写照。鲁迅,回首几十年前的漫漫长路,看到了根下的岁月。
那段时间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斗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鲁迅痛恨阻碍白话文的守旧者。正如他所描述的,即使是世界上最毒最黑的诅咒也应该强加给他们。我对鲁迅的拒绝不寒而栗,为了寻找前因后果的根源,去看了他写的《二十四孝图》。书中提到,当时中国的儿童读物比较粗糙,与欧美的儿童读物相差甚远,但不知何故又图文并茂,有些无知。讨厌文言文浪潮的到来,仿佛洪水猛兽,冲掉读书的乐趣。此刻我不禁为那些年幼的孩子哀悼。时至今日,教育的发展已经是过去无法比拟的,甚至连国外那种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接受,连课本上的习题都点缀着五颜六色的漫画。如果你去图书馆,那感觉就像一个比一百朵花还多的多彩海洋。我来读读《荀子》,古韵悠长。不仅会让封面严肃简单,还会让内容中晦涩难懂的文字难以适应。想想当时七八岁的孩子,每天一个一个背。他们的心里会充满痛苦和怜悯。
七八岁的我,应该是在用拼音读《西游记》,模仿插画中的奇天盛达,暗暗期待那些英雄人物的得意成就;七八岁就应该和同伴在院子里玩耍,或者偷偷跑到大自然的天地里,把学习当成一种未知的小说。
那么,如果鲁迅七八岁的岁月在倒带,命运之轮该低吟什么曲子呢?我用心听着。
在白草花园欢快的孩子们的声音和三个水池反射着月亮的沉闷的隆隆声之间,应该是一系列快速的琶音。旋律的起伏让我想起了记忆中的尘霜,在泛黄的书页里看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意境。徜徉在蝉鸣、黄蜂蹲伏、云雀翱翔的天堂,与泥墙根部的蟋蟀、何首乌藤、木莲花依偎在一起。鲁迅的童年就像生活在伊甸园里的天堂里的宠儿,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中。可惜伊甸园的天堂很容易被打破,孩子们被关在老师做的笼子里,再也不能每天在田埂上唱童谣了。重重的摔了一跤,想起过去是多么难过。
我看着时光机器里的沙漏,听着一首古老歌谣的呢喃。
突然一首诗凑在一起,于是无声的歌声响起:
拿着高脚杯听着“水调”声,虽然中午喝醉了,虽然醒着担心还是没醒。
送走春天,春天什么时候回来?在晚镜里,很伤风景。
在过去的后期,这个省是空的。
鸳鸯在黄昏后的池边睡去,花枝在月光下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形象。
厚重的窗帘遮住了灯,风不确定,人刚开始很安静。
明天的日落应该充满了小径。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900字。《朝花夕拾》,就像它的别称一样,这部名著是鲁迅在弥留之际写的。老了,累了,追忆童年的点点滴滴,心里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所以我觉得我没有味道。清晨绽放的花朵会随着黎明更加娇嫩。夕阳西下,它们会被采摘,失去刚刚绽放的娇艳和芳菲。然而,夕阳的照射使它增添了一份魅力。在风的指引下,人们可以想象。就像品尝一道美味,细细咀嚼。年轻的时候,稚气的味道留在心里,慢慢溢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童年并不无聊
。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八
前几天我买了一本鲁迅先生所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对着这个题目沉思了好久。《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虽然我还年轻,只有十几岁,可总喜欢回忆儿时的往事。对现实中的一切,我往往采取一种漠然置之的态度,没有对理想的渴望,没有感情的迸发……只有当我沉浸在对童年的回忆中时,我的全部热情才会真正苏醒,火一般地燃烧起来。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天空,房顶,或随便什么地方,长久地踱着步……我的灵魂深处会突然爆发出一阵奇异的颤抖,血,涌上了我的脸,快乐,童年的快乐,那样神奇的回到了我的身上……在迷人和晕眩之中,我仿佛又变成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宽阔的训练场上挥拍打球;盛夏,在游泳池上泼水玩耍;金秋,在溜冰场上"欢快起舞"……个个生动的画面,一件件永难忘怀的事情,这一切构成了我整个童年时代的回忆。
小时侯,我会因为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理由是终于当了一次儿歌中的那位捡到一分钱的小朋友;而今,长大的我也会捡起路上的硬币,理由是——那上面有国徽。
小时侯,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错别字而举手,不到老师"投降"决不罢休:如今,即使老师写了一黑板的错别字,我除了在底下翻翻字典外,决不会有其他动作。
在这漫长的14个年头中,许多记忆已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悄然逝去,惟有成长的足迹——那记录着你的所得和所失的足迹——永远不会磨灭。我希望永远不要失去童年时代的那种快乐、天真、朝气蓬勃、不知疲倦……
童年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当品味的时候很甜美,但甜美中带有一点苦涩;而成长则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因为你失去了童稚的,失去了那份坚持"真理"的勇气,失去了一份"崇拜"的心灵依托;但随即你就会发现这茶的醇美、芳香、回味悠长——你的确的到了很多:民族的自尊心,恬静而悠长自得的处事态度,决不盲目的理性(也许有点偏执),一颗日臻成熟的"仁爱之心"……当一个"冥然兀坐"时,不妨品品长这杯茶,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得到了很多。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九
“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为最恶的心,应该坠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二十四孝图》
读了鲁迅先生的作品,让人很有感触。虽然是白话文,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初一时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那个本应该是个快乐的童年却笼罩在那封建社会里,时不时透露出些迂腐的气息。于是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骂得淋漓尽致,骂得温和婉转。他的心思谁人都难猜。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的家境正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与鲁迅生活的时代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有暖气,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我们有空调,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我们可以吃到很多鲁迅那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然而,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还不够生趣!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就更不用说了……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想不起来了。
再接触到《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让我感到鲁迅先生是一个多么可爱的人。长妈妈这个角色,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当时封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习俗。像要在新年的的早晨对她说恭喜,然后还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乱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最喜爱的隐鼠。因此,那是的鲁迅不怎么喜欢她。呵呵,这个粗俗、守旧的妇女却做了些让人对她刮目相看的事——买《山海经》。在长妈妈知道“我”喜欢《山海经》后,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的人格。对长妈妈,他说不出敬爱,也说不出仇恨。也许说这是他善良,抑或是说这是他忧郁。因为,文字的创造者赋予了文字的内心一种更加深厚的感情。表面或许是你看到的样子,内在却是你难琢磨的。
放开心去想,放开心去看,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只属于那时候鲁迅一个人的。让我们敞开心扉,去体会体会。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十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为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写的回忆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是里面的一篇文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书塾。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就是鲁迅的百草园。鸣蝉,黄蜂,叫天子,云雀都为百草园增添了鸟语花香的气氛。
冬天的百草园,下了雪,小鲁迅就喜欢在雪地里捕鸟,虽说没捉到几只,但小鲁迅依旧乐此不疲,在雪地里快乐的折腾。
三味书屋是当时最严厉的书塾。鲁迅和他的同学们每天上学进门就向一块匾和一幅画上的鹿行礼。第一拜孔子,第二拜先生。鲁迅的先生非常严厉,也很有学问。当小鲁迅跨入三味书屋的大门,他将不能常常在百草园里玩耍,“只读书,习字,对课......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无言,终于到七言。”
《朝花夕拾》里我最喜欢这篇文章,鲁迅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文字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回想起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还有那些成长中的压力和收获。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十一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
文中最有趣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
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
想必鲁迅先生从未考虑过,在未来的时日自己会成为近乎图腾一类的存在吧。就算是学校里最不学无术的学生,一定也是知晓鲁迅先生大名的。细想起来,我对鲁迅先生的最初认知,恐怕就是课本里那少年闰土口中的“迅哥儿”了。真要数起来,中小学课本里还曾见识与体会过不少次鲁迅先生的笔力,不少内容或许现在才能读懂些许罢,亦或是现在都未曾明了的。不过除此之外,我似乎也未主动阅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想来一定是年少的时候觉得晦涩难懂,不如简单易懂的小故事来得让人心情愉悦。所以从小时候起,我想我对鲁迅先生的态度都是敬而远之的,仅仅只知道那是一代伟人,一位优秀的执笔者,于我这样的凡俗而言,难以企及。不过我想也不仅仅是我自己抱着这样畏怯的态度,随着年岁渐长,也逐渐了解到人们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众多探讨,随之对于鲁迅先的认知也有了些许新的东西,不过脑海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的构建很快也在完成了初步的工程后停止了,或许是觉得日后也不会有太多的机会去理解和感受这位有特别的胡子造型的前辈的事迹和精神了吧。
在投票时其实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朝花夕拾》,想来是因为对于这本散文集的印象还是语文课本上的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起来一点特别的记忆都搜寻不到,故此推想一定是索然无味的吧。看到《朝花夕拾》的目录时,发现竟然还有多篇都是学过的,顿时觉得更加乏味,除了可以快一点结束所谓的读书活动外都提不起半点和文学文字打交道的欲望。带着消极怠工的态度,我正式意义上的踏上了重新阅读鲁迅先生作品的道路。
其实对于内容背后所投射的深意,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被众多的鲁迅先生作品研究报告和争得热火朝天的探讨剧透了个遍。是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封建时期,还是那个腐朽的政府,还是那么愚昧的中国人,还是那些有毒的传统礼教,还是那些牺牲在挣扎过程中的不幸的先行者。所以真正吸引我的,让我觉得十分有趣的,还是鲁迅先生的招牌文笔,读起来有一种莫名的韵道,戏谑地说便是粗略读过几行黑字,便能让人点头,“可以,这很鲁迅。”突然想到先前一位教授所说的“鲁迅先生首先是一个作家”,顿时噫吁嚱为何以前不曾简单地去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字,而非要去强求那血腥惨痛的社会问题,每每忆起,都是被“请谈谈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之类的问题所支配的恐惧。当然“鲁迅”就像是一个标签而不止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似乎不谈作品的意义就不像是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免不了俗也就在文后谈一点罢。
就《朝花夕拾》里面的文章来说,其实不少篇都有指名道姓地抨击,并非都是用各种隐晦的比喻,比如《狗猫鼠》里写的“实这方法,中国的官兵就常在实做的,他们总不肯扫清土匪或扑灭敌人,因为这么一来,就要不被重视,甚至于因失其用处而被裁汰。我想,如果能将这方法推广应用,我大概也总可望成为所谓“指导青年”的“前辈”的罢,但现下也还未决心实践,正在研究而且推敲”,亦有《二十四孝图》里的“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此类语句,其实到谈不上有多犀利,顶多是在当时言论自由的代价比较低时能这么说几句罢,不过到底还是触到了痛处,所以我斗胆把这类语句算作“鲁迅式笔调”最简单的一种表现。进阶一些的则是十足的隐喻,如“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这是《狗猫鼠》中的一句话,可以代表绝大多数这类隐喻的表达,而这一类的表述则是鲁迅先生最常用的用来表达主要思想的途径,当然也是后世语文问答题的出题重点。而在一些没有那么尖锐内涵的语句上,有一些更让人觉得有味道的表述,比如《藤野先生》的“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亦有《五猖会》中的一段“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有不少看似“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语段,乍一看似乎就是一些繁琐的记叙,有时甚至有流水账的意味,其实正是这些散碎的文字,形成了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比较独特的阅读体验,冰冷的流畅,整体的自然,就像是面对面的娓娓道来,似乎当初那个执笔墨济天下的长褂身影就在你的眼前将这些肺腑之言和心痛之血一遍遍压制和收敛,最后诉诸到了白纸之上。我想好的作品,定是在一读到它的时候便能忆起作者的形象吧。抛却这些沉重地不说,鲁迅先生的作品里其实有不少幽默风趣的地方,可谓脑洞大开,十分新奇,更准确地说,就像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想这大概也和不同于他一直以来被塑造的形象所带来的差异感有关罢。“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在整篇冰冷的基调中,有诸如此类的诙谐的表达,而且似乎还是很认真地表述,而这种“鲁迅式幽默”,也正是他写作风格的一个亮点和看点,这着实让我惊喜。
我似有看到部分人认为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终究是远去了,他的文章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并不如往日了,更有人质疑鲁迅先生是否过誉。其实就鲁迅先生执笔的本意和结果来看,他并不是解决那时候衰败的中国所具有的问题的人,但他却是为数不多的唤醒沉睡的人们去审视问题的人。他的影响体现在内容的时效性上,为什么他的文章在阅读的时候有一种不同一般的体验,那是因为他所看到的问题,他所经历的一些旧事,时至今日任然是存在的,值得去思索的。他以笔代刀,剖析了人的黑暗面,由人而成的社会的破败点,以及社会所存在的时代的缺陷,他将“病历”以文墨装饰和记录,留给了不论当时还是往后的寻求“病因”的人们。他在时间上游发出的“呐喊”,在黑暗的年代所看到的“彷徨”,都将给后人以警醒,他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如今的人们再一次遇上这样的问题时,仍然会回想起他所带来的一切。“朝花夕拾”,对于鲁迅先生而言是如此,对我们而言亦是如此。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300字篇十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
文中最有趣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
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
想必鲁迅先生从未考虑过,在未来的时日自己会成为近乎图腾一类的存在吧。就算是学校里最不学无术的学生,一定也是知晓鲁迅先生大名的。细想起来,我对鲁迅先生的最初认知,恐怕就是课本里那少年闰土口中的“迅哥儿”了。真要数起来,中小学课本里还曾见识与体会过不少次鲁迅先生的笔力,不少内容或许现在才能读懂些许罢,亦或是现在都未曾明了的。不过除此之外,我似乎也未主动阅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想来一定是年少的时候觉得晦涩难懂,不如简单易懂的小故事来得让人心情愉悦。所以从小时候起,我想我对鲁迅先生的态度都是敬而远之的,仅仅只知道那是一代伟人,一位优秀的执笔者,于我这样的凡俗而言,难以企及。不过我想也不仅仅是我自己抱着这样畏怯的态度,随着年岁渐长,也逐渐了解到人们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众多探讨,随之对于鲁迅先的认知也有了些许新的东西,不过脑海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的构建很快也在完成了初步的工程后停止了,或许是觉得日后也不会有太多的机会去理解和感受这位有特别的胡子造型的前辈的事迹和精神了吧。
在投票时其实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朝花夕拾》,想来是因为对于这本散文集的印象还是语文课本上的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起来一点特别的记忆都搜寻不到,故此推想一定是索然无味的吧。看到《朝花夕拾》的目录时,发现竟然还有多篇都是学过的,顿时觉得更加乏味,除了可以快一点结束所谓的读书活动外都提不起半点和文学文字打交道的欲望。带着消极怠工的态度,我正式意义上的踏上了重新阅读鲁迅先生作品的道路。
其实对于内容背后所投射的深意,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被众多的鲁迅先生作品研究报告和争得热火朝天的探讨剧透了个遍。是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封建时期,还是那个腐朽的政府,还是那么愚昧的中国人,还是那些有毒的传统礼教,还是那些牺牲在挣扎过程中的不幸的先行者。所以真正吸引我的,让我觉得十分有趣的,还是鲁迅先生的招牌文笔,读起来有一种莫名的韵道,戏谑地说便是粗略读过几行黑字,便能让人点头,“可以,这很鲁迅。”突然想到先前一位教授所说的“鲁迅先生首先是一个作家”,顿时噫吁嚱为何以前不曾简单地去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字,而非要去强求那血腥惨痛的社会问题,每每忆起,都是被“请谈谈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之类的问题所支配的恐惧。当然“鲁迅”就像是一个标签而不止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似乎不谈作品的意义就不像是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免不了俗也就在文后谈一点罢。
就《朝花夕拾》里面的文章来说,其实不少篇都有指名道姓地抨击,并非都是用各种隐晦的比喻,比如《狗猫鼠》里写的“实这方法,中国的官兵就常在实做的,他们总不肯扫清土匪或扑灭敌人,因为这么一来,就要不被重视,甚至于因失其用处而被裁汰。我想,如果能将这方法推广应用,我大概也总可望成为所谓“指导青年”的“前辈”的罢,但现下也还未决心实践,正在研究而且推敲”,亦有《二十四孝图》里的“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此类语句,其实到谈不上有多犀利,顶多是在当时言论自由的代价比较低时能这么说几句罢,不过到底还是触到了痛处,所以我斗胆把这类语句算作“鲁迅式笔调”最简单的一种表现。进阶一些的则是十足的隐喻,如“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这是《狗猫鼠》中的一句话,可以代表绝大多数这类隐喻的表达,而这一类的表述则是鲁迅先生最常用的用来表达主要思想的途径,当然也是后世语文问答题的出题重点。而在一些没有那么尖锐内涵的语句上,有一些更让人觉得有味道的表述,比如《藤野先生》的“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亦有《五猖会》中的一段“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有不少看似“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语段,乍一看似乎就是一些繁琐的记叙,有时甚至有流水账的意味,其实正是这些散碎的文字,形成了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比较独特的阅读体验,冰冷的流畅,整体的自然,就像是面对面的娓娓道来,似乎当初那个执笔墨济天下的长褂身影就在你的眼前将这些肺腑之言和心痛之血一遍遍压制和收敛,最后诉诸到了白纸之上。我想好的作品,定是在一读到它的时候便能忆起作者的形象吧。抛却这些沉重地不说,鲁迅先生的作品里其实有不少幽默风趣的地方,可谓脑洞大开,十分新奇,更准确地说,就像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想这大概也和不同于他一直以来被塑造的形象所带来的差异感有关罢。“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在整篇冰冷的基调中,有诸如此类的诙谐的表达,而且似乎还是很认真地表述,而这种“鲁迅式幽默”,也正是他写作风格的一个亮点和看点,这着实让我惊喜。
我似有看到部分人认为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终究是远去了,他的文章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并不如往日了,更有人质疑鲁迅先生是否过誉。其实就鲁迅先生执笔的本意和结果来看,他并不是解决那时候衰败的中国所具有的问题的人,但他却是为数不多的唤醒沉睡的人们去审视问题的人。他的影响体现在内容的时效性上,为什么他的文章在阅读的时候有一种不同一般的体验,那是因为他所看到的问题,他所经历的一些旧事,时至今日任然是存在的,值得去思索的。他以笔代刀,剖析了人的黑暗面,由人而成的社会的破败点,以及社会所存在的时代的缺陷,他将“病历”以文墨装饰和记录,留给了不论当时还是往后的寻求“病因”的人们。他在时间上游发出的“呐喊”,在黑暗的年代所看到的“彷徨”,都将给后人以警醒,他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如今的人们再一次遇上这样的问题时,仍然会回想起他所带来的一切。“朝花夕拾”,对于鲁迅先生而言是如此,对我们而言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