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十一篇)

最新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十一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06:49:51
最新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十一篇)
时间:2022-12-23 06:49:51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一

1、b、p练习:

有个面铺冲南,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面铺挂上蓝布棉门帘,面铺门冲南;面铺摘了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门,还冲南。

老彭拿着一个盆,路过老陈住的棚,盆碰棚,棚碰盆,棚倒、盆碎、棚压盆。老彭要赔老陈的棚,老陈要赔老彭的盆,老陈陪着老彭去补盆,老彭陪着老陈来修棚。

2、d、t练习:

断头台倒吊短单刀,歹徒登台偷短刀,断头台塌盗跌倒,对对短刀叮当掉。

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别炖我的炖冻豆腐。要是混充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弄坏了我的炖冻豆腐,那就吃不成我的炖冻豆腐。

3、b、d练习:

长扁担,短扁担,长扁担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短扁担比长扁担短半扁担,短扁担绑在板凳上,长扁担不能绑比长扁担短半扁担的短扁担,短板凳也不能绑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的长扁担。

4、n、l练习(终极练习):

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恼怒闹老龙,农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农。

你能不能把公路旁柳树下的那头老奶牛,拉到牛栏山牛奶站的挤奶房来,挤了牛奶拿到柳林村,送给岭南公社托儿所的刘奶奶。

新郎和新娘,柳林底下来乘凉。新娘问新郎,你是下湖去挖泥,还是下田去扶犁?新郎问新娘:你坐柳下把书念,还是下湖去采莲?新娘抿嘴乐:我采莲,你挖泥,我拉牛,你扶犁,挖完了泥,采完了莲,扶完了犁,咱再来把书念。

门外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就拉哪两辆。拉两辆,留两辆。

5、zh、z练习:

三哥三嫂子,上山摘枣子,一摘摘了三斗三升酸枣子。三哥三嫂子,请借我三斗三升酸枣子,明年我也上山摘枣子,也摘三斗三升酸枣子,再还给三哥三嫂子,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前有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不知是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还是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

6、儿化音: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有个小男孩儿,穿件儿蓝小褂儿,拿着小竹篮儿,装的年糕和镰刀。有个小女孩儿,穿件儿绿花儿裙儿,梳着俩小辫儿,拉着一头老奶牛。两人儿手拉手儿,唱着快乐的牧牛歌儿,拉着牛拿着篮儿,溜溜达达向前走。走到柳林边,提着竹篮儿去割草。割了一篮儿一篮儿嫩绿嫩绿的好青草,欢欢喜喜地喂饱了那条老奶牛。

7、综合联系: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斤塔蚂,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提了这塔蚂的喇嘛要拿塔蚂换哑巴腰里别着的喇叭,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意换提了这塔蚂的喇嘛的塔蚂。拿着塔蚂的喇嘛急了,拿手里的塔蚂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塔蚂。别着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着塔蚂的喇嘛一喇叭。不知是提着塔蚂的喇嘛拿塔蚂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塔蚂,还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着塔蚂的喇嘛一喇叭。气得喇嘛回家炖塔蚂,急得哑巴回家吹喇叭。

在苏州,有一个,六十六条胡同口,那么住着一个六十六随的刘老六。他家有六十六座好高楼,在那楼上有六十六篓桂花油,篓上蒙着六十六批绿绉绸,绸上绣着六十六个大绒球。楼底下钉着那六十六根儿檀木轴。在那轴上栓着六十六条大青牛。牛旁边蹲着那六十六个大马猴。这个刘老六,他坐在门口正把那牛头啃。打南边来了这么两条狗。两条狗,抢骨头,抢成仇,碰到了六十六座好高楼,碰洒了六十六篓桂花油,油了那六十六批绿绉绸,脏了那六十六个大绒球,拉躺下六十六根儿檀木轴,吓惊了六十六条大青牛,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这正是,狗啃油篓篓油漏,狗不啃油篓篓不漏油。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二

1.打开口腔(松下巴) 30次

2.狗喘气 1分钟

改良版“嘿、哈” 30秒

弹发音“贺、夜、哈、或” 30秒

(第二个是练习弹发音,是训练膈肌)

3.唇操

①撮唇 10次 20秒

②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 30秒

③转唇 30秒 八个八拍

④双唇打响 30次 30秒

ba-ba-ba-ba 60次 1分钟

4.舌操

①顶腮 30次 30秒

②刮舌 20次 20秒

③转舌 八个八拍 1分钟

④弹舌 30秒

da-da-da-da 60次 1分钟

5.数数:123 321 1234567 765 567 7654321(主要看你一口气能数多少遍)

6.数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看你一口气能数多少)

7.自由练习.

增加:(练习气息)吸满气,均匀吐出,发“丝” 23次

吸满气,均匀吐出,发“衣” 23次

调嗓子发螺旋“啊” 用气息带动 练音律 56次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三

练声(气息控制)材料

1、噼啪(十个一组)

2、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本练习有多种练法,如快速洪亮地读、每个音节拖长读,以及“八了百了标了兵了奔了北了坡”。)

排山倒海、千军万马、来开船喽。(本练习属同一系列,要求一口气说出来,每个音节尽可能洪亮、有气势、持续时间长。)

3、说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十个枣、九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要求中途不换气)

4、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不停数下去)

5、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三声跳下水。……(一直数下去)

练声(嘴皮子)材料

1、哔里巴拉(由慢到快)

2、《十道黑》: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道、九道十道黑。我买了一根烟袋乌木杆,我是掐着它的两头那么一道黑。二兄弟描眉来写字,照着他的镜子那么两道黑。粉皮墙,写川字,横瞧竖瞧那么三道黑。象牙桌子乌木腿儿,把它搁着在那炕上那么四道黑。我买了一只母鸡不下蛋,把它搁在那笼里捂到(五道)黑。挺好的骡子不吃草,备上它的鞍骑到(七道)黑。南洼的姑娘去割草,丢了她的镰刀扒到(八道)黑。月窠的小孩得了病,团几个艾球灸到(九道)黑。他的笤帚、簸箕不凑手,那么一个一个拾到(十道)黑。(注意节奏)

3、《导游》: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们,我代表中国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到中国来旅游观光。预祝大家旅行愉快,身体健康。我叫王建华,是中国旅行社的导游员。今天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下面请听我向诸位做个介绍。北京有天安门、地安门、和平门、宣武门、东便门、西便门、东直门、西直门、广安门、复兴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建国门、崇文门、广渠门、永定门。主要繁华商业区有:天桥、珠市口、前门、大栅栏、天安门、王府井、东单、西单、东四、西四、鼓楼前。如果您想上哪儿,请向我提出,我均可带路。

我还可以带领大家去游览北海、颐和园、天坛、动物园、陶然亭、紫竹院、中山公园、文化宫、香山碧云寺、西山八大处,看看周口店的古猿人、十三陵的地下宫殿、长城八达岭、密云大水库、故宫博物院,再看看雍和宫、白塔寺、清真寺、大钟寺,瞧瞧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钟,净重四十六点五吨,再看看所有的罗汉都有位置唯独济公没有地方待在屋梁上趴着的罗汉堂。北京总让您处处感到民族智慧的结晶,到处闪烁着人类文明的火花。好,我不多说了,还是请各位亲自到各处去走一走吧,请,请。(注意气息、停顿、节奏等。)

绕口令(这个大家回去有兴趣玩儿吧,不多练习)

1、b、p练习:

有个面铺冲南,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面铺挂上蓝布棉门帘,面铺门冲南;面铺摘了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门,还冲南。

老彭拿着一个盆,路过老陈住的棚,盆碰棚,棚碰盆,棚倒、盆碎、棚压盆。老彭要赔老陈的棚,老陈要赔老彭的盆,老陈陪着老彭去补盆,老彭陪着老陈来修棚。

2、d、t练习:

断头台倒吊短单刀,歹徒登台偷短刀,断头台塌盗跌倒,对对短刀叮当掉。

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别炖我的炖冻豆腐。要是混充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弄坏了我的炖冻豆腐,那就吃不成我的炖冻豆腐。

3、b、d练习:

长扁担,短扁担,长扁担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短扁担比长扁担短半扁担,短扁担绑在板凳上,长扁担不能绑比长扁担短半扁担的短扁担,短板凳也不能绑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的长扁担。

4、n、l练习(终极练习):

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恼怒闹老龙,农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农。

你能不能把公路旁柳树下的那头老奶牛,拉到牛栏山牛奶站的挤奶房来,挤了牛奶拿到柳林村,送给岭南公社托儿所的刘奶奶。

新郎和新娘,柳林底下来乘凉。新娘问新郎,你是下湖去挖泥,还是下田去扶犁?新郎问新娘:你坐柳下把书念,还是下湖去采莲?新娘抿嘴乐:我采莲,你挖泥,我拉牛,你扶犁,挖完了泥,采完了莲,扶完了犁,咱再来把书念。

门外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就拉哪两辆。拉两辆,留两辆。

5、zh、z练习:

三哥三嫂子,上山摘枣子,一摘摘了三斗三升酸枣子。三哥三嫂子,请借我三斗三升酸枣子,明年我也上山摘枣子,也摘三斗三升酸枣子,再还给三哥三嫂子,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前有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不知是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还是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

6、儿化音: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有个小男孩儿,穿件儿蓝小褂儿,拿着小竹篮儿,装的年糕和镰刀。有个小女孩儿,穿件儿绿花儿裙儿,梳着俩小辫儿,拉着一头老奶牛。两人儿手拉手儿,唱着快乐的牧牛歌儿,拉着牛拿着篮儿,溜溜达达向前走。走到柳林边,提着竹篮儿去割草。割了一篮儿一篮儿嫩绿嫩绿的好青草,欢欢喜喜地喂饱了那条老奶牛。

7、综合联系: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斤塔蚂,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提了这塔蚂的喇嘛要拿塔蚂换哑巴腰里别着的喇叭,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意换提了这塔蚂的喇嘛的塔蚂。拿着塔蚂的喇嘛急了,拿手里的塔蚂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塔蚂。别着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着塔蚂的喇嘛一喇叭。不知是提着塔蚂的喇嘛拿塔蚂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塔蚂,还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着塔蚂的喇嘛一喇叭。气得喇嘛回家炖塔蚂,急得哑巴回家吹喇叭。

在苏州,有一个,六十六条胡同口,那么住着一个六十六随的刘老六。他家有六十六座好高楼,在那楼上有六十六篓桂花油,篓上蒙着六十六批绿绉绸,绸上绣着六十六个大绒球。楼底下钉着那六十六根儿檀木轴。在那轴上栓着六十六条大青牛。牛旁边蹲着那六十六个大马猴。这个刘老六,他坐在门口正把那牛头啃。打南边来了这么两条狗。两条狗,抢骨头,抢成仇,碰到了六十六座好高楼,碰洒了六十六篓桂花油,油了那六十六批绿绉绸,脏了那六十六个大绒球,拉躺下六十六根儿檀木轴,吓惊了六十六条大青牛,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这正是,狗啃油篓篓油漏,狗不啃油篓篓不漏油。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四

梳理这条河,披沙拣金,我们拾到了光照古今的千古名篇。

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看青山依旧,唱大江东去。今天,在人类举步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从历史的珍宝馆里满载而归,和大家共享这场精神盛宴。

拾一块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中的柳丝,举一盏冰心老人点燃的小桔灯,我们沿着历史长河的故道,溯流而上,开始了寻觅千古名篇的文化散步。

一个民族能够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她的脚下必定有奔流不息、万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条文化长河,从远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向文明,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辛酸和遗恨。

她是艺术笔墨写就的史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历史长卷的浓缩。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咚咚咚地鼓,猎猎旗卷楼兰,金缕曲,黄莺儿,桃花扇,杨柳风,篇篇都是对时代的沉思,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

她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美不胜收,倾国倾城。她如同熠熠生辉、泛彩流光的颗颗钻石,镶嵌在时代的长廊。夸父的坚毅,洛神的婀娜,屈原的仰天长啸,李煜的愁肠寸断,关云长的横刀立马,贾宝玉的儿女情长,无不成为艺术美的化身,历万古而不朽。

她是一条连接民族文化的链环,一端牵着远古,一端指向未来。浩浩五千年文明,摇曳多姿,辉煌巍峨,浸润和滋养着中华民族。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章章锦绣,是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浓缩版,精华篇。捧读她,欣赏她,我们清晰的感觉到了先贤哲人的深邃博大,志士仁人的报国壮志,游子商旅的亲情乡愁,旷男怨女的追求呐喊。

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捧起这些佳作,我们与圣贤相会;吟咏这些绝唱,我们与历史对话。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我们又是文化香火的传递者,我们还是当代文化派出的使节。

以上是第一范文网小编分享了播音主持经典练声材料,你喜欢?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五

气息

其实,对气息的认识对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里的东西是不能够使其学到真正控制呼吸的方法,仅提供参考与对照的依据,换句话说,我们只有在自己找到自己认为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感觉之后将这种感觉与书上的正确理论进行对比,检验自己的感觉,调整自己的状态。

我们主要来说说实用的能体会到正确呼吸方法的办法,我们只有在体会到正确方法知道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练习,将这共感觉固定住。

方法一:这个练习要两人进行,两人同相,练习人在前辅助人在后,后者将双手放到前者后腰处,稍微用力,用双掌按压其后腰部。这时,练习人用腰部力量缓慢的将按压在腰部的双手推开,注意,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用力部位并且记住这个位置肌肉运动的感觉,同时动作一定要慢,反复进行练习。在单人作次练习时,双手在背部交叉即左手摸后腰右部,右手摸后腰左部,同时肩部放松。

方法二:这种方法是在一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在保持住后腰撑开的感觉后作此练习。

○1.保持兴奋的精神状态

○2.面部保持微笑

○3.在缓慢的仅用鼻子吸气的同时打开眉心与撑开后腰

○4.重复上一步,但是将用鼻子进气改为口鼻同时进气,

注意:及其过程一定要慢,感受气息从眉心、鼻子、口三点流入撑开的后腰。

以上方法可以比较容易的帮助我们找到吸气的感觉,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所说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更重要的部分式呼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呼吸横隔膜的一升一降的过程中来完成的。

吸气时,随着气息从口鼻同时进入到胸腔、腹腔,从上至下的流入,迫使横隔膜下降,使我们能够吸入更多的空气。

呼气时,状态正好与吸气时是相反的,横隔膜上抬,使气息被压出口。

以上基本上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基本过程了。但是我们更加要注意的是,我们学习气息的关键是要使气息和字音相结合,所以我们还要进行“字音-气息”结合训练,这一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能够做到“呼-吸”的要求,但是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已让没有气息的支撑与依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字音-气息”的结合。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六

(一)、腹肌的锻炼:

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

(1)、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前。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次。

(2)、团身起坐:

第一步: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

第二步: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团身起坐。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维持此姿10秒钟。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气。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3)、侧团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腹肌弹发练习: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a时的配合。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在发“哈”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

(2)、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l)、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在自然呼吸状态下,小腹在吸气时是上台的、呼气时是下塌的,即:吸气时腹肌松弛、呼气时腹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顺式呼吸。在有意识采用.“腹壁站定”状态有控制的吸气时,小腹不是明显地上抬,但有一定的绷紧感,不是完全松弛:呼气时仍是渐渐下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逆式呼吸,练气功的人常采用逆式呼吸。无论采用顺式呼吸或逆式呼吸,当吸气较满时,小腹始终会稍微上抬(即外凸)的,在吸气时过度地收腹会顶住膈肌,影响膈肌下降、从而影响吸气量,当做此练习、体会到腹肌与呼吸的关联之后,可以练呼吸的基本状态、然后发声;发长声单元音,体会“送气发声”时,腹肌与呼气的关系。当仰卧体会到呼气时腹肌是收缩的、吸气时腹肌有一定的紧张感时则可以采用坐姿或者站姿、体会腹肌与吸气、呼气、发声的关联。

(2)、坐在硬凳前端,双腿伸直,腰腹放松,上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旋转,上身后仰吸气时腹肌或放松、或稍稍“绷紧”,上身前倾呼气时,腹肌有意识收缩送气。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体会呼吸时腹肌的参与感。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七

一、叫醒嗓子:

1、6点50准时集合做广播体操,

2、慢跑,要求男声跑5圈(20xx米),女声跑3圈(1200米)。以慢跑为主,即便就是走也要完成运动量。之后到达练声场地,找深呼吸的感觉,体会由于运动所带来的呼吸急促和胸部憋闷的感觉,逐渐调顺呼吸。其实播音专业所需要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正是一个健康人所拥有的基本方法。

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我们所有的器官,包括发声器官都没有完全苏醒,应该经过一些轻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广播体操的伸展运动、侧身运动等,先把身体活动开,特别要使大脑由抑止转入兴奋状态,切忌还没有完全活动开就喊,就象短跑比赛前没活动一样,容易拉伤肌肉,造成声带冲血。嘶哑、失声。

二、口部操——腔圆壁坚

播音发声的主要器官是口腔——唇、舌、齿、牙、颚,没有经过训练的人这些器官大都非常松软。做口部操和打开口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咬字器官的力度和灵活度、加强对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改变唇舌无力的问题,获得“腔圆壁坚”的感觉。

口部操:

1、口的开合联系

张嘴时像打哈欠(打槽牙、挺软腭),闭嘴时如啃苹果(松下巴),练习主要是为口的开合打基础,要领是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不要像平时真的打哈欠一样,两嘴角尽量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嘴稍放松,舌自然放平。每天坚持练习20次左右。

2、咀嚼练习,每天坚持练习20次左右

张开嘴咀嚼和闭上嘴咀嚼反复循环进行,口部松弛,舌头自然放平,多次练习。

3、唇的练习,每天坚持练习10次左右

(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3)撇: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360度的转圈运动。

4、舌的练习,每天坚持练习10次左右

(l)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开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 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2)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

(4)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5)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的发音有益。

(6)弹舌。先把力量集中在舌尖,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堵住呼出的气流,突然打开爆发出te音。应该注意,舌的中重线,前后的中重线要用力,爆发出这个te te,越有力越好。

(7)捣舌把一个像枣核一样的物体,竖放在舌面上,比如说,一个橄榄核,一个枣核,或者一小块糖,两尖,两头正对着前舌,这是竖放,用舌面挺起的动作使它翻转起来,反复进行。

三、两肋打开的体会

请同学在身后用双手手掌放在你的两肋处,(即胯骨上方腰带处),并稍加用力,此时自己不必刻意想着吸气,而是以两肋用力将别人的手推开,体会两肋打开的感觉,反复练习。

四、“膈肌练习”

膈肌在肺部和胃之间,呈双凸状插入胸部,通常我们说笑的肚子疼,实际上就是“膈肌”的位置。膈肌对发声有着重要的意义。

深吸气后发出一个扎实的“hi”音,要求喉部和下巴松弛 ,舌根有前送弹动感,胸前剑突有明显的向上弹动感。发“hi”时,膈肌弹动与发音要协调同步,刚开始可能会出现气超前,先出气后出声,也可能会落后,出声了,气未弹出,还可能气弹出却没用在出声上,气弹出了而声音仍然用嗓子喊的现象。

膈肌的训练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口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

注意的问题:

控制膈肌正确上弹,上下腹部保持不外凸、不内收。

喉头部位一定要松弛,练习hi音,不是发“哈”、“啊”,“hi”“嘿”,他们是纯声带的振动,发出来的是原声。发原声时,声带是平衡运动的,声带周围的肌肉也是平衡受到牵动的。使隔肌运动,但不能有喉咙的声儿。要让它全部都是声带在发声,力量不用很大,爆发的力量再强一点儿。

方明老师说:发这个声儿,精神是很兴奋的,就象有个小孩淘气摸电门,把它吓一跳,“ha”。发音时,喉头不能僵和紧,应该全部放松。“ha”音是靠横膈膜的力量把气弹出来,除了横膈膜之外,其他部位的肌肉不要僵化,要很放松、很兴奋。喉部动作不大,周围肌肉尽量少帮忙。这样就能发出音高稍低、圆润集中、松弛宽厚的声音来

3、在膈肌单发强发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增加连发的次数。注意给气力量均匀、保持一定的音量、音高、音色,如果你能连发6个“hi”,你就很厉害了。

五、腹肌训练

1、发“哈、哈”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用嗓子发出来的,而是腹部內弹,将气息打到口腔发出的,声音脆亮且有力度,开始有的人体会不到还是用嗓子发声,可以体会像京剧老生大笑,腹肌内收发出的声音。

2、一口气发“1、2、3、4”,换气后接着喊“2、2、3、4”,一直喊到“8、2、3、4”,注意膈肌放松,腹肌的有力弹法。

3、腹肌训练可以和仰卧起坐等运动结合起来,也可以晚上睡觉前放一本书在腹部,体会气息的控制。

以上肌肉的练习要求在一周内达到灵活自如。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八

从清凉山的明月,到天安门的华灯,我们走过了60年。

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们奋斗了60年。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的听众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工作顺利;

60年前的今天,在抗日战争的漫天烽火里,我们吹响了华夏儿女自由解放的号角;

60年后的今天,在经济腾飞的遍地春潮中,我们高唱着中华民族再创辉煌的凯歌!

在这里,我们向60年来,所有关心、主持人民广播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中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那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共同聆听那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吧!

当零点的钟声将要敲响,未来举起手敲门的时候,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即将走入21世纪的时候;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的广播与您终生相伴,伴您度过每一个恬静温馨的夜晚,迎来每一个生机勃勃的黎明;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的广播与您并肩同行,为您分担每一次人生奋斗的艰辛,编织每一幅未来理想的图景;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九

“字音-气息”的结合

我们在进行气吸训练的时候,有这样一项训练“hei-ha-hou-he”连发,来训练我们的横隔膜弹动,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练习的变形来练气息与字音结合,具体如下:

我们用“ei”这个音,来体会,小腹运动与字音结合,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有意识的在发“ei”音的时候,将小腹向内微收,这是第一阶段。我们用这个音有所体会了之后,就会找到小腹微收与字音相结合的感受,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练习阶段,一定会有小腹与字音不同步的问题,这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去控制小腹,过了这一阶段后,我们就要逐渐的将意识从小腹上移开,达到“全自动”,这个过程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因为这是改变原来多年形成生活状态,也正是如此,我们的更要重视这一过程。

在改变“ei”向单音节词练习时,我们要注意,一口气,一个字,收一下(小腹)。再下一步就是,把单字变为词,也是一样,一口气,一个词,收一下(小腹)。最后逐渐过渡到短句。

另外一种“字音-气息”结合的训练就是“hei”音连发,刚开始的时候一口气发3个“hei”就行,关键是找到“同步”的感觉,随着练习熟练程度提高,能力的提高,一口气我们就能发出7、8个连续的扎实的、有力的、同步的“hei”音,但是在发音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呼出的气流尽量控制,使其打在上门齿的齿背,弹发要轻巧,要跳跃,不要用喉。

这里还要说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需要强调的有这样几点:

(1)对抗感

这种对抗说的是小腹与后腰的对抗,小腹有微微向内收的力量,后腰由撑住打开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是相互对抗的,也正是这两种对抗的力量实现了对气息的控制。注意:小腹部是向里瘪的,也不是向外鼓的,而是找到一种向丹田(脐下三寸)集中的感觉,这是呼吸控制的“总指挥”,我们在发高音的时候丹田控制较强,在气息快用尽的时候控制较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阶段来体会丹田的控制感,找到这种感觉是相当必要的,我们在以后提到“声音发出线路”时还会强调其重要最用的。

(2)支撑感

这也是在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时候需要找到的一种感觉,所谓支撑有这样几个着力点值得注意,在呼吸过程中我们会有两肋、后腰被撑开的感觉,这种撑开的感觉使我们感到后背舒展,腰带渐渐绷紧。

(3)气柱感

这种感觉是在我们的身体内有一股垂直气柱,上下贯通,注意:体会这一感觉的时候,身体一定保持“正”、“直”,精神兴奋、从容,找到通畅的感觉。整体上,气柱充盈、饱满,源源不断。

(4)流动感

这也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感觉一下:深吸气,吸满、吸足,然后用意念将气息压到腹腔保持住数秒,然后将气息提到胸腔保持数秒。这样反复练习数次就会找到气息运动的感觉,同时在气息的一压一提的过程中,感受流动,尽量使其顺畅。

我们在上面提到过“声音发出线路”这个词,这里我们把它和“气息运动线路”这两条线路相结合,来进行一下解释。

好,我们来谈一谈 “声音走向线路于气息走向线路”问题,其实声音和气息的走向基本上是相同的的,由小腹(丹田)拉出一条弹性的带子,竖直上升的咽喉,沿着软腭—口腔中纵线—沿口腔穹窿—硬腭前部—人中出弹出,下面举几个例子来帮助体会一下,“英”“经”“轻”“昌”“房”“唐”,在做上面练习的时候强调几点注意事项:

1.字音一定要沿着上口盖的穹窿往前行进。

2.字音一定要推倒硬腭前部。

3.有一种字音从人中出“穿”出的感觉。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十

1.发气泡音 30秒左右。

2.膈肌弹发“嘿 哈 30秒左右

( 以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弱到强)

3.调整呼吸:快吸慢呼,慢吸快呼,

口腔操

4.先搓搓脸、转转头,然后松下巴,感受自然开张的感觉

5.提颧肌,用手和用脸交替来

6.开牙关,咀嚼状

7.然后半打哈欠,同时发出 啊!

8.左右撅唇 10 次(左右为一次) 30 秒 转唇 30 秒 八个八拍

9.然后发音, ba 的四个声调 60 次(1 分钟)

舌头操

10 .①顶腮 30 次 (30 秒 )

②刮舌 20 次 (20 秒)

③转舌 八个八拍 (1 分钟(

④弹舌 30 秒 da---da---da---da 60 次 (1 分钟)

11.数枣儿: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 枣、四个枣、五个枣、.....(看你一口气能数多少)

12.数葫芦:慢吸慢呼 一口气数不了二十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数葫芦的呼吸控制及用声要求,同上一个数数儿的练习。一般达到一口气能数十五个至二十个葫芦即可。 由于数葫芦接近说话状态,难度较大。但是练好了更容易结合话筒前用声用气的实际控制状态。

绕口令

绕口令:10 分钟(如果不知道哪些可以发在下面)值得注意的是,绕口令不是越快越好,有时候越慢反而对我们来说越好,这样 可以更针对唇齿力度,对咬字发声有好处。 可以更针对唇齿力度,对咬字发声有好处。

播音主持练声材料文段篇十一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

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呼救的声音,原来,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农民不假思索,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

几天后,老贵族亲自带着丰厚的礼物登门感谢,可是农民却拒绝了他的这份厚礼。

在他看来,当时救人只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并不能因为对方出身高贵就贪恋别人的财物。

朋友们,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老贵族因为敬佩农民的善良与高尚,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他非常的高兴,因为他的儿子终于有了走进外面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老贵族也非常的快乐,因为他终于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梦想。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品学兼优,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他就是亚历山大 · 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者。

那名贵族公子也长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

这名贵族公子就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朋友们:农民与贵族,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却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乃至全人类播下了善种。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或感恩别人,却可能是冥冥之中的轮回。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