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们时常感到迷茫,究竟什么是幸福,又该如何获得幸福?《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下面这篇幸福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左右优秀作文,作者深入剖析书中观点,结合自身生活感悟,从对幸福的全新认知,到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到日常,展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它能带你一同探索幸福的真谛,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追求。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一看。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篇1
因为我们看的太多,吃的太好,生活太便利,我们渐渐丧失了幸福的感知力。
那么既然是能力,就应该像肌肉,可以锻炼吧。如何才能提升我们幸福的能力呢。
现在幸福/不幸福VS未来幸福/不幸福有四种组合
1、现在幸福->未来不幸福
及时行乐型:
典型的就是沉迷网络游戏,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为了当下幸福,即使知道未来会不幸福,浪费时间也不管了(吸毒可能更加典型,只是太极端了)。还有些人赚着很少的钱,你和他说要学习,为了将来赚大钱,他却和你说,没事,现在开心最重要,以后再说。
这种类型的人注定不会幸福。
2、现在不幸福->未来不幸福
习得性无助型:
这种无助感是生活教会你的,可能之前你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其实你可以通过学习等方式摆脱,但你却主动放弃。很多女生闺蜜聊天到最后总会聊到男生,只有一个结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为什么,可能之前遇到过,所以理所当然认为未来也不会改变。
这种类型的人注定不会幸福。而要幸福的方法就是放弃这种固定思维,改变自己。
3、现在不幸福->未来幸福
忍辱负重型:
绝大多数人是这个类型。典型的就是等我考上哈佛大学就好了。等我创业成功就幸福了。等我熬过这个坎就没问题了。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幸福,读后感.永远体会不到快乐。因为其幸福感全部来自外在,在达到目标之前完全是忍受痛苦。而当达到目标的瞬间,支撑你的理由消失了,你不但感觉不到幸福,反而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就像文章开头的我)。如果幸福感都来自外部,在过程中没有乐趣,那么也是注定不会幸福的。
4、现在幸福->未来幸福
失去让人珍惜,你现在拥有的足以让你幸福。有些人抱怨拥有的太少,你想想,你能走路,能吃饭,能呼吸是不是比很多人强了,能看到自己所拥有且不等到失去才去珍惜的人,才拥有真正的幸福感知力。不在乎事情大小,即使坐着读一两本书,只要你能去感知,活着当下(佛教叫做正念)你就足以能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当然,人可以有欲望,也需要有欲望,但关键是不要被欲望所折磨。
比如一个朋友买了宝马,却说一点都不幸福。问他买了宝马怎么不幸福,他说我的目标是玛莎拉蒂。看到没有,你可以有更高的欲望并为之努力,但关键是当你拥有宝马的时候,你应该为你拥有的而感到幸福。
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最后用两种心态来做个总结
逆水型心态:
等我考好了就会开心,等我创业成功我就幸福了。目标实现前好比在水里憋气,充满了不开心。
郊游型心态:
小时候去春游,老师刚刚说了一句要去西郊公园,你就开心死了,这不还没去吗,对,那是你拥有郊游心态。然后呢,你开心的准备零食,准备玩具,想象当天的情形。到了那天和小朋友一起爬山,虽然很累,但是你整个郊游的过程都很开心。这就是我们推崇的感知幸福的心态。
我们应该拥有哪一种心态,不用我说了吧,记住,幸福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状态,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取决你自己。人生苦短,好好锻炼自己,享受幸福。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篇2
近读《幸福的方法》,读完之后颇有感触。
心理学家曾经对比过非常快乐的人以及不快乐的人,在外界因素中,唯一能区分这两种人的就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并且伴随一生的就是亲密关系,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幸福的最佳预测因素,就是亲密关系。
所以我们来看看第四个观点,无条件的爱以及相互理解,能够帮助建立亲密关系。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如果你无条件爱一个人,你就会看重对方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他的外在表现。
比如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勤奋、热忱而又有耐心的人,有可能去做一项支持贫困儿童的公益事业,这份事业成功与否,就是他的外在表现;而他内心的激情和热忱,就是他的核心价值。
如果是无条件爱着这个人,只要他的热忱还在,他的核心价值就在,无论他的事业成功与否,你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
为什么要给予无条件的爱呢?
因为无条件的爱会带来力量,会建立一个“幸福圈”,能促使人勇于追求有意义又快乐的事情,也能更好地激发潜能和价值。
除了无条件的爱,作者还认为理解是爱的基础。熟悉对方,真正去认识他,理解他,会带来更强烈的亲密感,使爱能够更好地成长。
理解对方包括深入了解对方的价值、热情、想法、期望等。在理解对方时,也要尽可能帮助对方理解自己。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想被理解,而不是想被认可上,打开心门,和对方分享自己最深层的部分。
我们来总结下第四个观点,无条件的爱和理解是经营亲密关系的两大基石,而建立亲密关系,是获得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感恩行动背后的原理是,人往往对所拥有的美好司空见惯。
比如说,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健康是多么值得珍惜和感恩,经常要等到健康受到威胁时才会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为了防止司空见惯和理所应当,需要提醒自己,去主动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美好。
为了使身体更加健康,同时又不觉得刻意锻炼和保持太辛苦,最好的方法是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像刷牙一样自动的程序化惯性,这样就不用每次耗费自律去约束自己。
自律是一种珍稀的资源,当过多的事情需要使用自律时,可能会出现自律匮乏。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最后一个观点,用5件好事法和有节制的自律来提升幸福感。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篇3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人生所有目标的终点站。人们总是把“不要失去时才懂得珍惜”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而现实当中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与幸福擦肩而过。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可对于自己来说,生活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不管它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容易,多么的快乐,多么的悲伤,所有这些经历都是自己成长的足迹。
在拜读这本书时,我最喜欢的是对第一篇中《表达感激》的讲解。书上说到每天晚上在入睡前,写下五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一些让你感激的事,虽然这些事情会是重复一遍又一遍甚至会很乏味,当你记下它们的同时还要去想象每一件事的当时体验和感受,你会更珍惜生活的美好。真的那么有意义么?于是,自己便按着书上所讲,临睡前把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或是感激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一遍,当自己真正的去回味每件事情的时刻,真的会如同书上所说,自己是如此的幸福。请大家一定要坚持做一做,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一个全新的体验。
记得,自己在住院期间老师们对自己的关爱,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问候与安慰,更有那香喷喷的饭菜,那纯美的汤羹。每次想起幸福的感觉冲刺着我的整个神经,这份浓浓的爱意让我享受幸福终生。由此,我总是感觉自己命好,每当遇到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总会有这麽多好人来到我的身边,帮助自己使自己轻松度过困境,正因为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好姐妹,我每天的幸福指数非常的高。谢谢大家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对我的包容与理解,能与大家继续携手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由此想到我们老师的幸福感受,真是时时事事,无处不在,就看你是怎莫想的。记得__老师的大一班经典语录吧,字里行间充满了幸福与喜悦;__老师的“幸福九点半”“张老师我都想你了,你怎么才来啊?”……甜甜的微笑,暖暖的絮语,类似的话语有好多好多。当你坐下来时,孩子们会一个抢着一个的为你捶背,当你嗓子疼时,三岁的孩子会要求爸爸、妈妈给你带来含片等等。可能当时你没有什么感觉,可当你细细的回味时,你会感到非常的幸福。这种甜甜的幸福是你们用真心的爱和孩子们互换的果实。记得,女儿上班没几天,就给我带来了许多她和孩子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体现了一位年轻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听着她的叙述,看着她表现出的自豪与快乐,你一定会被她的情绪所感染,这就是幸福。这也是教师独享的幸福。
在工作中如果不快乐会感染身边的人,特别是对于一名身处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每天的工作都会很忙碌或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你讨厌这些烦琐的工作,那么你的不快乐会导致你对工作的松懈,你更会影响你的孩子,因为你的一切是画在一张纯洁而干净的白纸上,你会影响孩子们对快乐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追求。
通过对《幸福的方法》的阅读,使我对幸福的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感谢《幸福的方法》教会了我很多幸福的方法,正如书中所写——“幸福得靠自己”。与幸福的人交往,与智慧的人交往,将健康延长到心里,你就一定会获得恒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