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三篇)

2022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7:48:16
2022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三篇)
时间:2022-12-28 07:48:16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篇一

;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近几年高等院校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一。

关键词:高等学校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需求方(通常是企、事业)与人才提供方(主要是学校)经过协商,由人才提供方根据人才需求方提出的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以及职业技能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才需求方提供相应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源的合约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2004年教育部首次将订单式培养作为全国高职高专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目前,订单教育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所接受,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但是,目前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关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还处于尝试阶段,并没有形成像高职高专院校的规模化发展体系。关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国情的不同培养方式也各不相同,国外没有“订单式”这样的称呼或名称,国外将其统称为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日本官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等几种形式。从我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来看,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同时也结合本国实际合理解决人力资源有效配置,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养成本,解决学生就业,形成学生、学校、企业多赢的局面。

2、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除了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外,高校以理论研究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近几年高等院校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所以本文通过吉林工商学院证券专业与国信证券公司合作定向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证性研究。

2.1 理论意义

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高等学校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有助于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有助于重视培养人才的应用、创新等综合能力。

2.2 现实意义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它的产生现实意义重大。吉林工商学院目前正在进行各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改革,因此本文拟以吉林工商学院第一个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证券专业为研究个案,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3、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创新之处

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一种与社会零距离接轨的育人环境,创建了一种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教育机制。首先,它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校企一体化办学,促使企业全过程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与高校共同培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人力资源加以重点培养。其次,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培养与用人严重脱节的难题。再次,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吉林工商学院学生在校内三年的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训,为学生一年顶岗实习做好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准备,学生在此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中,不但学到了新的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专业业务水平。最后,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不断促进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注重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学院和企业全程参与到教育教学与学生培养过程中来,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整合教师资源。根据人才培养计划,有些课程由企业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具体承担。高校和企业的深化合作将不断促进高等学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共同参与教学与人才质量考核,建立“双师型”的师资教学队伍;其次研究创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的管理模式;再次,先通过专科一年试点成功后,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专科升级到本科专业,探讨成立证券专业本科(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若干问题,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应用推广到高等学校其他专业。

高等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是在改革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明确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专一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适应了市场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为企业培养了各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实现了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专业及综合能力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利用校企合不断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相关热词搜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篇二

;

摘要:根据整合营销理论构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市场机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求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分为两个层次:以“4c”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的学院管理决策层和围绕“订单”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业务操作层。

关键词:整合营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企业所有部门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共同工作时,其结果就是整合营销。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整体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协调统一,并指向既定战略目标。其具体表现可概括为“4c”营销观念,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它强化了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组合。由此可见,整合营销的基本思想,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变单向诉求和灌输为双向沟通,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长期关系,达到消费者和厂家的双赢。

高职院校的营销理念经历了从“生产”时代到“推销”时代的转变过程。以前,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不需要营销。现在,学校开始重视推销工作,一方面学校注意向学生家长推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开始主动出击,说服用人单位接收自己的毕业生,由此进入了“推销”时代。但就目前情况看,高等职业院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结构和质量并没有真正达到顾客满意,如果不改变这种以产定销的运作模式,势必会使整个社会的人才供需结构严重失衡。随着市场机制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的整合营销时代已经到来。依据整合营销理论,实施“订单式”教育,是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选择。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通过工学交替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与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1)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3)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共同进行人才培养;(4)针对岗位(群)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养;(5)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6)企业按照协议约定,落实学生就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整合营销思想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办学思维的颠覆。据此,我们构建出如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这一模型将学校决策部门推向了生产管理者的位置,并使其与消费者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不仅是市场机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这一模型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学校的运作机制应当按市场要求进行改革,其二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根据这一模型,可以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以“4c”为指导思想的学院管理决策层,第二层是围绕“订单”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业务操作层。

(一)战略管理层

swot分析(1)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近几年,这种被称为高级“蓝领”的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另外,高职院校拥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习设施,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拥有一支操作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都是得天独厚的条件。(2)劣势:高职院校在学历层次上不占优势,与普通高校的专科相比,一方面存在专升本的劣势,另一方面还存在品牌劣势。应当承认,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较快,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形成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管理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办学需要。(3)机会: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空间。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越来越被跨国公司所重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正落户于职业院校。另外,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许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正在向专科生倾斜。(4)挑战: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上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育无疑是一种挑战。在今后几年内,高中生生源大幅度下降,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必然是激烈的。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高职院校最终要走向市场,学校的企业化运作势在必行。

产品研发学校的产品是什么?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但现代教育观念却认为学生是学校的顾客,学校向社会和学生提供的教育和培训才是学校的产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必须认真对人才需求市场进行细分。要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人口的变化情况,技术的进步情况,行业的变化情况,考生以及家长的择业倾向、学校自身的现状等,找准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改造和新设专业。学校可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经常性地向学生及其家长征求意见,就现有专业和新开设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培养操作型人才的需要。

资源配置办学应讲求经济效益,新专业的开设要逐步引入成本管理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对现有资源以及可以争取到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要依据专业的关联性建立尽可能通用的实训室,另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也要坚持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原则。在图书资料采购中,要坚持勤进少进的方法,这样虽然货币成本有所增加,但能够保持资料的新颖和使用价值。

促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对新开专业进行宣传,包括对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的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成果进行展示,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网站,将科研成果和教学课件向校外传播。系部和教研室要将自己的网站办成集信息传递和专业推广于一体的平台,及时将本系部的亮点展现给学生和家长。

信息反馈对现有专业和新办专业要从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淘汰劣势专业。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访问制度,各系部、各专业应当定期举行毕业生联谊会,聘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举办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借机宣传学校,另一方面还可以收集到新专业开设及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信息。

(二)业务操作层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按照“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传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一整套从形式到内容保证“订单”教育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1)由二级院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实体,实行“三级建制,二级管理,系为实体”。学校主要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二级院系负责全部实践教学活动的统筹和组织,教研室和实验、实训中心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管理。(2)在学院二级院系中,除建立一般的实验、实训中心外,还要设立生产工厂和研究所。这些生产工厂、研究所与实验、实训中心共同组成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工厂接纳学生和教师顶岗工作,研究所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开发。(3)建立适应“订单式”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要对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向、范围等进行论证和指导;二是系级专业指导委员会,侧重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的论证和指导,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协调和教学资源的统筹;三是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这种组织体系的特点是校企合一,信息沟通快速,能有效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是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无法做到的。

建立一支“三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订单”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直接挂钩,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主线。而持有教师资格证、专业资格证、职业指导资格证的“三师型”师资是实现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保证。“三师型”教师应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对现有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从重点讲授为什么、怎么办等纯理论问题转变为重点讲授怎么做、会不会做等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李乐锋(1960—),男,山东高密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副教授。

张永武(1969—),男,山东诸城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篇三

;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尔夫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进一步研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的利弊,进一步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尔夫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swot 分析

1 前言

自1984年,中山建造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尔夫球场开始,高尔夫运动迅速普及和发展,高尔夫运动也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但目前中国高尔夫市场人才紧缺,因此高尔夫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与实践,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该模式中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对高尔夫方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推进高尔夫专业的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对人才进行培养,高校与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整个培训过程,双方在教学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毕业后,学生通过考试,直接被录用到企业中就业。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通过校企合作,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才不浪费,专业对口就业,人力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对国家、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利。

3 结果与分析

研究中以湖南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向30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是100%。其中有效问卷数是300份,有效回收率是1 00%。

3.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尔夫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3 .1.1高尔夫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300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人数为170人,占总人数的56.7%,女性人数为130人,占总人数的43.3%。其中18-25岁的人数最多,人数为248人,占总人数的82.70/0,其次是26-35岁的人数,共30人,占总人数的10%,51岁以上的人数最少,人数仅有3人,占总人数的1%。

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方面,本科层次人数最多,人数为244人,占总人数的81.3%,其次是专科人数为25人,占总人数的8.3%.硕士及以上人数为17人,占总人数的5.70/0,其中其他学历层次人数为14人,占总人数的4.7%。

3.1.2对高尔夫的看法

通过调查得知,对高尔夫运动感兴趣的人数最多,人数为96人,占总人数的32%,其次是对高尔夫运动非常感兴趣的人数为86人,占总人数的28.7%,对高尔夫运动兴趣一般的人数为70人,占总人数的23.3%,对高尔夫运动不感兴趣的人数最少,人数为48人,占总人数的16%。由数据可知,对高尔夫感兴趣的人数较多,对于一般和不感兴趣的人可以开展一些高尔夫活动,提高他们的兴趣,让高尔夫运动更加大众化。

从“对高尔夫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高尔夫了解的人数最多,人数为123人,占总人数的41%,了解程度一般的人数为73人,占总人数的24.3%,非常了解的人数为65,占总人数的21.7%,对高尔夫不了解的人数最少,人数为39,占总人数的13%。由数据可以大多数人对高尔夫有一定的了解,建议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大家对高尔夫的认知。

对“学习高尔夫运动家人的支持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67人的家人会视经济情况而定,占总人数的55.7%,最少的是不会支持为18人,占总人数的6%。由数据可知,学习高尔夫相对昂贵,一半以上的家人都要视经济情况才能觉得是否支持学习高尔夫。

在研究过程中,对学校开展高尔夫球课程的参与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学校开展高尔夫课程,有241人會参加高尔夫球课程,占总人数的80.3%,仅有59人不会参加高尔夫球课程,占总人数的19.7%。由数据可知,如果学校开展高尔夫球课程,能极大的提高对高尔夫的认知。其中对“希望了解高尔夫的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体验练习场被选次数为214次,占总次数的31.9%.期待体验室内高尔夫被选次数为225次,占总次数的33.5%,其次希望参观高尔夫文化展被选次数为103次,占总次数的15.4%,希望参与高尔夫相关课程被选次数为86次,占总次数的12.8%,其他方式被选次数为43次,占总次数的6.4%。由数据可知,期望了解高尔夫的方式为体验,而并非文字和图片,大家希望通过体验来更加深入了解高尔夫。

对“是否了解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了解的人数最多,为142人,占总人数的47.3%,非常了解的人数为67人,占总人数的22.3%,了解程度一般的人数为53人,占总人数的17.7%,不了解的人数为38人,占总人数的12.7%。由数据可知,近年来推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数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应该继续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让这种模式能更好的开展,有利于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合作。

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显著的优点中, “专业对口,直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被选次数略高一点,为261人次,占人数的87%, “专业知识更强”被选次数为254人次,占人数的85%, “校企联系紧密,就业几率高”被选次数为236人次,占总人数的79%,专业领域内师资力量强被选次数为227人次,占人数的76%。由此可见,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大优点得到了大部人的认可。

对“高尔夫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被选次数最多的是就业包分配,被选次数230次,占总次数的76.7%,师资力量强被选次数31次,占总次数的10.3%,教学方式被选次数26次,占总次数的8.7%,其他被选次数13次,占总次数的4.3%。由数据可知,大家更看重就业包分配的问题,想要运行好高尔夫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保证就业的稳定,就业保证后,能给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减轻很大的压力。

对“师资力量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学校目前师资力量满意度认为一般的人数最多,为117人,占总人数的39010,满意的人数为97人,占总人数的32.3%,非常满意的人数为46人,占总人数的15.3%,不满意的人数为40人,占总人数的13.3%。由数据可知,学校还需要师资力量更强,尽量减少不满意的人数,让学生有更加好的环境学习。

3.2.1 s优势分析

第一,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通过调研确定所需人才数量,通过签订协议,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人才,考试合格之后,可以直接到公司企业上班,学生毕业之后很快能找到工作,并且适应工作,达到人才最大化的合理分配,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达到三方共赢。

第二,学校和企业用各自的教育资源和设施,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力量更强,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更强,专业领域内更加优秀,同时企业公司提供实习岗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专业技术更强,更早的适应工作,让专业性人才得到合理的分配,不造成人才的浪费。

3.2.2 w劣势分析

首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运用并不够成熟,还有许多局限性,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大量的资金供应,设施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强,没用成熟的理论指导,容易给学生造成依赖性,由于企业公司的实际情况,有可能导致所需人才人数变动,导致部分订单式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实习或工作机会,所以还需进一步完善。其次“订单”学生也面临一些问题:部分“订单”学生进取心不足;“订单”学生再深造相对较难;“订单”学生就業适应性较弱。政府还为出台更好的政策鼓励“订单”学生,使学校、企业公司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没用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场地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容易导致“订单”学生质量不够,达不到预想目标,从而导致学校和企业公司之间的关系破裂,“订单”学生就业困难。还有部分人群对于高昂的学费无力支持,由于对高尔夫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熟悉,使校企合作产生问题,难以进行。

3.2.3 o机会分析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挑战。“订单式”人才培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为了培养符合企业、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企业为了培养符合自己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一点上来说,学校和企业有共同的目的,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机会,专业知识对口就业,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之后适应工作的能力。

3.2.4 t威胁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需要政府的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企业的支持,学校的特色办学和学生的积极性缺一不可。各地都在实施高尔夫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竞争压力也大,即使签订了协议,日后其他院校的专业人才更优秀,企业有可能也会将你替换,到时订单式人才在返校学校将会很困难,从事其他行业又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撑,造成再就业困难。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尔夫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许多人对高尔夫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了解,兴趣也不高,想了解高尔夫的方法普遍是体验打高尔夫球,而不是看或写文化展和书面知识。其次,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场地设施不够完善,没有成熟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给学生造成依赖性,纵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优越性明显,但由于条件过于苛刻,难以实行。最后,在高尔夫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还是就业问题,大部分人关注的知识学习完之后的就业问题,确保就业,达到三方共赢。

4.2建议

首先,要大力宣传高尔夫,让大众了解高尔夫,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开始,宣传不仅仅是书面资料宣传,应该更注重让其体验,唯有实际体验之后才能产生兴趣,而不是用枯燥的文字和图片宣传。等他们了解了高尔夫之后再讲解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尔夫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通过swot的分析,需要校企之间的练习更加紧密,由企业出资,让设施更加完善,师资力量更加强大,签订协议让合格的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给予支持。

最后,要保证学生的利益,让他们的家长安心,家长能看到孩子能顺利就业,就会全力支持孩子,学校保证能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给企业公司,企业公司保证提供资金给学校培养优秀的人才,将人力资源最大化的施展。

参考文献:

(2)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7]b249。

作者简介:1.喻瑜(198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2.黄自强(1997~),男,学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相关热词搜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