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精选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9 21:11:32
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精选3篇
时间:2024-11-19 21:11:32     小编:WJ2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我们要坚定信念,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奋力谱写教育强国新篇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的现实意义,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对教育自身发展和服务能力的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要把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科技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屹立于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党的教育主张和战略判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更加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要保持战略定力,抢抓时代机遇,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生态新格局。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唯有如此,才能够适应高质量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当前,我们尤其要把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科技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内嵌转化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以教育强国建设成效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把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工程”。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发挥好教育的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基础和前提是构建一个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要强化高等教育的龙头地位,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助力打造国家硬实力,做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要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锚定普惠、公益、优质、均衡的发展方向,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筑牢根基、积蓄后劲。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连接面广、开放度高,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推进教育数字化,以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提速增效,要不断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基石”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教育能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教师队伍具有基础性作用。我们要保持战略高度,强化教师的使命担当,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把党中央的关心和重视转化为加快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务实举措,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加强榜样引领,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坚定广大教师的理想和信念;要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维护师道尊严;要保障教师待遇,加大乡村教师的保障力度;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在精准培训上下功夫,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和教书育人能力;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方式,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的“政策窗口”,提升教师队伍质量。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数字化转型,使教师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宏观背景下的育人变革趋势。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赴机在速、笃行不怠,要勇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行动者”。我们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建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时不我待,新时代的教育事业,需要一个个有信仰、有格局、有策略、作风过硬的执行者来执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投身实践、改造世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责献。

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1月11日至12日,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年教育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教学处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优化工作思路,强化内部管理。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寻求质量突破的方法策略。广大教师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新学年教育教学任务和工作重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一、加强师德修养,培养服务意识。

(一)提升师德师风,潜心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继续深入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争做“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教师”活动,继续履行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师德“三要三不要”规定,做到厚德为师,笃行从教。通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引导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全心全意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争做“四有”好教师,为加快全国教育发展做出积板的责献。

(二)培养服务意识,弘扬奉献精神。

大力弘扬“六个特别”的教育精神,尤其是“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提升教师的奉献精神。我们以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和“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教师”为主题,组织教师开展论坛交流,直面问题,对标找差,抬高标杆,主动向身边师德典型学习。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教师”“四个引路人”为指引,以真心、真情、真诚教育和影响孩子,努力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重大命题,遵循规律,科学保教,我们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开拓者。通过各类活动,让教师明晰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强化他们的职业使命感,提升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努力成为具有“大格局、大情怀、大视野”的新时代教育人。

二、提升思想认识,增强业务水平。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主体责任。

由于教育集团内人员交流调整,我们选用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事业心的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责任担当。各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集体教研时间,认真学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会议要求和学校工作重点再组织讨论,结合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制订出具体实用、科学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好活动开展的具体负责人,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新学年教学规划展示交流及“真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引领,深入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进一步明晰完善了后续工作发力点和务实举措。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业务学习是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抓手,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纽带,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宗旨,面向全员,立足岗位,注重实践。要与时俱进,始终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更新知识、创新思维,充实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坚持“巡课、推门听课制度”,抓常态促落实;细化“教师六认真”检查制度,抓形式促规范;重视教师培优补差工作,抓落实促实效;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抓考核促成长。

三、立足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沈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把“质量”与“公平”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与公平是两大关键,要着力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坚守教育质量底线,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我们要立足课堂,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革,科学提高教学质量。注重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好学科知识结构化提升。

(一)践行“12字”方针,筑牢“真学”底线。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是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十二字方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步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决杜绝教师单向讲授过多的现象,一堂课中老师讲授总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连续讲授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全面、深入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讲授走向简明,让合作走向高效,让展示走向多样,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践行“12字”方针,努力构建“真学”课堂,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限度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建立评课机制,加强常规监督。

行政听评课遵循“**县行政听课点评12条基本要求”,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工作的推进。听课主要看教师是否落实“12字12条”方针、是否符合“真学课堂”要求、是否适时采用“追问”的教学方法,课堂学生学的情况,练的情况,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低,没有围绕“12字12条”方针开展教学活动,没有按照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真学课堂”要求,没有体现校本研究“追问”教学的教师进行约谈,并再次深入听课,使其步入课改轨道。每周一次通报行政听课情况,及时总结好的经脸和做法。对听课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深入调研,深度剖析,提炼主题,探寻解决难题的路径、方法,提出阶段性教学措施,形成《行政点评科研简报》,在全校进行推广。以此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改善教学、实现自身专业素质发展。

立足实际谋发展,凝聚共识抓落实,栉风沐雨育桃李,展现作为创佳绩。我校将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合力攻坚,抓好高效课堂建设,提高“真学”课堂的实效,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实现新时代**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责献!

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必须始终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充分发挥教育独特的战略使命,以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进入一个大变、大争、不确定的时代,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必争和决定兴衰存亡的关键要素,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和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家之争就是教育之争,必须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斗争姿态应对风险危机和工作挑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征途中,汇聚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有效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安全治理机制,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精神力量和价值之魂。

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是凸显国际竞争力、展现民族自信的现代化。回顾历史,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美好的背后,无不蕴藏着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逻辑。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都需要教育持续发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汇聚一切有利于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创新要素和科教资源,跑出教育加速度,助力国家抢占先机。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无论是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强国崛起规律出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潜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立起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发展上开辟新空间,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蓄无穷的新动能。

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民满意的教育彰显现代化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赋能每个人的职业发展,以教育之美成就孩子出彩人生。无论是站在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立场,还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抑或是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角度来看,都必须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实现这一目标,要准确把握教育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想明白如何破局、如何开新局。准确把握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在国际新格局中补短板、锻长板,加快建成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教育中心,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我们必须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以挺膺担当、奋发有为的姿态,汇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责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05b17cf0320251ff8cae52989500badc