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六篇)

2022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13:35:21
2022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六篇)
时间:2022-12-24 13:35:21     小编:zd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篇一

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学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仔细观察,由同一副情景去寻求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让学生充分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现独特的见解。这样一来既能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

教学要倡导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数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其次对教师的作用我有了新的定位: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总之,通过本次读书,让我受益匪浅,许多疑惑迎刃而解。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篇二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

一、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

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

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来信近60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三、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1、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4、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5、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6、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篇三

到现在为止,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只是浅浅的了解了一下,可是,到第二边读的时候,作者对于生命的理解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也深刻的影响了我的内心思想。

读《完整的成长》,“完整”两个字首先触动了我的心弦,在书的背面,对“完整”做了件的解释。何为“完整”这里的完整不是完美,人,不会完美,也无需完美,完整是表明一个人是丰满的、立体的、多个层面的人。人的完整需要一个人完整的成长过程,而这个过程即是儿童自我创造的过程。

儿童的成长应该是完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成长却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儿做到完整的成长,这需要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使一个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完整的发展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思考。

一、儿童自己创造自己

人的成长都将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有精神升华。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儿童总是绕过或躲过成人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一步步创造自己一步步完整自己,这是儿童成长的开始,也贯穿幼儿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幼儿自己创造自己的同时,我们成人要给于儿童充分的自由,让儿童自己找到创造自己的方法。

二、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儿童要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之前必须唤醒自己的身体,而唤醒自己身体的前提便是对儿童的“爱和自由”。

爱可以把各种场所变成儿童的家,在儿童自己家中,大多数孩子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体,他依靠身体来探索外界以此上升到头脑,这是发展他未来一切发展的开始。因此,身体的自由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反复的活动四肢,让身体自由这是儿童的第一个自由,这一阶段四肢的活动就是快乐就是成长就是一切。

三、隐藏在儿童身体内的生命力

儿童体内天生就隐藏着生命力,我们不被儿童发现,是因为我们缺少生命力。然而,我们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让儿童发现自己,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发挥我们体内的生命力”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幼儿天生对“生命力”有着敏感的嗅觉。孩子的生命力指引着孩子身体的自由,如果身体被他人支配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更加都懂尊重孩子的身体自由,使其生命力延续下去。

四、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在儿童完整发展中是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绪;我们要接纳孩子,就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我们爱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绪。

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难免会有害怕的情绪,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哭,孩子为什么哭呢?是因为这时的她心里有种强烈的不安感这种不安是他感到很难过,这时候老师应该了解幼儿心理的情绪,才会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篇四

《不做教书匠》读罢,我心中掀起万丈狂澜!德国文学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管建刚,之前的我对素未谋面的他一无所知,当迫不及待地拜读完他的书后,真好像是和他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他智慧的火花,深邃的思想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管建刚,会是怎样的一位教师啊,指谈教育慷慨激昂;会是怎样的一位心理学家啊,洞悉心灵入木三分;会是怎样的一位实践者啊,理论教育淋漓尽致;会是怎样的一位哲学家啊,智慧育人精辟透彻!感受罢,字字情真意切,句句触目惊心,每个文字都犹如跳跃的精灵,触及我灵魂深处的那根弦。最后,不再彷徨,汇聚内心深处呐喊:一名真正的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享受精神上的富足;沉下心来,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应肯读书,善读书,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并善于思考,思考教育现象,从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思想。

教育生涯十余载,曾几何时清清醒醒有着明确的目标?曾多少次昏昏噩噩地在教育的苦累中徘徊?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让我柳暗花明,如母亲温柔的手抚平了我心中青春年少时的狂躁。

教师,就应该精神立身!就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就应该肩负国家重任!或许,有人认为我空喊口号,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教师对自己职业最基本的认识。我以前也和大家一样,认为自己好渺小,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认不认真,努不努力,有没有目标,会牵动一个国家的命脉吗?因此,消极的态度饕餮着上进心,领悟不了人生的价值,似乎甘愿庸庸碌碌地终了此生。但是,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具有国家责任感的教师群体,才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的资源和精神动力。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大我’思想的缺陷,将有可能致使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滑坡。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一句句哲理让我明白:我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虽然个人势单力薄,但只要尽自己所能,倾注所有的教育热情,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具备教师素养,活出教师风采,几年后,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就不只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将润泽千秋,福传万代。大教育家孔子对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我们应该永葆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热忱于教育事业。由此,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家在偏乡僻野,年近六十,可还是一天饶有兴趣地耕种那片她种了将近大半辈子的土地,把吃不完的分享给别人,是她幸福指数陡升的主要源泉,似乎,我也明白了她不愿享福的心思,诚然,也教育了我该如何热衷于教育这片热土。做一名有学力感的教师。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像人的衣服一样,会旧,会过时,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瞬息万变,知识和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爆炸过。那,一个不善于读书、不善于学习的教师定会心惊胆颤。扪心自问: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还是涛声依旧吗?对自己的不负责,能不耽误孩子们吗?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知识要不断更新,要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教师充电、磨刀,读书是最好的方式。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可医胸中俗气。只有具有书香气息的教师才会吸引学生;只有具有书香气息的教师才会在课堂上从容淡定、信手拈来;只有具有书香气息的教师才具有文化气质,才能迸射人生的儒雅。只有不断地读书、积云,才会适时地下及时雨;只有不断地学习,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才会游刃有余地智慧教育。

在此,我理解的读书不只是狭义的书本知识,还应从无字句处读书,不断向他人学习,与他人交流。不久前,在一年级办公室里,我和几个同事谈起了孩子们的写话。当谈及小小的标点时,我说,我只是跟孩子们说了几个简单标点的用法和写法而已,而她们呢?却是对每个标点进行规范性的书写训练。当时,我那个惊讶啊,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因为,从教以来,我压根儿都没觉得应该在一年级时就训练孩子们规范地书写标点,难怪孩子们乱写标点会让我头疼,这次,终于让我找到了病灶。我惊讶于她们的专业、细心、规范,也惭愧于自己的粗枝大叶、不够严谨、不善思索,同时,我又庆幸,能与同事及时地交流,及早发现自己的疏忽,发展自己,对孩子负责。忐忑不安之余我顿悟:平日里所谓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都是自己才疏学浅的托辞。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多读书、多学习、多社交、多旅游。从黄金屋中,从无字句处,感受各种人格的魅力,感受不同场景的气魄,实现小我的不断完善——端庄、大气、涵养、养眼又养心!

《论语.为政》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名真正的教师与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有无思想。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孩子,人是有思想的,是灵动的,那教育人的人就更应该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成为智多星。一个只顾埋头赶路的人永远无法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景。一位只会忙忙碌碌地挣扎于教育工作的教师是无法收获教育的幸福的。要把教育融入自己的生命中,教出自己的个性,教出自己的灵光,教出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彭校长无意间谈及的一番话:一位教师应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教育实践上,三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家人,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留给自己。当时我很不明白,作为一位校长为何如此鼓励自己的老师分心于教育。今天,我以我的理解顿悟了其中深意:除了三分之一时间的亲耕亲种,其余就是思考和实践的时间,教育事业上不提倡老黄牛似的整天忙碌。这跟管建刚老师和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观念不谋而合。

正如狄更斯所说:幸福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双手上。做一名有目标感、约束感、责任感、积极感、学力感、专业感的教师,就能收获幸福的教育人生。要想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就得安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学习,静下心来教书,用起心来思考,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如以心为舟,运思为桨,倾情为东风,为孩子梦想的放飞引航,定能领略教育的幸福!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篇五

假期中找到了一本好书《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是一本在教育过程中起导航作用的书,它既适用于教育学生,又适用于教育孩子。结合书中的实例我对照了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愿意与你沟通。

“亲其师,信其道”,很多教师总喜欢让学生听自己的,但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喜欢做个指挥者,在这本书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处理方式各种各样,里面有与我观点相同的,也有完全不同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教师一定要善于与学生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善于走进孩子的世界看问题。

在书中提到了接纳孩子的情绪这一观点: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

2. 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

3. 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 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 愿望并作出反应。

在生活中,我遇到过类似的例子,我的儿子在考上了大学后,因为感觉所选学校和专业都很不理想,所以决定退学复读。当时我很郁闷,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参考偏离了孩子的初衷,导致报考志愿失败,于是我尝试走进孩子的世界去看这个问题,做法跟书中的差不多,首先,我跟孩子沟通,电话、短信不断,让孩子知道他的不满情绪我能理解和接受。然后,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给孩子分析退学复读的.利与弊,建议孩子自己拿主意。最后,告诉孩子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妈妈永远支持孩子的决定,结果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议,他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是这样写的:“老妈,这应该是你醒来的第一条短信,对不起,我不该那么武断,既然在来报名之前我就已经决定不后悔,现在我坚持我的选择,我想继续留在这里,这段时间又让你们操心了,我会好好努力的,我把今年当成高三,一定给你们考个好成绩回家,不用再为我担心了,转告爸爸。”接到短信的那一瞬间,我哭了,然后给孩子回了一条短信:“儿子,做出这样的决定我知道你很痛苦,但人生就是如此,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做决定之前不妨想一想,我所选择的是最适合我的吗。儿子,妈妈冷静下来想想,觉得现在的大学真的挺适合你的,你的表现你的发展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退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之所以支持你退学,是因为当初报考志愿时给我留下的遗憾,我认为你大了也许更应该尊重你的决定,而你爸爸的态度开始让我清醒,他的坚决反对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应该替你冷静思考到一些问题,我是一个爱你的笨妈妈,儿子,你做的决定让妈妈很欣慰,我感觉我的小不点儿子终于长大了.......”因为担心儿子,我跟他爸爸又坐车去看了看孩子,孩子状态不错,我们也就放心了。当家长如此,当老师也一样,师者父母心啊!

三、沟通交流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书中说的: “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表面看效果不错,但隐患很多,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教书育人意义重大,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教师的辛苦付出,善于沟通就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只有你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他才能反馈他的喜怒哀乐,才能让你找到教育的契机,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有一首主题曲这样唱道“为爱放手,让心自由,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美丽哀愁。”让我们也放开手,做好心灵的沟通,让每一个自由的生命都能绽放他的美丽人生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0篇篇六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

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

“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