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可圈可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优秀10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我非常感谢咱们学校和xx师范大学这次提供的宝贵培训机会,有幸走出来学习新的理论,汲取新的知识,都让我受益良多。
本次培训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对标新课程,新课改和新高考。今天通过聆听两位专家汪才安和翟洪明的精彩讲座,如指路明灯,让我对原本有些模糊的新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新高考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
首先,新高考改革不仅仅关系到教育改革,更是顺应国家发展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机会。
其次,新高考改革打破了过去固有的选科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更高要求,赋予了学生更自主的选择权。教师不仅仅是简单担任教学工作,还要学会如何胜任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感到肩上的责任变得更重了,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新要求,我们也必须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教育知识和实践经验,未来能够更好地成为学生高考这个关键渡口的“摆渡人”。
篇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今天上午,赴xx师范大学新课程培训终于开课了。来自xx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汪xx给我们带来了《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课堂上汪老师妙语连珠,老师们频频鼓掌,使我收获颇多。
汪老师首先对《唤醒的力量》这个小视频进行了很有深度的解读,作为一位教育者很有感悟。想起这些年教育经历,刚开始我更像视频中的老二和老三某一个,处理学生问题往往只想把事情赶紧处理完,对学生问题大多是机械的按照学校要求机械处理,对于学生内心问题,想着用爱来呵护学生,保护学生。随着积累的问题更多越来越多,我开始思考,作为班主任在教育中究竟缺了什么?带着这些疑惑,我开始读书,《班主任兵法》、《爱心与教育》、《教育的艺术》、《从合格班主任到优秀班主任》等等,我在教学管理中也在不断摸索着,如何让学生成长的更好、怎样唤醒学生、怎样让学生学习更高效、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等等,我在想或许某一天,通过不断的修炼,我也真的可以达到点化我的学生。
汪老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所得。第一、课堂管理及其基本任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一般性问题,第三、课堂管理中的调解技巧。汪老师重点介绍了前两个问题,说实话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我真的没有想过课堂管理原来有这么多的门道在里面,有些班级管理技巧我也做过很多,但是从没有分门别类的去认真总结过,感觉是自己拥抱一座金山而不知道去利用,非常惭愧,我想自己在以后的教学管理中要多多反思,把自己教学中所得所悟写出来,争取快速成长起来。
汪老师除了带来班级管理经验外,还给我们分享这些年管理师大附中年级级部的经验,从班主任选择,特别是尖子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选择,再到年级管理打造,学科组建设,整体学生心理建设等等,最后还指出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让我茅塞顿开,我想培训结束后,我会慢慢吸收消化这些宝贵的经验,争取在以后工作中,学以致用。
篇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成长之旅革新之机
2022年xx月xx日下午,我们伴着天公赠予的热情,心怀豫西汤汤洛水般的积极之情来到了豫北卫水之滨求知问道,开启“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的学习之旅,首日的学习便感果硕维宽!
带着付耙牯校长“认清形势、换道超车”的目标指引,通过瞿洪明教授“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解读我即随之所思:
首先,我们该做什么?
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为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站好教育岗位。同时在瞿教授对新高考改革的历程、背景、意义、问题、挑战、思考以及我们xx新高考改革七个方面的报告中,进一步使我感到方向的明确,更令我感到“高改也是对教师的革新!”面对机遇与挑战这把双刃利剑,我们该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与时俱进。
然而,扪心自问:我们想做什么?我们当然都不想被时所弃,而是乘着高考改革的风在破浪中超越自我,赢得未来。
那么,为此我们能做什么?学习中受到了大大的启发:教师、学生、家长,课程、选择、赋分,报考、政策、利弊,我们能做学生发展的导师。汪才安老师“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也为我们从课堂这一关的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良方技法。
两节课,数十页的笔记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和明天的样子和需要,带动的思考也不只如此。
总之学校永远都不是“封闭地带”,恰恰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前进的云梯平台,我们要把握机遇,做好“人师”!
篇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很感谢xx附中为我们搭建的学习平台,在今天的培训中,我们先后聆听了汪xx老师的《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以及瞿洪明老师的《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报告,有理论知识有真实案例,有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作为新入职的老师,对班级的管理不知如何下手,同时面对全新的高考形式,难免会感到茫然,对一些政策改革还不甚了解。
在今天的培训中,汪xx老师以“三兄弟对深陷泥潭的马不同的处理态度”讲到面对课堂、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听了汪老师的报告,让我意识到,课堂是由不同的“小环境”组成的,因此课堂管理的任务要随课堂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就是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班制宜。课堂氛围正是由教师的教学姿态和学生的学习姿态决定的,考虑学情和课标备课,在课堂上,注意学生的反应,对学生的评价不能随意。
通过听了瞿老师从新高考的发展历程、背景与意义、形式与内容和志愿填报等方面对新高考的分析、研究,让我对新高考的各项政策和意义都有更深入的理解。
新高考的改革对老师、学生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新高考的改革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赋予了学生主动专业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但是高考改革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对学生、学校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我们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和家长、学生讲解新高考的政策,答疑解惑。其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发展和思想心理发展。新高考的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产生功利化的选课,不利于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经常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找准平衡点。
听了两位老师精彩又充实的报告,让我更有信心做好教师的工作,更从容的面对课堂和学生,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篇五: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一、对教育评价的看法:
我认为考试是测量途径,教育评价是工具,但后来老师纠正考试是评价的工具之一,评价可以有多种工具,咱们这节课考试与招生也是评价中的一个方面。
教育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对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考试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精神
1、基本精神
立德树人:从选拔到育人
增加学生选择权(学科之间根据兴趣进行选择)
选拔信息多样化,由单一的分数到活生生的人
2、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目前是在电脑上根据分数段录取)
改进录取方式
录取批次的合并(由五个批次到三个批次的转变)
专业加学校的投档方式
三、高考命题改革对语文学科的影响
论述文阅读命题特点:考查能力相对稳定,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严谨,突出信息传递特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与实用类):篇幅增长、选材广泛、内容多元;突出文本设计与效果研讨、考点广泛,题型新鲜、
文言文:落实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古诗文:如何写?写了什么?怎么写?
名篇名句默写:对传承文化的考查
语言文字运用与写作:方式多样、考查学生自由思维、作文题目开放程度较大。
四、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畅想)
1、中国的高考改革方向
从统一走向多样,从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离,最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以统考为主、统分结合的多元招生考试制度。
2、高考改革的目标
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元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调控,专业机构命题和组织考试,社会有效监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考试制度。
3、探索分层次的考试录取改革
一张试卷既选拔科技、学术精英,又选拔高技能劳动者,很难同时兼顾。
4、推进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
部分科目如外语考试中,实行自适应考试,即考生可以进行多次水平测试,选择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报考的依据。科目组合和考试内容更为多样。
篇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2022年7月xx日,在xx附中领导团队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xx师范大学举办的“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上午场是汪xx老师的课堂管理课。汪老师深扎教学一线,经验充沛,颇具幽默的授课风格让我们收获满满。尤其是开头的视频分享让我们深刻反思教学实践,去思索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一匹马儿深陷泥潭,发现它的养马三兄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反应方式,其中最后一位建议驱赶马群,让马儿被马群的生命力感染,自我激励,自己找回生的希望,最后马儿不断挣扎着跳出泥潭,重获新生。视频中所展现的问题,正像我们每个教师会遇到的教学困境,不责备,不埋怨,不轻易放弃,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具体的困难所在,找到合适的方法激励,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地方。接下来,汪老师就课堂管理及其基本任务,课堂管理会遇到的一般性问题,课堂管理的调节技巧等方面向我们做了深入的分享。在课堂任务管理方面,教师可谓身兼多职,不仅需要构建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还要组织好课堂的物理、心理、情感环境等,制定班级口号和班规班约。在舆论环境方面,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正确地自我评价,还要对外部的评价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
下午场翟洪明老师以强大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带领我们深入分析分享了新高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明晰了新高考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比如,中学教学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教学管理带来的问题,考试过多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的问题,以及等级赋分的科学性问题等。翟老师层层分析,拨云见日,让我们明白了新高考改革问题急切而复杂,任重而道远。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比如3+3和3+1+2哪种模式好?五种赋分制度哪种更科学?哪种走班制更科学等。在翟老师的分析授课中,我才意识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所要面临的具体困难,每个角色所要做的努力和突破。
总之,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培训讲座,在场的所有教师无不被汪老师的热情幽默、翟老师的专业分析所感染,无一不收获满满。
篇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参加了xx科技大学附中教师“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专题研修班。今天我们先后聆听了xx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汪xx主任主讲《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xx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瞿洪明书记《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两位专家的培训,有理论有实践案例,有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在xx省2025年新高考改革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本次培训涉及到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考试评价、教学教研、学业水平测试等,一系列新高考改革如何做所面临的问题和操作层面上的做法。可以说,非常实用,启发性和指导性很强。忙碌的培训虽然匆匆,但不虚度,专家老师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沉甸甸的,干货满满!通过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路,我有以下几点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
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一直影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课堂自主权”回归问题。实施“选课走班”会让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对教师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到既专注于书本,又专注于实际,更要专注于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基于个性的发展需求;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教师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让任课擅长的学科领域,同时跨学段兼课成为常态。
二、选课走班是依据中国教育现状、适合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瞿书记的讲座,让我了解了走班制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分层教学思想,实际上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中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按学科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走班制教学的实行,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结识更多老师的机会,在领略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毕竟走班制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学习资源。
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走班制”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学生发展,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人才,但一个人的素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差异,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天赋、爱好和特长来加以实施教育,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来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不断创新才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变革课程体系的核心。
只有课程改变,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层面的课程变革,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上教与学层面的探索,而忽视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学校更是缺失对三级课程的深入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做到整合各级课程校本化,让其符合国家层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才是课程变革的“牛鼻子”。同一门课程,给不同基础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学习,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
另外,课程的选择性不能不计划成本,关键是找准“选择性”和“计划性”的平衡点。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课程过度统一、缺乏弹性而将改革的目标误读成追求课程无限度的弹性和选择性,给予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更不能误导成学生所有的选择都必须得到无条件的满足。学生选择课程,是学会规划人生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己看待和处理问题的弹性、学会理性接纳现实条件、宽待他人和社会的过程。因此,在强调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中,学校课程的计划性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加强,因为实施这样的课程需要考虑的因素明显增多,计划的作用反而更突出。例如,即使学校资源条件较好,某一门课程的最低开班人数也必须要限制,追求选择性不能不计划成本。因此,学校在提供一门课程给学生选择时一方面要设定合适的人数下限,另一方面还要设定合适的人数上限。因为若选某一门课程的人数过多,学校也将难以安排。这样,有选择性的课程不可避免地也要附带一定的限制,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学生身上,他就要做好如果第一选择不能得到满足时的选择计划。而作为学校的计划来说,对一门课程选课人数的限制特别是人数上的设定是非常有讲究的,上限设得太高,等于没有进行必要的限制,学生的选择虽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但学校课程安排面临的困难很大,有可能反而使更多学生的选择受到影响,造成计划性不够、调控力度太弱的结果;而上限设得太低,学生的选择被拒绝的过多,学校课程安排也许容易了,但太多学生的选择没能实现,造成计划性过强、控制过度的结果;而找准“选择性”和“计划性”的平衡点,则正是管理智慧大有用武之地的关键。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到我们要面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们要在后续工作实践中高效的学习和理解,以及积极适应,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篇八: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今天下午,xx师范大学的瞿xx院长针对新高考的一系列问题向大家做了介绍。“新高考”的走向如何?不仅是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每个高考家庭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今年即将入职的我们,也是首次直面新高考的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瞿院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新高考改革的发展历程,xx作为全国考生第一大省,原本计划争取进入第二批试点。但由于教育资源仍需建设,直到今年才真正开始实施。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介绍,我省新高考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新高考的改革是当前国家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启动的,是在我国的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从快速普及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启动的。也可以看出,新高考的改革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变化。
瞿院长也向我们介绍了新高考的内容与形式,针对xx省,从2025年起,我省普通高考将实行“3+1+2”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即1门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考生须从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参加考试;“2”即2门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而教育部要求的高考改革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作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还有一个较为大的变化是选考的两门采取了赋分制度。其实“赋分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不分文理”的特点,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采用赋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具体如何选择,学生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擅长的科目,还要综合各个科目的难度。新高考下,选科就是一场“博弈”,赋分制只是将这场“博弈”的结果展现得更明显而已。
而新高考的一系列改革对于各方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高中教师,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必须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且要对新高考足够熟悉,才能够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如何选科,指导学生在高中时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要花心思。大学的录取将按照专业进行。如何引导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这将成为教师和招考工作人员亟待思考的一个课题。
作为语文学科的老师,语文科目依然按照卷面分计入高考成绩,分数占比较重,且近些年来语文科目命题的广度、难度也会提升,在高考总分中的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入学前后的第一重要习惯,可以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听完瞿院长的对于新高考的分享,即将入职的我也深感身上责任之重,我还应该继续学习更多的有关新高考新教材的相关知识,以便应对以后的教学工作。
篇九: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今天是我们培训的第二天,魏xx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有效课堂的培训,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魏老师用几个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有效课堂、什么是无效课堂。从教学目标、导入,再到教学设计、教学过渡、板书设计、结尾,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都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回头看看自己曾经的教学,自己一些教学活动确实是需要反思与改进。
说起来上课,我们都上过无数节课,也都听过很多其他老师的课,各种类型的课应该都见识过。一些我们认为是很好的课,在魏老师的分析下,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也值得我们深思。课堂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也会经常觉得学生听课效率低,一直找学生的问题:学生瞌睡、学生不积极、学生基础差……诚然,不同的班级肯定有自身的个性问题,但是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本身也有问题,是不是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班级进行不同的调整和改进。课堂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内容也应该有的放矢,可是透过一节节不同的课,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总结一些共性的东西,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学情也发生了改变,这也需要我们老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
篇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课程培训进入第二天,上午听了魏xx教授所讲的切片化教学诊断方法,此方法为魏教授原创,并已在众多中小学应用,成绩斐然。魏教授的讲课过程深入浅出,案例翔实,激起阵阵掌声。魏教授创立此方法的初衷,是有感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离,让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指导,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是迫切需要的,此方法不仅是一种听评课的方法,同时也可应用于自我的教学反思,更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
下午是王xx老师的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站在课程的高度教学。王老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课堂经验丰富,教学设计有深度。王老师带领我们以真实课例为基础,高屋建瓴,选取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实例,分析课堂得失,以联想式,引导式的方法为依托,不断促使课堂的有效学习。尤其是王老师基于自身的物理学科背景,将情境式教学有机融合于物理实验教学和理论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提升了物理学科教学的高度,值得我去思考,借鉴。
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讲授,我在深受启发,激动鼓舞之余,不仅要去思考,如何把这些好的经验,方法,应用于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这将是一条漫长的求索之路,需要努力而为!
篇十一: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
在平时的教学教研中,我们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而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答疑解惑培训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到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受益匪浅。听了河大魏xx教授关于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程序与原理的讲座,我对切片诊断有了新的认识。他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教学切片诊断,通过分析典型行为,归纳教学设计的规律,分享教学中优劣教学设计,供我们借鉴与改进,真的很实用,我为之折服。
魏教授先向我们讲述设计教学一定要基于教学规律实施。导课要激发兴趣,引入新知。遵循设疑—激趣—回应的规律,设疑时一定要有一定难度,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一致。通过对典型行为的剖析,总结出规律,使我们上课及评课都有据可依。好的导入是有规律的,不仅仅激发兴趣,还应达成目标。板书设计也有一定的规律,需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内容规范化,包含重难点,书写时要与相应的教学标准同步。二是要体现空间布局的要求,突出重点,对称美。三是要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他向我们呈现了某位语文老师优秀的板书设计,她在讲《一滴水的故事》、《昆明的雨》、《我的叔叔于勒》时,均在最后对板书进行了艺术加工,加工成一滴水的形状,雨字,及用天平衡量的钱币,可谓是巧妙至极。这个老师的板书堪称一绝,定是花费功夫,巧妙构思的结果。这让一向板书随意的我不禁思考,是时候改变了。
除此之外,魏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和传统听评课有所不同的切片诊断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成和多媒体的预设并不是完全相符的,这是真实的课堂,在课堂上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成。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内容进行讲解,在学生提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时置之不理,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应该重视学生的看法,及时补充自己的观点。在我的课堂上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学生提到的观点是我没有准备的内容时,有时候会直接略过他们的看法,并把他们引导到我设计更好的内容中,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及时改正的。
对于学生的观点要及时进行板书,同时要结合自己之前预设的目标进行对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板书可以起到强化重难点的作用。在课堂上,我们有时候会忽略到板书的作用,只是在课件上将内容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可能没有那么清晰的感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所以在以后课堂上,我会及时进行板书,将本节的重难点更好的展示给学生,同时也能起到巩固的作用。
在对一节课进行评价时,我们更多的是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来进行评价,对于教学环节的标准并不清楚,教授提到的切片诊断正是强调我们要对一类活动进行总结归纳,得出评价的标准,参照标准再进行评价。而且切片诊断是将某一环节提取出来进行,对于我们的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在平时我们听完课评课时,总是大家针对这一节课来讨论点评,没有特别强的针对性,以后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先选取一个环节进行集中评价,比如针对板书,导入,提问这种环节的统一评价。评价标准也可以在评价过程中形成,比如评价一滴水经过丽江这节课的板书时可以看出该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进行了艺术规划,将重点内容用一滴水的形态展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板书设计时还需要对板书进行艺术化设计,这也是评价板书时所要参考的标准。
在评价时我们还应及时指出缺点和不足,不能只对其进行肯定的评价。只有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针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才能更好地促进成长。评价过程是学习、运用、内化教学设计原理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对教学评价给予高度重视。有两种值得大家分析的典型教学设计片段:优秀典型和不足典型,我们要学会分析这种设计,从优秀中学习经验,从不足中反思自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将这些运用到实践,尽快成长。
在中原名师王xx老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站在课程的高度教学》讲座中,他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核心素养应该是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该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转变教育目标指向,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培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学校和教师从各个教育环节、各个教学要素进行变革,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的课程、教学、评价育人体系。同时,在王老师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中,紧扣时代脉搏实现同频共振,处处体现了三全育人,三气教人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优秀10篇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续关注我们。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优秀10篇】相关推荐文章: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1篇
2022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5篇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