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一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的意义和写法,掌握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情分析:根据教材特点,我也对学生做出了以下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的活动,认识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计算及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抽象概括法,让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3、互助学习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情景导入;二、新课讲解;三、巩固练习。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情景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2、巩固练习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4)、利息的计算。
3、巩固练习。
“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我继续沿着抗震救灾这一主线设置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1、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税率为20%。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
3、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三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第一题的情境设计为希望工程捐款,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题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对本课例题的理解程度。第三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二
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1。“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
说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注重生活与数学的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同时也注重动静结合,让学生经历:“猜想—独立思考—讨论—合作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三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年龄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因为这是今后系统地学习“圆”的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这节课采用演示、操作等直观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画、折、量等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充足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叙述操作过程,把感知经过思维转化为表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问题,掌握知识。认识圆的特征,探索求证圆的特征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学习。
(一)激趣:
生活导入(西瓜、奥运五环)引出圆是平面图形。用圆的原因是比球更直观,例举生活中的圆。
(二)初步感知:
1、设疑引起思维冲突:直尺画圆(圆的特征)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通过看古人画圆、多媒体画圆、尝试画圆,师板演,二次画圆,总结圆规画圆(画圆步骤:定点、定长、旋转圆规)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三)认识半径
老师想把刚才画圆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出来,应该从哪一点画到哪一点,用手指,可一画几条,无数。区分圆上、圆内、圆外。
(四)认识直径
让学生上来用直尺摆,还可以怎么摆,无数条,关键是什么。
(五)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一条半径,再画一条、再画一条,通过量一量,得出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强调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相等。再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半径、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得出:d=2rr=d/2
为什么有些圆大有些圆小,是不是你们的圆规质量有问题?
定长决定大小,定点决定位置
(六)巩固:
找一找,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七)拓展:
生活中的圆的作用,车轮,把对圆的认识延伸到点的轨迹,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这一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意在学生对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让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加以验证。学生积极思考、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
这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悦,增强信心,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学生不仅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画圆、而且掌握了圆的特征,半径直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使学生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走向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四
1、教学内容: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75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材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3、教材重点:
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类推及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5、过程与方法目标:
是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中,以自主探究、合作分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6、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猜想、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等教法。
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发现、操作体验、合作交流,有顺序的观察题、对比分析、概括总结。
我将创设情境,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操作――发现法”、“观察、归纳”法进行探究。为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妈妈给三个儿子分苹果的故事。妈妈分别给三个儿子分得苹果的1/2、2/4、4/8,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看谁分的多,妈妈是不是偏心。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个儿子分得的苹果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动手体验,形象感知。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的大小相等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因此我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代替苹果分别折出1/2、2/4、4/8,并用彩色笔涂上颜色。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再请学生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使1/2=2/4=4/8这个结论让学生自己“做出来”,而不是老师讲出来。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改变学生原有的一个整数对应一个大小的习惯性思维,初步体会到分数“形变值不变”的独特之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深入探究,得出规律。
这一节环节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既然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那这三个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之间藏着什么秘密呢?你们能找出它们分子分母各自按照什么规律变化吗?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得出什么规律,反过来从右往左又得出什么规律。然后请学生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有了这些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再总结出规律。最后学生们会概括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老师板书)预计学生不会把相同的数中的0除外,因此我会问同时乘和除以0也可以吗?让学生思考并得出0不能作为分母不能作为除数,所以0要除外,最后让学生重新完整的叙述一遍,老师揭示课题。最后提出问题,我们刚才是借助图联系分数的意义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性质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呢?启发学生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迁移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教学反思。因此我精心设计了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
练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的分数的题目。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练习难度的层次性。数学题目经常出现有些学生吃不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为此,除了基本的练习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分数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几?难度的加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把培优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样,也上一年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习,同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老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习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六
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元旦节快到了,东方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举行一次摸奖活动。摸奖的规则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购物满50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机会。摸到红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如果请你设计,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板书学生的方案:全放红球全放白球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变为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熟悉、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第一次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㈠学生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提问:根据你们的方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个红球、5个白球、试验结果记录单)依次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2.摸前搅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试验结果记录单:
⑴全放红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⑵全放白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⑶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㈡组织学生交流,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
学生汇报试验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验的。如,汇报全放红球试验时,说一说放了几个红球,摸了几次,每次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可能性
一定
结果确定{
不可能
结果不一定─可能
㈢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只有根据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反思上,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红球,就一定只能摸到红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红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红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三、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仅可以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还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出示p105图,想一想,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不可能”,还是“可能”?
组织汇报,说说判断的理由。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现象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四、第二次摸球,进一步认识可能性,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㈠认识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出示摸球的盒子,放入2个红球和2个白球,说一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能确定吗?为什么?
学生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请猜的同学摸一摸
再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前一次摸到红球后,下一次可能猜会摸到白球,这时让学生亲自 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如人所愿,感悟到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㈡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继续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并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又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摸一摸……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设计意图]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我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暴露学生的认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五、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组织练习,深化对确定和可能性的认识
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
㈡根据结果设计放球方案,,说一说怎么想的,并摸一摸。
1、一定能摸到红球;
2、可能会摸到红球;
3、不可能摸到红球。
㈢猜一猜:东方超市的老板会怎样放球?为什么?每种颜色的球放多少?
[设计意图]设计第三次摸球和猜一猜的练习,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又有新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且为下一节课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七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版数学教材第 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或另分成三个层次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难点是
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1、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基于本节课的 特点,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标,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体的内驱力。
(1)学生特点分析: 年级的学生认知处于发展阶段是,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八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第五节内容。下面,我从教材理解、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思考和设计。
一、教材理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在前面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它既是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又是后续学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本节教材承担着“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联系和区别”的章节目标,它是本章中的一个难点,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规律。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图象,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山区乡镇初中,办公条件相对较差,为了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近期学校在每个教室三面墙体装上黑板,并用竖线分成30小块,每块黑板都是学生课堂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了极大的展示空间。
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分布以小组为单位,6人课桌相并,相对而坐,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相互搭配,组成6人学习小组,便于课堂上合作交流,互帮互学,互相促进。经过近段来的实践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主动性明显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讨论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课堂氛围浓,教学效果好。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代数方法解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准确根据函数关系式画出图象,并能从图象中分析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能找出简单实际情境中的变量及相互关系。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完成本课时目标十分重要,但由于本节内容综合性强,并且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基础、能力有限,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估计有一定的困难。
三、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个方面的教学实施建议: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3、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求,同时结合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等特点,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首先在新课导入时用简明的引言,点明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学习中,运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为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将采用“提纲导学——交流展示——训练提升——学习评价”四环节主体参与式教学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7、18页例2、例3,小数除以整数。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除法的初步经验。它是在整数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整数除法学习的发展,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因为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学关键: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尝试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乘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积极的学习态度。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最多的还是怎么设计教学才能真正的在尝试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像名师上课一样,行云流水,不知不觉中让生尝试探索中学会新知?同时,更想通过尝试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的尝试为核心,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纵横驰骋的天地。所以,我努力的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法上,采用以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尝试自学、讨论交流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观察、讨论、探究中获取知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求解简单小数除以整数时遇到的两种不同困难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
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②尝试探究,明理获知,
③ 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主要学习方法:转化。另外还有迁移、猜测——验证、归纳。主要教学方法:引领、提升。
(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的情趣,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过渡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经旧引新,为学习新知铺路架桥,同时,是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这一步时间不长,但很重要。只要一、二分钟,开门见山,立即转入新课。)
点出课题,板书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一边出示例题课件,一边幽默语言导入:上节课我班我们替赵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可赵虎又出现了状况,看!
1、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第一种情况:
解答上面的问题,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因为有上节课的已有知识,学生很自信的独立列式,也自信的计算了,
第一次尝试:
(1)充分放手让生计算,适时观察,选对和错的两种竖式的同学上黑板板演,同时,做完的学生对照并讨论各自的方法的理由,在学生汇报时,有的根据意义计算,有的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计算,有的用竖式计算……。教师重点关注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发现两种,争论的焦点就出现了:商的整数部分该不该商0呢?
(2)引发学生的思考,在交流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评讲讨论,尝试的讲算理,在越辩越清晰的状况下,学生对整数部分是不够商1时要用0来占位,商的大小才不变,水到渠成的明白了 。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3)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方式:比赛,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第二种情况:
(1)课件出示例3:
讨论确定用哪个条件合适?
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第二次尝试:
(2)当学生计算中发现问题了:做不下去了,师问:“为什么?”
讨论: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一试和同桌商量商量
关注新知,透彻理解。你是怎么想的?展示各种算法。通过发问引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算理。教师适时的给予肯定。
(3)试探练习,错题剖析(这一步是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时的思想误区,可以说:“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再次比赛:17页做一做(2)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已经逐步融入了运用,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体会解决小数除法实际问题的喜悦。
回顾本节课你们解决了那几个问题?有疑问吗?
总之,本课力求改变以往计算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努力创设发现问题、尝试辩析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尝试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和多向探索,去发现和创造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反思:尝试学习中同学之间的交流起到了互补的作用,你会一点,我会一点,相互竞争又共同进步,我们教师如点火器,把学生的“发动机“启动,就像润滑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同时学生也体会到自我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