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目标:
1、了解张衡其人,知道他从小爱科学,喜欢钻研,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会本堂课的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数”和“撒”,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钻研、天文学家”等词语。
3、能用“著名”说话、写话。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四、教学准备:
幻灯片或课件或小黑板(课文句子、比较音节、当堂练习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切题。
1、唱《小小的船》。
2、从歌中“月儿”引出“星星”。(板书课题)
3、读课题,正音:数shǔ。“星星、孩子”读轻声。
(二)、初知。
1、比较拼读音节:
zhēnhéngsǎshǎkàoràozǔchǔyángyánmànhàn
珍---衡撒---傻靠---绕组---楚仰---研慢---汉
2、分组分段读通课文。
(三)、赏析课文最后一段。
(出示此段: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1、刚才大家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谁?(板书:张衡)
讲他干吗?(数星星——板书)
2、指名读最后一段,问:张衡是什么时候的人?(板书:汉朝)简介张衡。
3、衡取得了什么成绩呢?请找出有关词句读读。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板书:天文学家)
(1)、学习“著名”:闻名、有名。并用“著名”说话、写话。
(2)、简要讨论“天文学家”。
(3)、谁知道他怎么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
4、学习生字:
(1)、衡:指名读,说结构、偏旁。教师故意板书一个极差的“衡”字,请学生说说该怎么写,并上台板书。
(师述:三部分要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才好看,也就是说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写字如此,学习也应该互相帮助才能学好。希望大家团结一条心搞好学习。)
(2)、汉:指名读,比较:汉——汗。给“汉”组词。
(3)、研:指名读,换偏旁:研——形(研——妍、刑)
5、齐读最后一段。
(四)、赏析课文一段。
过渡:张衡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一段课文。
1、自由读此段,先说有几句话,再上台来标序号。
2、指名读第一句: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1)、大家晚上去看过星星吗?像什么?
(2)、讨论“满天”和“无数”。
(3)、学习此句的比喻含义:
(4)、学习这个句中多音字:
(5)、张衡把看到的星星写得这么美,说明他心里对星星的()之情。
(6)、用“喜爱”的语气齐读此句。
3、学习第二句: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过渡:看到星星这么美,张衡是怎么做的呢?
(1)、请多生读此句:
(2)、请圈出数星星的动作的词:坐、靠、仰、指、数。
(3)、学生表演数星星的动作。同座互演或上台表演。
(老师或其他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4)、从这些动作当中可以看出张衡数星星的时候做得怎么样?
(据回答板书“认真”或“仔细”)
(5)、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
4、学习第三句: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1)、喜欢读的都读此句。
(2)、数星星要仰着头,多累呀!回去睡觉好了,张衡这样做了吗?
他“一直数到了几百课”,这说明什么呢?(他不怕烦、不怕累。)
(3)、比较句子: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一颗,两颗……数到了几百颗。
(让学生自由阐述,讨论。)
(4)、齐读第三句。
5、教学生字:
珍:提醒右下部三撇的写法。同音字比较:真、针、珍。
靠:告+非。用“靠”组词。
仰:换偏旁“迎”。“仰—卵—柳”比较。
百:独体字。给“百”组词。
6、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小结本堂课。
(六)、当堂练习:
1、猜字谜:
①天真热,一连三杯水,我喝了又喝。(汉)
②我不断地用力,终于推开了一块石头!(研)
③这事太有趣了,我非告诉你不可。(靠)
④白娘子被一根扁担压住了。(百)
2、改错字:
一个孩子座在院子里,造着奶奶,仰着头,只着天空书星星。
3、补句子:
(七)、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3次。
2、每位同学夜里去看看星星,下堂课我们一起交流一下看到的情景。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认真观察,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3、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相关树木的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学习内容
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12页,请你试着读读这课中的词语,不会的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身边的同学、老师。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出示8种树木的图片。
你认识图上的哪种树,能不能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完,教师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借助图片读词语。
(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要及时介绍)
2、认识5个生字。
出示生字:杉、棉、柏、梧、桐
认真观察,同桌讨论一下,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请你想想,这几个生字拥有共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你是怎么快速记住这些汉字的?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出示8个树木所做成的物品图片。
你认识图片上的物品吗?
(学生每说一个,教师都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4、熟读卡片上的词语
4、盖住词卡上的熟字,只出示生字:材、板、棍、柴、柜、桌、椅、架、枕
再请你认真观察,找到这些汉字的规律。
(带木字旁、形声字)
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既可以结合形声字的规律,也可以借助图片识字。)读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虚宫格中的所有生字,有什么特点?
(都有木字旁,左窄右宽,木字旁写得窄一些,只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2、指导书写“杨”
①引导学生注意,右半部分4笔完成,两个撇的长短不同。
②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一读木条上的词语:
木已成舟、独木不成林、原木、木柴、木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枕木、木棉
2、读读手中的小生字卡片。
二、书写
1、复习带有木字旁汉字的书写规律。
2、学生独立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的具体位置,独立练习书写。
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汉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小节,完成有关的作业。
2、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3、理解“新的跨越”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新的跨越”的含义,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词并知道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请一位学生说说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2、读一则消息的方法是什么?(先读标题,再读开头,最后想这则消息的作用。)
二、学习2-3小节。
1、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则消息向大家叙述的呢?请学生轻声读2-6小节,想想火箭把卫星送上天,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来?
2、反馈之后,板书:清晨、6时30分、7时正、20分钟后
3、让学生读读2-3小节,想想这两节介绍了火箭的什么?(外形)
4、你觉得文中哪些词句描写火箭的外形写得非常好?为什么?请学生讨论。
5、反馈:
1)一座摩天大楼似的发射塔塔架的活动部分,沿着四条铁轨,缓缓向西移动。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什么?
2)矗立在发射架的环抱中。矗立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读之后有什么感觉。
3)箭体的底部,四个两米多粗的助推器像神话中的巨人,随时准备一跃冲天。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助推器与神话中的巨人有什么地方相似?了解助推器的作用:推动火箭起飞上天。从而体会这个比喻句的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再让学生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还体现了火箭的威武、雄伟。(四个两米多粗、一跃冲天),并请学生谈谈体会。
6、请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火箭威武雄伟的样子。
三、学习4-6小节
1、自读课文4-6小节,填写火箭发射过程的表格。
时间卫星发射过程
6时30分准备起飞
7时正点火、起飞
7时44分冲出、直刺、飞向
11分钟后星箭分离
2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2、体会描写比较精彩的语句。
1)山谷里亮起一道闪电,滚来一阵雷鸣。
与“山谷里亮起一道光芒,传来一阵巨响”比较。
你认为哪句好,好在哪里?(文中写出了火箭上天时,发出的光芒很亮,点火时声音很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要求学生说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读后说说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怎样?威力巨大
2)44秒钟后,火箭冲出翻腾的烟雾,直刺霞光满天的苍穹,飞向东南天际。
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火箭发射的速度极快)
这句话中的“冲出、直刺、飞向”能换吗?为什么?
感情朗读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准确无误,威力巨大)
3)20分钟后,传来澳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的喜讯。其的“准确”能换成“正确”吗?
准确比正确更为精确。突出火箭发射很准确无误,安全可靠,我国的航天技术比较发达。
有感情地读一读。
3、齐读4-6小节,共同归纳出火箭的特点。(威力巨大,准确无误)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四、五题。
2、从近日的报纸上抄录一则国内外的重大消息。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 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结合习作提示,明白写人的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性格、兴趣等展开介绍。
2、 画好自画像,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难点:写出个性特征。
课前准备:
1、 课本插图投影片。
2、 例文录音。
3、 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
4、 好词语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儿吗?拿出你的小镜子,欣赏一下镜子中的自己吧!杜小虎真逗,他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了张像呢!画好了,还写了篇作文,题目就是“我的自画像”,想读吗
二、 读懂例文
1、 指导看图。
(1) 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画得特别像啊?指名说。
(2) 你能看图说说自己对杜小虎的印象吗?
说给小小组的同学听。
指名说。
(3) 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准确,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画的,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可爱啊。
2、 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
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杜小虎写的《我的自画像》,想想他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2)对照插图,再读例文。
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杜小虎的自画像,从这张自画像上,你能看出杜小虎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们再来读读杜小虎的习作,他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了吗?
三、 指导习作
1、 学生给自己画像
2、 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
3、 自由地把画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做“猜猜看”的游戏。
(1) 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请把自画像贴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
(2) 睁开眼睛,让我们来“对号入座”猜猜看,他们都是谁,把名字写在相应的画像旁,并说说你猜出的理由。
(3) 学生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并说出理由。
4、 学生练说。
(1) 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画像,就像杜小虎一样给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如果小朋友觉得你说得不像,那就要请你唱歌儿啦。
(2) 出示“好词语花篮”,供学生写作时选用。
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美丽大方帅小伙
愣头愣脑憨厚
5、 学生练写。
(1) 学生写草稿。
(2) 指名读。
(3) 师生评议。
(4) 学生誊写。
(5) 习作和画像展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本人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
(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3、简介柯岩:
(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生出示资料)。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导入,能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通过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既是对辛勤劳动了的同学的一个肯定和对大多数学生的激发,又帮助学生认识了柯岩,为深入自学作了一些铺垫。)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设计意图:这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在于让学生读懂信的内容。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问题的引导是不可少的,因此老师与同学一道设计了一些引导题,而且有些引导题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问题⑷),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的学生。)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格式:
①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交流讨论”的内容很多,但又很有必要,重点是交流对柯岩老师的回信的理解与收获。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书信的格式。)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疑惑在不同的学生中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质疑不仅能帮助“疑”者,而且还能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启迪。给柯岩老师再写封回信,既能促使学生再深入地读原文,又有益于学生实践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同时,通过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观及其书写规律。)
【特别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其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经形成或者本单元获得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略读课文是课内检验或者巩固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重要凭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敢于放手。针对这篇自读课文,在实施上设计者特别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本单元或者近几个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阅读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训练。二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当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是不可少的。学生课内读书提倡有目标的自主性,反对无目标的自由化,无目标的“自主”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目标,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漂浮的读书习惯。教师在阅读中的科学、合理的提示是阅读的方向而不是阅读的圈子。三是要进行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要做到四个适度:交流的内容适度,教师的指导适度,学习小组的形成适度,不同的学生目标的达成要适度。四是要注意拓展。在这个设计中,安排了读《再寄小读者》(或《寄小读者》)和《给颜黎民的信》以及帮张国强写封回信。这样安排,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不要作过多、过高的要求。最后一点建议是:因为书信中张国强遇到的事情在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以趋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情景说明: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看图归类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卜、又、心、风”和新笔画“卧钩”,认识本课所学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本课案例一开始教师就出示课件把学生带进美丽的菜园里,然后师生互换角色以“实物蔬菜”和“蔬菜卡片名”玩游戏最后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把生活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符合低年级语文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地方参观,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去哪儿呢?快看!(播放课件,展现一片菜园,各种各样的蔬菜。)大家说说,老师带你们去什么地方呢?
生:菜园里。(师板书课题3、菜园里)
师:谁来大声读一读课题。
生:大声读课题。
师:你读得真好,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遍吧!
生:领读课题,全班齐读。
师:大家看,菜园里的菜可真多啦!今天菜园里的蔬菜瓜果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想和我们交朋友,大家想和它们交朋友吗?
生:想。
师:大家数一数共有几种蔬菜呢?
生:(数一数齐回答)有九种。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下位去和它们交朋友,和它们握握手,摸摸它们。看看它们的名字叫什么,认识了卡片上的名字,会读了,就可以取走放在蔬菜旁的一张词语卡片。等到把九种蔬菜的卡片拿齐了就回到座位上坐好!咱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观察得认真,认字最快,我就给哪一组插上一面小红旗,快行动吧!(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蔬菜,读认卡片,拿卡片)
师:××组最先拿齐卡片,坐好了,我奖励这一组一面小红旗。请大家坐好,把卡片摆放在桌上,老师想看看你们是不是和蔬菜瓜果交上朋友?
二、汇报交流,巩固认字。
师:我想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字。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表示它的名称的小卡片举起来。比一比,谁找得最快,我就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两遍。
师:(出示实物蔬菜“辣椒”)大家找一找它的卡片。
(一名学生举起“辣椒”词语卡片)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找到了,你来领大家读一读。
生:(大声领读)“辣椒”!
师:呀,“辣”字边音你读得真准!(生再读一遍,全班齐读)
师:(又出示实物蔬菜“茄子”)请另一位学生领读。
生:茄子!
师:你注意到了“茄”字的韵母,再带大家读两遍好吗?
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茄子”的“子”你们发现了它有声调吗?
生:没有。
师:像这样的音节应该怎样读?你还能读得更准些吗?
生:应该读轻声,“茄子”(生领读,全班齐读)
(认读“南瓜”“黄瓜”“白菜”三个词语的方法与认读“辣椒”一词的方法相同)
师:现在咱们来换一换,我出示词语卡片,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找蔬菜,然后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和我一起出示卡片。谁愿意上讲台找蔬菜?(指名学生上台找蔬菜)
教师出示“豆角”的卡片,让学生找出豆角的实物。
师:他找对了吗?
生:找对了!
师:多聪明的孩子呀!带领大家读一遍吧!
生领读“豆角”一词。
(认读“卷心菜、西红柿、萝卜”三个词语的方法同认读“豆角”一词的方法相同)
师相机指导“卷心菜”中“心”字前鼻音的读法,“萝卜”的“卜”字轻声读法。
师:咱们的游戏就先玩到这,我知道有的小朋友还想玩。这样吧!今天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或是你们的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好吗?
三、了解特点,巩固认识
师述:小朋友今天个个都挺棒,认识了这么多的蔬菜,都和蔬菜交上了朋友。现在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亮晶晶,观察得最认真!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种蔬菜就说哪种。(小组里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看到了茄子是紫色的,弯弯的像只小船。
生:我觉得卷心菜和白菜的颜色差不多。
生:萝卜有白色的,还有红色的。
师: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生:白色的叫白萝卜,红色的叫胡萝卜。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
生:我还看到南瓜是黄色的,形状弯弯的。
师:(拿起另一个圆形的南瓜)那这个南瓜呢?
生:我知道了,南瓜有的是弯弯的,还有的是圆圆的。
师:你真聪明,还会用“有的还有的”说话呢!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喜欢吃蔬菜吗?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可不止这些,还有更多呢!你喜欢吃那种蔬菜?为什么?
生:我喜欢吃西红柿,因为西红柿红红的,又酸又甜,很好吃。
生:我喜欢吃花菜,花菜像一朵花一样,很漂亮!
生:我喜欢吃土豆饼。
师:蔬菜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特别丰富,经常吃新鲜蔬菜,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四.自主参与,学习生字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蔬菜的名字,咱们要学的生字就藏在这些生字里面,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吧!请大家在课本中找出生字,作上你熟悉的记号,再读一读,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生:同桌、小组或自己找生字,读生字。
师:我们一起把生字读两遍。
生:齐读带音节的生字。
师:要是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师擦掉音节)
生:教师随意点学生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那些字不用老师教,你们就会认了,你是怎么记住的?来教教大家吧!
生:“豆”字中间有个“口”字。
生:“角”字下面是“用”字。
生:我在“5角钱”上面见过“角”字,这样我就把它记住了。
生:《中国心》这首歌上面有个心“字”,我就认识了这个“心”字。
师:你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生:“豆角”、“萝卜”我都认识。我不喜欢吃这两种蔬菜,妈妈就教我认会了它们俩的名称。现在我就会认了。
师:那你现在喜欢吃蔬菜吗?
生:有一点点喜欢了,以后妈妈做这两种菜时,我会去尝尝。
师:真乖,希望你多吃蔬菜,身体越来越健康!
师: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谁来给它组个词!
教师指名组词。
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来势就要考考你们了。咱们在去菜园里逛逛,看看你们认识了哪些蔬菜的名字?(出示课件:点击蔬菜词语,学生读对了,词语就会变成相应的蔬菜。)
生:抢认蔬菜名称“豆角、萝卜、卷心菜、白菜”
师:老师觉得你们今天真了不起!咱们一起为自己鼓鼓掌吧!(生高兴地为自己鼓掌)
五、注重体验,写字练习
师:小朋友很努力,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有两个字咱们今天不光要会认,还要会写,快看是哪两个字?(出示小黑板,田字格中写有“卜”和“心”及其笔画顺序)
生:齐读生字,书写“卜”和“心”的笔画顺序。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笔画。(师写“卧钩”)谁来说说“卧钩”像什么?
生:像个弯弯的钓鱼钩。
生:还像一个鸟窝。
师:谁能看着黑板,说说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
生:书写“卜”和“心”的笔画顺序。
师:我们一起跟着它写写吧!(全班一起书练习)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写,仔细看,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漂亮呢?(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卜”、“心”字)
生:“卜”字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生:“心”字的三点位置都不同。
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字写得漂漂亮亮的,请大家在书上描红。
(学生写字练习,师巡视指导,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及时发现鼓励学生)
师:我喜欢他,写字的样子不错,瞧他坐得多端正。
师:他写的好认真,“卜”字的竖写得真直。
师:慢慢写,别着急,一笔一画才能把字写好。
六、小结课文,课外拓展。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记住了一些蔬菜的名称,认识了4个生字,还把其中的两个字写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真棒!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抓“争气”,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
教师板书《一定要争气》,学生围绕题目质疑:
(谁一定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为谁争气?怎样争气的?结果怎样?……)
板书:什么情况下 怎么做的
二、学生通读全文,找出答案。
三、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
“鄞县”的“鄞”应读“yín”,不要读成“jǐn”。
“成绩”的“绩”应读“jì”,不要读成“jī”。
“平均”的“均”应读作“jūn”,不要读成“yún”。
可采用让学生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
2、识记字形,区别形近字。
“基”上下结构,上边是“其”,中间不要多一横,“其”的最后一笔是“捺”。
“考”下面不能多写一横。
“试”左右结构,右边千万不要多加一撇。
“厕”是半包围结构,“厂”要包住“则”,不要错写成左右结构的字。
“努”上下结构,第一笔是“撇折点”,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捺”。
“需”上下结构,“雨”字的第三笔是“横折”。
“末”字与“未”要区分开。“未”字上横稍短,“末”字上横长。
区分“震”与“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也都有“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振兴、振奋、振作”用“振”。“震惊”“震荡”“地震”同“震”。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形近字、同音字组词的方法,进行巩固练习。
末( ) 试( ) 震( )
未( ) 式( ) 振( )
厕( ) 努( ) 技( )
测( ) 怒( ) 枝( )
3、理解词义。
发愤:下决心,努力。本文指童第周下决心努力学习。
资助:用钱帮助。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
尝试:做一做,试一试。
钻研:深入地进行研究。
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校长让他跟班试读。
偏僻:离城市比较远,交通不便。
震动:本文指童第周的重大成就使欧洲生物学界感到惊讶。
鄞县:浙江省一个县名。属宁波市。
四、练习读书,巩固生字,了解大意。
五、作业:
生字、字词、读熟课文、查阅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两次提到的“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2、教给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抓“争气”,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几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边读边标画出带有“一定要争气”这个词语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学生读文后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经过讨论,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
(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一定要争气。)
(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
板书:基础差 成绩不好
二、抓“争气”,理解重点词句。
1、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1)通过查字典理解“[再三请求]”。
(“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再三请求”表现出童第周当时求学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
(2)根据本句的意思,判断、选择词义。
投影出示练习:判断句中“才”字的意思。
“才”字有三种解释:①刚刚;②仅仅,只有;③勉强。
A、第周17岁才进中学。(①)
B、均成绩才45分。(②)
C、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③)
在上述判断带点词的连续句中,句“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的“才”字是“刚刚”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绩才45分”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的“才”字是“勉强”的意思。
通过这样的练习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词义,即据句选义。同时,也要通过反复练习朗读,来进一步体会童第周渴望学习的坚强信念。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刻苦钻研。
(3)联系下文,理解“[发愤]”的意思。
“发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
那么,童第周是怎么发愤学习的呢?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画出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句子。
(一是“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二是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路灯关了,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学习。)
这两方面内容就已清楚、具体地解释、说明了“发愤”的意思。
在理解了重点词句后,再理解“一定要争气”就不难体会出它所包含的意思是: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别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板书:再三请求 发愤学习
2、读4—5自然段,理解重点句。
(1)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手术非常难做?
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两个基本方面思考:一是联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师是欧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他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二是同学们都不敢尝试。由此看出手术的难度之大。
板书:手术难做、教授没成功 同学不敢尝试
(2)童第周是怎样做成功的?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文中只用一句话讲述童第周成功的经过。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刻苦钻研;二是不怕失败;三是耐心加细心,最终以顽强的精神和熟练的技巧,使手术获得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三、抓“争气”,深化中心。
讨论:童第周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深入理解童第周为祖国争气的崇高思想境界。
首先让学生自读4、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带有“争气”一词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童第周这次成功是在什么情况下为谁争气?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认识到全文两次提到的“争气”含义是相同的。即: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三是要肯努力。但是第二次争气要比第一次争气更深一步。第一次是为自己争气,不甘落在同学的后边。第二次是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争气,不让外国人讥笑我们,不甘心落在外国人的后边。
四、抓“争气”,练习朗读。
这课的朗读,应该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在学生理解了童第周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刻苦学习的精神后,应集中体会他是怎样学习的,把对童第周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如,这一段的最后童第周说的话,“一定要争气”,他是说给谁听的呢?是说给自己听的,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话,应指导读书。另外,“我并不比别人笨”这个“并”字就突出了童第周下决心,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的坚定信心,让学生把这个坚定的语气读出来。
五、作业:
1.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词句,再抄下来。
2.预习27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本课生字,积累好词佳句,注重朗读训练。
2、了解大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变化原因。
3、了解大瀑 布葬礼情况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抱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大瀑布的资料
2、查阅身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教师首先从“葬礼”入手,质疑,解疑,再补充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找出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部分。
三、知道学习“葬礼”一部分(10—13自然段)
学生轻生齐读这几段文字,弄明白以下问题:
(1)那些人为瀑布举行了葬礼?
(2)他们怎样举行葬礼的?
(3)举行葬礼 的目的何在?
四、指导学习“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及变化原因”。
过度语:大瀑布沦落到为它举行葬礼的这步田地,此时此刻,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生答后,教师梳理以下问题。)
(1)昔日的大瀑布是怎样的状况?游客此的态度呢?
(2)如今的大瀑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游客此的态度呢?
(3)大瀑布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的原因呢?
1、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文相关部分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找好词,欣赏佳句,理解内容。
(2)教师指导训练朗读(读出惊奇,骄傲的语气和悲伤惋惜的语气)
五、讨论深化,渗透德育目标
这场隆重而盛大的葬礼结束了,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参加了这次活动,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讨论或书写),抽生汇报。
六、教师,结束全文
七、课外拓展延伸
请你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今天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状况。
八、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奄奄一息
【2022年语文教案模板范文小学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相关推荐文章:
2022年小学语文教案完整最新
小学语文教案完整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五篇
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六篇
语文教学案 语文教案教学内容
2022年小学工作计划范文模板 小学学校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