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优秀9篇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30 09:43:20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优秀9篇
时间:2024-07-30 09:43:20     小编:WJ2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为我开启全新视角。它表明只要用心和用智,琐碎繁重工作也能有趣。对每位教师,这都是好书。相信我们用心阅读体会,实践书中智慧经验,比如创新管理方法,也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独属滋味,收获成就与满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郑英老师写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这本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英以细腻、包容的情怀,通过具体的教育言行承载厚重的师爱,将实践与思考对接,还原了班主任有滋有味的管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教育的回甘之味在字里行间流淌,也感叹于这位中学高级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用心与智慧。

这本书对班主任工作中一些最常见的问题做了系统的梳理,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源自老师们平时工作的真情实感。所记录的都是班主任常规工作的创造性实践,记载了老师们班主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以来都对班主任工作有所畏惧。因为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既繁重又琐碎,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难题。但是,在阅读《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只要用心去做,用智慧去面对,班主任工作也可以变得有滋有味。

这本书的第一辑是“细微处用心”。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一章节:做平等的首席(与科任老师合作的艺术),在书中,郑英老师谈了自己与科任老师之间相处的一些方法,指出了班主任不仅要搞好本学科的教学,也要当好其他学科老师的助手。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在班级的号召力,为科任拉搜的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比如:及时向科任老师推荐各种苗子,协助他们选拔好人才,积极帮助音体美的特长生做好赛前的准备等等。如果班主任能如此支持科任教师的工作,科任教师也会反过来全力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两者相得益彰。

总之,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知己、家长的益友、更是科任教师的同盟军。只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齐心协力,彼此支持,用整体效应弥补个体不足,才能产生教育的“共振”效果,形成教育的“同心圆”。

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第二章:与家长的合作艺术。郑英老师说:班集体建设虽然是在班级内部相对独立进行的,但构成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品质和行为都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可以说,班级管理是一张“网”,“网”上丝丝相连、线线相牵,细细地编织着学生成长的梦想,而班主任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这个结,既是沟通师生的桥梁,也是连接家校的纽带。

若把班级比作企业,班主任就是主管,家长就是合伙人,学生就是员工,其中作为主管的班主任必须有纵观全局的胸怀;若把班级比作球队,班主任就是教练,家长就是亲友团,学生就是球员,其中作为教练的班主任必须制定好训练计划,同时组织好战略进攻。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班主任都必须以共同的目标来增进整个团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只有班主任、家长、学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现共赢。这是教育者都已认识到的道理,也是教育中永恒的话题。

所以,班主任必须高屋建瓴、全局在胸,积极建立起与家长的良好互动关系,并与科任教师一同构筑教育的“统一战线”,三位一体,多维度、立体式地凝聚成教育合力,从而产生教育的整体效应。

总之,在家校沟通中,班主任不仅要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要发挥整合和凝聚的作用。班主任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车马兵卒”各方的力量,形成教书育人的最佳组合,产生教育的“共振”作用。这是教育的远见,更是教育的智慧。

此外,郑英老师在书中自喻为“教育农人”,她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待一棵棵小苗,细心地照料和呵护。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细节同样重要。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拥抱,都可能成为改变一个学生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像郑英老师那样,在细微处用心,那么我们也可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滋味。

而且,郑英老师坦然面对教育难题,积极作为的态度也让我深受启发。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她不会轻易放弃或责备学生,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努力去解决。这种积极作为的态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爱和关注,也提高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要学习郑英老师的这种态度,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和他们的困惑。

总的来说,《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让我明白,只要用心去做、用智慧去面对,即使是最琐碎、最繁重的工作也能变得有滋有味。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阅读、去体会、去实践书中的智慧和经验,我们也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滋味。

篇二:《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表扬,是一门学问。”教师如何通过表扬激励学生,唤醒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又能够做到润物无声,启发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寒假期间,学校为每位老师准备共读书——《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让我在寒假时光里获得了心灵的沉静,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体悟,如同黑夜里一把火炬,照亮了我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表扬有了新的体悟。

一、表扬的误区

作为教师,你真的会表扬吗?你的表扬达到教育效果了吗?很显然,叛逆的学生,无序的班级管理,都在折射了教师所谓的表扬,都是无用功。在郭英老师的这本书里,列举了表扬的雷区,如果你踩了这些雷区,表扬肯定无效。

“烂施奖励,过则成灾”,教师不能过度给学生表扬,有的老师,总是把表扬挂到嘴边,同时还会给予学生物质奖励,甚至把奖励当成是“招安封关,逢迎贿赂”的手段,或者是关注两极,对中间的学生不闻不问,使教育的天平失衡,这些体现了老师内在无原则,以牺牲公平来求得暂时的安宁。对特别学生的关照,会不自觉降低遵守纪律的积极性,助长歪风邪气。

二、表扬的艺术

如何让表扬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表现呢?郭英老师给到的答案是变化方式,多角度经营。比如,教师可以从精神奖励入手,“糖衣药丸”,注重持久性,让人终身受益。“合影”、“表扬信”“作诗”,这些无声的奖励既彰显了教师的智慧,又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同时还可以给他们物质的奖励,奖励书籍、贺卡、书签。尤其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奖品,比如在学习清朝的12位皇帝,那么就可以奖励12位皇帝的书签。我觉得这点真的非常好,可以调动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我奖励学生“三八妇女节”贺卡,让学生送给妈妈,一方面让她们知道老师对于她们最近表现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懂得感恩。

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教师以独到的视角,高格局的思维,深入繁琐的班级管理事务中。就像同样是葡萄,在农民眼里是葡萄,在商人眼里是葡萄干,在资本的眼里就是葡萄酒。葡萄的价值因人的见识与格局而变。读了《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我感受到自己对于班级管理的认知还有待提高,在慢慢教育路上,我会与书为伴,润色教育生涯。

篇三:《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当班主任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遇到一些问题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学而为师,生正为范”,无论作为教师还是班主任,不断读书丰富自己都是很重要的的。有幸研读了郑英老师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我感到受益匪浅。

“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远远胜过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和坐视不理的漠然无为。”郑老师告诉我们,只有用心灵去触碰心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引领学生学习和成长。书中收录了许多郑老师和她的学生互动的片断,比如和学生互通信件、倾听学生的苦闷,有耐心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宽严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真诚。

在本书中还提到班主任“应该容许学生犯错误,甚至容许反复学生犯错误,在改正错误中成长,让班级发展在不断纠偏中前进,最终向着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前进。”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要了解你的学生,表扬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应将班学生的优点放大,但有了问题就需要指出,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将表扬和委婉的批评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要把握好在校的每个节点,用爱去温暖和感化学生,时时刻刻不忘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就是要用一颗快乐的童心,去点燃、唤醒无数颗童心,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篇四:《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最近,我看完了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的名班主任郑英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一书。在这本书中,郑老师分享了很多她自己对初中学生的管理经验,让我这个新手班主任收获颇多。

01、细微处看班级管理

首先,郑老师强调班级管理要从细微处着手。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大家庭。班级管理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名字,在多数人看来是多么普通,多么不起眼的一种代号,可在郑老师的眼里,却成了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细节,如果没有教师的用心设计,也不能成为教育的制胜法宝。

我在我的班级中如法炮制,将此妙招用于家长会的准备工作中。在家长会前夕,我让每一位同学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摆放了亲手制作的姓名牌。朝讲台的一侧是显眼的名字,朝椅子的一侧是想要跟爸妈说的话。很多风趣幽默的孩子都写道“爸爸妈妈,不要生气,我还是有很多优点的”、“爸爸妈妈,我在家乖乖写作业等你们回来”。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语,不仅能拉进孩子跟家长的关系,更能让家长会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02、班级奖惩制度

另外,在如何奖惩学生等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郑老师也能从具体的事例反思、总结并逐步形成一种教育的艺术。通过众多的案例,我发现郑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体现出了高度的教学智慧。

在奖励学生的时候,我一般采用发奖状、发讲评或者口头表扬的方式;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总会忍不住训斥一番,甚至采用一些如罚站之类的简单粗暴却毫不对症的处理方法。而郑老师在这方面发掘出了新活有趣的奖励艺术和依“法”施罚、心灵责罚的惩戒艺术,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惩戒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03、与家长的立体合作

在家校合作方面,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郑老师的多管齐下,形成与家长的立体合作模式。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我常用家访、电话联系、微信联系、qq联系、家长会、面谈等方法,但郑老师的“联系本”别出心裁。考虑到孩子一般无法使用电子设备,通过联系本,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能够随时进行交流。这样从细节出发,在家校之间构筑一架畅通无阻的桥梁,就能够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教育合力。

04、从熟悉的地方看风景

郑老师的这本书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从平时经历或看到过的教育案例中,反复思考、总结,将实践与思考对接,给我们展示了“有滋味”的班主任管理方法。

面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我们常常疲于奔命,很少能停下脚步来好好地思考,却还常常感叹“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然而事实是我们只顾着低头赶路,而没有抬头看天,和回头展望。如果我们能培养起对教育细节的敏锐度,这样再次遇到处理过的类似教育问题时,就能“从熟悉的地方看风景”,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最后,借用一段书中的原文,送给像我一样暂时还有迷茫,有困惑,有沮丧,有后悔的新手班主任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自信地说:原来班主任也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

篇五:《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读了郑英老师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让我学到了很多。要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发现其中的乐趣,要用智慧通盘谋划,从细微处着手,活到老,学到老,成就班主任的智慧,让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有滋味!

作为教师,我明白了“教育”一词的重心不在“教”,而在“育”。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从“育”开始,致力于培育出一个个有趣、有品、有情、有思想的活泼的人。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作为教师,要努力超越技巧的层面,走审美创造的道路,唤起孩子们对美的期待,追慕美好。

郑英老师是用自己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在丰富着自己的教育乐园。我想在自己的教育田地里也借上郑老师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努力去完善自己的教育乐园!

篇六:《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封面上的郑英老师给人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我如获珍宝,觉得郑老师做班主任时一定是收获满满,心中如灌蜜一般。虽然做班主任付出更多的辛苦和艰辛,但却有着一种累并快乐着、幸福着的感觉。我深知班级中发生的事常常让我手足无措,焦头烂额,那么对郑老师来说,班主任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我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郑英老师的个人简介,如此年轻的班主任郑英老师,却在班级管理上做得风声水起。1978年出生的她连续7年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他先后成为了《班主任》和《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同时也成为了自己所教学科的权威刊物《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的封面人物,在全国各地班主任专题报告200场,如此优秀的班主任,我相信她身上一定有着超凡的魅力。

郑英老师是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得有滋味的呢?透过他的书,就可以找到答案。“在细微处用心。”正如郑老师所说“”爱学生,请从善待学生的名字开始,这是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开始。”优秀教师首先条件便是“记住学生的名字。”每个孩子的名字就是一首歌,一段情,一个故事,因为它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刚接手我们班的时候的情景。我一直对班级的五六十个孩子,记人名有些障碍,于是在开学初每次上课都必须拿座位安排表来应付“点名大战”,慢慢地花不少时间终于记住了大部分同学的名字。如:表现特别好的,容易记住,还有班里特别调皮的也能记住,对那少数比较沉默的孩子,老师却怎么也记不住。有时就会张冠李戴,弄得孩子们很不好意思,如今虽然已经不再犯,但一想起来,心里还特别不是滋味,比起郑老师,真的是无地自容,郑老师将班中的孩子的名字串连成文,使孩子的名字顿时有了生命,更显示出在集体中的价值,增添了同学间的亲密感。郑老师还提出我们可以记住孩子的名字的同时,可为孩子取昵称,在课间谈话时都能用到,甚至可以带进课堂。这是老师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教师赢在起跑线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多么细心而又智慧的老师啊!极其简单的细节,却有着不简单的内涵,从中透射出人文的关怀。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还体现在与家长合作的艺术方面上。正如郑老师所说“赢得家长,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班主任必须高屋建瓴,全局在胸,积极建立起与家长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与科任教师一同构筑教育的“统一战线”三位一体,多维度,立体式地凝聚成教育合力,从而产生教育的整体效应。若把班级比作企业,班主任就是主管,家长就是合伙人,学生就是员工,其中作为主管的班主任必须有纵观全局的胸怀,若把班级比作成球队,班主任就是教练,家长就是亲友团,学生就是球员,其中作为教练的班主任必定制定好训练计划,同时组织好战略进攻。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班主任都必须以共同的目标,来增进整个团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只有班主任、家长、学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现共赢。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和家长互动的契机。例如:开学初家长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学生需要正面引导和鼓励。其实,家长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家长会上表扬他们的孩子,家长自然会觉得脸上很自豪。因此,家长会上,我最多的语言就是赞美每个孩子及他们的家长,如:表扬学习自律性强的学生,就会赞美他们的家长教育孩子有方法;表扬书写优美的孩子时,会赞扬家长识大体、顾大局,注重孩子的基础教育;表扬成绩优秀的孩子时,会赞扬家长在学习路上助力很成功,但是对于一些不优秀的孩子,我想方设法的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力争在家长会上及时表扬,这样让家长们非常满意,同时家长也多了几份信任与支持,以这样赞扬的方式激励家长,教育不放弃,用赞美打开家长的心扉,使家长很乐意与我们班主任结为联盟,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家长在支持我们工作的同时,也会不经意地替班级做正能量的宣传,岂不是一举两得呢?

总之,郑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做得这么有滋味,一切源于她的亲和力以及她的睿智,首先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注重家校沟通,发挥整合和凝聚的作用,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充分的发挥“车马兵卒”各方的力量,形成教育人的最佳组合,这就是班主任教育的主见,更是班主任教育的智慧所在。郑老师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案例,给了我很多启示,教给我许多处理班级的事务的方法。我相信这本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阅读,才能领会郑老师做班主任的智慧之道,我期待从这本书中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篇七:《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刚刚拿到这本书时,我便被书名所吸引了——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对于初为人师的我觉得班主任不仅让我毫无滋味,而且五味翻阵。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一位睿智的老师,以细腻、包容的情怀,将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做得有条不紊。书中字里行间流淌着教育的回甘之味,教育的有滋有味。

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年轻的班主任郑英老师。郑英却在班级管理上做得风声水起,1978年出生的她曾连续7年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她先后成为了《班主任》和《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并也成为了自己所教学科的权威刊物《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的封面人物。

郑英是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得有滋味的呢?透过她的书,就可以找到答案。“在细微处用心。”正如郑老师所说。优秀教师第一条是“记住学生的名字”。每个孩子的名字就是一首歌,一段情,一个故事,因为它寄托着父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郑英老师将班中的孩子的名字串连成文,使孩子的名字顿时有了生明,更显示出在集体中的价值,增添了同学间的亲密感。郑老师还提出我们可以在记住孩子的名字时可为孩子取昵称,在课间谈话时都能用到,甚至可以带进课堂。这是老师走进了学生心灵的第一步,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教师赢在起跑线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多么细心而又有智慧的老师啊!极其简单的细心,却有着不简单的内涵,从中透射出人文关怀。

不仅要学会在细微处用心,鼓励孩子、欣赏孩子,而且在必要时要学会惩戒学生,当然善用、慎用这把双刃剑。郑英老师书中提到惩戒的规则需要明确,“丑话”说在前,给学生一个“可视”的标准,从而注意自己的言行,降低犯错误的几率。同时惩戒也需要留有空间,给学生自选性的惩戒方式。这有利于学生灵活机动地选择自身能够的方式承认并改正错误,而且能尽量地确保学生一旦犯错,就早有思想准备,起不到惩戒的效果。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效仿这种做法,学生在出现错误,进行惩戒的时候,这种可选性的方式的确让孩子更乐于去接受,同时也竭力维护规则的权威。

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开展班级常规工作时,经常翻翻这本书,大有益助。书中收录了诸多班主任的管理妙招,的确是“一线班主任的宝典”。将适于自己班级的方法带到实际工作中去,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发现做班主任确实是有滋有味。

篇八:《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是郑英老师编写的关于班级管理的一本书,她是如何在班级工作中做的有滋味呢?带着好奇心,透过她的书,让我找到了答案。

在细微处用心——正是郑老师所说的秘诀。

一、运用名字的艺术

每个孩子的名字就是一首歌,一段情,一个故事,因为名字寄托着父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郑老师将班中孩子们的名字串联成文,使孩子的名字顿时有了生命,更显示出在集体中的价值,增添了同学间的亲密感。她还利用学生名字作诗,为学生量身定做谜语,将学生名字编入习题,以学生名字命名备品,把名字作为专利称号,为每位学生制作桌签,用“暖色语”称呼……等多种方法走进学生的心灵。简单的细节透射出人文的关怀,教育的磁力、张力和活力。

二、与学生对话的艺术

如果把德育过程看作是一条线,那么每一次言语都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一个“点”。德育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点聚集而成。每个点的质量都影响着德育这条线的整体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重视语言的力量,再“点”上下功夫,丰富自己的底蕴,增加自己的学识,修炼自己的涵养,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意味的言说,让语言成为教育的利器,培育学生优秀的品质。

郑英老师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很少指责、训斥,也很少唠唠叨叨不着边际。更多的时候,她用简短富有寓意的小故事或者小案例来打动孩子们,留给孩子们的是思考和冷静,更多的是收获感悟。

三、奖励学生的艺术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值得玩味。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尖叫,老人不堪其扰,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给每个孩子25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一如既往来到这里,老人这次给的是15美分,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五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五分钱,知不知道我们有多辛苦?他们发誓再也不会为老人而玩了,果然,老人的门前恢复了宁静。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奖励也是有艺术的。诚然,奖励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物品,但物品只是载体,学生更在乎的是它所包含的源自教师的那份信任和关爱。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一些奖励行为,本想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却因使用不当而误入歧途,有意无意中上演了“德西效应”,违背了奖励的初衷,影响了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奖励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并内化良好的行为,让其最终不需要奖励”。

郑老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她看到了其它教育未曾留意的风景,感受到其他班主任未曾体会到的幸福。在细微处,用心着眼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班主任工作变得生活化,用对生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许会不尽人意,就像生活,但你努力多少就会回报多少,我们也许要的不是回报,但那种酸甜苦辣之后,满满成长的喜悦就是一种过程中最幸福的事。

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希望执着如一地守望着这片教育的农田,浇灌出丰硕甘美的果实。

篇九:《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阅读感悟

拿起《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书来慢慢读,说实话第一吸引我的是书的名字,也是在国培班培训学习时林慧珍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的角色就是班主任,当班主任真的有滋有味吗?杨老师又是如何做到有滋有味的呢?看看自己身边的做班主任的同事们,个个都神情憔悴,形如枯槁,像一个个随时待命的消防队员一样,哪里起火了,就往哪里狂奔,不管三七二十一,操起水枪或者灭火器就是一阵扫射。在书中,字里行间我感受到郑老师并没有讲述班主任工作的苦与累,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融入自己的智慧,将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一边读一遍梳理自己的带班育人理念与实践做法。如何在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中找到这一份“小幸福”,前段时间看到网上一个小视频:视频里的男老师在进教室之前,他停驻教室门口,推了推眼镜,做出微笑的表情。为什么那么引起大家共鸣,这就是一个老师的素养。班主任,首先要认定这个职务是美好的,要始终以“最美好”的状态去影响学生。杨老师在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

同样一斤米,

把它放在米店,值一元钱;

把它做成饭,值三元钱;

把它做成粽子,值五元钱;

把它做成米饼,值十元钱;

把它酿成酒,就值几十元钱。

不过,起点都是一斤米。

同理,班级管理中的许多细节也极富有弹性空间,在不同班主任的经营下,其最后价值也差距甚远。有智慧的班主任对这些“米”进行积极“开发”,精心“加工”,把它做成更有“增值”的产品,其“利润”可观。

带班“心”思路,“慧”做班主任。

20__年2月初春时节,我与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相遇了。通过问卷和调查我发现孩子父母多为90后,忙于工作疏于陪伴,令我惊讶于竟然有10人上托班,其中3人周托,这时的他们才刚刚一年级下学期。中途接班之后,我开始了“一日蹲班”,围绕“孩子一日学校生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观察、记录与反馈,发现大部分孩子行为习惯较差,缺少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我深知有成效性的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内容才能让教育深入孩子心中。

什么是教育?叶圣陶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如何做?____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____的教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指引下,依托我校“丰实”文化,形成我的带班育人理念:“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心有“每一个”,服务“每一个”,希望在温暖班集体中,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丰实少年”。通过与科任老师、家长们的互动了解,我对班级进行了总体规划,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以3y+3°+4j的育人目标:

3y:有团结奋进的集体意识、有积极进取的自律意识、有踏实认真的责任意识;

3°:有态度、有温度、有气度的丰实少年

4j:净、静、竞、敬

班级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聚“火”——团结向心,积极向上

第二阶段:燃“火”——强化本领,乐观进取

第三阶段:闪“亮”——勇敢展现,幸福有爱

育人措施不在多,在于实效性强,以“4j”为抓手,达成育人目标。

一、共筑班集体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班级归属感,“我是小当家”——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面向全班同学选举班干部,并征集班名、班徽、班训、班约等,投票表决,颁发“最佳创意奖”。孩子们以社团为单位在家长的帮助下组建了班级智囊团,献言献策,班级认同感、班级向心力已悄然深入到一(9)班这个集体中。星火班“班徽”,星星和火苗结合,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个人是集体,集体是个人。我深知内驱力是学生终身享用的发展力。于是,我和小星火们一起商谈,共同构建了班级育人体系。

二、打造班集体

立足长处,培养自信。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为原则,精确细则,落实常态。

以4j为管理核心。

(一)净能生美

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地上有纸屑,桌子乱跳舞,桌兜物品“一泻千里”,我的心情真是郁闷。如何保持教室整洁?

1、安排值日表,责任到人

“扫、擦、拖、倒、摆”五位一体,“承包责任制”每日组长统筹安排,划分区域,责任到人。

2、培养学生卫生意识,外“行”内化于“心”

言语鼓励、灌输概念、配合口令,由“该你做”到“我来做”。

3、“示范是最好的教”,身教重于言传

4、及时奖惩

净能生美,美在环境、美在心灵。

(二)静能生慧

如何由“爱说”转变为“会说”,在合适的时间说合适的话。图书角里的书架引起了我的注意,以“书”为助手,培养孩子们“入则静,出才动”的好习惯。我放下了一套书《中国神话故事》,第二天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放在了书架上。一个人到一群人,我们构建了班级阅读成长体,“小书虫阅读记录单”,坚持每日一读,亲子读、自由读、同伴共读,15分钟——40分钟,日积月累,“爱读书,读好书”的种子在每个小星火心里向阳生长。阅读共同体得到了诵读老师、家长们的一致赞赏,日日坚持,周周评选,月月展示,“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晒晒我的小书架”“好书推荐——讲讲我喜欢的读书故事和读书名言”“互换书吧”。寒假,小书虫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利用钉钉,开展“阅读小课堂”活动,课堂主持人、阅读发起人,自行组织,自行安排。学期末,评选“最美小书虫”,有仪式感的表扬和老师赠书环节让他们兴奋不已。结合学校特色活动“每日午讲”,展开主题式午讲,小脚丫走到哪——分享我的旅游足迹、跟着课本去成长(风景篇,感受祖国风景秀丽;人物篇,感受先辈民族情怀)、秀一秀我的厨艺……“每周一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图文结合,记录心情,留下回忆。由“读”为圆心,画下成长体。

(三)竞能生优

根据学生们的发展目标,班级需要创设更多的活动,借助家长、学校与社会力量共建班本课程。通过人文、科学、艺术、健康四大模块,满足不同孩子们的成长需求,比如“我与季节共成长”项目式学习——拥抱夏天:拥抱夏天最正确的姿势“动起来”,

手动:自制冰棍、炒酸奶、西瓜汁

嘴动:果园推荐人、农家小院小诗人、家乡代言人、红色讲解员

脚动:跑步、跳绳

拥抱夏天,感受童趣,快乐成长,不忘责任。“争做文明小天使,传递濮阳新风尚”,文明创建有你,有我,有大家!

遵循活动之“法”,体验活动之“趣”,拓展活动之“悟”,明晰教育之“理”,凸显活动的育人价值,让体验式活动滋润每一个孩子的精神成长。

班级评价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试图为孩子创造一个努力可达到的区域,让孩子尝到跳一跳摘个桃的甜蜜滋味。班级考核——手可摘星辰,小组捆绑式激励评价与个人成长式评价相结合,印章积分制进行可量化的评价,奖励内容与形式丰富,让评价“评而有价”,营造健康、活泼、积极的班级氛围。

(四)敬能生德

____强调“立德树人”,教人先律己,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诚实守信是表现,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感恩教育”等实践活动;相约经典,汲取文化力量,我和孩子们“每日一诗”、《弟子规》、《千字文》,读背吟,多法并举,构建传统文化育人机制,塑造有德之人。

三、家校共育建桥梁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校共育,赋能丰实少年向上发展。充分发挥家长能量,打造班级多项亲子育人活动。在班级《星火共读》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心得看法,开展“家庭会议”,倾听教育,及时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从而跟进教育。在“小书虫阅读”和“家长共育指导群”中,家长主动现身说法,传送宝贵经验,推选“星火书香家庭”“最具学习力家长”进行表彰奖励,提倡共读活动一直延续,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情感交流。

在书中,我们体会到郑老师当班主任可以这么“美美的”,她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她看到了我们未曾留意的风景,感受到了我们未曾体会过的幸福。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希望能“晨兴理荒秽,带月锄禾归”,执着如一地守望着教育这片农田,浇灌出丰硕甘美的果实!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05b17cf0320251ff8cae52989500b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