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能实现心贴心交流,消除芥蒂,建立信任。倾听成长故事,交流学校生活,商讨教育方法,改善习惯养成。家校合育,利于教育教学。教师也因此能在教育路上收获美好,就像一路花开,满手留香。比如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迎着暖暖的阳光,带着满满的祝福,开启了今年家访的第一站。一年级的小雨,一个大头大脑,聪明机灵的娃,可就是上课小动作不断,还喜欢和同学讲悄悄话,下课后也爱跑来跑去,小脾气一上来倔得像头牛,真是令人头大!可就是这样一个调皮大王却让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一进他家,原本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小猴子竟然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拼装小飞机,妈妈也是很认真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看着这么温馨美好的画面,顿时让我动容。一看到我来了,赶紧拉着我的手让我坐下,还给我端来他最喜欢吃的零食,然后拿着他拼的小飞机一脸自豪地告诉我,他长大后要当一名翱翔蓝天的飞行员……要不是妈妈制止他,他呀,能给我讲上一个下午。在随后的谈话中,让我对孩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幼儿园时期就活泼好动,也让学校老师操碎了心,可是在家像换了个人一样,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从来不会像在学校里一样。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面,也许孩子在校表现出来的是他的天性,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就扼杀掉它,也许这才是孩子可爱、独特的地方,在家也许对父母有一些小小的畏惧感,所以表现的如此乖巧。临行前,我摸摸他的头,笑着对他说:“小雨,你是个不一样的孩子,你让老师看到了不一样的你,要是以后在学校能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稍微控制一下自己,你会很棒!”他羞涩地对我一笑。也许这一笑就是他对我最好的承诺,期待他慢慢地转变。
家访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面对面的交谈,心与心的沟通,放下彼此的芥蒂,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聆听孩子的成长故事,讲述孩子的学校生活,商讨好的教育方法,改变孩子的习惯养成。家校合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教师才能在教育之路上一路花开,手有余香!
篇二: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急于看到成果,急于追求速度。但当我们面对学生,面对那些正在成长的花朵时,我们需要学会放慢脚步,耐心等待他们的绽放。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独特的花,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生长节奏和芬芳香气。只有当我们用爱去播种,用心去耕耘,才能像春风一样,吹开他们独特的花香。
吴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似乎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无论是写字、走路还是吃饭,都显得从容不迫。这样的节奏让家长和老师感到焦虑,他们时常催促他加快步伐,希望他能跟上其他人的节奏。然而,这样的催促往往只会让他更加紧张,更加无所适从。
在一次家访中,我们看到了吴同学的真实面貌。他虽然话不多,但非常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提问。他的母亲告诉我们,孩子在家里并不喜欢表达自己,他们也很难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然而,当听到我们在学校里观察到的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情景时,他的母亲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感慨地说:“原来孩子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优点呢!”
这次家访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成长轨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成绩来衡量他们的价值,更不能因为他们的节奏不同而急于求成。相反,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他们的独特之处,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他们独特的花香绽放出来。
总之,“别着急,慢慢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在面对学生时,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同时,也要用心去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用心去呵护他们的成长之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那些吹开学生独特花香的“春风”。
篇三: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暑期家访能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是不一样的。走进学生家里,才能进一步走进学生心里。我期待着与我的学生们暑期相见。
今天,我去拜访了一位学生和他的父母。学生名叫小Q,是班上一个安静而用功的学生。当我到达他家时,他的父母热情地迎接了我。他的家里整洁而温馨,被母亲打理的井井有条,墙上挂满了孩子成绩奖状和优秀作品。随后,我询问了他的假期生活,检查了他的假期作业,对作业里出现的疑难问题做了解答,并帮助他做了一些更加合理的假期规划和指导。之后,他的母亲告诉我,小Q是一个非常自律和有条理的孩子。在这个暑期,他除了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他还报了一些课外辅导班,绘画,篮球,阅读等。他喜欢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并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各种书籍。
在家访的最后,他向我展示了他的画作和手工制作品,每一个都展现出他的创造力和耐心。我向他表达了赞赏,并鼓励他继续保持努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孩子父母也表示,他们会一直支持和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次家访让我深受鼓舞。优秀的孩子背后,大概率是有优秀的父母,他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我相信,温馨而富有爱心的家庭中,孩子一定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绩并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个家访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篇四: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上学期暑假快结束时,我接到担任四年级班主任的任务,一起接到的,还有家访任务。这个班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班级,学生的情况我一无所知,只能跟在另外两个任课老师的背后一家一家走访。
走访到第二家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从一进门开始,这家的女主人就在扫院子,一直到家访结束,我们一行人离开院子,她还在低着头扫院子,全程没有抬过一次头,没有和老师有过一次眼神交流,更没有说过一句话。而且,这个学生也没有跟她的父母住在一起,我们去的时候是他的爸爸打电话给爷爷,让爷爷从家里送过来的。所以,出了院子没几步,我就问校长:“这个家庭是不是重组家庭?那个女的是小青的继母吧?”校长微笑着说:“你怎么知道的?”于是我把刚才观察到的现象一一道来,并且我从继母冷漠的态度和小青来到父母家以后局促不安的表现中感受到她的继母对她并不好,她在这个家里感受不到温暖。
开学了以后,通过课堂上的表现和课余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青天性比较活泼、性格外向,又爱调皮捣蛋,课堂上却总是心事重重、心不在焉,有时候站在她旁边刚讲完的知识点再提问她还是一脸懵。课后作业十有八九是完不成的,偶尔完成一两次字迹也是非常潦草,还时常会跟男生打架,挑起各种事端。有时候把她叫出来跟她聊天,让她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她又总是一副戒备森严或者不服气的样子,甚至故意和我对着干,着实让我头疼不已。
再后来,作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书信,习作任务就是写一封信。当我打开她的作文本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稍显笨拙又稚嫩的文字:“亲爱的妈妈,您已经大概十年没有回来了,我好想您啊!我真的好想您,您什么时候回来呀……终于,我算了一下,我十八岁就成年了,我还有七年的时间,我七年后来找您,您一定要等我呦……”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我觉得我必须做点什么,帮孩子找回妈妈,让她的妈妈听到孩子的心声。
我先后找过小青的爸爸、小青本人和小青的奶奶,通过交流,我了解到,原来,在小青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婚了,离婚后,她的妈妈回来看过几次孩子,但是爷爷奶奶不准小青的妈妈看孩子,这样几次下来,她的妈妈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小青的爸爸重组了新的家庭,在他们没有孩子之前,继母对小青的态度还是不错的。再后来,他们有了孩子以后,继母对小青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变,这让小青的爷爷奶奶很不高兴,情况愈演愈烈,导致现在小青的爷爷奶奶和爸爸一家几乎已经断绝往来了。小青的爸爸为了避免两家的冲突,甚至把家搬到了县城去住,小青完全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感受不到任何父母之爱。因此,她格外想念自己那十年未曾蒙面的亲生母亲。但是由于爷爷奶奶不同意,他们已经失联十年之久了。
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我是不是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眼睛里看到的是不是只有分数?对于这样一个极度渴望爱又极度缺乏爱的孩子来说,她的心怎么能专注在学习上呢?如果她的心结打不开,她很难真正快乐起来,甚至人格也很难健全。面对很容易预见的结果,我教再多的知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又有什么用呢?我也是一个妈妈,我也有女儿;我也是一个女儿,我也有妈妈。全天下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得到来自父母的宠爱,爱是滋养一切心灵的力量,爱是治愈一切心理问题的良药,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爱,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一个孩子被爱的权利。
后来,我又反复沟通了几次,她的奶奶态度渐渐缓和了下来。终于,寒假快结束的时候,小青给我留言,她的奶奶联系上一个中间人,并且通过这个中间人联系上小青的妈妈,小青终于在寒假里见到了她的妈妈,并且在她家里住了十天。又过了两天,我有了小青妈妈的电话和微信,我把孩子的信发给了她,还在她的朋友圈里看到小青和她的妈妈还有弟弟三口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小青的脸上也洋溢着久违的灿烂笑容。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暖暖的,感觉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我所执教的村小中,在许多个离异家庭中,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这些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疏导或者解决,孩子的人格可能很难健全起来。好的童年治愈一生,糟糕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因此这些孩子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甚至是偏爱。就像前两天看到的一本书里的一句话:有些孩子上学是为了学习,有些孩子是为了被爱。我的教育观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我不再那么在乎分数和排名,也不去在乎那些所谓的奖状和荣誉,这一切和一个生命健康快乐的生长起来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我清楚的知道,学习只是成长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因为在教育生活里,人最重要;对于人而言,爱最重要。
篇五: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家访是家校的零距离沟通,是双向奔赴的爱。推开家门,打开心门,家访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平台,走进学生家庭,不仅带去了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也拉近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的心更近了,这种无形的力量如甘泉般流进学生的心田,激起学生心里智慧的浪花。
从教23年来,对于班上的特殊学生,大多都是与家长进行电话、微信沟通,交流的内容也是缺点多于优点。但我发现这样的方式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区教育局“万师访万家,携手共成长”活动启动以来,透过家访,我也感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班级多数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忙于生计,比较忙,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有空时也只是随口问一声。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鞭策。
学生瑞瑞,平时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学习成绩急速下滑,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差。面对孩子的这些情况,我多次与家长电话沟通交流,但家长对孩子的状况不够重视,致使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令人担忧。
一天放学后,我和搭班老师前往瑞瑞家进行家访。我们的到来让孩子的奶奶感到非常的感动和意外。随后,我们详细询问了孩子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的教育及陪伴情况。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孩子父母工作比较繁忙,陪伴的时间极少,性格急躁,教育孩子简单粗暴,遇到问题,缺乏与孩子耐心地沟通和交流,有时还会使用武力。虽然事后向孩子道歉,但是孩子不再信任家长,说家长说话不算数,他也可以说话不算数。这些情况致使孩子面对问题,不会沟通,不会表达,容易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和情绪。
通过与孩子奶奶面对面的沟通和与孩子爸爸妈妈的视频聊天,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内心深处的问题,循循善诱,肯定孩子内心世界阳光、纯真、有正义感。但缺乏家长正确的引导,孩子以一些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需要。说到动情处,瑞瑞妈妈潸然泪下,连连表示,以后要积极配合老师,多沟通,多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临别时,家长对我们的教育给予的高度评价,瑞瑞妈妈感动地说,咱们老师真好!对学生如此牵挂和关心,表示以后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家访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身为任课教师,我平时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会更多一些,对于学生家庭生活的关心还不够。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管理好班级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学生的生活,为有困难的学生尽一份力,有时,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暖心的动作,也会给学生温暖的感觉。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小,做则必成。我们呼唤家校合作、家校共育;呼唤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常沟通,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共同努力。让我们把家访进行到底,为孩子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心灯。
篇六: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几十年了,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家长。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班级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必须时刻挂在心上。多关注学生的近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问题,也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我班里有个女孩子,平时很开朗,和同学相处的也都很好,并且认真听话,但是上课的时候,却不够积极,总是不说话。我鼓励过她很多次,但是依然没有多大效果。我思前想后,决定去她家家访。
我告诉了女孩儿,我看到她明显有些慌张,我安慰她说,别害怕,我就是去了解一下情况。放学的时候,我跟她一起去的她家,在路上,她好像有点忐忑,我就跟她聊天,想要缓解一下她的慌张。她很快就跟我聊起来了,我问她为什么上课不说话,她就又沉默了。我也没再问她,打算等到她家了,再了解情况。
到了他们家,是她妈妈开的门,因为已经提前说过了,所以她的妈妈已经知晓了我来的目的。我们走进屋里,她让女孩儿把弟弟带进了卧室,我们在客厅里谈话。我先跟家长说了一些孩子的基本情况,家长说,孩子的胆子比较小,一直都不太敢说话。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说孩子平时很活泼,很开朗,我跟她的朋友了解了一下,她平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不敢在课堂上说出来。他的妈妈说,孩子在家,就喜欢跟自己的弟弟打架,但是除了这一点,平时都比较听话,学习也比较认真。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想了想还是问出来了我藏在心里的问题,我想知道弟弟出生之后,他们对女孩儿的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她的妈妈说没有,还是和之前一样,就是弟弟小一些,有时候需要关注地多一些。我提出和孩子单独聊一聊。我跟孩子来到了书房,我问她,为什么会经常跟弟弟打架,她不说话,只是盯着地面看。我说:“你有什么事,可以跟老师说,要相信老师,也要相信你的父母很爱你,想你更好。”她还是盯着地面不说话。
我大概知道,她有一些顾虑。我跟她讲了一些我以前的事情,我想让她明白,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都想她们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可能我的故事触动了她,她慢慢对我敞开了心扉。她跟我说,自从弟弟出生之后,她感觉好像父母的注意都在弟弟的身上,回家之后,也要帮忙看弟弟。从小的时候起,父母好像就对她很严苛,很难得到父母的夸奖。后来,慢慢地,她就很害怕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被否定,害怕被责骂。我摸了摸她的头,跟她说,你很聪明,而且在课堂上说错了也没关系,没有人会否定你。你的父母对你严苛也并不是因为不爱你,而是因为对你有更高的期待。她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们之间也是需要多沟通的哦。
聊完了之后,我回去跟她的妈妈说了这个情况,她妈妈说,的确是因为弟弟更小一些,小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所以可能有点忽略了她的情绪。也确实从小对孩子比较严苛,弟弟上学之后,对弟弟的要求也是这样的,想要孩子们以后有更好的未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孩子,很多都是望子成龙,但是,还是要讲究张弛有度。我跟她说,还是要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可能太过严苛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她在课堂上不敢发言,是因为害怕得到否定的态度。但是她不回答问题,就很难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影响进步。孩子的妈妈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现在知道了孩子的情况,她说以后会好好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女孩躲避着我的目光,我还是给把喊起来了。她一开始还是不说话,后来在我的引导下慢慢说出来了,我说你说的很棒,带动同学们给她鼓掌。后来,她回答问题慢慢的多了起来,人在课堂上也自信了很多。
很多时候,家庭能够最直接地改变一个孩子对于生活的态度。我们身为人民教师,有责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家访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孩子转变的原因。我想,以后还是要多多家访。
篇七: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随着我校“万师访万家”活动的热烈进行,我和学校里的老师们也踏上了家访的征途。今年是我接手这个班级的第一年,当我接到全员家访的通知时,我心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有机会走进一个个小家,去感受每位学生的家庭生活;忐忑的是我对很多孩子还不太熟悉,单独面对面的“地毯式”的家访,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在接下来一个月时间内,我和班级的任课老师陆续走访了许多孩子的家,我看到了对孩子严厉苛责的父亲,看到了一切全都“放手”给孩子的母亲,看到了一味纵容孙儿的奶奶,看到了整日忙碌于工作的父母亲,也感受到了爱但不骄纵孩子的家庭……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
这个家的小主人叫小语,他是单亲家庭,父亲一人在外打工,非常艰难地养家;平时都是奶奶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奶奶常常无能为力。我了解到孩子平时总是不爱吃早饭,所以身体看上去很瘦弱,于是我有时间就常常和他交流:“今天吃了什么?”“最近学习感觉怎么样?”从他的眼神中,我能看出这个孩子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爱的渴望,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去帮助他。刚开始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学习不是很上心,于是在课堂上我鼓励他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经常点名让他回答问题,课后关注他的作业情况,用我真诚的关爱打开孩子的心结,一点一滴,长期坚持,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孩子慢慢地有了一些变化,他在上课的时候,开始抬头回答问题,开始举手表现自己,他开始变得自信,学习成绩也逐渐有进步了。
孩子的变化,源于他们的自信,而这份意外的自信,源于家长和老师们的鼓励和肯定。如果我不去家访,何来这份意外的收获,小语的事情启示我,对于个性差异明显、家庭环境各异、问题表现迥异的孩子,我们老师能做的除了教书育人外,就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携手家长,绽放每一位孩子的精彩。
篇八: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后,迎来了轻松快乐的暑假。我喜出望外地回到了家,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傍晚,“滴滴”门锁已打开,随即就听到妈妈一脸兴奋地说:“舟舟,明天张老师会来家里家访哦!”
“啊?!”
“张老师说她们会先到我们家再去其他人家,我们是首选。”
“嗯!”
听到“家访”,我不由神经紧绷,我在学校的“调皮故事”、不认真的表现……都会被老师抖出来吧;这学期的学习成绩也不稳定,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这次期末考试也不是很理想;老爸那暴脾气,会让我吃不了兜着走吧……哎,这下可怎么办啦?
没等我回过神来,妈妈给我布置了任务,“你负责把家里收拾收拾!”我无奈地点头答应。
晚饭过后,我就赶紧开始了家中的大扫除,没整理几下就感觉有点腰酸背痛了,我有点想罢工了。可是想着明天老师就要来,只好咬咬牙,撸起袖子加油干!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把家中整理得井井有条了,爸爸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清晨,朝阳伸出他火热的触手遮蔽着大地,知了在拼命地呼喊“好热好热”,“舟舟,下楼去接一下张老师和周老师。”妈妈大声喊着,我不禁有点紧张。当我走到楼下的时候,就发现张老师和周老师满头大汗地站在了入户门那里,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我怯怯地坐在妈妈旁边,浑身有些不自在,手都不知该往哪放。看着老师们盈盈的笑脸,我提着的心才放下了几分,但还是有点害怕,怕老师又来一个360度的大转弯,手心冒汗,也一直不敢直视老师。
张老师那温柔的声音响起,“孩子在学校表现很不错,老师每次交代的各项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对待同学也比较热情,乐于帮助他人,要是再大胆一点,上课积极发言就更好了,希望以后多思考、更加主动!”说完这些,细心的张老师看我坐在沙发上,像个犯错的小孩子一样一直低着头,于是拉着我的手,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说:“滢舟,你不用紧张,胆子可以大一点,自信一点。暑假多阅读书籍,相信你会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说完,老师还送了本书给我。
听着张老师的话,我便觉得不那么害怕了,双脚也顿时放松了些,脚趾头不再交错的挤来挤去了。我原本以为老师们会绷着一张脸来告状,没想到却是给了我这么多肯定和鼓励。老师们在爸爸妈妈面前一直讲我的优点,虽然也点了我的一些不足,但是我紧张的心情,随着老师们轻松的谈话变得越来越平静了。英语周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单词是基础,首先要有一定词汇量的积累,然后坚持每天朗读,培养语感,坚持练习听力,模仿纯正英国人的发音,学习英语是需要坚持的啊,不是一蹴而成的,每天坚持学习是必须的!”张老师强调:“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要多下苦功夫,平时要多阅读,扩宽自己的语文视野;做题目的时候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作题技巧;平时也要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多积累好句子及优美的文段;课前一定要预习,不可急于求成;最后克服畏难情绪,相信我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从老师那坚定的语气我知道她们对我充满期待,对我满是关心。此时的我内心感谢着老师对我的关爱,给我的力量。
我胆子大了点,把我平时学习上生活上的困惑和内心的想法都跟老师们说了出来。老师指导时,我就一边认真记,一边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改正那些不好习惯,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愉快地交谈间,老师们表示要走了,我真还有点舍不得!最后,我们还一起拍了一张合影,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和老师合影,我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幸福。
通过这次家访,我也深深地记住了张老师的那句话:奋斗的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自己勇敢一点,自信一点,努力坚持不放弃,就一定绽放出成功的花朵。
篇九: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是的,家访就是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从而寻找到波动他内心特有琴弦的最佳方法。
今天的家访让我了解到另一个不一样的小张同学。
小张是我们班上比较调皮的孩子,在校开学的第二周,在课上如果让写题,总是爱和同桌说话,交上来的作业整体上卷面也比较差,简单的计算有时也难以算对。但是这个孩子课堂上喜欢发言,尤其是在一些知识拓展的时候,语言表达不是特别清楚,但只要耐心倾听,会发现他讲的有一定的条理。所以,在课堂上,只要我看到他举手发言,就一定要提问他,给他表达的机会。
通过跟他妈妈线上家访了解到,小张同学在上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就发现这是一个统感发展较慢的孩子,会比同龄的孩子慢半年。所以他的妈妈在他上一年级以后也非常用心,陪伴他写作业,有时都陪伴到了十点十一点。但是可能这位妈妈要求比较严格,每个细节都追求极致,当孩子做不到时就会分分钟钟批评孩子,亲妈秒变后妈。最终的结果就是陪伴了半年,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依然存在很大问题。
我们沟通后,我和他的妈妈商量后达成共识,这个孩子是一只爬的稍慢的蜗牛,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自己开始努力前行,而不是拉着他跑。我和孩子约定,下学期的作业,除了一些必须要写的学校要检查的作业,其他的可以不写或者少写,集中力量练习数字书写和简单计算。书写时,先描红数字字帖,然后再在方格中临帖,最后再在数学本上独自书写,最终达到准确书写每个数字并且格式干净整洁。同时每天要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由妈妈监督陪伴,我定期询问孩子的情况,监督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希望我们这次沟通后,小张同学能够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内在动力,只不过是有快有慢,如果上天给了你一只小蜗牛,他要慢慢爬,做老师和父母,就一定要尊重他的慢,不能心急,慢慢等待他一步一步往前爬。当然,这需要老师和孩子付出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停下来,等等他,给他开一个绿灯,不是也很好吗?
篇十: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夏日的太阳威力十足,早上八点钟,摸一下户外的不锈钢栏杆,已经十分烫手,我和小胡老师准备出发了。
有一半的路,我很熟,因为跟我回家的路重叠。另外一半的路,我压根不熟,因为从来没有来过,幸亏提前联系了小小桂的爷爷,他特地骑着摩托车来半路接我们。
这是一段罕见的土路,有急转弯、有陡坡、有一个连着一个的土坑。我开车已习惯了水泥路、柏油路和各种路标,所以在这段原始的路上开得小心翼翼,因为小胡老师的腰伤还没完全好。已经半个多月了,去了医院做了检查吃了药遵了医嘱回家休养,还是没什么大的起色。因为身体的原因,本来今天没考虑带她出来家访,但得知我想去她班上小小桂家里看看,她非要跟我一起去,因为小小桂是个特殊的娃娃。
小小桂,四岁了还不怎么说话,不是不能说,而是不会说、不想说。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是个用我们这边的俗话叫“老好人”,智商不高,做事不精。平时包括田地里的农活,家里照料鸡、猪、羊等牲畜的粗活,甚至是照顾小小桂和姐姐两个孩子生活的细活,都是由前面带路的这位爷爷完成的。所有的担子都压在小小桂爷爷的肩上,如此沉重,让六十多岁的他看上去像七十多岁的人。
走完这段土路,再走一段田间路,就到了。眼前是一栋二十年前的老房子,两层楼,外部没有粉刷,水泥裸露,黑乎乎的。进门后,我们发现房子里面也没有装修,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状态。
小小桂的爷爷非常热情,端茶倒水、招呼我们坐,一直在讲话。我这才发现原来爷爷很健谈,他谈地里红薯的收成、谈在路边吃草小羊的数量、谈对两个孙女教育的看法。其中提到小小桂平时坐校车,因家里与校车停靠点之间有段距离,正好相隔那条土路,所以无论天气好坏,爷爷都需要骑着自己的旧摩托车送小小桂到村口边的校车停靠点。碰到天下雨的时候,坑坑洼洼的路面不好走,常常是半身湿、一身泥。“有次送完孩子回家时,雨太大了,道路打滑,还摔了一跤,成了个泥人,哈哈!”,爷爷边说边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房子简陋,但爷爷的吃苦耐劳让家里满满当当的;虽然孙女目前表达能力有限,但说起孩子的聪明,他眼里闪着光。他再三感谢,感谢我们幼儿园,感谢我们老师。
我和小胡老师与老人作别,走出屋子。虽然气温还是很高,但我感觉天似乎阴了,像是有丝细雨洒进了心房,突然感觉不热了。
篇十一:2024年我的暑期家访故事
7月6日晚上,杨校长发信息,提出想去我班上的孩子郭__家进行家访。我立刻拨通了杨校的电话,说明我正在广州排队求医,询问能否等我看完医生归来后再一同前往。杨校听罢,关切地询问我的身体状况,让我先安心就医,说等我回来再去。她的话语中充满了理解与关怀。(其实郭__那几天也不在家,去横店旅游了。)
经过一段紧张的等待,7月12日我终于见到了专家,各项检查,足足耗费了3天时间。7月13日,我便匆忙买了回家的车票。在前往火车站的地铁上,我与搭档邹老师沟通家访的具体事宜,聊着聊着,结果下地铁却落下了一大袋西药和中药。费尽周折,也没找回来。只好改签火车票,再次返回医院重新买药。
7月18日下午,我和杨校长带着画笔、跳绳、绘画本等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郭__的家。暑假十几天不见,郭__似乎又长高了些,也变得更加圆润可爱了。当杨校长问郭__是否还记得她时,孩子响亮地回答:“你是杨富梅校长!”杨校长的名字被孩子如此清晰地记住,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没想到,我在室内升旗仪式课件中插入杨校长的姓名照片及介绍,居然给孩子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家访正式开始后,我们没有立刻进入正题,而是先询问郭__的暑期生活。他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在横店的所见所闻,还分享了我推荐的数学课外读物《李毓佩数学故事集》中的精彩故事。当提及书中的“数学猴”时,孩子忍不住开怀大笑,纯真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杨校长及时表扬了孩子的观察力和表演天赋,我也适时地对孩子进行了防溺水、交通、饮食、居家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并宣传了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同时,我们还与孩子及家长深入探讨了如何发挥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在自己的特长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让孩子在愉快的生活中学习,在轻松的活动中培养习惯。
家访结束时,我与孩子还有一个美好的约定——下学期墙壁上再添一张奖状。离开时,孩子硬塞给我几个葡萄,看着我接受了他的心意,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孩子和家长坚持送我们到楼下,虽然头顶着炎炎烈日,孩子亲热的拥抱告别,却给我带来了夏日的清凉,让我感受到了这既简单又暖心的幸福。
这次家访不仅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更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温暖与关怀。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温情将激励着郭__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