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史记读书体会(6篇)

2022年史记读书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23:50:44
2022年史记读书体会(6篇)
时间:2022-12-30 23:50:44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史记读书体会篇一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著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曾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但他们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们将化为炎黄子孙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皆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在历史的长河留下自己的影子,也许这也是一种荣耀吧。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史记读书体会篇二

司马迁是一位汉代的传奇人物。他虽然地位不高,曾被处以宫刑,但他喜爱历史,身在牢中仍子承父业,编写史书。今天,我就读完了他的著作《史记》。

刚一翻开《史记》,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有《荆轲刺秦王》、《武王伐纣》、《完璧归赵》等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负荆请罪》。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升了官,而廉颇不服气,扬言要侮辱一下他。

此事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听说后十分羞愧,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而蔺相如却原谅了他,从此,他们成了朋友。

我看完后,真佩服蔺相如宽广的胸怀。这令我想起了去年的一件事:那次我刚买了一支玩具驳壳枪,回家后拆开包装就下楼向伙伴们炫耀,说它打得多准,性能多好。一位小伙伴说:“拿来试试。”我便递给了他,可他没抓稳,枪掉了,后面的撞针摔坏了,掉了下来。我捡起来发现撞针已经从枪上断了下来,便和他发生了不小的矛盾。俩个人的关系便不好了。事后想想,也不就是一把玩具枪吗,要是我当时像蔺相如原谅廉颇一样原谅了他,我们还是好朋友呀!

我还要学习蔺相如大公无私一心向着集体的精神。我是语文课代表,有一次下课,我照例要去老师的办公室搬作业本,可我因为想赶快把作业做完,忙着写作业没去,最后到快打铃时才去,冲到半路,上课铃声响了,害的全班的作业本都没能及时发到手。

读了《史记》中蔺相如的事,我知道了一个人要心胸宽广,一心想着大家,才能做好一个人,尽到该尽的职务,这就是《史记》里《负荆请罪》给我的`感受。

史记读书体会篇三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从三国开始,“史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编纂方法,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通史;还开创了我国史学家秉笔直书的治史传统。

说到这本书一定要提的是书的作者司马迁。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他总是能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去评判历史。为大汉天子所不能容忍的韩信,司马迁为他记转;墙倒众人推的李广,司马迁仍从正面为他写下《李将军列传》。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恶人,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历史上的哪些呼风唤雨的大人物,都被他请下神坛,还原成一个又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这种写法当然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后来“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补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连太史公也不知所踪。但太史公的这份客观,这份执着,以及这部史书所饱含的“不虚美不隐恶”精神从我一翻开它,就深深吸引了我。在《史记》里,他介绍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等等。

但是最伟大的还是他在书里所表达的最激动人心的思想。表达进步的民族观。首先迁在《史记》中所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民族思想便是“大一统”,并且还表述了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观点。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价秦朝历史地位时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认为秦朝统一中国事业虽然依靠了暴力手段,但时代不同了,形势变了,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可见,司马迁对秦统一中国事业的肯定态度。而且司马迁对西汉兴建以来国家统一为社会带来的繁荣景象极为赞赏,在《太史公自序》中又说:“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这是对西汉盛世的歌颂。。而通观这些民族史传,可以发现其内容并非单纯的夷夏分离的记述,它们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给人以各民族从来都是杂处、融合的印象。表达进步的经济思想。对于满足人民物资生活需要这个问题,先秦思想家中,老子宣扬无欲、寡欢;孔子鼓吹“安贫”;墨子尽管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但对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主张也是比较保守的,特别强调“节用”。司马迁则不然,认为人类对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是客观存在、自然形成、长久起作用的。由于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他主张发展工商业,主张让人们自由获得财富,倾向于经济的放任政策,不主张人为的干涉。这种思想在《平准书》、《货殖列传》等篇中,都有较为集中的反映。必须指出,司马迁主张发展商品经济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分工。相反地,抑制商品经济发展,长期保持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会使社会发展缓慢。表达了鲜明的反专制、反暴政的民主色彩。他重视下层人民的力量,歌颂下层人士的品质才干,用了很多篇幅为他们树碑立传,诸如《游侠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扁鹊仓公列传》等都属这一类。贯穿全书的是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实际上《史记》真正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太史公那入木三分的笔法,历史在他的笔下成为一部鲜活的影像作品。《史记》语言的主要特色,就在于它充满情感、富于生气,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一种东方的人文主义气息,它的语言平易近人,朴素充实,与主张辞藻瑰丽的汉代似乎格格不入。司马迁重视人物的作用,善于抓住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小的细节用以对人物的刻画。例如《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日常狩猎时的细节描写,非常具体而深刻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征,也暗示了李广日后兵败自杀的性格原因。这些细节对人物的刻画,远比抽象的人物评述更加能呈现人物的性格。《史记》的人物语言也是其文学性的体现。他的人物对话是紧紧地抓住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例如《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见到始皇二人的语言:项羽“彼可取而代也!”与刘邦的“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是一心取而代之,而刘邦只是羡慕皇帝的富贵生活,两者性格差异立现。史记语言是在精妙,他将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写的是入木三分。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纵马西风塞北,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今天,这精神依然在弘扬。曾记得,在年初暴风雪肆虐的日子里,正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让我们挺过难关——武警战士扑在高速公路上顶着寒风奋力除雪,疏导交通;电力职工在高空连夜抢修受损电网,甚至付出年轻的生命;出租车司机在油价高涨的日子里,免费接送受困市民。古往今来,在困难挑战面前,尤其是在事关民族利益的紧要关头,众志成城往往能成为每个国人心中的一盏灯,指引我们跋山涉水,绕过道道弯,迈过道道坎,直至胜利的前方。

现在人们更应该去读《史记》,因为《史记》里有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东西——气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传世名句想来大家都应该知道,而在梁启超制定的《史记》十大名篇中,有五篇与气节有关。“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至今读来,还是一字一句都灿烂光华。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人们最看重的不是财富,不是权术,而是一个人的节气,也正是这样的信仰让无数炎黄子孙在威逼面前不屈服,在利诱面前不转移,在身体和心灵都受到非人的折磨后,高贵的灵魂任然能够在小人面前折射出伟大的光芒。他们的肉身虽殒灭,但他们的灵魂成为了巨人。而在现代,物质的气味已经掩盖了千百年来为中国人所信仰的气节,一家人能够因为一套房子的归属而大打出手;一个企业的员工会因为升职而明争暗斗;朋友间会因为金钱而亲密无间也会因为金钱而分道扬镳。无所谓气节,无所谓忠义,只有最实际的利益还有权利。不得不说,这是现代中国人的悲哀。想来,中国人的信仰缺失已经不是一段时间的问题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如今,我们经济上强大起来了,但我们精神上仍然脆弱,可以说,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无法以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最终会被自己而打败。要知道,精神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而《史记》,便是现代人最好的精神补品。诚然,我们在物质上要比前人优越许多,但在精神上,前人的高度是现如今的我们所无法企及的。此外,《史记》详细地记载了各个时代的风貌,饮食,服饰,礼节,兵器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这也是其他的史书所不能及的。看《史记》看到的不仅仅是史实,还有各个时代的精,气,神。很神奇,一项觉得古书无味的我竟在《史记》中读出了另一种味道。千里单骑,雪夜突袭,一个个故事汇成了一个浩荡滂沱的历史长河。曾以为古书无味,怎料,一本《史记》,一部史书著作,让我改变了想法。

而如果以文学的角度来看《史记》,它也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书。翻开它,你会发现,它远不是各朝各代帝王将相枯燥的罗列,司马迁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他们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历史大戏的人偶。读《史记》,你会为义士的大义凛然而动容不已,为勇者的视死如归而热血沸腾,为将者的身先示卒而荡气回肠;读《史记》,你会随着故事情节的紧张而紧张,会因为幽默的语言而微笑,会为故事的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忧;读《史记》,你会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开始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而这也,也就如同了解我们的过去。《史记》写的是历史,但它的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每个字都浸透灵魂,每一个字都气贯长虹。我相信,中国人是有着强烈宗族观念的,而《史记》便是一部可以在过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足迹的书。中国人何以有今天?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到底是什么?我们真如某些外国人说的那样没有信仰没有民族个性吗?我们最原始最本真的模样到底如何?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在今天,在这个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我们中国人更应该相信我们是强大,团结而又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要亮出自己的色彩,要相信,我们都是黄帝的后人,我们来自一处,我们心向一方。

合上《史记》,我又回到了这个安静的世界,但是我的思绪仍然停留在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我仿佛听见战鼓敲响的声音,我仿佛看见冒死直谏的忠臣,我仿佛看见帝王踏上宝座的背影,我仿佛看见战火纷飞的沙场,我仿佛看见歌舞升平的盛世,我仿佛看见战死沙场的将士,我仿佛看见雪夜突袭的出其不意,我仿佛看见视死如归的坚韧不屈,我仿佛看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创造着历史,推动着历史长河的奔流。我的视线渐渐模糊起来,我看不见了,但我能感受到,那奔流的声音,就像是血脉在涌动。那有节律的声音,分明告诉我,这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而这个民族的名字是,中华民族。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读书体会篇四

我读了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史记。虽无暇博览全书,粗读部分章节。但已感到这是一本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好书。

【史记】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司马迁所著。这部鸿篇巨制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他处处闪耀着优秀中华文化的灿烂光芒,篇篇蕴含着华夏文明历史积淀的丰厚底蕴。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记载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大事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不仅如此,史记还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在司马迁的笔下,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展现在你的面前。带领你进入她们的世界,讲述着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既有帝王的言行和政绩,也有世家王侯的兴衰。还有社会各阶层有显著事迹可传的人物。他勾画出了古代社会几千年来的历史面貌。作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把各地的风土人情、民族的风俗习惯表现的淋漓尽致。我感到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虽粗读其书,只能领略一二,但感触颇深。很多历史画面久久萦绕在我脑际。其中刚直不阿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遭遇,更使我想了很多很多。也许是家乡有端午节包粽子以纪念屈原的缘故吧,阅读其文后,我感到屈原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位伟人。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生活在楚国衰亡的时候。他在政治上有宏伟的报复和深远的预见,但遭到统治集团当权派的打击。随胸怀大志却忧郁失望而死。当时正处在战国末期,楚怀王昏庸无能,屈原虽持正确的政治主张,终因楚怀王听信小人之谗言而疏远了屈原。使屈原的报复不能实现,也使当时的楚国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受到严重挫折而面临危亡。古之帝王出一言而满庭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在他们儿中,只能听进歌颂之声,而对不歌颂者视为忤逆,时日一久他们看到的都是趋附谄媚、惟命是从之人,这些人虽是庸碌之辈却精于迎上之道,他们可弄虚作假,造谣惑众迎合圣意,粉饰太平,讨得“龙心大悦”而对正直的有抱负、有能力的贤良之士予以迫害而使这些嫉贤妒能的小人往往得逞。

正是:贪顽只顾讨便宜、前奸已笑其遭变、后狡方思又出奇、败败亡亡常若此。

纵观历史,何止皇帝老爷如此,而今一些地方长官,当权者患此疾者也为数不少,耳之所听皆歌颂之声,目之所见皆恭敬之态,心之所想无不如愿以偿。时日一欠,自然是宵小之徒环绕,正直之士远离!

但愿这历史上的悲哀不再重演!

史记读书体会篇五

中国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寒假里,我阅读了《史记》,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

《史记》是中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司马迁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无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客观态度记述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一股浩荡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

读完《史记》,我百感交集,史记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使我彻夜难眠,我从《史记》中汲取历史中的教训与成功的秘诀,从而使我对历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一开始我认为历史具有一种高不可攀而不可侵犯的尊严,是史学家才会研究的东西,学习历史仿佛离我们这些小学生很遥远;读了它之后,我觉得历史近在咫尺,与我们息息相关。《史记》也早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家喻户晓。

我闭上眼睛,感慨万千,仿佛自己回到了古代,看见司马迁在监狱中生不如死的样子,但他却化悲愤为力量,更加努力地写《史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史记》已家喻户晓,十分出名。睁开眼睛看看现在,早已不见像司马迁一样的人。每天睡醒了吃,吃完了睡,还不分时间地玩手机,生活与猪没什么区别。我们常常在日记和作文中矫揉造作,说什么以后要认真学习,不碰电子产品,但我们当真做到了吗?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吧?就连我自己也没有。寒假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许诺尽量少碰电子产品(除了学习),但我整天抱着个手机,百无聊赖地翻看视频,生活变得十分无聊。还说什么每天积累五个英语单词,背诗什么的,统统没有实现。

其实想想看,自己和古代人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我细思恐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竟然在退步!似乎我们都像古代人,好好学习就能成为君王,而得过且过,就算当上了君王,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所以,读史可以鉴古今,知往来,更能发人深省!从学习方面想,好成绩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就像启一样,用自己的实力取得君主之位。从为人处事方面想,学会与人交流,宽以待人,才能像舜一样,成为受人拥戴的贤君。

总之,“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如果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就可以知道世代历史的兴衰治乱的规则,在为人处世中牢记相关的道理,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君子!

史记读书体会篇六

在悠长的古代文学史中,我们并不缺乏具精神原创性的大师。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他们的名字足以与日月同辉,彪炳千古。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这样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却日益离我们远去,除经院中的学者、教授们阅读、研究外,已是鲜有人问津。真正的大师不只是来“宴大宾”,传统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这对于精神缺钙的一代,显得尤其必要。新课标的提出恰逢其时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规定使我们暂且可以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堂而皇之走进大师,阅读经典。

那么,在高中阶段应开设哪些选修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论著最有价值,最值得一读?这是个众说纷纭,无需定论的问题。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短小精悍的《论语》、含蓄蕴藉的唐诗宋词、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等成为学生与老师的首选对象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却往往被弃于思想的角落里。究竟《史记》该不该读,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来。

或许我们应当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这部著作了。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史记》,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尚书》、《国语》、《春秋》、《左传》、《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从中找到影子。比如一万来字的《论语》,差不多都被司马迁引用尽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就是一座先秦时期的图书馆,它详尽地记载着那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的成就,窥一斑可见全豹。而较之先秦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许多的优越性。首先,语言的浅显。司马迁将书面语与汉代生动的口语糅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语言风貌,清新,朴拙,更浅显,更口语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与接受。其次,情节的奇特。清人袁枚说:“史迁叙事,有明知其不确,而贪其所闻新异,以助己之文章,则通篇以幻忽之语序之,使人得其意于言外,读史者不可不知也。”(《随园随笔》)生性“爱奇”的司马迁在叙史时,仍不忘著上荒诞一笔。《五宗世家》记载临江王刘荣被其父汉景帝谋害,后“(刘荣)葬兰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史记》中类似这样的浪漫主义笔法还有很多,垓下之围、赵氏孤儿等故事皆绝妙之极,传为美谈。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是最富文学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历史故事集、历史小说集,其情节的曲折、生动与学生的审美兴趣不谋而合。最后,体例上的相对独立性。《史记》一百三十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为经纬,贯通全书。但同时,每一篇又相对独立,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犹如一篇篇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又如一首首耐人寻味的精美诗篇,读者自可从中任选一篇率性而读,并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对不具备充裕的阅读时间的中学生,这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记》的悲剧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纵然我们无法拒绝《诗经》、《论语》、《孟子》、《红楼梦》等等优秀的古典作品,它们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独钟于《史记》,却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下的阅读现状、我们的教育理念等分不开的。

当然,《史记》130篇,并非每一篇都适合高中生阅读。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无功利性的,为了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种是带研究性的阅读,这是专家学者们考虑的事。我们开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是仅仅为了某种知识性的获得,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烦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从中欣赏体验,汲取一种精神养料。当孩子们今后面对困境时,能从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处获得一种力量,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从小结识这样一些精神大师,并与之交流,掌握一种做人、做学问、看世界的方法,这才是受益终身的东西。按照这一思路,五体中书、表可暂且搁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传记,则可以任意选出一篇慢慢品味,或挑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事迹来一睹为快,总之,不拘一格,因人而异。

接下来就是怎么读,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回顾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地串讲,把文学作品肢解成一个个实词、虚词和一串串特殊句式。于是《鸿门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讲中,丧失了它的灵魂,远离了阅读的本质。文学是人学,文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对生命的感悟,这也可以说是开设《史记》选修课的目的。具体而言,其一是认识人生。一部《史记》,记载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重点描绘的有一百多人,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下至商人、平民、妇女、倡优。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从这些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伯夷、叔齐的积仁洁行,屈原的以身殉道,勾践的卧薪尝胆,残忍的吕后,狡诈的刘邦,阿谀逢迎的叔孙通、公孙弘……其中人性的善恶美丑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其二,认识社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缅怀历史,更主要的是要从中“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黄帝汤武所以兴,桀纣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极一世的秦始皇临终竟与鲍鱼为伍的惨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多年的历史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今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它对我们今天的治人治国仍颇多启迪。其三,掌握一点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史记》的完成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与司马迁个人的努力分不开。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世本》等古代典籍,后又受业于今文学派大师董仲舒、古文学派大师孔安国。通过多方的学习,司马迁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成为一名融贯古今的大学者。二十岁以后,司马迁离开家乡,壮游全国,前后十几年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是以访寻历史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为目的的学术田野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认真细致地向当地人民了解情况,实地考察,确保其著作的真实性。“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司马迁在学术工作上的真实写照,这两点对于今天的高中生来说,尤其重要。

这三点的学习,不是几个实词与虚词的精讲所能穷尽的,也不是几篇课文,几节课的选修就可了事的。对生命的感悟,对经典的阅读,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是一辈子的事。“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让后人引以为戒,明善恶,辨是非。同样,我们今天读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而是从大师那里汲取精神养料,获取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恒之物。

当然,教无定法,关键是头脑中要有这样的理念。以下所述教学实施方式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了解司马迁生平,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这应是让学生走进《史记》的第一步。然而,在司马迁头上高悬着太多耀眼的光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这样的头衔只能让人心生敬畏,拒之于千里之外。如何将司马迁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知人论世还只是阅读经典的初始阶段。除此之外,我们可由学生最感兴趣的领域切入,分专题形式阅读《史记》,比如司马迁与旅游等等。每星期设置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或以讲座、座谈的形式邀请《史记》专家、学者前来讲授、交流。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在初步阅读《史记》的基础上,我们再从语言学、文学、哲学的角度解读《史记》,由感性入理性,由表入里,透过字里行间,捕捉其精神内核的层面,挖掘司马迁的人生观、历史观、文学观等等。《史记》是司马迁“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文学史纲要》),是作者情感的喷发,对这样的作品我们理应满怀情感去解读。选修课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同学与同学间,学生与老师间,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多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灵魂,在互动的交流中开拓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史记》选修课方是生趣盎然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开设《史记》选修课,其目的也正在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当然,经典的阅读不是一两个学期的选修就能完结的,这是一项终身的工程。尽管以上的构思还只是一时的畅想,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实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