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复旦(8篇)

2022年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复旦(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10:09:48
2022年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复旦(8篇)
时间:2022-12-24 10:09:48     小编:zdfb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一

一、主要工作

(一)坚定信仰,加强思政工作组织领导

健全制度,指导建设。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措施分工细则、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辅导员工作制度、思政课堂评价制度,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保障。

优化机构,形成合力。党支部统一领导,各处室明确分工,支部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形成以学科教师为主导,以思政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以思政辅导员为支撑的全校师生协同配合的全员思政工作格局。

注重评价,完善体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了思政课双日志制度,完善了课堂评价体系,把师德师风、思政课考评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努力培养广大教师的责任、担当、集体、作为、荣誉等十六个意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职业操守、恪守诚信规范,倾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二)铸魂强基,强化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青老结对,促进成长。思政课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扎实开展思政课骨干教师“一科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汇报课等活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承包制”,学校领导问诊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充分彰显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名师引领,加快成长。建成吴建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邀请南京栖霞区思政课名师王英姿来校支教,传授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录播教室优势、北京四中网校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备课资料库。在名师带动和影响下,思政教研风气浓厚,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养大幅提升。

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体教师坚守“既教书又育人”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推进以思政课为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共同育人的新格局。不定期开展教情学情调研,学校领导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进课堂观评课活动。

(三)抓好阵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实效

立足课堂,创新教学。以“把思政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为基础目标,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打造思政精品课。通过开足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校本教材,精选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微课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教学实践活动,学科教研,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竞赛,网络备课等教研活动,思政课课堂质量显著提高,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联盟互助,资源共享。一中教育集团及教育联盟通过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演讲赛、“班会观摩课”、“德育沙龙”、“绿色课堂”岗位大练兵、送教到校、名师交流等活动,从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模式等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了区域内优势互补、教研互动的新局面,促进了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挖掘资源,同向同力。充分挖掘学校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课堂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发挥每门课程、每个教室,每个课堂的育人职责,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力,思想政治和知识教育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体系。

(四)丰富载体,打好学生思想政治底色

树立榜样,扩大影响。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培训、专题讲座、“四有好老师”演讲、学生评教和“耕牛奖”“师德标兵”、“最受欢迎教师”、“有为青年教师希望之星”评选等,促使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品德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通过评选“文明班级”、“三好学生”、各类“星级学生”、“五四红旗班、红旗手”“爱心奖”“优秀班团干部”等优秀集体和个人,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形成。

精细管理,培养习惯。立足立德树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爱国、责任、诚信、乐学、合作为主要内容,形成培养“文明、学习、卫生、安全、生活、体艺”六大习惯,实现“文明、健康、好学、有为”育人目标的“六三三三四”德育模式。利用规矩教育月、学生文明督查组的检查督导、问题清单剖析和反馈等形式,及时矫正了学生不良行为。多种形式的宣讲讨论、每周的年级例会、“做懂规矩,守纪律的合格一中学生”等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促进了全校师生规矩意识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

主题活动,筑牢底色。通过开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进课堂、“宪法晨读”、“国旗下讲话”、“信仰根植我心”主题教育宣讲、“四爱三有”“崇尚英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学堂”及《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视频观看、“五四”青春诗会、“红旗飘飘引我成长”征文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动、“入团第一课”以及一中讲堂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激发对党、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精神底色。

精品社团,丰富德育。学校现有各类社团33个,国旗班、清华筑梦游学团、中科院盐湖之星实践团等已成为精品社团。“启迪之星·助梦游学”活动中,学生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参访京东、商汤科技、青橙创客等知名企业和机构;赴国家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所研究基地实地参观、亲历实验,与科学家互动交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追求更高梦想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创新方式,网络助力。开辟校园党建、团建和德育教育专题网站,开展网上德育主题教育,使校园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群、qq群等媒介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新阵地。

二、存在的问题

1. 可供教师学习和选择的先进典型思政资源比较少;教学考试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率不够高,对思政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

2.随着客观实际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思政工作方法不能很好适应新的育人要求,书本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服务,通过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达到思政课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作用,是思政课老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今后的思路

5.着眼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大德育观念,创新课程建设,丰富德育载体,促进学校各项活动与思政课有机结合,通过内容重构、德育课堂重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结合一中讲堂、学生社团、体育、艺术类课程,努力实现德育课程体系化。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建强“主力军”,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不断开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局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育新时代有为学生。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二

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学校整体思政工作水平,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8〕6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强化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1.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精心设计课程、认真组织教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

2.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养,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保障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注重改革创新。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入渠道。

1.理想信念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职业素养教育。把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

5.生态文明教育。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上各元素仅是宏观概括,各课程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性质、结合课程内容,梳理主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课程育人为导向,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课程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涵盖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等,守牢校园思想文化阵地。

3.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积极主动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教学。

4.教材选用。规范教材的选用,将规划教材、优秀教材、特色教材等作为教材选用主体,落实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教材质量。

5.课程大纲。梳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合理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体现在学生考核知识中。

6.教学过程。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7.管理评价。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引导所有课程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1.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工作机构,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2.协同联动。加强教务处、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学生部(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互相联动,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3.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4.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三

;

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此进程中,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第一阶段:2005年起,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海于2005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教育”),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两纲教育”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即“学科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逐步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在总结过去10余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经验是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合进各学段、各学科。第二阶段: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010年,上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以此为契机,在“两纲教育”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着眼纵向衔接。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依托各学段德育工作基础,坚持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根本要求,重点在学段的纵向衔接上下功夫。二是“横向贯通”。就是要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网络空间)之间打通。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三个课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第三是“三位一体”。就是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优势,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挖掘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这个阶段的探索,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程的衔接,重点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层次递进不明、与学生身心发展匹配度不够等问题,切实提升大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有机整体性。第三阶段: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三个制度体系:一是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为本为重点,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二是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形成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三是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在三个目标体系中,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这个阶段之后,上海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一、显性思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应该是高校所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功能,应着力破解以下难题:一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衔接的问题,重点是与中小学政治课程的衔接,要解决好知识重复和内容侧重点的问题;同时要做好本科课程与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即如何体现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二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横向贯通问题,重点是四门本科生必修课程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要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优势,这门课程汇聚了其他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他各门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应当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示范田”。三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真正体现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四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运用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源,为讲好思政课提供有效支撑。二、隐性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施“课程思政”,既要强化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发掘高校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综合素养课程改革,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一是要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二是要打造好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邀请各条战线名师大家走向讲台,从各个角度讲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三是要加强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团队培养。专业课程,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一是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特性,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编写试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指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试点方案,编写教学指南。三是在试点基础上,从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带有相关建设意见的方案。“课程思政”是上海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进程中,从区域实践层面产生的工作理念,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既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我们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坚定了信心。我们将着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形成课程、专业、学校三个层面试点经验;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纪律约束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安排;要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形成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加强研究,阐明“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和建设内涵。最终,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下大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日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道其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受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形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方荣耀收获满满,赞不绝口。近来,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人文中国、智造中国、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一、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上海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作为“4+1”思政课中的“1”,形势与政策课在部分高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课程,把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该课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6类内容建成10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配套文稿与课件,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前不久,姜斯宪讲授第一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和奋斗历程,让学生大呼过瘾。”这是交大学子的必修课,目前已面向大一和大二的8000名学生开展,不久后将推向大三学生,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对话交流,甚至不避“尖锐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说。二、通识课上感受中国自信“为什么学生喜欢‘大国方略’课?因为他们喜欢科学家、工程师那种不说教式的讲解,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渴望理解中国道路,感受背靠国家的那种自信乃至‘霸气’。”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首席专家顾骏教授说。上海多所高校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这些课程包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治国理政”课聚焦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为国共反腐史鉴、从计划治理到市场治理、文化自信哪里来等15个专题。专家搭建课程框架,主讲教师准备教学提纲和完整的教案,由本校骨干教师或相关领域校外专家担纲授课。如首讲直面学生疑问“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回顾国共两党治党历史,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上海大学“大国方略”采用“2+1”师资搭配模式,1名授课者为来自非限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工程师,讲述个人科研感想、服务国计民生的历程,2名课程主持人负责串场、点评,把握课堂的主流方向。顾骏这样总结课程的特点:”用故事说清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该课程已开设6学期,受益学生超过1000人。课程还产生带动效应,采用相同模式的第二季“创新中国”也已开设3学期,第三季“创业人生”即将启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支持为‘治国理政’课程开发提供了‘第一桶金’。课程随即进入良性运作轨道,已进行12个专题,120人的班额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容。”三、专业课透出人文情怀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上海高校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2015年首批10门课程立项,2016年新增13门,另有28门作为院级项目培育建设。这些课程已占全校500多门专业课总数的10%。“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急救医学”课采用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教学模式,在培训急救能力的同时增加医患沟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等教学元素。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中外时文选读”课,将外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学篇目不仅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的专家文章,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张智强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主动建构、积极作为,这是落实党委在立德树人中主体责任的举措。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自身综合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抢占网络新阵地,按照“知行合一、自主发展、为人师表”的育人理念,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一、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学校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多年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建立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库,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对广东147所高校近200万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进行追踪分析。二、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学校发挥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精心打造华师新闻网“晚安华师”、“紫荆青年”等高品质“校媒群”,引导培育优秀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成覆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媒网”。领衔实施“粤教云”广东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牵头组建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搭建全省高校网络引领和思政教育云平台。通过一系列举措,整体构建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三、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学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持续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整合学校历史故事、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四、突出师生双主体,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建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通过网络空间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发声发言。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指导学生社团、学生骨干建立学生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形成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为人师表的新型育人机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在建筑设计课程中阐述“两山理论”、在鞋类工艺课程上培养“工匠精神”、在酒店管理课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如今,像这样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方案,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45份。自2017年1月以来,学校党委书记王靖高挂帅,逐一调研二级教学单位,逐批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学工人员座谈交流,召开全院思政工作大会,全面深化该校思想政治工作,大胆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二、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在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学校副教授周晓敏以“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决策”为主题进行“课程思政”授课,共享单车、高铁盒饭等社会热词成为课堂互动的切入点。在讲到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时,周晓敏通过“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起实行”视频观摩,组织学生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什么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的论述”,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良好。“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的引入,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点的理解掌握,又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入深入细,教学效果明显。”一位教师在全程观摩后,在听课记录本上写下这样的评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堂一开始,屏幕上就出现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名词。专业教师陈国雄一边解释,一边鼓励学生:“一带一路”是我们外贸人的时代机遇。各位若能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奉献祖国发展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事业。随后,陈国雄与学生们开始探讨跨境电商的具体实施、贸易产品选择等。此类课堂如今在温州职院随处可见,思政元素已成为学校课堂的必备要素。三、德育元素贯穿教学从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到各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德育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不同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毕业生就业方向,科学梳理各自专业的德育要求。电气电子工程系主任苏绍兴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指导专业教师作好专业建设,同时还指导教师如何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他认为:“课堂是大学生专业技术培养、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极为必要。比如,我们与温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温州市域轨道交通人才,因此将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严谨的作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电气电子工程系学生蔡显志表示:“我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多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在电路分析基础课上,老师以‘大学生寝室盗电’的案例教育我们学做人,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四、聚力推进“课程思政”去年学校推出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第一批改革试点项目,要求每个二级教学单位限报两项,总计立项10门课程。申报通知得到了专业教师的积极响应,教师参与热情远超预期,8个二级教学单位合计收到申报材料50余份。参与课改申报的机械工程系专业教师赵战锋,以“爱上中国造”思政情怀教育探索重新架构了他的专业课:机电产品造型设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更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元素。”赵战锋说:“工科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被学生问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对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我们教师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越来越自信。”王靖高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党委将继续聚力推进“课程思政”,从专人开展思政教育转变为人人参与思政工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教师每堂课的具体实施均贯穿思政教育主线,努力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合力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课堂教育体系。复旦: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虽分属不同领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共同使命。在复旦大学,3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已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初步构建起多层次互补、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正日益显现。一、课堂:十九大精神“新鲜解渴”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一天下午,复旦大学3108教室坐得满满当当,没抢到位子的同学从别的教室搬来椅子,坐在教室后面和过道上。教室外,一些同学站在窗边,探进头来。学生们抢着来听的,是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学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先后走上讲台,带领本科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刘婧漪来自2017级技术科学实验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对主要矛盾变化的讲解,让她联想到当下的社会热点:“老师说到新的矛盾涉及人们对公平、安全、正义的需要,而不再只是物质文化方面的,这切中当下现实,让我一下子理解了党的决策是和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专业理论厚实,案例鲜活生动,不少学生听完课直呼“解渴”。“跟我之前想象的思政课不一样,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认识,课后我还要对照十九大报告去理解。”自然科学实验班大一新生朱天寅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董雅华说,在“同心圆”式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课仍是核心地带,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据介绍,学院已建立起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的“三集三提”机制,以确保系列专题课程教学效果。二、课程: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中国为什么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摸索与实践中一步步走出这条道路的?”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校内公开课《经济与社会》课上,经济学院教授石磊用经济学智慧生动地解读了中国现代发展史。“身为一名工科生,缺乏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原来担心听不懂,没想到听下来毫不费力,并且受益良多,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满怀信心。”复旦大学2016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张瑞祥说。除了《经济与社会》,复旦大学首批还开出《人文与医学》、《政治与社会》、《环境与人类》等6门“课程思政”公开课,主讲教师来自医学、国际关系、物理等院系,每一门都是学生热捧的秒抢课。“课程背后都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逼迫我们转换身份跳出原有框架,不断完善自己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学生说。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金晓峰认为,专业课、思政课从来不曾割裂,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学校力图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圈,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圈层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三、教师:明理入心,德育为先复旦大学提出,2018年将在首批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针对全校各专业全覆盖的“三十百”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0门“课程思政”示范在线课程、100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以此促进所有课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通过课程实践,不少复旦教师对如何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有了更深理解。在石磊看来,思政教育明理入心至关重要,而“理”必须随着中国实践的步伐不断提炼总结,充分具备对现实的阐释力。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认为,要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互通中“传道”,教师要努力让自己知识面广阔,同时努力实现科研和教学间的相互转化、各类知识间的相互转化。教材是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复旦大学将通过代表性科研成果认定等激励方式,组织和鼓励教师编写更多包含中国智慧、体现价值引领、代表复旦水准的“课程思政”好教材。同时,将以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为重点,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肖紫嫣(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高校专业课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但现实中还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借鉴和总结现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估等措施来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方法策略[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1-0096-02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实用主义现象严重,其独特的育人优势被忽视,而思政课的教学苦于得不到专业教学层面的支撑,日渐陷入孤岛化困境。随着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努力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按照这一要求,专业课同样要承担起育人的功能,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落实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申报立项研究,寓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一、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一)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必须遵循基本的师德规范。“人师”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生鲜活的榜样。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表现出来的得体的言行举止、谈吐气质,深厚的才学积累,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产生真诚的信赖感,学生也因“亲其师”,而易“信其道”。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时刻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高尚师德的践行者,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二)转变自身的育人观念要转变“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育人观念,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应意识到要把专业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进行自觉的思想引导,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生硬灌输。最后,必须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交往中。(三)充分挖掘思政内涵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注重学习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深切领会到课程内容背后的德育内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从学校层面,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二、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一)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高职专业的内容很广泛,大多数都与职业、岗位相对接,因此“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巧妙灵活地进行。比如,模具、机械等实训环节较多的专业教学中,可以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会计专业的教学可以从加强诚信教育出发,把“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空乘专业可以从友好微笑服务等文明礼仪教育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和友善”;管理专业的教学,可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优决策的取舍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等的教育等。另外,专业教师还应适时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二)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引导“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生硬地说教和灌输,应当本着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针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抽象的思政内容不适应“95 后”大学生的接受需要,政治性过强的内容学生没有经验体会,模式化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因此,要在语言、方式和手段上转型,用“95 后”的语言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讲授中;由灌输转为对话,变“独白”为互动交流,由理论讲解转为体验式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者还要有理论功底,还要有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三)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方式方法要让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必须切实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注重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案例教学法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2、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剖析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并用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要求学生,使师生关系转变为主管和员工的角色状态,将教学中的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岗位标准去完成,并按职业标准进行评价。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对话、行为,将思政教育具体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3、任务驱动法将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并采取分组形式完成任务。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有所领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不仅决定了个人得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4、课堂或网络讨论法针对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或者网络社区发起话题讨论,最后进行引导性总结。学生通过踊跃发言,充分探讨,观点碰撞,最后由教师主导话题结论方向,很多的错误思想倾向被自觉修正。(四)结合课程体系系统设计“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来自三个方面:(1)加强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新,要在专业课程的视野、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2)依托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要“在改进中加强”,凸显其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思想引领和方法借鉴。(3)拓展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思政内涵,根据学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完善“课程思政”体系。三、完善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一)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专业性评价,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道德品行,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本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并转化为自觉发挥本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行动。(二)注重评价过程管理认真执行关于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的规定,进一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采取不打招呼听课、集中观摩公开课等手段,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强化评价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增加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考查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三)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职称评聘、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和标准,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在教师的评优评先中,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评价放在首位,突出教师的实际贡献和水平,尤其是考虑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是否有突出贡献,是否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应该成为专业课教学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应该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策略性,变简单灌输为科学渗透,把握“精准滴灌”式隐性教育的反复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参考文献:[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3]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5]吴永锦,刘海明.论高职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渗透[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7-80.关于“课程思政”几个问题的分析一、思政课内容庞大,与专业技能间差距很大,怎么才能融入专业课程?1、关于“内容庞大”思政课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后两个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矛盾观、量变质变观等等,都是在对自然科学现象、社会科学现象分析之后得出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专业老师完全有条件,首先掌握和运用好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学等内容,专业老师可以逐步接触、学习和提高;专业对应性比较强的老师,比如财会类、营销类专业和经济学理论,设计类、艺术类专业和文化学理论,环境类、化学类专业和生态理学论,因为关系更直接,相关老师可以也需要先行掌握。2、关于“怎么才能融入”思政教学可以超越具体专业问题,在更大范围分析思考问题,可以提高语言的逻辑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说服力。比如在讲废水治理、空气检测等课程时,如果结合我党强调的新的生态观和“两山理论”,用简洁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失去一点金山银山,也要保护好子孙万代的绿水青山”三个句子,就能把我们党生态观的演进发展简洁、生动地解析出来。思政课语言比较重视理性分析和逻辑力量,老师课堂语言的逻辑性、深刻性和说服力提高了,对课堂效果的提升肯定有好处:可以增进课堂互动的思想性,可以帮助同学换视角想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虚实结合。专业教师上课融入思政元素的另外一个“好处”,对培养一代“三观相同”的接班人有意义。社会对这一代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抱怨,这不能简单怪他们。家庭、学校的引导责任尽到了吗?就事论事、就专业谈专业能说服他们吗?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登高望远、综合分析的能力,每一位作为成年人“过来人”的老师,都要考虑和积极实践。比如,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对职业信心不足,犹豫彷徨。我们当然可以结合自己的机械、磨具等专业的未来,和他们谈职业生涯。但很多同学喜欢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比就业环境、舒服程度和收入高低,你硬要说让他们艰苦、吃苦、甘于清贫,他不一定听不进去。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更宽广的视野引导学生看职业,用“大道理”引导“小道理”,这就需要哲学思维了。二、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是什么关系(一)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密切联系1、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思政的内容。比如职业素养中的“敬业精神”,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比如通用职业素养中的反思素养和思政教育的批评自我批评作风,职业素养中的应用素养和思政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职业素养中的意志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克难攻坚精神,职业素养中的道德素养和思政教育的诚实守信,职业素养中的社会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团结合作等等,其实讲的是一个东西。2、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是思政内容的细化。比如磨具专业职业素养中的“一丝不苟精神”,是思政教育中“认真负责态度”的细化;会计专业的“不做假账”要求,是思政课中“诚实守信”的细化;旅游专业的“微笑服务”,是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友善”的细化,等等。3、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很多和思政课的融入可以共用。比如专业讲授、发言点评、学情分析等规定教学环节,比如班级新规讲解、学生问题分析、课堂难题解答等可以“发挥”的机会,都是“两个融入”可以通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有密切联系,方法也自然有可以通用的地方。(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一定区别1、思政内容相对宏观,职业素养内容相对微观。在这个意义上,有些职业素养的内容不足以说明问题、引导学生时,就需要掌握思政教育的特有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跳出圈子想问题”,提高引导学生的效用。2、职业素养内容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思政教育有些内容和职业素养内容高度一致,因此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比较直接;但也有一些内容“高于”职业素养,特别是涉及方法论、政党观、国家观的那些内容,和做人做事“大思路”有关,因此影响人技术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要间接一些,更为潜移默化一些。比如同样是“海归”,有些是在欧美国家找不到感觉、感觉国外个人“资源”少、遇到了发展“玻璃天花板”、国内发展机会多回来了;而那些已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工作环境和收入远远优于国内的“海归”,他们的回归,更能体现国家意识、民族情怀思想作用的力量。这种情怀不是一般职业素养可以解决的,是国家意识、民族情怀这些做人做事的“大思路”起到了作用。3、思政和职业素养有一些内容不交叉关联少。比如思政教育中的外交观、和平观、国防观等,比如专业职业素养中的某些内容,如酒店专业的发型要求、汽车制造专业的“一次交检合格”等要求,就非常具体了,完全是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了。4、职业素养不少内容可以少讲不讲,主要通过实践操作、规章约束等手段提高来养成。但思政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当然也可以在借助其他教学辅助手段过程中加以灌输。思政思政,是以思想性为特征的,思想的东西,需要分析和语言传播。5、思政教育的有些内容,需要创新方法。三、思政元素怎样融入专业课程?1、思政元素不单纯是政治,也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认识方法。“科学武装头脑,人文滋养心灵。”思政内容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对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成长有好处。技术技能是解决“物”的问题,但技术技能是由“人”来掌握的,这个掌握基础技能的人,动力怎样、状态如何、努力不努力?技术技能本身解决不了,这就是我们的技术技能教育有时事倍功半的原因。把专业内容和认识工具结合起来,专业老师就如虎添翼了。2、要珍惜资源,把经过学院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群策群力反复推敲提炼出来的、大家手边都有的关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经验利用好,3、利用好三个基本平台(1)专业讲授课堂讲授,是最充分、最直接传播思想的平台。专业课程都是有一定的理论背景的,导游理论和实践课,都会遇到怎么看待中国人“全中国”、“满世界”到处跑的旅游现象,遇到导游和游客之间许多难以协调的认知差异,在细致讲解导游学相关理论的同时,如果结合思政课中“物质和精神”作用和反作用的理论,结合导游和游客之间导游始终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有些问题就可能多一些深入分析和以理服人的视角。(2)点评结合课堂学生发言、小组汇报之后,教师的点评如果能在专业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基础上,引进一些思政元素,可能引导的效果更好。如讲授《故事漫画创作》课程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每人手中一张纸,根据老师语言描述,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在纸上分别画出第一次描述的图像。然后将画纸传到第二位同学手中,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再分别画出第二次描述的图像。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描述结束。作品绘制出来后分组讨论,选出本组最佳画面,由组长汇报展示评奖。然后以项目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大众评审投票,并选派代表点评。这个安排在锻炼学生、协调沟通、时间观念及多向交流等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素养的同时,也给教师最后从艺术类学生喜欢强调个性、时间观念不强、现代动漫产业上下游关联性已经高度紧密等具体实际出发,虚实结合地将“大局意识”、“合作精神”、“纪律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师点评之中,提供了机会。(3)借用载体课堂上介绍规章、布置作业等环境,是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的良好载体。如企业规章或班级规定,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介绍规章制度时,也是培养学生纪律和规章意识的重要机会。有些老师发现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但规矩意识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纪律和规章意识,在每次授课的内容中,都会尽量穿插对应的一些企业规范,如移动端的行业规范、入门技巧、面试原则等。纪律观念,变成了具体的企业规章和业务规范,对学生纪律规章意识的引导很自然。再如,有些老师发现学校设备借给学生常有损坏的情况,就在班里建立了学生租借设备填写设备租借承诺书的制度,明确标注设备的具体价格和偿还责任。学生签订责任书责任意识得到提高。实训课分组外出需要去较远的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专业教师由于不想把学生限定得太死,就建立了实训课业报告书制度,要求学生如外出拍摄需填写报告书,上报具体行程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教师按照报告书上的时间表,跟学生通过微信视频,远程监管学生的拍摄情况。这个过程中,其实搭建了一个思政教育关于自由和纪律、个性和规范的教育引导平台。关键看我们怎么运用了。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方法外,课堂上的作业点评、单元总结、学情分析等等,都是各位老师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借用载体。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的几个注意事项1、不是为了融入而融入,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主要是为了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2、不是要在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在原来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借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的东风,继续深化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使之提升为思想文化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3、不是每一节课程、每一个章节里都要搞思政的融入。思政内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金油”。思政教育的作用只有在可以有机联系、需要视角提升的时候,用起来才更有效,才不至于“弄巧成拙”。但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融入太多而是太少。所以还是请大家要积极思考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做一个把思想素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的积极实践者。4、不是思政内容一定要用太多的理论术语,只要我们真正掌握和实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学中可以用一点哲学术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事情描述出来。比如,我们用矛盾观(对立统一观)分析问题时,可以用俗语“针无两头利”;也可以用西谚“每块奖章都有他的反面”;可以用大文豪雨果的名言“历史没有垃圾堆”,还可以用经典作家的话“市场经济是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些都是对立统一观具体、生动的说法。但要注意的是,当没有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时,宁可用精炼、稍微“死板”点的理论术语,因为那是理论家们经过反复提炼推敲后的精练、准确的概念和判断。此外,即使不一定都用理论术语,即使一些理性分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要注意,每次理性分析,最后尽量用精练的语言强调你的观点。语言是思想的外壳,精练语言表达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四

;

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此进程中,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第一阶段:2005年起,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海于2005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教育”),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两纲教育”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即“学科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逐步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在总结过去10余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经验是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合进各学段、各学科。第二阶段: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010年,上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以此为契机,在“两纲教育”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着眼纵向衔接。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依托各学段德育工作基础,坚持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根本要求,重点在学段的纵向衔接上下功夫。二是“横向贯通”。就是要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网络空间)之间打通。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三个课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第三是“三位一体”。就是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优势,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挖掘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这个阶段的探索,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程的衔接,重点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层次递进不明、与学生身心发展匹配度不够等问题,切实提升大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有机整体性。第三阶段: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三个制度体系:一是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为本为重点,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二是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形成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三是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在三个目标体系中,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这个阶段之后,上海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一、显性思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应该是高校所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功能,应着力破解以下难题:一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衔接的问题,重点是与中小学政治课程的衔接,要解决好知识重复和内容侧重点的问题;同时要做好本科课程与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即如何体现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二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横向贯通问题,重点是四门本科生必修课程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要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优势,这门课程汇聚了其他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他各门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应当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示范田”。三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真正体现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四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运用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源,为讲好思政课提供有效支撑。二、隐性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施“课程思政”,既要强化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发掘高校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综合素养课程改革,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一是要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二是要打造好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邀请各条战线名师大家走向讲台,从各个角度讲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三是要加强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团队培养。专业课程,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一是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特性,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编写试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指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试点方案,编写教学指南。三是在试点基础上,从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带有相关建设意见的方案。“课程思政”是上海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进程中,从区域实践层面产生的工作理念,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既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我们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坚定了信心。我们将着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形成课程、专业、学校三个层面试点经验;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纪律约束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安排;要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形成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加强研究,阐明“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和建设内涵。最终,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下大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日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道其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受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形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方荣耀收获满满,赞不绝口。近来,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人文中国、智造中国、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一、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上海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作为“4+1”思政课中的“1”,形势与政策课在部分高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课程,把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该课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6类内容建成10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配套文稿与课件,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前不久,姜斯宪讲授第一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和奋斗历程,让学生大呼过瘾。”这是交大学子的必修课,目前已面向大一和大二的8000名学生开展,不久后将推向大三学生,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对话交流,甚至不避“尖锐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说。二、通识课上感受中国自信“为什么学生喜欢‘大国方略’课?因为他们喜欢科学家、工程师那种不说教式的讲解,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渴望理解中国道路,感受背靠国家的那种自信乃至‘霸气’。”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首席专家顾骏教授说。上海多所高校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这些课程包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治国理政”课聚焦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为国共反腐史鉴、从计划治理到市场治理、文化自信哪里来等15个专题。专家搭建课程框架,主讲教师准备教学提纲和完整的教案,由本校骨干教师或相关领域校外专家担纲授课。如首讲直面学生疑问“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回顾国共两党治党历史,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上海大学“大国方略”采用“2+1”师资搭配模式,1名授课者为来自非限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工程师,讲述个人科研感想、服务国计民生的历程,2名课程主持人负责串场、点评,把握课堂的主流方向。顾骏这样总结课程的特点:”用故事说清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该课程已开设6学期,受益学生超过1000人。课程还产生带动效应,采用相同模式的第二季“创新中国”也已开设3学期,第三季“创业人生”即将启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支持为‘治国理政’课程开发提供了‘第一桶金’。课程随即进入良性运作轨道,已进行12个专题,120人的班额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容。”三、专业课透出人文情怀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上海高校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2015年首批10门课程立项,2016年新增13门,另有28门作为院级项目培育建设。这些课程已占全校500多门专业课总数的10%。“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急救医学”课采用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教学模式,在培训急救能力的同时增加医患沟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等教学元素。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中外时文选读”课,将外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学篇目不仅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的专家文章,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张智强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主动建构、积极作为,这是落实党委在立德树人中主体责任的举措。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自身综合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抢占网络新阵地,按照“知行合一、自主发展、为人师表”的育人理念,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一、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学校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多年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建立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库,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对广东147所高校近200万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进行追踪分析。二、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学校发挥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精心打造华师新闻网“晚安华师”、“紫荆青年”等高品质“校媒群”,引导培育优秀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成覆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媒网”。领衔实施“粤教云”广东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牵头组建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搭建全省高校网络引领和思政教育云平台。通过一系列举措,整体构建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三、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学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持续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整合学校历史故事、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四、突出师生双主体,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建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通过网络空间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发声发言。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指导学生社团、学生骨干建立学生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形成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为人师表的新型育人机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在建筑设计课程中阐述“两山理论”、在鞋类工艺课程上培养“工匠精神”、在酒店管理课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如今,像这样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方案,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45份。自2017年1月以来,学校党委书记王靖高挂帅,逐一调研二级教学单位,逐批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学工人员座谈交流,召开全院思政工作大会,全面深化该校思想政治工作,大胆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二、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在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学校副教授周晓敏以“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决策”为主题进行“课程思政”授课,共享单车、高铁盒饭等社会热词成为课堂互动的切入点。在讲到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时,周晓敏通过“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起实行”视频观摩,组织学生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什么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的论述”,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良好。“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的引入,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点的理解掌握,又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入深入细,教学效果明显。”一位教师在全程观摩后,在听课记录本上写下这样的评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堂一开始,屏幕上就出现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名词。专业教师陈国雄一边解释,一边鼓励学生:“一带一路”是我们外贸人的时代机遇。各位若能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奉献祖国发展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事业。随后,陈国雄与学生们开始探讨跨境电商的具体实施、贸易产品选择等。此类课堂如今在温州职院随处可见,思政元素已成为学校课堂的必备要素。三、德育元素贯穿教学从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到各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德育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不同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毕业生就业方向,科学梳理各自专业的德育要求。电气电子工程系主任苏绍兴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指导专业教师作好专业建设,同时还指导教师如何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他认为:“课堂是大学生专业技术培养、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极为必要。比如,我们与温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温州市域轨道交通人才,因此将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严谨的作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电气电子工程系学生蔡显志表示:“我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多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在电路分析基础课上,老师以‘大学生寝室盗电’的案例教育我们学做人,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四、聚力推进“课程思政”去年学校推出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第一批改革试点项目,要求每个二级教学单位限报两项,总计立项10门课程。申报通知得到了专业教师的积极响应,教师参与热情远超预期,8个二级教学单位合计收到申报材料50余份。参与课改申报的机械工程系专业教师赵战锋,以“爱上中国造”思政情怀教育探索重新架构了他的专业课:机电产品造型设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更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元素。”赵战锋说:“工科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被学生问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对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我们教师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越来越自信。”王靖高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党委将继续聚力推进“课程思政”,从专人开展思政教育转变为人人参与思政工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教师每堂课的具体实施均贯穿思政教育主线,努力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合力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课堂教育体系。复旦: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虽分属不同领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共同使命。在复旦大学,3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已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初步构建起多层次互补、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正日益显现。一、课堂:十九大精神“新鲜解渴”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一天下午,复旦大学3108教室坐得满满当当,没抢到位子的同学从别的教室搬来椅子,坐在教室后面和过道上。教室外,一些同学站在窗边,探进头来。学生们抢着来听的,是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学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先后走上讲台,带领本科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刘婧漪来自2017级技术科学实验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对主要矛盾变化的讲解,让她联想到当下的社会热点:“老师说到新的矛盾涉及人们对公平、安全、正义的需要,而不再只是物质文化方面的,这切中当下现实,让我一下子理解了党的决策是和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专业理论厚实,案例鲜活生动,不少学生听完课直呼“解渴”。“跟我之前想象的思政课不一样,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认识,课后我还要对照十九大报告去理解。”自然科学实验班大一新生朱天寅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董雅华说,在“同心圆”式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课仍是核心地带,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据介绍,学院已建立起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的“三集三提”机制,以确保系列专题课程教学效果。二、课程: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中国为什么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摸索与实践中一步步走出这条道路的?”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校内公开课《经济与社会》课上,经济学院教授石磊用经济学智慧生动地解读了中国现代发展史。“身为一名工科生,缺乏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原来担心听不懂,没想到听下来毫不费力,并且受益良多,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满怀信心。”复旦大学2016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张瑞祥说。除了《经济与社会》,复旦大学首批还开出《人文与医学》、《政治与社会》、《环境与人类》等6门“课程思政”公开课,主讲教师来自医学、国际关系、物理等院系,每一门都是学生热捧的秒抢课。“课程背后都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逼迫我们转换身份跳出原有框架,不断完善自己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学生说。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金晓峰认为,专业课、思政课从来不曾割裂,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学校力图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圈,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圈层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三、教师:明理入心,德育为先复旦大学提出,2018年将在首批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针对全校各专业全覆盖的“三十百”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0门“课程思政”示范在线课程、100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以此促进所有课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通过课程实践,不少复旦教师对如何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有了更深理解。在石磊看来,思政教育明理入心至关重要,而“理”必须随着中国实践的步伐不断提炼总结,充分具备对现实的阐释力。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认为,要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互通中“传道”,教师要努力让自己知识面广阔,同时努力实现科研和教学间的相互转化、各类知识间的相互转化。教材是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复旦大学将通过代表性科研成果认定等激励方式,组织和鼓励教师编写更多包含中国智慧、体现价值引领、代表复旦水准的“课程思政”好教材。同时,将以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为重点,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肖紫嫣(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高校专业课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但现实中还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借鉴和总结现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估等措施来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方法策略[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1-0096-02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实用主义现象严重,其独特的育人优势被忽视,而思政课的教学苦于得不到专业教学层面的支撑,日渐陷入孤岛化困境。随着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努力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按照这一要求,专业课同样要承担起育人的功能,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落实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申报立项研究,寓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一、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一)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必须遵循基本的师德规范。“人师”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生鲜活的榜样。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表现出来的得体的言行举止、谈吐气质,深厚的才学积累,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产生真诚的信赖感,学生也因“亲其师”,而易“信其道”。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时刻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高尚师德的践行者,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二)转变自身的育人观念要转变“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育人观念,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应意识到要把专业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进行自觉的思想引导,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生硬灌输。最后,必须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交往中。(三)充分挖掘思政内涵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注重学习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深切领会到课程内容背后的德育内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从学校层面,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二、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一)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高职专业的内容很广泛,大多数都与职业、岗位相对接,因此“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巧妙灵活地进行。比如,模具、机械等实训环节较多的专业教学中,可以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会计专业的教学可以从加强诚信教育出发,把“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空乘专业可以从友好微笑服务等文明礼仪教育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和友善”;管理专业的教学,可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优决策的取舍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等的教育等。另外,专业教师还应适时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二)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引导“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生硬地说教和灌输,应当本着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针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抽象的思政内容不适应“95 后”大学生的接受需要,政治性过强的内容学生没有经验体会,模式化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因此,要在语言、方式和手段上转型,用“95 后”的语言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讲授中;由灌输转为对话,变“独白”为互动交流,由理论讲解转为体验式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者还要有理论功底,还要有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三)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方式方法要让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必须切实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注重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案例教学法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2、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剖析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并用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要求学生,使师生关系转变为主管和员工的角色状态,将教学中的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岗位标准去完成,并按职业标准进行评价。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对话、行为,将思政教育具体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3、任务驱动法将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并采取分组形式完成任务。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有所领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不仅决定了个人得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4、课堂或网络讨论法针对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或者网络社区发起话题讨论,最后进行引导性总结。学生通过踊跃发言,充分探讨,观点碰撞,最后由教师主导话题结论方向,很多的错误思想倾向被自觉修正。(四)结合课程体系系统设计“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来自三个方面:(1)加强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新,要在专业课程的视野、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2)依托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要“在改进中加强”,凸显其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思想引领和方法借鉴。(3)拓展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思政内涵,根据学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完善“课程思政”体系。三、完善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一)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专业性评价,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道德品行,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本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并转化为自觉发挥本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行动。(二)注重评价过程管理认真执行关于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的规定,进一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采取不打招呼听课、集中观摩公开课等手段,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强化评价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增加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考查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三)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职称评聘、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和标准,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在教师的评优评先中,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评价放在首位,突出教师的实际贡献和水平,尤其是考虑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是否有突出贡献,是否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应该成为专业课教学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应该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策略性,变简单灌输为科学渗透,把握“精准滴灌”式隐性教育的反复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参考文献:[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3]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5]吴永锦,刘海明.论高职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渗透[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7-80.关于“课程思政”几个问题的分析一、思政课内容庞大,与专业技能间差距很大,怎么才能融入专业课程?1、关于“内容庞大”思政课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后两个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矛盾观、量变质变观等等,都是在对自然科学现象、社会科学现象分析之后得出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专业老师完全有条件,首先掌握和运用好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学等内容,专业老师可以逐步接触、学习和提高;专业对应性比较强的老师,比如财会类、营销类专业和经济学理论,设计类、艺术类专业和文化学理论,环境类、化学类专业和生态理学论,因为关系更直接,相关老师可以也需要先行掌握。2、关于“怎么才能融入”思政教学可以超越具体专业问题,在更大范围分析思考问题,可以提高语言的逻辑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说服力。比如在讲废水治理、空气检测等课程时,如果结合我党强调的新的生态观和“两山理论”,用简洁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失去一点金山银山,也要保护好子孙万代的绿水青山”三个句子,就能把我们党生态观的演进发展简洁、生动地解析出来。思政课语言比较重视理性分析和逻辑力量,老师课堂语言的逻辑性、深刻性和说服力提高了,对课堂效果的提升肯定有好处:可以增进课堂互动的思想性,可以帮助同学换视角想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虚实结合。专业教师上课融入思政元素的另外一个“好处”,对培养一代“三观相同”的接班人有意义。社会对这一代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抱怨,这不能简单怪他们。家庭、学校的引导责任尽到了吗?就事论事、就专业谈专业能说服他们吗?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登高望远、综合分析的能力,每一位作为成年人“过来人”的老师,都要考虑和积极实践。比如,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对职业信心不足,犹豫彷徨。我们当然可以结合自己的机械、磨具等专业的未来,和他们谈职业生涯。但很多同学喜欢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比就业环境、舒服程度和收入高低,你硬要说让他们艰苦、吃苦、甘于清贫,他不一定听不进去。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更宽广的视野引导学生看职业,用“大道理”引导“小道理”,这就需要哲学思维了。二、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是什么关系(一)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密切联系1、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思政的内容。比如职业素养中的“敬业精神”,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比如通用职业素养中的反思素养和思政教育的批评自我批评作风,职业素养中的应用素养和思政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职业素养中的意志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克难攻坚精神,职业素养中的道德素养和思政教育的诚实守信,职业素养中的社会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团结合作等等,其实讲的是一个东西。2、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是思政内容的细化。比如磨具专业职业素养中的“一丝不苟精神”,是思政教育中“认真负责态度”的细化;会计专业的“不做假账”要求,是思政课中“诚实守信”的细化;旅游专业的“微笑服务”,是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友善”的细化,等等。3、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很多和思政课的融入可以共用。比如专业讲授、发言点评、学情分析等规定教学环节,比如班级新规讲解、学生问题分析、课堂难题解答等可以“发挥”的机会,都是“两个融入”可以通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有密切联系,方法也自然有可以通用的地方。(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一定区别1、思政内容相对宏观,职业素养内容相对微观。在这个意义上,有些职业素养的内容不足以说明问题、引导学生时,就需要掌握思政教育的特有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跳出圈子想问题”,提高引导学生的效用。2、职业素养内容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思政教育有些内容和职业素养内容高度一致,因此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比较直接;但也有一些内容“高于”职业素养,特别是涉及方法论、政党观、国家观的那些内容,和做人做事“大思路”有关,因此影响人技术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要间接一些,更为潜移默化一些。比如同样是“海归”,有些是在欧美国家找不到感觉、感觉国外个人“资源”少、遇到了发展“玻璃天花板”、国内发展机会多回来了;而那些已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工作环境和收入远远优于国内的“海归”,他们的回归,更能体现国家意识、民族情怀思想作用的力量。这种情怀不是一般职业素养可以解决的,是国家意识、民族情怀这些做人做事的“大思路”起到了作用。3、思政和职业素养有一些内容不交叉关联少。比如思政教育中的外交观、和平观、国防观等,比如专业职业素养中的某些内容,如酒店专业的发型要求、汽车制造专业的“一次交检合格”等要求,就非常具体了,完全是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了。4、职业素养不少内容可以少讲不讲,主要通过实践操作、规章约束等手段提高来养成。但思政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当然也可以在借助其他教学辅助手段过程中加以灌输。思政思政,是以思想性为特征的,思想的东西,需要分析和语言传播。5、思政教育的有些内容,需要创新方法。三、思政元素怎样融入专业课程?1、思政元素不单纯是政治,也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认识方法。“科学武装头脑,人文滋养心灵。”思政内容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对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成长有好处。技术技能是解决“物”的问题,但技术技能是由“人”来掌握的,这个掌握基础技能的人,动力怎样、状态如何、努力不努力?技术技能本身解决不了,这就是我们的技术技能教育有时事倍功半的原因。把专业内容和认识工具结合起来,专业老师就如虎添翼了。2、要珍惜资源,把经过学院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群策群力反复推敲提炼出来的、大家手边都有的关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经验利用好,3、利用好三个基本平台(1)专业讲授课堂讲授,是最充分、最直接传播思想的平台。专业课程都是有一定的理论背景的,导游理论和实践课,都会遇到怎么看待中国人“全中国”、“满世界”到处跑的旅游现象,遇到导游和游客之间许多难以协调的认知差异,在细致讲解导游学相关理论的同时,如果结合思政课中“物质和精神”作用和反作用的理论,结合导游和游客之间导游始终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有些问题就可能多一些深入分析和以理服人的视角。(2)点评结合课堂学生发言、小组汇报之后,教师的点评如果能在专业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基础上,引进一些思政元素,可能引导的效果更好。如讲授《故事漫画创作》课程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每人手中一张纸,根据老师语言描述,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在纸上分别画出第一次描述的图像。然后将画纸传到第二位同学手中,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再分别画出第二次描述的图像。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描述结束。作品绘制出来后分组讨论,选出本组最佳画面,由组长汇报展示评奖。然后以项目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大众评审投票,并选派代表点评。这个安排在锻炼学生、协调沟通、时间观念及多向交流等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素养的同时,也给教师最后从艺术类学生喜欢强调个性、时间观念不强、现代动漫产业上下游关联性已经高度紧密等具体实际出发,虚实结合地将“大局意识”、“合作精神”、“纪律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师点评之中,提供了机会。(3)借用载体课堂上介绍规章、布置作业等环境,是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的良好载体。如企业规章或班级规定,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介绍规章制度时,也是培养学生纪律和规章意识的重要机会。有些老师发现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但规矩意识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纪律和规章意识,在每次授课的内容中,都会尽量穿插对应的一些企业规范,如移动端的行业规范、入门技巧、面试原则等。纪律观念,变成了具体的企业规章和业务规范,对学生纪律规章意识的引导很自然。再如,有些老师发现学校设备借给学生常有损坏的情况,就在班里建立了学生租借设备填写设备租借承诺书的制度,明确标注设备的具体价格和偿还责任。学生签订责任书责任意识得到提高。实训课分组外出需要去较远的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专业教师由于不想把学生限定得太死,就建立了实训课业报告书制度,要求学生如外出拍摄需填写报告书,上报具体行程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教师按照报告书上的时间表,跟学生通过微信视频,远程监管学生的拍摄情况。这个过程中,其实搭建了一个思政教育关于自由和纪律、个性和规范的教育引导平台。关键看我们怎么运用了。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方法外,课堂上的作业点评、单元总结、学情分析等等,都是各位老师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借用载体。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的几个注意事项1、不是为了融入而融入,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主要是为了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2、不是要在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在原来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借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的东风,继续深化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使之提升为思想文化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3、不是每一节课程、每一个章节里都要搞思政的融入。思政内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金油”。思政教育的作用只有在可以有机联系、需要视角提升的时候,用起来才更有效,才不至于“弄巧成拙”。但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融入太多而是太少。所以还是请大家要积极思考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做一个把思想素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的积极实践者。4、不是思政内容一定要用太多的理论术语,只要我们真正掌握和实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学中可以用一点哲学术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事情描述出来。比如,我们用矛盾观(对立统一观)分析问题时,可以用俗语“针无两头利”;也可以用西谚“每块奖章都有他的反面”;可以用大文豪雨果的名言“历史没有垃圾堆”,还可以用经典作家的话“市场经济是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些都是对立统一观具体、生动的说法。但要注意的是,当没有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时,宁可用精炼、稍微“死板”点的理论术语,因为那是理论家们经过反复提炼推敲后的精练、准确的概念和判断。此外,即使不一定都用理论术语,即使一些理性分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要注意,每次理性分析,最后尽量用精练的语言强调你的观点。语言是思想的外壳,精练语言表达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五

;

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此进程中,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

第一阶段:2005年起,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海于2005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教育”),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两纲教育”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即“学科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逐步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在总结过去10余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经验是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合进各学段、各学科。

第二阶段: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010年,上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以此为契机,在“两纲教育”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着眼纵向衔接。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依托各学段德育工作基础,坚持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根本要求,重点在学段的纵向衔接上下功夫。二是“横向贯通”。就是要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网络空间)之间打通。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三个课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第三是“三位一体”。就是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优势,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挖掘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这个阶段的探索,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程的衔接,重点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层次递进不明、与学生身心发展匹配度不够等问题,切实提升大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有机整体性。

第三阶段: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三个制度体系:一是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为本为重点,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二是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形成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三是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在三个目标体系中,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这个阶段之后,上海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

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

一、显性思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应该是高校所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功能,应着力破解以下难题:一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衔接的问题,重点是与中小学政治课程的衔接,要解决好知识重复和内容侧重点的问题;同时要做好本科课程与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即如何体现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二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横向贯通问题,重点是四门本科生必修课程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要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优势,这门课程汇聚了其他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他各门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应当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示范田”。三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真正体现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四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运用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源,为讲好思政课提供有效支撑。

二、隐性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实施“课程思政”,既要强化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发掘高校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

综合素养课程改革,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一是要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二是要打造好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邀请各条战线名师大家走向讲台,从各个角度讲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三是要加强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团队培养。

专业课程,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一是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特性,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编写试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指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试点方案,编写教学指南。三是在试点基础上,从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带有相关建设意见的方案。

“课程思政”是上海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进程中,从区域实践层面产生的工作理念,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既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我们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坚定了信心。我们将着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形成课程、专业、学校三个层面试点经验;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纪律约束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安排;要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形成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加强研究,阐明“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和建设内涵。最终,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下大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日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道其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

“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受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形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方荣耀收获满满,赞不绝口。

近来,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人文中国、智造中国、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

一、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

上海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

作为“4+1”思政课中的“1”,形势与政策课在部分高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课程,把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该课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6类内容建成10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配套文稿与课件,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前不久,姜斯宪讲授第一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和奋斗历程,让学生大呼过瘾。”这是交大学子的必修课,目前已面向大一和大二的8000名学生开展,不久后将推向大三学生,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

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对话交流,甚至不避“尖锐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说。

二、通识课上感受中国自信

“为什么学生喜欢‘大国方略’课?因为他们喜欢科学家、工程师那种不说教式的讲解,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渴望理解中国道路,感受背靠国家的那种自信乃至‘霸气’。”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首席专家顾骏教授说。

上海多所高校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这些课程包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治国理政”课聚焦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为国共反腐史鉴、从计划治理到市场治理、文化自信哪里来等15个专题。专家搭建课程框架,主讲教师准备教学提纲和完整的教案,由本校骨干教师或相关领域校外专家担纲授课。如首讲直面学生疑问“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回顾国共两党治党历史,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上海大学“大国方略”采用“2+1”师资搭配模式,1名授课者为来自非限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工程师,讲述个人科研感想、服务国计民生的历程,2名课程主持人负责串场、点评,把握课堂的主流方向。顾骏这样总结课程的特点:”用故事说清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

该课程已开设6学期,受益学生超过1000人。课程还产生带动效应,采用相同模式的第二季“创新中国”也已开设3学期,第三季“创业人生”即将启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支持为‘治国理政’课程开发提供了‘第一桶金’。课程随即进入良性运作轨道,已进行12个专题,120人的班额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容。”

三、专业课透出人文情怀

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上海高校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2015年首批10门课程立项,2016年新增13门,另有28门作为院级项目培育建设。这些课程已占全校500多门专业课总数的10%。

“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急救医学”课采用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教学模式,在培训急救能力的同时增加医患沟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等教学元素。

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中外时文选读”课,将外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学篇目不仅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的专家文章,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

张智强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主动建构、积极作为,这是落实党委在立德树人中主体责任的举措。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自身综合素养。”

华南师范大学: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抢占网络新阵地,按照“知行合一、自主发展、为人师表”的育人理念,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一、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

学校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多年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建立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库,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对广东147所高校近200万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进行追踪分析。

二、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学校发挥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精心打造华师新闻网“晚安华师”、“紫荆青年”等高品质“校媒群”,引导培育优秀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成覆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媒网”。领衔实施“粤教云”广东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牵头组建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搭建全省高校网络引领和思政教育云平台。通过一系列举措,整体构建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

三、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

学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持续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整合学校历史故事、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

四、突出师生双主体,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建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通过网络空间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发声发言。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指导学生社团、学生骨干建立学生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形成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为人师表的新型育人机制。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专业课上出“思政味”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阐述“两山理论”、在鞋类工艺课程上培养“工匠精神”、在酒店管理课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如今,像这样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方案,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45份。

自2017年1月以来,学校党委书记王靖高挂帅,逐一调研二级教学单位,逐批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学工人员座谈交流,召开全院思政工作大会,全面深化该校思想政治工作,大胆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堂

在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学校副教授周晓敏以“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决策”为主题进行“课程思政”授课,共享单车、高铁盒饭等社会热词成为课堂互动的切入点。在讲到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时,周晓敏通过“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起实行”视频观摩,组织学生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什么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的论述”,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良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的引入,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点的理解掌握,又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入深入细,教学效果明显。”一位教师在全程观摩后,在听课记录本上写下这样的评语。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堂一开始,屏幕上就出现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名词。专业教师陈国雄一边解释,一边鼓励学生:“一带一路”是我们外贸人的时代机遇。各位若能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奉献祖国发展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事业。随后,陈国雄与学生们开始探讨跨境电商的具体实施、贸易产品选择等。

此类课堂如今在温州职院随处可见,思政元素已成为学校课堂的必备要素。

三、德育元素贯穿教学

从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到各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德育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不同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毕业生就业方向,科学梳理各自专业的德育要求。

电气电子工程系主任苏绍兴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指导专业教师作好专业建设,同时还指导教师如何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他认为:“课堂是大学生专业技术培养、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极为必要。比如,我们与温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温州市域轨道交通人才,因此将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严谨的作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电气电子工程系学生蔡显志表示:“我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多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在电路分析基础课上,老师以‘大学生寝室盗电’的案例教育我们学做人,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四、聚力推进“课程思政”

去年学校推出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第一批改革试点项目,要求每个二级教学单位限报两项,总计立项10门课程。申报通知得到了专业教师的积极响应,教师参与热情远超预期,8个二级教学单位合计收到申报材料50余份。

参与课改申报的机械工程系专业教师赵战锋,以“爱上中国造”思政情怀教育探索重新架构了他的专业课:机电产品造型设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更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元素。”赵战锋说:“工科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被学生问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对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我们教师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越来越自信。”

王靖高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党委将继续聚力推进“课程思政”,从专人开展思政教育转变为人人参与思政工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教师每堂课的具体实施均贯穿思政教育主线,努力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合力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课堂教育体系。

复旦: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虽分属不同领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共同使命。在复旦大学,3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已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初步构建起多层次互补、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正日益显现。

一、课堂:十九大精神“新鲜解渴”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一天下午,复旦大学3108教室坐得满满当当,没抢到位子的同学从别的教室搬来椅子,坐在教室后面和过道上。教室外,一些同学站在窗边,探进头来。

学生们抢着来听的,是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学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先后走上讲台,带领本科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刘婧漪来自2017级技术科学实验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对主要矛盾变化的讲解,让她联想到当下的社会热点:“老师说到新的矛盾涉及人们对公平、安全、正义的需要,而不再只是物质文化方面的,这切中当下现实,让我一下子理解了党的决策是和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

专业理论厚实,案例鲜活生动,不少学生听完课直呼“解渴”。“跟我之前想象的思政课不一样,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认识,课后我还要对照十九大报告去理解。”自然科学实验班大一新生朱天寅说。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董雅华说,在“同心圆”式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课仍是核心地带,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据介绍,学院已建立起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的“三集三提”机制,以确保系列专题课程教学效果。

二、课程: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中国为什么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摸索与实践中一步步走出这条道路的?”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校内公开课《经济与社会》课上,经济学院教授石磊用经济学智慧生动地解读了中国现代发展史。

“身为一名工科生,缺乏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原来担心听不懂,没想到听下来毫不费力,并且受益良多,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满怀信心。”复旦大学2016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张瑞祥说。

除了《经济与社会》,复旦大学首批还开出《人文与医学》、《政治与社会》、《环境与人类》等6门“课程思政”公开课,主讲教师来自医学、国际关系、物理等院系,每一门都是学生热捧的秒抢课。

“课程背后都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逼迫我们转换身份跳出原有框架,不断完善自己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学生说。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金晓峰认为,专业课、思政课从来不曾割裂,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

“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学校力图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圈,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圈层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

三、教师:明理入心,德育为先

复旦大学提出,2018年将在首批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针对全校各专业全覆盖的“三十百”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0门“课程思政”示范在线课程、100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以此促进所有课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

通过课程实践,不少复旦教师对如何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有了更深理解。在石磊看来,思政教育明理入心至关重要,而“理”必须随着中国实践的步伐不断提炼总结,充分具备对现实的阐释力。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认为,要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互通中“传道”,教师要努力让自己知识面广阔,同时努力实现科研和教学间的相互转化、各类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教材是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复旦大学将通过代表性科研成果认定等激励方式,组织和鼓励教师编写更多包含中国智慧、体现价值引领、代表复旦水准的“课程思政”好教材。同时,将以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为重点,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

肖紫嫣(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高校专业课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但现实中还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借鉴和总结现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估等措施来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1-0096-02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实用主义现象严重,其独特的育人优势被忽视,而思政课的教学苦于得不到专业教学层面的支撑,日渐陷入孤岛化困境。随着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努力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按照这一要求,专业课同样要承担起育人的功能,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落实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

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申报立项研究,寓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

(一)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

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必须遵循基本的师德规范。“人师”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生鲜活的榜样。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表现出来的得体的言行举止、谈吐气质,深厚的才学积累,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产生真诚的信赖感,学生也因“亲其师”,而易“信其道”。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时刻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高尚师德的践行者,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

(二)转变自身的育人观念

要转变“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育人观念,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应意识到要把专业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进行自觉的思想引导,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生硬灌输。最后,必须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交往中。

(三)充分挖掘思政内涵

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注重学习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深切领会到课程内容背后的德育内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从学校层面,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完成。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高职专业的内容很广泛,大多数都与职业、岗位相对接,因此“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巧妙灵活地进行。比如,模具、机械等实训环节较多的专业教学中,可以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会计专业的教学可以从加强诚信教育出发,把“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空乘专业可以从友好微笑服务等文明礼仪教育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和友善”;管理专业的教学,可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优决策的取舍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等的教育等。另外,专业教师还应适时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二)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生硬地说教和灌输,应当本着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针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抽象的思政内容不适应“95 后”大学生的接受需要,政治性过强的内容学生没有经验体会,模式化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因此,要在语言、方式和手段上转型,用“95 后”的语言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讲授中;由灌输转为对话,变“独白”为互动交流,由理论讲解转为体验式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者还要有理论功底,还要有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方式方法

要让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必须切实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注重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案例教学法

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2、情景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剖析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并用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要求学生,使师生关系转变为主管和员工的角色状态,将教学中的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岗位标准去完成,并按职业标准进行评价。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对话、行为,将思政教育具体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

3、任务驱动法

将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并采取分组形式完成任务。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有所领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不仅决定了个人得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4、课堂或网络讨论法

针对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或者网络社区发起话题讨论,最后进行引导性总结。学生通过踊跃发言,充分探讨,观点碰撞,最后由教师主导话题结论方向,很多的错误思想倾向被自觉修正。

(四)结合课程体系系统设计

“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来自三个方面:(1)加强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新,要在专业课程的视野、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2)依托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要“在改进中加强”,凸显其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思想引领和方法借鉴。(3)拓展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思政内涵,根据学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完善“课程思政”体系。

三、完善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

(一)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专业性评价,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道德品行,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本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并转化为自觉发挥本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行动。

(二)注重评价过程管理

认真执行关于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的规定,进一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采取不打招呼听课、集中观摩公开课等手段,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强化评价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增加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考查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

(三)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职称评聘、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和标准,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在教师的评优评先中,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评价放在首位,突出教师的实际贡献和水平,尤其是考虑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是否有突出贡献,是否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应该成为专业课教学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应该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策略性,变简单灌输为科学渗透,把握“精准滴灌”式隐性教育的反复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3]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

[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5]吴永锦,刘海明.论高职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渗透[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7-80.

关于“课程思政”几个问题的分析

一、思政课内容庞大,与专业技能间差距很大,怎么才能融入专业课程?

1、关于“内容庞大”

思政课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后两个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矛盾观、量变质变观等等,都是在对自然科学现象、社会科学现象分析之后得出的认知。

在这个意义上,专业老师完全有条件,首先掌握和运用好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学等内容,专业老师可以逐步接触、学习和提高;专业对应性比较强的老师,比如财会类、营销类专业和经济学理论,设计类、艺术类专业和文化学理论,环境类、化学类专业和生态理学论,因为关系更直接,相关老师可以也需要先行掌握。

2、关于“怎么才能融入”

思政教学可以超越具体专业问题,在更大范围分析思考问题,可以提高语言的逻辑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说服力。比如在讲废水治理、空气检测等课程时,如果结合我党强调的新的生态观和“两山理论”,用简洁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失去一点金山银山,也要保护好子孙万代的绿水青山”三个句子,就能把我们党生态观的演进发展简洁、生动地解析出来。

思政课语言比较重视理性分析和逻辑力量,老师课堂语言的逻辑性、深刻性和说服力提高了,对课堂效果的提升肯定有好处:可以增进课堂互动的思想性,可以帮助同学换视角想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虚实结合。

专业教师上课融入思政元素的另外一个“好处”,对培养一代“三观相同”的接班人有意义。社会对这一代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抱怨,这不能简单怪他们。家庭、学校的引导责任尽到了吗?就事论事、就专业谈专业能说服他们吗?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登高望远、综合分析的能力,每一位作为成年人“过来人”的老师,都要考虑和积极实践。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对职业信心不足,犹豫彷徨。我们当然可以结合自己的机械、磨具等专业的未来,和他们谈职业生涯。但很多同学喜欢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比就业环境、舒服程度和收入高低,你硬要说让他们艰苦、吃苦、甘于清贫,他不一定听不进去。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更宽广的视野引导学生看职业,用“大道理”引导“小道理”,这就需要哲学思维了。

二、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是什么关系

(一)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密切联系

1、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思政的内容。比如职业素养中的“敬业精神”,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比如通用职业素养中的反思素养和思政教育的批评自我批评作风,职业素养中的应用素养和思政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职业素养中的意志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克难攻坚精神,职业素养中的道德素养和思政教育的诚实守信,职业素养中的社会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团结合作等等,其实讲的是一个东西。

2、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是思政内容的细化。比如磨具专业职业素养中的“一丝不苟精神”,是思政教育中“认真负责态度”的细化;会计专业的“不做假账”要求,是思政课中“诚实守信”的细化;旅游专业的“微笑服务”,是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友善”的细化,等等。

3、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很多和思政课的融入可以共用。比如专业讲授、发言点评、学情分析等规定教学环节,比如班级新规讲解、学生问题分析、课堂难题解答等可以“发挥”的机会,都是“两个融入”可以通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有密切联系,方法也自然有可以通用的地方。

(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一定区别

1、思政内容相对宏观,职业素养内容相对微观。

在这个意义上,有些职业素养的内容不足以说明问题、引导学生时,就需要掌握思政教育的特有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跳出圈子想问题”,提高引导学生的效用。

2、职业素养内容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

思政教育有些内容和职业素养内容高度一致,因此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比较直接;但也有一些内容“高于”职业素养,特别是涉及方法论、政党观、国家观的那些内容,和做人做事“大思路”有关,因此影响人技术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要间接一些,更为潜移默化一些。比如同样是“海归”,有些是在欧美国家找不到感觉、感觉国外个人“资源”少、遇到了发展“玻璃天花板”、国内发展机会多回来了;而那些已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工作环境和收入远远优于国内的“海归”,他们的回归,更能体现国家意识、民族情怀思想作用的力量。这种情怀不是一般职业素养可以解决的,是国家意识、民族情怀这些做人做事的“大思路”起到了作用。

3、思政和职业素养有一些内容不交叉关联少。

比如思政教育中的外交观、和平观、国防观等,比如专业职业素养中的某些内容,如酒店专业的发型要求、汽车制造专业的“一次交检合格”等要求,就非常具体了,完全是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了。

4、职业素养不少内容可以少讲不讲,主要通过实践操作、规章约束等手段提高来养成。但思政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当然也可以在借助其他教学辅助手段过程中加以灌输。思政思政,是以思想性为特征的,思想的东西,需要分析和语言传播。

5、思政教育的有些内容,需要创新方法。

三、思政元素怎样融入专业课程?

1、思政元素不单纯是政治,也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认识方法。“科学武装头脑,人文滋养心灵。”思政内容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对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成长有好处。技术技能是解决“物”的问题,但技术技能是由“人”来掌握的,这个掌握基础技能的人,动力怎样、状态如何、努力不努力?技术技能本身解决不了,这就是我们的技术技能教育有时事倍功半的原因。把专业内容和认识工具结合起来,专业老师就如虎添翼了。

2、要珍惜资源,把经过学院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群策群力反复推敲提炼出来的、大家手边都有的关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经验利用好,

3、利用好三个基本平台

(1)专业讲授

课堂讲授,是最充分、最直接传播思想的平台。专业课程都是有一定的理论背景的,导游理论和实践课,都会遇到怎么看待中国人“全中国”、“满世界”到处跑的旅游现象,遇到导游和游客之间许多难以协调的认知差异,在细致讲解导游学相关理论的同时,如果结合思政课中“物质和精神”作用和反作用的理论,结合导游和游客之间导游始终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有些问题就可能多一些深入分析和以理服人的视角。

(2)点评结合

课堂学生发言、小组汇报之后,教师的点评如果能在专业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基础上,引进一些思政元素,可能引导的效果更好。如讲授《故事漫画创作》课程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每人手中一张纸,根据老师语言描述,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在纸上分别画出第一次描述的图像。然后将画纸传到第二位同学手中,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再分别画出第二次描述的图像。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描述结束。作品绘制出来后分组讨论,选出本组最佳画面,由组长汇报展示评奖。然后以项目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大众评审投票,并选派代表点评。这个安排在锻炼学生、协调沟通、时间观念及多向交流等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素养的同时,也给教师最后从艺术类学生喜欢强调个性、时间观念不强、现代动漫产业上下游关联性已经高度紧密等具体实际出发,虚实结合地将“大局意识”、“合作精神”、“纪律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师点评之中,提供了机会。

(3)借用载体

课堂上介绍规章、布置作业等环境,是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的良好载体。如企业规章或班级规定,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介绍规章制度时,也是培养学生纪律和规章意识的重要机会。有些老师发现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但规矩意识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纪律和规章意识,在每次授课的内容中,都会尽量穿插对应的一些企业规范,如移动端的行业规范、入门技巧、面试原则等。纪律观念,变成了具体的企业规章和业务规范,对学生纪律规章意识的引导很自然。再如,有些老师发现学校设备借给学生常有损坏的情况,就在班里建立了学生租借设备填写设备租借承诺书的制度,明确标注设备的具体价格和偿还责任。学生签订责任书责任意识得到提高。实训课分组外出需要去较远的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专业教师由于不想把学生限定得太死,就建立了实训课业报告书制度,要求学生如外出拍摄需填写报告书,上报具体行程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教师按照报告书上的时间表,跟学生通过微信视频,远程监管学生的拍摄情况。这个过程中,其实搭建了一个思政教育关于自由和纪律、个性和规范的教育引导平台。关键看我们怎么运用了。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方法外,课堂上的作业点评、单元总结、学情分析等等,都是各位老师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借用载体。

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的几个注意事项

1、不是为了融入而融入,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主要是为了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2、不是要在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在原来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借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的东风,继续深化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使之提升为思想文化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

3、不是每一节课程、每一个章节里都要搞思政的融入。思政内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金油”。思政教育的作用只有在可以有机联系、需要视角提升的时候,用起来才更有效,才不至于“弄巧成拙”。但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融入太多而是太少。所以还是请大家要积极思考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做一个把思想素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的积极实践者。

4、不是思政内容一定要用太多的理论术语,只要我们真正掌握和实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学中可以用一点哲学术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事情描述出来。比如,我们用矛盾观(对立统一观)分析问题时,可以用俗语“针无两头利”;也可以用西谚“每块奖章都有他的反面”;可以用大文豪雨果的名言“历史没有垃圾堆”,还可以用经典作家的话“市场经济是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些都是对立统一观具体、生动的说法。但要注意的是,当没有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时,宁可用精炼、稍微“死板”点的理论术语,因为那是理论家们经过反复提炼推敲后的精练、准确的概念和判断。此外,即使不一定都用理论术语,即使一些理性分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要注意,每次理性分析,最后尽量用精练的语言强调你的观点。语言是思想的外壳,精练语言表达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六

20xx年9月4日、9月5日晚,**老师按照部门要求,一起在线上学习了有关课程思政的讲座。通过两个晚上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师德ide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培训中,**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教授于**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物理、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加精心备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在课程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七

;

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此进程中,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

第一阶段:2005年起,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海于2005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教育”),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两纲教育”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即“学科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逐步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在总结过去10余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经验是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合进各学段、各学科。

第二阶段: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010年,上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以此为契机,在“两纲教育”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着眼纵向衔接。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依托各学段德育工作基础,坚持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根本要求,重点在学段的纵向衔接上下功夫。二是“横向贯通”。就是要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网络空间)之间打通。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三个课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第三是“三位一体”。就是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优势,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挖掘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这个阶段的探索,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程的衔接,重点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层次递进不明、与学生身心发展匹配度不够等问题,切实提升大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有机整体性。

第三阶段: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三个制度体系:一是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为本为重点,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二是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形成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三是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在三个目标体系中,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这个阶段之后,上海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

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

一、显性思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应该是高校所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功能,应着力破解以下难题:一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衔接的问题,重点是与中小学政治课程的衔接,要解决好知识重复和内容侧重点的问题;同时要做好本科课程与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即如何体现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二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横向贯通问题,重点是四门本科生必修课程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要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优势,这门课程汇聚了其他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他各门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应当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示范田”。三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真正体现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四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运用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源,为讲好思政课提供有效支撑。

二、隐性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实施“课程思政”,既要强化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发掘高校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

综合素养课程改革,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一是要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二是要打造好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邀请各条战线名师大家走向讲台,从各个角度讲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三是要加强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团队培养。

专业课程,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一是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特性,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编写试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指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试点方案,编写教学指南。三是在试点基础上,从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带有相关建设意见的方案。

“课程思政”是上海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进程中,从区域实践层面产生的工作理念,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既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我们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坚定了信心。我们将着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形成课程、专业、学校三个层面试点经验;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纪律约束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安排;要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形成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加强研究,阐明“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和建设内涵。最终,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下大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日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道其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

“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受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形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方荣耀收获满满,赞不绝口。

近来,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人文中国、智造中国、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

一、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

上海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

作为“4+1”思政课中的“1”,形势与政策课在部分高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课程,把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该课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6类内容建成10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配套文稿与课件,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前不久,姜斯宪讲授第一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和奋斗历程,让学生大呼过瘾。”这是交大学子的必修课,目前已面向大一和大二的8000名学生开展,不久后将推向大三学生,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

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对话交流,甚至不避“尖锐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说。

二、通识课上感受中国自信

“为什么学生喜欢‘大国方略’课?因为他们喜欢科学家、工程师那种不说教式的讲解,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渴望理解中国道路,感受背靠国家的那种自信乃至‘霸气’。”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首席专家顾骏教授说。

上海多所高校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这些课程包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治国理政”课聚焦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为国共反腐史鉴、从计划治理到市场治理、文化自信哪里来等15个专题。专家搭建课程框架,主讲教师准备教学提纲和完整的教案,由本校骨干教师或相关领域校外专家担纲授课。如首讲直面学生疑问“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回顾国共两党治党历史,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上海大学“大国方略”采用“2+1”师资搭配模式,1名授课者为来自非限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工程师,讲述个人科研感想、服务国计民生的历程,2名课程主持人负责串场、点评,把握课堂的主流方向。顾骏这样总结课程的特点:”用故事说清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

该课程已开设6学期,受益学生超过1000人。课程还产生带动效应,采用相同模式的第二季“创新中国”也已开设3学期,第三季“创业人生”即将启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支持为‘治国理政’课程开发提供了‘第一桶金’。课程随即进入良性运作轨道,已进行12个专题,120人的班额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容。”

三、专业课透出人文情怀

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上海高校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2015年首批10门课程立项,2016年新增13门,另有28门作为院级项目培育建设。这些课程已占全校500多门专业课总数的10%。

“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急救医学”课采用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教学模式,在培训急救能力的同时增加医患沟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等教学元素。

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中外时文选读”课,将外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学篇目不仅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的专家文章,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

张智强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主动建构、积极作为,这是落实党委在立德树人中主体责任的举措。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自身综合素养。”

华南师范大学: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抢占网络新阵地,按照“知行合一、自主发展、为人师表”的育人理念,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一、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

学校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多年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建立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库,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对广东147所高校近200万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进行追踪分析。

二、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学校发挥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精心打造华师新闻网“晚安华师”、“紫荆青年”等高品质“校媒群”,引导培育优秀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成覆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媒网”。领衔实施“粤教云”广东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牵头组建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搭建全省高校网络引领和思政教育云平台。通过一系列举措,整体构建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

三、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

学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持续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整合学校历史故事、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

四、突出师生双主体,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建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通过网络空间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发声发言。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指导学生社团、学生骨干建立学生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形成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为人师表的新型育人机制。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专业课上出“思政味”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阐述“两山理论”、在鞋类工艺课程上培养“工匠精神”、在酒店管理课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如今,像这样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方案,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45份。

自2017年1月以来,学校党委书记王靖高挂帅,逐一调研二级教学单位,逐批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学工人员座谈交流,召开全院思政工作大会,全面深化该校思想政治工作,大胆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堂

在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学校副教授周晓敏以“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决策”为主题进行“课程思政”授课,共享单车、高铁盒饭等社会热词成为课堂互动的切入点。在讲到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时,周晓敏通过“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起实行”视频观摩,组织学生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什么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的论述”,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良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的引入,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点的理解掌握,又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入深入细,教学效果明显。”一位教师在全程观摩后,在听课记录本上写下这样的评语。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堂一开始,屏幕上就出现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名词。专业教师陈国雄一边解释,一边鼓励学生:“一带一路”是我们外贸人的时代机遇。各位若能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奉献祖国发展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事业。随后,陈国雄与学生们开始探讨跨境电商的具体实施、贸易产品选择等。

此类课堂如今在温州职院随处可见,思政元素已成为学校课堂的必备要素。

三、德育元素贯穿教学

从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到各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德育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不同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毕业生就业方向,科学梳理各自专业的德育要求。

电气电子工程系主任苏绍兴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指导专业教师作好专业建设,同时还指导教师如何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他认为:“课堂是大学生专业技术培养、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极为必要。比如,我们与温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温州市域轨道交通人才,因此将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严谨的作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电气电子工程系学生蔡显志表示:“我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多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在电路分析基础课上,老师以‘大学生寝室盗电’的案例教育我们学做人,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四、聚力推进“课程思政”

去年学校推出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第一批改革试点项目,要求每个二级教学单位限报两项,总计立项10门课程。申报通知得到了专业教师的积极响应,教师参与热情远超预期,8个二级教学单位合计收到申报材料50余份。

参与课改申报的机械工程系专业教师赵战锋,以“爱上中国造”思政情怀教育探索重新架构了他的专业课:机电产品造型设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更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元素。”赵战锋说:“工科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被学生问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对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我们教师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越来越自信。”

王靖高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党委将继续聚力推进“课程思政”,从专人开展思政教育转变为人人参与思政工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教师每堂课的具体实施均贯穿思政教育主线,努力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合力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课堂教育体系。

复旦: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虽分属不同领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共同使命。在复旦大学,3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已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初步构建起多层次互补、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正日益显现。

一、课堂:十九大精神“新鲜解渴”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一天下午,复旦大学3108教室坐得满满当当,没抢到位子的同学从别的教室搬来椅子,坐在教室后面和过道上。教室外,一些同学站在窗边,探进头来。

学生们抢着来听的,是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学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先后走上讲台,带领本科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刘婧漪来自2017级技术科学实验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对主要矛盾变化的讲解,让她联想到当下的社会热点:“老师说到新的矛盾涉及人们对公平、安全、正义的需要,而不再只是物质文化方面的,这切中当下现实,让我一下子理解了党的决策是和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

专业理论厚实,案例鲜活生动,不少学生听完课直呼“解渴”。“跟我之前想象的思政课不一样,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认识,课后我还要对照十九大报告去理解。”自然科学实验班大一新生朱天寅说。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董雅华说,在“同心圆”式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课仍是核心地带,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据介绍,学院已建立起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的“三集三提”机制,以确保系列专题课程教学效果。

二、课程: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中国为什么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摸索与实践中一步步走出这条道路的?”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校内公开课《经济与社会》课上,经济学院教授石磊用经济学智慧生动地解读了中国现代发展史。

“身为一名工科生,缺乏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原来担心听不懂,没想到听下来毫不费力,并且受益良多,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满怀信心。”复旦大学2016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张瑞祥说。

除了《经济与社会》,复旦大学首批还开出《人文与医学》、《政治与社会》、《环境与人类》等6门“课程思政”公开课,主讲教师来自医学、国际关系、物理等院系,每一门都是学生热捧的秒抢课。

“课程背后都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逼迫我们转换身份跳出原有框架,不断完善自己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学生说。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金晓峰认为,专业课、思政课从来不曾割裂,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不仅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

“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学校力图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圈,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圈层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

三、教师:明理入心,德育为先

复旦大学提出,2018年将在首批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针对全校各专业全覆盖的“三十百”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0门“课程思政”示范在线课程、100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以此促进所有课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

通过课程实践,不少复旦教师对如何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有了更深理解。在石磊看来,思政教育明理入心至关重要,而“理”必须随着中国实践的步伐不断提炼总结,充分具备对现实的阐释力。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认为,要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互通中“传道”,教师要努力让自己知识面广阔,同时努力实现科研和教学间的相互转化、各类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教材是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复旦大学将通过代表性科研成果认定等激励方式,组织和鼓励教师编写更多包含中国智慧、体现价值引领、代表复旦水准的“课程思政”好教材。同时,将以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为重点,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

肖紫嫣(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高校专业课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但现实中还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借鉴和总结现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估等措施来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1-0096-02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实用主义现象严重,其独特的育人优势被忽视,而思政课的教学苦于得不到专业教学层面的支撑,日渐陷入孤岛化困境。随着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努力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按照这一要求,专业课同样要承担起育人的功能,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落实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

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申报立项研究,寓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

(一)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

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必须遵循基本的师德规范。“人师”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生鲜活的榜样。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表现出来的得体的言行举止、谈吐气质,深厚的才学积累,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产生真诚的信赖感,学生也因“亲其师”,而易“信其道”。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时刻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高尚师德的践行者,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

(二)转变自身的育人观念

要转变“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育人观念,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应意识到要把专业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进行自觉的思想引导,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生硬灌输。最后,必须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交往中。

(三)充分挖掘思政内涵

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注重学习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深切领会到课程内容背后的德育内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从学校层面,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完成。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高职专业的内容很广泛,大多数都与职业、岗位相对接,因此“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巧妙灵活地进行。比如,模具、机械等实训环节较多的专业教学中,可以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会计专业的教学可以从加强诚信教育出发,把“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空乘专业可以从友好微笑服务等文明礼仪教育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和友善”;管理专业的教学,可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优决策的取舍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等的教育等。另外,专业教师还应适时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二)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生硬地说教和灌输,应当本着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针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抽象的思政内容不适应“95 后”大学生的接受需要,政治性过强的内容学生没有经验体会,模式化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因此,要在语言、方式和手段上转型,用“95 后”的语言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讲授中;由灌输转为对话,变“独白”为互动交流,由理论讲解转为体验式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者还要有理论功底,还要有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方式方法

要让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必须切实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注重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案例教学法

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2、情景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剖析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并用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要求学生,使师生关系转变为主管和员工的角色状态,将教学中的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岗位标准去完成,并按职业标准进行评价。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对话、行为,将思政教育具体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

3、任务驱动法

将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并采取分组形式完成任务。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有所领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不仅决定了个人得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4、课堂或网络讨论法

针对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或者网络社区发起话题讨论,最后进行引导性总结。学生通过踊跃发言,充分探讨,观点碰撞,最后由教师主导话题结论方向,很多的错误思想倾向被自觉修正。

(四)结合课程体系系统设计

“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来自三个方面:(1)加强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新,要在专业课程的视野、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2)依托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要“在改进中加强”,凸显其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思想引领和方法借鉴。(3)拓展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思政内涵,根据学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完善“课程思政”体系。

三、完善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

(一)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专业性评价,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道德品行,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本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并转化为自觉发挥本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行动。

(二)注重评价过程管理

认真执行关于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的规定,进一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采取不打招呼听课、集中观摩公开课等手段,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强化评价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增加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考查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

(三)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职称评聘、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和标准,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在教师的评优评先中,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评价放在首位,突出教师的实际贡献和水平,尤其是考虑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是否有突出贡献,是否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应该成为专业课教学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应该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策略性,变简单灌输为科学渗透,把握“精准滴灌”式隐性教育的反复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3]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

[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5]吴永锦,刘海明.论高职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渗透[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7-80.

关于“课程思政”几个问题的分析

一、思政课内容庞大,与专业技能间差距很大,怎么才能融入专业课程?

1、关于“内容庞大”

思政课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后两个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矛盾观、量变质变观等等,都是在对自然科学现象、社会科学现象分析之后得出的认知。

在这个意义上,专业老师完全有条件,首先掌握和运用好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学等内容,专业老师可以逐步接触、学习和提高;专业对应性比较强的老师,比如财会类、营销类专业和经济学理论,设计类、艺术类专业和文化学理论,环境类、化学类专业和生态理学论,因为关系更直接,相关老师可以也需要先行掌握。

2、关于“怎么才能融入”

思政教学可以超越具体专业问题,在更大范围分析思考问题,可以提高语言的逻辑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说服力。比如在讲废水治理、空气检测等课程时,如果结合我党强调的新的生态观和“两山理论”,用简洁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失去一点金山银山,也要保护好子孙万代的绿水青山”三个句子,就能把我们党生态观的演进发展简洁、生动地解析出来。

思政课语言比较重视理性分析和逻辑力量,老师课堂语言的逻辑性、深刻性和说服力提高了,对课堂效果的提升肯定有好处:可以增进课堂互动的思想性,可以帮助同学换视角想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虚实结合。

专业教师上课融入思政元素的另外一个“好处”,对培养一代“三观相同”的接班人有意义。社会对这一代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抱怨,这不能简单怪他们。家庭、学校的引导责任尽到了吗?就事论事、就专业谈专业能说服他们吗?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登高望远、综合分析的能力,每一位作为成年人“过来人”的老师,都要考虑和积极实践。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对职业信心不足,犹豫彷徨。我们当然可以结合自己的机械、磨具等专业的未来,和他们谈职业生涯。但很多同学喜欢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比就业环境、舒服程度和收入高低,你硬要说让他们艰苦、吃苦、甘于清贫,他不一定听不进去。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更宽广的视野引导学生看职业,用“大道理”引导“小道理”,这就需要哲学思维了。

二、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是什么关系

(一)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密切联系

1、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思政的内容。比如职业素养中的“敬业精神”,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比如通用职业素养中的反思素养和思政教育的批评自我批评作风,职业素养中的应用素养和思政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职业素养中的意志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克难攻坚精神,职业素养中的道德素养和思政教育的诚实守信,职业素养中的社会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团结合作等等,其实讲的是一个东西。

2、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是思政内容的细化。比如磨具专业职业素养中的“一丝不苟精神”,是思政教育中“认真负责态度”的细化;会计专业的“不做假账”要求,是思政课中“诚实守信”的细化;旅游专业的“微笑服务”,是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友善”的细化,等等。

3、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很多和思政课的融入可以共用。比如专业讲授、发言点评、学情分析等规定教学环节,比如班级新规讲解、学生问题分析、课堂难题解答等可以“发挥”的机会,都是“两个融入”可以通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有密切联系,方法也自然有可以通用的地方。

(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一定区别

1、思政内容相对宏观,职业素养内容相对微观。

在这个意义上,有些职业素养的内容不足以说明问题、引导学生时,就需要掌握思政教育的特有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跳出圈子想问题”,提高引导学生的效用。

2、职业素养内容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

思政教育有些内容和职业素养内容高度一致,因此和技术技能专业联系比较直接;但也有一些内容“高于”职业素养,特别是涉及方法论、政党观、国家观的那些内容,和做人做事“大思路”有关,因此影响人技术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要间接一些,更为潜移默化一些。比如同样是“海归”,有些是在欧美国家找不到感觉、感觉国外个人“资源”少、遇到了发展“玻璃天花板”、国内发展机会多回来了;而那些已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工作环境和收入远远优于国内的“海归”,他们的回归,更能体现国家意识、民族情怀思想作用的力量。这种情怀不是一般职业素养可以解决的,是国家意识、民族情怀这些做人做事的“大思路”起到了作用。

3、思政和职业素养有一些内容不交叉关联少。

比如思政教育中的外交观、和平观、国防观等,比如专业职业素养中的某些内容,如酒店专业的发型要求、汽车制造专业的“一次交检合格”等要求,就非常具体了,完全是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了。

4、职业素养不少内容可以少讲不讲,主要通过实践操作、规章约束等手段提高来养成。但思政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当然也可以在借助其他教学辅助手段过程中加以灌输。思政思政,是以思想性为特征的,思想的东西,需要分析和语言传播。

5、思政教育的有些内容,需要创新方法。

三、思政元素怎样融入专业课程?

1、思政元素不单纯是政治,也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认识方法。“科学武装头脑,人文滋养心灵。”思政内容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对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成长有好处。技术技能是解决“物”的问题,但技术技能是由“人”来掌握的,这个掌握基础技能的人,动力怎样、状态如何、努力不努力?技术技能本身解决不了,这就是我们的技术技能教育有时事倍功半的原因。把专业内容和认识工具结合起来,专业老师就如虎添翼了。

2、要珍惜资源,把经过学院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群策群力反复推敲提炼出来的、大家手边都有的关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经验利用好,

3、利用好三个基本平台

(1)专业讲授

课堂讲授,是最充分、最直接传播思想的平台。专业课程都是有一定的理论背景的,导游理论和实践课,都会遇到怎么看待中国人“全中国”、“满世界”到处跑的旅游现象,遇到导游和游客之间许多难以协调的认知差异,在细致讲解导游学相关理论的同时,如果结合思政课中“物质和精神”作用和反作用的理论,结合导游和游客之间导游始终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有些问题就可能多一些深入分析和以理服人的视角。

(2)点评结合

课堂学生发言、小组汇报之后,教师的点评如果能在专业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基础上,引进一些思政元素,可能引导的效果更好。如讲授《故事漫画创作》课程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每人手中一张纸,根据老师语言描述,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在纸上分别画出第一次描述的图像。然后将画纸传到第二位同学手中,每人在规定时间内再分别画出第二次描述的图像。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描述结束。作品绘制出来后分组讨论,选出本组最佳画面,由组长汇报展示评奖。然后以项目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大众评审投票,并选派代表点评。这个安排在锻炼学生、协调沟通、时间观念及多向交流等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素养的同时,也给教师最后从艺术类学生喜欢强调个性、时间观念不强、现代动漫产业上下游关联性已经高度紧密等具体实际出发,虚实结合地将“大局意识”、“合作精神”、“纪律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师点评之中,提供了机会。

(3)借用载体

课堂上介绍规章、布置作业等环境,是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的良好载体。如企业规章或班级规定,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介绍规章制度时,也是培养学生纪律和规章意识的重要机会。有些老师发现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但规矩意识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纪律和规章意识,在每次授课的内容中,都会尽量穿插对应的一些企业规范,如移动端的行业规范、入门技巧、面试原则等。纪律观念,变成了具体的企业规章和业务规范,对学生纪律规章意识的引导很自然。再如,有些老师发现学校设备借给学生常有损坏的情况,就在班里建立了学生租借设备填写设备租借承诺书的制度,明确标注设备的具体价格和偿还责任。学生签订责任书责任意识得到提高。实训课分组外出需要去较远的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专业教师由于不想把学生限定得太死,就建立了实训课业报告书制度,要求学生如外出拍摄需填写报告书,上报具体行程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教师按照报告书上的时间表,跟学生通过微信视频,远程监管学生的拍摄情况。这个过程中,其实搭建了一个思政教育关于自由和纪律、个性和规范的教育引导平台。关键看我们怎么运用了。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方法外,课堂上的作业点评、单元总结、学情分析等等,都是各位老师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借用载体。

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的几个注意事项

1、不是为了融入而融入,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主要是为了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2、不是要在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在原来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借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的东风,继续深化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使之提升为思想文化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工作。

3、不是每一节课程、每一个章节里都要搞思政的融入。思政内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金油”。思政教育的作用只有在可以有机联系、需要视角提升的时候,用起来才更有效,才不至于“弄巧成拙”。但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融入太多而是太少。所以还是请大家要积极思考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做一个把思想素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的积极实践者。

4、不是思政内容一定要用太多的理论术语,只要我们真正掌握和实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学中可以用一点哲学术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事情描述出来。比如,我们用矛盾观(对立统一观)分析问题时,可以用俗语“针无两头利”;也可以用西谚“每块奖章都有他的反面”;可以用大文豪雨果的名言“历史没有垃圾堆”,还可以用经典作家的话“市场经济是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些都是对立统一观具体、生动的说法。但要注意的是,当没有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时,宁可用精炼、稍微“死板”点的理论术语,因为那是理论家们经过反复提炼推敲后的精练、准确的概念和判断。此外,即使不一定都用理论术语,即使一些理性分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要注意,每次理性分析,最后尽量用精练的语言强调你的观点。语言是思想的外壳,精练语言表达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复旦篇八

;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共 ** 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1

 培养能力。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

 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

 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2

 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

 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

 3

 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

 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发挥 4 个省级名

 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 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4

 1.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每年度各学院遴选 1-2 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

 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 2 人。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主要标准如下: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 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制作新课件(新教案) 。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 。

 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以专业系(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

 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 ,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

 5

 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 1-2 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每年度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 、学生处(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6

 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7

相关热词搜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