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文化苦旅》有感字篇一
敦煌莫高窟闻明于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古老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绘制精美、丰富、规模宏大的壁画,以及沙泥塑像,还有大批的经文所开成的敦煌学,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文献,令科学界震惊,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长河的历练中,越发显现其魅力所在,从此世界关注敦煌这个地方。这是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作者就是为我们翻开了这页历史,看着敦煌美,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一样遗憾者由于愚昧与无知,对她的摧残与破坏。时间会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迹,无论是人的生老,还是事物的变迁,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人为的破坏却加速事物的恶性循环,造成不可逆转的错误。敦煌汇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艰辛,它巧夺天工和浩大的营造工程是现代人不可想象也无法模拟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与美丽也会在瞬间粉碎,也许这就是历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为典型,影射出一批这样的人,在讲述敦煌历史和文化同时让我们看到某些无知的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作者感叹、叹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无奈的“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作为一个学者,他要怎样急呼,在他心底又将怎样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个年代,他无法改写历史,无法把无知变为有知,他只有这样面对惨白。我在想中国更可悲的“惨白”不止是敦煌,细数现存的稳中有各处古迹那一个不是历经风雨,王道士这样的人不止一个,更可怕的是个人的行为主导一切,无人问津,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保护意识,很多古迹多为民间组织保护、崇奉,才得以保留下来。此时,读者脑海中也许已浮现许多……似乎与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国伦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馆都陈列着各种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仅此一件的遗存,却不在我们手中,也许再无缘一见。前一段中央四台《国宝档案》连续讲述了,追踪遗失国外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也许就是为了满足让国人看一眼的愿望吧!这也让我们认识了历史,知道外国人从我们手中略夺了多少珍宝,又因无知的人送给他们多少无型的有形的财富。那是打上历史烙印的珍宝,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没有人能制造给我们。当历史翻过这一页页,我们只能自责为什么不能保护和拥有属于我们的“东西”?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苦”吧!我们体会到了。
王道士是中国历史的罪人,道士塔永远受到世人的唾弃。当外国人拿着我们的经文,成就他一生事业的同时,外国人还感到从中国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了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文中这样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了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吧!至少它还存在于这个世界里。”可是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样感概中有多少无奈,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其毁在无知的人与无能的政府手里,还不如存放于他乡。现在外国学者都以成就他们一生的敦煌学在中国学者面前炫耀,而我们的学者要向他们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国的学者,因为他们也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都是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前提是什么呢?我国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此耗尽终生,肩负着中的荣耀与耻辱,我们能找回那遗失的“东西”吗?答案在文章最后写到: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最后让我们庆幸的是:敦煌还在中国,没有人能把历史搬走,也没有人能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略夺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诉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请记住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注重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切莫因无知,无意间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拥挤。
这里踏过了太多留连的脚步,这里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这里吟下了太多旷古的绝唱,这里流传了太多璨灿的华章。边疆四起的狼烟,到这儿只剩下了歌舞升平;战场挥洒的血泪,到这儿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钱,欲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摇,熏醉了天边一抹如血的残阳。
终于,在西湖的亭台楼阁中,在西湖水的碧波荡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见宫墙间渗出的点点春风,拂乱了六桥烟柳,似乎看见一个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离了历史轨道,渐行渐远。他的笔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权贵,他的墨迹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诧异。它嗅了嗅自己还夹带的林和靖的梅瓣鹤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么就和亡国挂上了钩。
可是,林升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其中有企盼,有无奈,有斥责,有悲哀。这又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感慨,上升为社会的风向。
西湖不是长江,可以尽情地冲着前方咆哮翻腾;也不是大海,可以随心所欲地卷起千层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咽下所有亡国的寄托,然后,种进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为何南宋会亡得如此轰轰烈烈?
有人说,是因为宋朝繁极一时的昌盛。可是,论繁荣,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唐朝。
有人说,是因为南宋持久的兵荒马乱。可是,论战乱,该是元朝当仁不让。
我认为,南宋的成功,在于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词人。虽说诗歌以盛唐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们只能贴近唐的绚丽而难以捉摸透它兴衰蜕变的悲凉。
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但是,是由文人书写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哪怕是不够光辉的一页。
该逝去的还是会逝去,该沉淀的还是会沉淀。光辉、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积成了软绵绵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里,安详地审视着自己,打量外头的日新月异。
文化的罗裳,历史的绸衣,厚厚地裹了一层又一层。西湖由绝代风华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华贵的妇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渐迈向了虚幻。坐落于繁华的人世,却拥有遥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脚步却一直踏不进西湖喧嚣下的宁静;居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灵却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艳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独自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叹息。
每每来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对西湖的方向。
这里有苏堤春晓,有岳墓栖霞,有雷峰夕照。可是,这里已容不下一片空间,留给现在的我们。只有那钟声幽幽,湖水泠泠,鸣声嘤嘤,指引着我,却又随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预见的地方。
成群结队的不停步的人儿们,他们眼神所专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个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随着另一个迷惘的步伐,遗失了自己的步伐。
学者们也混在这一拨拨的游客中,悄悄地来了。他们在夜晚轻轻地打捞一池旷古的繁华,想要用自己的头衔、身份,去征服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过太多,她只牵扯下皎洁的月光,点亮了湖畔的灯红酒绿。
景点,景点,眼里只剩下风华绝代;
游客,游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乐。
所有的目的,在这里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义,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西湖的面容,难道只有在泥淖后憔悴?
于是来了位余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盖,毫无顾忌地跳下了这潭西湖水。他的脚掌,抚弄过西湖的肌肤,掀起层层历史的涟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却在一个人身上真切起来。
这是西湖的欣慰。
这是中华文化的悲哀。
中国人太过于追求历史的沉淀。放眼望去,大中华的土地上,哪处风景名胜脱得开文化的底蕴?道风,禅语,书生,大将,永远是最好的宣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中国人追求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远与幽静势必会被扰乱,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复存在了。
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剧。
西湖也成了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读《文化苦旅》有感字篇二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还是在高中的时候。因为看到其中有两个字与我的名相近,一直认为是莫大的缘分,所以对它还有些印象,但也只记得这曾经是语文老师强力推荐过的一本读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们在课余时间能够多读些书,了解一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遗憾的是当时的我性情极为浮躁,实在很难静下心,觉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种浪费,之后不久就把那本书抛在了脑后,不再理会。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的我已经踏进了大学的门槛。想着买些书打发在大学里的闲暇时光,一进书店,此书便映入眼帘,只是书架上摆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旧迹难寻,而又想着应该是融入了更多的精华,于是立即买下,并且趁着寒假认真看完。
在谈我对这本书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余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钦佩的作家之一。当然,我并没有像时下流行的“追星”一样了解过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爱好等的细枝末节,只是通过看书中对作者的简单介绍和个人对书中文字的联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许这样也还很肤浅,因此我仅从我个人方面表达对他的崇敬。我钦佩他,不因为他拥有渊博的学识;不因为他拥有响亮的名声;不因为他拥有显赫的地位,只因为他有放下这一切的决心;只因为他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只因为他有容纳是非的胸怀;只因为他就是他,而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的别人!
《文化苦旅》这本书主要由“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组成。在“中国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国文化的一条条天地之线,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串联起来,带给我们一场异彩缤纷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胁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址后汇编而成,其中对当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而最后的“人生之旅”尤其发人深思。作者通过谢晋、巴金、黄佐临、陈逸飞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何谓“苦旅”。语言感染,使人深切体味到那些文学巨人们所要面对的心酸而荡然的人生。只是我依旧不知结束本书的那简短一句“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对过去人生的一次总结,还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说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我想借用一下黄佐临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极好,写了一本好书。可惜的是拿着这本书的我却称不上是个好读者。举个事实说明:记得两年前曾看过作者写的另外一本书《山居笔记》其中同样也有对山西商人从发展壮大到衰落破败的描写,只是当时我还暗自笑话,觉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自发形成的作用于通商贸易的队伍,何必费如此笔墨,竟完全没有深想!如今再看,着实汗颜。周国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浅谈过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的特征。他说了三点: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味,自知以上三点未能有一点达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说一些书中让我感想较多之处了。
在第一部分“中国之旅”中作者将中国各个地区相连接,记录了中国的许多文化遗址,无论是山水如画的南方还是壮美旷达的西北,都深藏着他那厚重而冗长的脚印,都蕴含着他那对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与追求。值得一谈的是,在作者的众多遗址记录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竟是两个人——苏东坡与王圆箓,他们都曾为中国的文化尽过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晓苏东坡与黄州赤壁,却极少人会知道王圆箓,但是如果说起莫高窟我想就应该没人会感到陌生了。王圆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却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以见到的一个中国平民。他的普通越显他的高贵,作为一个道士的他竟能为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说发现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机缘巧合,那么更可以说是他辛勤努力之后的意外收获。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我对他有无限的赞叹,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我却如鲠在喉,张口难言。毕竟,莫高窟“生”于他,“死”于他。莫高窟虽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却是他第一个发现,没有占为己有而让它暴露于阳光之下,是他让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间接让莫高窟走向了深渊,与天一阁一般进入了难逃的时代浩劫。但认真想想我这种观点也是自私的,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设想过一种可能:拦截下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掠夺。可是,即使拦下来,在中国动荡的近代社会里又有何处容得下文化的自由发展,也只是迟一步的浩劫,来得更深,更彻底,最终能存留的也只会是一如往初的叹惋。所以更加准确的说法是,莫高窟是生于那个时代,死于那个时代,文化浩劫的来临不是人错了,而是那个时代本身的错。作为文科生的我一直以来都并不喜欢学习中国的近代史,但有应该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诫:历史就像一件旧家具,抽掉一个重要环扣就会全盘散架。这应该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苏东坡也算是历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官场上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上的巅峰,只是我想说的却是苏东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东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看到这里之时我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心底里有一个疑问:我,成熟了吗?
“世界之旅”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风靡一时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动还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辉煌灿烂的一刻“盛极必衰”的契机也好像已经到来,就犹如在天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那样绚丽,那样美好,但又太过短暂,留不住永恒。而今,我想说说的是作者在欧洲考察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险事件:西班牙北部昼夜频繁的凄厉警笛,在巴黎与阿姆斯特丹发生的重大失窃,以及在法国图卢兹这座“最平静”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欧洲文明为坐标来寻找中华文明短处的同时也明确说出了欧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烦,而对于我们这新一代的年轻人而言在追赶当今时下所谓潮流的过程中也能否拒绝一味抱歆羡和追慕的态度作一些更深入的总体思考?
谈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来。“苦”并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创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书中所谈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历经家庭的苦痛,有些则是历经社会的苦痛,而作者本人,两者都有。可能我被此书如此打动的原因就在这吧,有经历才会有情感,有情感才会有感动。或许此刻会有人不解:文化与人生会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为何作者会选择在最后从文化过渡到人生来结束本书?我想现在我已经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个答案,或许也可以成为其他人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提示。文化在发达之后,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迹,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那么多古迹都是无数高贵的生命在支撑,而只有将“人生之旅”写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质吧!只是一个人究竟要承担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这份责任?谢晋的哽咽,巴金的忧郁,黄佐临的沉默,那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气息,那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呐喊与彷徨,究竟在他们的身后有着怎样的无奈?究竟在他们的身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光辉?我不敢也不愿再说下去,未曾经历又怎能评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似乎对自己没有什么期许,只希望自己在这嬉闹的时代,不说了解,至少明白这人生之“苦”吧!
看完这本书之后回顾作者所写的全书内容,又对作者多了一份赞叹。虽然作者是以文化为主线,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文化与生态紧密的结合。尤其喜欢作者所写的杭州宣言——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我不知道现在中国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多少中国人的关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没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华;水中已是重度污染,再不见往日之清澈,再不见鱼儿的嬉戏;天空好似乌云遮蔽,再难有书中的蓝天白云;雾霾已经席卷全国,白天也看不见周围的人群,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应该关心些什么。如果一定是这样,那么文化末日也将来临。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动。我内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谢恩!正中进步成长。
读《文化苦旅》有感字篇三
自年初以来,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局结合本地实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工商、公安、教育、电信、新闻、财政等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全力以赴,主动积极,认真深入地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网吧专项整治行动、演出市场专项治理等文化市场的治理和整顿工作,极大地规范了我市文化市场秩序,有效地遏制了文化市场的各种不良现象,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有了明显改观,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
一、专项治理情况
(一)、“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6月30日,省、市“扫黄打非”暨网吧专项整治工作电脑电话会议后,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迅速开展了“扫黄打非”暨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市里研究制定了全市xx年“扫黄打非”工作方案。重点清查各种教材教辅读物、各类考试辅导资料、各类工具书,严厉打击盗版印刷团伙,有效截堵非法发行渠道加强了对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召开了xx年秋季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治理行动专题会议,以市“扫黄办”的名义下发了《关于依法取缔非法游商和对出版物零售店摊点开展专项治理的通知》和《关于转发新闻出版署等六部门〈关于开展xx年秋季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的通知》,并对专项治理行动的开展进行周密部署。全市各县(市、区)立即行动,各机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迅速进行宣传发动,成立了领导班子,健全组织机构,形成了浓厚的整治氛围。
在这次专项治理行动中,我们着重突出了对印刷厂、车站、书店、学校的监管,注重从印刷、流通、销售、使用四个环节入手构建市场监管的立体格局,一是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监管,严把印刷关;二是加强对车站码头的检查,严把流通关;三是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整顿,把紧销售关;四是加强对学校的清查,把紧使用关。这次专项治理行动共出动车辆150车次,人员1120人次,收缴非法教辅读物16078册,非法教辅光盘13056盘,查处盗版教辅案件30起。
根据十六次、十七次全国、全省“扫黄打非”电脑电话会议精神,我们对郴州市xx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的落实,依法查处非法出版活动,及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对依法暂扣的出版物能及时、准确地作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全年共鉴定非法出版物184册(盒),对涉嫌内容有政治问题、淫秽、色情、宣扬迷信伪科学和凶杀暴力的,及时上报省局鉴定,全年上报省局鉴定的非法出版物有4100册(盒)。
4月5日,接群众举报,市城区马家坪王某暗地出售非法音像制品,市新闻出版局(文化局)文化市场稽查支队立即对其营业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查获非法音像制品17件,200余种,8506张,经抽样送省局鉴定,其中有《艳女大行动》、《午夜情人》、《赤欲情花》等淫秽、色情性的非法音像制品4000余张。此案由于情节严重,数量巨大,已触犯刑律,已移交公安机关,当事人王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7月5日,对山东梁山神州书业有限公司违规向安仁县一中家长委员会销售《金版新学案》、《高才金航线》等教辅读物,被我市新闻出版局一举查获,依法收缴了价值8万余元的教辅书籍,给予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宜章县佳美印刷厂非法印刷图书的行为进行了处罚。11月3日,根据群众举报,市新闻出版局(文化局)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在北湖区公安分局和当地派出所的大力配合下,一举查获了一地下非法光盘生产窝点,缴获光盘生产线2套,光盘成品约4万多张,10万余张半成品碟,116张母盘,5吨制作光盘的原料,据悉,这是我省查处的首宗非法生产线案件。
据统计今年全市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56次,出动检查人员8900人次,检查各种出版物经营场所2030家次,取缔关闭23家,行政处罚465家,刑事拘留1人,收缴各种非法出版物448556件(盒),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3500册(盒),淫秽色情出版物4456册(盒),侵权盗版出版物440600(盒、件)。
(二)、网吧专项整治行动成果丰硕。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实施社会监督,营造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强大声势。这次网吧专项治理行动,我们十分注重宣传工作,经常召开市城区网吧经营业主会议、网吧联组组长会议、网吧联组会议,向经营户反复宣传法律法规和治理精神,指出存在的问题。每次大的集中行动和零点行动,特别是市领导参加的集中治理行动,都要请电脑台、报社的参加,及时报道治理工作。如7月19日和8月2日晚,市委副书记张万才、宣传部长刘广明、副市长王贤国等领导参加的治理行动,都有进行了详细报道,取得了较好的宣传作用。7月初,稽查支队在《郴州日报》和市电脑台发表了一封《致家长们的一封公开信》,引起了社会的较大共鸣。
2、高度重视,部署周密,行动迅速。今年3月份,我省开展了网吧专项治理行动。6月30日,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第十七次网吧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在暑假期间要进一步做好网吧专项治理工作,这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湖南省承诺的今年要办的6件实事之一。市文化局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充分认识到网吧的治理是一件大事,是一件合民心的实事,集中主要力量,投入主要精力,认真、迅速地开展网吧专项治理工作。分别召开市城区网吧经营业主会议,向他们宣传网吧专项治理的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他们整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守法经营,召开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召开各县(市、区)文化稽查大队负责人会议,部署治理工作。制定了网吧日常监管制度,将市城区网吧分成12个联组,每位文化市场稽查队员负责一联组的日常监管工作,坚持一星期巡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向支队反映,进行重点检查,对不认真开展网吧督查工作的稽查队员将进行责任追究20xx年文化局工作总结20xx年文化局工作总结。
3、日常监管制度获得好评,集中检查与零点行动成效显著。这次的网吧专项治理行动,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采用日常监管制度,将网吧分片到人,只监管,不执法,注重向经营户宣传法律法规和专项治理精神,注重与经营户沟通,了解他们在实际经营中碰到的困难,使经营户逐步理解和支持专项治理行动。既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又改善了执法队伍形象。对一些不接受监管,继续违规经营的经营户,稽查支队通过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据统计,仅7月至8月份,市稽查支队共开展集中检查42次,零点行动12次,检查网吧4486家次,查处违规经营的网吧37家,取缔严重违规的网吧5家。全市共检查网吧22454家次,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371家,取缔黑网吧36家,完成省稽查总队督办的案件2起,督办各县(市、区)查处案件12起,通过专项治理,全市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现象已基本得到控制,文化市场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引入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对网吧的监控也进入了实质阶段,我市网吧监管平台建设已于11月6日全部安装安毕,全市共安装网络监控平台424家,电脑终端数共计18551台。
4、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作,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作为市一级的文化部门,除了做好市城区的网吧治理工作外,还要指导和监督各县(市、区)文化部门开展工作。7月6日,市文化局召开各县(市、区)文化局长会议,部署专项治理工作,8月3日,召开全市文化稽查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治理期间每星期将最新治理情况报上来,截止8月底,共收到各县(市、区)报来的简报82期。市稽查支队及时将全市的网吧治理情况综合汇总,每星期出简报两期,共出简报14期,及时将简报传达到各相关部门,实现了信息的良好沟通。
5、探讨长效机制,做好以后的工作。网吧专项治理期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专项治理过后,如何既保持网吧的繁荣有序发展,又保持网吧的长久规范化经营?既保证青少年能充分享受上网带来的便利,又尽量不要受到网络上有害信息的污染?这确实是各级文化部门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市文化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稽查。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一方面继续严厉查处网吧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探索长效机制。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对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第1次予以重罚,第2次停止整顿,第3次吊销证照。对24时以后仍在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发现1家,取缔1家。对网吧经营场所按照“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的要求,从今年起,一律停办新的单个网吧。我们打算对市城区现有网吧实行大规模整合,统一到几个集中场所经营,到xx年上半年,将市城区网吧经营场所压缩至30家左右。
(三)、演出市场专项治理。
根据省文化厅xx年关于全面整顿治理演出市场的工作部署,我市今年专门重点对演出管理进行了内部改革,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对演出市场专项整顿治理。结合我市演出市场、歌舞娱乐场所的实际,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适合多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拓展我市的演出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艺术,积极引进群众欢迎的各类演出团体,并对进入我市的各类演出团体、各类演艺人员作出了如下规定
①对外来表演团体要严格把关,严格审查。必须到演出地县级以上文化部门批准才能演出。
②对未经许可、无证、证照不全,擅自进行营业性演出活动的要严肃查处,坚决取缔。
③对证件齐全的外来表演团体,在节目内容上要严格审查,严禁色情表演和三点式艳情表演。
④严禁歌舞娱乐场所播放有危害社会稳定、败坏民族风俗的音像制品。
⑤严禁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无证、证照不全的各类演艺人员;严禁表演内容庸俗低下的节目;严禁节目主持人“粗口”搞笑观众。
⑥严禁接纳河南、安徽的“草台班子”。
⑦对表演淫秽、色情的表演团体要坚决打击,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吊销其《营业性演出许可证》,驱出郴州市辖区。
针对我市歌舞娱乐场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大了稽查力度,规范了歌舞娱乐场所经营秩序,实行持证演出制。2月20日至3月20日开展演出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来自河南、安徽等省演出团体的违规演出活动进行查处,并对部分歌舞娱乐场所存在的无证演出现象进行查处,并逐一登记、办证。今年共接待、中介演出团体35个,演出83场;介绍中介个体演员参加歌舞娱乐场所演出34人次,演出161场。查处违规歌舞娱乐场所6家,无证照演艺人员86人,无证或证照不全外来表演团体5个,保证了无“草台班子”在郴州演出,有效地净化了演出市场。
(四)、整治音像制品市场和打击迷信赌博活动。
1、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明查暗访、加强稽查等一系列措施,打击了音像制品市场的不法行为。4月着重对马家坪市场、北湖市场以及街面上的淫秽、色情音像制品进行全面清查,共检查音像制品经营户250家,处罚60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5370余张,其中淫秽、色情音像制品6000余张。查获马家坪市场经营户王某,经营淫秽、色情等非法音像制品的重大案件,该案已移交司法机关,王某已被刑事拘留。同时结合整治工作,对全市音像制品经营单位进行了重新审核发证20xx年文化局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我们对群众反响强烈的利用电子游戏机从事赌博活动的电子游戏经营户进行了全面、彻底地清查。共检查电子游戏室43家次,行政处罚55家次,收缴赌博型电路板30余块,对其中20家无证照或严重违规的电子游戏经营户,建议工商部门立即取缔,查处经营大型赌博游戏机的经营场所2家。还对充斥在街头巷尾的“投币机”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收缴“投币机”44台,使市面上的“投币机”得到较好的控制。
通过开展以上各项专项治理行动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基本上对本地的各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做到了底子清、方向明,由盲目发展、管理无序状态步入正常发展规范管理的轨道;文化市场正在由总量扩展阶段向层次提高阶段过渡,正在从初级市场形态逐步走向高级市场形态。
二、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业主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一些“网吧”经营业主只顾赚钱,不管社会效益。经营场所设备不全,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经营、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现象时有发生。
2、职能部门太注重本部门利益,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打击违法经营活动,文化、公安、电信、工商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关系协调难,综合治理的格局未形成
3、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县(市、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人员编制少,无财政全额拨款,存在着工资无着落,无办公场地,“扫黄打非”和办案经费短缺等问题,从而致使执法队伍人心不稳,工作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乡镇文化市场难以实施日常性监督管理,给少数违法经营户有了可乘之机,管理力度、执法的强度较弱。
读《文化苦旅》有感字篇四
去年底,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10家报社的代表,赴苏南、浙江等地考察报业及文化产业情况。所到之处,切身感到各地发展风正帆满,势头强劲,尤其是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动能不断加强,文化思维不断创新,文化影响不断扩大。无论是媒体发展、产业经营、队伍建设乃至城市旅游等方面,都让人感到其间散发的文化力量,使发展主体呈现出具有强大支撑力、持久力和引导力的向好态势。
一、工业文化融于现代书城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是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集平面媒体(八报一刊)、网络媒体、新媒体、城市出版社、城市新华书店、音乐厅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的新闻出版文化传播集团,是国内目前纸质传媒产业链最长的党报集团。
宁波书城隶属于宁报集团新文书城有限公司。它以“甬江边的城市书房”为主题,涵盖文化消费、文化传播、文化生产、文化休闲等要素,以“书”为核心,精心培育图书流通、文化传播、文化创意、商业休闲四大文化商业功能,以营造“书香宁波”氛围。
让人感叹的是,该书城是在该市太丰面粉厂旧址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保留了面粉筒、锅炉房、大烟囱等旧式工业建筑,将一百多年工业风雨飘摇的旧影融合一个由玻璃幕墙、电子技术构筑的现代化街区,使一座即将被历史湮没的工业遗存完美变身,成为一座现代化的书城。
如其1号楼设计为主题酒店,其中一面墙体为稳重大气的红砖墙面,设计师认为红砖代表的是工业文明,有其象征意义。3号楼是将原先面粉厂的八个面粉筒巧妙改装而成,7号楼由原面粉厂锅炉房改建而来,且保留了一座老宁波人熟悉的老烟囱。老烟囱是宁波工业文明的象征,它矗立在甬江边已经一个多世纪,目睹了宁波工业的百年兴衰,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变迁。书城在建设中几经论证将其巧妙地保留,从而保留了一段珍贵的文化记忆,成为传统工业文化与现代建筑完美统一的案例。
二、团队文化凝聚员工热情
团队文化是社会文化与团队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的产物,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团队总目标服务。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较为成熟完备的团队文化。
杭报集团通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传媒特色的报业文化理念,提出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口号。集团启动报业文化建设工程,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集团目前有7报3刊30家公司,人员众多,各单位情况各异。为此,集团提炼并倡导了“艰苦创业,锐意进取,赶超对手,争创一流,和谐发展,合力兴社”的统一价值观和“永不满足,永不停步,勇攀高峰,勇于跨越”的杭报精神,并推出集团标识,建立集团历程展示厅,开展集团企业文化课题调研。同时,配套开展集团专业带头人、突出贡献奖、创新奖和杰出员工奖等各种评奖活动和学习教育活动。 杭报集团同时关心员工生活,营造“家园”气氛。并积极打造共同愿景,提升员工凝聚力。如针对外地员工推出中秋酒会、春节联欢会,以及杭报集团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制定优秀员工奖励休假制度,并使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的收入随着集团利润的增长而稳定增长。并将这种共同愿景划分为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增强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信心。
在杭报集团的“19楼空间”网站,我们看到了办公区域内布局紧凑,除了具有严谨、明快的特点之外,还通过卡通玩具、色调活泼的个性化图案的装饰,使工作环境充满了蓬勃活力,易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和工作热情。
三、品牌文化推动产业延伸
现代传媒已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以品牌文化为基础,深度延伸品牌链,对传媒进行创新、优化和拓展,使品牌不断保持活力并实现增值。
杭报集团依托报纸已有品牌的辐射效应,通过产业链延伸,加快布局新的传播渠道和终端,形成了集广播、电视、网络、户外媒体、移动媒体、数字出版为一身的“1+6”现代媒体产业体系;宁报集团更是全力打造全产业链的产业结构,拥有8报1网1刊1出版发行集团等媒体,是目前国内集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城市出版社、城市新华书店、音乐厅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的新闻出版文化传播集团,是国内目前纸质媒体传媒产业链最长的党报集团;苏州报业集团拥有7报1刊1社1网站等十大媒体,集团旗下的《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雄踞苏州地区平面媒体前三强,作为主流报系,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广大读者尤其在政府和企业的各级决策层中有着巨大而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它成为延伸产业链条、传播企业形象,塑造品牌形象的主要载体;绍兴日报社则以报纸为基础,提出“主旋律、全媒体、多元化、新体制”的品牌延伸思路,在网站建设上培养一批手机记者队伍,提升网站互动性。新建两座占地53亩的大楼,其中一座用于报社办公,另外一座则是发挥报社品牌优势,设置了面向社会的媒体区、信息发布台、设计港、培训区、休闲林、展示中心、金融文化区等相关功能产业;南通日报社以报纸为龙头,着力打造包括互动电子阅报屏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新兴产业的孵化平台,释放品牌能量,在经营上做到“全媒体布局抢渠道,全方位开拓抢项目,全覆盖目标抢市场”,使综合实力、规模效益、社会影响不断壮大。
四、地域文化打出全国品牌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如何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是现代许多城市报社的责任,也是有待进一步破解的重要课题。而徐州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并承办的“汉韵佳人——中国汉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大赛”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11月19日考察团一行从南通赶回徐州,观看了20xx汉韵佳人全国总决赛。感觉整台晚会紧扣“汉风、汉韵、中国美、中国魂”的文化主题,以汉文化元素为主线,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与恢弘大气的舞台上,展示了汉文化与时代特色相融合的汉韵之美。
徐州的城市名片之一就是“楚风汉韵”,而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标志。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充分认识到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推广价值,发起并搭建了中国汉文化旅游城市同盟,为举办“汉韵佳人——中国汉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大赛”提供了跨市跨省并冠以“全国”字头的平台。在具体承办过程中,通过地市联动、打包宣传,使“汉韵佳人”的品牌一举“试水”成功,在认同度、美誉度、传播力和品牌潜力上获得了各地同仁的肯定和一致看好。在比赛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中,如大赛的logo制作、舞美设计、决赛赛程的编排、汉文化元素的体现,以及邀请了央视胜春、丁苑苑联袂主持,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馥荔、著名歌手满江、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冠军唐潇担任评委,让人感到了一种大策划、大手笔、大视野、大制作的风范与气度。作为从地域文化衍生出的文化活动,初次举办达到如此效果,足以体现了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开阔的思维、精湛的操作以及一班人倾注的心血。
五、老街文化增色历史名城
此次考察团成员来自的城市,徐州、开封、商丘、亳州、济宁(曲阜)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代表城市特色的历史地段(街区)正在逐渐消失殆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前所未有地面临着一种历史文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历史文化的保护运动也正在进行之中。
在苏州,考察团成员参观了平江老街。据了解,平江历史街区也曾房屋破旧、古建失修、管线混乱,有的房屋曾改作别用,环境极差,外貌与历史街区严重不符,同时河道污染状况严重,大量原住居民搬出之后该区域一度成为外来打工人员的临时租住地。20xx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投资近2亿元,以老街文化为引领,对平江路两侧实施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20xx年,由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主持的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平江老街的保护经验值得历史文化名城借鉴和学习。首先要有政府的理性执政与主导,有专家的科学规划与指导。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遵照文化脉络,做好登记、征集和规划工作,强调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相统一。对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的维护修缮,做到“修旧如旧、建旧如旧”。可采取由点到线,先易后难,以一到两条老街为试点,分步推进。并采取新技术,如在对原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粉刷外墙使用新加坡一公司开发的透明涂料,留存了原来的古墙风貌;用新型钢材对几处平房的屋架加装了衍架结构,另外现代节能防水技术、在室内隐秘处布置空调等现代设备的手段也被运用进来。同时积极多元筹资,加快文化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统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使我们城市充满持久不散的文化魅力。
读《文化苦旅》有感字篇五
一年来,我站的文化体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镇“两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服从和服务
于经济社会建设,为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巩固“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果,群众文化工作、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发挥了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为使我站今后的工作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真正体现先进的前进方向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年来,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重要思想,党的xx大精神,深入领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及“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年内除参加党委、政府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县委党校组织的站所理论培训学习。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和执着,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加强阵地活动、打造精神文明示范窗口
一年来,我站坚持办好图书报刊阅览、板报、标语粘贴等阵地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以“”重要思想,党的xx大精神,县、镇“两代会”精神为主题,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一年来征订《文化报》、《普洱报》、《文摘报》等五报,《演讲与口才》、《法制月刊》等10刊,藏书3000余册,图书阅览室每周开放30小时,阅览人次达2680多人次,娱乐室每周开放42小时,参加娱乐人员达3600多人次,办宣传栏6期、板报12期24板、标语粘贴560条,举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一期60人,绘画培训一期56人,健身操培训班一期50人。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确立了新思想,树立了新风尚,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精神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同时,在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了云南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络服务点的建设,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并完成了文化站的评估定级申报工作。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体育活动
一年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本着“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主办、承办、联办、协办等多种形式同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把节日文化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民族的节日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如:1、“元旦”举办第十届城区篮球运动会参加队17个,男女运动员、裁判员、服务员196人,比赛历时9天66场,投入经费9865元,此次运动会是我镇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体验盛会。2、举办迎新文艺晚会,演出节目16个,观众人次达1200余人;“春节、初一”举办迎新春芦笙晚会、龙灯慰问演出、花灯清唱;“初二”组织斗鸡、陀螺、门球比赛,参加人数86人,观众500余人;“初三”举办中老年健身操比赛,参加人数54人,观众达600余人;“初四”组织《相约古镇》文艺晚会;“二月二”举办哈尼欢歌文艺晚会,演出节目19个,观众达1000余人;“二月三”举办首届红鱼节文体活动,演出节目16个,参加抢红鱼比赛250人,观众达800余人;“三·八”举办城区妇女运动会,其项目有:投乒乓球、套圈、拔河、接力、摸珠子、吹水球、参加活动达350余人;“泼水节”配合把边村委会,组织泼水节庆祝活动;“五·一”组织拔河比赛,参赛队8个,队员160人,观众人次500余人;“五·四”举办××古镇十佳歌手卡拉ok比赛,参赛选手36名,观众600余人;“六·一”举办少儿书画展及《欢乐宝贝》文艺演出,展出作品62幅,演出节目18个;六月二十五日××镇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庆祝镇文联的成立,举办文艺晚会,演出节目18个,观众人次120余人;为参加××县举办的“十佳歌手”比赛,××镇30多名选手踊跃报名,镇上组织预赛,并选派10多名优秀歌手参赛,在比赛中选手刁座权荣获××县十佳歌手第三名;“国庆、中秋”举办了《庆国庆.迎中秋与祖国通欢庆.共欢乐》大型游园活动,其项目有:拔河、五人齐步走、打鼓、摸红球、捡玻珠、猜谜等10项活动,投入经费3000余元,参加人次9000人次,同时,还举办象棋比赛,参加选手26人,观众人次150人;“重阳节”举办了《古镇夕阳红欢歌》文艺晚会,演出节目17个,观众人数700余人。同时,还组织夕阳红文艺队与县老年大学音乐班师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活动》文艺联欢晚会。10月31日,举办镇文联书画作品展,展出作品48件,省、市、县文联领导及镇上群众290余人参加了展览。
一年来,我站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自始至终地举办各种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要求。通过以上活动的展开,营造了全镇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了全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喜人景象。
四、抓好古镇打造及文物保护工作
一年来,为打造××古镇文化,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站深入民间调查,进行古镇人文、历史、建筑、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民俗、文物等相关内容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同时在全国第二次文化普查工作中,积极配合县文管所对老街子蜈蚣桥,江西村原茶马古道渡口遗址,陵园开国领袖纪念碑、新政街15号老宅进行了测绘定标等工作,为我镇的古镇打造及文物保护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五、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站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文化市场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方案、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非”活动,与公安、工商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认真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工作,确保文化市场规范化经。年末全镇有文化经营户20户,其中:音像3户、网吧2户、棋牌室4户、歌舞厅10户、打字复印1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云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开展工作。一年来在上级主管局的指导下,召开了4次文化经营户学习文化、法律、法规培训考试。通过学习培训增强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文化经营户违法违纪案件,使我站文化市场经营工作收到了明显实效。
六、积极开展“以文补文”活动、增强文化站自身活力
开展好“以文补文”活动是文化站为发展文化事业,增强自身活力,填补文化活动经费不足所走的必然之路,也是一种自求生存的手段。我站根据自己的实际,积极开展“以文补文”活动,把文化娱乐有偿服务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以文补文”路子,本着节支就增收,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好事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无限的文化体育活动之中,一年共完成“补文”收入6000元,用于文化活动业务费支出4180元,结余1120元。我站预算外收支严格按《云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执行,列入镇财政预算外专户,严格财政纪律,各项收入、支出都由政府财务室专管。各项活动经费开支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文化站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工作比较薄弱
目前文化站岁就“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之机落实了站址,但因缺乏资金,文化站设施陈旧、图书藏书量少,开展活动设备较为落后,致使站内阵地活动形式单调,农村文化活动档次低、发展慢,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乐的需要,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相适应。
2、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少,文化活动规模小、档次低
由于我站缺乏活动经费,难于举办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3、文化市场中违法经营行为屡禁不止
通过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文化市场得到净化,但有的外来经营者非法经营行为更加隐蔽,手段更加高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尤其是盗版光盘和盗版录音带难以堵住源头,阻碍了我站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一年来,我站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及各部门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的方面有待于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全镇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八、xx年工作计划
1、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坚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方针,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项”制度,抓住××镇强求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茶马古道旅游文化工作的机遇迎难而上,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传统艺术,真正体现古镇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加强对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辅导和指导,积极开展农民群众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职能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文化站阵地宣传活动努力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文化站工作的关心支持,尽可能地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唱响古镇“滇南盐都、茶马古道、丽人故里”的文化主旋律,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古镇文化阵地,树立崇高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美、求乐的需要。
4、加强文化工作者思想素质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开拓创新。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抓好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期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并把各个节日活动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创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古镇文化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