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
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取“以民为本”之意。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进入堂内,我们看到的最大特点是室内人物都面向北,要不,怎么叫倒坐呢?室内正中端坐的就是包拯。台前衣衫褴褛的老人名叫李年,儿子、儿媳早亡,撇下孙子、孙女由老俩口抚养,生活是很艰难的。被绑着的人叫张野,是张矿的儿子。张矿、张野父子是村里有名的无赖,李年的田地和张矿的田地搭界,张矿欺压贫弱,侵占李年家的田地。李年找张矿说理,却被张矿的儿子张野毒打了一顿。李年无奈到县衙告状,张矿用钱财买通知县许漏,许漏贪赃枉法,不仅不公正审理,反而把李年的状纸交给张矿看,张矿的气焰更加嚣张,又把李年毒打一顿。李年的孙子去拉爷爷时,被张矿的儿子张野打死。李年悲痛欲绝,听说开封府的包大人执法如山,含冤来到开封府告状。包公便服在梅花堂听诉后,遂下令把杀人犯张野逮捕归案,并传令知县许漏和张矿候审。李年终于为自己和孙子讨回了公道。这是包公在此接手的第一个民告官的案件!打油一首……铁面铁腕铁包公,铜铡三口好威风,天下若又不平事,击鼓升堂到开封。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我们进入明礼院首先会看到一座拱奎楼,它的上层供奉的是主管科举考试的天神“魁星”,而且这个四合院其它建筑都比“拱奎楼”要低,显出众星拱月之势,那麽咱各位再来看说明牌:状元及第,金榜夺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开封府特别把这座用于解试的考场称为拱奎楼。拱奎楼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现在已经无法重现原貌了。不过,四周墙上的壁画,倒是很详细地描绘了宋代科举的全过程。咱各位朋友家里如果有正在求学的人,您可以代他拜拜魁星,会给他带来好运的。
相当年,北宋的开封府,因为有这个魁星保佑,曾经出过二十多名状元呢!接下来各位朋友请到桂籍堂参观:这里相当于开封府的“科举档案馆”,桂籍堂一层正堂北面靠墙塑的是孔子立像,左右配的分别是孟子、子思、颜子、曾子,合称四配。北墙绘的是孔子的72位著名弟子,号称七十二贤,这些都是历代儒士们学习的楷模。这是根据传世的吴道子绘七十二贤人图绘制的。儒学要求读书人至少要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北宋时,开封府专设了这个六艺斋。屋内陈列着编钟、拊鼓、竽等十余种乐器。
各位朋友下面咱们去参观开封府内最高的一座建筑—清心楼,这是一座外四内七的建筑层。里边一楼大厅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铜站像,是国内最高最大的铜站像了,重5.8吨。 据说"高跟鞋“也源于包公呢,包公其实长得并不像戏中那样魁梧,每日上朝,因为包公刚正不阿,深得皇上心,但是被大臣所排挤,每每都被挤到最后边,皇帝寻他不见,于是发令,包公官帽的沙翅比别人的要长,官靴底必须加厚,不管谁,碰到包公沙翅重打30大板,从此,包公所站立的地方,三尺见方没人敢靠近,皇上一眼就能找到他,高跟鞋从此诞生了
东墙上刻着一首五言铭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表明了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拯在做开封府长官时也确实是按照这首诗来做的,所以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好了各位朋友接下来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楼上参观一下,上面有历代开封府长官的简介和北宋的服装。在开封府的西北角有一个道观。请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宏大的“五岳真形图”。这是根据中华五岳的山脉纵横、高低盘曲、云林流水之像绘制而成的,是道观中必备的经典图案。现在我们进入天庆观去了解道教的三清尊神,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太极八卦台,它几乎占满整个庭院。太极八卦是道教表现宇宙、哲学、社会思想的经典图案,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台中间为代表演化不止的混远太极(时间和两仪),其次是代表空间四象,外围是代表世界万物的八卦,构成了一副宇宙图景。道士们认为在图上连内丹之功,能迅速使自己融入宇宙浩气之中,达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咱们再看道教宫观的主体建筑—三清殿,里边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着“无极”,即天地未形、万象未生时。他左边的灵宝天尊,双手斜捧一个阴阳鱼圆镜。象征从无极中刚衍生出“太极”。右边的道德天尊,双手执一把绘有变型阴阳鱼图案和八卦纹饰的宫扇。象征着太极化生世界万物万灵。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北宋开封府的英武楼游艺文化区。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建筑,叫“英武楼”,这是开封府校场的主体建筑。大柱上刻的抱柱长联和英武楼正中墙壁上大写一个“擂”字(或“武”字),显示出这座宋式建筑的宏大气势。这是个照相的好地方,大家可以用英武楼作背景,照一张很好的纪念照。
开封府为什么要在这里修一座这么气派的英武楼呢?
大家看,这里是校场,也就是俗话说的演武场、练兵场。北宋时,开封府设有左军巡院和右军巡院两个警备机构,各辖有一支小部队,专门负责京城治安、捕盗、防火、防河等日常防务和一些紧急事务。根据规定,他们要定期轮流在这个校场进行常规训练,但同时还有一条规定,就是严禁这两支部队同时在这里集结,以防武将生事。
当兵的练兵,当官的得有个地方坐呀,所以要在这里修个英武楼,当将士们在这里训练时,知府等官长可登此楼检阅或是休息。
另一个用途是:北宋时科举中有武举一科,武举中的军事科目考试,都是在这里举行。那时这个楼上坐的就是考官了。
这个英武楼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每当开封府要举行一些较大的庆典时,也都是在此举行。稍等一会儿,我们就能在这里欣赏“包拯宴宾”的精彩文艺演出。
各位请看,这里是“习射场”。是专门让游客进行射箭游艺活动的地方。
请看,房间西墙有4个小箭机械垛。向东在地面上每隔一米有一个射台。一共设有5个射台。这里用的弓和箭都是真正仿宋式的。游艺要求,也是要按宋代习射法进行。就是先从离箭垛最近的射台射,射中箭垛后,才能向外后退1米到第二个射台再射第二箭,然后依次射下一箭。射不中时不能向外退。
每射一次5支箭共收费1元。外籍游客收1美元。如果您能连续在五个射台上射中5箭时,这里的工作人员会奖给您一份盖有开封府大印的“神箭手”纪念证书。这可是一份难得的殊荣! 各位以前玩过射箭吗?没玩过没关系,这里有宋代法定的练习射箭方法:这是从宋代官颁兵书《武经总要》里摘录出来的。
教弓 法
始学射,必先学持满,须能制其弓、定其体,后乃射之。
其的(靶子).必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以加之,渐至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矣。
凡射,须挺胸直立,不可后仰。山弓为怀中吐月,平箭为弦上悬衡。其执弓,以四指平握弓巴,大指平伸以承箭簇。其控弦,以无名指叠小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立,中国之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之,此北边之法也。边法力小利于马上,汉法力大利于步用,然其妙特在头指间。世人皆以其指末捉弦,则置箭曲又伤其羽,但令指面随弦直立,即脱而易中。其致远乃过常数十步。
—— 《武经总要》
我们再向这边看,这里是电脑照相室。没有相机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照一张习武场面的快照,也可以为您提供开封府其他背景合成快照服务,并在快照上标注“开封府留念”。
这里是电视演播场,分别全天放映电视剧“包公”、“赵匡胤”、“杨家将”光盘。让您观赏宋代社会的衣食住行等等风光。
这里是宋代开封府的“府酒坊”,也就是当年开封府内专用的造酒厂。
也许各位会感到奇怪:开封府是个官衙,怎么还要自己开一个造酒厂啊?因为在北宋的时候,制蒸馏烧酒的技术还不普及,也可以说当时还不会造现在我们常见的这种烧酒。当时,人们都是喝米酒,也就是现在的黄酒和江米甜酒。《水浒传》里武松在景阳冈下一气喝了十八碗的“三碗不过岗酒”,也就是米酒。米酒是当时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饮料,开封府中上下六七百号人,每天部要饮用几百斤米酒。由于官府对酒实行专卖,开封府日常用酒全靠府酒坊酿造。由于用料精细,技术精湛,府酒是当时驰名天下的名酒。这里的几个木酒桶,还有墙上挂的曲罗、曲臼、酒罗,都是当年府酒坊造酒的用具。
现在这里出售的“开封府酒”,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的米酒了,但这酒仍然还是当地酒厂为开封府游客专门生产的纪念礼品酒,质量很不错,由开封府注册商标,由开封府旅游开发公司派人驻厂监制。包装也是按礼品酒设计的,相当精美。可以送给您的那些还没来过开封府的亲朋好友。
这里是北宋开封府的府醋坊。也就是当年开封府自备专用的造醋厂。请看这里的简介:
北宋时,醋是社会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开封府专门设有食醋酿造作坊,向本府官吏家属及本府军卒人等供应食醋。开封府醋,常被作为京城官僚之家、富贵之家相互馈赠的上等礼品。
也许有的贵宾会问:醋又不是生话的必需品,开封府为什么还要设一个造醋厂呢?这是与当时开封的社会风俗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的。北宋时,京城开封城内文武百官和工商百姓,大约都是很喜欢吃醋的。当时京城有句谚语,叫做“要想富,卖酒醋。”可见醋和酒一样受人欢迎。到金人南下,宋高宗南逃时,跟随朝廷南下逃难的开封人,仍然还保留着这个生活习惯。因此这句谚语又改成了“要想富,撵着行在卖酒醋”。所谓“行在”,就是皇帝出行时的临时驻地。所以,开封府专门设府醋厂,说明那时开封府的官员人等,对醋的消耗量一定也是很大的。
当年开封府生产的开封府醋,也是京城很有名的。一些外地官员回乡时,还要专门托人到开封府知府大人这里讨几瓶府醋,作为向乡亲们夸耀的珍品。为什么是讨呢,因为宋代醋也是专卖的,开封府的府醋只能自用,不能出售。靠西墙的几个大醋坛和墙上挂的曲罗、曲臼、醋罗等物品,就是按宋式造醋工具仿制的。
现在,这里当然也不能再生产府醋了,但这里也出售开封本地按古法古配方生产的黄醋。这是由开封府注册商标,由开封府旅游开发公司派人驻厂监制。包装也是按礼品设计的,相当精美,也很便宜。可以送给您的那些还没来过开封府的亲朋好友。
现在,请大家再看看校场北头的这个照壁,上面刻的是“亦文亦武”四个大字。各位肯定见过许多照壁了,但只刻“亦文亦武”四个大字的照壁,全世界恐怕只有开封府这一个。
为什么要刻这四个字呢?这是因为北宋时一直大力提倡武人习文,就是现在说的“提高文化水平”。大家知道,五代时期军阀专制,为所欲为,根本不讲什么政治,不讲什么道德,不顾封建统治的长久利益,不顾国计民生,这都是因为这些军阀们很少读书,甚至很多人都是文盲。从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就一直鼓励武将读书,因为只有多读书,才能明礼义君臣之道,才能具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素质,才能自觉接受朝廷的指挥。所以,“亦文亦武”四个大字。是对宋代武人的基本要求。在宋朝,只有武艺没有文化的将领,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社会上,都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也是让各级官员们和朝廷最不放心的,一介赳赳武夫,也是社会上最没有地位的。所以,开封府要把这四个大字刻在校场的照壁上,告诫将士们,不仅要习武,更要学文化,实际上,宋代的武将,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最明显的是岳飞,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能写的一手好字,还能写出《满江红》、《小重山》那样的好诗词。有人说岳飞是武将,不可能写出《满江红》那样的好诗词。那他是不知道宋代的社会风尚是崇尚“亦文亦武”的。
最后我们要游览北宋开封府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区,府司西狱文化区。宋代牢狱中都设有狱神庙,供奉狱神皋陶。按照一般人想象,狱神嘛,是管理恶人的,应该是面目威严,有很强的威慑力,可是中国古代的狱神却是和蔼可亲的形象,别看他和和善善,可传说他是古代具有神力的刑狱官,执法最公正,能明辨是非,扬善惩恶。
刚才在大门外面看过照壁上有个獬豸图,獬豸是皋陶用来判定有罪无罪的神兽。不用皋陶说话,只要见到有错有罪的人,獬豸就会用独角抵过去,从来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大约是从明朝开始,皋陶就从这个岗位上退休了,之后就变成萧何了。
北宋开封府掌管京城及属县的治安司法狱讼事务,同时还经常受理涉及官员的各种案件,因而开封府设有五所牢狱,以关押犯人和证人,其中一所设在开封府衙署内西南角,由司录司直接管理,俗称”府司西狱”。当时这里叫牢狱而不是叫监狱,只是临时关押犯罪嫌疑人人和证人以便提审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拘留所,嫌犯在这里关押最长时间不能超过40天。
关押男女囚犯的牢狱建造的也很让人佩服,门口都比平常矮,有罪之人必须低首认罪而过。最科学的是牢狱的墙为“流沙墙”,防止有人有越狱之举,一旦挖开墙洞,如水的沙子便接连不断的流出来,任你插翅也无法逃走……行刑的工具……囚车……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水浒传》中的杨志我们都很熟悉了,这里是关押他牢房,牢狱门前的对联发人, 国法森严望门已觉三分冷,人生短暂戴锁方嫌半刻长 。还是做个规规矩矩的守法公民好!好了,各位朋友,开封府已经讲解完,祝愿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二
开封府门前广场有一方照壁,南面是“开封府”三个大字。北面是一只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怪兽,目光炯炯,拭目以待,名叫獬豸,是传说中的怪兽,据说可以辨别是非、善恶忠奸。在这里刻上獬豸图案,是为了警示官员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假若徇私枉法,这个獬豸就会把它地到十八层地狱。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
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取“以民为本”之意。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进入堂内,我们看到的最大特点是室内人物都面向北,要不,怎么叫倒坐呢?室内正中端坐的就是包拯。台前衣衫褴褛的老人名叫李年,儿子、儿媳早亡,撇下孙子、孙女由老俩口抚养,生活是很艰难的。被绑着的人叫张野,是张矿的儿子。张矿、张野父子是村里有名的无赖,李年的田地和张矿的田地搭界,张矿欺压贫弱,侵占李年家的田地。李年找张矿说理,却被张矿的儿子张野毒打了一顿。李年无奈到县衙告状,张矿用钱财买通知县许漏,许漏贪赃枉法,不仅不公正审理,反而把李年的状纸交给张矿看,张矿的气焰更加嚣张,又把李年毒打一顿。李年的孙子去拉爷爷时,被张矿的儿子张野打死。李年悲痛欲绝,听说开封府的包大人执法如山,含冤来到开封府告状。包公便服在梅花堂听诉后,遂下令把杀人犯张野逮捕归案,并传令知县许漏和张矿候审。李年终于为自己和孙子讨回了公道。这是包公在此接手的第一个民告官的案件!打油一首……铁面铁腕铁包公,铜铡三口好威风,天下若又不平事,击鼓升堂到开封。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我们进入明礼院首先会看到一座拱奎楼,它的上层供奉的是主管科举考试的天神“魁星”,而且这个四合院其它建筑都比“拱奎楼”要低,显出众星拱月之势,那麽咱各位再来看说明牌:状元及第,金榜夺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开封府特别把这座用于解试的考场称为拱奎楼。拱奎楼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现在已经无法重现原貌了。不过,四周墙上的壁画,倒是很详细地描绘了宋代科举的全过程。咱各位朋友家里如果有正在求学的人,您可以代他拜拜魁星,会给他带来好运的。
相当年,北宋的开封府,因为有这个魁星保佑,曾经出过二十多名状元呢!接下来各位朋友请到桂籍堂参观:这里相当于开封府的“科举档案馆”,桂籍堂一层正堂北面靠墙塑的是孔子立像,左右配的分别是孟子、子思、颜子、曾子,合称四配。北墙绘的是孔子的72位著名弟子,号称七十二贤,这些都是历代儒士们学习的楷模。这是根据传世的吴道子绘七十二贤人图绘制的。儒学要求读书人至少要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北宋时,开封府专设了这个六艺斋。屋内陈列着编钟、拊鼓、竽等十余种乐器。
各位朋友下面咱们去参观开封府内最高的一座建筑—清心楼,这是一座外四内七的建筑层。里边一楼大厅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铜站像,是国内最高最大的铜站像了,重5.8吨。 据说"高跟鞋“也源于包公呢,包公其实长得并不像戏中那样魁梧,每日上朝,因为包公刚正不阿,深得皇上心,但是被大臣所排挤,每每都被挤到最后边,皇帝寻他不见,于是发令,包公官帽的沙翅比别人的要长,官靴底必须加厚,不管谁,碰到包公沙翅重打30大板,从此,包公所站立的地方,三尺见方没人敢靠近,皇上一眼就能找到他,高跟鞋从此诞生了
东墙上刻着一首五言铭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表明了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拯在做开封府长官时也确实是按照这首诗来做的,所以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好了各位朋友接下来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楼上参观一下,上面有历代开封府长官的简介和北宋的服装。在开封府的西北角有一个道观。请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宏大的“五岳真形图”。这是根据中华五岳的山脉纵横、高低盘曲、云林流水之像绘制而成的,是道观中必备的经典图案。现在我们进入天庆观去了解道教的三清尊神,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太极八卦台,它几乎占满整个庭院。太极八卦是道教表现宇宙、哲学、社会思想的经典图案,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台中间为代表演化不止的混远太极(时间和两仪),其次是代表空间四象,外围是代表世界万物的八卦,构成了一副宇宙图景。道士们认为在图上连内丹之功,能迅速使自己融入宇宙浩气之中,达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咱们再看道教宫观的主体建筑—三清殿,里边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着“无极”,即天地未形、万象未生时。他左边的灵宝天尊,双手斜捧一个阴阳鱼圆镜。象征从无极中刚衍生出“太极”。右边的道德天尊,双手执一把绘有变型阴阳鱼图案和八卦纹饰的宫扇。象征着太极化生世界万物万灵。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北宋开封府的英武楼游艺文化区。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建筑,叫“英武楼”,这是开封府校场的主体建筑。大柱上刻的抱柱长联和英武楼正中墙壁上大写一个“擂”字(或“武”字),显示出这座宋式建筑的宏大气势。这是个照相的好地方,大家可以用英武楼作背景,照一张很好的纪念照。
开封府为什么要在这里修一座这么气派的英武楼呢?
大家看,这里是校场,也就是俗话说的演武场、练兵场。北宋时,开封府设有左军巡院和右军巡院两个警备机构,各辖有一支小部队,专门负责京城治安、捕盗、防火、防河等日常防务和一些紧急事务。根据规定,他们要定期轮流在这个校场进行常规训练,但同时还有一条规定,就是严禁这两支部队同时在这里集结,以防武将生事。
当兵的练兵,当官的得有个地方坐呀,所以要在这里修个英武楼,当将士们在这里训练时,知府等官长可登此楼检阅或是休息。
另一个用途是:北宋时科举中有武举一科,武举中的军事科目考试,都是在这里举行。那时这个楼上坐的就是考官了。
这个英武楼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每当开封府要举行一些较大的庆典时,也都是在此举行。稍等一会儿,我们就能在这里欣赏“包拯宴宾”的精彩文艺演出。
各位请看,这里是“习射场”。是专门让游客进行射箭游艺活动的地方。
请看,房间西墙有4个小箭机械垛。向东在地面上每隔一米有一个射台。一共设有5个射台。这里用的弓和箭都是真正仿宋式的。游艺要求,也是要按宋代习射法进行。就是先从离箭垛最近的射台射,射中箭垛后,才能向外后退1米到第二个射台再射第二箭,然后依次射下一箭。射不中时不能向外退。
每射一次5支箭共收费1元。外籍游客收1美元。如果您能连续在五个射台上射中5箭时,这里的工作人员会奖给您一份盖有开封府大印的“神箭手”纪念证书。这可是一份难得的殊荣! 各位以前玩过射箭吗?没玩过没关系,这里有宋代法定的练习射箭方法:这是从宋代官颁兵书《武经总要》里摘录出来的。
教弓 法
始学射,必先学持满,须能制其弓、定其体,后乃射之。
其的(靶子).必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以加之,渐至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矣。
凡射,须挺胸直立,不可后仰。山弓为怀中吐月,平箭为弦上悬衡。其执弓,以四指平握弓巴,大指平伸以承箭簇。其控弦,以无名指叠小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立,中国之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之,此北边之法也。边法力小利于马上,汉法力大利于步用,然其妙特在头指间。世人皆以其指末捉弦,则置箭曲又伤其羽,但令指面随弦直立,即脱而易中。其致远乃过常数十步。
—— 《武经总要》
我们再向这边看,这里是电脑照相室。没有相机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照一张习武场面的快照,也可以为您提供开封府其他背景合成快照服务,并在快照上标注“开封府留念”。
这里是电视演播场,分别全天放映电视剧“包公”、“赵匡胤”、“杨家将”光盘。让您观赏宋代社会的衣食住行等等风光。
这里是宋代开封府的“府酒坊”,也就是当年开封府内专用的造酒厂。
也许各位会感到奇怪:开封府是个官衙,怎么还要自己开一个造酒厂啊?因为在北宋的时候,制蒸馏烧酒的技术还不普及,也可以说当时还不会造现在我们常见的这种烧酒。当时,人们都是喝米酒,也就是现在的黄酒和江米甜酒。《水浒传》里武松在景阳冈下一气喝了十八碗的“三碗不过岗酒”,也就是米酒。米酒是当时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饮料,开封府中上下六七百号人,每天部要饮用几百斤米酒。由于官府对酒实行专卖,开封府日常用酒全靠府酒坊酿造。由于用料精细,技术精湛,府酒是当时驰名天下的名酒。这里的几个木酒桶,还有墙上挂的曲罗、曲臼、酒罗,都是当年府酒坊造酒的用具。
现在这里出售的“开封府酒”,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的米酒了,但这酒仍然还是当地酒厂为开封府游客专门生产的纪念礼品酒,质量很不错,由开封府注册商标,由开封府旅游开发公司派人驻厂监制。包装也是按礼品酒设计的,相当精美。可以送给您的那些还没来过开封府的亲朋好友。
这里是北宋开封府的府醋坊。也就是当年开封府自备专用的造醋厂。请看这里的简介:
北宋时,醋是社会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开封府专门设有食醋酿造作坊,向本府官吏家属及本府军卒人等供应食醋。开封府醋,常被作为京城官僚之家、富贵之家相互馈赠的上等礼品。
也许有的贵宾会问:醋又不是生话的必需品,开封府为什么还要设一个造醋厂呢?这是与当时开封的社会风俗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的。北宋时,京城开封城内文武百官和工商百姓,大约都是很喜欢吃醋的。当时京城有句谚语,叫做“要想富,卖酒醋。”可见醋和酒一样受人欢迎。到金人南下,宋高宗南逃时,跟随朝廷南下逃难的开封人,仍然还保留着这个生活习惯。因此这句谚语又改成了“要想富,撵着行在卖酒醋”。所谓“行在”,就是皇帝出行时的临时驻地。所以,开封府专门设府醋厂,说明那时开封府的官员人等,对醋的消耗量一定也是很大的。
当年开封府生产的开封府醋,也是京城很有名的。一些外地官员回乡时,还要专门托人到开封府知府大人这里讨几瓶府醋,作为向乡亲们夸耀的珍品。为什么是讨呢,因为宋代醋也是专卖的,开封府的府醋只能自用,不能出售。靠西墙的几个大醋坛和墙上挂的曲罗、曲臼、醋罗等物品,就是按宋式造醋工具仿制的。
现在,这里当然也不能再生产府醋了,但这里也出售开封本地按古法古配方生产的黄醋。这是由开封府注册商标,由开封府旅游开发公司派人驻厂监制。包装也是按礼品设计的,相当精美,也很便宜。可以送给您的那些还没来过开封府的亲朋好友。
现在,请大家再看看校场北头的这个照壁,上面刻的是“亦文亦武”四个大字。各位肯定见过许多照壁了,但只刻“亦文亦武”四个大字的照壁,全世界恐怕只有开封府这一个。
为什么要刻这四个字呢?这是因为北宋时一直大力提倡武人习文,就是现在说的“提高文化水平”。大家知道,五代时期军阀专制,为所欲为,根本不讲什么政治,不讲什么道德,不顾封建统治的长久利益,不顾国计民生,这都是因为这些军阀们很少读书,甚至很多人都是文盲。从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就一直鼓励武将读书,因为只有多读书,才能明礼义君臣之道,才能具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素质,才能自觉接受朝廷的指挥。所以,“亦文亦武”四个大字。是对宋代武人的基本要求。在宋朝,只有武艺没有文化的将领,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社会上,都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也是让各级官员们和朝廷最不放心的,一介赳赳武夫,也是社会上最没有地位的。所以,开封府要把这四个大字刻在校场的照壁上,告诫将士们,不仅要习武,更要学文化,实际上,宋代的武将,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最明显的是岳飞,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能写的一手好字,还能写出《满江红》、《小重山》那样的好诗词。有人说岳飞是武将,不可能写出《满江红》那样的好诗词。那他是不知道宋代的社会风尚是崇尚“亦文亦武”的。
最后我们要游览北宋开封府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区,府司西狱文化区。宋代牢狱中都设有狱神庙,供奉狱神皋陶。按照一般人想象,狱神嘛,是管理恶人的,应该是面目威严,有很强的威慑力,可是中国古代的狱神却是和蔼可亲的形象,别看他和和善善,可传说他是古代具有神力的刑狱官,执法最公正,能明辨是非,扬善惩恶。
刚才在大门外面看过照壁上有个獬豸图,獬豸是皋陶用来判定有罪无罪的神兽。不用皋陶说话,只要见到有错有罪的人,獬豸就会用独角抵过去,从来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大约是从明朝开始,皋陶就从这个岗位上退休了,之后就变成萧何了。
北宋开封府掌管京城及属县的治安司法狱讼事务,同时还经常受理涉及官员的各种案件,因而开封府设有五所牢狱,以关押犯人和证人,其中一所设在开封府衙署内西南角,由司录司直接管理,俗称”府司西狱”。当时这里叫牢狱而不是叫监狱,只是临时关押犯罪嫌疑人人和证人以便提审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拘留所,嫌犯在这里关押最长时间不能超过40天。
关押男女囚犯的牢狱建造的也很让人佩服,门口都比平常矮,有罪之人必须低首认罪而过。最科学的是牢狱的墙为“流沙墙”,防止有人有越狱之举,一旦挖开墙洞,如水的沙子便接连不断的流出来,任你插翅也无法逃走……行刑的工具……囚车……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水浒传》中的杨志我们都很熟悉了,这里是关押他牢房,牢狱门前的对联发人, 国法森严望门已觉三分冷,人生短暂戴锁方嫌半刻长 。还是做个规规矩矩的守法公民好!好了,各位朋友,开封府已经讲解完,祝愿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三
欢迎大家到我们开封来,我是大家次此开封行的导游。
我们开封古城汴梁、汴京、东京,简称忭,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战国时候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都会之城,下面我就用七个一给大家介绍一下开封:
一个名臣的归宿: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我想许多人都听过这首歌。大家到开封旅游,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曾担任过我们开封开封知府,,在人们的心中他就是中国古代清官的象征。我们在参观完清明上河圆后将去参观包公祠。
一个王朝的辉煌: 在开封历史上建都的七个朝代中,以北宋建都时间最长,从公元960年到1120xx年,长达168年,也最繁荣。汉唐时间的长安不过四五十万人,唐代洛阳也不过一百多万人,而开封却达到150万人。而当时伦敦、巴黎也就十几万人,被欧洲人称为世界最大城市的大马士革也只有50万,经济的繁荣,人口增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国商人、使节、宗教人士不绝于途,中国的各种文明,包裹火药、印刷术、造纸等由此传向世界各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柳永、李清照、张择端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各领风骚。
一条大河的历史: 开封的发展与黄河密切相关,开封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黄河的泛滥史,黄河稳则开封盛,黄河泛则开封衰。现在我们的脚下有五大都城遗址叠压在一起,,然后我们开封人重新在废墟上建就是黄河泛滥一次就淹没开封一次。五大古都遗址在二十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只有我们开封的五城叠压和洛阳的五都荟洛。现在开封和黄河之间还有一个世界奇观,那就是黄河悬河奇观,黄河的河床要高出开封地面七米。
一朵鲜花的芬芳: 这朵鲜花自然就是开封市花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开封菊花便已驰名全国。1983年菊花被定为开封市花,从那以后每年的10月18日到11月18日,开封都要举办菊花花会,届时走进开封的任何一个景点,你仿佛进入了一个菊花的海洋。现在开封菊花和洛阳牡丹一样成了省级花会。开封人爱菊花,不仅因为它美艳,还因为它性格刚强耐寒傲雪,气质高洁。同时菊花也是开封人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象征。回顾历史,开封屡经战火,然而开封人民生生不息,自强自立,重建家园,这不正是菊花独有的品质么!
一池湖水的灵气: 北宋的杨家岭大家都知道,是忠臣良将的代表。那么在开封有两个湖,一个是杨家湖,一个是潘家湖,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杨湖清潘湖浊奸臣忠臣清浊分。说的是北宋一门英烈的扬家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皇帝却善恶不分,杨业被害后,佘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状,但皇帝却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仁美的三个虚职。佘老太君一怒之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搬走后天降大雨将潘杨二府淹成一片汪洋。潘家所在地湖水浑浊恶臭,杨家湖水清澈,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潘杨两家对国忠奸写照。所以一池湖水的灵气,
一次艰难的复兴: 自北宋末年黄河淹没开封以来,开封在也没有昔日的繁荣,民国时期还是省会的开封,现在已被郑州洛阳远远抛在了身后。开封现辖五县五区,人口460万,市区人口78万。现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省政府提出了发展中原城市群,实现郑汴一体化。去年郑汴大道的通车标志着开封在郑州的拉动下,已经踏上了重视昔日辉煌的快车。
一幅历史的巨画: 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清明上河园,请大家带好随身携带物品随我下车,一起领略这幅历史的巨画。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四
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开封府,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20xx年)四月,历五代梁、晋、汉、周以及宋、金、元、明、清各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虽然楼宇时废时兴,属县时多时少、辖区时大时小、品级时高时低,这里一直是负责管理开封城区及周边各县行政、司法等事物的官署。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0xx年),伴随着宋王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
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等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在此任职。
现在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占地四公顷,楼堂五十余。其中有以戒石、大堂为主体的官衙文化区、有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公传说文化区、有以府司西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有以明礼院为主体的科举文化区还有号称天下独一无二的文城墙景区和以潜龙宫为主体的帝王生活文化区,在挺拔的清心楼上,您还能指点评说当年200余位北宋开封府知府、府尹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过。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取“以民为本”之意。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我们进入明礼院首先会看到一座拱奎楼,它的上层供奉的是主管科举考试的天神“魁星”,而且这个四合院其它建筑都比“拱奎楼”要低,显出众星拱月之势,那麽咱各位再来看说明牌:状元及第,金榜夺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开封府特别把这座用于解试的考场称为拱奎楼。拱奎楼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现在已经无法重现原貌了。不过,四周墙上的壁画,倒是很详细地描绘了宋代科举的全过程。咱各位朋友家里如果有正在求学的人,您可以代他拜拜魁星,会给他带来好运的。相当年,北宋的开封府,因为有这个魁星保佑,曾经出过二十多名状元呢!
接下来各位朋友请到桂籍堂参观:这里相当于开封府的“科举档案馆”,桂籍堂一层正堂北面靠墙塑的是孔子立像,左右配的分别是孟子、子思、颜子、曾子,合称四配。北墙绘的是孔子的72位著名弟子,号称七十二贤,这些都是历代儒士们学习的楷模。这是根据传世的吴道子绘七十二贤人图绘制的。儒学要求读书人至少要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北宋时,开封府专设了这个六艺斋。屋内陈列着编钟、拊鼓、竽等十余种乐器。各位朋友下面咱们去参观开封府内最高的一座建筑—清心楼,这是一座外四内七的建筑层。里边一楼大厅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铜站像,他是国内最高最大的铜站像了,他重5。8吨。东墙上刻着一首五言铭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表明了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拯在做开封府长官时也确实是按照这首诗来做的,所以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好了各位朋友接下来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楼上参观一下,上面有历代开封府长官的简介和北宋的服装。
在开封府的西北角有一个道观。请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宏大的“五岳真形图”。这是根据中华五岳的山脉纵横、高低盘曲、云林流水之像绘制而成的,是道观中必备的经典图案。现在我们进入天庆观去了解道教的三清尊神,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太极八卦台,它几乎占满整个庭院。太极八卦是道教表现宇宙、哲学、社会思想的经典图案,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台中间为代表演化不止的混远太极(时间和两仪),其次是代表空间四象,外围是代表世界万物的八卦,构成了一副宇宙图景。道士们认为在图上连内丹之功,能迅速使自己融入宇宙浩气之中,达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咱们再看道教宫观的主体建筑—三清殿,里边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着“无极”,即天地未形、万象未生时。他左边的灵宝天尊,双手斜捧一个阴阳鱼圆镜。象征从无极中刚衍生出“太极”。右边的道德天尊,双手执一把绘有变型阴阳鱼图案和八卦纹饰的宫扇。象征着太极化生世界万物万灵。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北宋开封府的英武楼游艺文化区。当年,这里是一个小校场,也是宋朝科举武举考试的考场。这里从南到北,分布着马厩、英武楼、军械库、习射场、府酒坊、府醋坊、演武场、东长廊、北照壁等景物,都是值得观赏的。
最后我们要游览北宋开封府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区,府司西狱文化区。北宋开封府掌管京城及属县的治安司法狱讼事务,同时还经常受理涉及官员的各种案件,因而开封府设有五所牢狱,以关押犯人和证人,其中一所设在开封府衙署内西南角,由司录司直接管理,俗称”府司西狱”。当时这里叫牢狱而不是叫监狱,只是临时关押犯罪嫌疑人人和证人以便提审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拘留所,嫌犯在这里关押最长时间不能超过40天。宋代牢狱中都设有狱神庙,供奉狱神皋陶。按照一般人想象,狱神嘛,是管理恶人的,应该是面目威严,有很强的威慑力,可是中国古代的狱神却是和蔼可亲的形象,别看他和和善善,可传说他是古代具有神力的刑狱官,执法最公正,能明辨是非,扬善惩恶。刚才在大门外面看过照壁上有个獬豸图,獬豸是皋陶用来判定有罪无罪的神兽。不用皋陶说话,只要见到有错有罪的人,獬豸就会用独角抵过去,从来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大约是从明朝开始,皋陶就从这个岗位上退休了,之后就变成萧何了。好了咱各位朋友,开封府已经讲解完,祝愿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五
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20xx年)四月,历五代梁、晋、汉、周以及宋、金、元、明、清各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虽然楼宇时废时兴,属县时多时少、辖区时大时孝品级时高时低,这里一直是负责管理开封城区及周边各县行政、司法等事物的官署。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0xx年),伴随着宋王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
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等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在此任职。
现在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占地四公顷,楼堂五十余。其中有以戒石、大堂为主体的官衙文化区、有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公传说文化区、有以府司西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有以明礼院为主体的科举文化区还有号称天下独一无二的文城墙景区和以潜龙宫为主体的帝王生活文化区,在挺拔的清心楼上,您还能指点评说当年200余位北宋开封府知府、府尹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过。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劝以民为本”之意。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六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七朝古都开封参观旅游,我是阳光假日旅行社的导游员小陈。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安全大使,也姓陈,大家可以亲切的称呼他老陈。那接下来大家在开封的旅行就由我们大小二陈为大家服务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做好。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我们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古都开封;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古称大梁、汴京。春秋郑庄公派人在此筑“仓城”,定名启封。汉代为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这就是开封得名的由来。战国时期魏国、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金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有“七朝都会”之称。明、清称开封府。现为地级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河南省的粮、棉生产基地。手工业发达,尤以汴绣和汴绸著名。旅游资源丰富,古刹名寺、文物古迹遍布境内。风味小吃,品种繁多,是豫菜的正宗发源地。
在开封市风光秀丽的包公东胡北岸,有一片红墙碧瓦的宋式建筑群,它气势恢弘,巍峨壮观,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当年包龙图治理京师的地方------北宋开封府. 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历代的官府中以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地位非常显赫.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当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并且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在此任职,不仅树立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也形成了以”廉政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开封府也以此深得民心,名垂青史.成为四海文明的中国古代官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为原形重新修建的主题文化景区,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遥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归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迎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分九个展区:1.以鸣冤鼓.戒石铭.大堂为主题的府衙文化区;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3.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4.以典狱房.牢房为主题的刑狱文化区;5.以桂籍堂.拱奎楼为主题的教育科举文化区;6.以英武楼,.校场为主题的游艺文化区;7.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题的府尹人文文化区;8.以宋太宗.宋真宗为主题的潜龙宫帝王文化区;9.以范公阁.曲桥.明净湖.弦月山为主题的休闲文化区.
好了,朋友们,开封府就要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带上随身物品,准备随我下车。
【景区讲解】
在开封府府门广场前有一方照壁,南面是”开封府”三个大字,北面是一只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怪兽,目光炯炯,拭目以待,名叫獬豸(xie zhi ),这是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辨别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在这里刻上獬豸图案,是为了警示官员要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假若徇私枉法,这个獬豸就会把他抵到十八层地狱.
开封府的城门楼充分显示出宋代开封府作为天下首府的非凡气派,从这里看开封府衙,巍峨壮观.您除了能看到报时鼓,报时钟,日晷,高表,漏壶等我国古代计时计日的设施,每天上午九时还能在府门城楼上欣赏庄重而严肃的开衙仪式,别有一番风景.
登上城门楼,我们脚下的文城墙是开封府的一奇.说它奇主要是一般的城墙都是马道和防卫设施,而这里的城墙却是文绉绉的,既无马道,也无防卫设施,为什么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做开封府府尹时,为掩盖他想当皇帝的念头,故意不在城墙上设置防卫.所以城墙也就有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名字-----文城墙,至于赵光义后来当上皇帝那就是后话了.
进入开封府大门,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碑亭,分别立有和.东边的是开封府的镇府之宝,碑上记载着从公元960年至1120xx年这145年间183任知府的名字.官职.上离任等情况,其中就包括包拯.找来找去怎么不见包拯的名字呢?瞧!在这儿呢!原来在碑正中偏右的位置有处浅浅的凹痕,上面的自己已经磨光,隐约能看到包拯两字的笔画,几百年来,老百姓每到碑前都要用手指触摸他的名字,天长日久便留下了这道深深的指痕,开封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如果你不是贪官,用手指触摸包拯的名字手指就不会发黑;如果你是一个贪官触摸后的结果就不用说了,你自己也知道包公名不在碑而在有口皆碑,历史将永远铭记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
竖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是”戒石铭”铭石南面镌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在提醒官员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北面刻的是”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在告戒官员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戒石铭作为官签 竖立在府衙之内,始于北宋,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史的首例.
经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又称大堂,厅事.是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举行重大活动,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庄严肃穆,”清政廉明”的匾额昭然天下,”肃静””回避”虎头牌列在公案两侧.特别是大堂前摆放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让人望而生畏.相传龙头铡是用于处死犯法的黄亲国戚,虎头铡用于处死违法的贪官污吏,狗头铡是用于处死违法的刁民恶棍的.
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四合小院之中.包拯每天处理完诉讼案件后,就下令打开府衙后门,允许百姓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这样一来,老百姓告状从后门要比从府门进入大堂要方便的多,因为当时开的是后门,所以人们都称包公”倒坐南衙”,堂内有一组蜡像,真实再现了当时包拯倒坐南衙.听民诉讼.为民伸冤的场景.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潜龙宫,是宋仁宗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曾任开封府尹而建造的.潜龙宫前身为射堂,是太宗为真宗修建的习箭之地.后来,仁宗将真宗任开封府尹时办公居住的廨舍修成了潜龙宫.府衙内设宫,开封府是全国唯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天庆观。也许有人会问,一个衙门内怎么会有道观呢?这也是开封府的一奇。大家知道,北宋几位皇帝都崇信道教。宋真宗当政时曾下令全国所有的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当时开封府兼管全国的佛、道教事宜,既然是“圣上有旨”,当然更得率先垂范。但因京城人口稠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在开封府内辟出一块地方建起了这座道观,既把它作为本府崇奉道教的圣地,又把它作为开封府管理全国佛、道两教事务的管理机构和官员办公场所,其功能,地位大概与今天的全国佛教协会、道教协会相仿。
在开封府游览,不仅能看到宏伟的宋式建筑,大批珍贵史料以及有关轶事的陈展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府门前的《开衙仪式》是迎宾节目。通过开衙来表示开封府的威严肃穆,表演以皇帝下旨的形式赞扬包公的丰功伟绩,而包公的出场亮相则将该表演推向了高潮。 演武场迎宾是精心为游客准备的又一演出节目,每日上午和下午在演武场表演:“破阵金鼓”“豪迈奔放,声震中天”“兵器演练”“龙腾虎跃,刀光剑影”“变脸喷火”精彩绝伦,令人目不暇接,“旗阵演练”变幻莫测,暗藏玄机,宫廷舞蹈“踏歌”更始莺歌燕舞,飘逸潇洒……整个演出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大宋王朝鼎盛时期“万国咸通,八荒争凑”的繁荣昌盛景象,在演出场地还为游客安排了同包大人合影的机会。
朋友们。开封府的讲解就到这里,给大家30分钟时间自由游览和摄影留念。11:40我们将在大门口集合。谢谢!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咱们现在正行驶在郑汴大道上,途径中牟就会到达开封,路程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未到达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名人名城——开封。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说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因为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宋代的都城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人口有百万之多,被称为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
今天我们就讲讲北宋的都城——开封。
开封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都,历史上先后有七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那么这个古都合一起名开封呢?又是谁来命名的呢?
这个城市的名字很奇怪“开”“封”?曾经有人说了两种比喻,说开封这个城市的名字,就像大河解冻一样,说冬天的河水解冻了,到了春天解冻了叫开封,另一种说法就是说开封这个名字自相矛盾,因为“一开一封”正好是相反的其实这两个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开封的原名并不叫开封,它叫启封,启封城建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时期,郑国的郑庄公为了抵御东边的宋国和北方的魏国对他的侵扰,就修建了为了储藏粮食和兵器的一座城市,取得意思就是“启拓封疆”,简称“启封”。到了西汉时,汉景帝名字叫刘启,为了避汉景帝名字的讳,就把“启”改成了“开”,因为启和开是同义词,所以从汉景帝开始,开封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变化。
这个城市是八大古都之一,他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城市。
非常奇特的第一点:这个城市是一层摞一层像叠罗汉一样叠加起来的一个城市,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看到的开封是清代的开封,在清代的开封城下大概几米的地方是明代的开封城,再往下面市宋代的开封城,再向下是唐代的开封城,在现在开封城13米深的低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大梁,所以开封城他显示了城与城叠加的一个形式,所以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城摞城。
当然这个城市出现城摞城的主要原因是河水的泛滥,是泥沙淹没了旧城,然后再旧城的城址上再建新城,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过程。但是也造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城摞城的现象。而且我们今天的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开封城摞城的现象,而且他还是城墙摞着城墙,马路摞马路,中轴线摞中轴线,也就是说修建开封城的时候,它的中轴线是没有变化的。今天开封的城市里有一条路叫中山路,这条路就是宋都御街的一个垂直叠压的,所以这种现象在开封是非常独特的现象,而在世界上其它的城市中都没有这种类似现象的,当然这个现象也给开封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开封城摞城的现象意味着开封经历了五次洪水对开封的毁灭,因为开封城的北面20多里的地方就是黄河,直到今天黄河的河床比开封的要高出11米。
在开封城成立的2700多年间,开封共决口泛滥42次,其中五次是完全摧毁了开封城,当然每一次开封城被毁以后,每个王朝的人又迁回来,在原址上修建一座新的开封城。这样开封的发展历史,他数次被毁灭的历史,也早就了这个城市的一种文化品格,就是“黄水淹不死,泥沙埋不住,烈火烧不垮,灾难压不倒”。
开封动荡的历史,也早就了开封的文明,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中又有怎样的历史人物,永垂青史,成为开封人民永恒的记忆呢?
在开封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历史名人,而在中国古代最为人们知道的就是北宋建都开封的时候出现的两个人,一个是包拯(包公),另一个就是著名的杨家将,这两个人物目前在开封都有它的历史遗存,有包公祠和开封府,在开封府里面还可以看到一直留到今天的开封府题名记。这个开封府题名记是北宋建国100多年以来,历届在在开封担任府尹的人的一个简历介绍,实际上就是北宋都城的最高行政长官的一个花名册。其中有一个凹陷的地方,据说这就是包拯他曾经在59岁时,担任过开封府尹,因为开封当时是北宋的都城,开封府尹就是京城的最高长官了。但他的名字现在已经看不见了,只有一个凹陷的槽,。据说这个开封府的题名记是后世的老百姓在参观的时候都用手去摸这个包公的名字,包公的名字就被摸凹陷下去了,到南宋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凹槽,其实包拯在开封只做了一年的多的府尹,人们之所以怀念包公是因为他在开封担任府尹期间 ,要求把开封府大堂的正门大开,允许老百姓自由上公堂告状,另外他惩治的都是京城的贪官,富豪,恶霸,刚正不阿,为民除害,所以深受百姓的爱戴。
另一个在开封流传很广的就是杨家将,在开封有一个天波杨府是纪念杨业和他的子孙抗击当时的契丹人的故事。
杨业本来是西汉名将,后来归附宋朝以后,就为宋朝镇守陕西边塞最后因为受到主帅潘美陷害,再受伤以后被俘,最终绝食而死,此人被称为“杨令公“所以从”杨令公“杨业开始,他的后代包括他的媳妇,儿媳妇成为一个系列,宁死不屈,抵抗外敌的一个英雄形象,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封人的骄傲,也是形成今天开封人文化精神的重要来源。
开封市一个非常有奉献精神的城市,我们知道开封他在北宋时期,已经成为大宋王朝的国都,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开封一直是河南的一个首付,一直到民国时期,河南省的省会一直都设在开封,到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才从开封迁到了郑州,而迁到郑州的原因,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19世纪末在洋务运动崛起以后,中国开始有了现代化的铁路,当时修建横贯南北的京汉铁路,就是从北京——郑州——汉口的铁路,后来的汉口——广州也修了铁路,再往后把这两条铁路打通,就是我们的京广铁路,这个铁路原来修的时候,原计划是要经过开封的,经过开封的话,第一他是走直线的,走郑州的话它需要拐一个弯,在一个开封当时是河南省的省会。但是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承办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觉得开封段的这一段黄河河床面积太宽不好修,如果修到郑州莽山这个地方,是黄河最狭窄的地方好修,,为了节省经费,所以张之洞决定这个铁路不从开封经过,就向西挪了七十公里,当时的一个小县城,叫郑县。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省会郑州,所以这样一来京汉铁路从郑县通过,也就是从郑州经过,而不经过开封,这就给开封带来了一个大的问题,因为开封的交通不便利,因为他不是京广铁路线上的城市,所以开封在1954年把领导河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交给了郑州,也就是从这一年河南省的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这个城市有他独自特有化品位,开封文化很受大宋文化的影响,大宋文化的遗传在开封表现的实足,可以把它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高端性。大宋文化的高端性集中表现在大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面,《清明上河图》的诞生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张择端是山东诸城县人,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他在北宋宋徽宗时期,他居住在当时汴京最大的一个寺院大相国寺,在大相国寺里面做一个青年画家,后来在宋徽宗和他的宰相蔡京到大相国寺上香的时候发现了张择端,然后把张择端招到皇宫里面,让他进了皇家寺院,让他画一幅汴京城的景色,张择端花费了很长时间,画了京城成交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这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画完以后多才多艺的宋徽宗用一种特有的书法体叫瘦金体,在上面题字。这幅图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他曾经五次被收藏在皇宫里面,四次从皇宫被盗出,但值得庆幸的是至今还非常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第二,就是大宋文化的丰富性。中国古代历来有四大发明,但是除了蔡伦的造纸术是汉代发明的以外,像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三大发明都出现在宋代,所以宋代我国古代一个极其繁盛的时期。
北宋文化在开封留下来的影响非常大,北宋有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这些人的书法一直影响到今天开封的书法。开封学习书法的人很多,开封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批命名的“中国书法名城”,开封有个碑林叫翰园碑林,它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的第一个书法名园,开封市现有的国家书法会员121人,这个数字比其他一个省的中国书法会员还要多。
开封在宋代还成立了一个专业性的大学叫文绣院,是专门学习刺绣的,所以开封汴绣也是名闻全国的,我们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曾经把一幅著名的汴绣《清明上河图》送到人民大会堂,放在人名大会堂的河南厅。
开封目前著名的还有,开封夜市,而开封现在著名的夜市是鼓楼夜市,是来源于北宋的州桥夜市,北宋时期最有名的就是州桥,州桥夜市延续到今天就是现在鼓楼夜市,鼓楼夜市的品种不仅开封人喜欢,而且郑州人,许昌人,新乡人经常晚上开着车,跑到开封去吃夜市,吃完后然后再返回的。。。。。。
夜市小吃的品种繁多,味道各异,有老开封人喜欢的黄焖鱼、馄饨、火烧夹羊肉、油茶、豆沫、胡辣汤,也有年青人喜爱的八宝粥、冰糖红梨、花生糕等。夜市上的凉粉摊很多,“老开封们”吃凉粉颇有讲究,红薯粉、绿豆粉做成的凉粉,切成薄片,加入豆酱和辣椒,若炒得不黄不焦,他们是不会满意的。品尝过开封炒凉粉的游客曾说:“不吃开封的炒凉粉,就等于没有来开封”。
众多的开封美食中桶子鸡是一绝,用三年以上的母鸡,经过百年老汤煨制而成,色泽金黄,肥而不腻,鲜嫩脆香,创始于北宋年间的开封马豫兴桶子鸡更是其中的绝品。
被称为“女生杀手”的杏仁茶,据说这是由宋朝宫廷传入民间的风味小吃,不但色香味俱全,还有养颜美容之功效。
特别是到了开封,不能不食灌汤包子。灌汤包子,就是包子里面有汤。吃开封灌汤包子,看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灌汤包子皮薄,洁白如景德镇细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皱褶32道,均匀得不行。搁在白瓷盘上看,灌汤包子似白菊,抬箸夹起来,悬如灯笼。这个唯美主义的赏析过程,不可或缺。吃之,内有肉馅,底层有鲜汤。惟要记住,吃灌汤包子注意抄底,横中一吃,否则,未及将汤汁吸纳,其汤就顺着筷子流至手上,抬腕吸之,汤沿臂而流,可及背心。所以,吃灌汤子必须全神贯注,一心在吃,不可旁顾。
灌汤包子不仅有形式美,而且其内容也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汤如诗歌,肉馅是为散文,面皮为小说。因为小说是什么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点,诗歌便就是文中精华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大家对开封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咱们马上就要到达今天将要参观的景区了,稍事休息一下,再继续深入的了解开封。
介绍家乡开封的导游词篇八
开封府门前广场有一方照壁,南面是“开封府”三个大字。北面是一只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怪兽,目光炯炯,拭目以待,名叫獬豸,是传说中的怪兽,据说可以辨别是非、善恶忠奸。在这里刻上獬豸图案,是为了警示官员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假若徇私枉法,这个獬豸就会把它地到十八层地狱。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
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取“以民为本”之意。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进入堂内,我们看到的最大特点是室内人物都面向北,要不,怎么叫倒坐呢?室内正中端坐的就是包拯。台前衣衫褴褛的老人名叫李年,儿子、儿媳早亡,撇下孙子、孙女由老俩口抚养,生活是很艰难的。被绑着的人叫张野,是张矿的儿子。张矿、张野父子是村里有名的无赖,李年的田地和张矿的田地搭界,张矿欺压贫弱,侵占李年家的田地。李年找张矿说理,却被张矿的儿子张野毒打了一顿。李年无奈到县衙告状,张矿用钱财买通知县许漏,许漏贪赃枉法,不仅不公正审理,反而把李年的状纸交给张矿看,张矿的气焰更加嚣张,又把李年毒打一顿。李年的孙子去拉爷爷时,被张矿的儿子张野打死。李年悲痛欲绝,听说开封府的包大人执法如山,含冤来到开封府告状。包公便服在梅花堂听诉后,遂下令把杀人犯张野逮捕归案,并传令知县许漏和张矿候审。李年终于为自己和孙子讨回了公道。这是包公在此接手的第一个民告官的案件!打油一首……铁面铁腕铁包公,铜铡三口好威风,天下若又不平事,击鼓升堂到开封。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我们进入明礼院首先会看到一座拱奎楼,它的上层供奉的是主管科举考试的天神“魁星”,而且这个四合院其它建筑都比“拱奎楼”要低,显出众星拱月之势,那麽咱各位再来看说明牌:状元及第,金榜夺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开封府特别把这座用于解试的考场称为拱奎楼。拱奎楼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现在已经无法重现原貌了。不过,四周墙上的壁画,倒是很详细地描绘了宋代科举的全过程。咱各位朋友家里如果有正在求学的人,您可以代他拜拜魁星,会给他带来好运的。
相当年,北宋的开封府,因为有这个魁星保佑,曾经出过二十多名状元呢!接下来各位朋友请到桂籍堂参观:这里相当于开封府的“科举档案馆”,桂籍堂一层正堂北面靠墙塑的是孔子立像,左右配的分别是孟子、子思、颜子、曾子,合称四配。北墙绘的是孔子的72位著名弟子,号称七十二贤,这些都是历代儒士们学习的楷模。这是根据传世的吴道子绘七十二贤人图绘制的。儒学要求读书人至少要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北宋时,开封府专设了这个六艺斋。屋内陈列着编钟、拊鼓、竽等十余种乐器。
各位朋友下面咱们去参观开封府内最高的一座建筑—清心楼,这是一座外四内七的建筑层。里边一楼大厅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铜站像,是国内最高最大的铜站像了,重5.8吨。 据说"高跟鞋“也源于包公呢,包公其实长得并不像戏中那样魁梧,每日上朝,因为包公刚正不阿,深得皇上心,但是被大臣所排挤,每每都被挤到最后边,皇帝寻他不见,于是发令,包公官帽的沙翅比别人的要长,官靴底必须加厚,不管谁,碰到包公沙翅重打30大板,从此,包公所站立的地方,三尺见方没人敢靠近,皇上一眼就能找到他,高跟鞋从此诞生了
东墙上刻着一首五言铭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表明了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拯在做开封府长官时也确实是按照这首诗来做的,所以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好了各位朋友接下来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楼上参观一下,上面有历代开封府长官的简介和北宋的服装。在开封府的西北角有一个道观。请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宏大的“五岳真形图”。这是根据中华五岳的山脉纵横、高低盘曲、云林流水之像绘制而成的,是道观中必备的经典图案。现在我们进入天庆观去了解道教的三清尊神,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太极八卦台,它几乎占满整个庭院。太极八卦是道教表现宇宙、哲学、社会思想的经典图案,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台中间为代表演化不止的混远太极(时间和两仪),其次是代表空间四象,外围是代表世界万物的八卦,构成了一副宇宙图景。道士们认为在图上连内丹之功,能迅速使自己融入宇宙浩气之中,达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咱们再看道教宫观的主体建筑—三清殿,里边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着“无极”,即天地未形、万象未生时。他左边的灵宝天尊,双手斜捧一个阴阳鱼圆镜。象征从无极中刚衍生出“太极”。右边的道德天尊,双手执一把绘有变型阴阳鱼图案和八卦纹饰的宫扇。象征着太极化生世界万物万灵。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北宋开封府的英武楼游艺文化区。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建筑,叫“英武楼”,这是开封府校场的主体建筑。大柱上刻的抱柱长联和英武楼正中墙壁上大写一个“擂”字(或“武”字),显示出这座宋式建筑的宏大气势。这是个照相的好地方,大家可以用英武楼作背景,照一张很好的纪念照。
开封府为什么要在这里修一座这么气派的英武楼呢?
大家看,这里是校场,也就是俗话说的演武场、练兵场。北宋时,开封府设有左军巡院和右军巡院两个警备机构,各辖有一支小部队,专门负责京城治安、捕盗、防火、防河等日常防务和一些紧急事务。根据规定,他们要定期轮流在这个校场进行常规训练,但同时还有一条规定,就是严禁这两支部队同时在这里集结,以防武将生事。
当兵的练兵,当官的得有个地方坐呀,所以要在这里修个英武楼,当将士们在这里训练时,知府等官长可登此楼检阅或是休息。
另一个用途是:北宋时科举中有武举一科,武举中的军事科目考试,都是在这里举行。那时这个楼上坐的就是考官了。
这个英武楼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每当开封府要举行一些较大的庆典时,也都是在此举行。稍等一会儿,我们就能在这里欣赏“包拯宴宾”的精彩文艺演出。
各位请看,这里是“习射场”。是专门让游客进行射箭游艺活动的地方。
请看,房间西墙有4个小箭机械垛。向东在地面上每隔一米有一个射台。一共设有5个射台。这里用的弓和箭都是真正仿宋式的。游艺要求,也是要按宋代习射法进行。就是先从离箭垛最近的射台射,射中箭垛后,才能向外后退1米到第二个射台再射第二箭,然后依次射下一箭。射不中时不能向外退。
每射一次5支箭共收费1元。外籍游客收1美元。如果您能连续在五个射台上射中5箭时,这里的工作人员会奖给您一份盖有开封府大印的“神箭手”纪念证书。这可是一份难得的殊荣! 各位以前玩过射箭吗?没玩过没关系,这里有宋代法定的练习射箭方法:这是从宋代官颁兵书《武经总要》里摘录出来的。
教弓 法
始学射,必先学持满,须能制其弓、定其体,后乃射之。
其的(靶子).必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以加之,渐至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矣。
凡射,须挺胸直立,不可后仰。山弓为怀中吐月,平箭为弦上悬衡。其执弓,以四指平握弓巴,大指平伸以承箭簇。其控弦,以无名指叠小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立,中国之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之,此北边之法也。边法力小利于马上,汉法力大利于步用,然其妙特在头指间。世人皆以其指末捉弦,则置箭曲又伤其羽,但令指面随弦直立,即脱而易中。其致远乃过常数十步。
—— 《武经总要》
我们再向这边看,这里是电脑照相室。没有相机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照一张习武场面的快照,也可以为您提供开封府其他背景合成快照服务,并在快照上标注“开封府留念”。
这里是电视演播场,分别全天放映电视剧“包公”、“赵匡胤”、“杨家将”光盘。让您观赏宋代社会的衣食住行等等风光。
这里是宋代开封府的“府酒坊”,也就是当年开封府内专用的造酒厂。
也许各位会感到奇怪:开封府是个官衙,怎么还要自己开一个造酒厂啊?因为在北宋的时候,制蒸馏烧酒的技术还不普及,也可以说当时还不会造现在我们常见的这种烧酒。当时,人们都是喝米酒,也就是现在的黄酒和江米甜酒。《水浒传》里武松在景阳冈下一气喝了十八碗的“三碗不过岗酒”,也就是米酒。米酒是当时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饮料,开封府中上下六七百号人,每天部要饮用几百斤米酒。由于官府对酒实行专卖,开封府日常用酒全靠府酒坊酿造。由于用料精细,技术精湛,府酒是当时驰名天下的名酒。这里的几个木酒桶,还有墙上挂的曲罗、曲臼、酒罗,都是当年府酒坊造酒的用具。
现在这里出售的“开封府酒”,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的米酒了,但这酒仍然还是当地酒厂为开封府游客专门生产的纪念礼品酒,质量很不错,由开封府注册商标,由开封府旅游开发公司派人驻厂监制。包装也是按礼品酒设计的,相当精美。可以送给您的那些还没来过开封府的亲朋好友。
这里是北宋开封府的府醋坊。也就是当年开封府自备专用的造醋厂。请看这里的简介:
北宋时,醋是社会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开封府专门设有食醋酿造作坊,向本府官吏家属及本府军卒人等供应食醋。开封府醋,常被作为京城官僚之家、富贵之家相互馈赠的上等礼品。
也许有的贵宾会问:醋又不是生话的必需品,开封府为什么还要设一个造醋厂呢?这是与当时开封的社会风俗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的。北宋时,京城开封城内文武百官和工商百姓,大约都是很喜欢吃醋的。当时京城有句谚语,叫做“要想富,卖酒醋。”可见醋和酒一样受人欢迎。到金人南下,宋高宗南逃时,跟随朝廷南下逃难的开封人,仍然还保留着这个生活习惯。因此这句谚语又改成了“要想富,撵着行在卖酒醋”。所谓“行在”,就是皇帝出行时的临时驻地。所以,开封府专门设府醋厂,说明那时开封府的官员人等,对醋的消耗量一定也是很大的。
当年开封府生产的开封府醋,也是京城很有名的。一些外地官员回乡时,还要专门托人到开封府知府大人这里讨几瓶府醋,作为向乡亲们夸耀的珍品。为什么是讨呢,因为宋代醋也是专卖的,开封府的府醋只能自用,不能出售。靠西墙的几个大醋坛和墙上挂的曲罗、曲臼、醋罗等物品,就是按宋式造醋工具仿制的。
现在,这里当然也不能再生产府醋了,但这里也出售开封本地按古法古配方生产的黄醋。这是由开封府注册商标,由开封府旅游开发公司派人驻厂监制。包装也是按礼品设计的,相当精美,也很便宜。可以送给您的那些还没来过开封府的亲朋好友。
现在,请大家再看看校场北头的这个照壁,上面刻的是“亦文亦武”四个大字。各位肯定见过许多照壁了,但只刻“亦文亦武”四个大字的照壁,全世界恐怕只有开封府这一个。
为什么要刻这四个字呢?这是因为北宋时一直大力提倡武人习文,就是现在说的“提高文化水平”。大家知道,五代时期军阀专制,为所欲为,根本不讲什么政治,不讲什么道德,不顾封建统治的长久利益,不顾国计民生,这都是因为这些军阀们很少读书,甚至很多人都是文盲。从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就一直鼓励武将读书,因为只有多读书,才能明礼义君臣之道,才能具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素质,才能自觉接受朝廷的指挥。所以,“亦文亦武”四个大字。是对宋代武人的基本要求。在宋朝,只有武艺没有文化的将领,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社会上,都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也是让各级官员们和朝廷最不放心的,一介赳赳武夫,也是社会上最没有地位的。所以,开封府要把这四个大字刻在校场的照壁上,告诫将士们,不仅要习武,更要学文化,实际上,宋代的武将,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最明显的是岳飞,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能写的一手好字,还能写出《满江红》、《小重山》那样的好诗词。有人说岳飞是武将,不可能写出《满江红》那样的好诗词。那他是不知道宋代的社会风尚是崇尚“亦文亦武”的。
最后我们要游览北宋开封府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区,府司西狱文化区。宋代牢狱中都设有狱神庙,供奉狱神皋陶。按照一般人想象,狱神嘛,是管理恶人的,应该是面目威严,有很强的威慑力,可是中国古代的狱神却是和蔼可亲的形象,别看他和和善善,可传说他是古代具有神力的刑狱官,执法最公正,能明辨是非,扬善惩恶。
刚才在大门外面看过照壁上有个獬豸图,獬豸是皋陶用来判定有罪无罪的神兽。不用皋陶说话,只要见到有错有罪的人,獬豸就会用独角抵过去,从来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大约是从明朝开始,皋陶就从这个岗位上退休了,之后就变成萧何了。
北宋开封府掌管京城及属县的治安司法狱讼事务,同时还经常受理涉及官员的各种案件,因而开封府设有五所牢狱,以关押犯人和证人,其中一所设在开封府衙署内西南角,由司录司直接管理,俗称”府司西狱”。当时这里叫牢狱而不是叫监狱,只是临时关押犯罪嫌疑人人和证人以便提审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拘留所,嫌犯在这里关押最长时间不能超过40天。
关押男女囚犯的牢狱建造的也很让人佩服,门口都比平常矮,有罪之人必须低首认罪而过。最科学的是牢狱的墙为“流沙墙”,防止有人有越狱之举,一旦挖开墙洞,如水的沙子便接连不断的流出来,任你插翅也无法逃走……行刑的工具……囚车……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水浒传》中的杨志我们都很熟悉了,这里是关押他牢房,牢狱门前的对联发人, 国法森严望门已觉三分冷,人生短暂戴锁方嫌半刻长 。还是做个规规矩矩的守法公民好!好了,各位朋友,开封府已经讲解完,祝愿大家玩得开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