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一
《玻璃水彩》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中第六篇课文。《玻璃水彩》旨在让孩子们体验应用多种材料作画的乐趣,根据玻璃不吸水的特性,在玻璃上作画能产生许多特殊效果,产生许多肌理,这会让孩子们感到特别新奇,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在平整的玻璃板上用水彩颜料进行水与色的趣味性点画称之为玻璃水彩.是一种探索性绘画方式。与纸上水彩画不同,它强调碰合效果的偶然性,只要有水与色的浸润、渗化、交融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色彩肌理效果就行。它便于学习,易于掌握,有趣、好玩。教材在编排上从欣赏画家作品进入,创设了色彩美的情境。
教材上的水彩画《春山》是用水彩颜料加水在玻璃上适当点画之后用专门水彩画纸覆盖转印而成,稍用画笔添加便成了这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
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教学准备:玻璃、水彩颜料、笔、盐等。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
2、教师提问: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山峰、石峰;教师提问:像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对,像老人,像;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美的形象。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
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3、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共同完成)
a.在玻璃上涂色,稍浓。b.点水渗化开来c.覆盖纸张,轻抹。d.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e.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b.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①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②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1.请作业完成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教师总结。在这节课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循序导入的方法,欣赏小朋友用不同方法表现的儿童画导入新课,让学生自学课本发现玻璃水彩制作的基本方法,并汇报总结,接着我示范讲解玻璃水彩的表现方法,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合作进行第一次尝试作画,接着欣赏不同技法制作的玻璃水彩并进行示范。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试画,体验不同材料、不同技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充分体验作画的乐趣。我的说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二
本节课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面具,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并且学会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从而激发学生对面具这一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中、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他们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以及造型特点,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与讨论,了解面具的艺术特点,大胆描绘千奇百怪的面具,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热爱之情。
基于教学目标,不难分析出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面具的艺术特点并制作一个面具。
难点:结合面具的材料和造型特点,制作一个新颖的有表情的面具。
为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提问法、讲述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面具图片等相关资料。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激趣导入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播放视频《变脸》,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丰富多样的面具愉悦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趣的面具还给我们带来了神秘趣味。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有表情的面具》。
通过多媒体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观赏《盒子面具》,并提出问题:面具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面具的概念、特点。《盒子面具》可以看出盒子的五个面都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面具传达出来的情绪也各不相同。在学生对面具有个初步的感知之后,我会继续展示《青铜面具》《古代非洲人面具》《古代印第安人面具》等面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见的制作面具的材料有哪些呢?面具又是如何表现情绪呢?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得出常见的制作面具的材料有青铜、硬纸、兽皮、木板等,并且可以通过对眼睛、嘴巴的夸张描绘来表现面具的情绪。
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面具文化内涵的认识,我会播放视频藏戏选段,请学生思考:藏戏中的面具有什么寓意?面具由古至今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什么?在这里我会设置一个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合作交流。讨论结束后我会让小组派代表进行回答,结合小组的回答可以得出面具寓意着吉祥,祈求神灵的庇护;面具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藏戏已经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中的面具具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面具的趣味,了解面具的深层寓意,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美术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所以我会示范面具制作的方法,重点讲解对表情的夸张表现,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剪刻、粘贴、彩绘等制作方法。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步骤,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实践展评
教育家弗莱登塔曾说:“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我将布置这样的练习作业: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个有表情的面具。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积极的纠正学生存在的技法问题。在大部分学生创作完成的情况下,我会设置一个化妆舞会的场景,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活动五: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进行升华情感,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课后搜集外国的面具资料。
这一环节请学生主动分享收获,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最后的搜集资料的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以课堂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使美术课堂与课外,美术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成沟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三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6课《画影子》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影子》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影子,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我采用了《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新课。然后问学生:“小猴子捞起的是月亮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答案只有一个“不是”“而是月亮的影子”。直接引入课题。
(二)引导启发了解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影子”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看一组图片,通过观察后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们了解到,真实的物体与影子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画法,也了解了应该怎样画影子,轻松的解决了本课重难点。倒影真是太美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自主探究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添画”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出示两张相同的动物——孔雀,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两张画面中的孔雀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找几名学生到黑板前共同补充孔雀的影子,其他学生可以动手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绘画,也可以给黑板上的学生以口头提示。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创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四)大胆创作
学生创作中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影子的特点、色彩的搭配协调、画面的整体构图等。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可以合作完成,学会自我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评价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师说:“生活给艺术带来了灵感,艺术给生活带来了美感。希望每一位同学善于观察、勤于动手,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这一环节能够起到让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关注和思考。
(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课题《画影子》、范画展示两部分。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创作,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四
我说课的内容是赣教版美术第四册的第1课《中外卡通故事形象》。我认为这是一节最佳的欣赏课,因为卡通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象。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本课是以儿童最熟悉、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为题材,启发引导儿童进行欣赏学习。卡通是音译词,它囊括了动画片和漫画。那些生动、夸张、个性鲜明的卡通形象、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民族,成为全世界小朋友们共同的财富。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神态各异、特性鲜明的卡通明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受,并说出原因。然后再将自己最喜欢的形象试着画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层的了解,感受这一形象设计的精妙之处。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对本课制定了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卡通画中形象的特征。
2、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试着用大胆、夸张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我在本课准备了动画短片和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审美体验。我还结合了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方法,课前让学生走入生活收集物品,对生活中的卡通形象进行欣赏与评述。这就是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积累,最终通过美术创造,来提升生活的境界。虽然有些语言和想法稚嫩,但闪耀着孩子们天真的童趣;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法运用得当学生将会更感兴趣,更主动参与学习。我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会们在认知、情感、语言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1、欣赏,体验感受。
在新课开始,我播放了一连串学生喜爱的中外卡通作品,通过展示卡通形象,播放一连串学生喜爱的卡通片,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动画片里的主角形象和故事情节,学生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2、讨论,各抒己见。
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机器猫、猫和老鼠、宠物小精灵等经典动画引发了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
如:“我是孙悟空,我会七十二变!”
“我是小哪吒,我有乾坤圈!”
“机器猫真可爱,真聪明!”
…………………………
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的独特感受。从这些富于时代精神、健康有益的卡通形象中,学生可以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4、想,漫无边际。
想象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给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在以后的生活或在学习中怎样运用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比如画一幅卡通作品装饰自己的房间,做一个卡通头饰表演小话剧等等去体验创造和表现的无穷乐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5、画,尽情享受。
把课前从生活中收集的卡通图片带到课堂,小组内学生采用自我交换的方式,极大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因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习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6、评,多元评价。
展示作品的挑选紧密联系课题,通俗易懂,使教材内容得到有机补充,并使这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采取师评、生评、互评相结合,个人评和小组评相结合等多元化评价模式。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美术创作的源泉”这一理念,紧扣学生生活兴趣的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心动”。只有植根于生活,走入生活,贴近生活,才能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永远都生机勃勃,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五
1、教材分析
中国的印染工艺历经千年,生生不息,独树一帜,鲜明的色泽,简洁质朴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本课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本课既能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爱好,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
2、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愉快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把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染制出色彩鲜明,图案漂亮的手帕。
难点:折法多样,色彩搭配合理。
4、说教具学具预备
根基教学内容的需要,本课需预备以下教具学具:
教具预备:花手帕实物、花手帕范作、教学录像等。
学具预备:纸、麻布、丝绸、包装布、颜料等。
1、学法分析
教学本课我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练习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所把握的一些基本折纸方法,和对色彩的搭配的熟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参观法”、“评价介绍法”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法”、“讨论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教师发下的范作进行探究、讨论,互相启发以获取制作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更客观、更全面的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我采用了“参观法”和“评价介绍法”。
2、学法分析
在学法上我采用“忆一忆”、“看一看”、“想一想”、“染一染”、“摆一摆”、“自主探究”、“论一论”、“制一制”、“评一评”的方法完成本课。首先,让学生回忆所熟悉的花手帕录像,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花手帕有什么异同之处,使学生对不同款式的花手帕有个初步的了解后,再启发学生想一想如何制作款式多样的花手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染一染,摆出来展示展示,接着发下范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制作方法,组员互相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作能力,然后动手制一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评一评,提高审美能力。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6个环节:引题激趣——发现方法——尝试表现——创作表现——评价交流——拓展小结。具体如下:
1、引题激趣
课一开始,我现场迅速的表演了一个浸染纸巾的游戏,布满诱惑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想: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是使孩子们对所学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爱好,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爱好才能积极参与。
2、发现方法
紧接着,我问:“老师是怎样制作这块花手帕的?”通过小魔术,学生便能很快得出结论:折纸——染纸——打开。进一步质疑:“在染的时候,我是怎样做的?”顺势小结浸染这一基本方法,让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直观。
3、尝试表现
(1)、染法
首先,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出示一张实物花手帕,再一次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猜一猜,议论,通过欣赏浸染、点染相结合的作品,开阔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中把握知识。学生通过尝试,感受了不同方式的染法产生的丰富的色彩及图案的变化与韵味。
(2)、折法
我先出示几种基本折法的图案,让学生先分小组尝试模拟,然后讨论折叠的染制的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创作表现
在经历了多个环节对染纸艺术的了解后,学生已经急不可耐了。他们愉快地开始了,脸上都乐开了花。我也成了“客人”。学生把握了学习方法,就如同鸟儿学会翱翔,遨游天空,自己娴熟地进行创作设计。
5、评价交流
我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1)、自评。让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闪光点。
(2)、互评。让学生们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师评。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有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6、小结延伸
(1)、延伸:“课将尽,但趣无穷”,展示不同的材料(出示实物:皱纹纸、麻布、包装布等。)以及染纸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下,不单只是学习,把握技能,还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有所用。
(2)、总结。将染制的书签作为小礼物奖给优胜组。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六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课《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教材分析。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学过程。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小学美术第九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侧重于表现美术写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学生通过对趣味文字的欣赏、学习绘制美术字应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作的愿望。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材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
2. 过程与方法:掌握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
3.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创造出更形象,更活泼的新字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针对我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事实生活,学生竞争意识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对他们的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感受。掌握好这个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本课起到很大的帮助。 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法,观察讨论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通过老师在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运用创新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仪一仪、画一画 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美术字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归纳出美术字的特点,从而形成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在表现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课起始的话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在导入阶段,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先让学生猜一猜神秘嘉宾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情境的世界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唐僧师徒四人名字组成的形象图片的变体字”,引出本课课题——趣味文字,让学生对变体美术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阶段 ,我采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首先创设“文字王国开化装舞会情境”,出示各类变体字美术字,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引导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式。这种教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探究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获取和巩固知识。在探究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发展阶段,我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用课
件出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步骤。由于变体美术字与宋体字和黑体美术字相比,没有后者要求有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固体模式,显得自由洒脱,因此他的书写步骤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处浪费时间。(体现有效课堂),第二步是学生分组完成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教师在这一环节重要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的风格,解放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字的内容自由发挥。最后进入创想和表达和相融汇中体现设计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展现。在变体设计中,自主探究尝试,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意,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的自主性,小组二人意见不统一时,可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自主探究尝试过程中,我可以及时的参与,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设计作深入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学生作业评价阶段,我采用的是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方式。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给与总结性的点评。这种评价模式可以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细节的处理上有待于提高。趣味文字这节课很有趣,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书写变体美术字并不难,只要掌握书写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笔画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创意元素,文字就能成为学生笔下精美的艺术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会欣赏美,能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介于这个问题我汇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善。
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但是重视让学生在血中收获,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思考,因此,我要设计不同的活动,引领我的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理解没的规律。这才是我心中对活动——探索的理解。
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趣味文字》的授课,能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请领导、同行多多批评指正。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七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人美版第8册第1课《植物写生》。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植物写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透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本课是该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资料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透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潜力。由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透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潜力、线造型潜力和综合学习潜力。
学习重点:
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透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透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用心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学习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出示课题)
2.课件展示各种植物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①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明白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②你明白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③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
(二)解疑和探
1.请几位学生说说讨论结果。
2.观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问: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透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所不同……
3.欣赏美术作品: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
提出问题:
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小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4.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师: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生:表现形式能够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能够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三)质疑再探选取几种植物提出问题。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四)拓展运用
1.说一说画植物写生应注意什么?
2.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四、板书设计:
1、植物写生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贴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资料,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植物写生》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八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鸟找家》,是小学美术第一册第8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来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1、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提供的故事情境,画出一幅小鸟找家的过程的儿童想象画。
2、知识点的作用:
(1)、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步发展
(2)、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友爱互助的思想
3、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特定情境进行简单推理,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步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运用绘画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在美术活动中体现关爱他人、友爱互助的思想。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思考、判断推理
难点:能将思考的结果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6、课时:一课时
7、教室布置:将课桌拼成四个小组
1、 教法分析: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根据一年级的心理特征。我采用故事创造情境的导入方法,先利用cai课件来导入教学,让学生看动画制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故事中来。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大胆设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今天这堂课要完成的任务中来。接着利用课件,步步深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慢慢转向形象思维,并让学生模仿和感受。最后,欣赏教材上的范画,让其认识表现形式的多种方法,感受绘画的风格,并进行选择。
2、 学法分析:
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为主体,做到学与练相结合。让学生激发情感,然后大胆想象,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欣赏加深理解,在绘画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及时提问,领悟绘画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1、 用故事创造情境导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小鸟和鸟妈妈,一天,天气晴朗,小鸟告别了妈妈到森林深处去玩,它东瞧瞧,西看看,可新鲜啦,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了,她告别了蝴蝶,准备回家,可是,这时,天已经黑了,小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呜的哭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帮小鸟找到自己的家吗?
2、 分析讨论
(1)、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家了?(因为天黑了)那么怎样才能使森林亮起来呢?小鸟的朋友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她回家呢?
(2)、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说说自己的点子
(3)、根据学生的想象,老师示范或用课件出示发光物,如:手电、萤火虫、星星、月亮、汽车灯、灯笼……
(4)、问:小鸟是在森林迷路的,那么怎么表现森林呢?(要画出树和草)。光线应该怎么表现呢?(教师示范)
3、欣赏感受
让学生打开教材,欣赏学生作业,让其认识表现这幅画的多种形式
4、学生作业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不能完全临摹书上学生作业,要求画面交代小鸟的形象,环境和发光物以及光线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b) 自评、互评为主。
c) 教师评价时,把学生的优秀作业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d) 引导学生要爱护动物,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面对困难正确对待,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九
1、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2、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3、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重点: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难点: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信息环境及媒体。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特别好,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郊外去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大家想不想去啊?学生:想!课件:老师驾车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感受。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谈所见、所感。
2、我们已经用线描画了草丛的作品,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现在请大家自由欣赏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1。播放轻音乐。问:大家看到的作品怎么样?它们美在哪里?学生感受发言。小结:草丛很丰富,草丛的画面充满了生命力。
3、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那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电脑技术来画草丛中的作品。课件揭题:草丛中。
二、新课:
1、课件:欣赏画家卢梭的作品。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张画家卢梭的作品,请仔细观察,这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小结:卢梭是法国画家,他的这副作品展示了生命中最神秘、最隐秘、梦幻般的情境。这里的色彩明快,以深绿色为主。在草丛中,树干、花、草、叶、果实各有特色。主题是:被花豹袭击的黑人,人和动物自然的隐约在草丛中,植物也富有生命力,像活起来一样,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引起人们对热带丛林的向往。
2、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2。播放轻音乐。
3、引导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幻想。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你能说说发生在草丛中的故事吗?或者是你想象中的丛林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草,有没有花朵和果实?其中还有没有动物和人物呢?动物和人物是怎么样的,在做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样组合在一起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让学生操作后教师引导:如果在这个同学的作品中再添加或更换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等你能想到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吗?可以怎么给它命名呢?学生讨论并发言。
5、学生创作:现在请同学们给自己的创作主题用我们学过的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去创作吧。要求:创作时要注意草是主题,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不能太多。大家也可以用桌面的文件夹01的草丛图片进行创作,并给你创作的作品命名。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6、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小结:表扬与鼓励。
三、教学拓展。
1、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画家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3。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2、现在大家欣赏的作品与刚才大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对了,现在欣赏的作品有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校园中等美丽的故事。那么你能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来再创作其它主题的作品吗?
3、学生再次创作。同时要注意要有主题。音乐播放,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4、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作品,并且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绘制出了美丽的草丛中、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等美丽的故事。,感受到了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退出并关机,下课!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十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撕、贴、包、扭等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本课加入了简单的捆绑。根据一些海洋动物的特征,在材料上增加了有透明感的包装纸、蜡光纸、和半透明的硫酸纸等使学生对质感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在制作表现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到不同纸质的材料特征,在体验和掌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表现海洋动物的特征。
2、课时安排:1课时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水族馆》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来表现海洋动物。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力,充满激情的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感知人类与动物之间愉快友好的关系,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5、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用撕、贴、包、扭等制作方法制作出来。
6、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作成生动创新的作品。
7、教学准备:牛皮纸、包装纸、蜡光纸、硫酸纸、绳子等废旧材料。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水族馆》说课稿: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提示“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讲画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启发谈话法:运用谈话能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情景法: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我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移到“学”,变“全盘授于”为“启发引导”,导之以学,导之以思,导之以画,导之以创作,在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以导为辅,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主学习,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有:
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通过自身尝试体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拓宽学生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听取不同的看法意见,交流彼此的经验。
3、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课绘画练习中,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1、谈话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水族馆啊?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水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课件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水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水族馆》,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2、新授
1)展示课件通过看课件,让学生了解、观察水族馆里的动物。
引导学生说一说希奇古怪的海洋动物。
2)制造悬念,激情引趣。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把课前做好的鱼展示出来。“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学”
3)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小组讨论学习书中四个步骤图
4)教师示范
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示范揉纸,捆扎等技巧。
5)启发思维
“你们想做一个什么动物,小组内说一说。”
3、学生开始创作。
“你们看老师黑板上有一个水族馆,你们觉得还少了什么?请你们做出漂亮的海洋动物放到我的水族馆里吧。”
4、作品展示评价。
在这里,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不足、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美的共识。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创意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十一
下面我从教学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教法学法等三方面来说一说《有趣的拓印》这一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本课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学生学会认识,欣赏各种纹理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在我看来,纹理的美感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深受孩子们喜爱,教材中虽只选了不多的几种图片,却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美,这让我了解到紧扣学生生活兴趣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孩子们易于掌握,只有根植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有强烈生命的课堂。本课我让学生从中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中的色彩,放大生活中的趣味,品尝生活中的快乐,创造生活中的美丽。
在上述教学理念与思路的指引下,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 知识目标: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花纹。
3、 情感目标: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学重点:在于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纹理。
教学难点: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清晰的拓印出花纹。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我依托学生生活环境,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紧相连,在课前布置学生走入生活,在身边寻找很多表面凹凸不平、纹理有趣的实物,并选择有代表性、易携带的物品(钥匙,书夹,树叶等)走入课堂。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受它们的不同之处,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纹理拓印的过程、步骤和方法,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同一实物也可以采用多种颜色拓印,也可以同一实物重复拓印或重叠拓印,纹理的排列可以是随意或有规律地进行组合。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基本达到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并为能力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巡视指导时,老师进行个别辅导,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评价小结时:
今天,大家都亲手拓印了这么多精彩的美丽形象,把原本不起眼的生活物品变得如此美丽,你们都有一双巧巧手,以后,你们会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明天!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十二
新岭南版美术小学第8册《漏印》
该课属于新岭南版美术小学第8册中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希望通过对“漏印”的装饰设计,使学生在做做玩玩中感知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的魅力,学习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一些知识,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应的制作步骤、方法,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该类课程属于“工艺”部分,与传统紧密联系。因而首先要看课程导入时,是否有相应的传统工艺文化拓展,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引入该课知识讲解部分。
另外,该课内容有着一定的技术性、程序性和材料性,这些都是凸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特质的关键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否有较合理和有效的学习“过程”很重要。
案例中的执教老师是来自云南师范大学附小的杨丽萍老师,我们的讨论将围绕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以及情境教学、知识讲解、设计制作和评价引申等教学环节展开。
接下来,我们先通过一些教学片断看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整体设计。
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示范课,教学设计整体感强,体现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也体现了该领域教学的某些特点,比如在课程导入方面;在示范讲解方面;在创意启发介绍方面……但相对于这一领域的特质而言,某些方面的教学,还可以有另外的设计。
优点:这节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杨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研究“漏印”的表现方法,抓住了“漏印”的创作关键。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资源很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开放而富有活力,是一堂很有创意、很生动的美术课。
同时,这节课也很好实现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金水漏印”是独具风格的傣族民间艺术,是以阴刻手法刻版,把剪纸图案用金粉漏印在佛寺墙壁和梁柱上的工艺。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既有针对性的知识拓展,又有清晰、简明、准确的“漏印”工艺流程示范,并反复提示了注意事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知晓来龙去脉,并在实践过程中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技术要领。
杨丽华老师执教的《漏印》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和愉悦的状态中。
不足:联系生活、开阔视野方面稍显牵强,要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联想环节更好。
某些工艺环节有所缺失,比如金色颜料调和、浓淡掌握等。
课程结束前要有对学习内容的总结更好。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十三
一、说教材:
本课是小学美术人美版第三册里的内容,属于兼具“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内容的课业,实践性很强。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小花饰这种装饰形式的多种用途,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生活美术”的教学理念。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美化生活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一个广泛的文化情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术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课前布置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小花饰的多种用途,课上组织学生在讨论与探索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小花饰的制作方法。
导课时,我让学生观察物品表面具有怎样的特点,再相机介绍小花饰引出新课,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学习兴趣。
授课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小花饰的多种用途,因为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样学生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说出小花饰的很多用途,而且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然后再通过课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小花饰的功能,之中我借机展示贺卡、礼品盒的实物以及我自制的小花饰项链,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创作的冲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接着我分小组各发了一个小花饰,这是根据书中作品仿制出来的,目的是便于学生更直观地分析小花饰的制作方法,印象深刻,为下一步的设计制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在让学生说准备做哪种用途的小花饰时,我还准备了两个我制作的样品,引导学生能够开拓思路,提前构思自己要制作的小花饰。
练习时,伴随舒缓的音乐我着重指导创作思路不清晰和制作有困难的学生。
展评时,我引导学生说出小花饰的优缺点以及制作方法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本课我没有设计板书,一是板书内容已在课件中呈现,二是为了节省时间。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十四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赣美版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七册第6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综合探索”类绘画创作课型,即“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本课主要是对以前绘画内容作一个回顾,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方法,并学会运用绘画日记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目的: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及创作方法,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难点: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创造思维,引发学生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象,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绘画过程的演示,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学会绘画和运用。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生:比较感知——激发想象——讨论探索——绘画实践——情感升华
师:引导观察——创设情景——启发点拨——巡视指导——汇总归纳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序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绘画)②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内容有哪些?(日期、天气等) ③哪种日记比较美观?(绘画日记)
3、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日记。(多媒体出示课题——“我的美术日记”)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内容呢?我们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或发生的事情,所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来回忆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听声音画记忆画)
(二)、展开:情趣教学,激发想象
1、教师播放小朋友唱歌的声音,提问:“说说是什么声音?使你联想到什么场面?”(多媒体展示 :“听”字。)
《我的美术日记》说课稿范文
2、教师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图,提问:“观察这幅作品,除了绘画部分以外,还有什么内容?”(还有文字部分)(多媒体展示:绘画日记结构:1.绘画部分2.文字部分)
3、教师再次播放各种声音国歌声、笑声、哭泣声、雨声。学生认真聆听并展开想象。(多媒体展示 :“想”字。)
4、师生共同讨论:当我们听到其它声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象好吗? (多媒体展示 :“说”字。)
5、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出示一些听到声音后学生想到的一些范图。激发学生想象,并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画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记忆思维,突出本课的难点。)
6、学生再次讨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教师出示范图(唱歌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7、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作画呢?教师出示几例范图并出示绘画步骤:
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
2)涂上颜色(强调大胆,均匀,整洁)
3)文字说明(日期、天气、事件、说明要概括,简单)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各绘画图,动画出示绘画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绘画方法,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深入:学生小组创作实践
1、按4人为一组分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2、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3、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结束:情感升华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记日记 ──用绘画记日记。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运用这种新画法记日记,时时记,天天记,隔天记!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篇十五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叙述的方便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教材中提供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知识,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