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试题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
时间:2022-07-06 16:42     小编:LZW1

备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门科目的考生需要多看书,多背诵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一):小学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

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目前学校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即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校长是学校行政工作的决策者和统一指挥中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负有完全责任。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党组织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三)学校管理的特点

1.学校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密切结合,发挥学校整体功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过程。

2.学校管理过程是调节学校各人际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

(四)学校管理的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

贯彻这个原则,要注意:(1)树立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思想。(2)采取措施,切实保证教学为主。(3)要全面安排好学校各项工作。

3.民主管理原则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1)依靠教师办学。(2)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4.提高工作效率、效益原则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1)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2)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的效能。

(五)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实现管理职能,达到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针。

(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法。

(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制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抓好班主任工作;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并要求他们密切配合。

教务行政管理是指教导处的具体业务工作,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教学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抓好教学组织工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二):小学生认知特点

1.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

(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常常在受新异刺激影响时,注意力就会离开观察的对象;同时,观察易受自身的生理状况和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表现更为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教育的作用下,观察的目的性将不断提高。

(2)观察缺乏精确性。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活动的主要过程,对细小部分则缺乏观察,则观察不够精确。

(3)观察缺乏顺序性。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如运动的、较大的、对比明显的部分,这样则导致观察无宇,观察的结果缺乏全面性、完整性。

(4)观察缺乏深刻性。观察事物时。小学生还主要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使得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只知道“是什么”,缺乏“为什么”的思考,使观察趋于肤浅,难以上升到理性高度并赋予观察更深刻的意义。

2.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学前儿童在质与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总的发展趋势为由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

3.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伴随着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活动而生,又维持这些活动继续进行。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自觉性和注意品质的完善程度上。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低年级的小学生。无意注意仍起很大作用,他们兴奋抑制的产生比较迅速,第二信号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容易受外界新鲜、突变和运动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容易分散注意力。随着教师向学生提出各种要求,特别是学习任务的增多,学习活动仅靠无意注意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就迫使小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就整个小学阶段而言,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时间内注意物体的数量。它主要取决于主体的知识经验,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少,他们的注意范围要比成人小,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其注意更具有狭隘性。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广度平均只限于三四个客体,成人约为4~6个客体,另外,低年级小学生还不善于注意事物的内部联系,因而注意的范围受到限制。例如,一年级小学生总是一个字地阅读课文,注意的范围很小,到了高年级,才能把字和字连成句子阅读,并逐渐注意到句与句之问的联系,注意范围扩大了。要扩大小学生注意的范围,教师应做到:一是引导学生对教材有很好地理解;二是理解时充分运用直观教具;三是有条理地组织学习材料;四是知觉对象离学生近一些。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较差。表现在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说来,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低年级儿童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工作,注意容易集中和稳定,对于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凋刻板的对象,注意就容易分散,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对抽象事物的注意稳定、集中才会相应提高。另外,低年级小学生自制力还比较差。容易离开教师所讲的内容,转移到偶然看到或听到的事物上去。特别容易转移到感兴趣的事物上去。小学生注意的稳定与集中,与其年龄、兴趣、健康、情绪及对课业的理解程度有关。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小学生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听课时,眼、耳、手、脑的配合往往不够,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不强,听讲和记笔记不能同时进行。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要注意的事物不熟悉,如果儿童写字成了自动化,那他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讲上,他也能边听边记了。注意的转移和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可塑性、灵活性有关,低年级小学生注意转移性较差,由一种活动立即转移到另外一种活动上的能力欠佳,往往足一种活动进行厂很长时问,注意还停留在先前的那种活动上。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也将逐渐发展起来。

4.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龄、知识经验的增长,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5.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从进入小学起,儿童就开始从事正规、系统的学些需要与儿童已有心理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成为其思维发展的动力,在教育的影响下,这些矛盾不产生和解决,从而推动小学生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虽然已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只有在中高年级才逐步学会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东硬,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分析,但他们即使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也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其思维主要带有直观具体性和外部片面性的特点,对学习材料的分析,主要限于直观行动面,要依赖于实物或图形等,因此这种所揭示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外部属性,对对象和情境的判断往往是片面的,推理则依靠由知觉得到的直观形象,结论也非基于逻辑论证,而是将判断与感知到的知识直接对比;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大多数儿童能借助分析和综合将以前积累起来的概念加以概括;不仅判断的数量在增加,而且判断中的直观因素被压缩到最少量,对客体的关系也能根据本质进行或多或少的说明。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小学低年级儿童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难以摆脱具体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分析与综合,在进行比较时,常表现出困难,不善于分清本质与非本质特点。随着知识的积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能力也随之提高,开始由正确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的关系的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送行比较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条件下进行比较。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三):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二)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他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创造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建议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成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地建构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关知识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上的两大成就——客体永久性 表象思维

前运算阶段(2-7岁):不能理解守恒;思维不可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有抽象思维;去自我中心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可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运算

皮亚杰提出的“阶段”具有的四个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2)结构性(3)次序不变形 (4)交叉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将同化和顺应结合达到平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示,并创立新的图式。

(2)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识别学生学习达到的水平 从而设置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目标。

(3)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要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与旧知识整合起来。

练习题

1.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维果斯基

答案:D。

2.通过严密的研究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同时认为智力的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这一理论是( )。

A.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B.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C.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A。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的相关内容,可圈可点为大家带来更多的资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网站。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相关推荐文章:

团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共青团团史知识竞赛题

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初三化学中考重点知识归纳

保密知识在线知识竞赛答案 保密知识在线考试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门科目想要拿高分不简单,考生需要多看书,多背诵一些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2022,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么科目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很多,考生可以适当做真题来熟悉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做试题是备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环节,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是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助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人教版语文所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起来看看吧!小学语文的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复习,做试题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2022经典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和答案解析,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教育教学
总结梳理前一段时间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能够加深记忆,不遗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2022,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总结.doc
文件格式:DOCX
版本推荐:Microsoft Office 2020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