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精选13篇)

2023年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7:18:13
2023年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时间:2022-12-30 07:18:13     小编:zdfb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贫困是一种状态,但不应是一种终点

贫困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和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贫困不应该成为人们的终点,而是一个可以跨越的难关。我身边有很多成功摆脱贫困的人,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改变命运的信念和决心

首先,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许多成功的人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但他们并没有被逆境击倒,而是用信念和决心坚持不懈地追求背后的梦想。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通过努力和奋斗一定可以走出贫困的阴影。

第三段:教育的重要性和精神的力量

其次,教育的重要性和精神的力量也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教育是贫困链条中最有效的破解工具,它能够为贫困人口提供知识和技能,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精神的力量同样重要,它能够激励人们面对逆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在我所见到的成功者中,他们大多具备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用勇气和韧性克服了一切困难。

第四段: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

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是至关重要的。机遇可以改变命运,但缺乏抓住机遇的眼光和能力将使机遇成为泡影。许多成功者都是因为敏锐地发现并抓住了机遇,才得以突破困境,改变命运。同时,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它能够提醒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维持积极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才能在面对挑战时妥善处理,取得成功。

第五段:回馈社会和帮助他人

最后,成功摆脱贫困的人应该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帮助他人是一种内心的成长,也是对社会的贡献。成功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帮助更多的人走出贫困。他们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

总结:

通过对成功摆脱贫困的人的学习和观察,我了解到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决心,通过教育和精神的力量实现自我提升,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最终回馈社会和帮助他人。摆脱贫困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和不断的奋斗,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二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网络、刊物等各种平台上看到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的评论或者读后感,单看这些评论和读后感的内容就让本人有了阅读这本书的冲动。拜读后,才知这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重新印刷的一版,最早出版的时间是在__年前,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下面结合本人作为中学团干和教师的工作谈几点《摆脱贫困》一书的读后感。

首先,《摆脱贫困》一书传递给我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作为当时宁德地委书记的习总书记对地方发展的观点、看法、理论极富高度、全面性、前瞻性,总书记给宁德留下的这笔可贵精神财富,宁德市也不断地传承、发展。当下宁德市的新农村建设搞得红红火火,走进每个乡村都能感受到整洁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的景象,这些都极大地契合了当时习总书记对地方发展、如何摆脱贫困的观点。

其次,总书记当时针对宁德地区摆脱贫困提出的“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弱鸟先飞的意识”观点,就是要求我们闽东地区人民要发扬脚踏实地精神的同时在观念、想法上也要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做。作为宁德一所百年老校的教师,本人觉得学校近几年开展的“导学研讨、训练拓展”的教学改革模式提倡的是在保留传统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做了比较大的创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解放了传统教学的观念思想、打破机械化教学的禁锢,这就很好地避免了教师教学上的机械化,解决了学校教育中存在“贫困性”,符合《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的敢想敢做、富于创新的精神。

习总书记曾经留给宁德的这份可贵的精神财富在经过20多年各行各业的实践检验,极大地促进了宁德地区的发展。本人坚信,在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宁德地区将会继续坚定地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敢想敢做的精神,全面建成六新大宁德!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问题的引出(100字)

贫穷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不可否认,贫穷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对人们心灵的一种摧残。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常常面临着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困境,同时,心理上也面临着深深的自卑和失望。然而,有些人能够顺利摆脱贫穷,改变他们的命运,让我们来聆听他们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保持积极心态(200字)

扭转贫穷的首要条件是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贫困人口中的一些人选择了悲观和抱怨。然而,有些人懂得要保持理智并且始终怀抱着希望。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使人们不畏艰难困苦,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种种困难和诱惑。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让一个人坚持下去,并尽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段:努力学习与自我提升(300字)

在摆脱贫穷的过程中,学习和自我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缺乏教育和知识,很多贫困人口难以逃脱贫困陷阱。然而,有志者事竟成,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走出贫困的低谷。他们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正是通过自我培训和自我提升,他们摆脱了贫穷,迈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四段:创业机遇与勇于冒险(300字)

创业是许多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有些人发现了商机,勇敢地决定自己开展事业。尽管创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有勇敢者才能获得成功。他们愿意承担风险,勇于尝试新的创业机遇,哪怕失败一次又一次。然而,正是这种勇气和对未知的追求,使得他们最终成功地走出了贫困的阴影。

第五段:回报社会与感恩心态(200字)

最后,成功摆脱贫穷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感恩并且回报社会。他们明白自己取得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并十分重视回报社会。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教育和支持那些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捐款、捐物,参与公益活动,使得更多的人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的行为鼓舞着更多人,让社会充满着正能量。

结尾段:总结(100字)

有人说,摆脱贫穷是一条艰辛又曲折的道路。然而,成功者告诉我们,贫穷不是命运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心态、努力学习、勇于冒险以及感恩回报社会,我们就能够摆脱贫穷,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四

《摆脱贫困》一书是于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习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书中透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感想。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二是“滴水穿石”见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

四是要有辩证思想。书中习对每项工作、每件事的论述都能很全面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对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启示》、《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等文章充满辩证思维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习用辩证法不是空谈,而是很接地气,如《从政杂谈》中谈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习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去,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共鸣。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五

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这段话,对于我们这些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打开思想的开关,不断建立健全教育新机制新制度,不断探索教育新方法新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走向思想富裕的新路径。

此外,我赞赏文中提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而“滴水穿石”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我认为要真正摆脱“思想贫困”正需要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认为我们的工作也是承前启后的,将我们老师传授我们的知识与为人处事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能靠一朝一夕,就是要细水长流,以身作则,以身亲授,把握任何契机教育他们,日积月累,真正做到“滴水穿石”.作为一名任课老师站在讲堂上,我们要立足于实际又要胸怀长远目标,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

在该书的《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同志更是直击我们的教育事业,发人深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这与“滴水穿石”有异曲同工之妙,办好教育要舍得花时间,舍得花精力,舍得下本钱。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受到财力的制约,对于这点,习近平同志也在文中提到:“我们除了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国策,创造条件,增加收入,保证教育事业必要的、合理的速度和规模以外,还必须做到两个相结合:一是把数量发展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要重视实践,不能只在’黑板上种田’,一定要教给学生实际本领,使他们回家后有可能成为生产能手。”近两年由于生源紧缺我们中职学校常把学生的数量摆在了质量的前面,这给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难题。16、17岁的少年正处在价值观确立的年龄,长期处于一些不良的风气下,往往对他们的人格培养会造成影响。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从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发展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是如何为学生创造职业场景从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六

贫困是世界各地共同面临的一大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人口依然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并且很难从贫困中摆脱出来。贫困造成了人们经济上的困境,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并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然而,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章的经历和心得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第二段: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至关重要

章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环境中,但他从未放弃希望。他坚信只要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坚定的信念赋予了他无尽的动力,让他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意志力的重要性,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将其变为现实。

第三段:教育是打破贫困循环的钥匙

章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努力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通过他的努力,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可以为年轻人提供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的循环,并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四段:创业精神和实践是成功的基石

章经历了创业的过程,他创办了一家成功的公司,为他带来了财富和成功。然而,这并不是他成功的唯一因素。他还了解到在创业过程中,勇于实践和付出努力至关重要。通过辛勤工作和不断尝试,他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给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课程,成功需要创业精神和实践,只有不断努力和寻找机会,才有可能脱离贫困的困境。

第五段:回馈社会是成功人士的责任

章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成功,他还将自己的财富和经验回馈给社会。他成立了一家慈善机构,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他深知摆脱贫困后,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人,改变其他贫困者的命运。这种回馈精神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仰慕的人物,也让我们认识到成功人士应该把他们的成功分享给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尾段:总结章的心得体会

章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榜样。他通过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摆脱了贫困,并且通过努力学习、实践创业和回馈社会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成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勇敢追求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付出,摆脱贫困并不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效仿章的榜样,拥有勇气和毅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七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国家扶贫日和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前夕,一场面向全球的重大会议在福建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为会议发来贺信。

10月12日至13日,这场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福建省委共同主办的“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约400位政党代表和驻华使节、国际机构驻华代表、发展中国家媒体驻华代表、智库学者等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

本次研讨会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理论研讨、实地考察等内容。会场上,与会人士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研讨“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共享减贫经验;场外,线下参会外宾赴福州、宁德考察,聆听福建消除贫困的故事,通过“福建样本”感受“中国奇迹”。

研讨:中国减贫奇迹引发热议

贫困是困扰人类几千年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自古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了半的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发源地之一。12日下午的研讨会,以《梦想照亮现实》视频短片开场。短片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特别是宁德工作期间带领人民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

宁德的变迁、福建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一个缩影。中国连续7年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创造了全球减贫奇迹,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截至目前已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来自多个国家的党政领导通过书面或视频方式致贺,高度评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一致认为各国政党应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共识,促进国际减贫合作。

在主旨演讲和理论研讨环节,中联部部长宋涛、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与中外嘉宾围绕“中国脱贫攻坚与国际减贫事业”“摆脱贫困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政党在摆脱贫困中的责任和作用”等议题,开展对话交流。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中国仍将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当前,国际社会都在关注和思考、研究中国成功减贫的“秘密”。与会人士在盛赞中国的脱贫成就之余,不约而同地聚焦中国经验、福建实践。

孟加拉国共产党(马列主义)总书记巴鲁阿说,中国政府在全球的减贫事业当中,发挥了模范性作用。中国的治理体系具有内在驱动力,并且有着良好的体制机制,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副主席诺维科夫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秘诀在于:将脱贫视为国家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将经济发展的全部动力投入到消除贫困中。

埃及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说,中国的脱贫事业可以说是“富有远见和成功的”,这得益于中国领导人富有与贫困作战的勇气和愿景——发起了脱贫攻坚战,并且脚踏实地地行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福建是这种愿景和行动中的一个成功故事。

……

会内会外,参会外宾畅谈感受。大家认为,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17年半的地方,在这里讨论扶贫十分合适。带领人民脱贫致富,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既是时代赋予各国政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各国政党应尽的责任义务。中国是样板,要学习中国的经验做法。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各国政党应当承担起责任,加强相互合作,共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力量。

考察:“中国扶贫第一村”惊艳众人

摆脱贫困,福建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实践?

13日,线下参会代表来到福建宁德实地考察,首站是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近30位驻华使节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深入了解该村的脱贫历程,感受“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发展脉动。

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来到赤溪村,使节们纷纷掏出手机定格美景。沿着整洁的石道走进村庄,文化长廊上“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标语映入眼帘,大家争相拍照“打卡”。

在人民会场,大家一起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干部群众连线的视频。在扶贫展示厅,大家详细听取赤溪村脱贫历程介绍。

在畲家白茶体验馆门口,好客的20余名身穿畲族服装的年轻男女拍着手唱着畲族民歌,欢迎远到的客人。置身富有田园气息的新农村,品尝着当地产的白茶和美食,大家纷纷为赤溪村的崭新面貌点赞。

“第一次到这个山村,令人惊喜。”

“村民们的笑容,让我印象深刻。”

……

到访的外宾们大多是第一次来到赤溪村,他们告诉记者,初见赤溪村感觉非常美好,让他们对摆脱贫困后的新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

“尽管事先就知道这里已经脱贫了,但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好,村民们都很幸福,他们的笑容令人难忘。”塞浦路斯驻华大使图马齐斯高度评价了赤溪村的现状。

“非常漂亮。”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夫人笑着说,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这里环境很优美,生活在这里很舒适。你们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她希望,赤溪村能够一代代延续这种好势头。

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表示,这里的人民从发展中受益,他们十分乐观、热情好客。他认为,赤溪村是发展的榜样,偏远山区的脱贫和发展经验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国家也有很多遥远村庄,现在也要发展旅游、保护环境,可以学习借鉴。”

“我以为会看到很多老旧房子,没想到整个赤溪村都建设得非常好。”巴哈马驻华大使斯特林·宽特表示,这次赤溪之行令人难忘,村民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脱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文化的富足,我更加理解了‘扶贫先扶志’的意义。”

感悟:要把成功经验带回去

离开赤溪村,使节们参观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并参加“宁德故事”分享会,听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和党建工作情况介绍。

面朝大海,背倚群山,宁德曾经是中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集“老、少、边、岛、贫”于一体,全区9个县有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曾是福建最贫困的地方。

面对宁德的贫困状况,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把带领人民摆脱贫困放在首位,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都用在了攻克贫困上,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等创新理念,亲自倡导实践“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等等,翻开了闽东扶贫开发和摆脱贫困的历史性、决定性篇章。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宁德人民牢记嘱托、接续奋斗,把当年十分贫困的闽东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去年,宁德市gdp达2451亿元,比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德工作前的1987年增长了近80倍。

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图文并茂地记录这一蜕变历程。在这里,第一次来福建的斯特林·宽特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用纸笔记录扶贫举措。他说:“展馆信息非常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期间的扶贫理念引领宁德人民一步步地走出贫困,我深受启发。”

两天的丰富行程,给驻华使节留下了深刻印象,外宾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扶贫要有耐心,要有久久为功的精神,因为脱贫这个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完成的。扶贫要有强大的领导力和意志,才能够坚持下去。”阿塔育这样分享他的体会。

“之前很认真地读过《摆脱贫困》这本书,通过这次活动对书中观点有了更深的体会。”斯特林·宽特表示,此行让他对“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等理念的理解更深。他认为,除了好政策外,建立一套机制并不断向前努力奋斗是防止返贫的关键。

“我对在福建的所见所闻非常惊叹,认识到了扶贫不仅是提供好的生活,同时也是减轻人民的压力、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更高需求。我要将中国经验带回我的国家。”穆罕默德·巴德里说。

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表示,通过此次研讨和访问,他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我们要借鉴福建省的好经验,特别是扶贫的成功实践。”

“宁德故事”分享会是本次研讨会的收官活动。在3位驻华大使陆续发言后,自由互动交流环节上演了“抢话筒”的一幕,10位驻华使节先后举手发言。大家都表示,很荣幸受邀参加研讨会,在福建看到的一切让人深受启发,回国后将向同胞介绍在宁德、福建、中国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八

第一段:引言

贫困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许多人为了摆脱贫困而奋斗。我读了《摆脱贫困》,从书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使我对贫困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从两个主要方面阐述我在读书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育为人才提供途径

书中提到,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没有文化知识的支持,贫困是难以摆脱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教育,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机会。首先,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其次,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父母需要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最后,我们作为个体,更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摆脱贫困的束缚。

第三段:培养创新意识,开拓创业道路

书中还强调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贫困人口应该培养创新意识,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从而开辟创业道路。政府应该设立创业培训中心,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创新创业不仅可以为个人带来经济收益,也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培养创新意识,贫困人口可以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四段: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

与此同时,贫困人口也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有,而是更关注整个生活的平衡和幸福感。财富是有限的,即使是有钱人也不能永远不用为财富担忧。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积累知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塑造健康的身体,这些也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全面发展我们自身的才能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摆脱贫困,实现真正的富有。

第五段:坚持信念,战胜困难

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然而,书中强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不轻言放弃。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寻求帮助,与他人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只有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才能战胜困难,最终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

结语:

通过读《摆脱贫困》,我对贫困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育、创新、正确的财富观念以及坚定的信念都是摆脱贫困的关键要素。在未来的实践中,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自己和社会的命运。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九

第一段:引入贫困问题

贫困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大难题,如何摆脱贫困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困难。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带来的是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教育、社会和文化等等。因此,摆脱贫困迫在眉睫,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第二段:了解贫困的原因

要想摆脱贫困,第一步是要了解其根源。贫困的原因很多,基础教育的缺失、经济的不平等、垃圾工作和医疗的不可承受。贫困的循环似乎是无休止的,我们必须找到解决方案。

第三段:找到解决贫困的方法

解决贫困的问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缓解贫困。首先,教育是我们追求充实生活的必要方法,许多穷人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因此政府可以提供教育津贴或者补贴,以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率。其次,促进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贷款政策以及鼓励企业家精神等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此外,从过去学到的经验教训,人们应当努力去摆脱医疗的重负和低收入,同时鼓励相关行业的投资和创新。

第四段:做出个人的贡献

不仅仅是政府,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帮助贫困的人们走出困境。志愿工作是掌握自己力量的一个好方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促进社会共同发展。你也可以给予一些经济上的帮助,向慈善或者国际救援机构进行捐款或者物资等,这样可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财务支持。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向社区活动中心、卫生所、施舍物品、捐献衣服和书籍等途径来回馈社区。这些小而重要的举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人们,也为我们提供了成为社区和国家的公民身份的机会。

第五段:寻求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

贫困虽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我们有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携手合作,全力以赴解决问题。通过政治和公民外交的力量,我们可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得到改善。我们也可以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创新和创业来解决贫困问题。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家庭、社区和国家中积极推动改变,并为改善情况而不断努力。要摆脱贫困,我们需要长久的努力,但是这是有希望的。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十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八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于18日至2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晚间黄金时段首播。细心的观众发现,该片由央视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制作。

这是国家乡村振兴局本周内第二次亮相。

国家乡村振兴局首次亮相,是在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第4期上。该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的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释放出一个重要信息——“国家乡村振兴局”已成立。

在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一集《庄严承诺》中,苏国霞以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的身份出镜。

截至目前,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人事任命还未正式公布。选择在媒体上发表7000余字署名文章的形式公开亮相,在过往新机构成立过程中,实属罕见。

而在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一集《庄严承诺》中,也释放出一个新信息:苏国霞以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的身份出镜。

那么,国家乡村振兴局一周内两次亮相,释放出了哪些重要信号?

01

从脱贫摘帽转向乡村振兴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接受媒体时表示,“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的出炉,向外界透露了新机构应运而生,也是从制度层面落实中央关于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构想。

2月18日,八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开播。

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中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文中称,脱贫攻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了乡村治理的成功方式和有效途径,包括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级书记一起抓,建档立卡、精准施策,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强化资源要素供给,强化实绩考核制度等,这些都可以在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02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政策创新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差别很大,前者主要涉及一亿人脱贫问题,后者涉及九亿农民问题;前者涉及12.8万个贫困村,后者涉及57万个行政村;前者主要集中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后者涉及全国2700多个县;前者主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者着重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

郑风田表示,在未来的新发展格局中,农村是有巨大潜力的。过去我们重点是解决接近一亿人的贫困问题,未来的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它是一个全面振兴问题,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内容。

与此同时,各地也加大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力度,在顶层设计、乡村产业、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断推动政策创新的深度、广度。

日前,全国首个省级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建设五年规划——陕西省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印发。该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了“产业振兴标准化体系”“生态振兴标准化体系”“文化振兴标准化体系”“人才振兴标准化体系”“组织振兴标准化体系”“乡村规划标准化体系”“考核评价标准化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标准体系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则认为,相较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要求更高,包括产业、文化,也包括生态、组织等方方面面。其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并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

专家认为,在此背景下,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恰逢其时。

在2月18日的主播说联播中,主播李梓萌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负责扶贫的机构叫扶贫办,如今又出现了乡村振兴局。我想,这一方面体现的是连续性,因为摆脱贫困和乡村振兴本来就是一脉相承、前后衔接的。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工作重心在向高质量方向转移,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最后一集说的就是“再启新程”。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到,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李梓萌说,其实,我们国家之所以能让这么多人脱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标定了之后,一茬接着一茬干,接续奋斗。这里面有制度的优势,也有久久为功的定力。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十一

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仅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成功实现了减贫和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突破,这让我们看到了从“绝对贫困”迈向“相对稳定”的曙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摆脱贫困的体会和心得,期望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帮助。

第一段:摆脱贫困需要自我奋斗

摆脱贫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心。我从小生活在贫穷的农村,在家里的父母亲戚的帮助下,我进入了大学学习。但是,在经历了高考的艰辛、大学的苦学和就业的压力之后,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实践才能摆脱贫困。

我相信,摆脱贫困需要自我奋斗,需要我们发扬拼搏、奋斗精神,才能在生活和事业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段: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我对教育的认识和追求让我始终坚信: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在我看来,教育并不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时常会教育自己,只有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教育上获得成功。教育是一种传承,同时也是一种智慧,我相信这种智慧能够让人们摆脱贫困。

第三段:政府的扶贫政策的积极作用

政府的扶贫政策在减贫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许多人通过政府的扶贫计划逐渐脱离了贫困的状态。政府在扶贫上的工作不断深入,扶持范围不断扩大,为广大贫困家庭带来了很多帮助。政府在扶贫上的工作还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让我们看到了摆脱贫困的曙光。

第四段:家庭因素对于摆脱贫困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于人们摆脱贫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很多家庭集中了最大的关注,家庭的繁荣与幸福对于贫困家庭至关重要。然而,对于拥有强烈内部联系的贫困家庭而言,精神上的扶持和合理的沟通仍是最关键的帮助。

第五段:竞争力是摆脱贫困的重要保证

摆脱贫困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竞争力是摆脱贫困的重要保证。只有拥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奋斗过程中闯出一番天地,并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我。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培养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从而在就业和事业上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

总之,摆脱贫困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因素,注重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同时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在积极探索、坚定信念的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让我们不断努力、前行。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十二

最近,我阅读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了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刚拿到这本书,我以为里面又是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但真正读后却觉得该书语言朴实,内容也是贴近大家生活,乍一看只是强调为官为民办实事,但其实很多价值观和逻辑思维也是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

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这段话,对于我们这些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打开思想的开关,不断建立健全教育新机制新制度,不断探索教育新方法新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走向思想富裕的新路径。

此外,我赞赏文中提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而“滴水穿石”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我认为要真正摆脱“思想贫困”正需要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认为我们的工作也是承前启后的,将我们老师传授我们的知识与为人处事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能靠一朝一夕,就是要细水长流,以身作则,以身亲授,把握任何契机教育他们,日积月累,真正做到“滴水穿石”.作为一名任课老师站在讲堂上,我们要立足于实际又要胸怀长远目标,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

在该书的《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同志更是直击我们的教育事业,发人深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这与“滴水穿石”有异曲同工之妙,办好教育要舍得花时间,舍得花精力,舍得下本钱。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受到财力的制约,对于这点,习近平同志也在文中提到:“我们除了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国策,创造条件,增加收入,保证教育事业必要的、合理的速度和规模以外,还必须做到两个相结合:一是把数量发展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要重视实践,不能只在’黑板上种田’,一定要教给学生实际本领,使他们回家后有可能成为生产能手。”近两年由于生源紧缺我们中职学校常把学生的数量摆在了质量的前面,这给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难题。16、17岁的少年正处在价值观确立的年龄,长期处于一些不良的风气下,往往对他们的人格培养会造成影响。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从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发展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是如何为学生创造职业场景从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十三

近些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成功摆脱了贫困的困扰。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我所在的乡村也迅速脱贫。回想起过去的一年,我不禁对于摆脱贫困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欣慰。然而,这其中也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对于摆脱贫困周年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注重教育的发展。贫困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的匮乏。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教育的发展,提高乡村的教育水平。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其次,我们要关注农村产业的发展。虽然摆脱贫困是一项长期而辛苦的任务,但只有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产业,才能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民选择合适的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各方面的支持。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的便利程度密不可分。只有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的便捷性,乡村才能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重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道路、水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乡村的运输条件和生活品质。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心理的关怀。贫困是一种身心双重的困扰,贫困人口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关怀和援助。为贫困地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贫困人口调整心态,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希望,激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之,在摆脱贫困周年的回顾中,我们应该既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也要注意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教育、产业、基础设施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为摆脱贫困的任务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小康,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