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学论语心得体会(七篇)

最新学论语心得体会(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3 14:02:11
最新学论语心得体会(七篇)
时间:2022-12-13 14:02:11     小编:zd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论语心得体会篇一

今年星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对文化的认同感”。11月份董事长专门致信全体党员委员,提出“做事先做人,治企先修身”,并且推荐全体骨干观看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希望大家“修己以敬,内省不疚”。为何临近年终,董事长不谈如何创利,如何加强管理;反而要谈忠诚度,文化认同感,我认为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董事长在《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高屋建瓴的指出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高速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与企业发展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有对企业不忠诚的、有居功自傲、有不思进取,有抵御不了诱惑。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修己以敬,修身立德,修己以治企业,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才是我们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的良苦用心。因此,我想首先谈一谈自己对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于丹教授《论语》心的讲座的学习,使我感觉到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领导者。我们骨干要秉承“修身持家治天下”的使命感,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意志力。“修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儒家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等,都是强调领导者要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陶冶和完善。

领导者要使员工信服,一要“敬事”,即要有敬业精神。二要“克己”,要自觉地约束自己,克制私欲,行正道,不做一切非礼之事。三要“不骄”,在企业取得一定绩效时,不沾沾自喜,千万不可随之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四要“宽众”,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五是“知礼”。不管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无论是对直接公众或是间接公众都坚持恭敬、诚恳、有礼貌。

修身是搞好企业是万事之本,我们骨干只有全方位修炼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上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去年在普瑞会议上董事长提出了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然而前途是光明,但道路亦非常曲折,如何克服困难,亮剑争赢,这就需要集骨干队伍的精气神,聚我们企业魂。正如我们常说的三流企业靠老板,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要完成发展规划,必需要让企业文化统领我们的心志,建设一只团结廉洁的骨干队伍。

接下来,我谈一谈为何要加强企业文化认同感。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包涵了企业的精神、宗旨、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最高目标、行为规范、形象标识、产品品牌与立业使命等基本内涵和功能,可以说企业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企业家们从自身的实践中体会到,创建企业文化是用心锤炼的过程,自醒自悟比学习借鉴还重要。

所以,我们每个员工,应该用企业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行企业文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宣贯企业文化的排头兵。而我们企业文化无论如何都要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去,即让企业文化落地。

最后,我谈一谈自己对企业忠诚的理解。

在企业里,什么是忠诚?我认为,在一个不断追求发展的企业里,忠诚同样也是品性、灵性和韧性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企业里,忠诚是服从于企业的价值观,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忠诚是出色的理解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完成使命所必须具备的手段;忠诚又是不随波逐流、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种面对困难“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良好心态。一个员工,只有同时具备了这几方面的品质,才谈得上“忠于职守、忠于使命”,才能为建设和发展企业发挥作用。否则,所谓“忠诚”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果努力去培养塑造自己的品性、灵性和韧性,提高自己的忠诚度,那么,不论你在哪个岗位上,都一定会创造出色的业绩,为企业作出贡献。对企业来说,一个以优秀的品性、灵性和韧性为企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就是英雄,是一个忠诚的员工。

因此我作为一名员工要司其职,要忠诚,忠诚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忠诚全体员工,忠诚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主要表现就是自己工作让他们放心,忠诚全体员工就是自己工作让他们满意。

xx人对我寄予厚望,我想我也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

学论语心得体会篇二

通过听朱先生的课,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朱先生曾讲过,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学佛前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朱先生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朱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弟子规》)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听朱先生讲课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着先生讲后十章,还有《大学》、《中庸》等。

学论语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这个假期在校领导的建议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交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

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 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老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无论对朋友领导还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事一定要问心无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认清糖衣裹着的往往是炮弹。赞也好,贬也罢,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谁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曾说过,看一个射箭手技术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没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没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对他人不能太苛刻,宽容别人其实更是宽容自己。

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在处理问题上,有的人会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时候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让我们用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消极或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风。

是《论语》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对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可以调节关系,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更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选择了宽容,便选择了财富!读懂了《论语》,便读懂了人生!

学论语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

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这个假期在教体局、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 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老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无论对朋友领导还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事一定要问心无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认清糖衣裹着的往往是炮弹。赞也好,贬也罢,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谁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曾说过,看一个射箭手技术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没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没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对他人不能太苛刻,宽容别人其实更是宽容自己。

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在处理问题上,有的人会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时候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让我们用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消极或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风。

是《论语》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对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可以调节关系,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更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选择了宽容,便选择了财富!读懂了《论语》,便读懂了人生!

学论语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这个假期在校领导的建议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交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

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 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老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无论对朋友领导还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事一定要问心无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认清糖衣裹着的往往是炮弹。赞也好,贬也罢,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谁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曾说过,看一个射箭手技术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没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没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对他人不能太苛刻,宽容别人其实更是宽容自己。

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在处理问题上,有的人会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时候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让我们用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消极或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风。

是《论语》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对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可以调节关系,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更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选择了宽容,便选择了财富!读懂了《论语》,便读懂了人生!

学论语心得体会篇六

接到要读诵《论语》的指示,第三天就开始先看后读,以下是通过学习后,以自己暂时有限的理解和认知,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有不到之处多多指正,感恩促进我成长的每位老师!谢谢了!

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先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老师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弟子规》)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

学论语心得体会篇七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的弟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及再传弟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对孔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及其弟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的言行的记录,其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讲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特别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在《论语》学而篇的学习中,我颇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事,我想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悲剧都不会产生。然而,当利益冲突一旦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想问题总是忽略了它呢?

还记得刚买电脑那阵儿,本来狭小的寝室一下多出了五台电脑,每个人都想把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机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个人对电脑的使用时间和方式都各异,为此寝室里经常发生冷战,电脑布局模式不断更改,弄得寝室没有一丝“温暖”,闷得人难受。后来我们冷静了下来,试着为对方考虑,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让步,最后寝室形成了统一的作息时间,为了共同目的,我们终于和好如b初,又是好姐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是危险的。《论语》中这句格言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牢记。学习型社会不但要求我们终生学习,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大学四年里,我们或许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我们学习中的思考却不够,对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探索更相当缺乏。我想我们大学生需要用更多的实践来检验我们的知识。

今年暑假,我随着我院三下乡队伍到了开县(全国的贫困县之一)。尽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让我真正看见了贫困山区的经济、教育现状。有一个乡教学设施极差,没有书桌、椅、图书,教师缺编严重达200余人,有些学生上学每天要走四五个小时。有的村小每学期只能上一次计算机课,有些孩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每一次都会走上半天的山路,学习三节课后再走回去。他们中不少孩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因为贫困等原因而辍学。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山里的孩此文来源于第一范文网小学毕业或是初中毕业后,他们就面临着劳作或打工就业呢?当地的学校教育又能给他们提供些什么呢?而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论语》就是文化经典之一,学而思,思而学,必定有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